对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的反思与重构

2023-02-23

一、我国民诉辩论原则的问题及原因

(一) 我国关于辩论原则的通说

学界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辩论原则的概念和内容基本形成共识。辩论原则的概念被定义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 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 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 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1]辩论原则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辩论权实质上是当事人针对诉讼请求提出抗辩的一种诉讼权利及对方当事人针对诉讼请求和理由进行抗辩的权利。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2、辩论原则适用于诉讼全程以及辩论的表现形式包括口头和书面。在庭审阶段, 当事人可以充分行使口头辩论形式, 起诉书以及书面答辩状都是当事人行使书面辩论权的有效途径。4、当事人在辩论过程中既可以对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对程序性问题进行辩论。

(二) 对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问题的反思

在中国, 辩论原则的实质被规定为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 法院作为裁判机关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当事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实际行使辩论权, 法官的裁判行为不受当事人辩论权的束缚, 实际上法官只是依据事实和法律裁判, 从而导致了辩论原则的“空洞化”, 这种辩论原则的非约束性恰恰为裁判者的超职权主义提供了发展空间。具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由于法官的裁判不受当事人辩论的约束, 使得当事人之间的辩论不会真正影响法官的最后决定 (2) 我国辩论原则所具有的非约束性, 当事人之间对审理对象的辩论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 其结果就是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诉讼突袭现象 (3) 由于法律没有对审前阶段的准备范围进行明确立法, 在我国明显具有职权主义色彩的法制环境中, 必然以法官的想法为主, 为当事人辩论原则的充分行使带来障碍, 最终也有损法院裁判的权威性。

(三) 约束性辩论原则的应有内容

在大陆法系国家, 约束性辩论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其应有的内容为:1.按照约束性辩论原则的要求, 法院的裁判必须依据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的事实为依据, 对于当事人在辩论中没有涉及到的事实是不能作为裁判依据的。2.如果对于在辩论中一方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 另一方没有异议的, 法院依法应将双方都无争议的事实考虑到裁判中去。3.在证据调查方面, 法院同样受到当事人辩论权的约束, 即法院调查的对象只能是在辩论中当事人提到的。[2]

二、我国民诉中辩论原则的优化路径

(一) 由“非约束性”向“约束性”转变, 充分尊重当事人处分权

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是当事人的两项最基本的诉讼权利, 是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特征的集中体现。尽管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 处分原则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贯穿于民事诉讼法的各个章节, 但与大陆法系的处分原则相比较,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处分原则在各个方面都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使得我国的处分原则实质上大打折扣, 这些不合理的限制与民事诉讼的特性、民事纠纷的私法性质是不相符的, 也背离了程序正义的要求, 因此在民事诉讼的转型过程中, 坚持并扩大当事人的处分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也是我国真正建立约束辩论原则的必经之路。

(二) 完善法官的释明制度

在现代司法改革的大潮中, 法官的释明制度应运而生, 这也代表了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法律释明制度的产生及完善, 有助于增进司法公正、节约日益紧张的司法资源。对于法官释明制度的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方面, 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法官立案阶段的释明权进行明确而细致的规范, 使得法官释明制度成为贯穿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制度。在立案、起诉与受理阶段、审前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二审阶段、甚至是再审阶段都能看到释明权的影子;另一方面, 法官释明制度的完善还依赖于法官业务素质和职业信仰的提高, 只有法官素质整体提高了, 法官释明制度才能有效的落实。

(三) 制定违反辩论原则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我国现行的法制体制下, 对于当事人辩论原则被剥夺和侵犯的情况, 当事人是缺乏救济途径的, 这是不利于当事人主体地位的体现和权利的实现。如果法庭违反了辩论原则, 必须给相应的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首先, 建立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其次, 对于法官违反释明义务的情况, 应赋予当事人寻求救济的途径。对于法官超过释明权的行使范围必然会侵犯到当事人的处分权, 损害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所以要在立法中明确规定法官过度行使释明权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事人的程序异议权。二是当事人的上诉申请权。另外, 为了能够增加法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其主动依法行使释明权提供制度保障, 法律应该对法官没有充分履行释明义务的情况, 使得当事人提出事实不清、遭到驳回起诉或败诉等后果, 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当事人可以请求法官赔偿, 并可以作为上诉的事由。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辩论原则不同于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辩论原则。在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中, 裁判的行式和法官行为都要受到辩论原则的制约。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辩论原则却只是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而已, 法院的职责在于保障当事人能够享有该项权利, 法院的裁判并不受其约束。笔者意在对我国民事诉讼中辩论原则的弊端进行深刻的剖析, 借鉴域外经验, 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辩论原则的完善寻找出路。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约束性辩论原则,处分原则

参考文献

[1] 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65.

[2] 张卫平.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J].法学研究, 1996 (6) .

上一篇:浅谈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中的“导”与“学”下一篇:图书馆信息营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