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分析论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对库淑兰剪纸艺术作了简要的分析,从库淑兰剪纸艺术的艺术性开始介绍,阐述了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美学特征,对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社会美、自然美、寓意美和创意美一一介绍,对剪纸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情感进行分析,在最后又对剪纸的色彩和造型進行了分析。

第一篇:艺术作品分析论文

民族声乐艺术作品《黄河渔娘》的音乐分析

摘要:《黄河渔娘》是近年来我们国家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之中一首十分优秀的女高音独唱作品,作曲为著名音乐艺术家徐培东先生,歌词为著名词作家吴甲丁。《黄河渔娘》整体架构十分宏伟,其中融入细腻的思想感情,整体显现出十分鲜明的民族音乐艺术风格特点,黄河渔娘本身是具有鲜明区域性特点的艺术形象,词曲作者借助优美的旋律以及动人的歌词将这一形象做出了充分的展现,这也使得该作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黄河渔娘;音乐分析

一、作品简介

黄河是我们国家的第二长河,与此同时也是被中华民族所公认的母亲河。她在不断流淌的过程中既为人们展现出气势磅礴地奔腾,又让人们在蜿蜒流淌的河流之中感受到她的温情。《黄河渔娘》这首民族声乐艺术作品所描述的是生活在黄河边的渔娘形象,其本身是一位十分普通的女性,虽然生活上十分的艰苦,但是性格上却没有失去那份坚毅。就像黄河一样,虽然流淌时气势磅礴,但是却也蕴含着温情。《黄河渔娘》这首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在整体的风格方面显现出十分典型的河南豫剧特点,河南的人民群众们对于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具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当地人民群众就是祖祖辈辈吃着黄河的水,世世代代传承着有关于黄河的故事和传说,正因如此在声乐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通过运用“黄河渔娘”这一具有较强地域特征的艺术形象不单单能够直接地展现出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状况,并且更好地将当地人民群众对于母亲河黄河的爱恋表现出来。虽然歌词中描述到“不知道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春来秋往,你把风和雨当成了平常……”,同时又用“我想要落脚在你的黄河上,你却说,你的心在那船头朝着的方向。”来表达对于黄河的眷恋,虽然说通过这些语言表现出黄河边的渔民们日复一日进行着十分辛苦的劳作,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从始至终内心都坚守着那一份美好。

二、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特色分析

(一)音乐分析

《黄河渔娘》是一首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作品通过质朴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刻画出一位在黄河岸边生活和劳作的姑娘,为了能够生存在渔船上十分辛苦地进行劳作,她始终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黄河,并且深深地热爱生养自己的母亲河。正因如此这首声乐艺术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柔情似水的,更展现出大气凛然的态度。《黄河渔娘》这首声乐作品在曲式方面为三段曲式,A+B+C形式,适合民族女高音演唱。

(二)声乐作品整体风格显现出的民族性特征

《黄河渔娘》这首声乐艺术做品从词曲这两个角度来看,均显现出十分明显的河南地区的曲调特色。从河南地区传统文化逐渐发展形成的河南梆子艺术形式本身的特征就是十分豪爽的,直接凸显出当地的区域特点。正因如此,《黄河渔娘》整首做品无论是歌词的描写还是旋律的刻画,都彰显出河南地区传统艺术梆子戏的特征。《黄河渔娘》做品中的主人公形象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本身的性格就是相對质朴的,并且梆子戏这门艺术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传统艺术形式的方法来表现这种类型的艺术形象会更加容易引发人民群众对于声乐艺术做品的共鸣。除此以外,该作品的旋律线条整体较为宽广,这使得结合梆子戏的唱腔后更加丰富了整首艺术做品的韵味,是具有较高的创新性特点的。

三、做品演唱中技巧与情感的处理方法

《黄河渔娘》这首声乐艺术做品在风格上是带有抒情的赞颂。整首做品分成三部分,每一个部分所表达出的情感都是不同的,通过对作曲家对于做品处理所作的标记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整首做品所表达出的情感既有气势磅礴的一面,同时也展现出细腻和柔情,正因如此,演唱者在处理和演唱这首声乐艺术做品的过程中,在气息的掌控上一定要灵活且注意稳定性、声音线条要保持平稳进行,由于该作品具有较高的地域色彩,那么咬字和吐字方面也是需要重点进行处理的,以上为演唱者演唱这首民族声乐艺术做品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和熟练运用的技术。

第一部分:“不知道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演唱者应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演唱,形象地描绘出一位美丽的渔家姑娘生长在黄河岸边的情景。在“不知道”这一小节的上面标有“ff”的力度记号和自由延长的符号,演唱时在字头咬稳的前提下要表现出豪迈的情感。“哪一天你生在这大河上”这一句是前一小节的延续,所以在情绪上也要保持第一小节的状态。这一句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情绪的发展做铺垫,因此在这句的表现上既要将前句的豪迈大气之情作以延续,也要适当的收掉一些情绪,为下面的故事情节发展所需要的情绪状态做铺垫。“是听得浆儿拍浪”,这句在演唱的时候需要一种亲吻浪花般的柔情,表达出流动、婉转的声音,与后面情绪的凸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叫你一声黄河渔娘,叫你一声黄河渔娘,黄河渔娘啊,哎,黄河渔娘”,此句是歌曲第一部分的收尾,采用了叠加的创作手法,反复其强调了“黄河渔娘”,表达出一种内心的呼唤,声音的力度也应从“m”到“f”,这样的强弱声音对比,要唱出不同的层次感,声音循序渐进,慢慢递进在回落,表达出感叹赞美的感情基调,唱出豫剧的声腔。两个“哎”字的字头要咬住,声音清亮。最后一个“黄河渔娘”要唱出大气凛然的气魄。

第二部分:这一段的开始力度记号为“mp”,多运用四分附点音符的节奏形式,使的旋律一下子进入到另一种柔情的状态,“胭脂梦”和“红颜心”这些柔美词语的运用,也使得整段歌曲的情绪都是一种温柔平稳的阶段。

第三部分:这是《黄河渔娘》全曲的最后一部分,也正是这一部分将整首做品的演唱推向高潮,在力度以及情绪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每个乐句在情绪方面都是逐渐递进的,正因如此在演唱者实际进行演唱的过程中情绪必须要依照乐句的高低起伏产生变化,在对第三部分的两个排比句进行演唱处理时,每一句之中都要做到前后力度形成对比。演唱者不单单需要向听众传达对黄河渔娘的赞美,同时也必须要表达出劳动人民对美好明天的向往之情。

参考文献:

[1]许梅华.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从《春来沙家浜》和《黄河渔娘》中体会[J].音乐创作,2013(02):103-105.

[2]杨重磊.浅谈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性特征——以《黄河渔娘》为例[J].通俗歌曲,2017:41.

[3]李金静.论声乐演唱中影响歌曲诠释的三大因素——以《黄河渔娘》为例[J].大学教育,2014(7):74-76.

作者:李杰伦

第二篇:库淑兰剪纸艺术作品分析

摘 要:对库淑兰剪纸艺术作了简要的分析,从库淑兰剪纸艺术的艺术性开始介绍,阐述了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美学特征,对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社会美、自然美、寓意美和创意美一一介绍,对剪纸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情感进行分析,在最后又对剪纸的色彩和造型進行了分析。

关键词:库淑兰;剪纸;分析

[项目来源:2017-B-19院级人文一般项目]

在设计高速发展的今天,追朔到库淑兰剪纸艺术的源起,库淑兰剪纸征服了现实的社会美学,最自然原始技术在平面与线条的间隙中,库淑兰踏着现实的脚步,理性地剪出她传统的步伐。她默默地在寻找剪刀下那没有结尾的故事,天人合一的心境,作品折射出来的是灵感,是库淑兰凝固的思想,是心灵深处计算机和艺术紧密设计的结合。库淑兰剪纸艺术是在略有伤感的东方文化意境中独有的魅力,作品中的斑点散发着他心灵中那一片乡土的红火与浓艳。在朴实的民间特殊技艺下,剪纸和剪刀相伴的舞蹈,研磨出大大小小的点与圆孔,一幅幅作品演绎着东方乡土味道的文化与主题。在文化的符号中,色彩对比融合,展示了东方哲学的真理。趣味与吉祥生命线条堆积成的图形,表露出她理想如意的影子。库淑兰剪纸没有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设计作品中图形的理性,也没有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作品中色彩的淡雅与温馨。她的剪纸艺术与小岛良平的设计作品有着微妙的相似,在色彩调子雷同与相似的情况下,她的画面富丽而繁缛,点与点、线条与线条构成的逻辑关系,尤其画面空间的处理与布局,胜过构图理性的设计师小岛良平。库淑兰剪纸用它特殊的语言记述着它的故事,倾诉她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无尽的心路。

库淑兰是一位虔诚的艺术家,她用剪纸的形式记录着生活中的情感密码,用不同形式的符号艺术寄托着自己的精神伦理。有的作品记录着生活的奢侈,有的作品记录着生活的甜美和喜悦,有的作品记录着生活的苦与悲。她用约定俗成的线条形式语言,表达着历史的沧桑,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情感。色彩与线条和谐的伴奏,传统理性与感性共同表达剪刀下那片纸传达的文化与感情。在刻与镂、切与剪的过程中,在取舍不定的逻辑中,库淑兰剪出朴素的语言,奔放和迟缓的线条,犹如琴弦拨动的乐曲,时常是不经意地停顿片刻之后再继续。作品的形式表现的是艺术家的品质,灵巧的手随着剪刀伴随快速迟滞的曲子遨游。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色彩的浓艳之下记录着偏远农舍的文化生活场景。在路边的简舍与树林旁、蝴蝶扑朔的田间等,作品中无不是用符号传达感情,用色彩表达思想。作品里奇妙的美景,简单平面装饰,在心灵深处动人心弦的世界,那种无止境的追求和强烈的秩序感,那种具象和抽象的图案与自然的形,都是库淑兰描绘的生活。

一、库淑兰剪纸艺术的艺术性

艺术性在库淑兰剪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作品的创作更自由,无拘无束,更贴合其创作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这也为她的剪纸作品奠定了艺术性的基础,为艺术的再现生活奠定了表现自由的基础。她的作品是她内心深处对生命赞礼,色彩绚丽、形态动人。

二、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库淑兰剪纸艺术带有浓烈的艺术情趣,艺术情趣的产生根源来自于生活的情趣。从库淑兰的很多作品名称来看,带有浓浓的地方生活特征,在民俗的活动中,在生活丰富的土壤里,在剪刀与纸之间,抒发自己的美学情感。在困惑与急躁的情感释放中,她操作剪刀伴随着几分恬淡与平静的心情,库淑兰灿烂的视觉语言与她心智的结合,在如醉如痴的空间中,从立体到平面,从理想到生活,剪刀剪出了她的人生,灵巧的手表现着生活的情趣。在春意浓浓的日子里,黄土高原那寂寞的黄色略带着一点绿意,在春略带着一点寒意的日子,库淑兰剪纸她独有的语言释放着那民族的美学情感和情趣。生活折磨着她那苍凉、伤感、忧郁、寂寞、沧桑……那份曾经的心痛,这些情感和纸片生活纯粹的美融在一起,在唱着这种苍凉原始的歌。古老粗犷的纸片造型,是寂寞沉淀之后而溅起的浪花,五彩的纸在记录着她奢华而质朴的生命。作品没有马蒂斯绘画中的红火与浓艳,但却表达着生活中的方寸之美。

三、库淑兰剪纸艺术中意象装饰的造型分析

在库淑兰的剪纸艺术作品中随心所欲的造型创作,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种“以意写神”的手法,表现出简练洒脱的效果,超越了自然,表现的是内在精神世界,作品在平面中的语言也带有一种虚的空间,带着强烈的装饰感,装饰图形稚拙而天真,它是最原始的图形符号,是最天真的语言,也是最现代的表现手法。这种稚拙与单纯让剪纸的画面变得完美,这种稚拙与朴实有时就像浪漫而天真的儿童画,有时又像大师作品里的素材,天真的造型图案朴素而真诚。夸张变形的造型让自然中的物象增添了几分神秘,这种夸张的图形是艺术的强化,这种变形的装饰图形是作者对世界的理解与感悟。在库淑兰剪纸作品里意象造型,对造型大胆取舍、变形再造,在多种物象的组合下,产生出最有意义的形象,而这些形象“以象寓意”“以意造型”将造型处理得更加生动,形象有意识的组合最终的目的是体现吉祥和寓意。库淑兰在剪纸里让图形能够日月同辉,剪纸里图形春夏秋冬四季同在,让不同时节的事物同时出现在画面,艺术性和审美性同在,夸张又简洁,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

四、库淑兰剪纸艺术的色彩分析

库淑兰剪纸用色绿中套红、红中配绿,有意识地堆积颜色,可以和马蒂斯的色彩媲美,火爆热烈的色彩在色调和谐中追求对比,库淑兰使用的色彩完全是一种情绪化了的色,是一种趣味的情感,色彩表现着她的喜怒哀乐。她追求主观意象自由理想的色彩,自然色和理想色配合大胆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倾向,用色轻松明快、热烈、鲜艳,强烈的主观色彩流露着她的内心世界。

库淑兰用色整体高调、华丽,背景一般以给人通透的明快感的单色为主,高对比色彩应用,更加明确地表达作品的各种造型,使作品的宣泄更加和谐与单纯,热闹的色彩宣泄中透着复杂和不稳定因素,正是这些不稳定又给整个画面带来活泼与动感和淡淡的安逸。库淑兰对作品的各元素的细节部分中色调处理相对和谐,对比较弱;具有光感,轻快明朗。在神秘妩媚的线条背后,库淑兰剪纸就像那神圣美丽的神话,在淳朴情感的背后藏着苦难现实的思考,作品里人物精神的气质是生命的赞歌,在饱满的构图和恬静优雅的情感背后,库淑兰剪纸浓厚的乡土气息对生活的真实显现,细腻而单纯的画面,浪漫的气质带着灵性,透露着她最朴实的那一面,将她的心与手结合,她的是剪纸梦幻的风景,浪漫的诗意,淳朴的意境,绚丽跳跃的线条表现了温暖的画面,斑斓的色彩让读者产生更多浪漫的幻想,那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是阳光下心灵的交响乐章,呼唤着生命,色彩与线条时而忧伤时而欢乐,在理性与感性的对抗中,梦幻神秘的纸片在色彩线条音乐的旋律中交融。她的剪纸没有夏加尔现实与梦幻中飞翔的翅膀那样燃烧着生命的张力,但线条却记录着库淑兰丰富的情感。

五、库淑兰剪纸艺术的象征性

象征性的语言在库淑兰剪纸中主要体现在其整幅作品的象征寓意以及作品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性手法表现。库淑兰剪纸的象征手法语言的应用是对事物的一种崇拜,她这种象征的手法应用也是传统剪纸艺术常用的手法,看似简单的一个平面剪纸图形背后却承载着丰富的内容。民间传统剪纸中以一种吉祥夸张的图形传达一种思想,象征着美好的追求与向往,在长期的民间剪纸艺术活动中这种象征表现手法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对于库淑兰的剪纸艺术来说也不例外。

(一)库淑兰剪纸艺术象征性图形的寓意美

庫淑兰美丽的东方文化乡土人情,农舍中扑朔迷离的质朴文化,以生活为题材的她,剪出了自己的理想。库淑兰纯朴富丽的精神内涵、别有情趣的图形对旧时的田间、花园、生活的记录,富有异国情调。其剪纸艺术的生命价值,在于其充满了激情、仁爱、祥和的气氛,在遥远的前方,心里期待的地方,在悲与喜交织的梦伴着浓烈的色彩中,那是一曲交响乐,是逸笔对于生命、对于情感的诠释,激情与想象伴随着剪刀的行走在似与不似之间。作品清晰的视觉形式语言中,在传统的文化语境里,浓浓的乡情饱满,语言的激情,生命的呐喊与倾诉在意象地表达作品思想的同时,节奏和韵律让作品光鲜生动。虽然没有元代文人画中的那番释意,但她的作品更多的表现的是理想世界的情意,这种剪纸艺术与“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不相当悖论。

库淑兰在剪纸中通常是把多种物象进行组合,产生一种很理想化的美,“以象寓意”“以意构象”,一种主观的理想化的造型,常用一种象征的手法,就是利用吉祥物比喻和意象组合。库淑兰剪纸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谐音,鹿表示吉祥的意思,是对生命的一种祈福。她的剪纸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浓缩,是托物寄语,是一种意象造型,对生命的崇拜和人们虔诚的信仰,对吉祥和幸福的一种期盼。在库淑兰剪纸中还可以看到一些隐喻,这些隐喻是含蓄的,也是象征的一种类型,库淑兰剪纸将直观的符号隐喻在剪纸中。

(二)库淑兰剪纸艺术象征性图形的谐音美

剪纸造型中一些谐音的组合,具有合美之意,如喜鹊象征喜庆、寿星象征长寿等。库淑兰剪纸艺术中常用的图形,鸡,谐音“吉”,象征着吉祥之意。青蛙、蝎子、有“以毒攻毒”“驱虫避害”之意,也是对吉祥的期盼和象征。“鸡”与“吉”同音,象征吉祥,那些“阴”“阳”象征着男、女,有子孙繁衍的内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万年青象征长寿、松象征长生不老、桃子象征着长寿、牡丹象征富贵、荷花象征着洁身自好和百年好合之意,等等。有时候剪纸作品象征吉祥之意,有驱灾祈福的作用,有时候它带有一定的巫术的语言。

参考文献:

[1]吴良忠.民间艺术[M].上海:上海艺术出版社,2008∶40.

[2]赵玉亮.剪纸艺术与工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0.

作者单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陈莉

第三篇:拉威尔钢琴作品艺术风格的分析和探源

摘要 莫里斯·拉威尔是欧洲浪漫主义后期一位杰出的大师,尤其以创作钢琴作品见长。其作品充分吸收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等多重音乐风格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自己个性的特色和理念,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审美风格。本文对拉威尔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总结,并且就这种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莫里斯·拉威尔 钢琴作品 艺术风格 分析和探源

一 拉威尔其人

莫里斯·拉威尔,1875年出生于法国西部小城西布恩。7岁开始学习钢琴,并表现出一定的艺术天赋。14岁的时候,考入了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的钢琴预科班,并且学习十分认真刻苦。当他发现自己同学的演奏技术要高出自己很多的时候,他发誓一定要迎头赶上,并且最终收获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在钢琴学习的同时,拉威尔对作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曾经尝试创作出了《古风小步舞曲》、《百闻的景色》等,可谓牛刀小试。1897年,拉威尔正式学习作曲,并且孜孜不倦地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比赛,几年中,他一直想要问鼎著名的罗马大奖,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却始终没能如愿,但是其在准备比赛期间所创作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了普遍的好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拉威尔的影响极大,他在战争中看到了人性的无情和残酷,特别是母亲去世之后,他的健康急剧恶化,但是仍然坚持创作出了《库泊兰之墓》、《大圆舞曲》等作品。1932年,拉威尔不幸遭遇车祸,丧失了工作能力,1937年病逝于法国,享年62岁。作为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伟大作曲家,其钢琴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使他在乐坛上独树一帜。

二 拉威尔钢琴创作的艺术风格

1 自然和机械的结合

拉威尔早在青年时期就对德彪西十分推崇,并且在创作中受到了德彪西很大的影响。所以他和德彪西一样,也喜欢在作品中对大自然和客观事物进行描绘。例如,《水之嬉戏》中,就将喷泉、瀑布和小溪描绘得淋漓尽致。还有《哈巴涅拉舞曲》中的西班牙景色,《滑稽小夜曲》中唯美的夜景等。或者说拉威尔的钢琴创作,和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情景,都能够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也体现出了年轻时期拉威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但是与德彪西不同的是,德彪西对景物和景色的描写,往往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类似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的“托物言志”,但是拉威尔的音乐则是一种纯粹的模仿和表现,几乎看不出情感的色彩,更像是一个写实画家,对所见到的事物进行精心的描摹。例如,德彪西的《水中倒影》和拉威尔的《水中嬉戏》,都是描写水的作品,德彪西并没有予以直接的描绘,而是从光和色的角度进入,来达到对水的感悟和体验。但是拉威尔却是实实在在描写水,包含风平浪静、汹涌澎湃、浪花四溅等多种形态的水。拉威尔更像是一个严谨的机械师一样,把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步骤都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这种形式上的严谨性,甚至超过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如《古风小步舞曲》中,呈示部突然出现了十六分音符,使之前连贯的旋律骤然被打断,整个乐曲有了一种机械之感,像是人为操纵着乐曲的进行,既有对自然真实的描绘,也有对机械感的鲜明追求,这是拉威尔钢琴作品中鲜明的特征。

2 真实和伪装的交织

拉威尔被当时的评论家称为“伪装者”,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称呼,反而是对其精湛创作技法的体现。因为他善于在作品中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就像是前文中提到的,在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中,他几乎从来都不掺杂自己的情感,而是纯粹的描绘。不是像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一样,善于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他还经常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模仿,让观众误以为自己和被模仿的作品,有着相同的情感基调,从而掩饰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例如,《滑稽小夜曲》和《帕凡舞曲》,模仿了夏布里埃常用的创作手法,《水之嬉戏》则能明显的看到李斯特的影子,同时也在题材上效仿了德彪西,这种模仿使人们看不透拉威尔真实的创作个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再仿真的面具,也难以遮住一个音乐家的真情流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例如,《水之嬉戏》中描写到的喷泉、《钟声》中的玩具钟、《哈巴涅拉舞曲》中那些可以自动跳舞的玩具等,一些观察比较敏锐的音乐评论家,早已发现了拉威尔的喜好倾向,称他为“小玩意的行家”,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单纯。《滑稽小夜曲》中小丑怪诞的性格,《古风小夜曲》中的黑色幽默,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或许也正是这种孩子般的本性,才能使他的钢琴创作与众不同,他的各种伪装,其实是一种通过否定自我来体现自我的最高境界。

3 理想和感性的统一

拉威尔的钢琴创作,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是有着坚定的自我追求。他在创作中对古典主义的各种程式和法则予以了充分的继承,遵循各种传统的作曲法则,喜欢使用奏鸣曲式,整个乐曲的构造十分严谨,因此他也曾经批评过德彪西缺少形式构造的才能,而被斯特拉文斯基称之为“优秀的瑞士钟表匠”。作品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包含和弦中音符的数量,休止符的长短等,像是数学公式一样经得住推敲,虽然复杂,但是绝不混乱。他像是一个成竹在胸的机械师,看着自己的钢琴机器沿着设定好的程序,有条不紊地向前运行。但是我们又分明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他的感性和本能,或者说其创作在体现出理性和严谨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情感色彩。例如,《帕凡舞曲》和《哈巴涅拉舞曲》中,就经常出现几个相距甚远的八度上行旋律,这样的设置就使得曲子有了一种动感的特征,从而更加吸引观众。此外,还有《古风小步舞曲》中浪漫主义颓废和伤感,《小奏鸣曲》中那不易察觉的忧郁,还有该曲第三乐章那种激情和狂野,像是一个被束缚已久的人,突然获得了自由和新生,然后忘情的奔跑。这种理性和感情的结合,显示出了拉威尔在创作中的矛盾一面。这也是其在晚年创作中饱受困扰的原因之一,即不知道自己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创作作品,除了音乐上的理解和感受之外,更多的是其性格使然。

三 拉威尔钢琴作品风格探源

艺术发展有着继承性的普遍规律,这在钢琴艺术身上也不例外,只有追溯拉威尔钢琴创作的风格渊源,才能了解到这种个性特征表现的真正原因。事实上,拉威尔本身就是一位善于吸收和借鉴的集大成者,其中包含对法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同时代的德彪西以及对古典主义的借鉴等。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造就了拉威尔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

1 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虽然德彪西的印象主义追求被称为是“一个人的流派”,但是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对于印象感觉的大胆追求,直接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作为和德彪西同时代、同国家的拉威尔虽然总是强调和德彪西走是截然不同的路子,但是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还是受到了德彪西不少的影响,当时的一再强调,也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带上德彪西模仿者的帽子。这种影响在拉威尔早期的作品中就已经开始显现。德彪西早期的创作中,善于从当时的象征主义诗人的诗歌中获得灵感,以此来获得对通感的追求。例如,《贝加莫组曲》就是受到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诗歌启发创作而成的,其中的《月光》更是魏尔伦的同名诗篇。同时,德彪西还和当时印象派绘画的莫奈等人是至交好友,受到印象派绘画的启发,他善于使用和声的色彩变化来表现出一种朦胧的效果,且每一首作品都有一个模糊性的标题。这些创作理念和追求,都给了拉威尔以很大的启示和借鉴,如他在创作中也经常使用模糊性的标题,为了追求印象性色彩而将和弦的范围扩大,使用三度音程叠置的方式,大量使用九和弦、十一和弦甚至是十三和弦等。同时将一些中古调式、东方的五声音阶等全新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表现出了和德彪西相同的对色彩的追求。可以说,德彪西的创作思想和技术,给了拉威尔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但是拉威尔并没有完全跟随,而是始终保持着音乐品格的独立性,使自己的钢琴作品,既有和德彪西表面上的相似性,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2 对法国传统音乐的继承

19世纪末,法国的民族音乐协会成立,这个协会旨在充分发展法国的民族音乐,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性精神。而拉威尔的老师弗雷尔,正是这个协会的领军者,他毕生都致力于法国民族音乐的挖掘、保护和发展,与库普兰、拉莫等前辈音乐家的理念一脉相承。弗雷尔因为民族音乐观十分强烈,所以对一些新的理念和创作技法并不感兴趣,而是满足于当代美学,把自己视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合理产物。拉威尔师从弗雷尔,从老师身上学得了严格的古典主义创作法则,为他后来作品中对严谨性的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弗雷尔本身是一个十分谦和的、温文尔雅的绅士,他的作品中在音乐语言方面总是很节制,弱奏的特点十分鲜明,这让年轻时期的拉威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试着向老师一样带上各种面具来进行创作。同时,弗雷尔鲜明的音乐理念追求,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固执和保守的人,相反他对别人的各种创新是十分支持的,这也让拉威尔在创作中有了坚强的后盾,各种个性探索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弗雷尔对拉威尔的创作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多种风格的体现,都是源于对老师的模仿。另一位法国音乐大师夏布里埃,也对拉威尔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音乐具有典雅、细致的风格,同时又表现出一种讽刺和幽默。而且在技术使用上是纯粹法国式的,是法国利用全音阶创作的第一人。拉威尔对其十分推崇,早年的很多作品都是对其作品的直接模仿。如《幻想的布雷舞曲》、《豪华小步舞曲》等,都有夏布里埃的风格。拉威尔正式继承了法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所以作品才会体现出如此长久的艺术魅力。

3 后期浪漫主义的孕育

拉威尔的创作正值浪漫主义后期,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已经不再纯粹,而是有了一些新的元素出现,拉威尔则是这种新元素的尝试者,这种尝试表现为一种继承和创新。一方面,他十分推崇肖邦、李斯特等浪漫主义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例如,他曾经细致研究了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并且将其中的技巧进行归类,并在自己的多部作品中使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刮键”,就是李斯特标志性的技巧。又如肖邦,拉威尔的对肖邦作品中表现出的民族性的钦佩不已,甚至想要代替肖邦,投入到波兰的革命战争中,作品中的情感宣泄,也受到了肖邦的影响。而且拉威尔在充分继承浪漫主义精华质素的同时,还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音乐个性。例如,浪漫主义音乐中,对音乐形式并不是太重视,而在拉威尔的创作中,音乐形式却有了十分精致的美感特征。浪漫主义音乐中对通感的追求,更是被拉威尔发挥到了极致,他以浪漫主义音乐为母体,并且进行了变异和扩展,从而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风格。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时期之所以被称为是音乐历史上最重要和最伟大的时期,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时代,浪漫主义风格虽然是主流,但是并没有一支独大,反而从客观上激发了音乐家们对多种风格探索和追求,而音乐本身也正是在这种探索和追求中得到了发展和丰富。拉威尔作为浪漫主义后期钢琴创作的佼佼者,用自己的创作让钢琴艺术的形式和内涵,有了全新的展现。对于其钢琴作品艺术风格的研究和成因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和体验其作品,为拉威尔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 亚科夫·米尔什坦:《李斯特》,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3] 李斯特,张泽民、高士彦、虞承中、郭竽译:《李斯特论肖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4] 李斯特,俞人豪译:《李斯特音乐文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5] 埃弗雷特·赫尔姆,王庆余、胡君亶译:《李斯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6] 沈旋:《杰出的管弦乐色彩大师——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作者简介:王娜,女,1979—,河南南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理论,工作单位: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作者:王娜

上一篇:美术作品鉴赏论文下一篇:教师就业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