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就业规划论文

2022-05-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教师就业规划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但是就业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而,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一篇:教师就业规划论文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规划影响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国内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冲击国内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就业竞争空前激烈,疫情期间下岗人数增多,国外形式严峻,留学生留在国内就业,未来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本文对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的方法,就疫情对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影响做研究。结果大学生就业普遍出现求稳心态,铁饭碗,毕业后不直接就业等问题。对此主要策略应是扩大政府机构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容量,降低就业准入门槛,扩大升学招生和应征入伍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新冠疫情就业规划大学生

一、引言

2020年初,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普通肺炎将在全国各地扩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持续上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但是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和持续,一些中小微企业因疫情影响无法生产,经济效益低无法继续继续经营只能被迫退出市场。企业数量的减少一定会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原本可提供就业的岗位也随之消失。可见,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严重低于供给,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同时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风险认知伴随新冠疫情风险增加而愈发扩大的损益值也会促使人们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也逐渐出现更为保守的选择;尤其是在就业价值观方面,面对疫情风险的冲击,个体出于风险偏好、风险规避等因素倾向于做出更为保守的选择,以适应高风险的社会环境,进而更倾向于稳定性高的工作以保证收益。【1】

由此可见新冠疫情对于大学生就业规划的影响之大。

二、正文

为了充分了解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规划产生的影响本文做了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通过文献资料法提前查阅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大量资料,对新冠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做过系统的调查。最后采用线上问卷为主的调查形式,针对各个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研究发现大家普遍认为疫情对自己的就业影响一般,但是具体有哪些影响却说不清楚。究其原因现在中国家是世界上疫情最少的国家,“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近3年来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而“稳就业”排在首位,表明国家对于就业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稳定就业,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工作,关系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历年来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群体,当前形势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造成了极大影响。国家政府和社会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为此做出保障,所以大学生普遍认为疫情对自己的就业影响一般。

根据上文我们设计其问题主要是想在进一步进行性别,专业和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程度的交叉分析。

可知利用卡方检验去研究你的性别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共1项的差异关系,可以看出:不同你的性别样本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共1项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你的性别样本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共1项均呈现出差异性。你的性别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chi=11.474,p=0.022<0.05),通过数据百分比的对比差异可知,男生选择影响较小,求职不算困难的比例为55.56%,显然高于女生的选择比例9.76%。女生選择影响一般,说不清楚的比例为63.41%,也显然高于男的选择比例22.22%。总结可知:不同的性别样本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差异的原因应该是虽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公开歧视现象,比如明确在招聘中写着“只招男生”的现象正在转向“隐性化”。“只招男生”的硬性要求在外部来看正在逐渐降低,但在实际录用时,面试官对于女性的要求更为严格,仍然存在男多女少的情况,这就属于隐性性别歧视。就业中的买方市场要找就找最优的要求,男生在某些方面比女生有着天然的又是促使职场中性别歧视严重化。目前而言我国的整体就业环境严峻,就业压力大。在加上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74万,加上回国的留学生,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不断增加,使得女性就业更加艰难。

而利用卡方检验去研究专业对于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共1项的差异关系,可以看出:不同的专业样本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共1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同的专业样本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共1项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总结可知:不同的专业样本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全部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疫情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大面积,全方位的,在疫情的影响下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是能躲开的,所以专业的不同并不能改变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程度的不同。

虽然专业上的不同对于你认为疫情对你就业的影响程度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是新冠疫情对不同专业的就业规划影响还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对其自身的就业规划都产生了变化。特别是经济类的学生认为对其就业规划的影响很大占到了34.88%,究其原因还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国内经济产生衰退现象尤其是第三产业,对金融业产生的直接影响似乎不大,但是任何行业的变动都会对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需求和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投资和消费收到冲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外部环境更差。因此不管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对于经济类的从业者而言不算十分友好。

对于想去哪个城市工作也由疫情前的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为主变成了老家附近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为主。疫情发生后,对于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人员流动性较大,疫情扩散的风险程度也较高,对一线大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大部分都是租房居住,在疫情的影响下企业裁员员工滞业,员工无薪资待家,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房租、水电等固定成本,大城市物价更高,无一不加剧了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

对于毕业后的选择政府事业单位,考研,考公考编都有明显增长,直接就业大幅下降。疫情之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市场环境整体较差,影响就业,202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一般情况下,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考研或二战的。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错失了春招,出行又受限,参加社招也比较困难。所以更多的毕业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便把目光放在了考研上,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缓解就业压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2020年4月初,中国青年报经济部、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针对应届毕业生(2002人参与)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应届毕业生选择“求稳”;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家公务员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查的报考人数共有157.6万人,其中大学生的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而在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对于工作的选择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上涨了约18%,而对于工作的向上发展空间则下降了约10%。在疫情之下国家经济不稳定,企业裁员,所以稳定性是大学生选择工作关注的重要因素。

在疫情影响下影响求职阶段的主要还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向这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衝的状况使用人单位的选择范图增大。在途择权增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困难。其次是就业政策的限制,例如所学专业和求职专业不符。疫情下对各个行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对于旅游、线下娱乐、酒店行业、航空、物流、等线下人流流通较为密集的行业将产生较大负面冲击,而对制药、电子商务、网上娱乐等线上办公人员流通较少的行业则会产生相对有利的影响。所以所学专业不好找工作的情况下,想从事一些相对来说疫情影响小的行业但又因为专业不同而遭受限制。

根据前文可知:大学生就业规划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大学生求稳心态

疫情风险下经济效益预期不稳定性会对个体的风险偏好产生消极影响,极大地消减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趋于相对保守的选择;保守的就业策略有利于个体能够尽快适应危机后新的社会环境。在就业价值观方面,面对疫情风险的冲击,个体出于风险偏好、风险规避等因素倾向于做出更为保守的决定,以适应高风险的社会环境,进而更倾向于稳定性高的工作以保证收益。大学生就业规划偏向保守,由“求变”再次转向“求稳”,对“铁饭碗”的过分追捧。【1】

(二)不直接就业

面对劳动力市场上供小于需的极度不平衡状态,用人单位的选择范图增大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错失了春招,出行又受限,参加社招也比较困难。所以更多的毕业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便把目光放在了考研上,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缓解就业压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直接就业。

对此应采取更多的策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包括

(一)扩大政府机构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容量

因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都想进入体制内得到保障,然而体制内的工作数量有限需求大于供给,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扩大体制内工作的就业容量能在一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扩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招生数量规模,根据毕业生的规模相应增加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的数量;国有企业应切实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尽可能扩招录用毕业生的数量;高校也应该多开展关于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的宣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弱化对于“铁饭碗”的过分追捧。这样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

积极引导大学生能够深入基层就业。落实中央和国家行政部门有关要求,提高县级以下基层事业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比重,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村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农村水利等岗位工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三)扩大升学招生和应征入伍规模

2021年、2022年这两年的研究生、专升本等招生规模,在2020年招生规模基础上,继续适当扩大,提高大学毕业生升学率,不仅缓解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为大学生下一阶段就业质量和层次提升做铺垫。实施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升学加分或免试等激励政策措施,扩大应届大学生应征入伍的规模。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支持各地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引导基金,支持有创业前景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信用担保的作用,统筹推进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積极探索民间资本投入机制,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扶持等资本服务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优化创业环境。落实“证照分离”改革,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推进“照后减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场所上的支持,对于政府部门建设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科技园等公共平台,可以按一定条件、比例,免费提供给大学毕业生使用。三是支持返乡创业。引导大学毕业生发挥所学专长,返乡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对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给予简化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落实用地用电支持、子女教育、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返乡创业的园区、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为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提供场所。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就业是高校、社会、政府的共同大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了解新冠疫情之下大学生的就业规划的变化,让企业,社会,政府能即使根据大学生的就业规划需求做出相应的政策策略,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十分重要。大学生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成斌,张晏郡,向体制内卷:疫情风险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江汉学术》;2021-01-05

[2]侯文哲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中国商论》;2020-11-30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S202110377183)

作者:张文 夏群山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与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之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但是就业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而,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较多,但是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规划意识如何?大学生自己所做的就业准备怎样?以及大学生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如何?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和就业竞争力之间又有怎么的关系?本论文主要围绕着几个问题来展开论述,试图为这一系列问题提供系统性的研究。

【关键词】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就业竞争力

一、就业规划意识的概念内涵

就业一般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而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业后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行为。提到就业规划意识,那就不得不提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所涉及的时间较长,“就业规划”这一词似乎更为合适。严格来说,就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主要指大学生在对自己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校园就业市场,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就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相应的安排。

因此,就业规划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大学生对于就业规划的认知和态度。或者就业规划意识是指个人对就业规划的认知和态度,是个人做好就业规划、就业准备的内动力。目前大学生对就业规划仍然不够重视,未能透彻地了解就业规划的重大意义,但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意识到就业规划意识的重要性。

二、就业准备的概念内涵

大学生就业准备是指大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为未来成功就业而做的各种准备,它是他们今后获得理想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广义的就业准备既包括未就业者为了能从事某种职业或获得某种职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所做的就业准备工作,又包括已就业者为了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或改换职业所进行的准备工作。狭义的就业准备是指未就业者未来能从事某种职业,或获得某种职位,在一定阶段内所做的准备工作。[1]本文更倾向于就业准备是指大学生在就业之前,为了实现最佳职业目标或赢得较满意的工作岗位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心理、个人规划、政策形势等方面的预先安排或筹划行为。

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不仅仅在大学最后一个学年进行,而是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主要包括就业心理准备、综合素质和能力准备,其中又包括基本素质和能力,如认知判断能力、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及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专业素质能力如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准备;特殊素质和能力。

三、就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它是一种隐形素质或能力。基础竞争力:是指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综合,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系列外部因素,它是催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就业竞争力是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综合。

四、思考与建议

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和就业竞争力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水平越高,就业准备越充分,其就业竞争力就越高;换句话说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准备与就业竞争力成正比例关系。就业竞争力高的学生就个人而言,一般也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普遍具有高学历,来自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社团经验与实践经验丰富等特点。就业竞争力高的大学生往往很早就开始了就业准备,包括自己的就业目标,就业心理和就业手段等多方面的准备。

基于此,当前大学生应该增强就业规划意识,提升就业准备水平,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增强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提高就业规划水平

1.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大学生应该重视就业规划,主动探索和正确认识自己,分析把握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职业目标和职业价值观,并及时与老师、家长、同辈保持良好的沟通,由此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2.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说,高等院校应该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积极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从大一至大四每一年级有不同的课程舍子,引导大学生认识职业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手段,为未来职业的自我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从就业规划本身来说,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就业规划教育。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教育应该突出就业规划目标意识和就业规划价值意识,通过培训、讲座、个人辅导等使大学生认识到就业规划的重要性是当务之急。同时,这里所说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等等开展就业规划辅导和教育。

(二)强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就业准备水平

1.加强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高度的责任感,说服他人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2.加强大学生求职能力的锻炼。求职能力主要是指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3.正确评价自己,包括自身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深刻的评价,取长补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身的能力和发展。

4.关注就业市场,了解职位信息,确定就业目标;明确将来就业倾向的单位性质,工作内容等基本要求;了解自己心仪单位的用人标准。

5.加强就业技巧的学习,如撰写、制作及投递简历、职场基本礼仪,整理仪表仪容,面试技巧等。

(三)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促进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和全程化

就业指导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提升就业准备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其次,聘请职业指导专家,人力资源专家进校,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和面对面咨询,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就业信息,择业技巧,职业道德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再次,优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外实习,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甚至教训,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校友是做好就业指导的重要资源。

(四)创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规范、完善的就业教育政策、制度、措施,是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包括大学生就业的鼓励政策、人才合理流动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完善对未就业学生的在培训计划,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吴万民.试析大学生就业准备[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1(01):43-44.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学报.2002,25(3):91-92.

[3]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4]王麒凯.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与就业竞争力及其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4.

作者:张静

第三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作用的分析

摘 要: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明显上升,就业问题就成为了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高校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筹谋未来;就业指导则能让高效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端正心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最终正确就业。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的意义是非凡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一、 新生接受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大学即半个社会,据统计,现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对待学习和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清楚未来的发展路线。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讲,让学生形成五个“W”(Who you are?What you want?What can you do?What can support you?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直面自己的未来,真正做到反省自我,打造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确定自己的终身理想,为成为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以便将来奉献社会。

(一)增强责任意识,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由于现如今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同步提高,出现“博士做研究生的事,研究生做本科生的事”这种情况,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在校大学生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早早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的兴趣以及可能发展的方向,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不断努力,不断打磨,不断完善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为知识与实践结合、文化与工作结合的“结合型人才”。只有明白责任之重,才能找到动力之源,最终达到目标之地。初步接受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意义是重大的,因为人生的职业发展分为探索、确立、维持、下降这四个阶段,所以,大一就接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将责任深入人心,让大学生有探索的意识,主动了解社会形态,知道市场配置,有百利而无一害。从兴趣出发,责任作为导向,职业作为载体,最终实现人生理想,赢得自己的事业。

(二)加强引导作用,建立正确的择业观

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很好地起到了引导作用,客观分析市场情况,鼓励学生创业,帮助学生就业,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最终实现市场经济的合理配置。同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健全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挖掘自己的潜力,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让大学四年的黄金学习时间不浪费、不虚度。使其从一开始就建立科学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安排,让自己毕业时真正胜任该职位,树立“一就业,二择业,三创业”的“三部曲思想”,不盲目追求热门行业,不盲目执着高薪职业。要让其真正拓宽见世面,多方面采集信息,收集整理,结合自身条件,利用所学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满意度,成为人生的赢家。

二、持续接受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所谓“贵在坚持,难在坚持”,现代大学生缺乏一股韧劲儿,大二持续接受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首先能够及时给学生提供社会讯息,让学生加快自身定位,让自己的就业观念不产生偏颇。其次,使其明白不久就要跨入社会,走向人生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发现新的机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能够让其更好地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更加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入挖掘自己的潜力,开发自己所有的可能。这样创造出来的人才才是全面发展的优质学生,同时学校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一)坚持是一种信念,需要提醒与监督

大二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则更着重于让学生了解自己,全面挖掘潜能。同时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用人单位招聘程序,知道是怎样通过选拔实现“人职相匹”的,通过各种影响招聘因素的对比,让学生再次了解社会形态,为实现自身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更从各行各业求职人的数量,求职人数与职位的比例中探寻规律,增强大学生的意识,帮助其了解国家政策,掌握求职技巧。

(二)提高技能,掌握技巧

大二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一推进二促进三沟通”。首先推进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拓宽大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通过分析面试可能出现的理论性问题、引导性问题、行为性问题,快速找到不足。其次,促进其自省能力,从反省中提升,从提升中升华,进一步开发个性,健全人格。最后通过提高大学生对岗位的认知程度,对职业意想的把握程度,更好地分析市场,架起职业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做好学生与职业人之间的沟通。课堂活动的换位思考,让大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求职者,并且通过对历届求职者面试问题的分析,明确自己所需要的品质,锻炼面试技巧,以确保在面试中获胜。加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拓宽其获得知识的渠道。

三、大三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即将跨入社会,可这些学长学姐竞争意识单薄,就业形势模糊,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优劣势。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则让大学生更了解自己,学习简历的相关知识,通过反复锻炼,反复对比自己的优劣势,根据企业和应聘职位写出扬长避短的HR,从概念化走向实际化。初步接触自荐方法,也对工作区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工作体质进行具体的策划,积极为实习做好准备。训练语言与逻辑,使其清晰地表达,准确地叙述,不盲目自夸,不空洞浮华。调整大学生心态,在就业指导的模拟环境下,使其磨练出一颗平常心,淡看成败,提高自信,学会“说什么?怎么说?做什么?怎么做?”

(一)提高表达能力,全面展示自己

此阶段的教学使得大学生更加成熟,学会更多的职场技巧,明确自己区别于对手的核心竞争力,从“学说话”出发,提高职业成熟度,结合该企业的文化背景与自己所求职位的岗位特点,从个人的成长与能力的提升说出面试官想要听到的回答。承认缺点,注意礼仪,减少差距,不失风度。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落脚于实践,不同于理论,是一个完备知识体系的产品,从别人的面试中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练习在求职中显现出最真实又最具风采的自己。

(二)提高应变能力,做到职场处变不惊

大学生普遍应变能力较差,就业指导具有很强的指导修正性,课堂上各种活动的开展,教师模拟出的各种可能情况,拟好完备的求职计划,这种个人能力和素质,提高大学生思维转化和多方面解决问题能力,让大学生“未进社会门,但知社会情”,了解社会情况,了解职业发展,认清就业形势,做到职位细分,找到自己最合适职位,谋求最适宜事业。大学时代是一个过渡的时间,大三的教育是关键的,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不仅是课堂,更是一个平台,借助视频、情景剧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四、毕业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作用

这是与社会紧密接触的一年,如果没有做好学生与职业人的转换,就容易与社会脱节,无法将个人与职业联系起来,更无法将职业与事业联系起来。此时如果对就业市场依旧不清晰,概念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就不能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行业,就无法最高效地进行“人职匹配”。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准确定位职业与个人的关系,使其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努力使其增值,重新塑造自己成为职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好第一步。

(一)树立敢于创业的精神,年轻就有本钱

据统计,现代大学生百分之五十想要进事业单位,百分之三十想进企业工作,全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百分之零点九,大多梦想做白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树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期望,在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将专业知识运用到自己所创事业中去,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教师对当今社会敏锐的洞察力会带给学生更全面的信息,帮助其找到“空白点和至高点”,通过一系列的调研活动,确定发展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二)“人职匹配”,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这时的教育使得有强烈欲望就业的毕业生清晰地分析市场,能够鉴别市场信息的真伪,提高保护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克服心理弱点,使毕业生在应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步入社会的最后一步,如何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就看此步所达效果。尽可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做合适的事,做高效的事,做事半功倍的事。促进大学生合理就业,不仅仅是为了就业而就业,可是为了事业而就业。

参考文献:

〔1〕蒋广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考试周刊,2009(46):183~184.

〔2〕周群.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

〔3〕刘永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网络财富,2010(8):100.

〔4〕丁翠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81~83.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作者:张珍瑜

上一篇:艺术作品分析论文下一篇:成本管理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