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艺术作品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0引言何谓“原作”?根据词典解释可以归纳出两个定义:一是派生作品的源头,二是复制作品的蓝本。艺术品原作当指艺术家亲力所为的具有原创性质的作品。数字艺术当然有原作。对于它的困惑可能基于我们对传统艺术原作的形态特征的习惯认同。

第一篇:艺术作品论文范文

女性艺术家的艺术认知与作品探究

内容摘要 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不断发展,女性艺术家在艺术舞台上拥有着愈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思想观念也有所转变,对于艺术的实质、作品的创作都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女性艺术家开始勇敢的走进人们的视野之中,对于当代艺术的构建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诠释这样现状产生的原因,笔者选择通过女性艺术家对于艺术认知和所创作作品两个领域进行分析,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当代女性所存在的艺术标准、产生的艺术模式。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艺术认知;作品探究

对于艺术本身的了解,不能够局限于艺术的形成、理论文字的单调阐述,还需要艺术家通过自身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去感受“何为艺术”。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有所不同,不同性别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他们选择的落脚点也有着一定的差异。现代社会的女性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更加注重彰显自身的个性,也更加的追求作品的私密性,使用的色彩也更为的亮眼。与男性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显著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女性艺术家会选择与生活相关的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了独具女性魅力的艺术风格。

1 女性艺术家的艺术认知

1.1 当代艺术现状

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千差万别,所谓当代艺术,仅仅指代的是当时所处阶段的艺术形态,所代表的是那个时间阶段中形成的精神内容、存在形式以及具体内容。正因为不同阶段的艺术之间差异显著,所以后人进行分析的时候能够设定较为准确的时间界点进了,便形成了当代艺术。笔者认为,对于当代艺术的分析可以选择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便是所处时代艺术家以及观赏者的思维模式,其次,则是艺术创作涉及到的技术发展状况,最后,便是立足于当代的客观发展环境中。任何艺术家都不能够忽视历史与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这对艺术的创造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在这其中,女性艺术家对于艺术的认知,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对于艺术形成的结构也拥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加深了对当代艺术的看法。

1.2 艺术作品的创造状况

对于艺术家而言,每一个身处的当下,都是不可替代的绝妙创意,而着独一无二的感受恰恰是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进行表达的,当下正是艺术创作的破茧之时。在艺术家创造的作品中,所谓的当代艺术,转化为了精巧的思维与精神,已然与作品进行了融合。这就表示,艺术家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塑造,也正是因为三个领域的千差万别,艺术作品也能够拥有独特的魅力风格。当代艺术所追求的完美艺术作品,也正是那些无法被复制的绝美景色。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不同的艺术家开始发掘那些未被人们认知的真理,扩展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国际局势的激烈碰撞,擦出了变化极快的社会价值,艺术家意识到应当重新去思考人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复杂联系,通过作品去描述。使得作品沾染了时代个性化的特征。

2 女性艺术家的艺术认知特征

2.1 独具魅力的艺术认知方向

女性与男性天然的区别,在艺术领域塑造了差异巨大的艺术认知方向。大部分的男性艺术家,往往追求的是超然的艺术作品,与生活、个人情绪相比较而言,普遍会选择一些客观规律、哲学理论等作为灵感与主题进行艺术作品创作,表现出天然的理性主导艺术思维。而女性艺术家更多的会选择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主题和素材进行艺术创作,透过作品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女性的丰富内心以及细腻的情感。也能够感受到起伏较大的情绪变化。当代被人们所关注的女性艺术家P rune Nourry,来自于热情奔放的巴黎,她进行的艺术创作始终围绕着人类自我选择的过程与方法。透过Prune Nourry的作品可以看到,当代她所关注的是印度与中国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涵盖了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问题,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社会伦理状况。

女性天然的柔性思维方式,产生了感性的艺术作品。即便这个过程中,一些艺术家认为,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缺少理性分析,也毫不掩盖这些作品对于弱势群体的勇敢维护,使其在整个艺术界被人们所关注,长期发展下来,反而推动了女性艺术家独特艺术认知的形成,通过自身认知方向的塑造,创造了大量让人们心感震撼的艺术作品。来自于女性本身的柔性光芒带给了她们作品独有的魅力,能够捕捉到男性所无法察觉的生活之美。除此之外,生理方面使得女性艺术加对于艺术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发散特性,一方面提供给艺术作品独特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带给了女性艺术家群体发展的限制阻碍。

这些阻碍女性艺术家更好认知艺术本质的因由,不仅仅来自于生理的天然限制,还来自于社会带给女性的枷锁。这一点进行女性主义创作的女性艺术家Judy Chicago的作品有着较为深刻的诠释。作为美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先行者,在她的作品中,透过女性艺术家独有的视角,去对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男性统治艺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比如她举办了《女人之屋》艺术展览,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去表达女性的独立性。在她认为,女性不仅仅应当投身于家庭责任之中,男性需要与其一起承担。这也是女性艺术家的艰难现状,也是正在坚持自己理想的女性真实心声。

2.2 作品的感性特征

在女性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自身的感性特征让作品富有更加丰富的情绪表达,使得观赏者也会被这些情感吸引。这也使得女性艺术家进行的艺术创作更加的真实,使得人们在进行欣赏的时候,会立足于所设计的场景中,久久难以平复心绪。在2010年的时候,艺术家Prune Nourry以印度的发展状况为素材,创造了Holy daughter,这个一半为人、一半为牛的女孩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应,长达三年的艺术项目,使得该雕塑形象成为了印度全新的圣女。被众人所追捧,进行游行宣传。人们通过这个雕塑形象进行思考的是人類本身,是自己的生活状态。女性艺术家以自身柔软的艺术创作形式真诚的创作,在柔软当中充满韧性的坚持自我,这也是其作品魅力所在之处。

女性生来便拥有着母性的权利与义务,这也使得女性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作品具有温度,透过艺术作品能够直接的得以体现。中国女性艺术家周雯静所进行的“一场关于节育环的展览”,因为生而为女人,所以才会为女性感到悲悯,感到温柔。她将多种多样的节育环融入到陶瓷之中,红色的墨水如同云雾一样缠绕其中,视觉冲击带来的疼痛,更让人们了解身为女人、身为母亲的不易。在那之后,她又创作了十二个不同的女性怀孕雕塑,生孕的神圣在现代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正因为同为女人,所以才会不辞劳苦的去表达。正是这样的感性、感同身受,才让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更容易深入人心。发展到如今,感性已然成了女性艺术家的重要符号,她们想去掉作品中不切实际的装饰,露出作品的真实。

3 通过现代艺术思维进行艺术认知和作品创作

艺术家自身所身处的社会环境有所差别,收到的文化信息也与之不同,这就导致艺术家之间存有的艺术观念差异化,在女性艺术家群体中也存在该种现象,对艺术认知的方式和作品创作的风格都具有时代的气息。一般来说,女性艺术家进行的艺术创作具有两种典型表现,首先就是区域性表现,也就是艺术家本身进行作品创作所选择的地区,第二点则是该区域内人们生活的具体表现。这也是女性艺术家在这个时代摸索出来的艺术认知模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符号,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蕴含的艺术思维也有所进步。

当然,女性艺术家在进行艺术作品创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艺术本身的展现,还是对于自身情感、社会现状的一种表达。这也是大多数女性艺术家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的时候,极其重视自身精神领域的塑造和完善。艺术观念也会随着而变动,作品当中蕴含的艺术本质也会不断丰富化。每位女性艺术家在最初接触现代艺术观念的时都是非常生涩的,特别是对于从小接受正规学院派技法训练的学生来说,向现代艺术观念转变的过程较为困难,因此艺术家需要学会取舍,在语言学、哲学思维等学习中不断积累。当女性艺术家过去初步转变阶段后,会逐渐接受现代艺术观念,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技术语言的运用更加熟练,思维方式也会越来越靈活,此时的女性艺术家能够不断探索自我,提升对自我的认知。

4 结论

女性艺术家透过性别所带来的天然情绪表达方式,在艺术这个舞台上发掘的独有的艺术认知模式以及作品的创作风格。在这个艰难的摸索过程中,女性艺术家群体对于艺术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明白了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于自身的影响,也意识到了生活与工作应当如何抉择。女性艺术家与艺术家一般,单纯的进行艺术创作,将自身的感性与力量融入其中,透过作品表达给观赏者,留给这个时代属于女性艺术家的勇敢发声。

【参考文献】

[1]许碧云.近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6):23-23.

[2]赵阳.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6,0(7):25-25.

[3]王小言.近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6,0(19):27-27.

[4]赵云登.探究油画技巧中的情感体现[J].艺术评鉴,2018,0(2):52-53.

(作者简介:李莹(1983.03.16--),女,汉族,北京,本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作者:李莹

第二篇:谈艺术作品的原作和数字艺术

0 引言

何谓“原作”?根据词典解释可以归纳出两个定义:一是派生作品的源头,二是复制作品的蓝本。艺术品原作当指艺术家亲力所为的具有原创性质的作品。数字艺术当然有原作。对于它的困惑可能基于我们对传统艺术原作的形态特征的习惯认同。传统艺术的原作都是物化的,是可以触摸、可以把玩的,比如油彩水墨、画布纸张、金属木料、泥土石材等等。因为是物质的,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每件原作都是唯一的,(至多是限量的,如版画雕塑)。物化、唯一是传统艺术原作的特性,而物质性是第一性,决定了唯一性。

1 关于“数字艺术的原作”这个命题

关于“数字艺术的原作”这个命题,人们有不同意见。有说数字艺术有无原作尚难界定,这个命题似无深究的必要;有说是艺术品都有原作,只是数字艺术的原作形态特殊,这个命题很有探究的价值。数字艺术的原作问题既然如此令人困惑,我们不妨从这个命题切入,从这个话题生发,做一次讨论探究,至少这个过程可以使我们弄清数字艺术这门新兴艺术的特性和特征,使我们理清数字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区别。

1.1 传统艺术的原作

传统的艺术作品通常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纸上的文字、画布上的颜色、石头上的造型。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和物质直接对话,将自己的心迹用物质材料凝固下来。传统艺术的原作都是物化的,是可以触摸、可以把玩的,比如油彩水墨、画布纸张、金属木料、泥土石材等等。因为是物质的,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每件原作都是唯一的,(至多是限量的,如版画雕塑)。物化、唯一是传统艺术原作的特性,而物质性是第一性,决定了唯一性。这些物质形式既是艺术的载体,同时也为欣赏者理解作者的意图,体悟作者的感情形成了一定的距离感。在欣赏者审美的过程中,艺术作品的物质形态起着两面的作用:它既让欣赏者能够近距离的感受触摸作品,又让作者的内心和欣赏者产生了一道物质的隔阂;物质的美丽形态和完美的技巧让欣赏者如痴如醉,却又在另一方面又让观者沉迷于物质表象和表面形式而对作者内心的情感有了间离的效果。因此,传统艺术作品的物质形式为观者的审美过程创造了一种必要的审美距离。

1.2 数字艺术的原作

数字艺术泛指使用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制作、存储、传输与呈现的各种形式的、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数字艺术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它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字艺术的创作、欣赏、传播、收藏,对于设备有很大的依赖性,它以数字排列的方式“解码”“编码”我们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乐趣。

史学家们常以科学技术对时代的影响来概括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征,比如木器时代、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等等,我们或许可以用“数字时代”来命名当今这个时代。

数字艺术的特点大致可概括为:开放的、瞬间的、跨学科、多媒体、进程性的、多线程的、概念的、互动性的、沉浸式的。数字艺术的发展,逐渐消解传统艺术的童稚与生动,改变着艺术创作模式呈现方式。这些具互动性、可复制性,可传播性,由像素组成的数字影像处理,不仅促使不同领域间的合作,更使互动性渗透至从作者创作到观者欣赏得整个过程。现在很多作品都结合数字艺术的沉浸式的表现方式,如数字式的壁画、数字绘画、数字影像、数字摄影、数字全景图像、数字幻景等图像。作为技术和艺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数字艺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审美体验。因此数字艺术的真正意义上的原作是以数字文案的形态存在于数字处理设备之中的,是非物化、并且可以原状无损复制的。数字艺术原作的非物质形态和产生方式决定了它的数量可以无限。

这种非物质形态数字复制经验颠覆了人类之前传统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的经验。人类艺术的传承方式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手工复制、机械复制,数字复制。如果说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是对原作的复制,那么数字复制可以说是原作本体在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的并存,就像“平行宇宙”的概念一样。

手工复制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复制形式,它的最大特征是封存了非常浓厚的人为特性。手工复制不可能做到和原作一模一样,它在材料、技巧、工艺等上和原作都有很大差异,它复制的不精准的那些方面也正体现了复制者个体独特性的一面。直到19世纪,随着照相摄影技术的诞生,机械复制的方式逐渐普及和发展,并形成一种新的审美经验。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机械复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做出深刻阐述,书中提出“光韵”(Aura)这一的艺术概念,这是本雅明独创的艺术概念,用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本雅明的“光韵”包括许多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含义:艺术作品的本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他指出:机械复制比手工复制更独立于原作,它把原作的奉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到达的地方。机械复制在现代艺术中的使用使艺术作品固有的“此地此刻即它的本真性”开始丧失。在本雅明看来,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本真性”存在,才使艺术作品充满“光韵”(Aura)。虽然机械复制可以工业化、大批量、快捷廉价地复制艺术作品,但其艺术的独创性,艺术作品的个性化成份是无法复制的,“原作”与复制品的区别是无法抹去的。机械复制虽然深刻改变着艺术作品的存世方式与传播形式,但还是不能触及到艺术作品“此地此刻”的“本真性”,这就是本雅明在书中所说的:“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①

从艺术作品“此地此刻”的“本真性”的角度看,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都无法实现所谓作品“本真性”的复制。在传统手工复制与机械复制中,任何复作都是对原作的有缺失的复制,复作在复制过程永远受着客观世界的种种制约,一件艺术品在它产生的那一刻在那个地方,它就成为了那个特定时间中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区别原作与复制品的一个最本质的东西。英国学者约翰·伯格也曾经说过:“每一幅画的独特所在曾经是它所处的场所的独特所在的一部分。某些时候画是可以移动的。但是,它绝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被人观看”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与之比较就是缺少了这样一种本真性。但在数字复制时代,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数字复制中,复作与原作之间不存在任何人工痕迹与物理误差,在那个由0和1比特(bit)字节组成的虚拟世界中,物质和时空的概念都和现实世界不在一样,复制更像是同一本体在不同时空的穿越,也就是说原作和复作的关系更像是平行宇宙中不同时空的同一个本体,原作就是复作,这就可以让不同观者可以在不同时空同时欣赏作品。所以,作为一种全新技术手段的数字复制,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同时,数字复制在对艺术复制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手工化的随机介入与控制。也就是说,数字复制可以做到不再是一种被动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具有主观意图的主动复写。

数字艺术的原作最终仍要被物化、或呈现在某个终端上,才能被我们欣赏。通过设备输出最终被物化或被各类终端呈现的数字艺术作品,由于设备和设备之间的差异,理论上都与原作有了距离。如同音乐大师的原作曲谱,经过不同乐队的演奏,会呈现出不同效果;又如陶土原作经历窑变,出现未能预见的结果,它们可以令制作者意外和惊喜,抑或无奈和失望,甚至难以界定它们是原作还是派生作品。有些数字原创作品在数码编排时就设定了留给互动者参与创作的空间,最终的作品具有无限可能的模样。

“数字经验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互动的。数字世界向你做出反应,拉近你,呼唤你的参与。独一无二的创造并非仅仅是高高在上的作者的‘作品’,而是你和艺术家确定的可能性之间互动的结果。”②

这样说来,数字艺术的真正意义上的原作实际上是原作者运用硬件和软件实施制作的一个完整创意,它以看不见的数码编排的形态存在于设备之中,或许叫它“原创”更为合适。

1.3 数字艺术原作与传统艺术原作的区别

数字艺术原作的非物质、无限量特性颠覆了传统艺术关于“原作”的概念。数字艺术原作产生的非物质形态,使得它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简直可以说是艺术史上的一场革命。———艺术创作不再受物质材料的限制、画面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创作自由的程度几乎与我们的思想一样具有无限拓展的可能性。数字媒体的基本特性是可复制性,可修改性,互动性,所以使用数字媒体为载体的数字艺术也是可复制,可修改,具有互动性的。观赏数字艺术的方式也不再是传统艺术欣赏方式,传统艺术的观赏方式往往是一种静默的被动观看,而数字艺术的观赏者与数字艺术作品之间可是说是合作的关系———观众参与了作品的创作和呈现形态。数字艺术作品伴随着观赏者的参与不断的改变形态,永远不会是已经完成的状态。多媒体多载体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视觉冲击带领我们走出现实世界,领略虚拟世界的无限风光;互动艺术使艺术家和观赏者相互交流和共同创作成为现实;全方位、无边界的表现手段消除了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令其沉浸其中;方便的复制手段、迅捷的传播速度、先进的储存方式使得原作不再深藏于博物馆的库房和收藏家的密室,而是一夜之间可以人人拥有。它对于艺术的普及,对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对于人类想象力的发挥,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 数字艺术原作特性给我们带来困惑和挑战

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不但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方式,展现方式和存在方式,同时震动着长时间积累出的传统审美观念。产生这种震动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字艺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经验方式,不是物质构成而以数字虚拟、不仅单一原件而有无数蓝本、可以固定不变可以变化生长、可以独立存在可以强调互动、可以纯粹数码虚构可以合成拼贴剪裁并且可逆。数字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创作和观看方式。

2.1 数字艺术原作特性给我们新的审美体验和评价体系

传统美学的审美经验理论和评判体系主要对应的是以物质性媒介为载体的传统艺术,及它的创作,欣赏和收藏,用这种传统的经验理论来看待以非物质性媒介为载体的数字艺术,难免会出现传统评价系统的乏力和困惑。

在建立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系的时候,传统的经验无疑是要重要参考和借鉴的体系,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品的原作无疑是最重要的审美体验和研究的对象,世界上所有博物馆美术馆,实际上是以收藏艺术品原作真迹来承载纪录艺术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承载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光辉,莫奈特的睡莲记录着印象派绘画的光色实践,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代表着他对立体主义的探索。在传统艺术中,观摩欣赏艺术品的原作代表着最正宗的审美体验,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们不远万里前往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馆等等这些知名博物馆美术馆瞻仰艺术大师们的原作真迹。画家陈丹青就说过,国内很多学习西洋绘画的艺术家没有去欧洲看过原作,替用印刷品来研习绘画,而观看印刷品相对于观看绘画原作是一种“伪视觉经验”。对何为数字艺术最正宗的审美体验的追问,让我们必须界定数字艺术原作的概念,这也是建立数字艺术审美经验和审美体系的基础。

在数字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数字艺术作品很少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来的,通常它们是对已经存在的数字文件进行选择然后进行修改重组的结果。数字艺术这种创作方式特点,这是与数字艺术的载体———数字媒介的特点密切相关的。以数字媒介为载体存在的原作,无论是数字音频、数字文档还是数字影像都是由0和1组成的比特(bit)字节。数字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从物理形态上和表现形式上都变得不可捉摸,在观念上,原创与复制之间已经变得模糊。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第一稿中,本雅明还特别强调人们对与艺术品原作的一种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而这种距离感的产生源于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和膜拜价值。由于作品独一无二,人们和作品原作永远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由此人们在欣赏时始终怀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膜拜的心情,就如同人和神的关系,这使欣赏者与作品保持着一种不可改变的审美距离。而数字艺术的出现,似乎消解和淡化了这种距离,数字艺术的原作和复作的关系更像是平行宇宙中不同时空的同一个本体,原作就是复作。在不同时空中,观者面对的都是原作本体,观者不再是被动得观看,甚至可以触及到原作的组成的内核程序,去修改它,数字艺术使艺术家和观赏者相互交流和共同创作成为现实;全方位、无边界的表现手段消除了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令其沉浸其中

2.2 数字艺术原作特性给我们的启示

如同所有的现代文明给传统文明带来的冲击一样,数字艺术原作的非物质、无限量形态,给千百年传承的传统艺术欣赏者也带来许多失落和遗憾。欣赏传统艺术原作时的那些特有的令人心颤神驰的审美体验和快感荡然无存:数字艺术的原作,触摸不到映射作者性格的笔触和指痕;感觉不到作品材质中残存的力度和体温;体会不到涂改增删所揭示的作者的心路历程;产生不了直接涂抹的偶然效果和意外趣味;感受不到岁月给原作带来的沧桑感和时代特征;数字艺术的原作的普及,使人们享受不到长时间远距离追寻原作一睹芳容时的惊喜和震撼;没有了收藏家独享原作所拥有的优越和成就感。

比如面对打印的文稿,我们诵读鲁迅的文章,可以领略先生的思想、体会先生的精神、了解先生的观点、品味先生的文风等等,却不能直接感受到作者手稿带来的文章以外的耐人寻味的信息———他的生命的律动、思考的轨迹、性格的渗透和书写的徐疾。

怀旧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它总与新事物结伴而来,但它不会对创新造成阻碍,反会使创新更为完美。事实上,许多数字艺术家正致力于在数字艺术作品上呈现传统艺术原作的风采:信笔涂抹的笔触、手工敲打的痕迹、自然材料的肌理,尽量保持现实生活的生动与感性,悉心追寻手办作品的亲和与自然,努力淡化虚拟作品的虚拟感与隔膜感。

人们不远万里、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追寻、收藏、研究艺术品原作,因为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艺术历史的标杆、知识产权的物证、伪作赝品的克星。数字艺术的原作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2.3 数字艺术的原作收藏问题

随着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数字艺术已经出现了许多可能载人艺术史册的作品,其原作收藏理所当然成为当代艺术史谱写的必要条件。

然而数字艺术的非物质、无边界、能兼容、不确定和复数性等等有悖于传统艺术原作概念的特性为人们如何甄别、展示、研究以及收藏它的原作带来困惑。按照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当一种新媒体艺术出现并成熟后,其创作主流和代表作,一定是基于这种新媒体本身的特点而创作的作品———比如那些传世的纸质水墨画、布面油画、青铜艺术品等等。然而数字艺术媒体特殊、语言庞杂、手段兼容,目前定义十分宽泛,宽泛到难以界定它能否如传统的油画、版画那样具有自己独立的品格成为一门自治的新一代独立艺术。我们通常把制作过程中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完成的作品,把纯粹数码虚构的作品和以选择代替创造、合成拼贴剪裁的作品,都称为数字艺术作品———是不是只有那些纯为原创、纯属虚拟、纯用数码编排的作品才算是数字艺术原作?

数字艺术的原作是以数码编排的形态储存于硬盘之中的,这种储存方式给收藏者带来便捷的同时又带来致命的风险———一旦硬盘损坏,所藏原作将荡然无存,或者这些用二进制代码保存的艺术品会否因使用未来的硬件和软件解码而被毁坏?此外,已经收藏的数字艺术原作,只是数码文档,必须依赖各类设备才能呈现,有些规模庞大的数字艺术作品涉及平面、立体、静态、动态、图像、声音,博物馆如何展示?研究者如何调阅?是否要连设备一起收藏?

一篇题为《数字艺术将沦为“失落的一代”?》的报道表达了对上述问题的忧虑:“过去几代人通过博物馆和书籍来凸显自己的存在:他们是谁?做过什么?然而,数字化时代的科技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保护能力。”朴次茅斯大学创新技术学院的大卫·安德森(DavidAnderson)博士指出,永不停息的技术变革已对当代艺术收藏家及美术馆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保存一个三维可视化模型远比维护并恢复古代油画与雕塑作品要困难得多。

不仅如此,数字格式的迅速更新,数字设备的升级换代总是令人措手不及、疲于应对,许多通过计算机创建的艺术作品早已佚失或无法读取。而新近诞生的互动型数字艺术作品如三维可视化文件和视频游戏等是如此错综复杂,“数字保护主义者”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如流星般稍纵即逝。

至少对数字保护者来说,怎样完整而忠实地保存作品的色彩与视觉效果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这亦是以安德森博士为首的科学家近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铭记当下,反对遗忘———否则的话,“就好比走进一家举世闻名的美术馆,却只看到四面空白的墙壁”,沉溺于技术狂欢中的我们已在不知不觉间沦为“失落的一代”。

上述文字表明,在收藏数字艺术原作过程中产生的忧虑源于数字艺术作品对设备的依赖,这也正是数字艺术的原作命题令我们困惑的原因。数码设备是数字艺术的有智慧的工具、无边界的载体,是数字艺术的翅膀,也是它的软肋。数字艺术家的艺术趣味和艺术想象依赖设备编码、呈现和储存,离开了设备,数字艺术就如魂不附体,神不守舍,“原作”将无所附着,无法展示。设备的技术更新、规格高低、容量大小、质量优劣制约着数字艺术作品的命运。

数字艺术种种特性,使得很多数字艺术家都抱着“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心态进行创作。这也使得许多数字艺术作品在创作时并不考虑保存和留传。但是,从学术角度看,重现昔日的艺术创作,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纪念,依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艺术原作的收藏方式也不能统一标准,应该视作品的情况而定:大型装置数字艺术收藏,如合成时代大型数字艺术展,很多现场性的大型数字装置作品无法保存,应采用文献式的纪录,用图片和影像的记录数字艺术原作的展现现场。

互动式的数字艺术应是数字原文件的保存,如2002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购了约翰·西蒙的《UnfoldingObject》和马克·内皮尔创作的《net.flag》等数码作品并负责保存这些作品作为永久收藏。

注重硬件式体验的数字子作品,应该软硬件同时收藏。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苹果电脑公司实行的“整体产品理论”———公司在设计硬件的同时也在研发软件,这使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能呈现出最加性能,给使用者最完美的使用体验。

延展到数字艺术的概念上,有些数字艺术家从最开始的编程到最后通过硬件设施展示,控制着整个传作的体系,试图给观众最完美的审美体验,这样的作品应该软硬件同时收藏。

流行式的数字艺术作品,应收藏代表作品原文件并可借助网络搜寻和观看。已保存2500件数码艺术品的网络平台Rhizom.org管理人员马里萨·奥尔森说:“我们不再通过透镜观察世界,而是通过计算机屏幕观察世界。”传统艺术原作也可以转化为数字文件保存,Google公司发布的“GoogleARTProject”是个突出的例子,Google走访了世界共17家美术馆/博物馆,来针对当中的馆藏来进行数字典藏的工作,以高画质摄影来纪录下了约1061件的艺术作品,供世人在ArtProject上欣赏。创作者所要做的就是轻轻点击鼠标进行选择而已。

综上所述,数字艺术的原作收藏这么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1)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完整的保存数字原文件;2)如何纪录数字艺术作品人机互动的现场;3)如何保存可随机改变具有人工智能特性的数字艺术作品;4)如何再次展示数字艺术作品,使后人能有纯正的审美体验;5)传统艺术数字化的保存。

3 结语

数字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这是一门产生艺术新知识和创作新手段的艺术,它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创作空间和审美体验,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它修正着人们对以往艺术形式的认识,重新界定艺术概念。它的出现,使得艺术的内涵愈加丰富和多样化,同时也与固有的艺术理解产生冲突。我们恐怕不能再去拿过去手工时代的概念去解释今天这个时代所产生的艺术形态、创作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影响力了。须知,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背叛其本身就是数字文化的一个主要命题之一。

从哲学层面看,人和宇宙的本质是“无”,人在审美中达到的对文化的人和宇宙的最高体验,也是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难以言说的象外之韵的“无”。传统艺术是以有形物质材料和有限方式去表现这个“无”,数字艺术则以无形的数字符码和无限的虚拟技术表现这个“无”。从这个角度看,数字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呈现形态似乎更接近人与宇宙的本质。

人类终于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无所不能艺术表达方式,但人类自远古以来借助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却从未因此改变;数字艺术作品的形态较之传统艺术发生了改变,但它的“原作”对于艺术欣赏者、艺术家、艺术史的价值和意义却并未因此改变。也许“原作”这个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数字艺术,但是我们追寻和甄别原作的目标和原则———原作者原创的原件作品———也不会改变。

注释:①张耕云.数字复制与数字艺术的创作困境[J].装饰,2009(2)。②程金海.数字艺术与审美经验方式的转变[J].电影评介,

2007,2(05)。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在文化工业时代哀悼“灵光”消逝[M].李伟,译.重庆出版社,2006.

[2]张耕云.数字复制与数字艺术的创作困境[J].装饰,2009,02(01).

[3]张国圣.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4).

[4]常景红,邓君华.新媒体艺术之魅[J].艺术.生活,2011(07).

[5]郭雪峰.“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几点解析”[N].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20.

作者:韦亦佳

第三篇:中国文学作品艺术评析

摘要 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作品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地方特色等方面,无一不体现出强烈的艺术性,这些都赋予了文学作品以生命力。本文以老舍的经典力作《骆驼祥子》为例,从结构、细节描写、语言、地方特色几个方面对该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浅显评析,进而探索中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关键词:文学作品 艺术 《骆驼祥子》 评析

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创作于1936年,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现当代艺术文学的经典之作。该小说以人物祥子为中心,以他买车的三起三落为主线贯穿全文,将老舍的生活时代(20世纪20年代初的北平)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了人们面前,结构严谨独特,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幽默风趣,且京味浓郁,屹立于现当代文学之林。

一 结构艺术

结构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之一。文学作品有许多因素构成,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人物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以及作者的议论或抒情描写等,将这些部分进行合理组织就是文学作品的结构。显然,这些要素组合不同,作品的结构亦不同,这就产生了艺术差异。

老舍的长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即以人物为中心,以其经历为主线展开全文,如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等,都是以人名命名小说,突出了人物的中心地位。《骆驼祥子》一文中也是如此。在该小说中,老舍以祥子的命运为线索,以他买车、卖车“三起三落”的故事贯穿全文,叙述了其奋斗、挣扎、堕落的过程,全文不枝不蔓、紧凑集中。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是围绕主人公祥子来写的,如刘四、虎妞、曹先生、夏太太、老马祖孙以及孙侦探等,都是祥子命运中必然出现的人物,被卷入了主人公的命运中,对于塑造其悲剧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他车厂、茶馆、大杂院、白房子等生存环境的描绘,军阀战争、工人受剥削、进步知识分子受迫害等事件的叙述,也都是以祥子为中心,为其悲惨命运的产生作铺垫。整篇小说以简单明了的叙述,或介绍、描绘,或评论,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有头有尾,情节前后呼应,突出了人物形象,明确了主题,显示了作者纳繁复于单纯的艺术功力。

结构安排是一项简单而又复杂的工作,是体现文学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如何组织安排作品材料,生活素材的写与不写,详写或略写,主要或次要,如何将作品内容、作家的艺术思想联系起来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它既要符合作家塑造形象、显示主题的整个艺术构思的需要,又要符合客观生活的规律”,结构不同,对其作品的艺术性有很大影响。所以,作家在创作时,要细心观察现象,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和艺术修养,创造性地安排作品的结构,使作品思想内容得到生动、有机、完整、鲜明的体现。

二 细节描写艺术

艺术魅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细节描写就是其一。细节描写的高度艺术化能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真正艺术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读者,是凭借其自然、真实、正确、切实的描写,以至于当你阅读它时,会自然而然地相信,作品中人物的面貌、声音、举止和思想方式本该如此,这便是他们原有的特征,若换一种表现方式则难以表现出来,他们也就以这种形象印在你的记忆中不可磨灭。换言之,文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只有认真观察、体验生活,将情感融于文学创作之中,才能以其真实感动读者,也才能具备艺术魅力,而这也正是细节描写的作用。

《骆驼祥子》在细节描写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魅力,如祥子攒足了一百元第一次买车时,作者描写道: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你就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祥自己的车……

通过双方的对话、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刻画出了祥子第一次买车时的特殊心态:一个由农村流落到城市的个体劳动者,为了买车,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好不容易剩下一百块钱,跟卖主讨价还价。体现了主人公的辛酸和对未来的追求。

小说通过祥子“哆嗦”、“拍”出九十六块钱、揣起保单、细细端详等几个动作,勾勒出祥子内向、沉默寡言的性格及其对买车与辛苦省来的一百块钱的不舍之间的纠结。“按按喇叭”、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把车“拉碎了”、钢条“软了一根”,就拿回来“摔”我脸上,这一系列动词都来源于生活中,十分形象传神地体现了卖主的信心和希望祥子买车的急切心理。

细节描写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水平,通过真实、自然、贴切的描写景物、勾画人物形象,从而感染读者。因此,作家必须深入生活,提高体验生活本质的能力和写作技巧,使作品在细节描写上具有艺术魅力。

三 语言艺术

语言是心灵的镜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大多是通过其语言折射出来,因而也是作品艺术性的构成要素。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不同的人物,由于其出生、生长环境和经历的不同,其语言也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性格特点。作者如何根据人物的特点把握其语言,或如何通过语言勾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对作者的一个巨大挑战。可以说,作品中语言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的语言能力、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能力以及写作水平。

《骆驼祥子》在语言描写上无疑是成功的,不仅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具有艺术性。对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语言进行描写,如对祥子的描写。最初,祥子老实本分,在描写祥子被人连逼带吓敲走了自己好不容易得了的三十多块钱时说了一句:

“我招谁惹谁了?!”

体现了祥子气愤、委屈,而又无能为力的心情,同时也表露出了祥子那种想反抗但又懦弱怕事、逆来顺受的性格。

后来,祥子堕落了,作者描写他说谎话道:

“你和先生说说,帮我一步,等我好利落了再来上工。”

这是在祥子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心态的改变,与之前的性格有所不同。表明作者善于观察人物的性格变化,并将之通过语言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对不同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也是极尽全力,如对虎妞的描写。小说第四节写虎妞对祥子说:

“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

充分展现了“虎”姑娘的心态及其霸道的性格特点。

虎妞劝祥子喝酒时说: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

一开始是警告,语气不善,体现了虎妞的强势;接着又展开情感攻势,用一“傻”字,体现了虎妞对祥子的好感,同时又有拉拢之意;最后说“连我还能喝四两”,引诱并刺激着祥子,堵住了其退路,既表现出虎妞的霸道,又显示出她的心机。短短几句话,就将虎妞的性格和她当时的心理充分表现了出来。

除人物语言极具艺术魅力之外,作者在旁白语言的描写中也下了很大功夫,如遣词。祥子在那次大雨中拉车前行,作者写道:

“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曳。”

作者用“曳”字用得非常妥帖,展现了在水中拉车的不易,用词精炼传神;若换成“费力地拉”,则无法达到此效果。

同时,作者的叙述性语言和议论性语言也是非常典型的,如:“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这些叙述议论性的语言,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大量的修饰,却简单平实,而又高度概括,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

四 地方特色艺术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其自身历史和文化习惯。如中国人民习惯欣赏有头有尾、层次分明、交代清楚、针线紧密、前后呼应的结构,中国文学作品也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所以,作家在创作时也会不自觉地加入地方因素,或尊重各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习惯。

老舍的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讲求“俗”和“白”。“俗”,即是风俗、民俗,指描写普通的市井生活;“白”是指语言的朴实,注重口语,即京味。在《骆驼祥子》中处处体现了京味,如“敢情”、“回见”、“白饶”、“不论秧子”等北京市民特有的词汇,还有开篇写祥子:

“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其中的“硬棒”、“挺脱”都是方言词汇。又如,祥子被兵抓去那一次,祥子本来不愿去,那个小伙子对祥子道:

“招呼吧,伙计!是福不是祸,今儿个就是今儿个啦!”

语言充满地方特色和风味。使小说显得朴素、平实而又俏皮,更富艺术感染力。

其次,在小说中,我们还能看到20世纪20年代初故都北平所带有的独特的文化印记,如铺主兜车、刘四“庆寿”、虎妞成亲、巫婆驱邪,大杂院、车厂子、小茶馆、小吃摊、杂耍场以及“白房子”等场所以及旧时的红白事情和仪式,充分体现了北京的地方特色。

此外,中国的文学作品还借鉴了外国的文学艺术形式,如老舍之借鉴于狄更斯,茅盾之借鉴于左拉,冰心之借鉴于泰戈尔,艾青之借鉴于马雅可夫斯基,戴望舒之借鉴于魏尔仑等。毛泽东曾在《讲话》等文章中精辟地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生动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新形式,就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因此,中国文学的艺术性或多或少都带有国外文学形式。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

五 结语

《骆驼祥子》从它严谨独特的艺术结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京味浓郁的地方色彩,充分体现了该小说的艺术特色,向人们呈现了一幅20世纪20年代初北平市民社会的风俗画卷,生动而形象。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艺术巨作,文学与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这也是中国作品立于精品之林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文学在增强作品的文学性之余,还应不断追求其艺术性,吸收借鉴国外艺术形式,推动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伊智:《细节的魅力——〈骆驼祥子〉艺术风格浅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2] 邓达泉:《关于借鉴外来艺术形式的若干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3] 郑阳:《〈骆驼祥子〉艺术再探》,《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9期。

[4] 宋阜森:《浅论〈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

[5] 邓世平:《〈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探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姚春花,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黄进,西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作者:姚春花 黄进

上一篇:会计相关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