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油画作品中服饰艺术论文

2022-04-28

摘要:陈逸飞,一位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非常广泛,而且在使用油画技法的表现方面也是别具一格。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当代油画作品中服饰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代油画作品中服饰艺术论文 篇1: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摘要:服饰元素作为油画中的重要元素,历来是研究家重点研究的话题和对象。尤其在油画民族化的意义里,服饰元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服饰元素在油画民族化中的意义,提出两种主要的意义,一是民族传统的传承意义,二是审美方式的转换意义,并通过实例来具体论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投石问路的效果。

关键词:服饰元素 油画 民族化 意义研究

在中国油画面向未来发展之际,我们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方式应考虑加入民族精神元素。在开阔的艺术视角下,中国油画始终坚持自我艺术的发展。总而言之,坚持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不断研究和学习,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善于对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去粗取精,运用于当代油画作品中,彰显出油画的时代性、民族性。

油画在现代如何发展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开放的国际环境和艺术背景下,只有民族化才具有生命力,只有传承转变才能适合当代艺术的需要。服饰元素作为油画中很重要的一个艺术元素,研究其内在精神对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文认为只有合理的利用服饰元素,既传承,又转变,才能真正发挥服饰元素在油画民族化的过程里的作用。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民族传统的传承意义

中国油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繁荣,有过低谷,油画的主题更是经历了许多变化,从人物油画、风景油画,到故事油画,都有过繁荣期。油画的技法更是千变万化,既有传统的技法,又有结合西方的技法,无论哪种形式的创作,都是值得肯定的,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目前来看,中国许多油画呈现出照搬西方油画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常见态势,有一些美术批评家对此严厉批评。但批评完了仍然还是如此。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寻找出路,不能一味的批评了事,要从源头上寻找原因,寻找办法才是正道。

众所周知,油画属于民族画派的一种,油画中的服饰元素展示的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面,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油画家对于服饰元素表现的内容和技法虽然不同,但是根本还是一致的,那就是突出民族精神。民族服饰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民族精神气质的文化,这和固定不变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进入近现代以来,工业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模式当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文明逐渐兴起,甚至开始取代传统的民族文明,工业的服装开始流行,逐渐淘汰了传统的手工服饰,在这种趋势下,许多民族服饰文化已经难以生存,大有衰退之势。民族的魂,正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很难再看到油画当中曾经出现过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物质决定意识,正是由于缺乏现实的土壤,我们的民族油画的服饰创作主题才显得捉襟见肘,空洞无物。因此,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客观看待,不能盲目批评。

另外,多元文化为背景的社会环境也让民族油画难以生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多媒体工具悄然兴起,已经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性。多样化的艺术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微电影、数码油画等,这些高科技的现代生活娱乐方式让民族油画难以生存。

面对这种困境,民族油画该何去何从?服饰元素如何体现?这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本文认为,只有挖掘整理民族文化中的精髓,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结合现代国际潮流,才能让油画继续生存,让服饰元素继续成为油画的主题。

二、审美方式的转换意义

民族油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审美是首要的意义。服饰元素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审美更加决定了油画的审美形式。民族服饰从具体生活中的形式转换到油画作品里,这种转换是目前油画重要的审美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审美形式也需要进一步发生改变,应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特点和心理,体现出现代油画人物画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里,应该考虑到民族服饰当中的文化元素,包括造型、图案、色彩、服饰的元素搭配组合,面积分布,整体的比例等立体方面。在创作中要注重吸收民族服饰元素当中的语言表现形式,增加油画布局里的文化背景,其实这也是个审美形式的转换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种转换取决于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审美方式的转换意义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油画的气韵美。气韵美是许多民族服饰的共同特点,这和他们的服饰装扮有关系,服饰上面的各种线条、图案,随着身体的运动而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流动的美感,这种美感称之为气韵美。气韵美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畅。这个审美的过程是从人的视觉开始,将服饰的元素尽收眼底,通过大脑对其线条长短、图案大小,颜色浮变发生刺激运动,最后产生的总体性的变化效果。气韵美是一种直观的、立体的审美活动,这种感受在大脑中交叉重复出现,不断刺激大脑,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

其次,油画的匀称美。匀称是中国传统审美的形式。我国许多艺术形式都体现了匀称美,比如园林的布局,从中国人的审美来看,匀称美几乎是渗透到血液中的审美形式,民族服饰元素也是这样,比如贵州的苗女服饰、头饰都装饰有对称的饰物,无论是形态还是颜色,都讲究匀称,形成一种呼应的感觉。

最后,油画的多样化和同一性。马克思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美也是如此,审美更是如此。多样化指的是事物的对立面丰富,同一性指的是整齐划一,多样化和同一性结合起来就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形式。民族油画里服饰元素就是继承了这种形式。油画在丰富的形式当中,提取需要的元素,将其按照油画创作法则进行概括和整理,进一步提炼成为具有同一性的油画服饰形式,达到高度的审美创作和欣赏。在現代人的审美当中,多样化的内容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而同一性就是将现代人的心理和民族服饰元素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服饰元素在民族油画当中焕发神采。

三、民族油画当中的服饰元素具体案例分析

本文以艾轩的油画《藏族姑娘》《鄂尔多斯少女》为具体案例分析。

艾轩的油画风格主要体现为“借景抒怀”。他的《藏族姑娘》里面只有一个人物,其余都是背景。在苍茫的高原上面,神圣又清冷的雪域当中,画面中的藏族姑娘朴实地站在那里,眼睛里面放着光芒,眼神坚定地看着远方,远方就是未来,就是生活的希望,也包括未知的一切事物。也许是她一瞬间的表情,却被画家定格在画面当中,反而有一种沉寂无比的感受。这幅画是艾轩最具代表性的油画,尤其是民族服饰在艾轩笔下更加明显。

油画中的藏族姑娘穿着典型的藏族服饰,那种眼神,那种独特的气质,淳朴的模样,体现出了天真真诚的感受,都是由服饰带入的,观众通过这种服饰视角,一下子就进入了西藏神秘又圣洁的世界里面。可见画家功力非凡,美术语言运用的得心应手。表面上看是技术处理得好,但是细想又不全是画法技巧的问题。

在画家的这幅作品当中,他很在意运用服饰元素,比如藏族姑娘身上穿的袍子,服饰上面的装饰物,黄色蜜蜡、红色珊瑚、彩色玛瑙等,在布局上面很讲究搭配运用,轮廓的勾勒,色调的反复交互融合,明暗的对比变化等等。总之可以感受到服饰元素在画面中的重要作用,再加上背景的衬托,达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感受。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艺术感。即便是不懂美术的人,看了这幅画以后,也能够产生共鸣,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服饰元素的直接运用和写意,通过服饰元素进一步体会到画家的写意意图和民族内涵。总的来说,这幅油画是服饰元素在油画民族化中的集中体现。

《鄂尔多斯姑娘》是画家的另一幅代表作。在这幅作品里面,人物显现为半身,构图比较饱满,映入眼帘的是整体的服饰,几乎占满了大半视界。在具体的造型当中,主要突出线的结构,通过服饰的衣纹造型,头饰的点缀,简单地勾勒出油画人物的服饰特点。

无论是人物头上的额箍、胸口的银片装饰物品,像宝石珊瑚、银铃串,还是服装上面的刺绣图案,花纹,都具有整体性。整个色调是暖色调,这是画家特别设计的,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所提炼的那种民族炫丽的服饰风格和特色,同时将其立体呈现,不但具有民族美感,还具有服饰情感。这幅民族油画和上一幅一样,也是油画民族化的代表之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服饰元素在油画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从最初的忠实记录到现在的文化象征,都是服饰元素在民族油画里的集中体现。每一个年代服饰元素所赋予的意义大不相同,许多意义都已经消失在历史潮流里了,惟有民族精神和艺术形态是固定不变的两种意义。它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又集中体现了民族艺术的具体形态变化。这些我们都可以从油画里看到。

本文从民族文化的继承、艺术方式的转换两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服饰元素在油画民族化中的意义。通过此是否可以为未来油画的发展起到一点借鉴意义?结论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分析得出的成果,必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民族服饰元素被更多人看到,以此来进一步发掘油画中自身带有的民族特点和文化意义。

当前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绘画美术也是如此,面对这一趋势,我们现在的油画创作中要多吸取民族油画中的精髓,重视民族文化的特质和细节,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元素,投身到未来的油画创作中。打破传统束缚,让民族化走向世界,继承、转换民族文化的元素,才能让油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才是本文论述的实质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淳.中国油画名作100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孫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内蒙古腾格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编著.蒙古族服饰图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4]白庚生,居阅时,瞿明安.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一衣装秘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5]姚静萍.浅谈装饰绘画的基本要素[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03).

[6]朱正基,李桂淑.民族服饰的探索与借鉴[J].艺术教育,2007,(03).

[7]潘定红.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2,(02).

[8]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四川大学美术学院编.民族美术传统的当下意义[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作者:吴琼

当代油画作品中服饰艺术论文 篇2:

浅谈陈逸飞油画作品中对于服饰语言应用的油画技法

摘要:陈逸飞,一位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非常广泛,而且在使用油画技法的表现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在其绘画作品中利用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陈逸飞式绘画风格,根据这一表现特点对陈逸飞油画中对服饰语言应用的技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从而为以后艺术家在服饰语言应用技法方面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建议。

关键词:陈逸飞;服饰语言;油画技法

谈及陈逸飞油画作品中对于服饰语言应用到油画技法这部分内容,毋庸置疑要跟陈逸飞个人经历以及油画发展历程有很大的联系。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油画技法深受俄罗斯油画技法的影响,创作类型主要以政治题材为主,作品更多地是用来歌颂工农形象以及一些光荣的人与事,整体风格中透着浓郁的英雄主义。但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更多外来文化的涌入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认识到更加丰富的油画种类,尤其是欧洲古典油画。细腻、精湛的油画表现技法使得像陈逸飞一类的艺术家走出了国门,选择进军欧美等国家吸收艺术养分,选择在技法上除了已有的熟悉的俄罗斯油画技法外还汲取了欧美油画技法的精华,以此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本文根据这一文化表现特点,在陈逸飞油画作品中对于服饰语言所应用的油画技法将按照上海时期受俄罗斯画风影响以及旅美时期受欧美油画技法影响两方面内容进行以下分析。

一、上海时期绘画中对服饰语言油画技法上的应用

谈到这个期间的绘画作品,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作品《黄河颂》,此作品是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为创作背景的油画作品。从整体的画面来说,陈逸飞在构图上选择为一位身着军装、手持步枪的红军战士站在黄河边的岩石上把守,远处却选择天河一色的绵延背景,一群大雁从战士的脚下斜飞、奔腾的黄河水等。这样的构图不仅在画面上让画中场面看起来气势磅礴,且红军战士昂首挺胸、笑傲江湖的伟岸形象为黄河颂的主题增加了气势与活力。从对服饰语言油画表现技法的角度来看陈逸飞的作品《黄河颂》,本文将根据陈逸飞对于作品中服饰语言肌理以及笔触技法表现等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陈逸飞对于服饰语言肌理的技法表现。所谓的油画肌理就是油画颜料在塑造和堆积过程中所产生的厚薄、虚实及枯润等变化带给人视觉以及心理上的不同感受。关于这一点本文主要以服饰的面料、款式以及色彩等三方面属性来进行分析。首先是服饰面料属性,从革命服饰所处的时代以及经济背景来看,革命服饰在当时主要以棉为主,棉质材料柔软、色彩温和以及爱打皱的特点在跟随人体活动的同时就会随着人形体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陈逸飞在结合光影表现服饰面料特点的时候就把握住了这一特征,在人物胳膊、腰间、膝盖、臀部等部位适当的增加了褶皱的处理。在服饰款式属性的技法表现方面,陈逸飞在翻领、口袋、裤口绑带以及帽饰等部位通过光影的变化使之带有了一定的立体空间变化。战士所穿服饰颜色为灰色,在此时因为光影的变化虽在纯度以及明度上有所变化,但是整体色调在视觉上还是保留了革命服饰的颜色特点。

陈逸飞对于服饰语言在笔触变化上的技法表现。所谓的油画笔触就是艺术家在使用不同的画笔以及刮刀等媒介在画布上作画所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感受。那么在《黄河颂》这幅作品对于服饰语言的笔触技法表现上,我们同样也是根据服饰面料、款式、色彩等三方面对其所穿服饰的笔触美进行分析。首先,服饰面料上的笔触表现。根据棉质面料编织紧密、表面柔软、厚实等特点,在大面积上使用的是平涂加厚涂的方法,这种块面的笔触在表现服饰面料属性的同时给予人一种力量感。其次,在服饰款式的笔触表现上。陈逸飞根据革命服饰的款式特点,在翻领位置、胸口口袋、对襟等位置应用了线的变化,这些细节使得平涂似的面料上产生了空间的立体变化。譬如口袋的前后、领口翻与折、对襟右压左以及袖子部位随着人体活动所产生的自然褶皱、裤腿绑带的缠绕方式等在随着线的曲折、急缓、长短、宽窄等的变化中在视觉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最后就是在服饰色彩的技法表现上,陈逸飞利用服饰在光影条件下所产生的冷暖色调变化及服饰在人形体上形成的凹凸变化,利用油画颜料可无限遮盖的特点,最终让服饰色彩在统一中又产生了十分复杂而丰富的变化。

二、旅美时期对服饰语言油画技法上的应用

“在美国,学习西方的油画制作方法,试图探索出一种用西方油画的技术手段表现自己感受的方式。那时候我主要是在补课,画了很多西方题材的作品。后来我就在想能不能用西方油画的技巧来表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在这个时期本文将通过《浔阳遗韵》这一作品将陈逸飞在画作中对于服饰语言的油画表现技法进行以下内容的阐述与分析。

《浔阳遗韵》这幅绘画作品按照陈逸飞自己的说法来说,这幅作品是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琵琶行》而作。在构图上,陈逸飞采用单色系色调为背景;在人物的编排与设计上,陈逸飞以三位各持不同乐器的典雅仕女为主体,采取二与一的组合方式,即两位侧坐以及一位正面坐姿的构图方式。从对服饰语言的油画表现技法的角度来看陈逸飞的作品《浔阳遗韵》,同样地,本文将根据服饰语言肌理以及笔触技法表现等两方面来分析。

对于服饰语言肌理的技法表现。首先,从面料属性的方面来说,旗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点,它在经历时间以及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其面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刚开始的棉、丝到后来各种化纤成分的植入,使得旗袍的面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浔阳遗韵》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中所表现的旗袍为晚清民初时候的旗袍样式,而且面料从陈逸飞结合光线的表现来说,可以认为是丝绸面料,这种面料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有光泽感、且手感顺滑。故在陈逸飞的笔下就将这种特点表现得非常到位。其次,从款式方面来说,晚清民初时候的旗袍样式主要以宽松的袍加上下裙为主要的款式类型。在细节上,领口、袖口、下摆、侧缝等位置多贴边且下裙多为百褶裙样式。除此之外,在款式上还多采用刺绣纹样,纹样类型包括动物、花卉、平面构成图案等。这些款式特点在陈逸飞的这幅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在服饰色彩的表现内容上来说,首先陈逸飞选用蓝、黄、赭等三色为画面服饰的主要色彩,这三种色彩在我国古代的色彩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譬如,黄色在我国古代代表着权利,顾名思义也被称作是皇帝色;赭色作为红色调中的一种纯度、明度较低的色彩,在古代五行说里面被认为是与火有关,而蓝色则被认为是与水有关。所以,选用这三种色彩不仅是在色彩本来的冷暖变化上给予画面一定的色彩层次感,更主要的是通过作品可以隐约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色彩的细节上来看,这里主要以正面坐姿的仕女所穿服饰为例。其上袍蓝色与下裙灰紫色形成了色彩上的冷暖对比;领口贴边淡黄色、橙色等都统一为黄色调的色彩,与画面中其他两位仕女所穿服饰中出现的黄色作了呼应;贴边处黄色与橙色的应用则是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这样的处理让黄色有了一种多层次的色彩变化。再者服饰中图案部分色彩的应用,则也是主要通过黄、红、蓝等三个色调之间在不同明度、纯度等范围内变化,这样的色彩编排与设计让画面中的色彩在视觉上产生了像乐府一般绵延不绝的跳跃感变化。

再者就是陈逸飞对于服饰语言在笔触变化上的技法表现。跟上海时期对于油画语言在笔触变化上的介绍一样,本文也将根据油画笔触技法在服饰面料、款式、色彩等三个属性对《浔阳遗韵》这幅作品进行分析。首先是笔触在服饰面料属性上的体现。在这幅作品中仕女所穿服饰面料为具有光色感的丝绸面料,所以在陈逸飞的笔下对于面料部分的笔触主要应用厚涂、平涂的方式,同时在明暗相交接处应用揉的技法,以此来突出其具有光泽且柔顺的特点。其次是在服饰款式属性方面的笔触体现。在领口、袖口、侧缝、旗袍下摆、裙摆处等,陈逸飞应用到了线的变化。领口贴边处对于线的宽窄、曲折、长短等的应用,图案部分对于点加厚涂笔触的应用等。这些对于旗袍款式方面笔触的应用一方面增加了服饰款式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为画面增加了视觉上的刺激性。对于服饰色彩的笔触技法体现。在这部分陈逸飞根据旗袍随人体活动所产生的不同褶皱变化以及光线在人体身上所留下来的冷暖变化,在色彩的笔触表现上应用到了块、面、线等基于明度、亮度、纯度等色彩知识上在不同的光影及动态下所产生各种色调的丰富变化,从而达到对于画面中所出现主体结构的塑造。

三、结语

通过以上有关陈逸飞在人物服饰语言上对色彩、款式、面料等内容应用油画语言表现具体分析来看,一方面是对陈逸飞油画艺术特色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创作素材以及文化表达方面的思考。陈逸飞结合民国传统服饰表达中国精神的文化特质,在国内外取得巨大成就的案例,对于油画工作者提出了思考。作为油画工作者,不仅仅是需要以画画的名义去画画,而且更注重画面背后文化意义的表达,尤其是人物油画服饰语言部分,对于素材的选取、色彩的应用、肌理的表现、文化额表达等部分。在通过油画这一媒介进行转换时,需要应用什么样的技法以及表现精神内涵,才是今后画家以及艺术工作者该去思考并实践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诤.旗袍、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J].新闻爱好者,2010,(11).

[2]王以时著.当代中国油画研究[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0.

[3]杨长勋著.视觉人生—陈逸飞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作者:王峰 张瑜

当代油画作品中服饰艺术论文 篇3:

意向油画的服饰表达研究

摘 要:意向油画不是简单地用油彩画中国画,它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是中国文化包容度的显现。而服饰作为一种语言出现在油画中是有据可循的,在古今中外的众多油画作品中,有人物的出现就有服饰,服饰作为一种遮挡物抑或是创作的主题出现,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意向油画和服饰的独立与关联研究,从国内外油画中对服饰表达的重视与应用,来对服饰表达在油画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阐述服饰在意向油画中的表达应用。

关键词:意向油画;服饰

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变化,这些变化或多或少影响着油画的表现题材与形式,甚至是风格。油画作品在满足人们视觉感受的同时也被当作是一种工具来抒发艺术家内心的感受。所以,研究油画与服饰二者之间的联系就显得愈发重要。服饰作为一种语言出现在油画中是有据可循的,在古今中外的众多油画作品中,有人物的出现就有服饰,服饰可作为一种遮挡物抑或是创作的主题出现,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1 国外作品中的服饰表达

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是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描绘农村题材,着重描绘农民劳动与休息的场景,来解读农民所经受的苦难和考验,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尊敬和赞美。他说:“我只想把我看到的东西简单地描绘出来,并且尽我所能的描绘他们的本质。”自1848年《簸谷者》之后,他的创作就一直以农村题材为主,素材来源于生活中平凡朴实的乡村生活。从画家大量的速写和粉彩画当中,笔者把画家的素材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画面场景大多都是林间田野,或是农家小院;第二,人物形向主要以劳动妇女和中老年男子为主,基本上看不到年轻男子,人物脸上都没有一丝笑容,表情无奈却又十分平静,体态敦实;第三,人物服饰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法国农村人的普通劳动服装,大多粗糙破旧,男性带着旧毡帽,妇女裹着头巾,脚上都穿着沉重的木鞋,整体朴实,没有任何奢华或多余的佩饰。而且画面情节很少,人物一般只出现1~3人,人物动态主要是缝纫、晒干草、扛柴火、拾麦穗、种土豆之类的劳作姿势,受到画家憂郁天性和宗教情怀的影响,人物行为非常严肃。由此,服饰素材的把控对油画的表达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国内油画作品中的服饰应用

当代,随着人们生活以及思想的转变,人们对于服饰的要求也在原来保守服饰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裙子由原来的长裙到现在超短裙,以及衣服廓形、款式的变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这些变化在油画作品中也会如实的反映出来。例如,温葆的油画作品《四个姑娘》和张隆基的《女配电工》等,这些作品的创作方法较为写实,表现的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前期的中国女性形象,作品中的女性着装相比较30年代较为开放,但是较现代还是保守的,如马尾辫的头饰、棉布的开衫、宽松的花布裤子、工装套装、手工布鞋等,这些服饰元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经历了抗日战争之后享受到自由、平等以及自信的女性形象。这些画面中女性的穿着不仅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而且将服饰艺术成功地应用在了油画作品中。

3 少数民族服饰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在油画中表现少数民族服饰,是完成从少数民族服饰直观的审美形式到绘画视觉艺术审美形式的一种转换,这种转换是少数民族服饰在当代油画中的一种重要表意方式。将民族服饰巾的优秀成分转化并结合当代审美的文化元素,而创造出的作品更能体现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并可大力弘扬油画肖像画的现代精神。实际上,两者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比如服饰造型上的整体性、服装上点、线、面的组合关系所体现的形式美、服饰上色彩的选择配置和比例,以及对比的关系等,这些与绘画的诸多因素是相通的。油画应该合理地汲取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形式语言,进而把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特点吸收借鉴到油画创作之中,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之中刻画服装的同时,主要是对人物形向和精补气质进行准确的描绘和表现。既是对画面的一个整体气氛烘托,又可以通过描绘人物形向而进一步确定创作的主题和立意。通过精细刻画人物的衣着来表现人物的情思,也深刻地传达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总的来说,通过对少数民族服饰的认真学习和研究,了解数民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心灵手巧以及其审美特质。其实应该说服饰本身就是珍贵而炫目的艺术品,把服饰中的特色因素运用到少数民族人物绘画的创作中来,不但会增添画而中的形式美感,还会产生独特的文化意味。所以,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艺术资源,应该在新的时代中不断潜心钻研,继承其精华,并努力开辟一条既具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色的当代油画新道路。

4 意向油画的素材表达要贴近生活

艺术就是画家通过油彩释放出来的冲动与激情的表达,艺术不仅仅是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是它的本质。所以,在油画的创作过程中,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表现生活,但没有生活基础的艺术是枯燥无味的。生活是一种艺术,但往往艺术的东西才能表现生活,不管艺术的形式是绘画、声音,或是影像。生活往往是靠艺术或艺术品来表现的,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发现艺术,体会艺术,进而去表现艺术,没有生活的积累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老一辈艺术家往往都是只身前往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搜集素材、画速写、访风土民情,有时候一些速写就可以直接拿来为创作所用。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己的头脑才会开阔,不走入城市,就不会知道城市的喧嚣;不走入农村,就不知道阳光的明媚,麦田的壮阔,乡村的淳朴。综合材料的社会性特征赋予了综合材料很多深厚的内涵,优秀的画家可以运用综合材料的不同含义,使用不同材料的搭配和对综合材料浓淡的应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创作出饱含自己的感情的作品。

意向艺术推动着评价标准的重新建构新,艺术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在于技巧和内容,而在于不断发现和创新,用独特的形式去表达画家对生命的体验,即鲜明的个性意识和强烈的生命情调。用审美的艺术本体论去进行价值的衡量及判断。服饰在油画创作中正是对生活的表现,从而提升了艺术的内涵,既让油画通过服饰表达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又让服饰因油画的表达方式得以保留。积极探索意向油画中的服饰表达,进而创造出中国当代意向性油画中全新的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钱华敏.中国意向油画和传统国画的融合与超越[J].电影评介,2012(3):91-92.

[2] 姚灏娟.中国油画中的意向情结[J].美术大观,2011(8):95.

[3] 黄海波.从人物造型角度探究中国油画审美意向的时代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5):158-160.

作者:胡丹

上一篇:独立学院图书资料室管理论文下一篇:防空地下室结构工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