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作品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艺术作品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声乐是对歌唱艺术的总称,从音乐美学视角来看,声乐是艺术美学与音乐美学两者相互交叉的学科,但同样是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声乐在歌唱艺术中的作用,将为歌唱艺术的升华做好铺垫。本文立足于高中音乐教学角度,分析了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以字行腔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篇:中国艺术作品论文

被艺术作品推动的中国经济

摘要: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一位优秀的画家最重要的体现有:除了对外推进整个时代的文化的发展,还有自身成为艺术生产者获得一定理想的市场效益需求。艺术品成为当代经济效益的一大源泉,在走向市场化的同时也和商品化融合了。精神和需求合为一体,使得如今的艺术创作呈现出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艺术品推动经济市场的同时,也在经济市场的造就中慢慢走向成熟,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取向和元素特点,可以更好地使人们了解艺术创作技巧与水平,同时也是艺术者在多种领域下发挥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以追求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艺术效果的探索征程。

关键词:中国绘画;创作生产;商品艺术;市场经济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

中国近几年的艺术市场膨胀急剧,从六七十年代的30多家名牌画廊增至如今的5000多家,绘画作品价格上涨急剧。这不乏国外艺术收藏者的竞标与推动,可以看出这是中国绘画市场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性的标志。可是这种类似浮夸的市场让人有种泡沫经济的遐想,于是绘画市场的商业化越发扩大,受到此冲击的中国艺术者们内心多了些浮躁,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冲击出了很多打上“后现代”标签的绘画作品也泛滥在艺坛中。不过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这对于中国艺术者们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艺术作品的内容质量与艺术价值都需要市场规律的调衡,都需要金钱的支持。为达到这一和谐,通常情况下在艺术创作中必须包含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双方面的内容,这一劳动正是艺术生产中重要的生产劳动,是经济学关注下的最基本问题。加之如今是艺术消费急剧增长的时代,艺术需求成为人类基本的精神需求之一,同时艺术需求在经济市场的推动下亦已成为人类基本的经济需求之一,所以例如绘画材料,绘画作品,音乐器材等等的一系列的艺术品物质载体成为新一代的消费商品。

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基本层面造就出了艺术需求的窗口,这不仅仅是人类对未来“美”的一种品位,也是对历史对古文化的追溯,如中国古典绘画作者满足中国人哲学层面上对世界本元问题、天人关系问题的兴趣。中国哲学3000年以来探讨了如下问题:世界本元问题、天人关系、名实关系、动静关系、古今之变、形神关系等。从而在为满足这些兴趣,古代画者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给予社会,例如宗教造像、文人画、工艺美术制作、木建筑、古典戏曲等。但由古至今绘画的供应是最便捷也是最为长久的,从而绘画内容及其主题越发重要。丰子恺先生曾在论及中国画的特色中讲道:“绘画,从所描写的题材看,可分为两种,一是注重所描写的事物的意义与价值,即是注重内容;还有一种是注重所描写的事物、形状、色彩、位置、神气,而不讲究其意义与价值的,即注重画面的。前者是注重心的,后者是注重眼的。”这一论证,不仅让人们意识到绘画艺术市场供给的内容特点,也让艺术创作者更加了解到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具备怎样的内在涵养。可是这仅是优化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当艺术绘画成为商品时,艺术生产便要遵循艺术规律,又要遵循商业价值规律。艺术绘画的商品化在此间导致艺术作品的低质化,为迎合大众文化素质和文化趣味中低水平群体,也不乏在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俗气的作品,这一现象将现代绘画分割成学院派和社会型两大类。不过对于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说,艺术绘画作品的商品价值正是其艺术价值所承载的,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消费不是别的,正是其艺术价值。

作品的平庸与高雅其实决定权不取决于市场经济,艺术家不受外界影响埋头创作,不顾市场需求也会产生不少的平庸之作。事实上,艺术创作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绝对自由,不受外界一切事物影响的艺术创作是从来都不存在的。从艺术发展他律性的角度看,艺术与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有着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艺术的外因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从而关键点还是回到了艺术家身上。例如一位艺术者全心全意投入创作,也会有不成功的艺术作品被市场拒绝,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律将会惩罚那些粗制滥造的“艺术品”,而有些画家成名后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个晚上能“创作”几百幅画(大多是中国绘画),其最终的结果是自身画作的贬值,这便是市场规律,一但成为商品,无论什么都将受到市场规律的管辖。艺术绘画作品不得不走向市场,但是市场也在滋养它。

结语:中国经济下艺术品的生产环境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小,广的是需求,小的是多元的竞争,但是当艺术作品汇入市场经济时,它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活跃的一笔,同时艺术作品也在市场的宏观调控下不断追寻革新和创造的进步,这使它拉动了现代文明中相应的文化与历史。艺术创造者在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其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的同时,市场经济给予了他们证明自己的方式。在多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离不开艺术这一领域的推进,艺术作品也离不开市场的推广,被艺术作品推动的经济效益已不只是艺术家们的个人盈利了,它亦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所以中国经济需要艺术品。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丰子恺.中国画的特色———画中有诗(见《丰子恺文集(一)》)[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3][美]泰勒·考恩著,严忠志译.商业文化礼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余荣,女,彝族,贵州省毕节市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作者:余荣

第二篇:论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艺术美学

摘要:声乐是对歌唱艺术的总称,从音乐美学视角来看,声乐是艺术美学与音乐美学两者相互交叉的学科,但同样是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声乐在歌唱艺术中的作用,将为歌唱艺术的升华做好铺垫。本文立足于高中音乐教学角度,分析了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以字行腔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音乐;声乐;以字行腔

引言

声乐是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将作品用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并展示给听众。歌唱者本着更好地展现声乐作品魅力的初衷而尽可能地采用自己掌握的声乐技巧去表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声乐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以字行腔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声乐的艺术表现

声乐中的语言跟乐曲的曲折变化交相呼应,由此构成了和谐的艺术,让人感受到较为强烈的抑扬顿挫。在歌唱艺术发展初期,吟唱型是较为常见的声调形式,所遵循的原则是,语言的曲折变化和音调旋律紧密相连,两者不可分割。在汉语言的声乐系统中,变化的音调对词义、字义的辨析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国内外歌唱中,站在声调特征上来看,抑扬顿挫和高低起伏始终保持着声乐音调同语音曲折的密切关联。

声乐艺术的演唱要满足较为严苛的条件,除了要具备圆润的嗓音条件外,还要具备娴熟的演唱技巧、丰富的内在情感和鲜明的演唱风格等,以上目的的达成以生动、鲜明语言为前提条件。歌唱者抒发内在情感时,需要借助语言在声调上的丰富变化,歌唱艺术也正是在这种抑扬顿挫、曲曲折折、快慢节奏中体现的,这些丰富变化与歌唱者的情感巧妙搭配,让歌唱作品更具感染力,从而引发听众的共鸣。其中,声乐语言是抒发情感和感染听众的基础,所以,咬字清楚是对歌唱者本人的基本要求,如此才可为塑造艺术形象、体现艺术价值打下基础。

声乐艺术是集语言和演唱为一体的表演艺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载体,也是传递情感的主要途径。声乐与其他乐器相比,有了更为清晰和具体的表达内容及内在情感,容易让听众产生较为统一的感受,也因此容易被听众理解和接受。不难看出,歌唱艺术并非简单地把握声音技巧这么简单,还需要掌握语言规律,借助语言的功能传情达意,如此才可在歌唱中将歌唱艺术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以字行腔的中国声乐作品演唱

二、声乐歌唱对于咬字和语言所提出的要求

(一)保持字头发音的精准性

字头是声乐歌唱的重点,在汉语中,很多字均包含字头。坚持咬字头的精准性,会对声乐歌唱的语言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辅音是字头的开头音,所以发音的头部被称为字头,人们常提及的五音,即喉咙、齿、牙、舌头、唇部这五个部位发出来的音。在发出声音的时候,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明确发音。在发音的时候不能含混不清,发出唇音的时候需要在唇部发力,舌音则主要使用舌头发力,牙音则主要使用牙齿发音,喉咙用来发出喉音。在现阶段的声乐学习中,学生之所以存在发音问题就是因为字头发音缺乏精准性。在教师指导学生的声乐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在字头声母方面的发音。

(二)不要改变字腹

在精准咬字头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同时利用拼读韵母和声母的方式来发出字音,因为人们将咬字定义为字头处的发音,所以字腹的发音就被定义为吐字 [4]。在声乐歌唱中,咬字和吐字被归纳为相同事物的不同方面,所以吐字和咬字之间不仅具有密切的联系,还具有一定的差异。因为声乐歌唱的感染力与音色转变的丰富性和声音的响亮程度具有紧密联系,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歌唱发音时保持圆润发音,让自身的发音具有共鸣性。为了使学生的发音更加饱满响亮,教师需要将母音的发音作为教学重点。在发音时,韵母的其余结构可以不作为重点发声处,但是字腹是必须重点发声的部位。这是因为声乐歌唱的节奏韵律是由韵母所决定的,在歌唱的时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基于韵母处的发音来拓展旋律。因为韵母形态的差异性会影响到歌曲线条的流畅性与转折性,所以韵母发音会影响到歌曲的表现力。

(三)字尾处的收音保持明确

归韵是声乐教学中时常提及的内容,这就是字尾处的收音,即韵母发音的尾端,也是独立音节吐字和咬字的完结处。不管在吐字阶段的拓展节拍数量是过多还是过少,也不管历经的音符韵律是过多还是过少,均要有完结点才可以将吐字、咬字的过程充分体现出来,并且有效承接后一个字符的发音,让歌唱的语言表达更加通畅,所以字尾处的收音会对单个字的发音、不同字间的衔接产生重要影响。

(四)加强歌唱语言的吐字训练

歌唱者是艺术表现的主体,也是体现艺术价值、艺术魅力的重要责任人,演唱者的神韵可为艺术表现力加分或减分。其中,声音的好坏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声音,便是对“情”的要求,甚至在某些时候情比声音更重要,真切的感情可以弥补声音中的瑕疵,并通过情来打动人,再华丽的声音如果缺乏感情则无法撩动心弦并让人流连忘返。在歌唱语言的训练中,字头的发音为咬字,字尾端、腹部的发音为吐字。这里的吐字指在字頭的声母构成发音部分,形成阻碍,随着阻碍消除,立即向韵母过渡。在吐字的整个过程中,声母部位的发音为弱音,字音响度的来源是韵母中的母音。一些复合韵母发音难以控制,因此,要特别注重韵母发音。在歌唱的过程中,母音是韵母发音中的重点,一个音节当中可以缺少其他部分,但不能缺少母音。

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声乐艺术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的存在和支持,歌唱艺术才可以如此绚丽、生动。为此,需要在歌唱艺术发展过程中对声乐做进一步了解,更要把握其发挥的作用、体现的价值,从而在实践中感知歌唱艺术的美与魅力,进而带着无限热情传播音乐美,便可将美好的感受带给观众。

参考文献

[1]张宁.红色少儿歌曲与“声乐与幼儿歌曲演唱”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05):53-55.

[2]张媛.声乐比赛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21(19):150-151.

[3]栗威.试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作家天地,2021(29):63-64.

[4]林凯.浅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明日风尚,2021(20):28-30.

[5]彭招霞.浅论情感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J].明日风尚,2021(20):31-33.

作者:张成耀

第三篇: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融合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文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技术、媒介自由组合和多元化新媒体艺术感官交流互动等方式,也得到了推广。在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如何从艺术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应用等角度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给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注入活力,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本文就以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为例,探讨当下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融合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它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新媒体告诉大家:万物,存在即有灵。数千年前的历史上游,先人们素手斟起灵感与智慧的源泉,在不为人知的时光里,人们又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文化遗产的颠沛流离。时间磨灭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原本的美丽和神采,但是新媒体技术能够让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重拾精致与魅力,因此人们要找到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融合的钥匙。

一、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融合的意义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很多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展示、传播都比较困难,而在时间的打磨下,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不容易被当代青年人察觉、接受和理解。将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融合,在这些作品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应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对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进行承载、复制和传播,能够从视听、触觉等方面给受众更多感官上的互动,丰富艺术作品欣赏者的内心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融合,也能保护这些传统艺术作品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创新,让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以更容易被当代人接受和接触到的形式呈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机遇,使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在新的文化、艺术和应用方面实现延续与发展。

二、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

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比,新媒体艺术以互联网和现代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和基础,具有更高的创作和传播便利性。深入了解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其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融合,实现现代化的创新、保护和发展。下面对新媒体艺术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艺术作品复制具有任意性

中國传统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都具有单一性,一般仅通过单个作品的展示来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其唯一性关联很大,而新媒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作品进行复制。这种复制能给更多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爱好者欣赏、触摸、观察作品的机会,极大地扩大和提高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传播的范围和知名度,打破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小圈子传播的桎梏,更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二)艺术媒介的自由组合

在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绘画、瓷器、泥塑等不同作品之间有壁垒,很难进行融合。新媒体技术不但可以用光影、声、电等方式进行作品的展示,还能更好地对其中的元素进行多元艺术媒介的自由组合,用虚拟的方式实现人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交互。

(三)跨界艺术促进传播

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能力更强。将传统艺术作品上传到新媒体平台,众多艺术家和研究者就可以在网络空间针对这些作品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这能够更好地促进艺术家之间以及艺术家和观众的交流,不仅有利于艺术作品的传播,也能在这样的开放交流中实现作品的升华和创新。

三、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融合实践策略研究

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融合方式有很多,关键是如何让其焕发全新的艺术魅力。2018年9月10日举办的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主要展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交互式新媒体艺术作品,从精神层面传递继承文化遗产的核心,利用新媒体让同处一个维度和时空的人们进行古今对话,感受文化打动人心的力量。对这次展览进行总结和反思,让人们能找到更多传统艺术作品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途径。

(一)新媒体交互,让艺术作品更生动

影音手段、全息影像等技术是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融合的重要途径,能够让艺术作品更生动,也能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魅力。在此次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故宫虚拟现实和数字化全息影像内容。紫禁威仪,朱墙黄瓦,峨然宫禁,数字交互观廷威国珍,宣古问今;帷屏华榻,粲然夜宴,全息描摹舞轻影丝绦,逐韵寻风。磅礴而琳琅的故宫端门“会客厅”,生动而隽永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虚拟技术还原宫廷府邸景致,凭新媒体舒展帝王贵胄气度。先贤圣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圣者行万里长路,列国山水,交互为襄;贤能垂千年风范,箴言教化,数媒为语。先师传道答问与影像呼应,儒风智仁润物同体感共识。礼乐数术,微言大义,在观者借影入画时,了然得之。此外,孔子博物馆圣迹图互动展示,横向大屏的长卷动态绘画,数字化演绎和互动展示,以全新的语言方式深入解析了论语故事,诠释并生动地再现画卷。还有语音交互功能,让人更好地与艺术作品进行“交流”。在新媒体技术和传统艺术作品的融合中,合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众力,彰理论实践创新特色,让科学与艺术集于一身,通过观者和作品的互动,让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魅力。这样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传统文化内容、美术造型、语言文字等用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更有感染力。

(二)三维技术,促进当代艺术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已经残损缺失,而新媒体三维技术可以从文字典籍、绘画艺术等方面提炼素材,补全这些内容,让传统文化作品以完善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此次展览的另一个区域是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成果虚拟现实博物馆。位于丝绸之路的风沙之城——敦煌,残酷的自然环境反而成就了无数人向往的精神绿洲。基于莫高窟第159窟的现状构建的高精度虚拟洞窟,通过典型洞窟的虚拟漫游、敦煌数字化研究过程展示等手段,再现了敦煌的艺术和文化以及数字化保护的成果。数据还原的不仅是历史真实,更弥补了色彩失真、局部损毁等缺憾。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成果在线博物馆,运用AR、VR等技术,让人身临其境,饱含大唐气象的精美佛像壁画仿佛触手可及。对文化遗产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和展示探索一直在飞跃发展,用户可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上了解、学习、互动欣赏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等。

另外,在三維模拟区域,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哲学、艺术等元素结合。邑巷人家,古巷老街,青瓦炊烟,红尘可爱,乡俗可亲。三维模拟还原城垣楼阙,视听音画重温丝竹弦声。光影转场,全域漫游,青衣拂袖唱罢,湘月咏词未了,窑火熄而又兴,市肆悲欢流连。古邑千年沧桑一朝暮,英杰激荡往事如昨昔。在新媒体技术下,传统文化作品的融合从环境和地域文化特征入手,三维仿真模拟还原了古迹周边场景和环境,烘托出古朴而生动的氛围。观众可以观赏古窑的结构、运作方式、工作流程和瓷器的艺术特征。明清古巷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撩开了时间的面纱,向观众传递当年人们在这个商业港口生活的景象以及湖湘历史文化的气息,曾经辉煌的文化遗址重放异彩。

皇苑林泉,九州清宴,茹古涵今。中国古典园林巅峰之作——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一度历经风雨,渡尽劫波。浩繁文献遗迹,深究营造匠法,海量数据重建,窥见山水格局。数字寄怀,创意抒情,置身广厦量皇苑器宇,沉浸轩榭赏林泉雅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圆明园的断井颓垣、一草一木无不浸润了沉重历史的回忆,像一个垂暮的老人,用生命铭记着曾经耻辱的过去,提醒后人不可遗忘。但是在三维数字的重建下,圆明园这座曾经被称为“世界大观园”的园林建筑重现当年的神采,观众在惊叹之余也能牢记历史的教训。

新媒体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融合是传艺承明、传艺教诲、一脉相传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崇科学以传承,实现物华精工、扬新风以弘明的文化传播目标。

(三)古今结合,新媒体下传统艺术元素的现代设计创新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与新媒体的融合,还可以从传统艺术作品元素提取和古今融合的方面来进行。比如此次展览中,再造甲骨展示了甲骨文字体开发与推广项目。已结题的教育部纵向课题《中国“甲、金、篆”古文字的数字化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承新媒体技术发展之势,受云南日中友好协会、日本技术评论社委托创作东巴文字库与推广设计项目。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推出的“女书字体线上转换器”、新章草字库设计等中国古文字艺术的现代设计转化与推广项目,都是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融合的优秀典范,值得借鉴。甲骨文镂空绘图模板(获专利),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朝花夕拾”系列作品借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赋予了古老的非遗技艺国际化的现代气息。另外,木兰的衍生作品将新材料融入传统的织绣工艺中,通过电路控制动态绣片花瓣开合,如生命般的动态活力引人驻留。这都是新媒体信息时代,传统手工艺破局、创新的出路。在传统工艺的现代困局中,人机交互技术和新型材料,能够给我们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是未来新媒体与传统艺术作品融合的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融合是集研究、发展和展示数字化文化遗产为一体的过程。新媒体技术赋予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新的生命力、新的视觉感受,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传统艺术作品。

基金项目

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视觉传达中新媒体艺术的构建平台;项目编号:XSYK17043。

岳花娟

女,汉族,工作于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张凯辰

1988生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研究方向为服装与服饰设计。

作者:岳花娟 张凯辰

上一篇:环境影响评价论文下一篇:环境保护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