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作品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24

提起挪威,人们总是會想到村上春树的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还有那震撼人心的蒙克作品《呐喊》,这个人口仅500万的小国屡次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以《呐喊》为代表的挪威艺术品也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树立了优良的口碑,并在国际艺术市场中价格屡创新高,是什么使得这个小国的艺术不断震撼人们的心灵,笔者试图来一探究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村上春树作品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村上春树作品语言艺术论文 篇1:

基于互文性理论下的语义风格对比分析

摘  要:林少华与赖明珠分别是在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最有影响力的译者。20多年的翻译历程中,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人各自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翻译风格。关于二人翻译作品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学界和读者圈由来已久。立足二者的译本,试从描写、对话以及词语用法方面,总结二人使用语言的不同之处,并从互文性的理论出发,深层次探讨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人译文的不同的成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林少华;赖明珠;语义风格;互文性;挪威的森林

一、引言

村上春树作品中展现的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写作风格,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挪威的森林》是他最具代表性、也最为华人熟知的作品,更是很多读者认识村上春树的起点。迄今,《挪威的森林》在世界各国已经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6种语言,发行量高达一千万册。

《挪威的森林》的中文译本有多种,其中最为畅销的中文本译者刚好分布在海峡两岸,其一是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林少华,目前是中国大陆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译者之一。王向远指出,“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1]。其二则是来自台湾地区的赖明珠,村上春树小说著名译者,是村上春树作品进入台湾地区的早期推手。她所翻译的作品在台湾地区流传度最为广泛、最受欢迎,藤井省三对赖明珠的翻译做出了“近乎完美的直译”的评价。

作为两位最为有名的村上春树中文译者,林少华和赖明珠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各自形成了极为鲜明的风格。关于林、赖二人翻译村上春树作品谁是谁非,无论是书迷还是在文学界以及语言界,也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

随着国内对村上春树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主体和角度也进一步扩展,涉及到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翻译学和语言学等众多领域。就对“译者”这一视角,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位身上,但多是从翻译学的角度来展开,即分别对比二人的译文与原著的差异所在,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直接对比二人行文风格的则并不多见。当然,对译者和译文的研究,本来就不可能割裂翻译学和语言学二者的联系,只是在侧重点上略有不同。

不同于文学创作,翻译作品是对已经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这要求翻译者不仅仅要发现原著的风格、理解原著的內容,更要领会原作者传达的思想,并用另外一种语言将上述这些传达给读者。可以说,读者在阅读时,在作品背后站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与读者直接面对的就是译者。本文在此着重就译者与读者这个层面,从描写、对话以及词语用法方面,横向比较林、赖二人在使用中文上的风格差异,总结二人使用语言的不同之处,并从互文性的理论出发探讨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人译文不同的成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二、词汇的选取:林、赖译文的描写差异

邹东来、朱春雨认为,关于翻译的评论无一例外要落回到文字以及文本中[2]。两位译者语义风格的差异,在场景描写部分如何选择语词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极为重要,因为人物不得不生活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环境描写很大程度上起着塑造人物的作用。同时,环境描写对于确定整体基调,揭示小说人物的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小说中最能体现作家风格的地方。

村上春树的小说被读者们广泛接受,既得益于他的作品往往能触及到灵魂的深处,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也有赖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构筑出光怪陆离的世界而引人入胜,特别是几部具有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如《海边的卡夫卡》《1Q84》等。在这些作品中,场景和环境的描写就显得格外重要,是形成小说中独一无二风貌的重要材料,描写也成为了形成村上春树风格必不可少的元素。《挪威的森林》虽然是一部现实主义为主的作品,描写依然在小说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如何处理描写部分,也最直观地体现了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体风格。

纵观二人的译作,林少华在描写的部分文辞更加华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结构的“固定构式”,尤其是对成语的运用,更使语言简练优美。潘文国认为,汉语音节之所以有如此美的特质,因为汉语具有较强的“柔性”,音节之间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超浓缩力,各个音节的联结几乎是胶着式的,一经合成就凝结为一体了。林少华在使用成语上得心应手,这也将汉语的音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而言,赖明珠较少使用这种结构,她认为“自然就是美”,所以“在翻译他的小说时尽量不用成语,希望保持他的用意和文意,让中文读起来仍能感觉到村上的特色”[4]。

如林版中这样的一段话:

车沿着溪流在杉树林中行驶了很久很久,……盆地中禾苗青青,平展展地四下延伸开去。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路旁潺潺流淌。随处可见的晾衣杆上挂着衣物。

相对应的,在赖版中则是:

沿着河谷在那杉林中前进相当长一段时间,……盆地里尽是绿油油的田园,沿着道路旁流淌着清澈的河流。到处都看得见挂着晾衣竹竿。

再如,林版:

两人都长得如花似玉,谈得津津有味。……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学生,他们随便抓来什么话题各抒己见,连笑带骂。[5]

而赖版则是:

两个人都长得很漂亮,好像很愉快地谈着话。……到处聚集着四、五个成群的学生,他们各自针对什么主题发表意见,或欢笑、或喊叫[6]。

两个版本中,可以挑选出很多代表着二人风格的词汇,如下表:

通过上面两段文字以及表格中所列的词语,我们能明显地发现林少华的版本更优美且简洁。他认为,美的极致就是洗练,无需任何累赘。汉语本来就具备简洁性和艺术性,成语更是这两种特点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是汉语中浓缩的精华。相比来说,赖明珠版进行直译则略输文采,避免使用成语和过多的修饰,尤其是在需要着笔墨的场景描写中,无法像林少华那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四字结构带来的独有的音韵美,但较之林版却多了一分平和清新,也为其增添了一份自然柔和之美,如讲述者坐于身边娓娓道来。当然,不使用成语和华丽的辞藻并不是因为赖明珠的文笔仅限于此,而是源于她的翻译观。

词汇虽小且零散,但却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这些词汇进入句子,而句子进入段落,最终就像不同的设计师用不同材料构建的同样框架结构的两个建筑。同一段原文,在不同的两位译者手中形成了这样两种各自风格鲜明且彼此截然不同的文字,以表格所总结出来的词汇选取为代表,二人对词汇的选择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三、句式处理与成分省略:

林、赖译文的对话设计差异

除了描写之外,在人物对话上,二人的译文风格差异也十分鲜明。对话不仅仅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更能直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如何设计对话的风格,也是作家文风的直观体现。总地来说,林少华的译本中,人物对话的风格更加简洁、明快、人物更加鲜活。相比来说,赖明珠翻译的人物对话则更加清新,对话句式语法结构趋向于完整。两位译者对于句式的处理,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的存留,是形成对话风格差异的最直观体现。

(一)林少华设计的人物对话,更加简洁流畅,话轮转换速度更快,前文对话中出现的称呼,在下面对话中经常被省略。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他习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无论是说话人对听话人还是说话人自己的称呼,这在往来频繁的对话中尤为明显,例如:

再如:

如上文例子,在频繁的对话中省去主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对话更加紧凑,给人以简洁、凝练的感觉,而这也恰恰符合林少华作品的特有风格。除此之外,省略主语可以使对话的口语性更强。很多人批评赖明珠翻译的作品较为生硬,有种“翻译机”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话的设计所导致的。

(二)林少华在对话中的问句的处理上,较少使用疑问句的标志性词语,如“怎么”“为什么”等疑问代词以及提问语气词“吗”,但保留疑问句的句号作为疑问标记。如此一来,这些发问的句子就成了带上疑问语气的陈述句。其中,多数问句含有能愿动词,如“能”“可以”。相比来说,赖明珠在问句的处理上则较为传统地使用常规形式的、结构完整的疑问句。例如:

再如:

林版对话中不使用疑问词和语气词,意在表现同不加主语相类似的效果,使对话更简练。然而,江海燕认为很多疑问句中“吗”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疑问语气信息,去掉则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提问的效果,特别是如果在口语中没有了标点符号的加注,对没有疑问代词和疑问标记“吗”的句子,听话人并非总能很好地判断是否在表达疑问的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口语感[7]。

无论是习惯于省略称呼还是省略疑问词,林少华在翻译人物对话的时候,集中体现的就是“简洁”两个字。他在《挪威的森林》的译序《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中指出,村上春树的风格既是“简洁、明快、清爽、流畅,而又独具匠心,韵味绵长,丝毫没有传统日本小说那种无病呻吟的拖沓,那种欲言又止的迂回,那种拖泥带水的滞重,那种令人窒息的汗臭”。他还举出他翻译村上春树另一部作品《舞》中的一段话:

“结婚了?”“一次。”“离了?”“嗯。”“为什么?”“她离家跑了。”“真的,这?”“真的。看中了别的男人,就一起跑到别的地方了。”“可怜。”她说。“谢谢。”“不过,你太太的心情似乎可以理解。”“怎么个理解法儿?[5]”

这段对话可以说既能十分鲜明地反映了村上春树写作的风格以及林少华翻译的风格,更能凸显出林少华对村上春树作品的认识和自己翻译观的认知。

(三)林少华在对话中经常使用文言句式,在对话中,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思。

如林版(41页):

“何以见得?”我惊愕地问。

赖版则是(48页):

“你怎么会知道这种事呢?”我吃惊地问。

再如林版(42頁):

而显示他具有……,“此人实非等闲之辈”,从而生出敬畏感。

赖版(49页)则是:

显示他具备……“这男人是个特殊的存在”而敬畏他。

林少华本人重视比较研究中日古诗歌,因而在翻译中也较喜欢使用古诗文。使用文言,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译文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用最少、最简洁的话语准确地传达文意,也能通过这样的对话让文中人物更加生动、立体。然而,对现代感十足的小说,尤其是像《挪威的森林》这样受欧美文化影响较深的作品中,使用文言是否恰当,是否能带来预期的正面效果,则是见仁见智的。正如赖明珠所说,村上春是本人是一个“穿着T恤的”现代人,对于林少华使用古文她认为“好像把村上穿上了唐装”,读者虽较容易接受,但“那已经不是村上春树”了[8]。

四、互文角度下的语义风格差异

互文性理论源于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这一理论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基础,因而世界就作为一种无限的文本而出现。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文本化了,一切的语境,无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学的、历史的或神学,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意味着外在的影响和力量都文本化了。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代替了传统。

互文性理论庞大复杂,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不断地对互文性理论进行完善和补充,也形成了诸多流派。一般认为,互文性理论可以大致界定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互文性,以巴尔特和克里斯蒂娃为代表,他们认为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而狭义的互文性,以热奈为代表,认为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与可以论证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

互文性的理念不仅重视文本,更重视文本所辐射到的任何元素,包括作者、读者、批评家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延伸到翻译中也是如此。而在这一视角下,我们考虑的翻译也必须跳出了两种不同的语言转换即“语际翻译”的范畴,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两版不同翻译作品背后的成因。

读者和学界关于林氏村上和赖氏村上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看似这也是永远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而事实上,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无论是林氏村上还是赖氏村上,它们都与原版的村上是一种互为文本的关系——原版为前文本,译本为文本。二者作为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也处在一种互为文本的关系当中。在同一种语言背景下的同一部作品出现的两个译本,并非要以有你没我的姿态针锋相对。二者的互文关系,无所谓谁是前文本谁是后文本,实际上一版的存在加强了另一版的存在,一版的存在突出了另一版的独特性。因为有着林少华版村上的存在,赖明珠版的村上的特点才被凸显出来,得以成为独树一帜的风格,反之亦然。越来越多的关于村上春树中文译本研究,在涉及到一位译者时总会出现一名或多名其他译者用以对比分析,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接触同一部作品的多个版本,也正印证了这一点。

互文性更加重视文本的作用,也更加重视读者、文化、社会、批评家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互文性延伸至翻译领域后,也格外重视译者的作用,认为译者的声音是十分活跃的。译者进入原作并产出译作,这本身就是具备较强的对话性。译者的痕迹与他人的痕迹,建立了一种全新又独特的关系,它会打断他人的讲话,但不会掩盖他人的声音,因而我们在阅读译作时,亦会发现其较强的风格。这种风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和传递,不仅要求译者具备过硬的双语能力,也要求译者有能感知前文本互文性的能力,并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读者。不同的译者,其感知能力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译本。而这种感知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二位译者翻译观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二人对于翻译的理解,直接决定了译作的风格。

林少华认为,文学翻译必须是文学,大部分文学都是艺术,艺术都需要创造性,因此文学翻译也需要创造性。但文学翻译毕竟是翻译,不是原创,因此准确说来,文学翻译属于再创造的艺术。对于“信、达、雅”三项标准,林少华认为“雅”最难做到,要求译者具有艺术悟性、文学悟性。据此,他强调“100%原装村上”是不存在的,只能“组装村上”。林少华乐于使用华美的文辞,源于他对文体和语言风格的重视。他十分推崇语言修辞的“自觉性”,认为这是值得“贊扬和重视的”[10]。对于原版村上春树小说中的风格,林少华认为村上春树所使用的带有英文翻译腔的日文,本身不像传统日语,因而翻译应该使之不像以往翻译过来的日本文学作品,尽量消解人们所熟悉的日文式翻译腔。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林少华版村上独特风格的根源所在。对于有些人质疑林少华对文章进行了美化和整容,他在《海边的卡夫卡》“前言”中说:“翻译不同于数学,1+2可以等于任意数。”而赖明珠则认为,“信、达、雅”中“达”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信”和“雅”都需要斟酌而来。她把作家比作咖啡,认为“咖啡有不同的品牌,不同的香味,作为一个翻译者,应该像无色透明的白开水一样,尽量把不同咖啡的原味表现出来”[8]。她认为本来日文和中文就具有不同特性,一般说来日文比较优雅柔和,中文比较简洁有劲,日文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最好尽量保留日文的特色,如果只以中文的标准来评断译得好不好,可能不一定适当。

很有意思的是,赖明珠的《挪威的森林》也有很多版本,原版与修订版也有所不同,从中可见赖明珠本人对翻译文本的游移。比如:

我为了不让头涨得快要裂开,而弯下身子用双手掩盖着脸,就那样静止不动。(旧版,页7)因为头胀欲裂,我弯下腰用双手掩住脸,就那样静止不动。(新版上册,页8)

在这里,赖明珠“新版里”运用了四字结构短语“头胀欲裂”,而不再运用“头涨得快要裂开”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见赖明珠与林少华的译本之间并无什么绝对的对立。

我们看来,互文性更加重视文本的作用,也更加重视文化和读者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二位译者的作品都是成功的。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大部分不懂日语,无法阅读原版,即使有些读者有一定日语基础,也很可能因为水平原因无法充分理解原著的神韵。在这种情况下,译文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读者对村上的认识,其实就是对译文所表现出来的村上的认识。二位译者的作品,在汉语读者群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读者们通过阅读他们翻译的作品认识村上春树、热爱村上春树,其实正是对他们作品成功的最好印证。互文性是技术和客观的结果,它是记忆文学作品的结果,这种记忆文学的努力是长期、微妙、有时又是偶然的。作品本身的独立和个性取决于它和整个文学之间可变的联系,在这种变化中,作品描画出自己的位置[11](蒂费纳·萨摩瓦约2003)。诗应该由众人写成,像村上春树这样优秀的作家,在当下这个时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日语读者群之间,而是进入各种文化形式之中。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就是这个“可变的联系”,是村上春树作品与这个世界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组成村上春树这个文化符号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五、结语

金兵,刘青梅认为,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人翻译风格迥异,这是由于译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于各自的翻译原则和审美取向,采用了不同的解读文本策略,从而分别形成了两种艺术风格[12]。一般认为,译本是译者根据自己的解读,将原著再创作的结果。而在翻译过程中究竟是应将自己和目的语的风格带入到译本当中,还是应在译本中保留原版和原语言的风格,即“归化”和“异化”的问题,直至今天,学界依然没有定论。林少华与赖明珠二人,实际上也是一种“归化”和“异化”的交锋,如有关使用习语和文言方面,二人的看法就是背道而驰。

从日文到汉语这个过程中,在翻译观的指导下,归化和异化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对再创作的“度”的把握,而这也造就了两个版本巨大的风格差异。诚然,普遍认为林少华的作品有更多的自我发挥而赖明珠的作品尊重原版,但正如林少华所说,纯净水的翻译根本是不存在的,区别只在于“林氏村上”和“赖氏村上”。林少华版本的村上充满了十足的自我风格,但我们不能认为赖明珠的作品缺乏个性,这种尊重原文的习惯,使赖明珠汉语译本的语言上整体偏自然清新,这也正是赖明珠在日中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己的风格所在。只是,这种风格并非一种张扬的、强烈的,因而往往被读者们所忽略。

但是,有人质疑,正如赖明珠将原文一一对应地译成汉语以后,是否也能将原文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准确地传达了呢?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认为,汉语将所有的语法形式的功能赋予了“意念运作”。也因此,“象喻”是汉语本质在具体运行中的外显。在我们看来,在林少华和赖明珠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背景下,“林氏村上”意在用这种外显的方式,通过语言的解构、重组和修饰来传达的是村上春树的气质,而“赖氏村上”在尊重原文的翻译观影响下,则是使用一种内隐的方式,将村上春树独特的韵味隐藏在看似平淡自然的文字背后,等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品味出。这种内隐的方式,也是一种平静之美。

法国的纪德在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把莎翁的原文语句“静得连一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翻译成“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这就涉及到“达其意”与“传其神”的问题。英法两国对如何描写“静”的状态,认知并不相同,法语中用“猫”来形容安静的状态,而英语中则习惯用“老鼠”来形容。若将莎翁的这句原文翻译成中文,大概法语里的“猫”、英语里的“老鼠”都不行,应该译为“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或者直接用一个成语“鸦雀无声”。类似地,赖明珠如果尊重原作,只是为了“达意”,而将莎翁的句子依据原文译为“静得连一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这样的汉语表达不是显得很奇怪吗?尽管我们仍然可以说这是莎士比亚的表达习惯,这样的直译倒是不会犯错误的。

不过,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跨文化过程,无法忽视译者在翻译时的创造,因为原始文本的适应是基于他者文化的需要[13],而不是为了翻译文本,可以说是外国文化、异文化的移植至另一文化,并被该文化接受、演绎的过程与结果。可见,《挪威的森林》的初始状态只是为了日本的读者而并非为了说那36种翻译语言的人群而创作的,所以林少华的“传神”某种程度上看,应该更得翻译的精华,甚至也更得汉语之精华,其字里行间充满的也是汉语的智慧。所以,与其说林氏的“村上春树”有自我风格,还不如说更具有“汉语文化风格”;与其说赖氏“村上春树”尊重原文,还不如说所具的是“日语文化风格”。用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名言来说,林少华是“六经注我”,赖明珠则是“我注六经”,两者之间的结合与博弈,或许正是翻译学的两大原则的一个精炼的表达。

对此,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的认识很是精到,“一个译本只是临时固定了作品的一种意义,而且,这种意义的固定(亦即翻译)是在不同的文化假设和解释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受到特定的社会形势和不同的历史时代的制约”[14]。當然,译文一旦成为阅读文本,则进入互文性的考察范畴,译者已经无权决定什么,而对读者而言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林少华文笔优美,神采飘逸,也有人批评他“添油加醋”,“浓妆艳抹”;有人喜欢赖明珠的清新自然,直白率真,也有人批评她“索然无味”,是“翻译机”。可以说,两位作家翻译的作品所具有的极为鲜明的特点,在一部分人眼中成为了优点,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则是不足,甚至连“每个译者首先也不过是这众多读者中的一个而已”[15]。近年来,也涌现出了更多的译者,将村上春树更多更新的作品带到了中国,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更乐于出现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因为有竞争才会有成长,才能在林少华和赖明珠两位翻译家本已足够优秀的作品之上,展现出更加完美与多样化的村上春树。

参考文献:

[1]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邹东来,朱春雨:从《红与黑》汉译讨论到村上春树的林译之争——两场翻译评论事件的实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24-28.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新浪女性.翻译眼中的村上春树[EB/OL].[2010-07-05].http://eladies.sina.com.cn/qg/2010/0705/12091002055.shtml.

[5]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6]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新版)[M].赖明珠,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7]江海燕.疑问语气意义的两种表达途径[J].南开语言学刊,2005(1):45-52.

[8]小.林少华X赖明珠:村上春树两岸热潮(讲座摘要)[EB/OL].[2008-09-0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b7de70100anna.html.

[9]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72-79.

[10]林少华.王小波、史铁生、村上春树:为了灵魂的自由——兼谈莫言与村上春树的比较[EB/OL].[2011-06-27].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1/2011-06-27/99236.html.

[11]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2]金兵,刘青梅.林少华与赖明珠的翻译风格之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1(1):120-122.

[13]André Lefevere.Translating Literature: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M].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2.

[14]文军.翻译: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152.

[15]赖明珠.我,与村上春树森林[N].中国时报·浮世绘,1997-06-25.

[16]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3):19-30.

[17]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8]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M].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19]孙树林.论“村上春树现象”[J].外国文学,1998(5):21-27.

[20]藤井省三.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M].张明敏,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21]张俏岩,宿久高.从《挪威的森林》看村上春树的孤独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4)4:61-64.

作者简介:

王仲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荷兰拉德堡德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海外汉学、手语语言学。

方环海,博士,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国际汉语教育、欧洲汉学。

作者:王仲男 方环海

村上春树作品语言艺术论文 篇2:

自然的呐喊

提起挪威,人们总是會想到村上春树的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还有那震撼人心的蒙克作品《呐喊》,这个人口仅500万的小国屡次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以《呐喊》为代表的挪威艺术品也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树立了优良的口碑,并在国际艺术市场中价格屡创新高,是什么使得这个小国的艺术不断震撼人们的心灵,笔者试图来一探究竟。

一、大自然的艺术,静谧的生态美

挪威是一个森林王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处处充满了大自然的恩赐。挪威人热爱森林,法律规定不管公有私有,只要砍伐了树木限期内必须补种,挪威人去森林就像我们平时晚上去广场乘凉。挪威的森林深处往往會建有一间小木屋,门口有一个信箱,过夜的人把钱投入信箱就可以住下,离开时游客都會把房间打扫干净,再采上一束野花迎接下一位客人。挪威首都奥斯陆市全市已开发建设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3,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自然状态。市内没有林立的摩天大楼,街道两旁大多是六七层的楼房,建筑物周围是整齐的草坪和各色的花卉,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绚丽多彩。穿行在奥斯陆,你會觉得这里有着乡间小镇的风光与景致。

二、源于自然,直达内心的挪威艺术设计

优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挪威人热爱自然,善于创造的特性,这一特性使得挪威创意十足的艺术设计层出不穷。这里的人们生活舒适,仿佛置身在梦境般的国度。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挪威人的生活和工作所到之处均有艺术设计,且大多为原作。在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当中,挪威整体国民素质高,艺术鉴赏力强,因此需要不断更新的创意设计。

1.环保低碳,创意十足的挪威设计

一位挪威设计师希望通过钟表的形式将时间与看得见的实物联系在一起,于是设计了“织毛衣”的钟表。随着时针的转动,毛线會慢慢地被编织成圆形的围巾,以此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时间流逝的痕迹。这块钟表每年能编织出一条2m长的围巾,十分有趣。

挪威的家具设计师Amy Hunting设计了创意木块书架Block Shelf,整个书架就5块木板,剩下的就是一些小木块和两个粗绳子,这样环保低碳又极具创意的家具非常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品味。

挪威Tromso附近的夏日岛,有一家很有名气的玻璃店,这里原先是一所被废弃的学校建筑,一对搞艺术的夫妇将它改建成了玻璃店、住宅和客栈,改建后的建筑有石头垒成的浴室、玻璃组成的窗帘,还有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充满了原生态和大自然的气息,创意设计使这个废旧建筑重新拥有了生命力。

2.与自然接轨的挪威设计

挪威设计素以与自然密切联系而著名。优秀的挪威建筑师擅长在不同的地形上建造与之和谐的建筑,其结果往往富有诗意,乡村别墅从布满岩石的地面拔地而起,布于风景之中,如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etour Vandreutstilling是挪威国家级旅游路线的一部分,一大批国内外的著名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参与其中,设计师们为这个项目设计了各种精致的观景平台、精美的休憩区域以及精巧的服务设施。它代表了挪威自然风光之精粹,点燃了人们对旅游的巨大热情,并为人们提供了原生态的自然体验。

Krill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近日公布了位于挪威Valer的美丽的环形木制教堂设计方案,该方案提出城镇旧教堂的翻修采用开放式环行结构,并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将自然条件与设计主题进行了合理的融合,同时解决了社区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神圣教堂的私密性之间的矛盾问题。

3.捕捉心灵,人性化的挪威设计

挪威Dovrefjell-Sunndalsfjella国家公园内的“挪威野生驯鹿观测站”建筑造型设计独特,从外观看,玻璃立方体盒子跟里面的木质曲面造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目的是将庇护与暴露的冲突感觉予以戏剧性的呈现,玻璃隐喻被自然侵蚀的岩石或冰,建筑空间内部欢迎游客刻字留言,希望人们在此都能留下美好的记忆。

挪威建筑团体Gartnerfuglen设计出一个折叠避难所,让想在冰上钓鱼与自然接近,或是逃离数字网络的人,可以随时支起这个折叠木架,用冰来当窗户板子,放上一床毯子,一盏灯,进入完全与世隔绝的自我空间。这个设计并不會量产,设计师希望能激发人们离开网络,建造自己理想中的小冰屋,以此回归自然。

环保低碳,将自然与生活合二为一,充满人性化的挪威设计将实用艺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深受大众的喜爱,而挪威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两者发展密不可分并相互影响,贴近人心的挪威设计艺术(实用艺术)拓宽了挪威当代艺术(纯艺术)的发展界限,并孕育了挪威当代艺术家以自然为养料,勇于打破传统、敢于跨界、不断创新的创作习惯。

三、善于发现,震撼心灵的挪威当代艺术

丰富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挪威人爱护自然,善于发现自然,创造新生的勇气,这一特征不仅影响了舒适十足的挪威生态艺术设计,同样也产生了以“震撼人心”为特征的挪威当代艺术家。

1.大自然是挪威艺术家灵感的来源

挪威艺术家托杰?斯琼伯格(Torgeir schjolberg)的大多数作品是用水彩画的形式描绘挪威最北部地区的罗弗敦群岛,而挪威北部的风景特点已成为他的水彩画不变的主题,尤其是表现在夏季和冬季从这里呼啸而过的特殊光线。

挪威艺术家艾鲁?尕里埃尔森(Rune Guneriussen)是一位概念艺术家,生于1977年,居住和工作在挪威东部。作品大多被安装在野外,通过人工创作与大自然的对话反映艺术家的思维,其中大部分作品是通过拍照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展示。

挪威艺术家Christopher Jonassen的摄影系列作品《Before We Begin》捕捉了一些在思考与动作之间的静止瞬间,作品集中展现了人们凝视的天空和空中鸟瞰人们躺在大地或者水上的刹那间,将这个时间符号化的呈现,对大自然的美妙进行了很好的艺术再现。

2.对材料应用的敏锐,善于点石成金的挪威当代艺术

挪威艺术家特丽妮?莫里茨(Trine Mauritz)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顶尖纺织艺术家之一,将日本绞缬染织引进了挪威,并使绞缬染织成为了当代挪威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专用词汇。莫里茨将染织原理和艺术表达融为一体,其目标是通过大规模和严格的创新,以取得纺织品与建筑基本原理的融合。莫里茨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作品已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包括挪威国家美术馆、挪威建筑与设计博物馆、日本名古屋绞缬染织博物馆等。

挪威艺术家Ane Graff出生于1974年,毕业于Vestlandet’s Art Academy,主要工作在奥斯陆和柏林。她的组合装置作品《直立之水的池塘》以树木与丝绸为主的综合材料构成,是对自然持续不断的观察活动的一次延续。她用模拟自然的基本构造法,检验来自材料内部运动的随意性,提供了对材料的弥漫与流动的主观解读。作品的雕塑形态介于生物性与几何性,以此回应材料本身介于运动与静止、具象与抽象的不稳定状态,形成了清晰的类似自然的外貌,同时又规避了对材料的既定解读。

挪威艺术家Kjell Varvin是一位擅长创作极简主义雕塑的艺术家,其不断探索艺术形式和组成,每件作品的组成包括各种常见的材料,如将木材和金属安排在看似无尽的阵列中不断地进行组合,Varvin认为这些材料组成装置作品应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实验,而不能被当作艺术完成品来看待。

3.传统艺术继承下的现代主义表现风格

挪威艺术家佩尔?翁格(Per Ung)生于1933年,是挪威当代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既具有古典主义精神又具有现代表现主义神髓的作品。他曾经为挪威各地创作了许多著名的纪念性雕塑,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击观者的内心,扭曲的人体、夸张的动态、极具表现力的写实功底,仿佛赋予了冰冷的雕塑作品以灵魂,活灵活现地诉说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主要作品有《Johan Halvorsen》《LlggendeMan》、《Crucifixion》等。

挪威艺术家奥德?纳德卢姆(Odd Nerdrum)生于1944年,他的绘画作品中具有当代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他坚持古典主义写实风格,以作品中流露出的哲理和超越现实的方式,来反抗现代主义的新之崇拜,他坚持融写实与意象、传统与当代为一炉,守护着自己独特的画风。他曾经在美国洛杉矶和纽约举办过大型个人作品展,以娴熟的写实技巧和如同一个哲人或预言家般的视角,来审视当今世界,主要作品有《母亲》《荒凉景观中的婴儿》等。

挪威艺术家惑空。古尔沃格(Haakon Gullvaag)出生于特隆汉姆,是当代挪威最著名的肖像画家,作品经常引起评论界的争议。古尔沃格是一位经常在旅行中获取绘画灵感,不断闯荡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诉说了动荡和搜寻的不安。他既为贵族名流画像,也为普通民众和自己画像。他的作品既被悬挂在挪威首相办公室、最高法院、国家大剧院和挪威国家博物馆,也悬挂在寻常百姓家。在当今绘画领域处于旨在使表现主义重新恢复昔日传统的时刻,他以鲜明的个性站了出来,并翻开了表现主义新的一页。主要作品有《Sonja》《H.M.King》等。

4.精神的救赎,探索人性关怀的挪威当代艺术

挪威艺术家巴德?布莱维克生于1948年,生活和工作在挪威、瑞典和中国。布莱维克不断探索大众与材料和形状,结构与规模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中内在潜力的发掘。布莱维克的结构概念可以被理解为重载艺术家自己经验和回忆的一个容器,他的展览遍布欧洲及纽约的画廊与博物馆,对于他的代表作品《听》,布莱维克解释说:“耳朵总是让我很感兴趣,它们的形态展现了我们原始的神志,它们完全独特的形态也许和指纹一样独特。对我来说,用雕塑去勾画出它的形状和象征是极有意思的。”

挪威艺术家Elisabeth Helvin擅长雕塑、绘画、摄影等。Helvin认为艺术对心灵受伤的人们有治疗效果,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天使》是通过一只天使捧着盛满蓝色晶体的器皿,在那儿安详地仰望。艺术家对此件作品解释说:“你知道吗,那是人类苦难的泪水,被纪念在天上。”除了创作雕塑,艺术家致力于帮助失去了父母的儿童和已经失去孩子的父母,通过用谈话的艺术帮助失意的人们重新找回自我,艺术家认为这个工作大于艺术作品本身的意义。

挪威艺术家玛瑞安通过置换艺术展现自己的个人观点。她创作的《女秦俑》系列作品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展览,她亲手制作的女秦俑,特意使用了陕西的胶泥和刻刀,反映了妇女在战争中的创伤。玛瑞安的《女秦俑》系列作品是将男性置换为女性,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揭示女性所遭受的战争苦痛,同时将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秦俑转换成了“生命符号”,艺术家希望能为世界和平做出点贡献。

5.艺术形式的跨界,注重参与性与互动性的挪威当代艺术

挪威艺术家Borre Sathre的作品中,空间、回廊、暗角、填充的动物是经常出现的元素,加上仔细控制的灯光和声响,如奇幻迷宫一样把观众带到另一个世界。与其让已经对多媒体免疫的观众惊奇一下,艺术家更情愿吸引观众进入和参与到他所创造的梦境中。主要作品有《Beauty’s SummerDead》等。

挪威绿色剧团是一个总部在奥斯陆的艺术团体,该团体由来自装置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等的多类艺术家组成,是目前挪威最具创意的艺术团体之一。绿色团体作品的特色是将看似互不相关的技术和材料之间构建起一种微妙的联系,以独特的方式将先进技术和传统工具相结合,以此展开一场封闭式的对话,从而产生出结构复杂和具有空间感的艺术作品。该剧团已经在世界上的各类艺术活动中展示过其作品,如绿色剧团在2010上海双年展就展示了大型装置艺术《问号大合唱》,并举办了一场表演艺术音乐會,受到人们的好评。

挪威艺术家艾琳?梅尔伯格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装置艺术家,擅长于通过装置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如图所示的梅尔伯格的装置作品是一个从外面看来不起眼的大木箱,当你进入内部空间,里面挂满了珠子、闪亮的照片和马赛克瓷砖,唯一的光源来自于一个旋转的圆筒金属灯,地板和天花板装饰着六万块小镜子,让观众成为中心,梅尔伯格想要表达的心声是书籍的好坏不应该只凭封面来判断内容。

6.摆脱固有创作模式,挪威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形式表现

挪威艺术家摩藤?威斯卡姆(Morten Viskum)出生于1965年,被认为是当代挪威最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1993年,本是一名兽医的他被奥斯陆美术学院接收为学员,1995年因《老鼠/橄榄》活动引起人们的关注,成斯卡姆活跃于各类国内外重要艺术展,其作品《从未停止绘画的手》是他用一只死人的手所画的第一批画的标题,手是许多威斯卡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符号。用这只手所做出来的画,特征十分明显:短促有力的线条、垂直效果、多层次多色调,让观看者感受到一种节奏感。通过使用一只死人手作为画笔,威斯卡姆将人们的关注引到了创作的过程。威斯卡姆用这只手所创作的作品更具观念性,画作背后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画面本身,这是威斯卡姆运用观念进行艺术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他的另一类作品是《字母组合》系列,此系列所有作品都跟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最有影响的《字母组合》作品有关。

挪威艺术家阿尔弗雷德?维加斯瓦德(AlfredVaagsvold)是一位实验艺术家,擅长使用多元的媒介来创作。他的装置作品总是呈现或反映着正在发生中的社會事件,他的雕塑则着重于创作各种新的形状和造型。他不想模仿大自然,想制造直接生动的东西,不希望观众能从作品中看到任何具体的提示或比喻。希望观众从作品中看到姿态、运动、书法般的笔触,以此激发观众内心的生命和希望,主要作品有《道路》等。

挪威艺术家格瑞塔?莱夫萨(Grete Refsum)出生于1953年,她在从事视觉艺术研究的同时把研究结果反映到她的艺术作品中,并把这些结果发表到国际性的刊物和参与到国际学术研讨之中。格瑞塔的作品总是和哲学、精神性以及宗教相关联。格瑞塔探索出一种个人化的用金属捆绑半透明状碎片的技术,并把它们织成网状以支持她的创作主题。她的灵感来源于现代主义、手工艺以及各种哲学和科学。格瑞塔把自己的艺术定义为将女性与冥想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其作品反映了她对环境和伦理的关切、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平的关注。

挪威艺术家A K Dolven的实践艺术包括电影、录像、摄影、绘画、装置等。她的创作将人体作为承载了人类情感和心绪的器皿,从以人为本的立场考虑个体存在的本质条件,以及这些条件潜在的哲学立场在美学标准中所具有的反映和意识。Dolven的影像作品《寻找平衡点》是围绕挪威罗浮敦群岛的极端景致的创作实践,将这里冬季与夏季两种极端的气候当作背景记录下来,以反映出同城市环境对照而言更为纯净和简单的现实存在,自然环境中粗糙和简单的透视成为她的创意温床,当她抛开人类的经验之谈,回归到基础和本质,就拓宽了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固有视觉艺术范畴。

挪威艺术家Simen Johan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出生于1973年,善于应用新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他经常在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当地的动植物,并用雕塑及数码技巧将之与他所创造的环境相融合。主要作品有《Until the KingdomComes》系列作品等。

从自然出发的挪威当代艺术,坚持大胆的创新,在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中没有流于形式主义,对于材料与科技的应用、传统艺术的继承、实践艺术的开展方面都有了众多突破。善于应用艺术语言直击心灵的艺术特征、关注社會各个阶层的人性化创作理念,使风格独特的挪威当代艺术不仅吸引了众多藏家,也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和认可。

四、健康的市场环境,自然形成的挪威艺术市场

挪威是个人口仅五百万的国家,这里平均生活水平高,贫富差距不大,随着生活的富有,人们把越来越多的钱投资在艺术上。挪威艺术品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在挪威的艺术品拍卖交易中,作品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蒙克将挪威艺术推入了世界人民的视野,并积聚了人们对挪威艺术的优良口碑。尽管如此,挪威的艺术史是在蒙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也不會因为他的去世而结束。直击心灵的挪威艺术在健康的市场环境推动下,自然地形成了艺术市场。

1.挪威大众对艺术的喜爱和理性认知

挪威人十分喜爱艺术,被戏称“海盗后代”的挪威人,从来不把维京时代的文物私自往外出售,几乎是一种全民族的自觉,根本不用法律的监督。挪威人对艺术欣赏很普及,无论商场、饭店、旅馆、办公室、个人家庭,甚至连医院与政府机构都能看到墙上挂有艺术品,而且那些艺术品几乎都是原作,商品画在挪威没有什么市场,艺术作品不會因为艺术家的职位而有特别的市场价值,挪威大众对艺术有自己的理性认知,单靠炒作的艺术家在这里很难生存。

2.艺术媒体的发达

挪威的艺术媒体很发达,人们从各种媒体上都能看到各种艺术讲座和各地展览的信息。人们经常阅读英语杂志《艺术评论》《艺术平台》《艺术报纸》,或是德语刊物《艺术》等,以获取艺术方面的信息。每天的报纸关于艺术界和艺术品市场的信息,以及艺术文章的版面很多,如Aftenposten、Dagens Norungsliv、Klassekampen。在Morgenbladet周报上,也有各种艺术的评论文章,以及一些艺术家彼此交流的观点,甚至于黄页都可以作为了解艺术品市场最新动态的来源,在黄页上有自蒙克之后挪威重要艺术家的排名。

3.收藏家对挪威艺术的推动

挪威的本土艺术收藏者分为两类,一类关注古典艺术,一类关注当代艺术。这两类收藏家都很偏爱自己国家的艺术品,但是目前也有古典艺术收藏家购买当代艺术品。挪威艺术品收藏界最重要的人物当属Hans RasmusAstrup,他所有的藏品都放在Astrup Fe arnley博物馆中,Astrup购买了许多如达明?赫斯特创作初期的作品并把它们放在奥斯陆展出,Astrup成功地把大众的限光吸引到艺术上来。挪威船王家族掌门托马斯一奥尔森是著名的蒙克艺术收藏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希特勒憎恨以蒙克为代表的表现派画家的作品,将蒙克绘画定义为“病态、疯癫”,奥尔森得以从纳粹手中低价收购了30多幅蒙克作品。其他挪威的主要收藏家有广告商罗尔福?霍夫、经营性用品连锁店的商人杰克?赫尔格森、出版商厄灵?卡集、投资商克里斯滕?斯外厄斯等。此外,挪威的大型企业也收藏艺术品,诺尔迪阿银行收藏了一大批重要的挪威和国外的当代艺术品,电力企业海德鲁也收藏了许多挪威艺术品。对于本土藏家而言,有些人不管保值的问题,只要自己喜欢,价格合理就會买,但基本上大多数藏家是出于既能欣赏又有收藏价值的观点去购买艺术品。

国外的挪威艺术品收藏家,大多数来自美国和德国,他们在购买非当代挪威艺术作品时主要是针对蒙克的作品,而对于挪威当代艺术的购买现在也越来越多,他们时常通过布罗姆奎斯拍卖行、GWPA拍卖行、Berntsen经销商购买想要的作品。

4.拍卖行、美术馆的经营现状

在挪威的艺术品销售市场中,布罗姆奎斯特拍卖行和Grey Wedels Plass AukSjoner(GWPA)拍卖行,同时也是经销商的他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2002年,网络拍卖行Fine Art开始在WWW.fineart-no.KaareBentsen这个网站上拍卖艺术品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三家拍卖行都是以挪威艺术品为拍卖重点,而蒙克作品的拍卖收入仍占据他们营业额相当大的一部分。苏富比拍卖行和克里斯蒂拍卖行在挪威都开设有分行,但是并没有在挪威举办拍卖會,这两家国际拍卖行在挪威艺术品经营投资领域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

挪威艺术品市场的主要市场参与者有K美术馆和Riis美术馆,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两家,此外还有christianDam、Fotogalleriet、Standard、MGM等几家美术馆。国内外的藏家对这些美术馆的评价很高。在K美术馆中,除了有挪威艺术品,还有许多著名的外国艺术家作品。Standard美术馆的创始人是Furnevik,Standard美术馆是一家专门为国内外年轻艺术家展出作品的艺术机构,据Furnevik说,现在的收藏家们对挪威当代艺术品的兴趣在过去几年中空前的上涨。

5.画廊、协會组织的健康发展

挪威的画廊大多免费向艺术家提供办展场地,包括印宣传册及联系媒体,然后售出作品的40%左右作为提成,如果没有卖出画,画廊就没有收入。不同画廊经营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些画廊拥有自己的固定客户,有些只接受固定艺术家的作品,轮流地替他们办展。画廊一般都是提前一年安排好展览节目。在挪威有各种自发的协會组织,會员每年交一点点會费,就可以享受办展的优先权,通常这样的协會组织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定期举办绘画训练班、采风活动、画展等。协會组织都是一种非盈利目的的社會活动组织,经费通常由會员们自己筹备。各色的协會组织在挪威很受欢迎,人们与相同的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是一种很健康的艺术组织形式。

6.活跃于世界的艺术品展览与交流

挪威当代艺术活跃于世界艺术舞台,画廊、协會组织、政府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举办众多的展览与学术交流。挪威的众多当代艺术家如威斯卡姆、Grete Refsum、ElisabethHelvin、玛瑞安等都通过与画廊或协會组织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众多的展览与学术交流,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挪威政府也举办了很多艺术交流活动,如在2011年12月挪威驻华使馆组织中国一些美术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中国一挪威,行走在艺术之路上”之旅。通过举办这种诸多的艺术交流,促进了挪威与其国家艺术机构的紧密合作与项目开展。

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推动了挪威艺术市场的发展,注重国际交流的挪威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中逐步地走向成熟。

五、从震撼心灵到震撼艺术市场。挪威艺术市场的成熟

源于自然,关注心灵的艺术作品是极易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随着在全人类经济迅速发展中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抑郁者与心灵受创伤的人群迅速增长,人们逐渐把目光集中在对于自然和自身问题的关注中,而好的艺术作品对于生态环保问题和人类自身问题具有精神治愈的显著作用,于是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自然题材与关注心灵的创作就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震撼人心的艺术同样震撼艺术市场。在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2日晚7点,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會上,挪威艺术家蒙克的经典作品《呐喊》作为第20件拍品登场,最终以1.19亿美元成交,创造了有史以来国际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对于这幅作品《呐喊》,蒙克曾经这样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蒙克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主观性和悲伤感,他的艺术风格启蒙了20世纪众多国内外艺术家成为表现主义大师,并直接影响了今天挪威当代艺术中核心精神的形成。蒙克的作品《呐喊》创造了艺术拍卖的奇迹,标志着关注心灵的艺术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

美丽的森林和挪威人以自然为本的生活理念,使得挪威艺术家在关注自然的基础上去更进一步探索人们心中的森林。通过艺术作品与观者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透过自然将人们心灵的世界开启。挪威艺术(包括实用艺术与纯艺术)正因归于人心,所以受到了民众与藏家的共同认可,并伴随着健康的国内艺术市场氛围,以及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艺术交流,使其艺术市场走向了成熟。一幅《呐喊》引发了全世界的人们对挪威艺术市场的新一轮关注,而极具感染力的挪威当代艺术也必将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发展中继续呐喊着!

作者:王强

村上春树作品语言艺术论文 篇3:

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的语言艺术风格

摘要 日本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创作的《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渡边与患有精神疾病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的直子与阳光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现了主人公自我成长的旅程。小说通过运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修辞手段表现了诙谐奇幻、色彩明丽、压抑忧伤等语言艺术风格和魅力,给读者留下了一种独特的体验及新的视角。同时,也启发读者对小说深刻和理性的思考。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使这部爱情小说的审美品格得到了提升,其审美内涵与小说的语言文字之间呈现出一紧密相连的动态关系。本文从《挪威的森林》中的修辞特色、对话特色及叙事特色等方面着眼,分析人物性格及景物描写,对小说独有的语言艺术风格进行研究。

关键词: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修辞特色 对话特色 叙事特色

一 引言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颇具影响的著名新进小说家。曾荣获西班牙卡塔龙尼亚国际奖和耶路撒冷文学奖。作为日本当代最有名的作家,他创作的小说写作风格受到西方作家的影响,没有日本战后沉重压抑的文字气息,被誉为首位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先锋。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是一部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写作的成功典范。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渡边与患有精神疾病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的直子与阳光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现了主人公自我成长的旅程。这部小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后现代语境中创作而成的,小说对人生与成长、生存与理想进行了反思。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小说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的“物哀精神”,也融合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思想。小说既描述了日本的美丽风景,又糅合进了作者自身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作者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和大胆奇妙的描写手法对小说的人物命运进行妥善的处理,使读者潸然泪下而回味无穷。

总之,《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关注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小说,通过关注主人公的个体命运,实现了对平凡生命的人生价值的思考。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极大地提升了小说的审美品格,而作者的的叙事策略则丰富了小说的审美内涵,其审美内涵与小说的语言文字之间呈现出一紧密相连的动态关系。小说整体语言清新,主题鲜明,对人物的塑造和情景的描写入木三分,凸显出小说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

二 小说的语言修辞特色

小说《挪威的森林》里运用了比较多的修辞手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1 比喻的修辞手法

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运用最多的是比喻修辞手法,这是他作品中的标志性的写作方式。比喻通常是对于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和描述时所运用的手法,而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里却往往对不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来运用比喻进行描述,这是他的特别之处。这种独特之处却让读者感到是合情合理的,这使人们在阅读小说时不但被小说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为小说的语言上的新奇特点而折服。

在小说《挪威的深林》中,作者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使用了很多新奇的比喻。比如:“不过相比之下,我的房间却干净得如同太平间”,这里面房间的“干净”被刻画得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毛骨悚然,这种比喻给人以一种奇怪的感觉。村上春树还可以将两种不相关的事物组合与联系在一起,这让读者感觉为之惊叹。例如:小林绿子问渡边“喜欢我到什么程度?”,渡边回答“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这种比喻让读者好像看到了老虎变形为黄油的奇异景象,不仅感觉到了爱情的热度,而且好像闻到了黄油的香味,这种在视觉、嗅觉和触觉上的体验使读者深深地体会到爱情的气势如虹,本来与爱情毫不相关的老虎,被作者用来比喻爱情的猛烈,甚至连老虎都被融化成了黄油。村上春树还将时间的长度变化比喻成黄昏的影子,黄昏时,人的影子会随着日落西山而变得越来越长,但是很少有人将人影的变化与时间长度的变化相联,村上春树的比喻非常的独特但却又恰到好处。这种随心所欲的比喻手法在他的小说中到处都有体现,这种非正常的逻辑思维与丰富的想象,调动了读者的感官,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这种语言艺术魅力让读者欲罢不能。

2 夸张的修辞手法

《挪威的森林》中带有一点讽刺意味的夸张修辞手法,也体现了村上春树的语言特色。例如,作者在刻画“敢死队”的人物性格特征时,说“敢死队”洗脸时间惊人的长,“我真怀疑他是不是把满口的牙一颗颗拔下来刷洗一遍”,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描述非常到位,没有人会把牙拔下来刷,这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其次是在对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方面,也运用了较为夸张的语言。比如:

天地间的一切全都红彤彤一片。我的手、碟子、桌子,凡是目力所及的东西,无不被染成了红色,而且红得非常鲜艳,俨然被特殊的果汁从上方直淋下来。就在这种气势夺人的暮色当中,我猛然想起了初美,并且这时才领悟她给我带来的心灵震颤是什么东西。

这种夸张的手法同时渗透着一种奇异的色彩,把暮色中所有的事物渲染成红色的果汁从上方淋下,这种夸张的手法令人叹服。村上春树的作品中的夸张的修辞手法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3 拟声的修辞手法

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拟声词是以一种象征性的语言音来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拟声词的使用可以使《挪威的森林》显得更加活波生动和清新自然。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拟声词。例如:

(1)直子“噗嗤”笑出声来。

(2)早上“劈里啪啦”时停时下的雨,上午就已完全止息了。

(3)锅里煮着什么,“咕嘟咕嘟”直響。还洋溢着烤鱼的香味。

文中大量的拟声词的运用使小说的语言风格变得生动自然,这种通俗朴实的语言风格贴近现实生活,也是村上春树作品的语言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4 拟人的修辞手法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运用拟人手法使小说的语言表现出生动诙谐的气息。如:

“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耀眼,孔雀们生怕溅到身上;火鸡则扬起脖子,像是老大不高兴的老人似的拿眼珠瞪着我。”

这种拟人的描写手法不仅不会使读者产生一种厌恶之感,反而会使读者有一种愉悦之感。作者还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些难以表达的心理现象也生动地表述出来。比如:“天台上没有人影,不知道是哪个忘记收的白色衬衫搭在晾衣绳上,活像是一个空壳在晚风中摇来摇去。”这个描述反映了小说主人公的空虚心理,使人物的内心世界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5 幽默的修辞手法

村上春树的语言艺术使他成为文学大家。他的语言魔力使他的小说深受读者喜爱。诙谐幽默的修辞手法使小说《挪威的森林》的语言独树一帜,鲜活有力。行文中不时出现的风趣话语,使读者在忧郁的氛围中也能开心一笑,给人们增添了一种愉快的心情。小说的语言冷静中带着幽默,文采上也非常生活化。比如:“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好半天,我真担心她马上从衣袋里掏出卷尺,动手测量我身体各部位的尺寸”。这种幽默的修辞手法给读者展现了渡边无奈的感觉以及他思想的单纯。村上春树的语言带有一种苦涩的幽默和压抑的调侃风格,显示出刻意的潇洒魅力,人们在阅读《挪威的森林》时,很容易被小说的新颖别致的幽默语言风格所感染,在微笑中透出一丝酸楚。由此可见,《挪威的森林》的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在《挪威的森林》里,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幽默风趣的对话。比如:或许我这么看着,突然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眼睛圆鼓鼓的,她就这么对你说:“你好,小姐,和我一起打滚好么?”村上春树的对话描写就是这么让人感到惊奇和喜悦,而且字里行间充满着浪漫和幽雅,使读者多了一份恬静的感觉。小说中也有很多对话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十分有幫助,对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都有符合他们身份和性格的语言。比如:渡边和绿子之间的一此对话:

“喜欢我的发型?”

“好得不行。”

“怎么好法?”

“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全部倒在地上。”

这种对话生动话泼而不失幽默,简洁传神,具有生命力且充满了意境,这是因为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默契。对话给读者带来了新奇的感受。这种精练幽默的对话给有些悲情的《挪威的森林》带来了一丝喜悦之感。

6 排比的修辞手法

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故事情节起伏并不明显,人物也比较简单而不复杂,小说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优美的语言,其中排比的使用也比较突出,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句与句之间的排比,使字里行间蕴含着美感。小说《挪威的森林》的序中有这样一段排比句:

因为没有人可以理解。

因为没有人可以包容。

因为没有人可以安慰。

又如:

那冷冰冰的小手,那流线型泻下的手感爽适的秀发,那圆圆的软软的耳垂及其紧靠底端的小小黑痣,那冬日里时常穿的格调高雅的驼绒大衣,那总是定定注视对方眼睛发问的惯常动作,那不时奇妙发出的微微颤抖的语声。

这种排比句的使用对读者的心灵和视野都是一种冲击,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与感情的涌动。

三 小说的行文对话特色

小说《挪威的森林》中的精彩对话语言生动地描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简洁明了的人物对话对人物个性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上春树在小说的对话创作中,会根据人小说的话语特征,来表达个人感情。小说对话中使用了很多的感叹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说话者的心情和语气。日语表达使人有一种啰嗦的感觉,但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没有使用那些陈旧的句式,他的创作是灵动光鲜、引人入胜,这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的行文对话中。小说中的对话洗练利落、异彩纷呈,这种语言风格非常接近日本青年人的实际生活用语。

在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有许多的精彩的对话,在行文中可以让人们在忧伤的氛围中也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愉悦之感。比如: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你能看见我寂寞的眼泪吗?

鱼对水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离开你,我无法生存。

水对鱼说:我知道,可是如果你的心不在呢?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不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

可是,你的心里有我吗?

这段对话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刻画十分到位,抓住了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征,使读者内心产生震撼。

这部小说的对话很多,对于不同的人物都好像是量身定做了符合他们身份和个性的语言样。尤其是主人公渡边和绿子之间对话尤为精彩,简洁明快、生动活泼、优美传神。比如:

“呃……你讨厌什么?”

“讨厌鸡肉、性病和饶舌的理发匠。”

“此外?”

“四月孤独的夜晚和镶花边的电话机罩。”

“此外?”

我摇摇头:“再想不起别的。”

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如此的简洁,并且充满了情感以及优美的意境,原因是因为他们之间互相彼此有很深的了解。对话中充满了想象力,语言幽默风趣,体现了现实生活的活力。读者会因此而产生奇妙的内心感受,与作者形成共识。渡边在回答绿子讨厌什么时,说“讨厌鸡肉、性病和饶舌的理发匠”,“四月孤独的夜晚和镶花边的电话机罩。”使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如果说这段对话是一种充满情调的感性话语的话,那么另外一段深刻的话语体系则非常具有理性。这部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富有理性意味的对话。比如:

“你愿意跟我一起死吗?”阿绿闪着眼光说道。

“到了真正危险的时候,我会跑掉的!想死的话,你一个人死就行了!”

“好冷酷呀!”

“我才吃了你一顿午饭,总不能就要我一起死吧!至少再吃一顿晚饭。”

这段对话给小说增添了特别的风格体验,使小说具有一种深沉的味道。小说中精彩的对话内容使我们感叹不已,我们可以通过小说中的对话感受现实生话,给我们留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由于剧情的需要和主人公的性格要求,男主人公渡边不善于言辞,因此他的话语非常幽默且富有理性,经常会出现只有非常简短有力的话语,这也是村上春树的语言艺术风格在小说中的体现。读者在平静的对话中,感受到震撼的弦外之音,增加了一种对爱情的心理体会。

从以上的三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小说《挪威的深林》中对话虽然简短精炼,但句句精彩传神,刻画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这对于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 小说的语言叙事特色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用独特的叙事方式表达了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作者用大篇幅的笔墨来叙述主人公的内心的孤寂。小说的语言有张力,叙事具有特色,它的语言叙事特色分析如下:

1 对生理和心理的直白叙述

作者运用细腻的文字,带着一丝阴郁,对小说中人物的生理和心理描述得非常深入。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传神的语言叙述不断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小说中对女性的胴体的描写,包括性爱描写凸显了女性身体的魅力与神秘。小说的语言叙述非常直白,没有回避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包括他们在青春成长期间的一些生理现象。在这部小说中,通篇暗示不管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作者本人都无法解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困惑和迷惘。?其实作者想告诉读者的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选择都是自己所想要的,要忠于自己的选择。主人公对未来的期望使读者的心理充满希望。这也是春上村树小说创作的魅力所在。

2 对死亡的冷静叙述

死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充满着恐怖和神秘的色彩。人们可以通过死亡结束现实世界的痛苦。因此,对死亡的叙述也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渡边的感叹。直子的死更加重了这种情绪,木月死了,直子死了,初美死了,直子的姐姐死了,但渡边幸运地活过来了。小说对死亡的冷静叙述仿佛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人都有一死,有死才有生,小说有两次很相似的死。一次是木月的死,另一次便是直子的死了,两次都是由死而引出了新生。读完小说之后,让人感觉到伤感和颓废,有所失又有所得,心情复杂、难以表达。作者对死亡的描述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创作手段,也是一种对主人公的内心痛苦进行渲染的一种方式,显示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痛苦,在情急之下选择死亡。前几个人的死亡更加重了主人公渡边对爱情的渴求。

3 对孤独寂寞的舒缓叙述

小说《挪威的森林》以独特的语言韵味显示出了小说的魅力。小说中对孤独与无奈的舒缓表述是小说的另一个亮点,意义非凡。小说中的孤独寂寞不同于世俗中的无意义的和负面的孤独寂寞。在用舒缓的语调把小说中的人物的无奈和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在成长中的一种自我认同和完善的方式。作者旨在通过小说,表明他清醒地对待孤寂和无奈的勇气。比如:“渡边与直子几次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路。仿佛举行某种拯救宗教仪式,专心致志地大走特走。”又如:“直子的孤独,在一处特别的地方,劳动、养动物,按作息,读信。”

在这些舒缓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主人公面对孤独时,他们会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排解孤独的心情。人们在对待孤独寂寞时很难做到理智和乐观。往往在孤独时找人寻欢作乐,对于恶劣的环境首先想到的是逃避,而不会在恶劣的环境中寻求幽默和可有可无的淡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小说中的主人公渡边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健康的。作者对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孤独寂寞的舒缓描述对读者的人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 对青春夢想的唯美叙述

小说《挪威的森林》对青春梦想的叙述唯美传神,文采非凡。比如小说中的“在浮动着玉兰花淡淡幽香的苍茫暮色里,自己的心开始无端地膨胀、颤抖、摇摆、针刺般地痛。”这段话表现了这时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隐含着青春的美好。青春的梦想中杂糅着梦幻般的憧憬和向往。这种诗一般的唯美叙述让读者体会到美好的意境,这也是作者语言的简洁、淡泊的语言叙述方式以及审美倾向的体现。《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留住了读者心目中的青春。在舒缓唯美的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着生活的存在质感,与单纯的青春爱情小说,村上春树所描述的是青春爱情是略带生命的苍凉和深刻的内涵的。

五 结语

《挪威的森林》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巨作,小说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村上春树也凭此小说成为世界著名作家。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将人物的内心世界演绎和发挥得淋漓尽致。小说的成功表现在运用比喻、夸张、拟声、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加上优美的语言、独特的叙事以及细腻的心理描述,对年轻一代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进行了思考,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这就也许是《挪威的森林》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 [日]村上春树,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 [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话语新叙事话语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 林少华:《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其艺术魅力》(总序),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4] 谢志宇:《读〈挪威的森林〉的种种象征意义》,《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

[5] 魏大海:《村上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张雪梅,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作者:张雪梅

上一篇:女性电影文化阐释管理论文下一篇: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