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品牌战略规划

2022-08-05

第一篇:产业园品牌战略规划

合肥市“十三五”产业品牌发展规划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8月

目 录

一、 战略意义 ............................................ 1

二、 发展基础 ............................................ 2

(一) 主要成就 .......................................... 3

(二) 面临挑战 .......................................... 7

(三) 发展机遇 .......................................... 9

三、总体思路 ............................................ 10

(一)指导思想 .......................................... 10

(二)基本原则 .......................................... 10

四、发展目标 ............................................ 12

(一)总体目标 .......................................... 12

(二)具体目标 .......................................... 14

五、主要任务 ............................................ 16

(一)科学布局产业品牌发展空间 .......................... 16

(二)推进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 19

(三)加快提高金融产业品牌集聚度 ........................ 23

(四)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能级 ...................... 24

(五)加快推进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建设 ................ 25

六、保障措施 ............................................ 26 (一)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 27

(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 28

(三)激发企业主体作用 .................................. 29

(四)营造品牌发展氛围 .................................. 31

产业品牌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合肥市“十三五”期间推动城市品牌提升、主动参与全球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根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合肥市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合肥市产业品牌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合肥未来五年产业品牌发展提供行动纲领。

一、 战略意义

在品牌经济发展中,产业品牌是居于城市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之间,处于中观层面的一种品牌形态,体现一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利益共享的重要纽带。它以大企业品牌和特色品牌为龙头,通过产业链凝聚企业,形成与产业链高度吻合的品牌链、价值链,并通过产业互融,带动相关中小微企业品牌发展,树立城市品牌,是现代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1.有利于为区域发展提供节点支撑。推进产业品牌发展是合肥顺应国际经济竞争规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合肥在更深层次更高能级上推动经济转型,展现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是合肥进一步奠定长江经济带、东部与西部联系的枢纽城市,及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等一系列地位的关键性支撑。

2.有利于高水平融入长三角。推进产业品牌发展,有利于合肥通

1 过差异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发展,切实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地位,发挥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第一站作用,更紧密地与长三角城市群互动联系,优化全市资源配置,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做出更大贡献。

3.有利于引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推进产业品牌发展,有利于合肥发挥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品牌优势,及其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与辐射效应,与周边地区形成合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深刻体现在合肥都市圈以及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力。

4.有利于推动城市品牌建设。产业品牌既是产业硬实力的体现,也是与城市品牌文化软实力相对应的城市硬实力的体现。推进产业品牌发展,既有利于合肥优化产业结构,谋求新的产业优势,提质增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阶企业品牌集聚度,又有利于合肥城市品牌文化建设,为打造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特色的城市品牌建设提供关键性基础和支撑。

二、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合肥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赶超,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新跨越、进十强”。在推进品牌建设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结合合肥经济发展和品牌建设实际情况,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奠定了深度推进产业品牌发展的良好基础。

2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合肥品牌经济特征日益显著,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目标,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一、

二、三产业品牌齐头并进,阶段性成效显著。

1.科学定位城市品牌发展战略。随着2011年合肥行政区划调整,城市的空间结构、资源禀赋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广泛征求理论界、规划界和社会各界意见,明确提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品牌战略定位,既体现省会城市特色、科教资源优势、环抱巢湖的地理特点,又为城市转型与创新发展注入新内涵,明确了新的城市品牌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合肥产业品牌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与城市品牌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品牌建设新格局。

2.搭建“品牌+互联网”服务平台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不断促进品牌建设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积极搭建以服务产业品牌以及自主品牌发展为宗旨的专业平台。建立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项与品牌建设相关的政策信息快速传递,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高效的创业服务云平台,支持创建众创空间,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发和交付设计研发品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品牌孵化意识;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各类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夯实创建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基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初步形成推进品牌建设制度保障。第一,建立市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组织和制度层面上形成良好保障,推动开展品牌示范企

3 业认定、品牌培训等各项工作。第二,出台品牌建设支持政策,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品牌荣誉的企业,实施一系列奖励政策,并在土地转让、代建厂房、税收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第三,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支持重点品牌企业进行商标海外维权,促进在海外创建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第四,发挥合肥市品牌战略发展研究会等社会机构的作用,凝聚媒体、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层次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的组织体系之中。

4.注重打造先进制造业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坚持以高水平、高附加值为目标,推进先进制造业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发展。先后被确定为中国家用电器制造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

合肥市市级及以上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占比情况

注:进入本图的企业品牌均拥有合肥市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34家、省级194家、市级111家,合计339家,这些企业同时均分别获得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市品牌示范企业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等荣誉称号。

4

出口基地,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积极推进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建设国家级“两 化”融合试验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为合肥更好地发展产业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5.快速提升现代服务业品牌发展水平。服务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 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2298亿元,占全省总量近30%,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明显,迈入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是服务业投资不断增长,2015年服务业投资3335.5亿元,增长20.9%,占全省总量的29.5%,成为带动全市投资的重要力量;二是各类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扩大,2015年吸引就业近250万人,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三是服务业品牌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快速发展,先后获批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国家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等,服务业正在成为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产业领域。

6.注重企业品牌培育体系,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和带动作用。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品牌,如合力叉车、安利股份、美亚光电、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合肥锻压、天鹅制冷等。支持企业培育创立商标品牌,如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特功”等157件商标被合肥市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认定为合肥市2012-2013知名商标;安

5 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燕庄及图”等113件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2014安徽省著名商标。2014年,“徽商”、“辉隆”、“JAC”、“合家福”等9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至2015年,合肥拥有驰名商标71件,省著名商标475件,市知名商标261件;省名牌215个,市名牌147个。驰(著)名商标以及名牌拥有量位居全省第一,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实现了合肥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7.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品牌建设。明确标杆,积极融入长三角品牌发展大格局。2014年,合肥的商标申请量进入长三角城市的万件俱乐部,达15455件,位居第八位,注册件数、有效注册量和马德里注册也均位居前列,分别处于全国省会城市第11位、13位和12位。在长三角区域中处于前列,在中部城市中处于领跑地位。认真汲取长三角其他城市品牌建设中的先进经验,跻身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成员之列,举办了合肥对接长三角品牌高峰论坛等活动,得到了国家工信部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充分肯定,有效地促进了合肥产业品牌与长三角区域的互动发展。

8.建立并完善品牌发展的法治环境。以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目标,推进质量兴市向质量强市发展。积极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推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加强品牌保护和宣传,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形成了促进产业品牌发展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

6 9.充分利用社会第三方资源共促品牌发展。充分发挥媒体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通过定期举办品牌战略发展高峰论坛、品牌展示、品牌建设先进单位表彰会、品牌建设培训会、编撰发行品牌企业宣传材料等系列活动,形成了争创品牌,推进产业品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面临挑战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合肥产业品牌发展基础日益雄厚,但是,与长三角先发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地位仍不相匹配。2014年,合肥GDP总量相当于上海的22%,杭州的56%,南京的58%,合肥三次产业呈“二三一”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7%,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沪宁杭均三次产业呈“三二一”结构,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55%以上,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总体看来,合肥产业品牌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产业品牌优势不够突出。《2014年长三角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长三角区域品牌综合排名中,合肥在30个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城市中位列第15位,上海、杭州和南京分别位列第

1、2和6位;在综合评分上,合肥仅分别为上海、杭州和南京的26%、30%和40%,差距明显。突出表现为商标注册量不多,市场主体平均拥有商标数量较少,品牌附加值不高,品牌认知度不广,支柱和优势产业品牌不够强,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不够多,尤其缺少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品牌等。

7 2.产业品牌结构“二重三轻”。产业品牌呈现二产强,三产弱的“二重三轻”格局。知名品牌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科大讯飞、京东方、美亚科技等上市公司品牌知名度较高,金融、保险、咨询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知名品牌较少。现代服务业产业品牌不强,缺乏龙头引领企业品牌,服务能力无法真正满足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的多层次、定制化需求,对品牌生态环境建设造成较大影响。由于缺乏现代服务业的“润滑剂”作用,影响了龙头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减弱了龙头企业品牌对本土中小微企业品牌的带动力。同时,专业服务能力不足也对引进品牌企业,维护企业海外权利,促进企业“走出去”带来不利影响。

3.品牌意识和信心亟需进一步提高。多数企业缺乏明确而系统的品牌战略与思路,位于价值链中低端的企业较多。部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普遍不高,以代工或贴牌加工为主,对商标品牌、名牌产品和老字号等在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一些企业已具备著名商标参评条件,但申报参评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优秀企业先进经验还不能实现共享,产业链上的企业没能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各自为战。企业自主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品牌创新能力普遍薄弱。

4.品牌发展推进机制有待加强。由于分类管理,政策资源相对分散,市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协调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无论信息沟通,还是工作举措的合力,都未入佳境。政策资源在推进品牌建设以及产业品牌建设中难以发挥最大效应。

8 5.产业品牌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特别是在品牌战略、品牌经营模式、品牌管理体系建设、品牌资产评估等经营领域,高端知名的品牌专业机构和人才比较紧缺,是下一步合肥产业品牌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之一。

(三)发展机遇

全球正在进入一个品牌时代,产业优势资源越来越向拥有品牌经营能力的企业聚集,形成强者愈强的产业格局。品牌不仅是改变这一产业格局的主导性力量,而且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当前,以智能制造为标识的工业4.0时代和以新能源为标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为此,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实现“三个转变”,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合肥推进产业品牌发展,加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供了宝贵机遇。

1.品牌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先进制造业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具体任务和路径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为合肥推进以先进制造业品牌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2.合肥多重区域政策叠加。在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

9 江经济带战略中,合肥作为双节点城市,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合肥与长三角城市群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为合肥推进产业品牌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产业品牌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互联网、智能化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包括智能制造、多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增材制造等技术的加速突破,及其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推动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有力地驱动着新兴产业品牌发展,为合肥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品牌带来了新动能、新方向。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国内前沿和高端,加快打造全国产业创新中心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具有合肥特色的世界级产业品牌高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国际化导向。顺应国家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对国内外大品牌、隐形冠军类品牌的吸

10 引力与集聚度。支持本地企业品牌走出去,以组合式等多种方式,实施跨地区、跨国品牌并购和品牌延伸,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品牌,加强与国际、长三角经济带等区域产业合作,不断提高合肥产业品牌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

2.坚持市场化导向。遵循品牌经济发展规律,深刻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的产业品牌发展环境,深度激发市场活力。

3.坚持创新驱动与自主品牌优先导向。大力实施“创新兴业”战略,深入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文化和管理创新,支持各类创客空间等创新载体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夯实产业品牌发展基础,加快提升以自主品牌为主导的产业品牌创新能力,深度激发产业品牌发展的内生动力。

4.坚持战略性品牌优先导向。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优先,重点扶持高端先进制造业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发展。注重引进国内外龙头品牌与培育本土品牌相结合,整合资源要素,推动高端先进制造业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快速成长,以此打造并深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

5.坚持跨界融合导向。坚持产业跨界融合、相互促进,加速形成新的产业品牌形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现制造和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文化与旅游、商业、会展等产业融合,以文化元素和艺术含量提升旅游、会展、商业等品味和能级。加强金融对航运、贸易等产业的融合拉动作用,推动房地产业和金融、

11 贸易、商业、文化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品牌力。

6.坚持智能化导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发展的倍增作用,不断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业品牌和信息电子产业品牌等智慧产业品牌发展,抢占未来智慧产业品牌发展制高点。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城市品牌发展战略定位,突出企业在产业品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园区品牌载体作用,打造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并居于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中、高端的国内外著名品牌以及隐形冠军类品牌企业,实现产业品牌与城市品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产业品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品牌基地,主要产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持续促进合肥经济向以创新型和价值型为内涵的品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品牌孵化中心。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融入长三角创新网络,深度对接长三角城市品牌建设、合作,营造良好的品牌创新生态环境,不断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科技研发成果产品化、产品品牌化、品牌产业化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品牌孵化中心,。

2.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基地。以“四核、两带、

12 三圈、一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依托,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基地建设。围绕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智慧产业品牌;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品牌;围绕中国IC之都建设,形成集成电路产业品牌;围绕打造“中国声谷”,形成智能语音产业品牌;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基地建设,形成一流水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聚焦机器人、轨道交通、燃气轮机、高端数控机床、精密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品牌;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领域,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产业品牌等。

3.建成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品牌基地。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两化融合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家电产品的研发和更新,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提升家电产业品牌竞争力;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品牌竞争力;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提升汽车产业品牌竞争力;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提升都市型食品加工产业品牌竞争力。

4.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现代服务业品牌基地。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打造长三角区域服务外包重点城市,建成国家

13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加快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建设,建设知识产权评估、鉴定和交易集聚区,规划建设检验检测服务基地。加快滨湖金融后台基地建设,建立区域性金融市场。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打造商务会展业、生活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特色产业品牌。

(二)具体目标

1.产业品牌国际化及区域化拓展水平显著提高。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支持品牌企业海外拓展,延长产业品牌链,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推动贸易总额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到2020年,贸易总额达300亿美元,产业品牌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区域化拓展水平达到新高度。

2.重点产业品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文化、旅游、会展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品牌。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规模以上品牌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达到85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年均增长11%,涌现出10家左右在国内各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品牌。

3.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园区“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示范、品牌联动”,建设一批突出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突出“新

14 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培育发展、突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突出安全环保生态友好、突出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型园区,打造合肥产业园区的升级版,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的强大载体和平台,推进产业园区成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 建设的引领示范,成为合肥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4.企业品牌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法方法和导入卓越绩效体系,引导企业树立“品牌强企”观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全市拥有省名牌320个、市名牌产品230个,分别年均增长10%;省著名商标690个,驰名商标130个,中华老字号8个,分别年均增长10%;省精品以及国家级品牌示范企业120个,年均增长10%;市级以上品牌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质量达标率9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35个,其中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3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5个、国内著名品牌27个和省级知名品牌100个。

5.品牌建设专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着力培育品牌战略咨询、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创意策划与设计、教育培训、质量征信、形象塑造、营销推广、投融资、金融信息等品牌建设专业服务类企业品牌,吸引高水准、具有极强品牌力的国内外专业服务机构在肥开设分公司,不断提高产业品牌建设的专业服务能力。

15

五、主要任务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品牌建设先进经验,全面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支持城市品牌建设,推进企业(产品)品牌建设,以最大程度支持产业品牌发展。以品牌为引领,统筹整合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各类资源,形成适合促进产业品牌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度破解产业品牌发展中的诸多瓶颈。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培育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夯实产业品牌发展基础,全面提高合肥产业在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国际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的比重,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科学布局产业品牌发展空间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建筑业、高技术服务业十大主导产业,根据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空间布局及功能定位,以布局合理、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突出特色为原则,推进区域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统筹资源配置,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品牌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品牌为支撑、现代农业品牌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品牌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品牌的空间布局。

1.打造产业品牌和园区品牌融合发展格局。实施“品牌+园区”战略,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以家电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高新创业园、物联网产业园等知名品牌园区

16 为支撑的园区品牌空间体系。根据不同园区类型采取不同品牌运作模式,打造专业特色品牌园区,产业品牌配套园区,承接国内外著名品牌园区以及开发商的品牌辐射,发展“飞地”品牌园区模式。加强

合肥四城五县(市)产业品牌空间布局图

园区品牌互融,切实拉长产业品牌链,推动沿江产业集聚区域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更大力度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重点融入“一带一路”产业体系,支持品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以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品牌为重点,培育一批总部植根合肥的“国际企业品牌”和“跨国公司品牌”。坚持招大引强承新,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品牌,积

17 极引进主导产业龙头项目和产业链核心配套项目。在做强企业品牌中,做强园区品牌,推动产业品牌发展。

2.优化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布局。强化与长三角、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京津冀、珠三角、中原经济区以及合肥都市圈合作发展,突出点轴开发,推进网状开发,以国内外发达城市产业品牌为标杆,根据各县(市)区、开发园区经济区位条件、要素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形成新型的产业品牌发展新格局。以主城区为核心,实施高密度高层次开发,实现产业品牌发展高端化、空间布局紧凑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充分发挥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若干功能、形态各异,品牌资源集聚的品牌区域,构建重点产业集群品牌区域,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品牌示范点,力争在合理的产业网络布局下创建若干个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产业品牌。

3.大力推进服务业品牌空间布局。整合空间资源,引导发展要素优化配置,优化提升CBD核心区域在高端商务品牌资源、金融服务业品牌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资源等的集聚功能,按照业态多样、功能互补、产业关联等原则,重点促进高端服务业要素的有机集聚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发展,构筑高端服务业品牌、传统服务业品牌、现代服务业品牌在空间上的集聚发展,逐步形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建成4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围绕三类服务业品牌集聚区进行建设:以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广告会展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向CBD区域集聚;以专利、人才、技术转让与交易、高层次教育培训等为核心的创新服务业,向高科技

18 园区集聚;以国际一线、二线商业品牌与奢侈品品牌为核心,向合肥奥特莱斯集聚,带动品牌化旅游业、餐饮业发展。增强服务产业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4.形成若干特色商业服务和乡村旅游品牌区域。遵循“布局优化、功能多元、产业转型、发展融合”的原则,探索构建功能特色鲜明的商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空间格局。按照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居民幸福程度的要求,推进商旅文会融合发展,打造若干如城隍庙、七桂塘、淮河路、坝上街等具有合肥特色的品牌商业街区,开展京商商贸城项目、“少荃湖新城”城市综合体项目、肥东经开区特色商业综合体项目、砂之船(合肥)一书商业广场项目等商业品牌;加快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依托环巢湖自然禀赋与人文资源,发展推广特色旅游,以“环湖十二镇”为平台,积极打造环巢湖生态旅游品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形成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合肥巢湖经开区三瓜公社美食村、民俗村项目。

5.提升农产品品牌集聚区科学化布局。努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具有知识产权的食品和农副产品品牌,着力提高产品品质,以品牌赢得市场,以品牌的附加值取得更好效益,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展示区域特色。在空间上向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集聚,形成合巢安全食品、肥东休闲食品、经开快速消费品、高新现代种业、庐江粮油深加工、双凤粮油及乳制品、居巢粮油及功能饮料等区域产业品牌。

(二)推进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19 以创建和提升本土龙头型企业品牌价值为核心,以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为路径,吸引国内外更多品牌企业在合肥落户与集聚,着力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影响力、行业凝聚力、创新辐射力、强势型的高端产业品牌集群。力争到2020年,形成5-6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品牌集群。

1.着力培育智能家电产业品牌集群。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家电整机组装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形成从产品研发到整机制造、核心配套件生产,及其物流、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打造由经开-高新智能白色家电、肥东智能小家电及数码、桃花家电及零部件等产业集聚区构成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竞争力的智能白色家电产业品牌集聚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市家用电器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培育500亿元企业品牌1家,百亿元企业品牌、50亿企业品牌以及特色品牌若干家。

2.着力培育装备制造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制造业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产业基地的作用,以工程机械、电工机器、锻压机械、仪器仪表、化工机械、环保机械六大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以自动化装备、电子信息装备、航空设备、轨道交通等新型领域行业为支撑,切实提高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产业发展能力。高端制造业不仅在综合产量上位居全国前列,而且瞄准国内外前沿和高附加值环节,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品牌集群。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2000亿元,培育千亿元企业品牌1家,500亿元企业品牌2-3家,百亿元企业品牌5-10家。

20 3.着力培育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目前,涵盖客车、轿车、商用车、专用改装车、动力电池及电池组管理系统、电机、电控和充电设施等多系列、多品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汽车供应链。到2020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16%,成为拥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高地。

4.着力培育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的优势,着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品牌、粮油精深加工和现代种业品牌、畜禽产品加工品牌、乳制品加工品牌、水饮品加工品牌。实施农产品品牌整合,鼓励创建一批本土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安全食品产业品牌,打造百家以上企业和达到千亿以上产值,集产学研展游为一体的国家级安全食品示范基地。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安全食品、休闲食品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品牌集聚区。到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培育20亿元企业品牌10家。

5.着力培育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品牌。推进多条高世代LCD及OLED面板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本地品牌配套能力。完善京东方6代线,8.5代线等技术手段,融合发展特色芯片设计与制造。不断壮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建成全球前三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品牌集聚区。着力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品牌集群,并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

21 色的集成电路产业品牌集聚区。到2020年,平板显示和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均达到3000亿元,培育500亿企业品牌1家,100亿元企业品牌5家。

6.着力培育光伏新能源产业品牌集群。充分发挥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品牌作用,鼓励光伏及新能源企业形成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等相关领域的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以高端光伏制造、光伏发电集成、新型储能电池为主的特色光伏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光伏产品认证、分析、检测中心,把合肥市建设成为中国光伏产业转型融合发展引领区、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中国特色光伏产品及装备产业化基地。到2020年,光伏及新能源产值超过1000亿元,培育500亿元企业品牌1家,百亿元企业品牌4-6家。

7.着力培育生物及健康产业品牌集群。重点发展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健康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环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机农业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以医药健康产品终端化为核心驱动而崛起的中转流通、专业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新型健康产业以及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促进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力争成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品牌集群。到2020年,全市生物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培育500亿元企业品牌1家,百亿元企业品牌4-6家。

8.着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品牌集群。推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节能相关零部件的加工集成、节能原材料生产加工和

22 工业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进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生产并对外销售。重点发展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关键节能零部件,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产业品牌链和创新链。重点发展环保静脉产业,加快推进城市废弃物回收、尾矿砂、废化学品处理等综合利用,打造新兴经济增长点,培育成为节能环保服务业品牌基地。到2020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增加值占合肥市生产总值比重约 4%。力争拥有上市公司 25 家,形成产超100亿元企业2家,创建国家级品牌20个以上,省级品牌55个以上。

9.着力培育公共安全产业品牌集群。结合民生工程和公共安全建设,依托合肥在火灾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和电力安全等领域拥有的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成长性较好的公共安全产品制造企业,通过政府采购,认定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的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序列,建设实施公共安全示范应用工程,加速公共安全产品市场化进程。着力培育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公共安全产业及应急产业品牌。

(三)加快提高金融产业品牌集聚度

1.发挥资本助推品牌经济发展效应。发挥合肥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战略核心作用,以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为导向,以金融品牌集聚为抓手,以多元化金融业态共同发展为方向,积极将城市商业银行、本土化券商、本土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培育成为金融服务业品牌中的领军型企业品牌,带动国内外各类大型金融机构品牌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合肥市金融服务产业品牌高地。到2020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

23 款余额力争突破2万亿元。

2.推进滨湖新区金融品牌集聚。加快推进滨湖新区的宝能金融中心项目、滨湖国际金融后台基地项目及其他金融业功能项目建设,将滨湖新区打造成为合肥市金融创新发展的标杆地区。指导广发、渤海银行合肥分行尽早开业,争取恒丰银行、浙商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尽快实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合肥全部落地。加强与渣打银行、华侨银行、新韩银行等外资银行联系沟通,争取到2020年,引进8~10家世界知名外资银行分行落户合肥,集聚发展近5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四)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能级

1.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能级。加快文化旅游、数字出版、广播影视、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建筑、制造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以品牌创新深入促进文化业态模式创新。大力支持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国家级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积极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特色文化街区和专业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品牌。

2.推动创意设计产业品牌发展。大力支持与高端制造产业品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相互支持的会展品牌、交易活动品牌以及创意设计产业品牌发展,重点打造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等一批会展品牌。加快发展工业、工程设计创新,发展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工业设计、模具设计、工程勘察

24 设计、平面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等,积极推进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品牌建设,成为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品牌高地。到2020年,研发设计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培育引进国内外100家以上知名研发设计企业品牌。

(五)加快推进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建设

1.加快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创建。充分发挥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

一、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成员城市等创新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进一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重,实施一批居于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重大项目,注重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突破高端产品,拓展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大专利申请力度,争创独立自主品牌,开展标准体系建设,依托产业重大项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2.加大自主品牌试点示范。培育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深入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试点示范效应,培育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品牌企业,充分显示产业品牌的差异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引导品牌企业境外注册商标,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公司、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品牌运作,实施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增强产业品牌国际竞争力,扩大优势产业品牌国际化影响。发挥合肥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作用,推动优势产业品牌更好更快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积极抢占产业国际分工体系的中高端位

25 置,争取更多海外市场。提升合肥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到2020年,实现10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建立1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培育引进10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

3.加强提升合肥老字号品牌建设。设立老字号振兴和发展专项基金,通过对接省、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各级担保机构,采取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对老字号企业扩大经营服务规模、网点发展建设、开拓零售市场等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把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服务手段、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互联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创新交易方式。加强老字号行业协会等社团建设。加强行业组织运作,形成促进“老字号”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老字号信息库,同时借助本地或跨区域联合组织展会活动、美食节、文化旅游节、 “老字号精品巡展”等活动,协调各方机构给予“老字号”企业经营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帮助。

六、保障措施

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品牌资源、社会资源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法治保障、政策引领、社会参与的促进产业品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切实保障产业品牌健康发展,推动合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动力实现新转换。

26 (一)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1.优化产业品牌工作机制。在现有市级层面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组建更高行政层级的合肥市品牌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区(县、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为成员,形成市、区(县)、镇(乡)三级相对应的工作网络体系,达成工作共识。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争取国家以及长三角授权开展产业品牌建设示范工作,形成与国家以及长三角联动格局。

2.建立品牌保护机制。加强品牌保护力度,积极构建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管理办法等在内的制度保障体系。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减少或杜绝侵害事件,保护品牌企业合法权益。实行产权侵权的被告举证制度,探索建设知识产权法院和加强对法官专业的培训,统一对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等的品牌保护原则。健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司法资源、社会资源,形成权责一致、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品牌权益保护协作机制。

3.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强产业品牌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支持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服务信用体系。开展信用品牌研究,推行守信公开承诺制度,

27 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施信用品牌等级评价,根据等级评价结果实施企业分类监管,依法依规采用信用激励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守信联合激励机制。鼓励市属重点企业发布企业质量信用品牌报告。

(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1.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十三五”时期,将在我市产业发展政策范围内对产业品牌建设、企业品牌建设、品牌专业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品牌公益类活动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在财政资金中加大企业购买第三方品牌专业服务比重,促进品牌建设全产业专业服务链建设。加强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加大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力度。将在我市产业引导基金范围内对产业品牌发展给予支持,探索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的模式,以多种类型资本推动产业品牌优化升级。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境内外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组建系列品牌经济发展基金,重点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合作建立品牌发展基金联盟的合肥分基金。积极引进境外品牌投资基金,通过独资或合资等方式建立品牌专项基金。鼓励本土企业与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品牌建设基金,为各类产业品牌以及品牌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

3.推进质量标准体系提升建设。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为统领,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不断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质量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提升,开展品牌示范、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建立重点消费品质量追溯制度,推广

28 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强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等前沿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本地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力争形成多个国内专业产业品牌技术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深化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标准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4.加强品牌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推进重点产业品牌发展领域领军人才发展计划,对品牌相关产业所需的紧缺人才适当放宽引进条件,构建吸引人才的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教育医疗政策、收入激励政策、住房购置政策等柔性政策体系。争取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留住国内外高端品牌领域的人才。积极推进相关企业、园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品牌人才培育方面合作与联动,提升现有人力资源对品牌认知水平和业务素质。充分利用合肥市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推进质量和品牌相关的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质量品牌相关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在重点产业品牌领域形成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加快与质量品牌的人才培养。发挥“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重要人才平台的作用,吸引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落户与集聚。

(三)激发企业主体作用

1.建立企业品牌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合肥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契机,依托国家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打造国家级品牌战略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合肥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的优势,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线,以“企

29 业主导、政府服务、政策集成、机制创新”为原则,以“众筹、众创、众包、众扶”为平台,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以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8+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增强企业品牌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孵化服务水平。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品牌做优做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高端化发展。

2.鼓励企业自主品牌高端建设。支持企业开展“互联网+”、技术和工艺改造升级、管理创新、实施“走出去”战略;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品牌企业购买品牌策划、营销、研发设计等专业化服务,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按规定实施增值税抵扣等。创建若干家对全市产业发展、品牌建设有影响力、地区经济发展有带动力、市场发展有扩张力、产品质量诚信度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强的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在现有对品牌示范企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有潜力的品牌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择优奖励。 3.支持建立品牌专业服务平台。充分调动协会、学会、中介组织、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和专业类企业参与品牌建设专业服务,加快建立品牌全过程监测、价值测评体系,支持品牌价值评估、设计咨询、交易运作、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品牌企业公共教育等各类服务平台。积极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合作,共同组建合肥市品牌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引进法律、咨询、培训、会计和创意设计等品牌服务专业机构,为产业品牌以及品牌企业与机构提供全流程品牌建设服务。筹划建立具有区域特征的合肥市品牌交易中心,为产

30 业品牌、品牌企业的技术产品、商标、专利和版权等提供交易服务,并完善交易中心的会展、拍卖及配套服务等功能,强化合肥产业品牌建设在合肥都市圈乃至于中部地区的引领地位。

4.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中介机构,发挥商标行业协会、品牌建设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作用,营造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深入推进商标品牌培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帮扶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大力推进国际商标注册,为品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商标品牌。

5.拓宽品牌企业投融资渠道。指导企业面向国际资本、民间资本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品牌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推动合肥市重点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进行上市、挂牌融资;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强品牌孵化意识,积极开展品牌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商铺经营权质押、信用担保贷款等多种融资业务;实施“互联网+金融”行动计划,协助小微企业品牌快捷、高效解决投融资难题,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开展以知识产权要素为核心的品牌质押融资,充分体现创建品牌的市场价值,助推品牌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四)营造品牌发展氛围

1.扩展产业品牌文化新内涵。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发掘、提炼、整合徽派特色文化资源,深挖本土资源,将城市品牌文化、产业品牌

31 文化与企业品牌文化进行有机整合,锤炼形成独具特色的合肥产业品牌文化,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为产业品牌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2.完善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通过深化科技体制和商事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人才、资本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营造更加优越的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以品牌为引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加快推进合肥自主创新产业品牌的发展。

3.构建绿色低耗产业品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产业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品牌的改造升级,为产业品牌发展提供优越的生态文明发展环境。

4.提升产业品牌国内外影响力。通过编撰合肥产业品牌以及企业品牌案例集、制作相关纪录片、多媒体、举办论坛等形式,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向国内外整体宣传推介合肥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加强品牌战略的宣传力度,树立合肥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以及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形成与国际国内接轨的良好的产业品牌发展氛围。

32

第二篇:各地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

北京: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上海: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两大先导产业。

重庆: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2+10”建设方案,即: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形成1亿台整机生产规模、80%零部件及原材料本地配套;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

天津:完善大飞机、大火箭、直升机等产业链,建设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完善石化工业产业链,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机车车辆、造修船、港口机械等十大成套装备,建设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广东:“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重点培育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新能源汽车和核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千亿产值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南: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3大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努力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湖南的超级产业。

四川: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和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信息和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

陕西:以国家大飞机项目为带动,加快大型运输机、新舟和运八系列飞机、通用飞机产业化,构建集研发、生产、试飞、检修、外包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建设宝鸡“中国钛谷”和商洛“中国钒都”。

内蒙古:加快建设蒙西、蒙东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一批500千瓦以上光伏并网电站,发展核电燃料地。推进煤的洁净利用,发展以整体煤气化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技术为主的热电联产,建设千万吨级煤炭地下气化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稀土、光伏、电子信息、特种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突出抓好稀土原料战略储备,建设世界稀土谷,培育光伏产业集群。

宁夏:新能源产业方面,科学规划风电场布局和规模,加快贺兰山东麓、宁东、盐池等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新材料产业方面,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钽铌铍钛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

安徽:促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河北:加快推进保定国家新能源、邢台光伏发电、张承风力发电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廊坊、秦皇岛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邯郸新材料、承德钒钛新材料、唐山钛材料、邢台碳材料等项目建设。

山西: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做大做强煤机、汽车、铁路装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力争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新型材料工业。 黑龙江: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

福建:主攻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5个重点,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新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第三篇: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发布 传统工业何去何从

近日,随着中国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几大新兴产业再度加快发展速度,同时规划也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发布了相关政策、目标以及时间节点。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悄然酝酿当中。

与工业企业息息相关的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拿节能环保产业来说,其下又细分为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环保产业方面,规划明确了2015年及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即将采取的重大行动、准备出台的重大政策等。如关键技术开发提到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烟气脱硫脱销等涉及水污染、大气污染各方面的技术突破;规划同时明确了产业化方向:大力推广应用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和产品,推进先进环保产品和技术装备产业化等都罗列在目;而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保产品标准体系等政策也将陆续出台。综合来看,几大新兴产业在规划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强化政策和标准的驱动作用将促成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未来工业企业的发展必将适应政策的转向,否则面临的是政策扶持和打压两个截然不同的待遇。中国工信部9日刚刚公布了2012年第一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同时表示将在9月底前全部关停列入公告名单的落后产能。相反,财政部则于两个月前宣布了2012年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专项资金979亿元,较上年增长251亿元,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美嘉华国际坐拥山东地区新材料重点发展基地,周边丰富的新材料产业资源使美嘉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长期专注于设备维修维护使美嘉华在设备再制造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及人们环保意愿的增强,工业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此,美嘉华也做出了跟进性调整,逐步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合作,收获了良好的预期效果。规划的发布验证了美嘉华转型的成功,在今后的合作中,美嘉华将继续在技术方面做补充及提升,更好的为中国广大工业企业服务,迎接新兴产业的到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http:///index.asp

第四篇: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增强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磁砒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特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10-2015年。

一、发展现状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发的、比传统材料性能更加优异的一类材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一直将新材料产业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新材料产业增长态势良好,虽离材料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但已成为一个材料大国。我省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新材料总量位居全国的第一方阵,2009年全省新材料产值1826亿元,实现增加值4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28%,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0.6%;其中,归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约1000亿元、增加值290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新材料企业188家,占全省高新企业总量的20%,居第1位。

一是产业基础良好。形成了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五个在海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其中先进储能材料品种最齐全、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硬质合金产量全国第

一、世界第二,炭/炭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异军突起,名列全国前茅,以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为基础的新材料开发取得长足发展。拥有科力远新动力、时代新材、有色控股、华菱集团、巴陵石化等龙头企业,形成了 长(沙)株(洲)(湘)潭“3+5”城市群为密集区的产业布局。

二是创新能力较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材料创渎体系,拥有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19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中央,两院院士10多名,研发能力较强,近三年取得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70多项,居全国前列。炭/炭复合材料、先进储能材料、高性能铝材制备技术及铝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超硬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居海内前列,硬质合金工具产品等新材料技侍顷准由我省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参与制定。

三是市场空间广阔。近几年来,国家的汽车、工程机械、风电装狈大飞机、高速铁路、新动力与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省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省新材料产业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重挑战:要害核心技术较少,技术集成度较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且规模小。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新动力、节能环保和信息等高技术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为牵引,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工程为抓手,以量大面广和重大工程亟需的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巩固和提高我省优势新材料产业的地位和水平,大力培育新兴材料,培育具有领先全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新生长点,磁砒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累计投入500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3%左右,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保持在40%以上。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保持现有领先地位,先进复合材料、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10家,50-100亿元的企业20家;建设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央、工程(技术)研究中央、工程(重点)实验室达50家,材料研发和应用技术取得新突破,年专利申请量2000件以上。

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5名,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

三、重点领域

根据国际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省的实际,将优先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做强做精先进硬质材料和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积极培育基础原材料的提质升级,扶持新兴材料发展,继承攻克新材料产业化共性要害技术,提高资源和动力利用率。

(一)先进储能材料

围绕电动汽车和大功率储能装备对电池材料的需求和制约瓶颈,攻克比容量和比功率不足、宽环境适应性和高安全性不强、生产自动化水平低等带来的成品一致性差、寿命短、成本高等要害技术,重点发展以下内容:一是电动汽车用大功率动力电池要害材料;二是动力型超级铅酸电池复合极板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三是全钒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储能器件用要害材料。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220亿元。

(二)先进复合材料

围绕交通运输、动力和电力、航空航天、大型舰船等对复合材料的需求和制约瓶颈,攻克基于国产原材料的超长超厚整体部件液相浸渍工艺、快速化学气相沉积/渗透增密工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等要害技术,重点发展以下内容:一是复合材料要害原辅材料;二是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三是高性能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到2015年,基本建立复合材料产业链,实现增加值100亿元。

(三)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

围绕先进装备对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的需求,攻克大规格铝型材和锻件、大盘重钛合金宽轧带卷的生产要害技术,重点发展以下内容:一是铝、钛等高性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二是高品质板带箔,大规格板材、型材和锻件等产品。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230亿元。

(四)先进硬质材

主要围绕机床(车)、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领域对先进硬质材料的需求和制约瓶颈,攻克超细超匀超纯粉体的合成兰术、高强高韧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制备技术以及硬质材料的精深加工等要害技术,重点发展以下内容:一是超细晶硬质合金、超粗晶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二是高档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新型超硬材料工具等产品;三是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100亿元。

(五)基础原材料

围绕优势规模基础原材料的提质升级,重点发展以下内容:一是第三代汽车板、高性能硅钢、管线钢、核电用钢等高端钢材品种;二是有色金属材料,主要是高纯钨、钼、铅、锌、锑、铋、铜等;三是稀土金属材料,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高纯氧化物和高纯金属、稀土核探测材料和新型核燃料等;四是高档炼油催化新材料、锂系聚合物、特种环氧树脂、己内酰胺、特种有机纤维、盐化工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到2015年,传统优势材料产业水平上层次、规模上台阶,新材料与优势规模原材料融合发展,实现增加值300亿元。

(六)其他新兴材料

围绕培育新的增长点,主要发展电子元器件支撑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生物基材料、医用新材料、纳米材料及其器件等,实现增加值50亿元。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三类支撑平台 1技术创新平台

一是高水平建设“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央”、“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央”成为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性技术成果转化中央和产业孵化器;二是建设 “大型交电装备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央”、“炭/炭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三是建设20多个钢铁、有色、石化等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或技术)研究中央、工程实验室以及企业技术中央等创新平台。通过技术渗透,全面带动新材料产品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梯次集成和部分原始创新,使我省的整体创新能力迈入全国前三名的位置。

2共性检测平台

根据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布局,在五大重点领域配套建设面向产业自身且服务社会的共性检测平台:一是在先进储能材料领域重点建设电池材料及电池检测中央;二是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重点建设高分子复合材料检测评价中央;三是在金属新材料领域重点建设金属新材料检测中央;四是在先进硬质材料领域提升国家级硬质合金分析测试中央技术水平;五是在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建设国家粗糙化工检测评价中央。 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军绿色

3产业战略联盟

鼓励新材料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支持组建电动汽车要害材料及应用、交通装备要害材料及应用、高性能交通用铝合金材料、工程机械要害材料及应用、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节能环保要害材料及应用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入盟企业开展新材料及其应用要害技术的结合攻关,推动新材料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二)发展五类产业基地

按照《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2020年)》原则,国家、省、市高技术产业基地、78个省级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和现有工业基础,建立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和带动效应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提高新材料产业的聚集度:一是在长沙高开区、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建设综合性的新材料产业园;二是在岳阳云溪区和衡阳松木工业园建设粗糙化工产业园;三是在湖南郴州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四是在湘西自治州建设锌锰等深加工产业基地;五是在湖南汨罗和永兴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

(三)实施六项材料工程

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新动力汽车、交通装狈新动力装狈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产业对要害材料的需求,及化工、钢铁、有色等优势规模材料产业提质升级的需要,着力扶持20多家重点企业,70多个重大项目,形成廊有规模效益又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集群。重点支持实施六大要害材料工程,有效支撑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规模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 军嫂的辛劳,军嫂的幸福

1电动汽车要害材料工程

围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实施四类电动汽车要害材料工程:一是大功率动力电池能量包材料工程;二是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工程;三是超级电容器及超级电池材料工程;四是轻量化结构车体用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工程。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有效支撑我省新动力汽车发展,带动新动力材料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到2015年,形成年产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包20万台套、先进电池材料15万吨、超级电容器100亿法拉、汽车铝合金板和复合材料30万吨的生产能力。

2工程机械要害材料工程 围绕工程机械对高强度结构钢、高性能刀具、耐磨材料等的需求,重点组织实施三类材料工程:一是超细晶高精度硬质合金以及超粗晶、耐磨损、长寿命硬质合金工程;二是功能梯度硬质涂层材料工程;三是精密超硬材料磨具与刀具(人造金刚石及制品、金刚石复合片、立方氮化硼复合片)、高性能工程陶瓷材料工程。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高性能刀具、耐磨件等要害零部件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提高工程机械要害零部件的技术水平,继承保持我省工程机械产业的优势地位。到2015年,形成年产高性能硬质合金600吨,精密超硬材料切割犹削刀具100万套/(片)、人造金刚石精粉10亿克拉、金刚石复合片和立方氮化硼复合片500万片的生产能力。

3交通装备要害材料工程

围绕交通装备应用高端化、结构轻量化需要,重点组织实施三类要害材料工程:一是铝合金、钛合金和炭/炭刹车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档车辆上的应用工程;二是铝合金等有色金属、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体、船体、汽车车体和桥梁等上的应用工程;三是新型高分子减振降噪材料在高速轨道交通装狈桥梁和车体上的应用工程等。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保持海内领先地位,牵引轻质结构材料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形成年产5000吨高性能航空钛合金材料、1万吨高性能海洋耐蚀宽幅钛卷板、轻质车体结构材料5000套、汽车用铝材30万吨、200套复合材料船体、5000万套新型高分子减振降噪材料及其弹性元件、200吨炭/炭航空刹车材料的生产能力。

4新动力装备要害材料工程

围绕新动力要害装备发展的需求,重点实施四类要害材料工程:一是超长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工程;二是核能装备用材料工程;三是全钒液流电池材料工程。四是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工程。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为我省新动力装备制造业提供要害材料支撑,带动相关材料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形成年产各种型号风电叶片3000套,核电用高品质钛管5000吨,钒电池堆6万千瓦及其钒电解液2万吨,太阳能光伏电池用微细球形金属粉末3万吨的生产能力,太阳能功能薄膜材料实现产业化。

5节能环保产品要害材料工程

围绕节约资源动力、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品质的需要,主要推动实施四类材料工程:一是环境相容和降解材料工程(高性能水性功能涂料、建筑节能材料、可降解塑料、塑料回收利用等);二是水处理材料工程(高端环保水处理反渗透膜、新型净水材料等);三是高效输电材料工程(复合材料芯倍容量铝绞股线等);四是节能家电材料工程(高性能永磁电机磁瓦、高性能发光材料)。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提升我省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形成年产水性功能涂料20万吨、高端水处理反渗透膜20万支、稀土永磁铁氧体2万吨、钕铁磁硼4000吨、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1000吨、复合材料整体浴室50万套、节能建筑复合材料单元3万套、复合材料芯倍容量铝绞股线5700千米的生产能力。

6 要害基础材料提升工程

围绕重大工程对优势规模基础材料提质升级的需要,主要推动实施五类材料工程:一是稀土及有色金属深加工工程;二是钢铁材料提升工程;三是石油化工材料提升工程;四是稀贵金属循环利用工程;五是新型粗糙化工材料提升工程。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磁砒我省化工、钢铁、有色等优势规模产业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新材料产业增长点。到2015年,形成年产高端钢铁材料500万吨、高性能三氧化二锑催化剂等锑深加工材料25万吨;有机高分子材料80万吨、己内酰胺40万吨、粗糙化工材料100万吨的生产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是着力加大省财政对新材料产业创投基金和长(沙)株(洲)(湘)潭两型社会产业基金中的新材料产业子基金等的引导和配套力度,积极发展私募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二是在现有担保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材料产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风险预备金的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信贷支持。三是对符合省以上规划的新材料重点项目,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税收或抵补税收,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减少土地出让金。四是设立人才引进基金,重点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高端人才来湘发展新材料产业。

第五篇:王一鸣:产业结构调整与战略性新产业发展规划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指导、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暨第五届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年会”于201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王一鸣: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交流,话题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什么讲这个话题?金融危机后我们采取很多扩张性的政策,财政、货币,短期政策,主要为了抑制经济的下滑,应该说我们已经达到目的了,我们率先在全球回升,现在问题是更长期的增长,更可持续的增长,更均衡的增长,这个目标怎么实现?所以结构调整的压力,重要性、迫切性日益显现,结构调整面很广,包括需求结构,收储分配结构,要素结构,今天主要从产业结构话题讨论,主要着眼于未来应该考虑什么?

主要三个方面。一个是看看国际趋势,一般趋势,金融危机以后的变化,第二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路径,一个总体的考虑。第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我们可以从一些侧面讨论一下,第一个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的趋势,国际趋势和它的特征。即便是在金融危机以前,本世纪开始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我想归纳一下无非这几个方面,第一是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这个趋势和特征日趋明显,主要的原因就是生产性服务环节成为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的一个主要的驱动力。为什么服务可以成为制造业的价值增值,这个当然也跟技术变革分不开的,就是ICT技术使我们服务从原来只能面对面,转化为跨距离的服务。全球看服务占制造比重越来越高,服务跟制造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比如说通用电器,70%的是做营销和研发的员工,你说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我们的华为,80%是做营销和研发,一线工人只有10%,你说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第二就是制造高端化,制造向高附加值环节的集中,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美国发达国家制造业在总的GDP比重是下降的,但是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没有明显变化,因为GDP规模在扩大。什么原因?重要的就在于它守住制造业一些高端的环节,把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发展中国家,把高附加值的环节留在本国。

第三个绿色科技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这也是一个全球趋势,不是金融危机也会发展,主要以低碳技术,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为特征的这样一些产业。

第四个就是生产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说生产工序和价值链的分工深化。原来分工都是行业间、产品间分工,现在到产品内部,就是把每个生产工具放到成本最低的区位上,构成一个全球化生产网络。由于这些变化,人力资本的贡献在明显的加大,你会发现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我们怎么识别它,看它的人力资本,这是最好的识别方式。第六个一般趋势就是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扩大。

国际经济结构变化赋予产业结构调整很多新的内涵,以前我们说调结构调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产业间发展失衡,现在比例关系的调整已经没有意义,你说什么产业发展不足,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过剩,当然不包括农业,你说制造业里面几乎包括新能源,相对市场需求,我们说这种过剩是相对性的。现在结构调整的最关键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突破这种价值链升级的关键的环节,哪些关键的环节,比如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供应链管理、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每突破一个你的价值就会升值,就会往上升上一个台阶,你比如说我简单说一个,比如说营销网络,沃尔玛是全球五百家最大的销售额,但是沃尔玛90%的采购是中国制造,当然也包括外资企业,我们中国怎么就没有自己的营销企业呢?你会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中国的沃尔玛?我们只要往这个营销网络这个环节再深一级我们附加值就会提升一级,这是我们问题,但是这些环节现在都被跨国公司控制着,这些都是生产型服务环节。

我们以前经常讨论说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型,我经常提一个概念就是中国制造要跟中国服务紧密的结合,我们现在缺失中国服务环节,所以制造业升值非常的困难,我们缺少服务这个环节,所以我们说创造是非常难的,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独立的技术路线,比如说原来电视机日本人是模拟信号,美国人说我搞数字信号,这就是创造,现在日本人也不用模拟信号,日本前两个月把它的全部模拟信号换了,花了很大成本,我们说再拉一条路线就是创造,如果你还是跟在屁股后面跑那是模仿,实际上中国人最擅长的很多服务环节。为什么我们没有在这些服务环节成功,我是这样一个想法。

后危机时期,我们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在国际以绿色科技为标志的产业科技竞争加剧条件下,我们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中国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因为产业规模很大,但是问题就是说你怎么样提升你的附加值,这时你没有创新这个环节,你附加值永远上不去,怎么突破这个问题?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二在发达国家推进所谓再工业化,再制造化这么一个背景,如何加快培育我们自身的新兴产业领域,美国所谓的再工业化并不是恢复原有传统制造业,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实现新兴产业发展,所以我们怎么样去占领未来市场空间,因为一旦这些新兴产业确定市场主导地位,它会把传统的产业全部摧毁掉。

比如说大家以前都用显像管电视机,你现在可能买都买不到,北京商店我注意观察这个问题,买不到,现在都是LED的,全部摧毁掉了,我们原来这么大的显像管生产能力,垃圾一堆,现在大家都用LED,但是我告诉你可能再过十年以后,技术又发生变化,现在大家都争相向LED,现在在搞第八代,你们做资本市场投资也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有人说我们正在做三网融合,可以接到3G或者是4G的平台上,这个手机就可以实现移动网、因特网和电信网的整个的连接。现在我也开发一个投影的摄象头,正在做激光的,以后你要LED干什么?手机就是摇控器,你出差拿着投影头打在墙上很清晰的,你有一个手机就可以看电视,打电话、上网,所以技术的发展,一旦新兴产业确立主导地位,传统产业全部摧毁了,就是这个问题。你不去占领,未来我们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

第三,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条件下,如何改变对产业规模扩张的过度依赖。我们产业扩张这种模式,靠这种规模扩张也快走到极限了。发电装机已经九亿千瓦了,什么时候是个头?第四,低成本比较优势开始减弱条件下,如何加快培育以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我们随着劳动力工资的上升,我们今年普遍上调20%,资源的价格,环境的成本,土地的成本,可能都正在发生相应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你希望能源价格还能回到三十美元一桶,不可能的,因为全球新兴产业国家制造能力都扩张,对原油需求跟以前没有办法相比,我们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产能的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传统靠低成本优势参与竞争,怎么样培育你的新的竞争优势呢?

第五,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条件下如何降低能耗和排放强度,我们现在十一五目标是降20%,现在也是很难,很艰巨的,现在承诺一个指标二氧化碳的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减排,这个减排肯定要量化到十二五这个规划当中,这个对产业的规模是一个硬约束,如果真的要兑现的话绝对是一个硬约束,但是你看我们这些年发展,煤炭2000年的时候是十三亿吨煤,去年是倒过来是三十一亿多吨煤,还进口了一亿多吨煤,现在国际上就在讨论中国将会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你说这个减排怎么实行?哥本哈根会议,它里面讨论的问题,比如说建“三可”机制: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你说降不降?这个问题很复杂。

金融危机突显我们产业结构的矛盾和问题。矛盾和问题集中起来表现在产业领域,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我们工业的比重长期居高不下,而且还在提高。服务业的比重相对没有什么变化,那么传统服务业可以说供过于求,而新兴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在工业内部结构看,工业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

环节发展滞后,我们都是工厂化模式,而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有没有工厂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可以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整合起来,不一定要有工厂,我们加工制造能力是过剩,但是我们生产性服务环节严重滞后。第二重化工业产能扩张过快,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第三是高技术产业名义比重提高很快,但基本都集中在价值链低端。真正有自主技术,有自主品牌,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高技术产业比重很低,但是我们高级产业的名义比重提高很快。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完全温和。

从企业组织结构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还不够多,现在慢慢在增加,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比较多的困难。

这是08年二产比重比00年提高两个多比。工业和二产的比重,过去几年还是提高了。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总体方向。第一要有注重比例关系的调整,转向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哪些关键环节?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物流、供应链管理、品牌,就是说你要去把重点转向这个,而不是去调整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第二由物质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三,由成本竞争转向质量、品牌和服务竞争。

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第一首先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这是我们很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它的目标是促进制造的服务化,服务的知识化,我们服务要由低端向高端服务延伸,促进制造的服务化,制造怎么提高附加值靠生产力服务,我们要去突破这些生产型服务环节,为什么?就是要促进制造的服务化,而我说制造服务化是一个全球的趋势。我们利用现在服务外包迅速发展时机,大规模吸收服务外包,这个是学习服务业的经验,学习国际经验,与国际市场接轨,比较好的一个捷径,当然我们慢慢要自主化,但是第一步我们说吸引服务外包很重要。

我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什么滞后?主要是需求外溢了,被跨国公司控制,把加工制造环节全部转移过来,所以我们看每个行业领域,实际我们处在不同的等级,比如说计算机领域,所谓领导厂商就是国际一流品牌,不做制造环节的,比如说IBM把制造环节卖给联想了,英特尔、戴尔、惠普、索尼等等。第二是合同制造商。另外还有专业化供应商,高级供应商主要是三星、LG、宏基,低级供应商就是马来西亚等等这些。

第二个就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主要三个方面问题,一个是重化工,第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个就是所谓的加工贸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个就是向现代重化工转型,有序发展,推进重化工向现代重化工转型。第二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怎么做?怎么样把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就是往这个方向转移。原来我们是单一的劳动投入,怎么转换成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提升劳动力素质向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方向转型。

第三个就是我们高技术产业由原有加工组装为主,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延伸。第三块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有很多很好投资价值,现在随着土地稀缺性越来越提高,农产品(20.19,0.03,0.15%)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这一块往往被人们忽略,因为它稀缺,所以它的产业地位会进一步的提高。我们说怎么样向现代农业体系方向发展,我们传统意义上讲产业化,实际上是工业的生产方式去搞农业,包括科技、信息、检验、监测、质量认证、保险、流通体系、营销体系等等,都是现代产业体系里面的一部分。

第四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就是作为未来强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第五块是构建全球生产运营体系。我们产业规模扩大到今天以后,你局限于国内这个市场已经是很有限,必然是要走出去的,走出去就是我们的目标模式是什么?全球化的生产运营体系,我们也要把不同的生产环节配制到成本最低的经销商,配成一个以我为主的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我们怎么样进入这个生产体系,而且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化生产体系。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第二,加快从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非价值竞争为主的转变,就是质量、品牌、服务。第三加

快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型。

最后讲一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个问题。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跟高技术产业什么区别?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还是可以思考。第一个所谓战略性,这些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第二是新兴,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开始说三网融合接到4G平台上,你说它未来潜力大不大?一旦产业化、市场化,我看所有的电视机产业全摧毁了,你说多大的市场潜力,带着摄象头就可以在这个手机上,他的广告语“手机就是摇控器”。可以打可视电话、上网、做银行结算,可以看电视,什么都可以。你说市场空间有多大,谁可以说清楚?

第三是以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基础。受两个约束,一个是你创新,一个有没有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它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

第二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问题。总理说:科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可以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选择的原则有三个方面。

第一、以重大科技突破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基础,符合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

第二、具有知识密集度高,市场需求潜力大,高成长性这些特征。

第三、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现在各方比较认同的产业大概有七个方面。

一个是新能源,现在比较热,国际社会也是一个热点,美国是奥巴马政府准备十年内投资一千五百亿,做新能源产业领导者,我们08年底风电是一千二百万千瓦,连续三年是几乎翻一番成长,风电制造企业大概有120家,太阳能产量是4500吨,光伏电子产量是两百万千瓦,我们都是世界第一,我们已经规模很大了,但是重要的是什么?缺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你比如说太阳能,我们的薄膜这一块技术根本不行。前一段时间我去美国一个公司,他们说95%都是在我这里买的。你每买一次等于给它一笔研发投入,他研发这个膜的化学配分,你买回去没有用。它自己不生产就是做研发,应用材料公司生产基地在我们大陆,就是做研发,我们去看它的团队里面有不少的华人,我说你们回去,他们说是想回去,但是还没有想好,你把一个团队引回来等于把它的核心技术全拿回来了。

第二个大家比较认同是节能环保,现在节能环保,大概市场分配美国38%,欧盟29%,日本16%,2010年产业规模将超过一万亿美元。我们这一块需求非常大,但是相对来说,由于缺乏这种产业的政策的法规的约束,缺乏技术标准,所以我们这一块发展总体上比较混乱,也比较落后。标准也不是太统一。这一块下一步也是一个需求量很大的产业。

第三个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当于IT革命以后那一代,现在主要更多是互联网、云计算为技术基础的这么一些新兴的平台,在中国国内主要是以三网融合为主要方向的这么一些新兴的领域,这个对于中国来说,市场空间特别大。我经常说我们不一定跟着美国后面去呼吁所谓新能源,其实你是他采用的技术研发的投入者,因为中国IT产业规模很大,我们有世界领先的企业,比如说华为,现在研发的前五家,现在世界公认,华为和中兴都在世界前五位的位置。在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千万不要放弃这个领域,我们要加快这个领域的自主技术开发,包括第三代技术,第四代技术,包括第四代互联网,IPV6互联网技术。

第四个就是生物产业,生物产业,现在发展比较快是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当然包括生物材料,生物制造,但是现在发展比较快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生物农业就是转基因,生

物医药这一块,我们国家最有条件,为什么?人口多,而且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大,十三亿需求,培育这个产业市场条件最好,所以这个应该是最有条件的,但是生物技术现在人们都说还需要十年,就是产业化还需要十年,我们需要耐心,但是这一块需要培育的。

第五高端装备制造,这个领域很多了,比如说现在的高速铁路技术,现在铁道部正在开发八百到一千公里的高速铁路,我想飞机也就是八百公里,那飞机不完蛋了。这一块领域就很多了。

第六是新材料,现在市场规模每年四千亿美元,未来也是一个快速成长产业,特别是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应用,在提高这种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七个是新能源汽车,这一块中国也是巨大的市场,今年一到七月份中国汽车销售量已经超过一千万辆,全年一千六百万辆比较有把握,原来不敢说。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行业代表。我们在这个领域不断的在涌现出新兴的企业。

重点领域: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第二个体制机制问题。第一是科技怎么与经济的结合,现在太是脱节,企业没有成为研发的主体。第二科技成果转移机制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作家非常困难,周期长,股权激励手段缺乏。第三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资本市场不完善,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场外交易等不发达。第四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是比较落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很好解决,电力体制市场化改变,现在电价是市场化,但是电煤价格还是管制的,电网里面也可以进一步市场化,还可以细分,三网融合相关的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等等。

第三个就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问题。技术始终是一个约束,比如说我们风能虽然是世界产量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大型风机的制造能力不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设备研发方面虽然也有进展,但是在芯片、光电基础技术还是很落后的,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控、电机等关键核心部件还是依赖进口。

第四是对市场需求的培育问题。我们现在市场培育的手段单一,靠政府推进。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滞后,价格和税收政策不配套。

第五是财税金融政策问题,新兴产业需要一个培育孵化的过程,初期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明显,怎么在融资上给它解决?现在上海已经搞了三个创业投资基金,甚至搞了两家,就是财政出一部分钱成立一个基金公司,中央财政出一部分资金,然后引入社会资金,建一个基金公司,完全是独立运行,这个也是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问题。还有税收的激励政策等等。

第六是统筹协调问题,现在各地方新一轮大跃进,这个风险也很大,因为现在你要投资,你投资新兴产业高举大旗,我搞的新兴产业,LED第七代,你不知道十年以后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三网融合和4G完全产业化的话,这个LED技术就完了,现在日本发明一个屏幕可以卷起来往抽屉里面一塞,你说要LED干什么?它也没有完全市场化。

所以我们说发展路径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与实现重点领域突破结合起来,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结合起来。

政策导向,第一是创新政策,怎么样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然后依托优势企业来实现一些重点技术环节的突破,解决这个技术的瓶颈制约问题,第二是市场的政策,引导消费模式,培育市场,包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电动汽车,都是插入式的充电,充电要很快,不能说我在那里等几个小时,这个跟不上,还有市场准入,行业标准。

第三是财税政策,我们说的财税在初期阶段给予一些税收优惠,还有政府的采购,战略

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研发费用比例比较高,怎么样在税收上给予相应的扣减,我们原来的科技中长期规划里面,研发投入在税前扣减,抵扣,类似这样的问题。

第四金融政策,进一步扶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这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不可以,加快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并向创业板转板机制,使中小企业集合起来发行企业债券,知识产权可不可以质押融资。

开放政策,参与国际的研发计划。可以国际融资,现在很多的创业企业都是国际融资的。最后是改革政策。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包括“三网融合”“电力体制,资源型产品价值形成机制,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准入和流通、价格等方面的改革。

我今天讲这些,谢谢大家。

提问:

首先感谢主持人给这个提问机会,我的家乡是宁夏,请你结合西北和整个沿黄河地带,现在主要是玉林和鄂尔多斯(16.66,0.12,0.73%)整个宁东的一个开发,主要是低碳发展,能不能在这个地方再发展一个新能源化工的三角区域。

王一鸣:

宁东地区现在也是一个重点发展区域,这个区域整个生态相对比较脆弱。这个地方发展新兴产业一定要建立在新的技术平台上,而且一定是环境友好的技术。这个非常的重要,可能很难完全达到这个目标,可能下一步是非常关键,不要太着急,因为这个地区原来比较落后,相对比较急,规模也不大,因为这种技术都是在不断更新,不要太着急,循序渐进,一定把起点建立在比较高基础平台,而且环境友好的技术,这一块是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非常至关重要的一点。

这个地方现在大量的传统产业,说不上是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还是传统产业的范畴。我是担心,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未来得发展会有变化。所以也希望你多关心家乡的发展。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上一篇:采油工个人先进事迹下一篇:初一上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