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普洱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包装是茶叶从产品转换成商品的重要过程,包装的设计能突出体现茶文化的内涵,一直以来普洱茶以其养生保健的功效受到了大众欢迎,很早就被誉为茶中减肥之冠,普洱茶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其包装上都是体现民族文化,但其减肥的功效在包装设计中并没有得到应用。

第一篇:普洱茶文化论文范文

普洱人民唱新歌—云南普洱市创新科普文化纪实

随着文化强市、生态立市城市战略的实施,普洱民族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写入报告,中央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5%,进一步激发了普洱市做好边疆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科普创新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工作热情。促进普洱科普民族文化产业快速崛起,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科学素养、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云南普洱市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探索、实践出普洱科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道路。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西南边陲,澜沧江畔,地处云南西南的普洱市,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也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重镇。普洱市辖1区9县,人口258万。近几年来,普洱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注重科技与文化结合,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繁荣、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的喜人局面。现在的普洱,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最优美、乡愁记忆最浓烈的地区之一。这里茂林修竹,生态优美,普洱茶闻名世界。如今,普洱市也正在形成自己的另一张城市名片—斑斓多姿的民族文化。

这里是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26民族的家,其中少数民族25个,世居民族1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1%。普洱市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尤其是拉祜族、佤族等“直过”民族的文化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可以说普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和风情园。这里有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有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有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土司古城—孟连娜允镇,有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悠久的民族发展史孕育出绚烂多姿、魅力无穷的普洱民族文化,拉祜族神话史诗《牡帕密帕》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盟佤族的“木鼓舞”被列入“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景谷傣族农民组成的象脚鼓队曾荣获中华鼓舞大赛比赛山花奖。饱含深情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传遍神州大地,风姿绰约的佤族甩发舞蹈足以让客人流连忘返。

经验独到的民族科普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以及世代相传的民间技艺,普洱市科普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诠释了民族地区科普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普及的客观现实,显示出科学技术在提升物质文化、创造精神文化和传播民族文化中的支撑、促进作用。

从城市发展的高度强化全民科学素质责任。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全面开展,普洱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出台了县(区)和成员单位《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普洱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3.5%的奋斗目标,并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加以量化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普洱的科普文化进入了较好的发展时期,科普文化条件的改善、扶持政策的出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科技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舞台。普洱市把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作为科普工作的最高要求,把科普推广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立足民族文化,把科普民族文化作为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目标的重要手段来加以研究和推广,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品味乡土文化的同时掌握更多的适用技术,为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更加扎实的科技文化基础。

建立文化中心,争取项目支持,创造条件强化科普促发展。普洱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历史机遇,确立了民族文化强市目标。规划建设的普洱市文化中心和先后建成的普洱大剧院、普洱文化馆、普洱博物馆、普洱图书馆、普洱美术馆、普洱科技馆、普洱健身馆、普洱档案馆和普洱文化公园,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拓宽了科普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宽广舞台。

普洱市科协积极向中国科协和省科协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促进科普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普洱特色的科普富民之路。仅“十二五”以来,全市就有39个项目获得中国科协66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63个项目获得省科协644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澜沧、孟连、西盟、江城四个少数民族边境县得到355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为全市科普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条件支撑。

组织保障,大力宣传,特色科普成果渐显。在探索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不懈创新中,普洱市成立了专门编制的市级民族科普工作队,7个县(区)成立了县级民族科普工作队,并新增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在推动科普队伍建设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同时,加大主题科普宣传活动,真正“动起来”、“活起来”,2013年市、县(区)共有285个单位组织开展了科普日、科技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三大”主题科普活动,累计参加人员达10189人(次),活动受众达17.4万人(次),共拍摄编播科普电视节目52期。一批优秀的科普民族文化产品得以脱颖而出:

“北看安塞腰鼓,南观景谷象脚鼓。”景谷县高度重视民族民间器乐和舞蹈的开发,组织象脚鼓舞表演队参加各种培训和外出演出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树立起利用科技发展生产、围绕市场搞营销的思想理念,把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象脚鼓舞节目,以文化科技下乡的方式送到村村寨寨和田间地头,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和谐。

芦笙舞、摆舞源自拉祜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是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澜沧县借助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平台,将科技致富、计划生育、民族团结等政策法规和有关知识,编排成“本土”民族歌舞、小品等节目;佤族原生态歌舞剧《狂欢佤部落》揭开了古老的佤族文化神秘的面纱,并以古朴、原始、优美的原生态歌舞与现代灯光、舞台、道具相融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族群众的高度评价,2013年“云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会演”获金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目奖、最佳舞美奖、最佳演员奖及优秀组织奖。

古老的文化形态、民族技艺和生态文明,不仅要用科技的手段加以记录和传承,更要让民族文化产业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并随着时代进步逐步延长其产业链,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中实现保护和开发的有机统一,千方百计培养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让群众从本土文化发展与传承中尝到更多甜头、得到更多实惠。普洱市着眼“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大局和民族文化强市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边疆繁荣开放三大构想,着力实施经济跨越发展、推进民生改善、繁荣民族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培养民族干部和开展民族理论研究、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六大示范工程,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亿元,重点抓好1个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30个民族特色村寨和1000户民族团结示范户的创建工作,开创了民族经济发展实力强劲、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民族科普亮点纷呈的大好局面。

科普民族文化:创新科技文化融合的新领域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科普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提供了新技术、新手段、新空间的同时,现代科技的进程是否必然削减民族文化的流传?民族文化的内核能否惠及科学普及的多样性?在中央着力推进的科普惠民领域里,民族地区将迎来怎样的新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开拓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新天地?现代科普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民族文化腾飞亟需现代科技的翅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目前,普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等诸多新课题、新挑战。土木建筑变为高楼大厦,机器轰鸣取代牛耕马驮,普洱少数民族群众开始打破固有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濒危,珍贵而古老的民族技艺被视为原始落后,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被“科技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尤其广播、电视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内外文化的交流、互动,现代“文化大餐”正潜移默化地让普洱少数民族原有的生活习惯逐步淡化,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后继乏人。面对滚滚而来的科技文明浪潮,普洱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亟需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

民族文化的土壤需弥补科普条件的不足。在云南普洱,科技支撑条件明显不足。资金困难、场馆缺乏等问题长期存在,十个县、区中,除澜沧县有一个在建的科技馆以外,其它县都是依靠临时借用场所开展民族科普文化活动,创作无场所、展示无平台、交易无市场等问题比较突出;民族文化特别是独门绝技往往掌握在极少数高龄老人手中,由于缺乏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激励和保护措施,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尤其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民族文化科普—

科普新领域的思考

普洱,不止是世界闻名的茶城,迄今她还保留着浓郁的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生态文化等特色民族文化。“高原普洱,世界共享”,挖掘、整理、传承和提升普洱多民族文化,运用科技文明,为民族文化腾飞助力,云南普洱的科普实践,为现代科普与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科学与文化“脱节”、科普公益性与手段多样化“脱节”、科学素质难涉人文领域,似乎成为了科普工作的某种瓶颈。显然,云南普洱市立足民族文化的科普实践探索对策,对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科普创新不乏普遍的借鉴意义。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的重要内容。普洱拥有雄厚的生态人文资源、生态自然景观和生态产业集群,曾被世人惊叹为“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恩赐”、“地球上没被伤害过的皮肤”、“民族文化博物馆和风情园”。打造生态环保幸福宜居美丽家园,既是普洱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市委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就是将科普人文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通过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留住村庄历史风貌、留住乡土特色,把每一个村庄都建成融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生态特色于一体的美丽家园,让人们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其次就是将科普人文贯穿于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始终,通过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特色产业开发、清洁能源利用、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提供示范和样板。再次就是将科普人文贯穿于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始终,通过开展生态文化普及、实施生态技术攻关全面提高休闲养生、普洱茶、普洱咖啡、生物制造和高原特色食品五大生态产业的科技含量,把发展生态产业引导到普洱参与全球竞争和产业分工的主攻方向。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工作、纳入科普升级。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既是普洱市实施民族文化强市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桥头堡”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民族文化作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文化在挖掘整理和制作传播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采用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等手段将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抢救、保护和展示,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发挥好科学技术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和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通过借势、借智、借力,大力打造具有普洱特色的民族文化学术品牌,在科技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民族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大胆尝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引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为普洱民族文化走出去创造更加良好的文化学术环境,通过文化交流和传递不断提升普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将民族文化发展科普纳入科普研究。强化民族科普研究、出台民族科普文化创作扶持政策、加大科普研究成果推广运用力度、加快科普研究人才培养和实现民族科普产业化等方面多做工作,为科普文化的发展繁荣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产品开发。组织更多的科技专家、科普大家和文艺作家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科普资料和创作素材,在科普产品研发中注入灵动的民族文化元素,让科普作品真正为民族兄弟姐妹所欢迎,这样边疆民族地区的科普之路才能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服务。各级科协组织要在增加语种、文化包装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在民族语言开发应用、主体民族科技文化人才培养和节庆科普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老师、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服务,千方百计提高科普宣传服务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科普阵地建设。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特点决定了科普文化阵地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面对科普活动国际化、科普服务多样化、科普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将民族文化纳入科普阵地建设并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提高的科普服务需要,是时代赋予科协组织的一项新职责、新使命、新任务,也是科普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主题科普活动。重视民族文化科普创作、培育科普文化中介、丰富科普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服务水平。普洱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有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和活动优势,只要把科普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茶文化资源、咖啡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整合好、挖掘好、利用好,科协组织每年组织开展的科普日、会员日、科技周、“三下乡”等声势浩大的主题科普活动,就有打造品牌、提升影响、惠及百姓的更多机会和空间。

作者:郝祥平

第二篇:探讨旗袍文化在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是茶叶从产品转换成商品的重要过程,包装的设计能突出体现茶文化的内涵,一直以来普洱茶以其养生保健的功效受到了大众欢迎,很早就被誉为茶中减肥之冠,普洱茶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其包装上都是体现民族文化,但其减肥的功效在包装设计中并没有得到应用。

减肥是女性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只有保持身材,控制好体重才能穿漂亮的衣服,旗袍是最能展现形体的服装,它的线条明朗,贴身合体,充分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现代旗袍更是我国女性最为理想的礼服,甚至一些外国女性也争相穿着。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旗袍文化及其形态特征来谈旗袍在普洱茶包装中的应用。

第一章 普洱茶的美容、减肥功效

普洱茶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自然平衡体内机能,因而有美容的效果,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之以恒喝普洱茶能降低30%的血脂,刺激新陈代谢,加速脂肪分解,普洱茶逐渐成为大众时尚的健康饮料,其保健美容功效备受人们的青睐,在海外被称为“美容茶”。其中含有的茶多酚还能够阻挡紫外线和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从而保护黑素细胞的正常功能,抑制黑素细胞的异常活动,达到美容祛斑的功效,是天然的护肤调理剂和增白剂。

很早就被誉为茶中减肥之冠,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普洱茶的减肥功效。饮用普洱茶可以减少胆固醇油脂,长期喝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效。普洱茶经过独特的发酵过程,可以提高酵素分解腰腹部脂肪的功能,普洱茶中含有微量的麴菌可以分解脂肪酶。

第二章 旗袍文化

说到旗袍的文化,传统旗袍,泛指旗人所穿的长袍,是满族妇女传统的服装,旗女穿立领、右大襟,直立式宽襟大袖长袍,衣襟、领口、袖边有绣花纹饰,衣服造型平直硬朗,下摆至小脚完全平直,女性的身体曲线毫不外露。

清末明初的旗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腿脚,裙长至足,宽松式,面料以厚重织锦或提花织物居多,多重镶滚,装饰繁琐。清后期,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与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汉满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民国时期,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解放了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对新颖时髦服饰的追求成为当时女性的社会风尚,上海女性成为妆饰的展示台,奠定了女装历史舞台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旗袍面料轻薄、收腰剪裁、开衩露腿,简洁装饰、色调力求淡雅,注重女性自然之美。

现代旗袍的剪裁更突出了人体的曲线美,它之所以流传至今与其“变化”、“舍取”,有很大的关系,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看旗袍在近现代的发展,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现代的旗袍作品既传递着民族精神又感应时代的气息,不仅整体造型符合中国艺术风格特点,又将东方特质手法融入其中,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着几千年民族服装文化之精华。

第三章 产品设计理念

本产品包装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普洱茶的包装不同,传统的普洱茶包装强调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本设计以普洱茶的功效和旗袍文化相结合来设计产品的包装。

旗袍如茶,有一种言不出的高贵,电影《花样年华》中女主角张曼玉在影片中精致华丽的旗袍令人惊叹不已,让欧洲人相信,中国女人的风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女子如茶,古时文人把茶比作女子,女子与茶有染是一种浪漫情怀的抒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性即女性,苏东坡表达了女子与茶本质上的同构,女子如普洱,不仅因为她与茶一样,需要爱茶、懂茶的人来爱惜珍藏。普洱茶如同有故事的女人,女人在茶中遇见另一个自己,越来越多的女人在普洱茶中寻觅到了美的钥匙,普洱茶打开了女人减肥的三重门,第一重:减肥塑身,减肥成了女性的一种生活态度,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不免影响了健康和容颜老化,于是进入普洱茶第二重门:美容养颜,普洱茶生津止渴、解毒通便,降低血脂含量,促进血液循环,解决了皮肤暗沉和斑点的问题,丰富的茶多酚抵抗了肌肤衰老。第三重门:修心,这是喝茶的最高境界,普洱茶有其独特的越陈越香的特点,喝普洱,喝出来的是一种充满内蕴之美,需要时间的积累,正如好普洱需要时间的历练,一个心智成熟的女人需要经历沧桑之后的沉淀一样。

包装采用凹凸感设计,旗袍的基础形制源自中国传统服饰,而紧身的外形强调着形体的存在,特别是胸、腰、臀围结构的处理,重点突出女性柔美曲线,这个设计理念与普洱茶的减肥瘦身功效达到统一,设计内容提取旗袍的基本组成元素,制作成品如图:

第四章 结论

本设计以普洱茶的功效和旗袍文化相结合来设计产品的包装,女子如普洱,不仅因为她与茶一样,需要爱茶、懂茶的人来爱惜珍藏。茶是一种修心,旗袍是难言的高贵,中国的文化成全了它们的不俗。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周纹宇

第三篇:论加快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的开发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的内涵与特征,对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普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普洱 茶文化旅游 开发

茶文化是包括茶园林、茶制作工艺、茶艺、茶道、茶礼仪及与茶有关的众多文化现象的综合体。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产品形式是以优美的环境为条件,以茶产业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文化载体,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为内容而开展的,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自然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近年来,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突出的优势。从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起,普洱市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茶城”的形象,并在“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把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八大旅游产品之一。因此,对普洱茶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和合理整合,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但能够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进普洱市的旅游业发展,进而拉动该地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想之地;第二,普洱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62.9%;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第三,普洱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茶树资源丰富,野生型、过度型、栽培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是“天然的茶叶博物馆”,当之无愧的“世界茶乡”。到2005年底,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134.1万亩,其中古茶树(园)60万亩,现代茶园74.1万亩,总产量3.55万吨,实现茶叶总产值10.2亿元;第四,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分布有14种世居民族,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首先发现、驯化和利用了茶树,开创了人类种茶的历史。在长期的种植、采制、饮食、贩运普洱茶的过程中,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普洱茶园艺文化、普洱茶采收与加工文化、茶马古道与马帮文化、饮茶习俗与茶道文化和普洱茶收藏与鉴赏文化等,以及由各少数民族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传统习俗演义出来的民间歌舞等。普洱茶文化以其自然、清幽、恬静的文化魅力,对喜爱茶文化的人们构成了独特的吸引力。

二、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

普洱市旅游近年来有了一定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5.56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0469.47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1298.47万元;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的一批茶文化旅游产品正在形成。目前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镇元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及万亩野生古茶林生态旅游、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生态旅游、营盘山万亩现代茶园及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旅游等。计划推出的有:天下普洱茶国、普洱古茶都等。普洱市力图打造的城市形象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其意图显然是要凸现茶文化旅游在普洱市旅游中的主打地位。但是,普洱的旅游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经过多年开发以后依然处于“冷点”状态。普洱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并未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强势,这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雄厚的茶产业优势不相称。经过分析和调研,笔者认为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起步晚,开发程度低。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发展起步晚,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和旅游经营管理经验,而且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定位,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

2、旅游产品整合度低。普洱地区茶旅游资源呈零散分布,整合度低,茶产品的组合度较低,主要以茶园观光作为茶文化旅游产品,其市场需求局限较大。茶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以闲静、淡泊为特征的“冷”休闲活动,缺乏强刺激性,如不提高组合度,就难于构成触动大量游客出游的专门动机。

3、产品的文化含量不够,特色不鲜明。目前普洱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其文化含量明显不足。由于茶文化旅游内容不丰富、不饱满,大大地影响了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因而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闪亮卖点,形不成市场竞争力。

4、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旅游的过程要有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填充,而旅游活动内容又需要一定的旅游业态的支撑。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以观光为主的形式化层面上,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因此,如何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活动内容,培育一批与茶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态就成为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5、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项目开发资金不足,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总量小,自身财力弱,引资规模小,投资环境差等问题,使普洱市发展休闲旅游的步伐受到严重的制约,2004年普洱市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为1910.85元,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60%。由于普洱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1)通往古茶树园区的道路条件较差;(2)景区规划及建设级别较低(目前仅有A和AA景区8个);(3)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规模小而散,尤其缺少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4)城市园林化程度不高,达不到生态休闲旅游的要求。

三、加快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普洱市现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应把普洱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厚的茶产业基础、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等进行空间、内容和形式的整合开发,尽快形成普洱市旅游核心吸引力。

(1)空间组合——通过点线连接,对旅游资源(自然风光、茶园林景区、民族文化示范村落、茶马古道、茶文化娱乐园、人造景观等)进行组合。点与点之间的线不宜长,布点不宜少,同时应注意整治线路沿途的视觉景观,以提高空间整合度。

(2)旅游活动内容组合——通过打造一批吸引力较强、特色鲜明、影响大的大型旅游节会和特色民族节庆(如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茶博览会、茶马会、民族鼓舞节、泼水节、葫芦节、双胞胎节、芒果节等),把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展示出来,并把旅游茶园林观光、自然风景观光与民族茶艺表演、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原生态民俗体检、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活动捆绑起来,以形成闪亮卖点。

(3)旅游活动形式组合——通过精心安排时段,把观光、观赏、参与、娱乐、休闲合理地组合起来,以强化旅游清新感,增强体验度。

2、认真分析和研究市场可能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主动地开拓旅游市场。虽然普洱旅游更广泛的市场是港、澳、台地区和欧美一些国家以及国内沿海城市,但一段时期内普洱旅游的第一市场应该是省城昆明,或者说昆明是普洱旅游首先要开发的市场。通过打开并培育昆明旅游市场,向省外、国外拓展。只有吸引了大量的昆明游客到普洱旅游,才能对省外和国外的游客产生影响。普洱市应通过大型茶事节庆,着力打造普洱旅游形象,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及各种营销手段开拓旅游市场,使普洱市真正成为云南旅游的新热点。

3、创新思路,着力建立有文化含量的旅游业态。适应新的普洱旅游发展趋势和变化,以新的思路重新定位和谋划未来普洱市旅游业发展。以普洱茶文化来提升核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系列整合产品。通过对普洱茶文化和区内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提炼和整合,凸现普洱茶古朴、厚重、丰满的文化特色。只有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及原生态民族文化,打造出一批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的优势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卖点。积极培育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业态,如:茶叶交易市、茶道饮食市、制茶工艺展示所、茶艺表演队、茶歌舞表演场、大型民族歌舞专场、民间少数民族杂艺表演场、茶文化博物馆、茶鉴赏会所等。将目前已经整理排练的一批大型民族歌舞如《茶之魂》、《茶乡春潮》、《普洱茶之歌》、《茶韵古乐》等大型歌舞和音乐会形成专场,以业态形式提供给游客消费。

4、多渠道融集资金,着力改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是茶文化休闲旅游的必备的条件。应多渠道融集资金对通往景迈、芒景万亩栽培型古茶树园区和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园的道路进行拓宽、铺油,以提高通达性和舒适性;对茶马古道必要的修复性建设;完善景区规划及建设,提高景区级别,力争创建数个4A或3A级景区;加强建设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相对集中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尤其是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加快城市园林化建设,加紧推进“满城绿色,满城水”项目设计实施,规划建设时应注意应用借景的方法,把城市园林延伸至自然背景,并逐步与自然生态背景融为一体,着力营造和谐生态城市休闲环境。

【参考文献】

[1] 汝百乐: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 2。

[2] 周红杰:云南普洱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3] 思茅市旅游局:(内部资料)思茅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6。

[4] 思茅市人民政府:(内部资料)思茅市“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2006。

[5] 云南省政府:(内部资料)思茅市“十一五”发展研究,云南发展研究 2006。

作者:文南薰

上一篇:大数据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