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2022-09-12

1 研究背景

在世界经济格局日益变换的这种大背景下, 民营企业想要发展, 就应该做好准备提升企业的综合力,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想要突破自身发展到更大的规模, 却受自身融资能力不足的限制, 民营企业应当更关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 形成赏罚分明的管理机制, 使其自身实现企业的价值。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尚未发展起来, 而且企业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审计范围狭窄、缺乏外部监督而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够、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清晰、审计工作缺乏根据等诸多问题。我国主要把审计工作的重心投放在国企、事业单位, 由于民营企业开设内部审计的时间较短, 所以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这一块存在很多欠缺, 还未形成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具有建设性的理论成果, 面对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局面难以满足, 所以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是迫在眉睫的。

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定位不清晰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准则,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与国有企业不同, 它缺乏国家的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 在遇到困难时只能靠自身渡过, 企业为了生存会不断地寻找开源节流的方式方法, 导致民营企业内审机构的设置不规范, 相应的职能定位不清。一些民营企业主主动设立内部审计, 也只是想要提高收益, 缺少想要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因。很多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而少数的设立内部审计的民营企业, 其机构设置也不是很符合要求, 为了节源有很多内审机构是与其他相关部门合并的。由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 其工作职责定位一直含糊不清, 从而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应有的监督力度。

2.2 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不充分

很多人对内部审计的职责不清楚, 因为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做出指导性的明确规定, 对其定位也不准确。所以很多人, 包括企业都认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可有可无的, 只需听从领导的安排就是, 完全忽略了内部审计有其自己的特殊性, 把内部审计当作和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相同的内部机构。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较晚, 一些治理理念和审计方法都是参照别国的模式, 因此很多人只是模仿其机构设立模式, 只能看到其外在表现, 不能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如果不联系自身实际情况, 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很随意, 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另外, 我国的大部分民营企业股东都是亲属, 审计人员在审查工作时, 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会深究, 所以最后出具的审计报告反映不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的资产造成了损害, 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3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民营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职能认识不足

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是家长式管理, 具有专制性的特征, 经营者手握大权, 兼有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当企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了, 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重大失误。

大多数民营企业领导人在商场上拼杀多年, 领导者有丰富的商场实践经验, 但缺乏理论基础, 我国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宣传力度不够, 所以企业主对内部审计不够了解, 加上受自身素质不高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导致他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很片面。他们认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功能就是监督企业经营活动执行情况来促使企业提高效益, 因此他们没有看到内部审计的长期性和潜伏性, 从而低估内部审计创造的价值。

3.2 民营企业的特性制约内部审计的发挥

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是个体发展起来的, 有的是和他人合伙共同创业,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发展越来越大, 成了如今的民营企业, 也有一些特殊的是由国有企业改制来的。在初始阶段, 企业主缺乏资金, 又没有融资渠道, 因此普遍存在资本规模约束企业发展的问题。个体企业企业规模太小, 缺乏国家强有力的支持, 因此企业默默无闻, 吸引不来高端审计人员, 企业缺乏创造力, 快要生存不下去的个体企业主们结合在一起, 以合伙的形式谋求发展。在民营企业度过生存阶段, 对企业的资本、规模也产生了新的需求, 但民营企业家们不愿意接受外界资产, 民营企业的这种守旧、封闭的产权特征会导致民营企业的产权被家族成员掌握, 少数的股东掌握了企业所有的股权, 集权制特征明显, 导致了公司结构的单边治理。企业所有者习惯于亲自对企业资产的进行监督, 掌握资金的动向, 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 认为没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行使这些职责。

4 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属于组织上的独立性, 审计活动能否独立进行决定了内部审计能否有效地履行其职能, 从而达到增加组织的价值。独立的内部审计要求内审机构依照民营企业制度独立的行使审计监督权, 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预。搞好内部审计工作, 设立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是完成内审工作的前提。内部审计机构直属于管理者, 只对管理者负责, 其地位与职权在其他职能部门之上。由于是本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 确保了其独立性, 为其职能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障, 内部审计才能为民营企业主提出较为完善的审计建议, 这样就能促进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终使民营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2 加强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层的领导

领导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进行, 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改变观念, 使整个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 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讨, 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审计机构的建立, 最重要的是在观念上彻底的接受内部审计制度, 并保证执行审计规定, 通过对企业各方面尤其是经营、财务状况的了解, 及早发现企业中的不足和缺陷, 寻找最优的解决对策并及时调整。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审计部门。协调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使其工作的配合更加紧密, 建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企业只有将内部审计发展起来, 才能减少对外部审计的依赖从而降低审计成本。只有提高了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心中的地位, 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4.3 引入多元化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方法

(1) 引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有很多, 其中一点是为企业的发展规避风险,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 (简称IIA) 对有关风险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的结论:将可能对企业未来引起一系列的后果和影响的现在不可预见的事称为风险, 并给这种风险的系数维度制定相关标准, 而这种不可预见性的事件或许是对企业有利, 或许是对企业有弊端的, 被称为风险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是内部审计的一种发展阶段, 也可以说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形式。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风险为关注的核心。民营企业近些年迅速成长、投入了巨大的资本, 内部审计的职能发生了改变, 不再是只为股东服务, 而是更加重视更多的社会公众。内部审计的主要的职能之一还有受托管理调控机制, 股东的形式多样导致产权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加强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生存能力, 达到共赢的目标。

(2) 利用IT技术开展内部审计的动态评估。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近些年被广泛运用并发展起来, 促进了新兴的审计工作方法的产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 熟悉行业动态和新闻进行资料的收集。可以根据新兴技术建立一个互联网的内部信息数据库, 客观填写并且实时更新有关的经营数据和工作进程等供企业员工共同进行监督来收集内部资料。在将这些资料整合利用运用互联网, 将企业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都进行记录, 按轻重缓急排序, 制定相关的风险应急措施并给出后续弥补对策和针对这一风险的治理办法, 及时提醒企业的领导查看, 管理层再风险以及后续处理方法进行监控。

摘要:本文主要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定义和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 陈述了当今时代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与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现状相对比, 对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民营企业应该看清自身的实际状况, 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 清晰定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 确立适合本公司发展的规章制度。对内部审计进行改革, 主要针对组织机构、人员素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这三个方面, 制定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选择效率更高的审计方法, 使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强化。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上一篇:财会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下一篇:浅谈疾控机构业绩档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