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2022-12-17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也由最开始的追求吃饱穿暖的目的, 转变为开始寻求更加舒适、悦目的生活环境。

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及理论探索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运动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率先在建筑领域中爆发的设计运动。其爆发的根原即资本主义末期社会迅速发展工业水平壮大。它的内容中所具备的是向现代主义挑战和对现代主义的否定。

最早提出了“后现代” (Post-modern) 一词的是德国的卢纳尔夫, 在1917年。“后”是相比较于“前”而言的, 它意指的是一种转变与转型。“后现代”是一个庞大繁杂的集合体。泛泛的说, 首先, 后现代可概括成为一段时间范畴, 即现代主义之后的一段时期。其次, 后现代又是一股新型思维观点, 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相比较现代主义来看的。再者, 从范围上讲, 艺术、设计、文学、心理、教育、社会、政治等诸多领域都受到后现代思想的影响。它兴起以及衰亡不会如同文艺思潮一般, 它对当代人面对和选择怎样的生存模式具有某种必然性, 即一种文化理念。“后现代主义”这一特殊的历史存在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必然性。“后现代主义设计”倡导彻底背离"现代主义设计”且特别反感生硬的国际主义风格表现形式。关注产品设计“人本主义”思想, 重视人性化设计。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流派

波普设计——重视大众消费文化, 一反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性主义, 倡导“反设计”, 并明确提出设计大众化、广泛化, 使设计进入民主化时代。通俗化、幽默的、诙谐的、性感的、低廉的波普设计, 成为后现代设计开端。

孟菲斯集团——后现代主义工业设计的代表者, 在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兴起, 它的主要表现是认同了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古代文化的装饰艺术。

孟菲斯的设计中功能往往从属于形式,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以处理设计中的各部关系, 在设计中大量运用艳丽的颜色和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装饰图形、纹样等。孟菲斯宣扬的形式主义、装饰主义、华丽色彩、强烈个人主义成为后现代设计的主要特征, 也是设计师重新审视设计、挑战垄断多年的国际主义风格的利器。

解构主义——否认和判离正统准则与规范且通过解构的方法揭示多层意义, 是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凌乱化来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

解构主义是后现代设计的又一探索。“解构主义”是一种极具震撼力的设计表现手段, 依据设计的需求, 将其聚焦下的设计对象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和重构, 以谋求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规条和模式的突围。

新现代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极端发展后, 加入后现代主义基本语汇对于现代主义生命的一种延续甚至更合理化。依然坚持减少性、功能性和理性的设计。所以, 新现代主义也被视为晚期的现代主义。

其他如“减少主义风格”“微建筑风格”“高科技风格”“微电子风格”等, 皆是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发展、补充、改良或批判。

3、“后现代主义设计”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欧洲、美国等地后现代主义设计蓬勃发展之时, 中国现代主义设计处于萌芽的生长期, ‘现代化’被定为经济发展的明确目标, 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没有生长的土壤。现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科技手段下逐渐拉近, 新思想的传递速度正在加快, 使得更多中国设计师开始了解国外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理念并且也在同时去学习外国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新潮思想。

现代主义设计是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 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想不能认同的, 因为其忽略了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和地方特色。而后现代主义提倡文化多元化、开放化, 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变异性, 注重在设计中表现个性和民族特色, 同时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视古典文化的继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工艺和史料可供传承、学习、利用, 如剪纸、蜡染、刺绣等技艺, 完全可以为我们的设计增光添彩, 提供不少灵感, 这对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总结

后现代主义运动是从欧洲掀起的设计变革浪潮。在设计实践中, 要辩证的对待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方法、原则, 理性的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体系。吸收传统文化, 使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产品走向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还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它还有着更多的内涵等待着被探索、发现。

摘要:本篇文章的脉络是从历史背景、设计风格、中国国情等角度来探索“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缘起和内涵。

关键词: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M]2002

[2] (英) 查尔斯·詹克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李大夏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M]1988 (13)

[3] 刘景森王珺赵红英《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4]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傅奎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设计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7] 付彧后现代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之辨析[J]美与时代 (上) 2017.07

上一篇:浅谈物理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下一篇:中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