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及其强化路径——基于广州大学城高校的调查

2022-09-11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分析

本课题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以广州大学城高校为取样范围, 通过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的形式, 共发放问卷1000份, 收回有效样本795份, 有效回收率为79.5%。

(一)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有限, 认知较为模糊

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 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了解或信仰马克思主义。

37.61%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这个问题表示不清楚。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大学生是否应该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选择“说不清”。可见,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也很模糊。

(二)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看法主流是积极的

调查结果显示, 41.5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有马克思主义信仰, 只有6.42%的大学生认为不应该有马克思主义信仰。

另外, 55.72%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较为坚定。在谈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否有明确的了解时, 了解和基本了解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47.17%, 总体来说, 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的人数较多。

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抱以积极态度。

(三)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淡化现象

多数学生认为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了, 调查结果所示, 43.65%的学生对此结论表示肯定, 只有15.9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淡化。甚至有学生认为当今大学生都在被社会赶着过生活,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简言之就是追求利益, 生活离信仰太远、太空。

从这里也可看出当今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确实存在淡化现象, 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二、大数据时代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有6.4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不应该有马克思主义信仰, 同时有53.08%选择“不清楚”, 这实际上折射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态度模棱两可。笔者认为,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现实社会问题

大数据时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冲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化的现实因素。在社会政治转型过程中, 大学生追求民主、信仰自由和个性解放, 不从主流成为其追求自由的表现;经济转型过程中, 利益结构的变迁和重组, 导致人们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每个人都在努力地争做合格强势的市场主体, 这使每个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1]。”

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教条化和空泛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手段和培育方式在青年学生看来略显古板和乏味, 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组合结构失衡, 进而又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甚至缺失[2]。

(二) 教育的弊端

这里的教育弊端主要指高校在信仰教育机制、教育者、教育对象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发展对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一, 从当前的教育机制来说, 在主导观念上依旧是以分数为先,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大多停留在对概念和结论的记忆上, 学习的重要性更多是体现在分数上, 而不能结合具体的实践加以运用,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作用缺乏认知和理解。

第二, 从教育者来说, 依然存在教学内容空泛、教学手段单一、教育者态度不正的问题, 这也成为导致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重要因素。若教育者本身学识不足, 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与历史使命感, 疏于创新, 惯于旧法, 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那么导致受教育者学习兴趣缺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 从受教育者方面来看, 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态度冷漠、思想认识缺位等问题, 导致其不能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乏耐心。

第四, 从互联网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和冲击来看,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同时, 传播的诸如金钱至上的观念也对教育的成效提出了挑战。同时, 大数据技术既方便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 也增加了有益信息分辨的难度, 对大学生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实用取向的影响

从现实生存发展的压力和需求来说,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下, 有部分学生过分看重当下的物质利益, 以满足自己实用需求, 却忽略了信仰和精神引领的价值与作用。

就当前的高校教育来说,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只占少数。

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为例, 其中仅有四所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且被当作冷门的学院和专业。多数学生在生存就业的压力下, 认为马克思主义很难带来现实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而对其持冷漠的态度。

三、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化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迷茫等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能帮助他们抵御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和社会需要。因此, 探索大数据时代构建和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方法势在必行。

(一) 大数据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

大数据时代, 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提高执政能力, 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以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通过马克思主义践行者的榜样力量, 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是, 国家需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的投入, 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进程中推动理论创新, 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政策、方针、路线以适应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 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心, 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源泉。

二是, 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宣传者, 要注重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参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宣传和普及。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通过网络媒体对优秀党员的榜样力量的宣传, 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各方面宣传榜样力量中能够受到的正面影响, 潜移默化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 生出一种见贤而思齐的自觉。

(二) 全国高校众志一心,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重塑大学生信仰, 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3]。

高校需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过程中积极创新, 使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和认同。一是,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要摆脱刻板的教育模式, 树立教学新观念。

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海量的、大规模数据作为教学资源, 化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具体, 使理论贴近生活。

同时, 教育者还要主动学习和提高数据素养, 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终端等载体, 科学及合理地搜集大学生微博、微信及上网浏览记录等信息,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和趋势, 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二是, 高校要充分利用和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 潜移默化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大数据时代微博、微信等各种获取社会实时动态消息的方式越来越普及, 高校应积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如微视频等, 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校园网页、各个宣传栏和校园公众号也应随时捕捉和跟进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为学生分忧解难、答疑解惑,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 以本土文化作为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切入点

立足于大数据时代, 各区域高校可以创造性地结合本区域的文化特色, 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 运用本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来创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化路径。以广州地区为例, 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广州大学城, 60%的大学生对广府文化具有认同感, 据此从广府文化为突破口来促进大学城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理可据的、是具有可行性的, 要创新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完全可以借助广府文化的桥梁作用。

将学习马克思主义融入广府文化, 把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和实践化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只有以此为基点才能在更广泛的程度上调动起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是在风俗节日中体现、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 使马克思主义在“寻常日用”中深入人心, 如猜灯谜是元宵佳节的特色活动, 可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作为谜底, 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戏曲、音乐、小品等文化形式结合起来, 丰富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式。如以小品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演绎出来, 让大众在浅层面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三是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先进技术制作出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手册, 扩大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接触面, 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

将人们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地区文化所固有的文化认同感作为切入点, 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条件将广府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 不仅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而且开辟了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思路, 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提供启示参考。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其认知模糊、认同淡化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 立足本土, 结合广府文化这一具体的地域文化背景, 探索并提出基于广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二者契合之处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广府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倩倩.当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浅析[C].中国社会科网, 2013, 9-26.

[2] 徐秦法.当代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研究[J].理论月刊, 2011, (3) :181-184.

[3] 陈云云, 卫璐琳.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双重境遇与破解之道[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 (3) :139-143.

上一篇:定时器/计数器教学设计下一篇:水闸设计中闸下水位-流量关系的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