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文化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英语专业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文章通过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第一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文化建设初探

[摘 要] 专业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结合专业特点、职业文化,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日常活动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专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专业文化 职业文化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然而,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校企人才的供需错位,暴露出我们目前教育的症结:专业知识教育多于专业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强于专业观念教育;注重校园教育共性,忽视教育与职业的衔接;注重培养能力,轻视塑造精神。

高职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每一个专业都明确地指向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这就要求不同专业根据职业岗位情况,确定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将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凸显市场性,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观念的转变、心理上的转变、行为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人生重大角色转变,培养职业能力,树立职业价值观,为相关行业培养出合格的准职业人。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建设与行业对应的专业文化,也就成了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

二、影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文化构成的因素

1.职业文化因素

专业文化是师生围绕某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它包含了师生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乃至对专业教育的认知,对专业中每个人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专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都应来自相应的职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建设专业文化重要的借鉴内容,对应用型高等教育来说,行业用人标准影响着专业育人标准,从这点上看,专业文化建设必须吸收行业文化的精髓。构建专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文化。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高素质” 职业人才意味着首先应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精神和态度;再者为基于专业能力的职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板块由知识与能力两部分构成:英语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涉及商务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具体地说,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熟练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岗位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较强的英语听、说和一定英语商务文件的阅读、写作能力;

(2)与不同文化国家客户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3)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客户开发能力;外贸流程操作能力;

(4)信息检索能力、办公软件操作和网络、电脑维护能力;

(5)高度的责任感、踏实敬业、细心负责、诚实守信,奋进向上和终身学习等;

(6)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等。

2.专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素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根本,也是专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素。分析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关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因素是教育的出发点,建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知,调动学生在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潜力,为学生创造成为优秀职业人的条件和基础。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有其自己独有的特点,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学习目标模糊等问题,在强调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主调下,让学生在语言和商务教、学过程中感受,感悟,培养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并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突出学生个性、克服惰性,扬其长补其短,培养学习和工作的恒心和毅力,养成踏实、细致的作风。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专业特色、职业文化和主体因素的情况下,充分重视职业精神的锻造,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文化,并贯穿于各个环节中,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1.课堂教学环节

涉外商务活动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商务文化涉及英汉两种语言、中西两种文化,导入跨文化理念,使学生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 提升商务文化素养,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消除文化隔阂,促进商务文化理解和交流。商务文化素质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商务活动成败。同时,商务英语人才除了熟练掌握外语专业知识以外,还需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2.实践教学环节

合作学习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而项目教学法亦是职教领域备受推崇的教学法。项目是合作学习的最好载体,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最佳策略。实训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训环节中采用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策略实施,小组成员的异质性,使每一个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努力都不可或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团队合作学习策略在实训环节中的广泛实施,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 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技能也得到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并为学生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留下了实践空间。

例如,设计“商务英语交际”项目实习时,将班级依据行业划分为若干小组,模拟组建公司,模拟招聘、参加展会、公司和产品介绍、营销推广、接洽客户、商务信函往来、商务谈判、签订合同等一整套商务活动;设计“外贸流程和单证操作实习”项目时,利用商务实训软件和网络资源,将班级依据进口商、出口商、货代、检验检疫部门、海关、保险公司、船方、银行等角色,完成案例中商务英语信函和业务单证的拟定、擅自及组合操作,学生在合作时,对于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心中有数,在“项目”合作中学会合作,倾听、质疑、评价,欣赏,不仅拓宽了思路,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主动合作、相互欣赏、理解宽容的良好习惯和心态,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在项目实施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3.专业教育中植入管理理念

专业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大特点与竞争力在于是否符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尽快上岗。因而学生快速理解并接受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与效率,最终决定其社会竞争力。专业文化构建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为培养既具备英语交际能力又具备涉外业务办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抓好细致思想教育。注重加强责任意识,学会做人,认真做事, 培养学生“眼中有活,心中想事,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作风。例如,树立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独立理性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能力。再如,运用企业管理法则加强商英专业优良学风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团结、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谐的集体给人奋进向上的浓厚学习氛围,便于目标达成。

4.校园文化生活

如果说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实现了方法论的问题,那么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就是将课堂和实践中学会的方法和被灌输的管理理念进行实践的舞台。有方法、有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和多元智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社团是大学生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平台,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组织英语文化圈、翻译协会、戏剧社等社团,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团,参与管理,建立良好的组织运营理念,学会经营,学会管理,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寝室文化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种缩影,反映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寝室卫生、氛围、文化等多方面的评比和星级文明寝室建设,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形成养成教育,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和谐中共处,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

5.师生专业文化团队共建

专业文化建设需要介绍、 影响、强化的学习途径,借助组织和人际影响力进行语言、行为、环境方面的传播,使专业文化不断得到强化。专业教师在专业文化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群体,是专业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他们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专业气质, 良好人格魅力和团队氛围都能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专业信念、专业追求。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商务英语专业中不断倡导和强化专业文化理念:

(1)“事无巨细,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踏实、敬业的学习和工作作风;

(2)“没有借口,不找借口”——培养学生的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学会在工作中探索大量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良好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团队执行力。

专业文化的建设中,需要不断进行引导、纠偏,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文化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职业岗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

[3]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2006

[4]朱发仁 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 职业教育研究,2007.4

作者:黄 文

第二篇: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

摘 要: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文章通过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农业院校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3)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翻译能力必须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英语世界性的凸显,我国外语界已达成共识: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但是,外语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还应该将传播本民族文化作为外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指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用恰当的、符合英语国家人民表达习惯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1]。该能力基于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和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由于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双向交流,所以,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懂得如何同外国人进行成功交际,了解异域文化,同时更要学会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的事物和概念,从而介绍和传播本土文化。可见,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应该是中国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应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和传承。语言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导入。然而,近些年,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英语教学的教材和课堂偏重目的语文化导入,高校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而且,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严重缺失,令人堪忧。当前研究仅限于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提高途径[2]、缺失[3]和中国文化渗透等几篇论文[4] 。可见,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研究主要停留在现状调查方面,对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对策也是浅尝辄止,而且针对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研究更少见。本研究基于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尝试提出改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启示,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推进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有益建议。

(二)研究对象

被试为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本科专业学生(二年级学生,共256人),学生来源广,代表性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高,时间投入多,上课时间集中,能保证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问卷和测试。问卷由考查中国文化常识的20 道单选题和20 个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组成。测试为书面表达,要求被试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用英语任写一篇介绍中国文化的短文。问卷利用课外时间随机发放,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调查于2014年4月进行,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56份。问卷答案依据《中国文化通览》(辜正坤主编,2006)提供。

(四)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的情况、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部分20个单选题调查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包括耳熟能详的人文、地理、民俗风物、饮食等基本文化知识。具体而言,将调查结果分为A、B、C三级,分别指正确率低于40%、40%—60%和高于60%。A级中的正确率最低,包括:苏州四大园林,儒学核心,“四书五经”,“永乐大典”,科举制产生的朝代,宋初四大书院,宴席礼仪中的客位。B级属中国文化基本知识,包括天下第一泉,四大菜系,现存最早的文字,京剧,敦煌石窟,《清明上河图》,初唐四杰,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C级(四大高原,四大发明,四大盆地,佛教,端午节)的正确率相对较高,但考查内容属于常识。总体而言,虽然学生的正确率为68%,说明他们基本了解地理、风俗等文化传统,但一旦涉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结果差强人意。比如,大部分学生不知“四书”包括哪些典籍;不懂“礼仁”的含义;甚至不知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准确翻译20个中国传统文化词语,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了直观,也将调查结果分为A、B、C三级。A级(低于40%)中所列词语翻译的正确率最低,包括:春联,仁政,脸谱,中庸之道,生肖,四书五经,剪纸。处于B级(40%—60%)中的词语(馒头,农历,粽子,压岁钱,《红楼梦》,年)主要涉及风土人情,属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学生的翻译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至于C级(高于60%)中的词语(除夕,书法,佛教,故宫),虽然正确率较高,但结果不容乐观,因为高中生也能正确翻译。

至于测试部分,大约30%的学生交了白卷。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较为熟悉的“春节”主题,却因无法正确表达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发红包、包饺子、看春晚、守岁、团圆等春节风俗,导致英文表达言之无物,词不达意。

本次调查反映出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欠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极度欠缺,充分说明大学阶段仍应继续加强中国本土文化知识输入,英语教学应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导入,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三、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本次调查表明,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欠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极度欠缺,原因如下:首先,甘肃农业大学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的高校,对外交流较少,学生很少有实践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其次,甘肃农业大学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英语教学仍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目标是应试,习惯于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单词,很少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谈不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语言知识不能活学活用,造成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低下。再次,甘肃农业大学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自身的素养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教师队伍年轻化,多数教师无出国学习经历,这无疑造成了英语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成为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的一大原因。

四、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文化虽是宏观概念,却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性。因此,学者们一直认为,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或抛弃母语文化输入。无独有偶,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应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能进行有效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交流。由于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际,这意味着目的语文化表达能力和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地位均等,还意味着大学生在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还肩负着输出中国文化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输出”重于“输入”,才能适应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实际需要。因此,外语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中国文化输入,才能适应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实际需要。从宏观上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明确中国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把中国文化纳入大纲,规范中国文化教学的实施细则,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二)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材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还应调整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鉴于当前鲜见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的事实,教学管理部门应从宏观上调整课程设置,如增设“中国文化外宣”等课程,多开设一些诸如中国典籍、诗词英译赏析或中国特色文化翻译等公选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应将培养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渗透到英语五项学习技能中。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不但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因此,只有加强英语教师文化教学方法和理论培训,鼓励参加各种中西文化交流研讨会,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胜任文化传播使命。

(四)完善测试制度

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重视语言技能测试,文化知识测试被长期忽视,致使学生忽视文化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应在测试中加入中国文化知识的考查,考试成绩应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高度相关,测试内容应涵盖日常生活、文化习俗、礼仪和中华文明等方面,测试形式多样,全方位考量并巩固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极度欠缺这一现状,如何让他们从异域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中国文化传播者?如何促进平衡、有效的双向交流?这不仅是本研究的初衷,也是教育管理部门、教材编写者和外语教育者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兰军.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J].宁

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2).

[2]蒋亚瑜,刘世文.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方

法与途径[J].集美大学学报,2005,(1).

[3]袁肃.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看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缺

失[J].黑河学刊,2008,(5).

[4]黄辉.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其途径[J].东

岳论丛,2009,(4).

作者:王小龙 袁陇珍

第三篇:基于调查分析的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针对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建设滞后状况,对目前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开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基于Kramsch的文化教学理论,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构建了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阐述了体系中课程类别的划分与理据、课程内容和作用,旨在促进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文化课程;文化课程体系

《高等學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对英语专业的新定义是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1]。这个定义指出了英语专业的内容与方向,明确了文化课程的地位,彰显了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特点。文化课程是以“文化”为核心概念凝聚起来的一系列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具有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功能。《国标》要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博人文通识知识、高尚人文情怀和厚实人文底蕴的外语人才[2]。语言、文学和文化作为英语专业方向的3个核心课程群,在建设方面并不均衡。与语言、文学课程群相比,文化课程群的建设滞后。文化课程长期处于散在状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群。近年来,英语专业逐渐回归人文属性,文化课程显露出其自身价值。一些学者在探索英语人文教育中,提出了许多具有方向性的观点。金利民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3];蒋洪新从英国近两个世纪的人文与科学之争出发,结合现代大学的理想,论述人文教育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建设的重要性[4];何玲梅认为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内容设置的向度在于遵循人文发展规律,实现从“语言符号”到“文化理解”的转向[5];孙有中提出并阐述了一种英语教学新范式:“人文英语教育”[6]。学者们的此类研究为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本研究拟在《国标》视域下,参照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开设情况调查数据的结果与分析,构建一个文化课程体系。目的是使文化课程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课程群,充分发挥其人文属性,为英语专业的整体发展和建设起到支撑作用。

1文化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1.1调查问卷设计

本调查旨在了解文化课程开设的状况。调查问卷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文化课程名称供被试选择,同时也留出空间填写未尽课程,以便全面呈现各校开设的文化课程。

1.2调查对象与实施

问卷原则上发放给有关外语院系的负责人或文化课程负责人,一校一卷。问卷的发放全部是一对一完成的,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在院校类别上有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其他类院校,在办学层次上有985院校、211院校、全国重点和普通院校。

1.3调查结果

将40所院校的文化课程累计起来,共有43门。按照开设院校数目和所占全部调查院校的百分比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

1.4结果分析

1) 文化课程覆盖面较广,对课程学习和建设具有参考价值。调查发现,目前开设的文化课程门类比较齐全,有中国文化类课程、西方文化类课程以及跨文化类课程。西方文化课程作为主体比较突出,国别文化、电影文化、影视歌曲文化等课程形式多样。这些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系统学习文化知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知识范围和框架。调查结果有助于各院校借鉴其它院校开设的文化课程,进行横向对比,找出自己在课程建设和设置方面的发展空间。这些课程对于构建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而言,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和课程选择项。

2) 各院校开设的文化课程内容和数量不尽相同,少则3门,多则达11门。从开设的院校类别来看,外语类院校开设课程门数最多,在全部43门课程中,开设了35门,比例达81.3%。其他依次为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和其他类院校。差异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认识上的问题。目前一些院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二是师资力量的问题。各校能够开设出各类型文化课程的教师队伍有差异,存在因校设课、因人设课的现象。

3) 文化课程外部界限不清晰,内部凝聚力不强。课程重合度不强,课程设置分散,能够达到半数以上院校共同开设的课程只有5门,仅有一所院校开设的课程则达24门。与此同时,一些课程内容相似度较高,但名称各异,降低了课程的辨识度。文化课程建设面临着课程界定、课程类别划分、课程设置等具体问题。构建起一个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的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2文化课程体系构建

Kramsch认为在文化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去理解和感受目的文化的特点。为了达到跨文化理解的目的,必须在了解目的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基础上,比较两者的异同,理解相关文化现象,采取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文化现象[7]。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以这种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国标》突出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特性,强调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吸收。这些知识涉及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英语文学知识、语言学知识、西方文明史等[2]。这样,学生才能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更好地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成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1]。这些政策性要求是构建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 清晰性原则,即体系中的课程从形式到内容力求做到清晰易懂、简洁凝练,在理解上没有歧义,使其成为文化类课程的最大公约数。

2) 灵活性原则,即体系提供一个可操作框架作为教学参照,其中的专业方向课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调控空间,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精简或拓宽。

3) 系统性原则,即体系内各门课程相对独立,但课程间相互衔接、相互关联。最大程度上使文化课程整体结构合理、配置优化,形成系统。

2.2课程体系构成

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构成如表2所示。

2.3课程体系解析

1) 课程类别的划分与依据。在该体系中,所有课程分成纵向三类和横向两类。纵向是课程类别,横向是课程性质。王立非、葛海玲在阐述《国标》时指出,文化知识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知晓中西文化的共同之处和显著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依照这个理论界定,英语专业全部文化知识可以分为3类: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跨文化,这3类文化知识构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中国文化是本族语文化,西方文化是目的语文化,跨文化课程则是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对比与应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首先立足本民族文化,然后再系统、深入地学习西方文化,从而构筑起中西文化的完整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交流和运用。这种划分契合了Kramsch的文化教学理论。

《国标》将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5个版块[8]。文化类课程包含在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中。专业核心课程是英语专业共识度较高、数量有限的必修课程,本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既执行了《国标》的具体要求,又参照了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专业方向课程是在核心课程基础上围绕培养方向扩大内涵和外延、增加广度和深度的课程。课程数量较多,可以作选修课。在本体系中,中国文化类课程从调查结果中筛选出2门,跨文化类课程筛选出3门。作为主体的西方文化课程比较多,为方便操作,梳理成3个模块,包括10門课程。不论是模块还是模块内课程,学校都可以结合师资队伍构成情况和学科发展方向,根据校情自行选择。《国标》也鼓励各高校英语专业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行业需求,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自主设置培养方向课程,建立自己学校的特色和标准[9]。

2) 课程描述与作用。体系中的课程都是以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跨文化3类文化构成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保障《国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获得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提高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在中国文化类课程中,“中国文化概要”课程主要是理清中国文化的历史梗概,总结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它具备高度概括性和系统性,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课程。“中国思想经典阅读”重点在于其思想性,学生可以学习和研讨在两千多年中国思想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作品,与历史思想巨人对话。“中华文明史”则具有多学科综合性,从历史的视角总体性地描述中华文明演进的过程,着重描述对中华民族甚至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分析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种种原因。3门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相互补充。中国文化课程的知识体系、价值取向会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素质养成中产生深远影响,增加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通过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英文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元素,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当前中国面临“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层面大战略。虽然中国功夫、中国菜、中国熊猫等中国文化元素已经“走出去”了,但是世界对中国思想文化和哲学观念的认知度还较低,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中,外语专业的学生承担着一份历史责任。

西方文化类课程主要是介绍美国、英国等国的社会与文化知识,通过不同课型的学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西方文化知识体系,客观、准确地看待西方社会与文化。在西方文化课程中,“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其知识以文化要素为点平行展开,横向排列。“西方文明史”课程的知识纵向展开,沿着历史的脉络由古至今。二者各有侧重,共同组成西方文化基础知识。“西方思想经典阅读”和“英美文化选读”是西方文化课程的深化。前者重思想性,后者重知识性,作用都是通过阅读作品,深化文化知识,理性地思考一些文化现象和问题,提高文化认知水平。“现代西方哲学精华”涉及一些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的经典作品。研读哲学作品可以摄取人类伟大思想的精粹,领会中西文化精髓,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文明史”课程从历史的视角,描述世界文明演进的过程,揭示文明的发展规律,俯视世界文化。国别文化是深入、系统了解某一国家文化的有效课程,主要涉及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文化。在电影课程中,“欧洲电影研究”课程的目的在于以电影艺术为素材介绍欧洲的艺术成就,从电影视角感受和理解欧洲的社会与文化。“英美电影赏析”课程可以通过电影的形式,重点了解和学习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西方经典影评”是在赏析的基础上评价西方文化。

跨文化类课程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进行比较与互动,语言、文化和交际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通过文化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分析和交际实践,可以使学生经历一个从认识文化差异,到理解文化差异,再到处理文化差异的过程,最终能够应用交际技能和策略,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技能。“跨文化交际”是文化类主干课程,通过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是在商务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学生可以既掌握商务知识,也能够学会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交际。“中西文化比较”是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目的是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激发审美情趣,提高文化鉴赏能力。“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的课程特点是以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为主要比较对象,探讨两种语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传统模式异同,掌握语言的真谛,驾驭汉、英语言的使用。

3结束语

作为英语专业方向的3个核心要素之一,文化类课程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国标》也明确了文化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相比语言学和文学课程的建设,文化类课程无论在教学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大空间。本文基于Kramsch的文化教学理论和调查数据,按照《国标》要求,构建起一个文化课程体系,还仅仅是个起步,对文化课程的认识和设置还需要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5(2):112-120.

[2]王立非,葛海玲.我国英语类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共核及差异:国家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5):2-9.

[3]金利民.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176-183.

[4]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2010(3):10-18.

[5]何玲梅.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向度[J].外语教学,2013(3):76-80.

[6]孙有中.人文英语教育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6):859-870.

[7]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8]冯广武.把握国标精神、找准学校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施建议[J].外语界,2017(1):2-6.

[9]彭青龙.论《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特点及其与学校标准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109-117.

[责任编辑刘冰]

A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courses system for

English majors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ZHANG Wei-dong1,FENG Mei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 066004,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500024,China)

[收稿日期]2018-12-25

[作者簡介]张卫东(1955-),男,山东平原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

[通讯作者]冯梅(196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美国文学。

作者:张卫东 冯梅

上一篇:医院绩效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教学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