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压塞患者16例诊治分析

2022-10-0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16例有心包压塞表现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 男9例, 女7例, 年龄32~74岁。其中恶性心包积液患者14例, 原发病均为肺癌, 12例为腺癌, 1例鳞癌, 1例小细胞肺癌。均经术后病理、支气管镜活检或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另外2例病因分别为尿毒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病人均有明的胸闷、呼吸困难, 不能长时间平卧, 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 部分病人有奇脉、淤血性肝肿大、下肢浮肿表现。心脏彩超均报有大量心包积液。

1.2 治疗方法

16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以Seldinger技术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 穿刺点均选择在心尖部。首次放液100~200m L, 标本做相关检查, 之后间断缓慢放液, 每日总量在500m L左右, 直至积液引流干净, 患者心包压塞症状缓解。癌性积液患者再给予心包腔内化疗, 用生理盐水20m L稀释顺铂40mg灌注, 地塞米松10mg灌注, 每周1次, 下次灌注前将心包余液引流干净。灌注化疗3次为1个疗程, 之后闭管观察, 闭管4周后复查心脏彩超, 评价疗效。

1.3 心包积液性质

16例均符合渗出液特征, 2例为浅黄色积液, 其中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另1例为肺腺癌患者, 其余14例均为血性积液。14例癌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其中6例首次细胞学检查即得阳性结果, 4例2次检查阳性, 2例3次检查阳性, 阳性率80%。

1.4 疗效分析

16例患者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均一次成功, 无医源性并发症出现, 积液引流充分, 心包压塞症状消失。14例癌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心包腔内化疗后4周评价疗效, 疗效评定按照1980年确定的胸腔积液疗效标准:治疗后4周复查B超进行评定, 分为: (1) 完全缓解 (CR) :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心包积液完全吸收, 并维持4周以上; (2) 部分缓解 (PR)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心包积液部分吸收, 减少超过50%并维持4周以上; (3) 无效 (NC) :症状缓解, 但积液量减少不足50%或增加不超过25%; (4) 进展 (PD) :症状无缓解, 积液增加或死亡。其中5例完全缓解 (CR) , 7例部分缓解 (PR) , 2例分别于闭管8d及13d再次出现心包压塞表现, 评价为无效 (NC) , 开管继续引流。有效率 (PR+CR) 为87% (12/14) 。

2 讨论

心包积液为临床常见表现, 但有心包压塞症状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相对较少, 这些患者急需心包穿刺引流治疗以解除心包压塞症状。分析我院3年间16例因心包压塞表现做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者发现, 其病因、积液性质与非选择性心包积液患者有很大不同。本组病例心包积液性质均为渗出液, 病因以恶性心包积液最多, 占88% (14/16) , 这与文献报道的非选择性心包积液患者病因统计有显著差异。恶心包积液患者中肺癌患者比例占100% (14/14) , 也远远高于文献报道。分析发病机制, 恶性心包积液通常分为外周型和中心型, 前者是由于恶性肿瘤转移或直接浸润心包和 (或) 心肌, 使间皮细胞受刺激和淋巴管、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后者是由于纵膈淋巴结转移妨碍心肌和心包的淋巴及静脉回流产生心包积液[1~2]。恶性心包积液中约15%发展成心包压塞[2], 本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发病机制应属外周型, 其心包积液产生量较多, 发生速度较快, 出现心包压塞表现, 且多为血性, 恶性细胞阳性率高。本组患者以肺癌居多, 为肺癌本身的生物学行为决定。另外, 近年随着生活条件及医疗水平的提高, 感染性疾病住院率降低, 发生感染性心包积液者更较以往显著减少, 而恶性疾病发病率提高, 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比率也明显上升。

本组患者均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 一次操作成功率100%, 未出现医源性并发症。原因是本组患者心包积液量大, 与无心包压塞表现的患者相比, 心包穿刺的操作难度降低, 安全性增高。另外以Seldinger技术进行心包穿刺并同时置管, 较以往的心包穿刺相比, 技术及器材均有改善, 穿刺针与心脏接触时间减少, 引起医源性损伤的几率也下降。

本组患者于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 心包压塞积液引流充分, 心包压塞表现消失, 患者一般状态及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改善, 为疾病的下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本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积液充分引流后均给予心包灌注顺铂化疗, 有效率87%, 较其他浆膜腔恶性积液疗效高, 与文献报道相符。

摘要:目的 讨论有心包压塞表现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及心包腔内化疗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16例有心包压塞表现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措施。结果 16例患者中积液性质均为渗出液, 病因以恶性心包积液最多, 占88% (14/16) , 14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原发病均为肺癌, 16例患者均给予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 心包压塞表现全部缓解, 无医源性并发症。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充分引流基础上给予心包腔内灌注化疗, 有效率87%。结论 有心包压塞表现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与非选择性心包积液患者的病因有明显区别,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安全有效, 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心包腔内化疗有效率高于其他浆膜腔积液患者。

关键词:心包压塞,恶性心包积液,病因,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进.肿瘤内科诊治策略[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226~227.

[2] 张进华, 曹利娟.肺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471~474.

上一篇:企事业办公室内务工作的特点和对策研究下一篇:有关远程教育系统中安全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