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9-11

创造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的,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它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 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 “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金钥匙, 一是字母, 二是数字, 三是音符。”因此作为开启人类智慧金钥匙之一的音符与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

曾经有人说过:“今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能否使用电脑, 明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是否能用右脑。”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也说:“只有当大脑右半球也充分得到利用时, 这个人才有创造力。”右脑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威呢?美国学者斯佩里等人以人脑两半球进行研究发现:正常人的大脑左半球长于语言、逻辑、分析、数学等, 抽象能力较强, 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 是处理语言、阅读、书写、运算的“语言脑”;右半球长于音乐、颜色、想象、空间位置,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能力较强, 是主管音乐、情感的“音乐脑”。因此只有人们的左右脑协同工作时, 人类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左脑由于在上学时从小学到大学开设很多课程, 已得到相应部分的开发, 虽然这些知识的获得也是在每天老师的讲解下以“逻辑”方式灌输的, 但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能力的开发和锻炼,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形象思维的补充。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突破口, 而音乐思维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形象思维要靠“音乐脑”即右脑的开发获得, 右脑的开发是需要音乐的声波、节奏的训练, 双手协调运动才能获得的。

1 儿童声乐的形象思维

“想象, 指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 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即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歌唱艺术是以人的肌体的嗓音发声器官为乐器, 其演唱过程是在大脑神经的支配下, 调节身体有关部位, 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全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世界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 想象思维是加入了主体情感的想象, 是歌唱中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由于儿童声乐艺术的不可直观的隐秘性, 使想象思维又同时具有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抽象思维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维, 是学生掌握儿童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手段。在儿童声乐教学过程中, 由于儿童声乐理论看不见, 摸不着, 如气息下沉、喉头放松、声音的高位置等许多歌唱中的概念, 很多时候要靠学生的认真体会, 开动脑筋, 同时运用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 使左右脑配合工作, 才能理解老师的意图, 顺利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达到发出优美动听歌声的目的, 进而逐渐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达到创造思维的目的, 具体形象思维是对旧形象进行加工改造, 重新形成新的形象, 这也是儿童声乐演唱中一项基本的心理因素。

2 儿童声乐的听觉思维

歌唱的形象思维是以听觉表象为思维材料的, 歌唱者依靠大量积累的儿童声乐知识和经验, 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着名儿童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歌唱一首新曲子, 首先, 要看谱子, 在心里唱, 在没张嘴之前, 自己的耳朵已经听到了, 哪儿该怎样用嗓儿, 哪儿该怎样处理, 都要在这时基本解决掉。”听觉表象是歌唱形象思维的基础。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自我声音的判断能力的形成, 是依靠综合传导听觉途径来获得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儿童声乐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优美声音的“倾听”能力, 诱发学生对优美声音的想象与追求, 去感悟演唱时高低声区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字音处理的统一,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声音的最佳位置。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控制演唱技能, 并通过听觉仔细倾听作品的音乐语言。歌唱者只有通过客观听觉感知的获得并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后, 才能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自己主观听觉的心理感受, 歌唱出客观听觉心理感受的声音效果, 才能运用发声技巧歌唱出正确而优美的声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过程, 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3 歌唱中的情感思维

儿童声乐演唱不仅是有音调的声波运动, 而且是通过情感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 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为有生命的活动。因此, 在演唱过程中, 情感想象也是不可缺少的。任何创造性想象都包含有情感因素。在儿童声乐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体会, 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音乐家贺绿汀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 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门德尔松也曾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同一的东西, 唤起同样的感情……”学生在儿童声乐演唱中, 首先要对儿童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丰富的想象, 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 来传情达意, 感染观众。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 此所谓无情之曲……虽腔极板正, 喉舌齿牙极清, 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 非登峰造极之技也。”因此在儿童声乐教学中,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如唱《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中“……湖上北风呼呼地响, 舱内雪花白茫茫……”时, 必需想象出狂风呼啸, 大雪纷飞, 穷苦人在雪中缺衣少食的惨凉景象, 感情悲愤, 歌声如泣如诉, 歌者应自己先感动, 然后才能感动观众。因此情的想象对儿童声乐演唱尤为重要, 对学生情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手段。有了“情”的想象, 可使思维主体沉浸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 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唱腔, 付出的情感越多, 思维过程中创造成分也会越多。

科学发展到今天, 信息社会的工作特点, 决定了哪个国家能培养出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人, 哪个国家就能立于世界之林。作为儿童声乐教育者, 要充分利用音乐能开发右脑这一有利条件, 认真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使学生认识到:作为最古老的儿童声乐艺术在开发人右脑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 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代替的, 儿童声乐不只是娱乐、愉悦, 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 是人类认识、掌握和改造世界的创造力。

摘要: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之一, 儿童声乐教育在培养人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是其他任何艺术都不能取代的, 儿童声乐不只是愉悦, 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育,创造思维,右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53.

[2] 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10.

上一篇: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下一篇:挤压造粒机组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