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影》到《台阶》——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父亲形象

2022-10-14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名篇, 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是一个小官吏, 早年也做过许多大事, 作者写《背影》时, 父亲任徐州专卖局局长, 在当时可谓一个肥缺, 朱家家境殷实。所以即使在父亲差使交卸、母亡回家奔丧, 即使变卖典质, 在徐州还有房子, 房子里也有一些字画和瓷器, 还有一件紫毛大衣。

朱自清先生的三弟回忆:“1916年, 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 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 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自清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独自北上, 这以后不久, 父亲的公卖局长职交卸了, 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 以免他学习分心。然而, 大哥对家道日下的境遇已有所知……”, “几乎与此同时, 家中又发生了一系列变故, 祖母去世, 二哥即将中学毕业, 想考大学, 都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父亲设法变卖了一些家产, 又在扬州借了一些高利贷, 为祖母办了丧事, 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 却是再也无力成全了。二哥成绩优异, 志愿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父亲无论如何不同意, 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学费, 并建议他报考南京高等师范, 因为这所学校既不要学费, 又不要膳费。物华心里很不满意, 却又无可奈何。正在这时, 自清接到祖母去世的噩耗, 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只有在这时, 自清才真正感到家境的凄凉:父亲的差使交卸了, 一切丧事费用均靠借债和变卖典质;花厅上只剩下几幅清人字画, 一张竹帘, 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早已进了当铺, 满院枯枝败叶, 一派萧条景象。自清凝视着微微发胖而显龙钟之态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母亲和一群弟妹, 心情十分沉重,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拉着我的手说:‘我要争取再早一年毕业。’……”

作为“国家公务员”的父亲, 让朱自清上了清华大学, 后因家境不好, 但也让二儿子 (朱自清的二弟) 上了费用较低的师范学校。即便这样, 这些消费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起的, 然而父亲做到了。然而生活所迫父亲不得不出外找工作, 所以在丧期末满时便出外谋生。然后用其谋生所得供孩子完成学业, 这恐怕是现在家庭, 在解决温饱之后的普遍做法。所以父亲对孩子的学习特别关心, 督促作者及早完成学业, 还亲自为二儿子选定专业, 可谓事心躬亲。然而由于忙于公务与孩子聚少离多, 父亲特别珍惜难得的团聚, 在南京逗留了一下, 有朋友邀去陪儿子游逛了一日。然而仍觉不能表述做父亲的应尽义务, 所以亲送孩子上车, 又是拣座位, 又是买橘子。浓浓爱意, 挥之难去!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 晚年的父亲思子心切, 所以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了那令人心酸的模棱两可的话:我身体很好, 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著提笔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思子之心, 溢于言表。然而作者不可能作到常伴父亲左右, 心里当然十分愧疚。

读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 如身处城市之中, 体察如今“上班族人家”、“公务员人家”的“父亲”他们有衣食无忧的时候, 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送孩子上最好的中学, 最好的大学, 甚至出国留学, 让孩子有份满意的工作, 然而他们本身也有工作, 对孩子缺乏更贴切的关怀, 因此常怀愧疚。

李祥森笔下的父亲的目标就简单多了, 《台阶》中, 父亲只想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房子, “每天父亲坐在台阶上, 望着别人家的台阶出神。”然而就是这一“理想”耗去了父亲大半生的精力!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民, 憨厚、质朴、勤奋, 然而也木纳。他们没有走出的大山, 他们最多是去镇上买柴。因此他们不会有朱父远大的目标。他只想造一座房子, 进而显示自己的地位, (“咱们家的台阶低”这是父亲挂在嘴边的话) 这一点和朱父的目标一致, 出人头地!只不过方式不同, 他只凭自己的手, 完成一个目标, 至于让后代怎么样, 他没有想, 也不去想, 或者根本想不到或无能为力, 因为造屋这一件事就够他用半生来完成了。

可是, 咱们看看, 父亲的屋花去多少钱:椽木不要钱, 山上就有;石头不要钱, 山上就有;鹅卵石是捡来的, 泥不要钱-——要钱的可能是部分和瓦, 而就是这一点需要花钱的材料, 我们的父亲却付出了太多——“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 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 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 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 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 四个月去山里砍柴, 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 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 身上着一片大汗, 顾不得揩一把……”;“冬天, 晚稻收仓了, 春花也种下地, 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 二为卖钱, 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 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 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 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 把柴靠在墙根上, 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 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 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 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我们的父亲的劳动附加值太低了!我们的父亲不缺乏勤奋, 甚至勤奋的体力透支!

这就是我们的父亲, 他们只要住行, 只要温饱, 而精神满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永远不能满足的奢望!我们的父亲承受了多少艰辛啊!

我们没有看到父亲的外貌, 但我们看到了他花白的头发, 一双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大脚板, 堆积如山的草鞋垛, 父亲太辛苦, 其辛劳令人潜然泪下!

父亲的愿望实现了, 父亲造起了高台阶的屋子, 然而父亲却没找到做主人的感受。其实父亲在造屋是放鞭炮时就失去了感觉, 他变得手足无措, 坐立不安——而高达九级的台阶更是折磨的父亲没有地方坐……父亲出过门, 然而就是这几次出门, 却失去了更多, 父亲变得更木讷了。屋造好了, 父亲却没有找到做主人的感觉;屋造好了, 父亲精神更空虚了:“……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 那极短的发, 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 高低不齐, 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好久之后, 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 父亲老了。”这好比穷人乍富, 然而, 这份富贵是多么的廉价啊!

然而我们没有权利指责父亲, 因为他身上集合了我们父亲的太多身影。他是《故乡》中一本正经的叫一声“老爷”的闰土;是《买蟹》中低泣旱烟袋;是《陈奂生上城》中, 住店花了五圆钱, 生气的在沙发上跳的陈奂生。我们农民难啊!他们是精神生活太缺乏了, 需要提高啊!他们从小到大没做过什么大事, 而小小的目标 (温饱) 的解决, 往往使他们不知所措!

两个父亲, 仿佛是我们的前世和今生。我们是坐在前辈的台阶上玩耍的孩子, 我们在父亲的新屋里成长。我们在温饱中, 在吃着白面馒头的同时, 踩着父亲的苍老的肩膀进了城, 或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做了父亲, 我们也在保证自己饭碗的同时, 承担起教育子女的地位, 我们会像朱父一样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我们将一直走下去, 我们责无旁贷!

鲁迅先生问: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形象, 似乎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然而我要问: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做父亲!

摘要:中学语文课本《背影》、《台阶》中父亲的形象, 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关键词:《背影》,《台阶》,父亲形象

上一篇:浅谈建筑业中的民工管理下一篇:探究集中电费核算在电力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