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战略发展

2022-07-12

第一篇:企业品牌战略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广州市立白企业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大型日化企业。近年来,在跨国集团纷纷介入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坚定创民族品牌的信念,深入持久地实施品牌战略,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目前,集团精心培育的品牌“立白”已经成为我国洗涤用品市场的主导品牌之一,“立白”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是我市私营企业首次获得省著名

商标称号。在实施品牌战略中,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拥有10家全资企业和6家合资企业,在省外设立4家分公司的大型企集团,企业总资产达3.66亿元。2002年,企业销售收入达14.20亿元,上缴税收5105多万元。从1996年起连续6年被评为“广州市私营企业纳税先进单位”。企业乐善好施,造福社会,从1994年至今累计为社会福利体育事业捐款近1000万元。主要做法是:

一、抓质量管理,依靠质量创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是打响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企业成立之初,我们就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建立了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网络。一是坚持高标准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立白集团是国内第一家采用OEM贴牌生产模式的洗涤用品企业,有各类产品贴牌生产企业29家。针对贴牌生产容易出现管理失控、标准不一等问题的特点,我们根据产品特性,分别采用国家标准CB系列、行业标准QB系列、公司标准Q/(CZ)IB系列,共建立了153个产品标准,形成了从原材料、包装物、半成品到成品的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我们还坚持不断更新、完善,修订、提升各类产品标准,使产品质量始终紧贴消费者的需要,始终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二是坚持严要求实行严格的检验检测手段。在立白集团生产基地——广州立白(番禺)有限公司,建立了50多人的质量检验检测队伍,并从国外购置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提高了产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配合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了相应的检验检测项目,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从常规理化分析测试到产品应用洗涤测试,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产品检测,每一次检测都必须经过生产过程检验、中心化验室检验、集团公司检验室检验“三关”,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对贴牌生产企业,采取点样分析、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测代表性问题。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一抓到底,决不手软。企业刚开发生产牙膏的时候,前几批产品部分指标不合格,我们果断决定将这几批产品作报废处理。为此,企业损失了几十万元。但我们认为,为了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的信誉,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三是坚持高水平提高工程控制能力。产品制造控制水平往往决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加强了对生产自动控制操作员工的培训,配备工程技术人员作现场技术管理,使生产与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同时,引进全自动控制生产线,从原材料投产、生产过程控制到工艺参数检测,实现高度自动化,把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过程控制的准确性。

严格的质量管理,使企业上下形成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饭碗的观念,人人重质量,人人管质量,使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在消费者中、在市场上也就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多年来,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客户满意率在98%以上。2002年3月,“立白”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国家质量免检产品证书”,目前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二、抓科研开发,依靠科技立品牌

我们坚持把科研开发作为树品牌、兴企业的根本途径,大力加强产品研究开发。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构建起多层次、多学科的科研队伍。由一批博士、硕士、工程师担纲成立了多个专业课题组,开展从原材料到产品配方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工作。同时,加强与国内名牌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的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国内外从事原材料及应用研究开发的多个部门也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近年来,我们先后与清华大学化工学院、清华大学诚志股份公司共同研究洗涤剂中聚合物应用研究课题,解决了长期使用洗衣粉后衣物纤维变硬的技术难题;与丹麦诺维信公司开展无磷洗衣粉及洗涤剂用酶配方研究,提升了无磷粉的洗涤效果;与无锡轻工大学化工学院共同进行二合一香波配方研究。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开发,使企业从单一产品发展到拥有洗衣粉、牙膏、液脱类、皂类、个人护理、纸、化妆品等七大类共50多种系列产品。同时企业还完成了数十种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开发储备工作,为产品的升级换代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抓以诚取信,依靠服务保品牌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把服务作为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更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程序,坚持以诚取信,力求以信取胜。我们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企业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不断规范整体的服务标准及规章。

建立了严格的顾客投诉服务工作程序,设立消费者投诉专线,对于距离公司100公里以内的,安排专人上门;超过100公里的,由市场业务经理或省区经理负责解决或提供服务。仅去年一年,就处理了各类投诉20O宗,投诉办结率达100%。同时,注意规范客户管理,不论是直接服务于生产、销售的供应商、加工厂、经销商等直接客户还是广告公司、顾问公司、银行

、物流公司等间接客户,均签订详尽的客户合同,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一切按合同办事。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法务部门,对企业合同文本进行法律审查,规范客户服务和管理工作,使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此外,公司还严把经销客户管理关,对客户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等进行严格考察,确保了经销客户的素质和稳定。

四、抓品牌效应,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为了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断丰富产品生产线,实行多品牌齐头并进。目前,公司已先后培育出“立白”、“彩奇”、“碧影”等八大品牌。为了适应企业集团化、专业化生产的需要,我们还不断扩大销售网络,在努力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争取自营进出口权,努力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投资2亿元在番禹永兴工业区兴建了占地200亩的大型生产基地,在芳村购买了8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我们坚信,只要深入持久地实施品牌战略,企业一定能不断发展壮大。到2005年,我们完全可以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目标。打造广州日化行业的“航空母舰”。

努力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第二篇: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发展自主品牌战略

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发展自主品牌战略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主要有两方面:对品牌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如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而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

企业缺乏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从生产环节上看,很多企业集中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业、食品、五金、玩具等。在这些企业中贴牌生产十分普通,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自主技术,但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又没有什么风险,因此比较热衷。据一份广东东莞市2004-2005年对企业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建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被认为是 “科技企业”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主动意识。试想这些科技企业都没有创新冲动,其他企业就更难以让人期待。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没有形成互动

我国产业集群经过二三十年的成长,有了很大发展,且产生一些基于制造

工厂意义上的知名区域品牌。但是许多区域集群缺乏对区域品牌重要性的理解,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关系的认识不够,使我国区域自主品牌建立处于不理想的状态。有些集群企业依托区域品牌和区域技术支撑体系,相互模仿,不注重创建品牌, “搭便车”心理强。企业自主品牌对区域品牌没有形成更有力的支撑,没有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的效果,从而使集群品牌衰落下去。如在金华火腿业和景德镇陶瓷业这两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品牌之下,几乎没有知名的企业品牌。江西景德镇陶瓷业由于没有做强单个企业品牌,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淡薄,使其业主地位遭到佛山、潮州等地的挑战。其结果是,2004年“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

企业界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

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甚至许多大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与

人才,使企业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品牌高度雷同。我们目前品牌数量很多,但是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品牌不带来销售。很多品牌非常有名,却没有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没能在消费者内心根植品牌的核心价值,也就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持续的销售,其后果就是广告一

停,销量马上就下滑;品牌防御性很差。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马上垮掉,甚至是内部人事的变动也会导致品牌的贬值;品牌价值难以获得持续增长。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如何打造自主品牌缺少一个清晰完整的体系认识,从而造成了企业做品牌的盲目性,花巨大成本做了大量的广告,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品牌的建设没有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没有进行长远有效的规划。曾风光一时的标王 “秦池酒”和“爱多 VCD”昙花一现,不久就在市场上消失了,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自主品牌创建应当制定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然后以品牌识别系统统帅和融合企业的一切营销价值活动,同时以品牌化战略和品牌架构,不断推进品牌资产的增值。

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历来就缺乏商标及品牌的保护意识,从而造成了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缺乏对商标的保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许多很有市场前景的商标被国外公司抢先注册,产权落到他人之手。其中不泛“英雄”金笔、“红塔山”香烟和“康佳”彩电等国内著名品牌;与外商的合资中没有重视民族品牌的保护。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或收购我国市场占有率高的本土品牌,将其放置高阁而培育自己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使我国许多有成长潜力的自主品牌被封杀。

此外,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加上长期计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品牌建设的完整体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能所在,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没有积极的引导企业品牌建设,从而使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失去了创建品牌的良机。

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对策

提高企业尤其是企业家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企业家要有创造自主品牌的动力和精神,只有企业家具有了这种精神,企业才会朝自主品牌的方向努力。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所说“要树立民族品牌,主要靠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创名牌的精神,这是创世界名牌的一个前提。”要创建自主品牌就必须提升企业及管理者的视野,以全球市场为品牌的定位。这点在日本企业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正如学者科特勒在《新竞争》中指出:“日本营销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全球视为一个潜在的市场。有了这种胸襟和眼光,日本制造的产品陆续出现在世界主要市场,并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

2.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 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大力培养具有全面品牌理论的管理人员和策划人员。我国有众多高校且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但是产和学之间的合作并不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术成果转化机制。当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理论经验打造品牌时,就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成功打造品牌。同时在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品牌管理人才队伍,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

目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已由投资新建变为跨国并购,在我国跨国并购也呈强劲增长态势,特别是对我国知名品牌的竞争策略性收购。据有关调查发现,在合资企业中,70%以上的中国自主品牌收购后都被闲置,只有不到30%的品牌被用来做市场。所以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要注重保护自主品牌,特别要防止外国企业对我国有潜力的自主品牌恶意收购。

政府在自主品牌建设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国外经验看,政府的积极推进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日、韩等国政府都曾采用相关政策扶持其本国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正是由于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策略,才使其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了现代、三星、LG等世界著名品牌。

我国政府在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创建过程中应当发挥以下作用: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实施人才计划,建立国际品牌管理人才交流平台,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品牌管理人才的交流,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解决品牌创建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创建和完善知识产权转移机制。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保护制度,创造良好的创新机制。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品牌的创新活动;加大政府对自主品牌产品的采购,增强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信心。

从战略体系中创建自主品牌

随着现代品牌拓展范围的扩大,我国自主品牌建设应当从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和国家品牌三个维度上进行。这三个维度的自主品牌创建都有利于我国跨国经营竞争力的提升。在品牌创建中要三者同时进行,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目前主要偏重于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而对集群品牌和国家品牌关注较少。在这方面我国可以适当参考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如在二战之后,日本的名字曾与质量低下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但随着一些日本企业如丰田、索尼和本田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日本的名字成了质量和技术的同义词。韩国不仅通过大力培育现代、三星等国际企业提升国家形象,最近又发布《利用国家品牌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对策》。并设立国家品牌管理总部,制定“KOREA品牌路线图”,开发Korea Premium象征,来支援出口企业在海外开展营销活动,扶植世界一级企业和下一代增长动力产业等战略,旨在实现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化,带动新的出口增长动力。

发展自主品牌的意义

1.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品牌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从产品的角度看,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质量决定和产生产品的价值,而品牌则可以使产品产生更大的附加值,即超价值。以美国市场上畅销的芭比娃娃为例,现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芭比娃娃,基本上都是中国内地的工厂生产和加工的。

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的平均售价为10美元,而我们的平均出口价仅为0.4美元。这就是质量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惊人之比。

2.品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商品在质量和价格竞争中存在的对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使消费者在市场品牌的价值面前实现了商业和消费上的人人平等,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消费利益和消费权利,是市场经济公开、公平、公正这一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3.品牌还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知道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看看其拥有多少国际知名品牌便可一清二楚。这被认为是考察一个国家竞争力最简单、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之一。同理,这也同样适用于对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考察和了解。如果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那么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体现在产品上,而产品和企业则必须聚焦在品牌上。

4.品牌有时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信誉。有些国际知名大品牌的背后还隐含着国家、民族、社会甚至是政府的信誉。国际知名大品牌中不仅包含商业和经济因素,更有文化和地缘政治甚至国际政治的因素。对此,我们要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在我们进行品牌培育、发展和创新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此确定我们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准确定位,从容应对来自外界的挑战和冲击。

如何发展

(1)将自主品牌的创建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明确自主品牌创建的战略意义,从自有品牌产品的战略策划,研发设计,生产,质量监督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生产出优质且具有特色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实现差异化经营和提高顾客忠诚度的目标。

(2)慎重选择自主品牌产品、供应商和制造商。零售商具有终端优势,直接接触消费者,更容易及时地获取和收集顾客需求信息,从而开发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但要注意,并非所有商品都适宜采用零售商品牌。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建立或者说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的自主品牌的商品有:

①品牌意识不强的商品。消费者的品牌意识相对较弱,商场只要采用一些有力的促销手段,很容易就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②销售量大的商品和购买频率高的商品。销售量大,就能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开发成本,保证自主品牌商品低价格的实现。购买频率越高,商品和消费者接触就越频繁,消费者容易受其它条件的影响改变购买的品牌,零售商可以充分利用卖场优势,对自主品牌商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促销,开发新顾客。

③价值较低的商品。价值较低的商品,其风险就小,消费者容易接受和尝试。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敏感度较高的日用品,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价格较低的自有品牌商品。

④保鲜、保质要求程度高的商品,如生鲜食品等,零售商在这类商品上通常具有优势,相较于制造商来说,能更好的保证这类商品的保鲜和保质。

(3)对自主品牌商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监控。

(4)加强自有品牌产品的营销力度。

除此之外,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零售商自主品牌商品购买倾向影响因素有:货币感知价值、感知风险、感知质量、外部信号的依赖性、熟悉程度、对无法清楚了解的容忍度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等,企业在创建自有品牌时,要充分分析和了解消费者对这类自主品牌产品的认知,进行多方面的努力,提高产品的货币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减小感知风险,通过提高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来提高消费者对自有品牌产品的认可和忠诚度。

总结

零售企业创立自主品牌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同制造商品牌一样,其发展必须遵循品牌的成长规律,简单的设计包装、生产、命名、摆上货架销售并不能成就自主品牌,这样开发的商品只能称之为自主标签或自主商标商品,零售商也不能真正享受品牌带来的利益。同时,自

主品牌是把双刃剑,在条件不足或者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匆忙发展的结果可能是弊大于利,甚至会影响到零售商的声誉。

自主品牌的推出不仅限于提供低价的商品,企业要想实现差异化经营,就要树立强烈的品牌理念,将自主品牌的创建作为企业一项重大的经营战略来抓,致力于推出独特的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忠诚度,才能让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三篇:品牌企业发展之路

“十年沪信,金铸品牌”

沪信集团掌门人---李后楷

今非昔比,最初的沪信从萌芽诞生到确立中小型机械制造领域;至今从上海国内市场逐步走向世界,继续保持他不轻浮自高的势态,以触人心动的高速,不断的刷新着各项创新历史记录,可以说跨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如今从中国大陆把机械制造发展到亚欧洲,南非,越南,港澳台等国家逐步形成机械市场。在印尼,尼日利亚,朝鲜,越南等地都设有办事处.不敢大肆说垄断机械市场,但他成竹在胸。

沪信公司董事长李后楷先生随着沪信品牌机械的不断壮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再度结合老客户的宝贵意见观点,聚集行业精英,秉承“创新立业,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引进高科技人才和设备,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全新理念,脚踏实地被诸多的社会同行所认可。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创业起步之初甚至发展到相当规模时,一个巧妙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来主导整个公司运营管理地位,相应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方面,毫无疑问,对于企业向品牌化与国际化方面迈进不会形成一定滞后的。人才的培养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朝立夕就,而企业要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运营没有先进适时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实践是很难做得到行业的排头兵的。所以引进高科技人才便是创业的当务之急。当即公司董事长李后楷先生深入挖掘高级科研、管理人才,这就既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平台,又鼓励了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大胆运用新的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李后楷先生提出的“精益求精”、以“管理为准”观点,在企业中牢固树立起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观念。

在该机械厂,各个生产线从领导到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牢固树立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公司认为,要想产出过硬的质量产品之前,先要抓好生产线的各个环节管理阶层人员,一定要有扎实的管理经验与其流水线的实际技术操作,道理很简单,产品的质量是人做出来的。为了让刚参加质量工作的新人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做出成绩,建议由质量部门对新人进行岗前培训。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多次的公司内部演讲会上,不仅得到公司上下员工的极力赞成,而且在实际运作中也产生了核变效应,企业从投产自始到今无存在机械操作人员事故发生,相应产品质量更得到了保证,也在大幅度的降低了材质成本,次废品率从过去的7%降至1%,几乎达到了零缺陷的理论要求,极大地增强了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公司的《关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办法》规定了人才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奖惩条件,促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用人竞争机制,使工厂的各项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极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接受了制度至高无广的管理理念。在民主管理工作中,员工能为企业之所想、能献计献策,为企业排忧解难,公司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相继沪信在2001年成立工会,遵循围绕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为主体,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完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工会维权机制建设为重点,以工会自身建设为关键,深入开展工会工作,全力营造合理化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我厂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号召全厂广大职工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企业做起,以主人的姿态为振兴经济尽职尽责,献计出力。工会还在在职工中开展为振兴工业基地“献良策、创纪录”活动。开展周期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实际操作、理论考核通过实际操作、理论考核,并相互之间做互动交流。使之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并工会组织组织成立六年来,每年季节性的举行十大帮扶活动,加大送温暖工作力度,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做好特困职工的管理和救助工会,使员工深切感到工厂是我家„„.

“立足品牌经营,营造质量优势” 这是沪信机械有限公司坚持不懈的市场策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实施名牌战略的伟大号召。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创造力度,在商场竞争中形成唯我的世界知名品牌。公司在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多次在国家经贸委会上获得机械业内星级机械制造业企业、成功企业。并在十几家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上海等一些科技管理学校中,实验室品质论证企业,机械实力企业。这为沪信公司拓展到国外市场,创建行业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沪信公司机械设备不仅遍布华东、华中地区,而且扩张到了华东、华北等地区,并进入了我国的港、澳、台区域及东南亚各地区。生产设备涉及医用制药机械,实验实训设备、食品饮料设备,包装设备等相关机械行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公司除广泛进军欧美等目标市场外,还将重点开拓国内西南、西北市场,建立起更加庞大稳固的机械市场,把“沪信”牌系列产品100%的走向全球,用企业的主导产业带动西部市场的大繁荣、大发展。

计划中的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国内企业,至今到国外市场,品牌经营也从无到有。尤其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总裁李后楷先生深谙品牌战略思想,非常清楚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容易形成瓶颈,再优秀的传统营销模式也不能完全适应时下快速开放的经济发展速度。在着内外夹击的境地中,面对世界贸易的挑战,品牌化将成为国内

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于品牌建设是应对的上上策略,卓越的品牌管理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如何适应国际化潮流,建立强势品牌,提高竞争能力,成为同等行业中的矫矫者。

李后楷先生考虑到实施品牌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其深知成功品牌形象的塑造绝不是品牌自身的事情,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这些重大战略决策都要自觉地围绕品牌来进行,来展开。一定以科技为后盾,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过硬的产品质量是创造名牌的基石,虽然产品的竞争力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但是,品牌竞争所依仗的则是产品的内在质量。一个品牌成长为名牌靠的是质量,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倒牌也大多是因为质量出了问题。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牌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创出来,其建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公司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想妄图在短时间内创出一个名牌,而忽视了长远的规划和战略。那企业是生存不下去的,发展名牌产品要作长期艰苦努力,要在技术上、品种上、感激质量管理上创新和营销上下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李生楷先生高声呼吁,质量是品牌生命之所系,打造真正沪信机械品牌,实实在在„„

公司还应借鉴历年来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设计开发能力。企业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创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在技术改造上下功夫。要积极发展同国外著名大公司的合作,引进技术和资本,尤其要重视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同时结合积极听取老客户提出的宝贵意见,在原有研制设计的基础上再更进一步完善,逐步地与国际化接轨。

一个好的产品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不容易,一个企业想赢得好的口碑和美誉度更不容易,诚信是企业壮大的基础和保障,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诚信,那么它还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沪信公司从沪信伊始至今,一点一滴做起,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代理商还是企业业务合作者,公司始终坚持一个朴素实在的道理, “诚实守信”.更好的共享国际品牌,打造双赢经济.因此,该公司一直以诚信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明码实价,所生产、销售出来的产品,不合格不出厂. 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服务质量,使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开心,使人觉得物有所值.

无可非问,沪信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中同样也是在探索,所不同的是其在探索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也许会漫长崎岖,但只要坚信自己成竹在胸„„

第四篇: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

马 超

自101

100815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和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和持久动力,其作用主要有: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调适作用、辐射作用等。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都是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因此,建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国有企业的时代课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一些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沟通障碍等?事实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有必要也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便在短期取得不错的效益,但最终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新世纪以来,燕山石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安康杯”示范企业、中华环境友好企业、全国节能减排十大功勋企业、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荣誉称号。

燕山石化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道路,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生产规模和产品产量持续提高的情况下,建立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环保管理体系,使节能减排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领域中去,并率先开展了环保数据自行监测及发布工作。

燕山石化从建成初期至今共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筹建初创时期(1967年--1973年)。早在1965年,为解决首都燃料用油的问题,石油工业部就想在北京附近建设一座燃料型炼油厂。由于当时正处于备战时期,按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 “靠山、分散、隐蔽” 的选址方针,国务院确定选择炼油厂的厂址必须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1966年,经由石油工业部北京设计院会同市规划局、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选址工作组实地踏勘和选择,时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的彭真同志决定,将炼油厂厂址确定在房山县周口店公社坟山村一个狭长的山坳里,并将厂名定为东方红炼油厂。1967年3月14日,石油工业部东方红炼油厂筹建处成立。1969年9月,炼油厂一期工程的三套主要炼油装置——常减压、催化裂化、减粘装置及其配套工程全部建成投产 。炼油能力达到250万吨/年。1970年7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并决定成立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燕山石化的前身) ,一批综合利用炼油厂中副产品的化工厂陆续建成投产。

发展壮大时期 (1973年--1978年)。1973年,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燕山石化公司开始建设从国外引进的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3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工艺管线长达1307公里,供排水管线长达642公里。就这样,从1973年至1976年,燕山石化用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建起了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乙烯及其配套工程,并一次开车成功,创造出我国建设大型引进装置的成功范例,树起了中国现代石化工业的重要里程碑,使燕山石化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燕山石化建设者们在乙烯建设工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仍被燕山石化广为传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朵金花的故事》。

完善配套时期 (1978年--1990年)。四个方面的重大转移。

一、在发展战略上,实现了由外延发展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的重大转移;

二、在经营管理上,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过渡的重大转移;

三、在企业改革上,实现了由单项浅层次的改革向配套的较深层次改革的重大转移;

四、在技术进步上,实现了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向改造、创新以至出口技术的重大转移。1986年,SBS成套技术成功地向发达国家输出,结束了我国成套石化技术只引进不输出的历史。1989年,在全国国有大企业中率先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变多级法人并存的体制为一级法人,实现了资源的统一调配。1985年至1990年,在不增加投资,连续6年实现利税18亿元以上。1990年,中国石化总公司党组做出决定,在全国石化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燕山石化的活动,燕山石化成为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后树立的第一个先进典型。

重组改制时期 (1990年--2000年)。为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燕山石化坚持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硬件:乙烯装置第一轮改造、乙烯装置第二轮改造、炼油系统改造。连续两轮的乙烯改扩建,乙烯生产能力由年产30万吨提高到年产71万吨,不仅提升了燕山石化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而且为我国其他石化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软件:公司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为目的的改革改组。公司先后对生活后勤系统、建筑修造系统和多种经营企业进行了专业化重组,减轻了基层负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主营业务进行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

科学发展时期 (2000年以来)。2000年至今是燕山石化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燕山石化保持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燕山石化认识到不能再走依靠投资驱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发展道路,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深化改革、提高职工素质,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继承石油石化行业的优良传统,公司持续加强“三基”工作;坚持“管好掌权者、激励劳动者、嘉奖有功者”,严格要求,建立了具有燕山石化特色的量化考核闭环管理体系,把考核指标量化到全体员工,用数据说话、靠指标奖惩,企业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提升。公司累计拥有325项国内外专利,其中国内专利317项。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从2004年生产欧Ⅱ标准汽柴油、2005年欧Ⅲ到2008年欧Ⅳ,用5年时间达到了世界油品质量的先进水平。与2004年北京实施欧Ⅱ标准比,欧Ⅳ标准汽柴油的硫含量,由500ppm降到50ppm,北京市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900吨,为“绿色奥运”、“绿色北京”作出了贡献。2008年,燕山石化顺利完成奥运体育场馆座椅聚丙烯专用料的开发;攻克太空舱外服连接管、航空软水箱的技术难关,为奥运成功和“神七”飞天作出了贡献。2008年,燕山石化成为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唯一正常运转的大型工业企业,被评为“奥运能源运行保障突出贡献单位”,获“奥运环境质量保障特别贡献奖”。推行清洁生产,实施锅炉烟气除尘,污染物排放指标优于北京市标准,燕山地区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多于北京市区。中华环保联合会授予燕山石化公司“中华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坚持每年按工资总额比例2.5%计提教育经费,培训职工。被评为全国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职工总数由改制前的48000人精简到16000以内。我们提出“职工代表不举手,重大方案不出台”,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积极组织集资建房,让职工安居乐业;建立近亿元的“爱心互助金”,形成帮困救助长效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006年荣获“全国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2007年被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总之,成功企业的共同点是他们拥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等作用,如企业的主导思想,价值观,信念等。通过企业文化途径使我们能够找到树立和培育企业所期望的品格、创新精神、服务意识、灵活应变等品质及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第五篇:人才战略引领企业发展

众所周知,人是企业管理之本,制度是企业管理之法,创新是企业管理之魂。无论是制度的执行,还是创新的实现,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近年来,许多企业家在谈论成功的秘诀时,无不把管理好企业人才放在第一位,也就是充分利用企业人才,笼络优秀人才和开发潜力人才。

总结2012年我市科技局的人才工作,其重点是围绕着“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企业跨越发展的”的主题。切实根据我市产业需求,按照分工要求做好国家千人、省双创、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等人才项目的申报工作。对我市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并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争取更大扶持。今年申报省级以上人才项目35项,获批国家“千人计划”2项,省“双创”7项,省“博士集聚计划”5项,获得省科技创新团队2项。

综观我市科技局人才工作的结果,再比较各个企业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出一些因果联系来。以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公司为例。2012年该公司的陈昭远博士入选了“千人计划”,他的项目“3D显示材料及TFT液晶材料研发”入选了省“双创”人才计划。另一名引进博士黄达则入选了省“博士集聚计划”。而在2011年该公司的陆建刚分别入选省“博士集聚计划”和扬中市331计划。王洪福被评为“扬中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看出,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公司在近年来,紧抓机遇,适应挑战,积极引进人才,使人才与市场对接,努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这一举措显然使该公司收获颇丰,数位专家

人才的引进,带来了适应企业适应市场的技术。企业积极为这些专家、项目申报人才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又能反过来更好的促进项目在企业的实施发展及产业化,从而为企业和个人都产生了双赢的局面。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技术不断更新,企业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近年来,江苏和成显示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3D用HTD型混合液晶材料”和“STN用HSG型混合液晶材料”均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其在新材料领域的显示材料上技术已达先进水平,据悉,该公司还在积极的申报2013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公司能得到如此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和人才战略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是分不开的。国以才而立,企以才而兴。没有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就没有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从企业自身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一方面要引进具有高精尖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带来当下的先进技术,实施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使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不拘一格用人才。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

多方面培育人才。针对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开展群众性的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运作知识;另一方面多与一些专家交流,学习预测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

做好应变的工作。人才开发与培育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只有要求全员参与,终身培训,才能学习强素质,创新促发展。

稳住关键人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竞争,利益驱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避免人才的过分流动,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对企业而言可以开展了“优化环境服务人才”的爱才实践活动,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创造条件。优化为各类人才服务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才能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创新制度管理人才。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度来实现的。所以,着力于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人定制,以制理事,以制管理”是企业人才管理的关键。

团队精神凝聚人才。团队作为一个集体,是一个企业发展和竞争的核心力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是否有一个有特色、有活力的团队,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一个关键。一个优秀的团队,如果团员能够懂得互补,逐渐磨合,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克服,相互激发的局面,最终实现最高的工作效率。

上一篇:企业精神文化口号下一篇:企业合理化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