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入学教育中加强文化适应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022-09-11

我国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 为帮助民族地区培养高规格的人才、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设立的,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共有100多所学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和民族班学生, 年招收约两万人。大学预科作为大学前的预备教育, 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加强学习技能的准备, 在一年或两年之后顺利地实现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而《入学教育》则旨在通过传递价值观, 贴近学生的实际,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为下一步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做好准备, 更好、更快的成人成才。为此, 学校和教师一般都会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健康、生活及人格、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校规法纪等方面的教育, 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文化适应教育。所谓文化适应, 按胡贝尔和弗鲁斯特的看法, 就是一个人, 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从特定文化中学到能力的过程。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而言, 加强文化适应显得尤其重要。因为, 少数民族学生必定是要在跨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度过整个大学生涯的, 所遭遇的文化冲击和文化碰撞是无法避免的。如果, 没有文化适应能力, 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危机和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

1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是时代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亨廷顿甚至认为, “新世界的冲突根源, 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 而文化将是截然分割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事务中, 民族国家仍会举足轻重, 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 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2]不得不承认, 现时代的我们生活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之下, 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地球村村民。所以, 要培养出民族地区未来合格的建设者, 就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2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源自大学自身的使命

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趋势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但正如美国原密西根大学校长杜德斯达所说的:“我们坚信, 大学教育更深层次的目标虽历经千年却从未改变, 从未消失, 因为它的意义至关重要;大学扩展并发掘人类的潜力, 使人类的智慧与文化代代相传, 并创造出了影响未来的知识。”[3]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则直接指出, 文化是每个时代固有的生命体系, 是时代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大学的任务在于向人类传授时代文化的全部内容, 向人类清楚地展示个人生活必须得到阐明的宽广世界。[2]大学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 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 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所以,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 民族预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学生文化适应的培养和教育, 本质上讲是大学的使命和功能使然。

3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能够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快的适应环境

有社会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共同信仰、规范和价值观。也就是说文化不单决定我们的思维、认识方式, 规范我们的行为, 还是我们适应环境、解读生活的主要手段。由于受自身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上都会遭遇文化冲击、或文化碰撞。遭遇的文化冲突大致是三类: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突, 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冲突。文化冲击是残酷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在无法应对的情况下, 有些学生选择了退缩和自我隔离, 只和本民族或是老乡交往, 形成校园中独特的亚文化群体。而有的学生则完全走向反面, 变得易怒和有攻击性, 甚至是引发一些报复社会、报复他人的恶性事件。所以,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与其他文化的对话能力, 能够让他们尽快地适应环境, 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营建一个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4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是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质量的需要

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 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却十分不尽如人意。其中, 中等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偏低是人力资源结构矛盾中比较突出的一点。以西藏为例, 2004年, 西藏自治区每万人中仅有7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出于多种原因, 民族预科生中的大部分人毕业后会回到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 一定程度上讲, 他们就是民族地区未来建设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素质和能力的高低, 对民族地区的建设、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在大学里面解放思想、学会学习、增长才干, 说到底, 就是要增强文化适应能力, 善于从各种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 充实和提高自己。

5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是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民主政治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就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 消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力, 来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统摄功能。这就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系统、集中、有计划性的特点, 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政治课程, 把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参与政治的热情, 强化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对民主、法治等观念的宣传和灌输, 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自由平等观、民主法治观。而文化适应中就包括有思想观念适应这方面的内容。所以, 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消除少数民族学生身上诸如等级、身份意识等一些旧观念, 是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总而言之, 在民族预科入学教育中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也是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加强文化适应性教育, 使学生具备自我生存和生长能力, 在文化多元一体的观念下对本民族文化保持自信, 能坦然的接受自我存在的现实, 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找到努力和自我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 能客观的看待和评价本民族文化, 对不同的文化保持开放的姿态, 包容他者。要做好这一工作,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从思想上给以足够的重视;其次, 要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教育观念;再次, 加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最后, 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增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为学生的文化适应制造一个好的内环境。

摘要:文化适应就是一个人, 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从特定文化中学到能力的过程。在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入学教育中加强文化适应教育, 不仅是大学自身的使命所在, 也是时代对现阶段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时, 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 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 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适应的能力。

关键词:民族预科,入学教育,文化适应,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 汪晖, 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27.

[3] 张学文.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使命的重新审视[J].高等教育, 2007 (1) :17~18.

上一篇:论石化企业“以人为本”与“从严管理”下一篇:浅析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