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2022-04-22

西藏高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设有民族预科教育,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预科教育停办。西藏高校预科教育从兴起至停办,与国内其他民族高校相比时间较短。迄今为止,除西藏以外的我国其他14所民族院校都设有预科教育部,部分内地高校也设有民族预科班。目前,西藏高校没有设立民族预科教育部和民族预科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篇1:

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程与成就

【摘要】民族地区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总结措施和成就,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指明路向。文章将这百年分为甘肃省民族教育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改革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等六个时段,从甘肃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中等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和学生规模、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与资源配置、政策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措施和成就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民族教育;甘肃省;百年发展

甘肃省属于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363438人,占89.3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56393人,占10.62%。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总结措施和成就,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指明路向。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區的学校教育兴起于清代中后期,民国以后逐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并对其进行改造和整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逐步得到发展。

(一)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起步阶段(1949年以前)

1923年—1932年,甘肃省各县区民族教育事务由政府教育局或教育科兼管,但多数县仍以教育局为主体进行监管。1925年,甘肃省规定了鉴定小学教员委员会实施细则,在一些民族地区的小学中进行了国语考核和鉴定工作。1929年,甘肃省教育厅颁发了《党义教育的原则及实施办法》,并将这一实施办法推行到民族教育中。1931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其中对蒙藏教育作了具体规定。1935年,“甘肃省立兰州乡村师范”成立,并设立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蒙藏回师范班,以培养少数民族师资[1]。1938年,甘肃省教育厅设置专管民族教育的第四科,民族教育便有了独立的行政机构。这时期,在甘肃省教育史上称为边疆教育(即民族教育)的“革制时期”。1939年,甘肃省政府制定了《甘肃教育实施方案》,强调“甘肃地方性异常特殊”“教育环境特殊”,在蒙古族、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地区兴办教育,要适应当地特殊环境,以普及国民教育[1][2]。这一时期,民族地区的学校创建初见成效,从1928年的5所中小学,到1940年超过100多所[1]。学校的创建,为之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构保障。

(二)民族教育事业初步发展阶段(1950年—1976年)

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甘肃省各级政府结合民族教育的特点和特殊问题,采取有力政策措施,促进了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950年,甘肃省文教厅下达的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补助少数民族地区公、私小学经费,免费给学生发放课本,积极解决各民族学龄儿童失学问题。1955年,甘肃省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增设少数民族学校、扩大招生、积极培养选聘少数民族教师。1956年,全省牧区教育会议作出着重发展小学、培养少数民族师资以及逐步使用民族语文教学的决定。针对民族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甘肃省政府采取民族教育补助费制度,在财力、物力上予以支持。这一时期,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甘肃乃至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从1958年开始,“左倾”思想蔓延到教育界,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左”的思想影响至十年动乱结束,这期间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停滞不前。“文革”期间,对民族学校的经费补助停止发放,国家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助学金及一切免费待遇被强令取消,一些民族管理机构被撤销,民族院校和中小学被迫解散。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才逐渐步入正轨。

(三)民族教育事业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1991年)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各项事业开始拨乱反正,甘肃省也着手恢复发展民族教育。1980年,甘肃省文教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办好一批重点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等一系列民族地区教育的具体措施。1982年,甘肃省召开全省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关于积极稳步地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报告》发布,提出民族地区师范学校逐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招收比例、在一些重点中学和高校开设民族班等措施。1985年,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在合作市建立,在兰州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增设民族班。与此同时,教育部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专门为西北地区系统培养民族教育师资。198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稳步发展小学、巩固加强初中、控制调节高中的发展战略。1988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等教育措施。1989年,甘南和临夏两州241个乡镇全部实行乡管校体制,成立乡教育管理委员会。1983年—1991年,甘肃省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的经费投入,民族地区教育已从“文革”时期恢复过来,并有了较快发展。

(四)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民族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1992年,甘肃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加快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等问题。1993年,甘肃省教委、民委印发的《关于加快甘肃省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的实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成人教育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995年,甘肃省委宣传部印发《支援甘南民族教育行动方案》,发起了支援甘南民族教育行动。1996年,甘肃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就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提高民族教育整体水平等工作进行部署。会后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通知,明确“九五”期间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01年,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讨论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了发展思路和措施。这一时期,甘肃省把发展民族教育看作是加强民族工作、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优惠政策,在资金支持上给予重点倾斜。

(五)民族教育事业深入发展阶段(2002年—2014年)

200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甘南临夏两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继续做好对两州教育的对口援助工作,对两州和省内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行“两免费”的照顾政策。200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确定了“十五”及至2010年民族教育的发展任务:合理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办好省内高校民族班,并在高校增设民族班和预科班。2004年,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全省科教兴省的重点来抓,明确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2005年,甘肃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和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民族教育发展。2007年,甘肃省对民族地区教育进行了专题调研。2008年,全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今后的措施、目标和任务。201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藏区工作座谈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同年,甘肃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意见》,强调在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2012年,全省在敦煌召开全省牧区教育改革座谈会。2013年,甘肃省教育厅印发了《甘肃省教育厅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甘肃省教育厅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两个文件,支持“两州”教育跨越式发展。2014年,甘肃省研究制定了《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办法》,为“三区”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六)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自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至今,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2015年9月开始,甘肃省狠抓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颁布《甘肃省精准扶贫民族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助推民族教育发展。2016年,甘肃省正式实施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2018年,甘肃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甘肃省民族教育发展能力已大幅提升,但仍然要加快实施民族教育专项规划、藏区教育发展攻坚计划和支持两州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和紧缺人才培养。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还要继续加快补齐短板,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加大倾斜力度,加快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3]。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召开,提出统筹推进民族教育、民辦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开放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4]。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暨教育现代化推进会召开,强调民族教育重点抓覆盖提质,不断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5]。

二、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成就

(一)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的政策措施

1.进行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甘肃省开始在民族地区建设寄宿制学校,成效斐然。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地集中财力、物力和师资,办好一批重点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牧区按照“集中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寄宿制为主”的办学方针,办好寄宿制中小学。从1991年开始,甘肃省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为牧业乡修建寄宿制小学,成为牧区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形式。1995年,甘肃省每个牧业县都建有寄宿制中学,90%的牧业乡建有寄宿制小学。1997年,全省实现了每个牧业县有一所寄宿制民族中学,每个牧业乡有一所寄宿制民族小学的目标。2003年,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决定从2003年开始省级财政设立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专项资金。2004年,甘肃省设立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学校补助经费。同年,国家实施“寄宿制工程”,有效改善了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2.实行高考加分及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政策。多年来,甘肃省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加分录取这一倾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1986年—1989年,甘肃省内省外高校录取少数民族考生2187人,其中75%的考生是降分录取的。2005年,甘肃省委办公厅等部门颁发《关于开展对“两基”攻坚县和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对口支援的意见》,要求在省级示范性中学、省内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民族班,在普通高校招生中实行“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政策。当年,省内少数民族本科和大专层次的预科生共招收5276人。民族地区升入大专院校的学生7048人,录取比例为52.89%,高出全省平均比例4个百分点;录取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 3448人,录取比例为56.35%,高出全省平均比例7.45个百分点。

3.进行对口支援。1992年,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省6个少数民族贫困县。1995年,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召开部分高校校长和地(市、州)教育局长会议,安排部署在省内进一步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与民族地区达成对口支援协议。同年,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省教育委员会等6部门成立支援甘南教育行动领导小组。1996年继续推进支持甘南民族教育行动,不仅为学校配置教学仪器,兰州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还赶赴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类学校讲学。2002年,甘肃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甘南临夏两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继续做好省内发展较快地区和高校对口支援“两州”教育事业的工作。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对“两基”攻坚县和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要求省内大中城市、高校支援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100所学校,确定了“三位一体”的对口支援方案。

4.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正式启动。2006年,甘肃省教育厅与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民委联合下发《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顺利完成了200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报名工作和报考人员资格审查工作。同年,协调招生录取院校落实了2006年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报考生资格审核和录取考生“定向培养协议”签订等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等20多所国家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甘肃少数民族硕士、博士研究生40名。2014年,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人事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启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登记服务管理系统,对报考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的近1000余名考生进行资格审核。2017年,甘肃省正式启动实施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当年招生1689人。

5.重视师资队伍建设。1987年,甘肃省民族地区选送396名中学教师到省内外高校进修。1990年,西北民族学院为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开办政治、生物和藏语授课的物理、数学进修班,90名教师参加培训。1996年,天津市教育局在天津教育学院为甘肃民族地区举办专升本中文班,25名教师学习深造。2002年,甘肃省教育厅与新西兰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甘肃省少数民族牧区寄宿制学校校长培训项目。2004年,甘肃省教育厅在培训活动中选拔4名校长和3名项目执行官员,组成民族教育访问团赴新西兰实地考察。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以“兩基”攻坚为重点的对口帮扶活动,培训民族地区校长、教师809人。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组织实施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多次组织全省藏区县(市)教育局长赴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区),学习考察民族教育工作经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模式等情况。2013年,甘肃省教科所承担举办了两期民族地区教研室主任省级研修班(临夏州、甘南州)。2015年,为解决藏区幼儿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甘肃省教育厅与甘南州政府签订协议,从省属高校选派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大学生赴藏区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活动。2017年,根据民族地区教师培训需求,西北师范大学为“藏区”培训教师200人。其中,培训藏区中学书记(校长)100人、培训全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师100人。近年来,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甘肃省一如既往地安排民族地区教师专项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十分落后,边远牧区几乎没有学校。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95%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省教育实际,认真执行有关方针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适合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6]。

1.民族地区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甘肃省民族教育从一片空白到形成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期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甘肃省各级各类的民族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

(1)学前教育。全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之后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前,甘肃省民族地区只有临夏县城一所幼稚园,在园儿童95人。1955年,临夏地区幼儿园增为2所,入园幼儿209人。1965年,临夏、甘南两自治州有13所幼儿园,入园幼儿729人。1974年,临夏州有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669人。到1976年,临夏州的幼儿园发展到230所,在园幼儿却减少为606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对民族幼儿园进行了调整、充实,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基本上都建立了幼儿园。到了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有幼儿园38所,入园幼儿5088人。1995年,甘南、临夏两州共有幼儿园5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205个,入园幼儿16055人。2000年,“两州”有幼儿园53所、入园幼儿18183人。2004年,“两州”幼儿园数量增长为72所,在园幼儿12329人,幼教职工共有689人。2006年,“两州”共有幼儿园70所,入园幼儿15822人,幼教职工共有948人。到了2010年,全省2452所幼儿园中,民族地区幼儿园仅95所,在园幼儿358748。其中,民族幼儿有23279人。2017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幼儿园1150所,在园幼儿139186人,幼儿园教职工7463人。2020年,全省民族地区幼儿园1194所,在园幼儿144186人[6]。

(2)小学教育。1949年前,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开课的小学共有302所,少数民族学生3463人,少数民族教师1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在学校数量、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和学龄儿童入学率等方面稳步增长。1958年,由于政治原因,滥设学校,导致数量激增。而在“文革”期间,民族地区小学教育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恢复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全省民族小学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提升和发展。到1991年底,全省数民族地区小学达2528所,在校生24977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6063人,占学生总数的50%。到了2017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小学1110所,在校生299446人,小学教职工21319人[7]。

(3)普通中学教育。1949年前,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普通中学5所,在校学生38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8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全省民族地区的普通中学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有118所,在校中学生7713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9980人。全省有牧区寄宿制中学9所,在校学生31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5%以上。民族地区共有普通中学教职工5208人,专任教师3985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省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成熟,结构趋于合理。到1991年底,全省数民族地区普通中学发展为137所,在校生78402人,少数民族学生28688人,占学生总数的36.59%。到了2017年,甘肃民族地区有普通中学189所,在校生170062人,教职工15421人。

(4)中等师范教育。1950年,甘肃省文教厅根据西北教育部与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指示,先后恢复和充实陇东师范学校等中等师范学校。1952年又在夏河师范学校增设简师班,在卓尼、天祝、东乡县设立初级师范学校3所。 1953年,在天祝初级师范学校开设藏文师资培训班,加速少数民族师资培养。1954年,甘肃省教育厅委托西北民族学院开办师范科,培训蒙古族小学教师,招收初小文化程度的蒙古族青年。1957年,肃南自治县在红湾寺开办师范班。至此,全省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增加到6所。1980年,武威师范学校附设天祝民族师范班,后扩建为天祝师范学校;东乡师范学校重新恢复招生。同年天水、成县、平凉的3所师范学校开办了民族师范班;临夏市、康乐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扩展为两年制中等师范,每期多招生40人。到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有中等师范学校4所,在校学生1677人,教职工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还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10所。同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小学教师12048人(包括少数民族教师3887人),其中中师和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教师总数的71.1%;初中专任教师3028人,其中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初中教师总数的23.8%。

(5)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949年—1959年,甘肃省民族地区尚无专设的中等技术学校。1959年—1960年,甘南、临夏两州先后成立中等技术学校。1962年,西北民族学院设立中专部。加上省内其他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到1965年,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306人。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我省先后成立甘南畜牧学校、临夏卫生学校、甘南民族学校。1980年以后,先后成立了临夏民族学校、甘南卫生学校。1982年,为贯彻省政府调整初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部署,临夏、甘南两自治州和肃南、天祝、张家川自治县相继恢复和创办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12所。到2014年,全省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28所,在校学生为9682人。

(6)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发展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甘肃省先后建立了以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省属民族高等学校等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西北民族学院于1950年8月成立。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的规定,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以培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主要培训政治干部和藏语文及维吾尔语文专业人才和翻译干部。到1956年,全院设有12个专业,在校学生达到2332人。到1986年,全院设有9个系15个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39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1人,本科专科学生1909人,研究生23人。自建校到1986年,总计毕业生1284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146人。

1985年6月,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在西北师范学院正式建立,主要任务是为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陜西等五省(区)培养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心于1985年9月开学,首届招收英语和数学专业的学生80人,设有维吾尔文、藏文选修课。1986年,增设化学和中文专业,各招生50人。多年来,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渐增大。1985年,创设合作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培训少数民族师资,主要招收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等县的少数民族学生。1986年,在校学生达到224人,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到1991年底,该校在校生505名,少数民族学生434名,占学生总数的88.75%。除了建设民族高等院校之外,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需要,省内高校不断扩大招收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投入大量经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针对民族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投入大量经费予以支持。1952年,甘肃省文教厅根据实际情况,将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下拨各民族地区,以充实各少数民族学校的设备,补助学生课本费及贫寒学生助学金。1952年—1958年,国家给民族地区下拨的教育经费和民族教育补助费逐年增加。1995年,甘肃省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147万元,人均补助5.11元,高于1994年国家对民族地区投入人均补助3.34元的标准。1997年,民族地区加强教职工住房建设,共投资2889.9万元,建成住房784套。

进入新世纪,甘肃省财政对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央财政和甘肃省财政向甘南和临夏两州安排各类教育专项经费15545万元,用以改善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8]。2006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10年,甘肃省财政分别安排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资金200万元、藏区中小学购置教学实验仪器和体育器材专项资金200万元、藏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专项资金100万元,藏区30所中小学的实验室、体育设施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得到改善。

3.省内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目标,步入质量提升新阶段。从1986年起,甘肃省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督导检查,切实推进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确定全省民族地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用25年左右的时间,到201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到2000年,甘肃省民族地区普初人口覆盖率占民族地区的82.43%。甘肃省政府规划碌曲和积石山两县到2002年实现“普初”,东乡和玛曲两县到2003年实现“普初”。2002年,碌曲县通过“普初”扫盲验收,“普初”县达到18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3.4%。年底,民族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3%。2003年,积石山、东乡和玛曲县基本实现“普初”。至此,民族地区全部实现了“普初”,甘肃省完成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任务。从此,民族地区步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新阶段[9]。2004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靖县实现“两基”。天祝县“两基”目标的实现标志着甘肃省藏区“普九”实现零的突破。2006年—2007年,甘肃省教育厅继续以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县为重点,积极开展“三位一体”对口帮扶活动,帮助民族县进一步完善“两基”攻坚规划,通过多种方式帮扶支教,促进了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的推进。经过省、州、县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2007年,夏河、康乐两个民族县通过省政府“两基”评估验收。至此,甘肃省民族地区“两基”工作基本完成,全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难题。如各类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问题突出、民族教育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甘肅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绍唐.甘肃民族教育的回顾与前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王力生.甘肃民族教育发展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

[3]甘肃省教育厅.王海燕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jyt.gansu.gov.cn/con? tent-6c1f4e7ca3b9401da36d367e74604a09.htm.

[4]甘肃省教育厅.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召开[EB/OL].(2020- 01- 18).http://jyt.gansu.gov.cn/content-41819ff8183046259a51a6a80ebe9e83.htm.

[5]甘肃省教育厅.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暨教育现代化推进会召开[EB/OL].(2021-02-04).http://jyt.gansu.gov.cn/contentfa955173fee345769b201e4e71de57e6.htm.

[6]何永忠.改革开放后甘肃民族教育的发展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01(04):65-69.

[7]甘肃省教育厅.2020年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 03- 10).http://jyt.gansu.gov.cn/contenta21bb53f69dd4beebde5ba3ef7f056e7.html.

[8]蔡阳宗,赵玉梅.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喜看陇原教育大发展之民族教育篇教育发展的加速度——改革开放40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综述(下)[J].甘肃教育,2018(21).

[9]蔡扬宗.教育发展的加速度——改革开放40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综述(上)[J].甘肃教育,2018(2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教育治理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6XMZ061)

编辑:谢颖丽

作者:张善鑫

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篇2:

西藏高校重启预科教育的战略性思考

西藏高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设有民族预科教育,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预科教育停办。西藏高校预科教育从兴起至停办,与国内其他民族高校相比时间较短。迄今为止,除西藏以外的我国其他14所民族院校都设有预科教育部,部分内地高校也设有民族预科班。目前,西藏高校没有设立民族预科教育部和民族预科班。

在西藏高等教育正值跨越式发展和稳步提升的今天,重提西藏高校预科教育,旨在对西藏高等教育构架大学预备的桥梁,为有语言和文化障碍或基础知识薄弱的西藏区内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创造条件,同时也为提高西藏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西藏高校预科教育的作用

1.民族院校预科教育的作用。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民族学院工作的基本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指出,民族学院为其他高校开办少数民族的大学预科班,帮助学生补习、提高汉语水平,等等,都是卓有成效的好经验。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来看,民族院校的整体实力一般都比较薄弱,在招生质量、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等方面,与高水平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是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民族预科教育旨在按照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要求,为升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补习,心理疏导和一段时间的过渡,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顺利进入本、专科学习和生活。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全国大多数民族院校都專设预科教育部,以提高民族院校的教育质量。西藏高等院校在这样的危机中,必须不断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在注重特色发展的同时,要努力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使西藏高校毕业生能顺利地进入国内其他地区的就业市场。

2.西藏高校预科教育的作用。西藏5所高校中仅有两所综合性院校,其余3所专科院校都是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能力为宗旨。从近3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两所综合院校招收50%以上的区内少数民族学生,而几所高等专科院校的区内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达到了85%以上。民族素质的提高、本地区中高级人才的储备等压力都担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肩上。然而,本科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区内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造成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学业成就低。因此,西藏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在前期就做好铺垫工作,再次重提西藏高校民族预科教育非常必要。鉴于各时期的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中基本规定了重点招收边远地区、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西藏高校的预科教育应该向西藏区内的各少数民族(指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倾斜。通过高校民族预科阶段的学习,以保证西藏高校本科生生源质量不低于同期录取的其他地区高校的生源质量。预科阶段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预科生升入西藏高校后的教育质量。预科教育的开展,对提高西藏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具有保障作用,是西藏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搞好西藏大学生全程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对西藏高校预科教育的认识

1.西藏高校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西藏高校预科教育不仅是西藏高等教育的延伸,也是对民族教育的扩充,是少数民族的预科教育。西藏高校的民族预科教育对象就是即将攻读西藏高校本、专科的,以西藏区内学生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预科阶段不仅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上与内地和全国其他民族高校接轨,还要保存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西藏高校预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管理和考核上要体现相应的民族特色。西藏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对提高藏民族文化素质、促进民族繁荣,具有深远的意义。

2.西藏高校预科教育是体现教育公平、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西藏不少地区还处于边、远、穷地带,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条件、教学手段、师资力量等跟内地相比存在相当大的距离,教学质量相对较低。我国为体现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公平,采取了适当降分的补偿倾斜政策,使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入学条件上得到和汉族学生同等的机会。但每个地区少数民族降分录取政策并不相同。不同分数线招入学生后想要进行相同的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其困难可想而知。公平不仅要体现在起跑线上,过程及结果也要体现。西藏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就是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切实享受教育平等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等学府后,能够和西藏高校的内地学生,以及内地高校的各民族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缩小学生之间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差距,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3.西藏高校预科教育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除西藏民族学院居于陕西省,其余几所西藏高校均位于拉萨和林芝等区内地市。西藏区内学生从中学考入西藏高校后,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农牧区走向都市的环境变迁,对其思想观念、学习方法、生活方式都会是一个冲击过程。为应对这种冲击,适应这种变化,西藏高校预科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管理上要注重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衔接。西藏高校预科教育阶段要补习和加强原有高中或中职阶段的知识,为学生补习科学知识和学习技能的相关内容。在这个特殊的过渡阶段,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发展潜力的提高;既要注重文化基础课的补充,又要注重西藏高校民族预科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缩小西藏大学新生和内地高校新生的差距。让西藏大学生在认知水平、知识构建、能力提高等各方面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4.西藏高校预科教育要注意文化的变迁与适应。西藏边远农牧区环境艰苦、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拮据。来自这些地区的大学新生在个体思维、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上与西藏交通便利地区的学生有一定差异,与内地大学生则有更大差异。加上较为封闭的地域环境、宗教信仰的影响以及“藏独”势力的破坏等,都为西藏高等教育增添了不少阻碍和屏障。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产生封闭狭隘的民族情绪和将不良的学习习惯带到西藏高校的日常生活中,导致他们对大学生活感到茫然与困惑,容易在学习、生活、竞争等方面出现不适应。针对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西藏高校必须正视这种特殊性,在本科教育中分化出预科教育,并在预科阶段解决这些差异所带来的教学和管理问题。正视区内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做好文化牵引,使其在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上既立足于本民族又融合于主流文化,既正确看待本民族文化,体现文化的民族性,又与主流文化沟通、交流,融入到主流文化中,以便更快地在新的学校和社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5.西藏高校预科教育是知识和能力的补充阶段。一部分区内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认为只要跨进了大学的门槛,无论学习好与坏,只要能够拿到毕业证,政府和学校自然会安排就业,至于就业好坏无从考虑。于是,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松弛下来,学习压力相对减轻,每天变得无所事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不能科学安排时间。而学生对学习的这种不作为,严重阻碍了西藏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西藏高校在预科教育阶段,首要的贡献就要体现在对区内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指导,使西藏区内新生尽快理解大学的宗旨,加快适应大学专业教育的步伐,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三、西藏高校预科教育应把握的原则

1.制度性。尽快制定和颁布西藏高校预科教育管理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使预科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从预科招生、管理、结业考核、教育质量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结构优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渐进性。在西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整体部署下,逐步开办规模适度的西藏各高校预科教育班,条件成熟的高校可建立预科教育基地或预科教育部。依托预科教育培养预科生,向区内和区外高校输送合格的西藏大学新生。

3.层次性。西藏高校预科教育不能盲从地定位于专科和本科的预科教育,应该扩大层次和类型。招生层次既要从本科提高到硕士层次,成为西藏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也要承办社会生预科班和短期高考补习班,成为西藏人口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阵地。

4.参照性。重提西藏高校预科教育虽具有可行性,但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在其整个办学过程中应适当借鉴和吸收内地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我国其他民族院校预科教育中,有益于西藏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先进的开放式教育成果,真正建立起与大学教育密切相连、相互支撑的西藏高校预科教育。

5.现代性。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为西藏高校的民族预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现代西藏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要在激烈的市场和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用前瞻性的视角思考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把单一的基础教育转向为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培养之路,为西藏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服务。

四、西藏高校预科教育的发展思路

1.从招生上入手,旨在促成融入,促进就业。首先,对不同民族(区内汉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不同地区分层次、有区别地适当拉开录取分数线,以保障农牧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比例。其次,西藏预科招生人数也要适量,不仅要为高校的扩招服务,还要考虑到西藏区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前景问题。盲目的扩招会造成培养与使用脱节,就业成为难以攻克的难关,从而降低西藏高校影响力,种下西藏高校教育质量不良的苦果。再其次,要注重预科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预科教育为学生跨入大学门槛设定了相对合理而且公平的准入机制。加入竞争与淘汰机制,通过一年的预科教育后学生统一参加水平测试,既选拔出具有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区内少数民族新生和那些具有学习兴趣却暂时不具备学习技能的学生,经过预科再教育后能够顺利进行大学专业教育,又让那些不能在预科阶段的缓冲地带适应和融入相关大学专业教育的学生能实现二次选择,减少其盲目选专业的可能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设置预科部,在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架构桥梁。各院系之间教师在预科教育的前提下共同完成“先基础后专业”、“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预科教学任务。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首先,将预科学生的基础课程的学习放在预科部和本科部共同完成。大学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由本科部完成,如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线性代数等;对于大学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可由预科部完成,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和数学等。预科部在此期间应该将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合并实行分层次、分类型教学,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在教学目标和知识难度上有所区别地实施教学。需要升入本科学习的区内少数民族学生更突出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加强,预科教育后要重新选择就业去向或参加高职班学习的学生要注重职业实践能力的扩充。

3.配备相当数量的藏族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由于西藏区内少数民族学生多以藏族为主,区内除藏族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在语言、信仰、习俗、社会生活方式和习惯上大多和藏族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预科部或预科班的藏族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与学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的文化中断现象。告别了原先熟悉的环境,面对全新而又陌生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区内新生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障碍,易产生冲突与矛盾,影响与他人的关系。配备的这些教师和管理人员能够全方位妥善解决藏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心理问题、认知问题和学习问题,容易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从学生心理入手,在思想上加强学生角色转变的教育,让学生明确预科教育的目标,找准新的起点,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秩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4.开设有藏民族特色的相关课程。第一,目前十几所民族学院都在使用联合编写的统一教材。西藏高等教育在预科课程设置上,既要按照教育部专为民族预科教育颁布的汉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学大纲以及全国民族院校统编教材进行课程安排,还要设置具有藏族特色的课程。第二,西藏高校的预科教育阶段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承担传承、研究和弘扬西藏历史、文化、语言传统的任务。预科教育期间,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努力营造良好的多元文化共存、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和睦相处的校园环境,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第三,注意课程内容的精简和深入,不能偏重知识的灌输,要让预科学生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2013年西藏民族学院科研项目“西藏高校预科教育可行性研究———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myQ04。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

作者:陈玲

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篇3:

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平等和共同繁荣至关重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是确保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办学层次和规模、改善设备设施、提高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优化设计并进行实践,对于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能收到明显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优化;路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规模化发展转向内涵式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应相应为此转变。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林志杰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途径进行研究,指出坚持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是民族预科创设之根本宗旨,集中办学是开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郑雪松基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所带来的许多新问题,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及其主要文化特征做了较系统的探讨;乌兰格日乐、许良等,针对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对预科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分别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汉语教学与学习、英语学习策略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并未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問题及如何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和本地区几所高校实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比较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对策。

一、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督、师资构成、教学设施、教育管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有效保证了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培养目标

民族预科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大学专业学习需要,文化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知识面较宽,初步了解和适应大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能力较强,素质较高,富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干精神,能够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二)培养模式

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坚持以“预”为主,“预、补”结合的思路,按照“强化基础,增强能力,拓开视野,提高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教育和服务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预科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设置

预科教育相当于一个预备教育期,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国家统一安排了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开设大学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必要的专业基础课,还开设体育、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

(四)质量监督与考核方式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实行考核制度,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并报学生转入的本、专科(高职)招生学校。未取得预科结业证书者,将退回生源地区。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进行督学、督教、督考,培养良好的学风、教风和考风,以确保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培养质量。

(五)教育管理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对其的教育管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通过教职工在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在校纪校规上的严格要求,在教学上的耐心细致讲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知恩感恩,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和风貌。

二、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国家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期望和少数民族预科生成长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50多名专职教师、20多名辅导员老师、10多名管理者进行交谈,并实地调查,走访了近百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通过对调查情况分析、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办学集中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效能的发挥

尽管这些年来,少数民族预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的院校从十几所民族院校扩大到近200所高校,招生规模从每年的几千人扩大到每年两万多人,并且成立了一批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但是离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实行集中和规模化办学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高校平均招生人数不到100人,除民族预科基地外,大多数都在60人以下,有些只有10~20人,甚至只有几个人。这样的招生人数,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无法吸引优质师资力量,也无法促进学校集中投入培养预科学生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不利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了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质量

由于许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招生规模不大,很少有专门的教学实验室、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很多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基本上停留在最原始状态,在黑板上推导理论、公式和试验,即使有部分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教学活动在大学实验室进行,也因为挤占大学正常教学资源,开展起来缩手缩脚。

(三)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手段落后,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和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逐步开展和普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迎面而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许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没能跟上时代发展脚步,仍然原地踏步,止步不前。表现在:一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应用和实践操作;二是很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单一,教育教学方式相对传统,很难吸引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考核机制相对不完善,尤其是一年之后的升科考核往往流于形式。

(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专职教师要么由各预科办学单位的大学老师兼任或抽调而来,要么从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中招聘,而且有些学校还聘请了部分高级中学的退休教师。少数民族预科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整体能力水平欠佳,无法从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深化,无法提升整个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水平。

(五)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不利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成长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来自于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加上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在学习、生活、心理和信仰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必须要有比较完善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才能给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家庭般的关心爱护,化解他们在特定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友谊观。但是,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懂得他们民族生活习俗的辅导员老师和系统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服务制度,这些使得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

三、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的优化路径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必须遵从教育规律,必须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参考相关文献,综合考虑我国当前大学办学现状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对策和优化解决途径。

(一)将分散招生优化为集中办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办学层次和规模

优化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首要的就是要不断完善我国预科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提高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定位,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预科一年学习中,真正做到夯实高中基础,自然过渡到大学的学习生活当中。筛选、淘汰一些少数民族预科办学规模偏小,投入不大,培训效果欠佳的学校,将其预科学生归口到当地少数民族预科规模较大,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较好,培训效果优良的学校,实行集中化办学,待学生学习结束再回到各自接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高校,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深造。

(二)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办学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对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高校和培养基地有计划地改建相应的实训楼、实验室、宿舍公寓,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使各项办学条件满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推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满足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需要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民族预科教育校园数字化、网络公共资源全覆盖。

(三)改革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关乎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要从国家层面系统梳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培养的目标要求,组织相关院校专家学者和民族人士共同编写一批适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教材和案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弹性化、实践性;三是促进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网络公共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是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实施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推动建立高等学校民族预科阶段结业会考制度,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加大考核与引进力度,不断强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优良的师资队伍配备是我国少数民族预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通过建立少数民族预科教师相对独立、针对性较强的考评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奖勤罚懒,切实将热爱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事业,勤于钻研少数民族预科教学与科研的老师留下,并加强培养,淘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教师;二是要引进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三是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规模,按一定比例配备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五)关注个体,全面施管,不断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从关心每个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出发,因材施教,全面施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服务体系,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是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关心每个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和民族教育工作;二是要将少数民族预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高校国家资助体系,并在学校内安排勤工助學岗位,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三是要根据学生民族生活习俗,建立相应的民族食堂,提供特定的食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后顾之忧;四是要开设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他们心理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实践与效果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从2005开始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十多年的少数民族预科办学过程中,按照前述五个方面的优化途径,不断完善和优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准确把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发展定位,提高办学条件,坚持“预”为主 ,“预、补”结合的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采用分层次教学、分类别教学、分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实行规范管理和服务学生并重的办法,针对性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的指导,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技能的训练。同时,学校专门建有三个民族食堂,聘请专业厨师,解决少数民族同学用餐的需要。此外,学校还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针对地性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努力构建民族团结和安全稳定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使得学生的综合成绩和整体素质逐年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截至到2016年,学院共招收11700多名少数民族预科生,除极少数学生因身体或其他原因退学外,绝大多数顺利进入大学学习深造,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取得较优异成绩。

五、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和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对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促进其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总体上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办学规模不大,基础设备设施不足,师资力量孱弱等短板和不足。通过全面提高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层次和水平,由分散招生到集中办学,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服务管理体系,才能从整体上改善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水平,促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志杰.论中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途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25-129.

[2]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乌兰格日乐,许良.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6):47-49.

[4]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5.

[5]农李巧.广西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信念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6]周锦鹤.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49-151.

[7]蒋永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J].学习月刊,2010(2):79-81.

作者简介:双海军(1972-),男,湖北潜江,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向建(1988-),男,重庆万州,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

作者:双海军 向建

上一篇:我国银行保险现实意义论文下一篇: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