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入学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入学之初是高职院校新生社会角色、观念、行为转型的关键期,入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到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成效与长期的职业发展。身份认同危机是当代高职学生面临的根本问题,因而引导新生确立专业/职业认同已成为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中心任务。应改变传统的事务化入学教育模式,构建以专业价值观为灵魂的理念传播、行为参与一体化的入学教育体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入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入学教育论文 篇1:

新生大学适应期辅导员工作策略探析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大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辅导员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尤其在新生大学适应期,辅导员工作方法的优劣,对此后的教育效果及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选择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期;辅导员;工作方法

告别中学时代,跨入大学校门,大学生的人生翻开新的一页。大学生在经历短暂的新奇、激动、兴奋之后,逐渐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大学也不是昔日梦想的“天堂”,会产生孤独感、陌生感、空虚感,会感到无所适从,对全新环境下出现的种种不适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困惑,总是独自默默承受。而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仔细洞察新生大学适应期易于出现的各种问题,选择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加以疏导,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新生大学适应期存在问题分析

新生大学适应期主要是指,从新生入学到能够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基本适应大学生活这一阶段。大学生活的良好适应,具体表现为,心境平和、人际关系融洽、学习兴趣浓厚,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理性控制情绪等等。当然,新生大学适应期,因学生个体的差异,或长或短,但大部分学生的适应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

新入学的大学生群体,大多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即所谓的“90”后。这一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经历使他们的思想活跃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彼此之间差异明显,突显的问题也就更多。这些问题在大学新生适应期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环境适应不良、学习目标缺失、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问题突显、安全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无疑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对辅导员传统工作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环境适应能力欠缺。迈入高校后,已经习惯于中学阶段制约式学习、生活、管理的新生,面对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的、开放式的高校环境,部分学生表现出不适应。

其次,学习上迷茫困惑。新生在中学阶段“苦学”的动力,除了考大学现实理想之外,再就是部分学生认为如果升入大学后就不用再向高中一样埋头“苦学”了。这就造成一部分新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上出现懈怠。再加上高校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方式,以自我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致使部分新生在学习上出现茫然,缺少学习的动力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其三,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新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生活比较单一,基本是直线式的,接触的人与事也比较少。在中学与同学们相处的过程,由于大家同属一个地区,受着相似传统文化的影响,同学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差异不大,再加上同学们有着相似的奋斗目标——考大学,有种同甘共苦的感觉,相处也就容易。进入大学后,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同学们之间的差异较大。

其四,对未来前途存在隐忧。高校教育与中学教育明显不同的就是带有很强的专业性,部分新生在进入大学前,对所学专业以及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并不了解。

其五,心理上自卑、焦虑。对比中学阶段,新生在进入大学后,生活领域的拓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新生带来了重多压力。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生活压力等,过多的压力致使部分新生心理失衡,突显出许多心理问题。

最后,安全意识淡漠。中学阶段相对单一式的生活,新生接触的人与事较少,社会化程度不高,思想比较单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较感性,自我防范意识较差。进入高校后,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新生的依赖感和独立感并存,独立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致使新生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二、新生大学适应期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

针对新生大学适应期容易出现的问题,辅导员在新生大学适应期工作内容,除积极开展日常教育管理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之外,还应根据大学新生适应期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工作,使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控制、学会践行,自觉得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做好新生的引领工作。新生入学后感觉什么都是新鲜的,至于大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知之甚少。辅导员要向新生做好大学生活分析,以及将要面对的在学习、交流、生活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予他们建设性的建议,使新生提前做好心里准备。

2.全面了解学生,帮助新生进行大学生活规划。新生遇到问题、困惑迷茫时,最需要的就是指导。辅导员要积极主动的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帮抚新生,尤其是要引导新生生活规律化,目标明确化。因此,为了使新生生活充实,辅导员最好帮助新生进行大学生活规划,并督促他们践行,一般三个月,使新生在大学适应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设置场景,引导新生全方位体验大学生活。除引导新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之外,辅导员还要设置多类场景。如现场演示宿舍同学关系处理、对各类典型问题的讨论、面试场景设置等,使新生过多的体验大学生活,体验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体验越多,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也就越快。

4.加强班风、舍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万事开头难,如果入门的时候对新生引导好,班风优良,宿舍同学关系融洽、积极向上,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彼此影响,新生四年大学生活就会充实愉悦。因此,在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应注重班风建设,尤其注重宿舍风气建设。

5.加强安全教育、校规校纪与法律教育,提高新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新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的保障和前题就是安全和遵纪守法。因此,辅导员在新生适应期应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案例对新生进行安全教育、校规校纪和法律教育,提高新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知道规则的重要性,遵守校规校纪,要学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提高法律意识。

三、新生大学适应期辅导员工作方法探析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因此,辅导员在新生大学适应期工作方法构建上,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实施原则,均应本着引领新生健康成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实效出发,结合辅导员工作内容,实施相应的工作方式,使新生尽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积极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新生适应期辅导员工作应树立的理念

(1)“双主体”育人理念。双主体教育理念就是要辅导员与新生双向互动,相互尊重,互为主体。在整个适应期的教育过程中,辅导员积极引导,新生主动适应。因此,辅导员在新生大学适应期的引导教育工作,不是被动的、强制性的灌输行为,而是对新生个性的有力促进和内在精神、内在需要的激发,是对新生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唤醒。[2]辅导员工作不是单方面、单方向的行为,而是辅导员与新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双向的互动交流过程,只有新生与辅导员在思想和情感上发生交融、产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新生也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之中,积极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发展人的教育理念就是围绕新生的自身特点和个性,着眼于新生的内在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展工作,使新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全面发展。这样,辅导员就可以激发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接受教育、遵守道德规范不是为了他人,而是自己生活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新生也就会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和践行,自身的人性才能得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方能得到全面发展。[3]

其次,新生适应期辅导员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需要辅导员贯穿于新生受教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一时或一方面,最终使全体新生、新生的各个方面在适应期均得以发展。整体性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需要辅导员把握住大学生成长的规律,使新生适应期的教育成为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应与下面各阶段的引导教育工作相衔接,并不是单独孤立的一部分。二是需要辅导员在新生大学适应期的引导教育工作,使新生全面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知自我。最终目标是使全体新生在认知、情感、信仰、意志和行为方面整体全面协调发展,全面融入到大学生活之中。

(2)差异性原则。个体性原则就是需要辅导员教育方式方法多样化,有特色,不要千篇一律。另外,辅导员还要尊重新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从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适应能力。当然,这种个体性也要与社会性相结合,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存在时就说到:“这种考察方法是没有前提的。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可见,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既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4]辅导员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应注重其社会性的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其三,新生适应期辅导员教育方法的选择

(1)导师式教育。新生步入大学,对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十分了解。然而,他们渴望了解、希望有一位导师能够帮助他们分析大学生活,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种类问题,引领他们全面的、顺利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因此,辅导员在面对新生开展工作时,首先要扮演好导师的角色,以导师式的教育方式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辅导员掌握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了解大学生的所需所想,能够具有前瞻性的对新生进行引导教育。

(2)差异性教育。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教育前景,再加上扩招学生数量的上升带来质量的下将,致使新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尽管他们在高校受到统一文化的影响,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都一样,这种差异伴随着新生大学生活的深入将会越来越明显。有的表现在自律上、有的表现在能力上、有的表现在心理上、有的表现思想道德水平等。因此,辅导员应及时掌握新生的差异,除共性的教育之外,还要开展差异性的教育,有针对性的与新生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的了解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参加各项活动,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去积极的适应大学生活。

(3)帮扶式教育。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面对环境的变化,部分新生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上。辅导应通过新生日常的表现,掌握这部分学生的情况,及时的对其引导教育,进行帮抚指导。如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学籍档案,根据现实需要建立学生之间学习帮扶、辅导员学习帮扶制度,改观学生学风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建立生活困难学生档案,及时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生活情况,遇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抚指导等。

(4)主动预防式教育。大学生有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在哪个阶段的哪个时间点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也有共性的规律。因此,辅导员要早发现早预防,不要等到问题发生后再去亡羊补牢。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去一些错误或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辅导员提前主动的做好预防,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和消灾在萌芽状态。如安全隐患,辅导员要尝试建立信息员制度,并通过座谈会、年级会等制度主动预防等。

概而言之,辅导员在新生大学适应期的引导教育工作,将对新生整个大学生活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新生大学适应期的特点和规律,只要辅导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勇于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就可以引领新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充实的渡过大学生活,学业有成。良好的教育开端,也可以促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最终把新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课题项目: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新生大学适应期辅导员工作策略研究”(编号:GH122049)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92.

[2] 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7:178.

[3]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0-60.

[4] 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4:149-176.

作者:白志贤 黄恒学 张艳萍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入学教育论文 篇2:

基于专业认同的高职院校入学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入学之初是高职院校新生社会角色、观念、行为转型的关键期,入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到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成效与长期的职业发展。身份认同危机是当代高职学生面临的根本问题,因而引导新生确立专业/职业认同已成为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中心任务。应改变传统的事务化入学教育模式,构建以专业价值观为灵魂的理念传播、行为参与一体化的入学教育体系。

关键词:专业认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

一、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问题与任务

(一)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根本问题:身份认同危机

入学之初,高职院校新生既有上大学的兴奋,也有种种不适应:或是对高职抱有成见而失落、自卑,或是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彷徨迷茫,或是游离于群体之外而备感孤独,这都是高职院校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仅仅当作特定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恰恰忽略了其本质。

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理论指出,人的一生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危机,青春期后期的个体面临的是自我同一性危机(身份认同危机),自我同一性给自我提供方向和意义感,“危机(crisis)”是同一性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青少年有意识地在多种选择中作出抉择。一个年轻人要独立面对大千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就必须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我是谁?我归属于哪一个群体?我应该做什么?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年轻人的所谓迷茫,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谓自卑,是因为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所谓孤独,是源于心灵找不到归属,几乎所有的个体心理问题都只是身份认同危机的表象。

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会面临身份认同问题,而当代中国高职学生群体要比以往时代的大学生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与困惑。

大学扩招前的精英教育时代,上大学是人们心目中个人发展的最佳途径,大学生的群体身份具有“天之骄子”的使命感与荣耀感。而且当时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职业选择少,国家又为大学生分配工作,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相对容易确定,所以,无论其专业是什么,都容易确立对专业的身份认同。

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上大学已成为寻常事,大学生身份已发生了整体性的贬值,尤其是处于大学教育体系底端位置的高职学生对自身身份的价值、意义更易心存疑虑。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由传统同质化社会向多元化社会变迁,个体可以拥有更多的方式获得资源,上大学不再是理所当然的最佳人生选择,而只是众多选项中的一种。这就让学生不得不考量:我选择读高职的理由是什么?“90后”学生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时期,对他们来说,基本的物质需求已大都能得到保障,因而他们相对更为崇尚自由,张扬个性,他们寻找的不是随便一份工作,而是既有物质收益,又能从中体现自我存在感、价值感、归属感,能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工作。但由于中国学生一直接受的都是以知识识记为主的应试教育,所以他们普遍缺少自主抉择的习惯与能力,忽然拥有了空前多的选择机会,反而面临选择的烦恼,不知道如何定位自我。当高职学生对自己身份的价值、前途不确定,自卑、迷茫、孤独就是必然的心理现象。长此以往,还会诱发焦虑、学习倦怠、人际关系紧张乃至心理障碍。

所以,身份认同危机不是特定高职学生个体偶发的心理问题,它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背景下具有群体普遍性,影响着高职学生学业和职业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对和解决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构建专业认同

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既然大学以育人为目的,入学教育的功能定位应当取决于学生的问题与需要。传统大学的入学教育是事务性的,因为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身份的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无需画蛇添足地多做论证。而当身份认同成为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根本问题,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使命与任务面临转型。

高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应当向企业的用人标准看齐。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颠覆传统用人观的胜任力理论,他指出:预测一个员工的绩效表现与职业成功的根本要素不是显性的知识、技能,而是隐性的角色认同、价值观与动机。个体的职业认同是职业成功最重要的基础。此后的世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证实了这一观点,迄今一半以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招聘、选拔人才时将角色认同、价值观作为更重要的遴选指标。世界一流企业也普遍将构建职业与组织身份认同作为新员工入职教育的首要任务,让新员工认同自己的身份并为此感到荣耀。一旦明确自己的使命,确信职业身份的价值,组织成员就更有自动自发工作的动力,而且能自主判断什么是对的并付诸行动。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专业与职业有高度的对应性,专业认同是高职学生个体对自身是否属于专业共同体的确认,是对专业/职业角色、价值观的承诺。如果高职学生不能及时确立对专业的认同,职业认同也就无从谈起,更不必说取得职业成功。高职新生只有确认自己的专业身份,相信专业价值观的正当性与有效性,感受到作为专业共同体成员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学习倦怠、焦虑等心理问题,自主、自愿、自发地投入学习,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也才有可能实现。也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高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所以,要实现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引导新生确立专业/职业认同就是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中心任务,具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意义。

二、基于专业认同的高职院校入学教育模式

(一)入学教育的基调:以服务建立信任

信任是认同的前提。新生初次远行,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会让新生消除紧张、疲劳,产生受关注、尊重的感觉,为形成对专业共同体的认同打下情感基础。

1.事务服务

迎新工作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开端,既要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展现专业水准,更要传达关怀、接纳的态度。作为一项传统,每年迎新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都会组织上一级学生为新生清洁房间;迎新当天,选派往届学生为新生提供接待、咨询服务,带领新生及家长参观校园;辅导员入宿舍询问、了解新生的需求、困难、想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辅导员每人要带200~400名学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面面俱到,所以,可选派优秀学长为新生提供入学后一个月的适应期指导。这些原本都是生活小事,却会影响到新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

2.信息服务

新生刚刚从中学步入大学,一切都是陌生的,往往会有无所适从的无助感、孤单感。传统的入学教育重约束、轻指导,学生手册也以强调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为主,从效果看,学生知道了不该做什么并不等于知道该做什么,而且约束性规范也更容易引发抵触而不是亲近。相形之下,美国大学的入学教育更强调为学生服务,设计系统的新生适应性课程体系,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参照这一思路,我院编制了服务性的《大学学业指南》,围绕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典型问题,为新生观念、行为的转型提供方向与方法的指导。内容有“上大学,学什么”、“高职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差异”、“高职生学业优秀的标准”、“怎么听课”、“怎么提问”、“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与活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选择社团”等,对新生起到了切实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无论是事务服务还是信息服务,其目的都是让新生遇到问题时能有渠道获得帮助,而避免其产生茫然无助、不知所措的感觉。这表面上看是解决事务性问题,实质上是为新生重建社会支持网络。当新生在需要的时候感受到专业共同体的关怀、接纳,就容易萌生对学校、专业的信任感、归属感,为后续的专业价值观导入营造良好的、融洽的心理氛围。

(二)入学教育的重心:专业价值观的传播

价值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基础。传统入学教育多以单向宣传性的讲座、报告会为主,强调“干什么”、“怎么干”,却不提专业/职业本身的价值、意义——“为什么干”。价值内涵的缺失使得入学教育中的企业参观、志愿服务等实践性活动流于表面。作为就业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应当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借鉴企业文化的理念、方法,以引导学生建立专业身份认同为目标,以专业价值观为灵魂整合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各项活动,形成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体系。

1.价值观明示

新生最大的问题是目标的迷茫:上大学,学什么?什么是成功的标准?目标、标准让学生学会自己衡量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比具体干什么更根本。我院在入学教育中首先向新生明确其职业发展定位——旅游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使命定位——齐鲁文化的传承者与快乐使者;价值观定位——快乐、亲和、服务、关爱;成功的标准——带动多少人做事,做(成)了什么事。通过对目标、价值观的清晰定义,让新生充分理解专业身份的内涵与价值。

2.价值观验证

理解不等于相信。针对新生对专业价值观有效性的疑虑,我院打造旅游文化系列讲座、行知成长沙龙、旅游业精英访谈会等交流平台,邀请企业人士,尤其是优秀校友现身说法,以其职业成长经历验证专业价值观的有效性。

3.价值观体验与分享

我院以“团队拓展”、“主题班会”、“书写我的大学故事”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结合切身体会反思、讨论、分享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同伴学习及朋辈间的影响,营造群体共识。

4.价值观承诺

我院每年11月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学生从个人能力、兴趣出发,思考职业方向,将目标、价值观与个人实际相结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落实为明确、可行的计划方案,最终成为对自我专业身份的确认、承诺。

(三)入学教育的关键:将专业价值观贯彻于学生的日常行为

价值观的功能就是指导行为,也唯有付诸实践,才能实现价值观的主体内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确保学生行为的自主性,这是价值观有效贯彻的根基。以行政性的奖惩规制学生的行为,从短期看似乎也能改变学生的行为,而一旦外力消失,学生行为往往就产生反弹。相反,自主性的行为参与能强化主体的价值观认同。

行为参与首先是学生参与规则制定。以往的规则都是既定的,学生只要照章办事就行了。而问题恰恰在于没有个体参与协商而单方制定并强制推行的规则很难获得个体的认同。事实证明,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行政性的检查、评比、督促,并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更有效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在适当的范围内参与规则制定,实现自主管理,学生由此不仅能体会到规则背后的价值合理性,而且参与制定规则本身就是对执行规则的承诺。以宿舍管理为例,宿舍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平台,宿舍风气的好坏对高职学生的学风影响巨大。我院改变以往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将企业文化融入宿舍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分析典型旅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参与设计、制定《品牌宿舍文化手册》,进行舍务分工,拟定卫生标准、礼仪规范、成长计划,不但激发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锻炼了团队组织、协作的能力。

行为参与的第二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则执行。以往辅导员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是依照校规校纪“命令”学生该怎么做,这只能解决当下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效的解决之道是启发、引导学生从“专业(职业)身份”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去衡量、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改进,从而实现全天候的自主管理。如常见的人际摩擦,学生一则缺乏应对经验,二则作为学生彼此互无所求,所以可能会意气用事,但如果从“职业身份”来看,旅游业的工作就是为人服务,要赢得游客的满意、业务伙伴的认可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才能将人际互动的方法内化为行为习惯。当学生理解了日常行为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联,就会更愿意从专业价值观的视角反思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抉择。其作用不只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能推动成员间价值观共识的形成,增强专业群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个人拥有的自由选择越多,身份认同的难度和重要性也越大。心理学研究证明:确立了身份认同的大学生有更高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健康水平,更乐于与人交往,也有更好的学业适应。入学之初是高职院校新生行为转变的最佳时机,所以,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只有围绕“90后”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引导、帮助新生尽早树立对专业的身份认同,才能为其三年的高职院校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Marcia J 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3):551-558.

[2](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苏彦捷,邹丹,等,译.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465.

[3]彭剑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践与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10.

[4]周红梅,郭永玉.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133-137.

(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那英志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入学教育论文 篇3:

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及行为剖析

摘 要:大学新生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的转换期。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及行为以及由此影响他们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成人成才。通过在独立学院新生的调查表明,新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并不亚于普通高校,但是新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落差和适应期长的问题,这都与入学前后心理及行为状况相关。为此,通过入学前的教育前置,结合入学以后的有针对的新生入学教育,全过程把握新生入学前后的行为与心理变化轨迹,尽快帮助他们完成由准大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及行为;教育前置

一、引言

大学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大学生从当初参加高考到录取,而后进入大学,最后完成学业,整个过程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期间,所观察的、所接触的、所思考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现象,往往影响或主导他们的行为。大学新生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的转换期,高考、录取和入学前后,心理与行为变化都很大。准确剖析他们的心理与行为,有针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对于促进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新生的心理与行为存在相互关联,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心理与行为是有区别的,心理是内部的主观的观念活动,行为外在客观的物质活动。但是,从心理与行为的实质看,“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心理(动机)支配的,人的任何心理也都会表现为行为,心理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动因,行为则是心理的外在表现”,[1]因此,心理与行为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剖析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状况,需要通过行为方式的调研进行分析。

独立学院大多是从属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的存在解决了大量高中毕业生无法进入普通高校的问题,“满足了适龄青年求学的要求,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素质,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势必将长期存在。[2]但是独立学院毕竟不同于普通本科,大学新生虽然选择独立学院,但是要完全认同学校与专业,还需要心理调适过程。

笔者以扬州大学院广陵学院为例,在2016级服装、财管、国贸、会计等4个专业中,随机抽取10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录取情况、录取后的生活以及对进校以后计划,以试图剖析入学前后的心理与行为状况。

二、大学新生入学前心理及行为剖析

高考结束以后,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将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其职业生涯,另一部分将进入高等学校,开始其大学生活。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到进入大学校园,这段时期属大学新生的空暇期。在经历高考的洗礼后,能够考取大学,对许多新生而言有一种“劫后余生”感觉,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状况对的大学生活有直接关联。大学新生入学前心理及行为调查、剖析,主要是针对这段时期新生日常行为以及对录取学校与专业的基本态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入学以后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参考。

1.入学前大学新生的日常行为状况

入学前大学新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调查主要是了解在入学前的日常的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以准确把握新生入学前日常生活行为对入学后大学生活的影响。调查内容包括作息情况、活动交往、兴趣爱好,等等。

调查结果显示,高考结束以后,大学新生重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相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日常生活也趋于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处于从中学到大学过渡的“窗口期”,加上家长的相对“宽容”,需要密切关注可能存在的“放任”问题。

首先,生活习惯问题。录取以后的大学新生大多数都保持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作息时间较为有规律,注意锻炼身体。调查表明,有81%的学生早起晚睡或者晚起晚睡,这大体符合青年人正常生活作息习惯。但是,也有12%的学生经常熬夜,这部分学生可能对将来入学以后的大学生活作息时间不适应。

其次,社会交往问题。录取以后的大学新生主要交往活动是走访亲戚和同学聚会,其中参加同学聚会的比例达52%,而外出旅游的比例并不如以往想像的高,仅为16%。这表明,高考结束以后,同学之间交往联系成为主要交往活动,活动安排主体是学生自己。但是,学生的自主交往意识较强仅限于原有的同学圈,进入大学后即将面临新的集体生活、新的交往群体,如何引导他们,以适应大学生活,可能需要学校、家庭的认真思考。

第三,兴趣爱好问题。在入学前,大学新生闲暇时间主要的兴趣爱好运动类和电子竞技类,其中运动类兴趣的比例为39%,电子竞技类比例为42%,固定温习课程的学生不多,大多属随机温习;调查显示,只有17%的新生温习以往的英语或数学课程,学习的安排主要是增补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很少有新生会主动预习大学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竞技类活动主要是网络游戏,从兴趣发展趋势而言,有45%的新生兴趣逐渐增加,没有人会不断改变自己兴趣爱好,由此可能导致入学以后部分新生出现入学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

2.对录取学校与专业的基本态度

入学前对录取学校与专业的基本态度调查主要是分析大学新生的基本能力素质以及对录取的高校及专业的认同度,内容包括新生的成绩情况、理想高校、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学院的新生的基本能力素质达到普通本科高校的要求,但是囿于社会对独立学院认知,学生存在“挫败感”;学生对录取高校专业认同度相对较高,希望通过专业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缺撼”。

一是对录取高校认同度不高,存在心理上的“挫败感”。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与普通本二高校相当,大学新生的基本能力素质都很高,之所以没有录取到普通本二高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考的临场发挥或者志愿填报问题。从高中成绩表现来来看,新生中平时高考模拟成绩高于或者接近录取院校分数的比例达58%,低于录取院校分数仅有12%。因此,大学新生中有近50%的学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是不满意的,他们理想的高校是本二院校,认为自己即将就读的高校与理想的高校存在差距,有近80%学生对录取院校只能采取“既来之则安之”态度,存在心理上的挫败感。

二是对录取专业的认同度相对较高,自主选择专业意识较强。尽管填报自愿期间,对于录取高校的认知有67%的学生是通过学校的官网,并没有认真进行咨询,但是在专业选择上较为慎重。调查显示,在选择专业时,有57%的学生关注的是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和专业的热门程度,有24%的学生由于个人兴趣爱好而选择专业,仅有9%的学生在父母好友的影响下选择该专业。对于录取学校设置的专业,有83%的学生认为专业设置比较合理,专业的社会实用性较强或者基本上能做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选择专业的认同,表明新生对专业学习充满渴望,这有利于学校引导学生的加强专业教育,重塑学习信心。

三、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及行为剖析

新生入学以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活,如果将入学前的新生称为“准大学生”,那么入学以后,“准大学生”就要开始向大学生角色的转换。通常将大一第一学期称之为新生大学“过渡期”或者“适应期”。这期间,大学新生在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而是帮助学生重新认知大学生活,尽可能缩短学生的“适应期”。

大学新生入学后心理及行为调查、剖析,主要是考察这段时期学生日常行为以及对大学生活的计划和安排,来分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于有针对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

1.入学后大学新生的日常生活行为

入学后大学新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调查主要是分析学生日常交往形式、生活消费状况、阅读习惯以及迫切关心的问题,以期了解其心理轨迹。

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生活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学会自理生活、如何学会自主学习。调查结果显示,从交往关系、消费状况和阅读习惯等视角可以发现,新生日常生活行为存在诸多与大学生活不相协调的方面,需要及时加以引导。

首先,从交往关系来看,大学新生入学以后,尽管交往关系发生变化,但主要交往圈仍是高中同学。与入学前不同的是交往形式发生了变化,网络沟通与手机通话成为主要形式。调查表明,在与高中同学的交往中,网络沟通与手机通话形式占81%,而同学之间的互访仅占13%。新生入学以后同年级交往仅限于同年级集体活动,与高年级进行交往互动的机会较少,新生更渴望与高年级学生交往,以了解学习方法、学生组织工作技巧、交友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其中交友经验是新生最为关注的话题。

其次,从日常消费能力来看,大学新生入学以后消费总体水平一般,大多数新生的月消费在1000元左右,但有四分之一的新生月消费不足500元,需要通过勤工助学或者其他帮扶形式,给予适当资助,另有16%的新生月消费超过2000元,需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合理的消费。

再次,从阅读习惯来看,在中学期间,在高考下,中学生很少有除了应试以外的阅读,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入学以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在逐步形成中,调查表明,大学新生的阅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纸质书报阅读占44%,仍属阅读的主要方式,同时电子、网络阅读占到56%,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同的信息获取方式。帮助新生处理纸质阅读与电子、网络阅读的关系,也有利于开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

2.入学后大学新生的学习期望与发展规划

入学后大学新生的学习期望与发展规划调查主要是通过了解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态度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以分析新生进校以后的对大学学习的适应状况内容包括新生对学习目的的理解、对专业不适合的态度、学习期望值、希望的学校教学与自身能力提升方式、未来发展的思考。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刚进校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准确的,就是通过认真学习,自己的各项能力素质,以利于今后的发展,但是对于学习的期望以及未来的规划,却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新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但是对学习期望存在误区。大学新生入学以后,学习目的很清晰,近乎100%的学生都认同进入大学就是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升学术知识和拓展自己的视野;在学习方式上,63%的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模式来学习,表明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对专业学习效果的预期不尽相同。有37%的学生期望考取各项专业证书,28%的学生期望自己的课程成绩能名列前茅,19%的学生期望能考取从业资格证,也少数学生只求期末考试及格;一旦认为专业不适合,有37%的学生首先考虑的是换专业,也有28%的学生主张在学好现在专业的同时兼修自己喜欢的专业。可见,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知还不清晰,对专业学习期望值都体现在“考”上,并没有从能力、素质的提升来规划自己专业学习。

其次,新生的发展预期较高,但是对未来规划不尽合理。大学新生入校以后,对自己的将来的发展预期并不是很清晰,有66%有考研意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造,只有16%的学生将来预期进入职业生涯,也有12%有考公务员的意向。事实上到大三以后,独立学院的考研率其实不超过15%,大多数学生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即使有从事研究的,也主要是在应用技术的研发方面,而非纯学术研究领域。因此,大多数新生的求上进的愿望是需要鼓励的,但是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矛盾,如何来引导新生,以避免心理上的产生落差至关重要。此外在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方向,担任学生干部似乎是学生公认的捷径,有41%的学生选择竞选班级干部,有32%的学生选择加入学生会,而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兼职并不被学生看重,这可能与学生干部本身的优势以及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有一定的关联,需要加以引导。

四、结语

通过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及行为剖析,独立学院新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并不亚于普通高校,新生入学以后可能产生的行为及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心理“落差”。造成这种“落差”既来有入学前日常生活状态和对录取学校、专业的基本认知程度的因素,同时也有自入学以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对于自身学习与发展预期的原因。为此,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心理层面以帮助他们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转变。

从大学新生接到到录取通知单到进入大学之前,这是新生行为与心理变化的重要“窗口期”,建议高校协同社会、家庭,适当将新生入学教育前置,提前介入新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谓大学新生教育前置就是“将部分入学以后进行的新生教育的内容前置到大学录取与入学之间的‘闲置’期完成”。[3]通过入学前的教育前置,结合入学以后的有针对的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全过程把握新生入学前后的行为与心理变化轨迹,从而有效缩短大学新生的“适应期”,尽快完成由准大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当然,通过剖析大学新生入学前后心理及行为,有针对地通过教育前置或者新生入学教育,这里面还涉及到具体的方法问题。入学前的大学新生从法律意义而言,其身份还不是真正的大学生。通常意义而言,大学生是个笼统的概念,包括准大学生、新生和大学生,而后两者是属“在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是已经经过注册、正式取得学籍、尚未毕业的学生”。[4]因此,在教育前置过程中,不能强行干预到入学前大学新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而是在调研新生入学前心理及行为状况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引导和多元协同的方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红,张佩珍.大学生心理行为指导[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24.

[2]荆光辉.独立学院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3]闫海水.大学新生教育“前置”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88-90.

[4]祁占勇.高等学校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9.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作者:闫海水

上一篇:英语教学挑战英语教师素质论文下一篇:教师教学中的情绪状态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