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文化翻译学视域下白居易叙事诗英译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各国之间的文化也联系的日益紧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华传统文化也正在走向世界。唐诗词这一蕴含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杰作,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扬的。此时翻译就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以白居易的诗歌享誉度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经常被人们编排成歌曲进行传颂。其诗歌内容内涵丰富,语句平实易于揣摩,最能反映当时生活时代的真实情况。很多学者对白居易的诗歌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大都是从其诗歌中描述的生活状况进行阐述,或是从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研究。很少有从白居易叙事诗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自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发展以来,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翻译不再被看作仅仅是词句间字面意义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探寻语言中蕴含的各国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刘宓庆先生对于文化翻译的研究《文化翻译论纲》最为突出,是中国文化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著作。他主要从三个维度对文化翻译进行研究,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对策论(方法论)以及效果论(目的论)。其中关于文化翻译就四个核心课题进行系统的探索,包括语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文化翻译表现论和翻译与文化心理探索。与此同时,他还对如何进行文化翻译给予了自己的见解和翻译方法。这对世界文化翻译的发展都是一大补充和借鉴。本研究旨在通过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对不同译者翻译的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体现若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去翻译会更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为了能更好的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呈现给目标读者,本文将通过对比不同译者的翻译进而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突显出文化翻译观的优势。本研究主要是将两首诗歌中的意象等内容划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形态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和心理活动层面),以刘宓庆的文化适应性原则,文化科学性和审美性原则为主要理论支撑,针对各个形态层不同的特征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此来呈现文化翻译理论对古诗歌翻译的重要性。针对物质形态层面,用文化移植和文化借鉴去发现原文本中的文化核心意义;针对社会文化层面,通过文化替换和文化代偿的方式更能将原文中隐藏的文化信息阐释出来;针对心理活动层面,通过分析特有的思想活动和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来凸显出个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从《长恨歌》和《琵琶行》中选取对应的句子,并用相应的方式去进行分析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表达出原文中的文化内涵。研究主要发现,在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对诗歌进行翻译时并不单纯从诗歌的表层含义入手,而是先理解诗歌的发生背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隐藏信息。只有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才能用目的语准确的表述出来,并且在进行文化翻译时也应以目的语的接受程度为主要参照点。文化翻译理论不仅仅是文字与文字之间信息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文化信息的转换。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文化科学性和审美性原则,这样才能在展现原文文化信息的同时还能保持原文的文章特色。在分析的这几位译者的翻译时发现,每位译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去翻译白居易的叙事诗。每位译者呈现出的译本在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上都有所差异,通过对不同译者的译本与文化翻译理论分析的角度进行对比发现,每位译者在翻译中或多或少的有缺乏对原文文本的分析和文化信息的探索,并且在译文产出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如果能用文化翻译理论对其译本进行修缮,那么译本将更会取得更大的成功。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瑰宝意义的文化创作,其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想要更好的同国际接轨,进行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必须要将其中的最为其它国家所难以了解的部分——文化传播做好。因此,我们要运用对本国国情更加熟悉的本土文化翻译理论去更好的对本国文化进行解析和叙述,用该理论对白居易叙事诗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以期待为未来诗歌翻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文化翻译;白居易叙事诗;诗歌翻译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1 Research Questions

1.3.2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1.3.3 Research Method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 on 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2.1.1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Status and Trends at Abroad

2.1.2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Status and Trends at Home

2.2 The Studies of Bai Juyi and Status Quo of His Poems’ Translation

2.2.1 Life Experience of Bai Juyi and Its Influence on His Creation

2.2.2 Characteristics of Bai Juyi’s Poems

2.2.3 Studies on Bai Juyi’s Poetry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2.3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Three THERETICAL FRAMWORK

3.1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Liu Miqing’s Cultural Translation

3.1.1 Ont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Theorie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3.1.2 Methodological Theorie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3.1.3 Teleological and Axiological Theorie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3.2 Detailed Content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3.2.1 Principles of Liu Miqing’s Cultural Translation

3.2.2 Core Content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4.1 Principle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Adopted in Bai’s Poems

4.1.1 Principle of Cultural Compatibility

4.1.2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and Aesthetic Judgment

4.2 Approach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Bai Juyi’s Narrative Poems

4.2.1 Translation of Material Stratum

4.2.2 Translation of Social Stratum

4.2.3 Translation of Mental Stratum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5.1 Main Findings of My Research

5.2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REFERENCES

PUBLISHED PAPERS

上一篇:出版业面临挑战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理念教学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