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基督教的差异性

2022-11-14

第一篇:佛教和基督教的差异性

从中国的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看中西方的

文化差异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文化进程中,宗教文化是人类自觉思维的产物,在这个特殊的产物中,不同的宗教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本文将针对中西方宗教中的宗教思想,历史根源,宗教习俗,家庭伦理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诠释。 关键词:宗教 佛教 基督教 文化差异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更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贡献。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宗教文化总是屹立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它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例如,中国的佛教和西方国家的基督教,这两种宗教都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没有这些宗教从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许都难以理解名著《西游记》中的释迦牟尼和观音大士是怎样的角色,抑或是对“上帝”这一词的认知度也会大大降低。而这些宗教文化也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些文化差异,给这些国家蒙上一层既独特又古老而神秘的面纱,本文将以中国的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为例子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一步一步去探索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 宗教思想差异

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中国的佛教相信万物都源自于宇宙本身的演化,而人也并非凌驾于万物之上,它从根本上否定神创说,反对神灵对人类的命运的支配,在人的起源问题上,佛教提出了缘起说。所谓缘起,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都依赖于相互联系的关系或条件,离开了构成事物和现象的条件,该事物和现象就不可能存在,即佛教常说的“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佛教中花、草、鱼、兽甚至自然现象都具有灵性,处处都透着因缘和生趣。所以佛教主张不要轻视已灵,众生具有同等的智慧,同等的慈悲爱,万物是平等的。而西方的基督教则认为生命来自于上帝,从基督教的教义来看,人是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类是宇宙的精华,它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根本不同在于人具有人性。基督教将人看成是上帝所造的最高精灵,赋予人掌管万物的权力,所以无论是在自然中,还是在历史中,人都是处于中心地位,是万物的主宰。也就是说,基督教并不是像佛教那样认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主张的思想为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二、 历史根源差异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传说乔达摩·悉达多在外出巡游时,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为了寻求解脱,后来与五比丘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忍受饥饿痛苦。35岁时,意识到苦行无法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后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于本然之中观察诸法缘起而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而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 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创始人是耶稣,他30 岁左右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三、宗教习俗差异

这两种宗教的历史起源也给世界带来了不同的衍生文化,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圣诞节。它是基督徒们用来纪念耶稣降临人间的节日,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而最受人们欢迎的当然是圣诞老人,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孩子们到那天都希望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而在中国,庆祝神明诞生的日子则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又称浴佛节,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传衍而来。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在傣历六月(夏历四月)举行浴佛节,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拜佛,就带有浴佛的性质。从纪念方式看,中国佛教的浴佛节比起基督教的圣诞节更显得严肃和庄重,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和西方人民的开放,这可能也是中国人过圣诞节多于浴佛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比起浴佛节,圣诞节既幽默有有趣,即使不是基督徒,到了圣诞节,大家也会互相祝福,平安夜的晚上,还会互送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

四、家庭伦理观差异

佛家在“孝亲”的问题上,从心性修养的立场出发,也即“孝亲”是由心而论的,忧父母之所忧,乐父母之所乐,使父母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如果有人在心底上有如此追求,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具有孝亲精神的人。同样地,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家”为主,正如鸟也要巢,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来天伦之乐?一个家庭不该只是追求丰富物质生活,更该着重心灵的沟通,使得亲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和谐、圆满。而西方基督文化就很漠视这种家庭伦理观念,由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极大支离,瓦解了家族中的血亲伦理,致使西方人的血统观越发淡化。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因而应专心伺奉上帝。《圣经》鼓励人们轻视现世生活,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上帝,听从上帝的召唤,以追求永恒的超世的价值。要求信徒专心伺奉上帝而不要专心伺奉父母,不要以妻室为重。《圣经》说: “那些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考虑,想怎样叫主喜悦。”“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考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考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并说:“我说这些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 (《新约 格林多前书》第7章)显而易见,基督教是在把家庭血亲伦理移植于宗教领域内,同时又设法贬低真实的家庭观念,致使越发的淡化了西方人的家庭伦理观念。

以上是从宗教思想,历史根源,宗教习俗,家庭伦理观这四个方面浅谈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差异,希望能让大家对宗教文化差异的理解有所帮助。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宗教上,还表现在多个领域,尽管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很多分歧,但这都是人类的发展历程,都是国家独特而伟大的象征,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知识青年,在继承华夏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使东西方文化能够进行良好的交融,从而拓宽自己的文化领域,这样,也有助于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同国家一起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网站:

⑴ http://baike.baidu.com/view/9438.htm

⑵ http://home.51.com/xingguangzanlan/diary/item/10037808.html ⑶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3694188.html ⑷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7.htm?fr=ala0_1_1 ⑸ http:///p-60430507.html

2011年12月

第二篇: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特点与发展 20101127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的特点与发展

2009-11-05 下载于互联网

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宗教数量多到无法准确统计。现在多以其传播范围(国际性)分三大主要宗教,即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很多别的教派基本上是这三大宗教的分支。下面按创立的时间、创始人、主要传播范围及信教人数量将这四种宗教以时间为序对比如下:

佛教

相传,佛教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大体相当于我国的三家分晋时期 ―― 是我国春秋和战国时代的分水岭);因其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如果以“只要心中有佛”来衡量,全世界相信佛教的人恐怕远在20亿人以上,难以准确估计。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在泰国是国教,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在6500万人口中有90%以上信仰佛教。 佛教的主要思想应该说是关于人生脱离苦恼获得极乐的方法论。由于佛法即是世上之一切善法,故其无法可说,当然也无主要思想可得。若非寻其主,那“空”的思想算是佛教的核心主体思想。空具有包容性,不破性,永恒性,平等性。而空的状态又具有多样牲,互变性,刹那生、灭性(生灭同时不息地闪现),所以空构成了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空是不可见、不可得、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但空的能量状态则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观测,空的物质状态、事物状态、意识状态也都是可观测的,故说“空色不异”。这就是佛教的主要思想。

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大体相当于中国的汉朝 ――东汉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根据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时(公元1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基督教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南北美国家。世界上全球基督徒人数21亿,其中天主教徒的人数为10.9亿。

基督教的核心思想是“尽己爱上帝”和“爱人如己”,最主要是后者。

伊斯兰教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这一年,隋炀帝二游江都),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现约有信徒9亿多,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伊斯兰教信仰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总纲,学者们将它概括为“内心诚信,口舌招认,身体力行”的统一形式。

三大宗教的思考 从地理空间上看

令人值得深思的是当今世界信仰三大宗教的人们,也似乎正分成三大利益集团。产生最早的佛教在东方影响着亚洲各国约世界三分之一人的日常生活;其后产生的基督教则在西方成了欧美国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产生最晚的伊斯兰教则处在先于他产生的两大宗教之间,其影响范围,也随着其传播向东西方扩散。

从思想体系上看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哲学,东汉明帝时开始在中国传播。通过与中国古典哲学相结合,并逐渐发展传播至东亚和东南亚各国,逐渐成为现在意义上的佛教。其发展空间与思想体系与另外两种宗教之间的界限是十分清晰的,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产生在中东小亚细亚,其哲学基础都与古希腊的哲学有渊源,都宣扬一神,反对多神崇拜。伊斯兰教更反对偶像。更有趣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着共同的渊源 ―― 犹太教。

公元前1220年,希伯来部落首领摩西率领他的人民,从居住了430年的埃及出走,进入流奶淌蜜的迦南(巴勒斯坦)。在西奈山上,上帝耶和华亲自授摩西刻着”十戒”的金牌,原始的犹太教开始诞生,其后作为巴比伦之囚,犹太教在犹太人生存和摆脱苦难的希望中得到发展。

基督教的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基督教认为“旧约”所述是神与人(犹太教徒)之间所订立的契约;“新约”所记则是神与人(基督徒)重新订立的契约。因此,可以认为基督教是在吸取犹太教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伊斯兰教也认可《古兰经》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经典(如《圣经》);但伊斯兰教认为,自《古兰经》降世之后,信徒仅应依《古兰经》而行事。因此,可以说伊斯兰教的产生也有着基督教,甚至犹太教的某些印记。

从创立发展过程上看

佛教初传中国,其传播的范围主要是在王室及主要权臣,以及有文化的知识阶层,表现为政府行为。在政府的推动下导致了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民众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从统治阶级的角度讲,之所以鼓励佛教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佛教讲究修来世,以今生吃苦,来生享福,给饱受剥削而生活困苦的民众以希望,软化他们反抗的意志;佛教的存在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从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的角度讲,也寄希望于来世,以求得今世心灵上的解脱和安慰。当今世界的佛教受中国传统哲学“清静无为”思想影响,其实已经和印度佛教有了很大的不同,体现了极其的鲜明华夏特色 —— 空,与世无争。

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压迫达到了顶点。在这个背景下犹太教逐渐分化,其中一支由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最重的人们,在吸收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成后来的基督教。而罗马人注重实际的性格以及他们的法制观念、权利和义务思想,对基督教伦理的发展,教会体制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的发展经过了初期的受统治者残酷的打压,到逐渐为统治者所接受,并最终成为西方社会的统治主体,到最终走下政坛。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思想也由受苦受难人们的精神寄托 —— 升入天堂,逐渐转变为统治者用天堂麻痹人们的工具,直至政教分离。2000年的洗礼,最终使基督教发展成现在的“尽己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多了些平淡,多了分祥和。

公元568年,基督教罗马城主教,渐代替罗马皇帝,成为安定力量,世人始尊称其教皇。基督教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其传播范围包括中南欧、西欧、西亚一部分和阿拉伯半岛。此时的阿拉伯半岛既是世界文明,也是宗教的交叉路口。在不同信仰的交互影响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原来想把同样信奉唯一真神的犹太教徒和基督信徒联合在他的可兰经旗帜之下,但没能如愿以偿,于是反目与犹太教徒和基督信徒为敌,同时宣告他的新宗教“伊斯兰教”的诞生。伊斯兰教自诞生之初,穆罕默德便自立为教主,祭出“圣战”的大旗,开始铲除麦地那所有的犹太教徒,武力征服阿拉伯半岛其他部落,尝试建立一个以可兰经为法律的政教一统的国度。在战利品的诱惑下,伊斯兰战士以极高的热情为扩展唯一真神的国家而效命疆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向西,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占领了西班牙。这是信仰基督的欧洲是无法接受的事实。这场基督信徒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神圣战争延绵了760年,直到公元149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逐出西班牙,退回北非为止才结束。向东,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与我国唐朝的军队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坦交界的江布尔城附近(恒逻斯)交战,阿拉伯人胜。自此伊斯兰教传播至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在伊斯兰教发展的1500多年中,前760年,其传播一直与圣战紧密相连;其后,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其在对阿拉伯人的战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由于后期的极端非包容和排他性,使伊斯兰世界内部本不存在的团结走向极端的分裂,最终集体在历史的长征中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并落后于整个世界。曾经的阿拉伯帝国也好,奥斯曼帝国也罢,变成现在数十个伊斯兰国家、地区。曾经的辉煌使伊斯兰世界对圣战充满美好的回忆,现实的没落则加剧了其变革现实的急切。抗争!注定使当今伊斯兰教有无数的话题。

将来怎么发展?历史长河,“我”只是一点点!

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和佛教徒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观。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佛学在理论思维方式上的相似和根本追求上的异趣是二者之间一系列交涉和冲突的原因所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佛学、辩证唯物论、唯心论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切传统的思想文化都必不可免地要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由于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自然要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动批判,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深入而持久的变革。对于这一历史变革,学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佛学的关系问题(1)。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佛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的阶级属性、反动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僧侣和居士方面,情况比较复杂。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马克思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佛教思想。1949年以后,佛教界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在此前提下,一些僧侣和居士们倾向于论证佛教教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为佛教争取生存地位。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对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做了一个整体的叙述,期望能由此给我们发展21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如瞿秋白、毛泽东等;另一类是持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佛教学者,如候外庐、任继愈、方立天、范文澜、郭鹏、严北溟等。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中,陈独秀等人对佛教持严厉批判的态度,不过陈独秀对佛教的批判并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受到佛学很深的影响,他之踏上革命的道路,与佛教菩萨行思想的熏习有关,他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2)佛教的出世主义与诸行无常的世界观,与对现有政治社会的否定或批判结合起来,促使瞿秋白走向“俄乡”寻求新的政治社会理想。不过严格的说,佛学对瞿秋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深层次的情感方式和人生态度上,在其哲学著作中很难看到佛教思想的痕迹。作为一代政治领袖的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佛教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佛教文化论、优良传统论、与社会主义协调论(3),这“三论”中尽管有一些毛泽东对佛教的特殊理解,但实际上是至今为止的官方佛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佛教文化论把佛教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传统论进一步概括了佛教的本质和作用。毛泽东主张“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其意义在于区分佛教的精华和糟粕,使精华部分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协调论则旨在使佛教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体制。毛泽东的一些具体论述很有意思,如说释迦牟尼是“从被压迫民族中产生的人”(4),“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他认为“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5),高度评价六祖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扬。他说:[!--empirenews.page--]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慧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的人怎么办?他是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人民无所寄托,大为流行。(6)又如: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7)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8)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佛学,主要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哲学界日渐占据主流地位的苏联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据此研究中国佛学,以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任继愈的《汉唐佛教思想史论》、《中国佛教史》等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有三:第

一、重视历史上的佛教和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具体佛学思想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功能;第

二、根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分法,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揭露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第

三、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侯外庐等人的佛学研究体现的是其一贯的思想史研究特点。在研究僧肇时,侯外庐等人认为:僧肇揭示了运动矛盾,但他并不理解这种矛盾之本身正是思维与思维对象之间的矛盾的辩证法。在揭示运动与不迁的矛盾时,他透露了辩证法,但由此而反对运动肯定物不迁时,他却是否定矛盾,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否定了辩证法,形而上学的认为运动就是运动,不迁就是不迁,二者不能统一。(9)在研究三论宗时,他们的结论是:吉藏的二谛论在世界观上由相对主义走入虚无主义,在方法论上由相对主义达到单纯的否定;但在相对主义的形态上,又反过来不得不肯定他最终所认为虚幻的一切事物,从而为贫困的现世祝福,替封建的社会结构辩护。当这一出入宫廷“高僧”驰骋于超脱尘世的概念世界时,他的两眼却紧紧盯住统治阶级的粗鄙的俗世利益。这种二重性是以“中道”观掩饰起来,并且以极端繁琐的推理赋予自身以思辨的形态。(10)在研究唯识论时,他们认为:尽管把因果谈得天花乱坠,但他们所谓的因果实质上只是属于主体的一种规定,妄想把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全部内容抽空,而归结出独立于客观世界之上的、不因物质发展而自由转变的一种意识上的因果关系。当他们把因果关系提到意识的领域内来加以探讨时,他们的因果论就完全排斥着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只成为抽象形式的烦琐哲学的思辨。(11)唯识宗的这一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表面看来,只是一种与俗性无关的抽象、超然的形而上学,但在实质上,它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反动的。(12)这些论点自然是极为偏激的。但这些论点只是当时的一般思想史研究范式的必然结论,不但在佛学思想研究中如此,在儒家、道家等思想的研究中也是如此。不过,使用这一模式研究佛学最为得心应手的应首推任继愈先生。他撰写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是这一研究模式的代表作,曾获得毛泽东的很高评价,称之为“凤毛麟角”。任继愈的研究首先总是着眼于分析佛教思想的阶级属性。在任继愈看来,无论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都是在印度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说:[!--empirenews.page--]它是印度的上层建筑,为印度的奴隶主阶级和印度的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他们的一切有部毗昙学和般若空宗的理论是用来麻痹印度广大人民,消灭他们的反抗意志的思想武器。(13)又说:佛教在中国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它实际上起了模糊阶级界限,和削弱被压迫阶级反抗意志的作用。(14)在评价般若学时,他认为佛教的般若学说是以“慈悲”众生的姿态向一切企图正视现实的人展开思想攻势;在评价涅槃佛性学说时,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一消极平等的宗教口号,是对于一切被压迫阶层的人们的鸦片烟,其反动性远远超过了它文字上的涵义,是具有实际反动的政治作用的。任继愈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是通过唯心主义的理论论证以达到信仰的目的。他肯定佛教的逻辑分析和丰富的辩证法观点,认为佛教作为思想资料的仓库,大有可以发掘之处。比如佛教一开始,就用分析感觉、概念、物质属性来论证他的宗教唯心主义体系,它的论证的方法也很精致。但佛教的辩证法观点与唯心主义的体系是不相容的,因为唯心主义终归要破坏辩证法。所以佛教在哲学史上的作用,就是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即“通过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批判,促进了中国唯物主义的深化”。与侯外庐和任继愈比较起来,范文澜对佛教的态度更为激进,可以说是一个近代反佛的极端的典型。在对佛教的总的看法上,范文澜认为,佛教及其经典、教义,都是谎话连篇,不可认真对待。他说:各宗教中说谎话技术最高胆最大的无过于佛教。(15)佛经里谎话连篇,任何一部佛经决不可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它,只能当作一种戏论加以唾弃。如果堕入大骗局,主观上想做个虔诚守戒律的佛教徒,客观上却是宣扬戏论蠹国殃民的大害虫。(16)对佛教中的各宗派,范文澜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如认为“净土宗是成佛最容易的一个法门,也是骗人最多害人最重的一个宗派”,“唯识宗更为琐碎,更是一种不值得认真对待的戏论”,“自从佛教演变出密教,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世的巫术,佛教走入绝境了”,认为华严宗“不论是偏是圆,总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实际意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等等。范文澜的佛教批判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他认为,佛教对被压迫阶级说来,确实是莫大的祸害。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报应,用以解释阶级的不平等、富贵贫贱相差悬殊的原因,对统治阶级非常有利,因而获得统治者的保护和推广。加以谎话连篇,无处不是谎话大话,胁人以地狱无穷尽之苦,诱人以富贵千万倍之报,被压迫人民不免受骗,而特别有贪心的人,更不免堕入术中,受骗至死而不能自拔,成为虔诚的不是存心骗人而实际是骗子的佛教徒。”(17)很难说这类激进的批判言辞在多大程度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佛教的历史实际。毛泽东就曾认为“佛教为被压迫的人讲话 [!--empirenews.page--] ”。在我看来,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佛教,也有代表普通人民利益的佛教,并不存在只对地主阶级服务的佛教。即使在地主阶级内部,也始终存在对佛教的不同态度。而从佛教教义来说,如果只是为特定阶级利益服务,它也就失去了“普度众生”的价值了。藏传佛教是自上而下的佛教,慧能禅宗则是平民化的佛教。范文澜无视历史的复杂性,其对佛教的彻底否定可说是思想史上的一个特例。林镇国先生指出,“大体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佛教遗产的整理与诠释完全根据历史唯物论的原则,认为宗教与哲学是反映经济与政治结构的上层产物,而在历史上,不论中国或印度,佛教的宗教与哲学都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批判纲领,主导1949年后出现的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的编写观点,可说是无一例外。”“马克思主义的佛教批判是其整体意识形态批判之一环。对他们来说,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充当统治阶级的辩护者,主要在于提出一套唯心主义本体论,‘力图通过思辨的形式来论证一个潜伏于客观世界背后而作为客观世界的所谓本体,从而把存在的真实性虚幻化,甚至把它规定为自我意识的外化或思维的倒影。’此‘本体’在中国佛学中被称为‘真谛’、‘心’、‘识’、‘法性’等。如何证悟本体,并与本体冥合,便成为中国佛教的宗教实践目的。此实践即是主体对自己的本源(本体)的复归,因而在佛教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中,主体与本体被视为原是一体的。”(18)80年代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佛学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极端的简单化的阶级分析渐渐失宠,更多的学者从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角度总结佛教哲学的理论得失,唯物唯心的二元对立模式虽然仍在使用,但历史和思想的复杂性也得到了承认;另一方面,也有人开始吸收佛教中的某些因素,以之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资粮。以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和哲学家冯契为例。作为一个哲学史家,冯契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仍然使用了唯物与唯心的模式,如认为隋唐佛学各宗派分别对“心”的各个侧面作了细致考察,以论证唯心主义,认为法相宗的“一切唯识”论与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的对立是经验论的唯心主义与唯理论的唯心主义的对立等等。作为一个哲学家,冯契的“转识成智”说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某些因素,建构了一个系统的智慧学说,从中明显可以看出禅宗和唯识宗的影响。这说明了佛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所具有的价值。我认为冯契先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佛教居士与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中国佛学史上,有一批非常活跃的居士。居士们既是佛教的信仰者,又处身时代思潮的急流中,因缘聚会,多关注于时代思潮与佛教思想的比较融通。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主要思想形态,不能影响到居士们的生活和信仰。尤其是上世纪

三、四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革命的进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至一批佛教居士,调和马克思主义和佛教信仰的关系就成了居士们的当务之急。以王小徐、尤智表、温光熹、苏渊雷、陈铭枢等为代表的一批居士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总的倾向是认为佛法和马克思主义没有根本的矛盾,是可以相通的甚至统一起来的。在佛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居士们大致表现出三种不同的认识:第一,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及佛法,王小徐、汤瑛等持有这种观点;第二,对马克思主义与佛学等量齐观,尤智表、苏渊雷等持有这种观点;第三,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佛教思想,创立新的佛学理论体系,以温光熹、陈铭枢等为代表;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佛学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以下分别予以叙述。[!--empirenews.page--]首先,科学融通佛法的著名居士王小徐,非常关心科学的进展,同时也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一方面,王小徐认为,佛教的基本问题即是当时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科学方法——辩证法。佛教的世界观可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偈总结,这和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及普烈汉诺夫所说“辩证法是在发生、发展、消灭上观察现象的方法”相符。另方面,黑格尔和马克思虽然是辩证法的祖宗,但他们的辩证法仍不彻底,反之,三千年前的佛教却是彻底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但着眼于知识对象的变迁,而且着眼于知识本身的变迁。马克思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改造成唯物的,应用来研究社会科学上的人,揭示了一切从前的社会科学认为不变的政治原理、经济原理、法理等也是随着人类的生活条件而变化的。但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因为马克思不能把他的原则贯彻到底。马克思主张的辩证法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之中,包含着它的必然没落的理解”,这“对于资产阶级及他们的空论的代言人”是“一种苦恼、一种恐怖”。马克思不能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无产阶级和他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且他还不惜以全世界的长期战祸为代价,来博取他的理想的辩证法的唯一例外——共产主义。在王小徐看来,只有佛教才是彻底的辩证法。依据辩证法没有抽象的真理。然而,所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企图从研究对象中求出种种定律,这些定律都是抽象的,不能不违反辩证法。不但一般的哲学、科学如此,辩证法本身也不能不和它自己矛盾。这就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科学家不能避免其辩证法不彻底的缘故。彻底的辩证法决不能用语言文字描述,决不能用意识思维,这就是佛教的“无分别智”。无分别智虽不能用语言文字描写,不能用意识思维,却决不是一个空名,是可以通过无数法门的实践而获得的。只有无分别智才能把握具体的实相。汤瑛《与某居士论其所撰六祖唯物辩证法》中说:“佛法赅世出世间法,唯物辩证法亦世间善法之一,其法有助于‘现象论’之思维,却未能尽‘本体论’之极致,不然八地以上境界,试辨取看?五取蕴空,既无能证之心,亦无所证之法,与么时,且道矛盾统一定律,量质转变定律,否定之否定定律,正反合等,向甚处安排?”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辩证法是自然、人类社会及思维的一般法则,或发展法则的科学,„„辩证法的思维,乃在运动之流上——发生、存在、发展、消灭,——去把握事物,而非事物之静止状态中;乃在一切存在物,错综广泛的连系中观察现象,而非把现象作各各孤立的,彼此不相干的,固定的去观察。”汤瑛对此说:“观这一段,则恩氏对事物之见地,与佛氏生住异灭的见地并无不同。发生不是‘生’么?存在不是‘住’么?发展不是‘异’么?消灭不是‘灭’么?恩氏所谓‘从连系中观察现象’,‘非把现象当作各各孤立的’,‘非彼此不相关的’,‘非固定的’,与佛氏‘诸法因缘生’‘法不孤起’‘诸法相即’‘诸行无常’的见地,亦无不同。”“所异者,恩氏只盘旋于见分相分之间‘去把握事物’,佛氏则更否定见相二分,去进求自证分,证自证分,直契本体,然后由体起用,立德立言,广度群有,或乘愿再来,现哲学家身,现科学家身,显共产党身而为说法,佛氏以本分潜德济人,功成固不必显我也。然则佛氏恩氏,由于造诣有别,其成就自有本末、大小、隐显、真幻之殊,昭然若揭日月而行。”(19)[!--empirenews.page--]第二,尤智表、苏渊雷等人以唯物辩证法和佛教辩证法互相发明。尤智表在《佛法中之辩证法》中说,哲学家中只懂得玄学和机械唯物论,而不懂得辩证法唯物史观的,便不能了解佛法。惟有懂得相对论和辩证法的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因为佛法中的般若,相当于科学中的相对论和哲学中的辩证法,乃是解释宇宙人生活泼泼的动态的最好方法。懂得辩证法,才懂得一切主义学说,都不过是某一时代在某种环境中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定法。尤智表说:“依照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物质并没有绝对的真常不变的实体。再依照现代哲学中最进步的辩证唯物史观来说,一切思想学说,都不过某一时代经济环境中反映出来的一种意识形态,那里有固定不变的学说?所以我说佛的教理并不和现代进步的科学哲学冲突。现代进步的科学和哲学正在替佛法做透彻的注解。真能懂得相对论和辩证法的,读起《金刚经》来,一定能深切的体味这无上甚深微妙法。”(20)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国家工具,都是佛法中所谓对治悉檀,并不是脱离了现实的对象而订立的玄学理论。苏渊雷在《大乘佛法与新唯物论》(21)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佛学做了系统的比较。他认为,佛以一大事因缘而出世;马恩哲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救世度人的弘愿,观变历物的方法,牺牲奋斗的精神上,二者可说有最大的一致。平等、自由、解放、幸福,一切都以大众利益为归趋,而以自我批评为手段,法法相望,事理无碍,所以二者相助相成,相容相摄,都是时代所必需的。他从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三方法,说明佛法与马恩哲学的相通性与一致点:就世界观而言,马恩哲学的世界观,有根本二义:一是辩证法,一是唯物论,合成辩证的唯物论。在方法论上,马恩哲学采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去除了其神秘的外衣,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则采取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而更尽一层。概言之,辩证法是在事物的“关联”、“过程”、“变化”及“矛盾发展”中发现其规律,所以能破除“孤立”、“片段”、“固定”及“单调循环”的弊病。这与佛法所阐明的“依他”、“缘起”、“四相”、“八不”旨义并无区别。事不孤立,法无单起,无明之与矛盾,生灭之与变化,无尽缘起之与矛盾发展,也是同样的意思。唯物论主张“客观世界可认识”,“主观反映有抉择”,“见之实践为真理”,这些与大乘佛法的不否认客观存在,而仅以主观执着为虚妄的见解,可谓是殊途同归。苏渊雷说:观念为物质的反映而非其根源,思想是物质运动之最高的形态,故龟毛兔角,初非实有,镜花水月,终成虚幻。佛法主张一切法因缘生,唯识所现,故转依发展,非主客一致、能所相应不为功。俗有非有,真空不空,此正与现象与本质、感觉与理性辨证的发展,马恩哲学所谓从现象中求本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与佛法所标从有为法到无为法,从如幻证真相,深为契合。(22)就社会观而言,马克思主义以打破阶级,消灭人剥削人制度为职志,所以主张“服务大众”、“劳动创造”,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与佛的“阶级平等观”,“众生一子想”,以及“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的严格的僧伽制度,在精神上没有不同。世俗之人每每非难佛家不事生产,这其实不过是末流之弊,真正的佛法,并不妨碍生产活动。如百丈禅师的不劳不食,慧能六祖的舂米,黄打铁的过炉边生活,均不妨碍其为第一流的思想家。苏渊雷提出,如何使僧徒参加生产,建立清规,不致贻人口实,实在是当务之急。[!--empirenews.page--]就人生观而言,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建设,以获取精神批判的武器,所谓“无革命的理论,即无革命的行动”;又主张从工作中检讨,向大众学习,严守纪律,服从组织,牺牲奋斗,以冀建筑地上的乐园。这与佛家的悲智为学、摧邪显正、勇猛精进、大雄无畏的精神,亲近大众、不离众生、舍身说教、入狱度人的作风,堪相比美。在苏渊雷看来,共产主义者人格的高尚,愿力的宏大,显示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度,真是大乘的根器。第三,温光熹、陈铭枢等人尝试把马克思主义和佛法相结合,建立新佛学体系。温光熹在《做什么》和《社会主义的社会还要不要佛法》、《怎样搞通我们的思想问题》、《世界文化大势与佛学前途》等文中曾系统地表述过他的“新佛法”。所谓新佛法,就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佛法,是发扬农禅精神配合社会生产的佛法,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佛法。温光熹认为,佛法也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法必然从旧佛法过渡到新佛法。而新佛法能否成立的关键就是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温光熹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

(一)新佛法与唯物哲学。温光熹认为,佛法不但不是西洋式的唯心论,而且具有现代辩证唯物论的精神。佛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心”、“识”,并不是西洋唯心论所谈的心、意志、观念等等,而是总括了心与物的一个代名词。西洋的唯心论只是当得唯识论的第六意识(至多到第七识的见分),而唯物论是前五识,佛法上的心是第八阿赖耶识,包藏一切有情世间器世间,乃前七识之根源;转识成智之后便是圆满妙心。而且佛法也承认“心本无生因境有”,实际上是既不偏于物,也不偏于心。

(二)新佛法与阶级斗争。新佛法也讲阶级,而且是站在大多数被压迫阶级的立场向少数的暴力斗争。但是佛法站在阶级立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方便契机的说法。佛法的理想终归是消灭阶级而走向人类社会的统一。

(三)新佛法与社会。新佛法是实践的佛法,它不但合于现代新文化的思想体系,而且要深入群众、把握活生生的现实。“向社会广大的人民群众底生活改善和改革去做”。佛法是依存于大众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 “佛法要摆在山门外、社会内,要以广大的、贫苦的人民大众为对象;而不可以作为有闲阶级的享受品、消遣品,甚至阻碍历史进化的辩证唯物的旧范畴的宗教东西。”(《做什么》)一代名将陈铭枢,也是一位有深刻独到见地的佛学家。他在五十年代初,连续发表《佛学底基本要义和研究它的方法与实践它的规律》、《我的禅观》、《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佛学理论体系》、《论佛家实践底两种绝对意义》等文章。陈铭枢自称“是以辩证唯物论——新哲学的方法论去研究佛学的倡导者”。(陈铭枢《法喜集》,《现代佛学》第一卷第三期)他一方面极力论证佛学之非唯心论,一方面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实践佛学。其要义有三:

(一)佛学是从实践中来的,是说明人生从“感性”而“理性”而进而达到“觉性”的实践的理论。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佛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有心与无心底统

一、有我与无我底统

一、心与我底统

一、相对与绝对底统

一、烦恼与菩提底统

一、由无本体和对立统一说到同一。

第四篇: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义和团运动

民教教案应由地方公断教士毋许干预片

李秉衡

再,臣查此次会匪滋事,固由庞三杰因教民刘荩臣抢麦起衅,而民教之所有积不相能者,则以平日教民欺压平民,教士袒护教民,积怨太深,遂至一发而不可制,其酿乱之由,有不可不兹图挽救者。自西教传入中国,习其教者率皆无业莠民,籍洋教为护符,包揽词讼,凌栎乡里,又或犯案惧罪,籍为逋逃之数,而教士则倚为心腹,恃作爪牙;凡遇民教控案到官,教士必为间说,甚已为恫喝。地方官恐以开衅取戾,每多迁就了结,曲直未能胥得其平,平民饮狠吞声,教民愈志得意满。久之,民气猲抑太甚,积而不忍,以为官府不能恃,惟私斗尚可泄其忿。于是有聚众寻衅,焚拆教堂之事,虽至身罹法网,罪应骈诛,而不暇恤。是愚民敢于为乱,不啻教民有以驱之也。

至民教滋事之案,又辄以毁坏什物,焚拆教堂,索赔之费,不知各国传教虽多,要惟通都大邑建有教堂,其各州县偏僻村镇,皆优由各国教士就教民之稍能识字者使为教师,即因其所住房屋为教学之所,名为教堂,实则破屋数间,室如悬磐。一旦有事,则教士以毁坏什物,焚毁教堂,张大其词以告主教,主教复张大其词以告各国公使,而公使遂诘责总署,百端要挟,异议横生,其实并无洋人房屋器具,议给赔款,徒以长奸猾教民讹诈之耳风。前准总署来电,以德使函称:“据济宁教士电开,单县等处拆毁教堂共二十余处。”臣殇毓贤等周历各县,并委员详查,多系教民破烂房屋,并无洋楼。此案既经拿获首要各犯正法,应即了结,自可无庸置议。

惟民教相仇,终恐日久生事,拟请旨伤下总理衙门与各国公使酌议,嗣后遇有民教案件,由地方官秉公讯断,教士毋许干预。如或斗殴滋事,查非焚毁洋房,但照应得罪名科断,不得再议赔偿。总期彼此无所偏袒,久之猜嫌渐释,民教或可相安。臣为豫弭后患起见,谨附片具奏。是否有当,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1896年8月12日)奏朱批:“该衙门知道。钦此”]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页6-7. 判定真伪

第一,史料来自《义和团档案史料》,这则史料是地方巡抚给皇帝的一封奏折,清代的奏折是研究清代历史最原始和最直接的历史凭证,真实性可想而知。它非常直接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较一般史料而言,更具有真实性。第二,这则史料出自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虽然不能完全信任权威,但是既然这则史料被编入权威性的档案里,那肯定是有很多专家学者考证过,经过大量的对比、推断、考证,确认真实性。所以这则史料的真实性比较大,真实程度比较高。第三,这则史料在《义和团档案史料》和《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的近代部分有相同的记载,从侧面印证了这则史料的真实性。第四,就这则史料的内容而言,所记述的教士欺压民众在同时期的其他奏折中也有记载,如毓贤的《覆陈山东办理教案并无偏袒情形褶》,朱祖谋的《山东民教不和殆宜持平办理褶》和《谕内阁严禁拳民滋事保护教堂教民》等。共同说明了这些事件的真实性,

同样了证明了这则史料的可信度很大。第五,由于这个奏折出自地方官员只售,对地方事件的汇报不免受个人利益、个人认识、以及当时复杂局势的影响,所以,只能说这则史料记录的内容的历史真实性相对准确。

史料意义

这则史料属于档案史料,当代著名史学家李侃曾说:“没有档案和其他资料,没有事实根据的所谓清史‘研究’,是不可想象的。在门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历史资料当中,各种历史档案,又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因此,档案是第一手的可靠资料,它能够“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具体来说有以下价值:揭秘解惑、编史修志,历史研究。对于研究很多历史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清政府的政策和义和团发展的关系、基督教在山东的传播及对人民的影响、基督教的传播与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的关系、考察宗教在华传播的本质、通过宗教探索当时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宗教侵略情况和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现在,我个人谈谈义和团与宗教在山东的传播的关系。 从上面史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第一,民教冲突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第二,山东政局不稳定,清政府采取弹压,镇压措施或安抚调节措施都不能处理好民教冲突问题;第三,人民受教会迫害时,清政府官吏没有出台合理的政策法规来保护人民的权利,并且没有按照事实来办理案件,保护人民。导致人民为了自保入教;第四,民教冲突频发区恰好是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和严重的地区。 基督教压迫

和佛教、道教有所不同,近代基督教对中国乡村社会缺乏尊重。清廷与西方之间,始终没有就传教活动达成一个共同认可的规范性文件,显然是诸多教案最后普遍上升成为严重外交事件的主要原因。庙堂层面关于“教案”的解释,尽可以多种多样,譬如“反抗殖民侵略”,譬如“中西文化冲突”,如此种种,多少都有些道理。但在“教案”发生的“青萍之末”,“江湖之远”的广袤乡村,乡民们手持农器火把冲向教堂时,自有其维护自身利益这一层面的考量——所有的文化冲突背后,都是利益冲突。细查中国近代以来的教案,绝大部分都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往论及教案,必然谈及民众对谣言的盲从,譬如天津教案、义和团运动中均曾广泛流传的“挖眼剖心制药”之说。

尽管整个国家陷入了大变局,但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仍未解体,其由儒家伦理演化而来的底层社会制控、自治能力仍旧相当强大。教会势力怀抱着彻底改造之梦闯入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其遭遇强烈抵制,是必然的事情。 教会对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冲击体现在诸多方面。譬如:这些既无功名,亦无地位的教民,只要拿着主教的名片,就可以去求见地方长官,而地方官惧予教会的影响,常常不得不予以接见。1862年,川督骆秉章曾致函总理衙门说,习教之人,“恃法国为其教主,常有赴衙门求见,干预公事。拒之则在外喧嚷,接见则日不暇给。”

自近代基督教进入中国,始终遭受着势同水火的排拒,民间教案一触即发,民、教仇恨越积越深,直至酿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但诡异的是,义和团刚刚被镇压下去,二十世纪初就成了基督教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徒数量直线上升,

大规模的教案迅速减少。有统计数据可以支撑这个诡异的现象:从1901年到1910年,仅仅十年,天主教徒从原来的七十万人激增至一百三十万人,几乎增加一倍;到1918年,天主教徒已增加到约一百九十万人。而基督新教到1904年,从1901年的八万人增加到十三万人,到1914年已发展至二十五万人,到1918年已增至三十五万人。”

综上可述,基督教和天主教依靠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山东地区宣传教义,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宗教传播不同于现实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侵华的一种方式。因此造成了教会的压迫和侵略情况,所以民教的冲突不断,进而引发人民起义,如义和团运动。

第五篇: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案(模版)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 (2)、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教学难点: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具准备: 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幻灯片展示景观图片】我国炎热的南方、温凉的北方、多雨的东南沿海、干旱的西北内陆,感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感性认识

【教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幻灯片展示归纳】五带分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板书】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思考】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特点。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过渡】陆地上有哪些自然带呢?(引导学生读图5.6,) 【板书】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为例)

【游戏探究】假设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尽量按下图排列模拟最好)

【多媒体演示】以亚、欧、非为例,演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引导学生探究

【过渡】为了更容易掌握自然带的分布,我们把这个图简化一下

【多媒体展示】陆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引导大家对号入座,注意对应的纬度是多少,以及位于大陆东岸还是西岸或是大陆中部。(图略) 【讨论问题】

(1)请将板图中符号与你所在的自然带“对号入座”, 提问扮演自然带的同学,说出所在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或者说出所在区域的特征(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分析该自然带的成因。

(2)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

【游戏互动】在上面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景观图判断自然带并进行空间上的排列

1.我国从南往北的景观排列,提问排列的思路,自然带分布的成因?

2.我国从东往西的景观排列,提问形成这种景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下面讲分异规律作准备)

3.怎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4.给出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上完成对象的拖放。(起归纳巩固作用)

5.说说我们家乡的自然带

【课堂小结】略。影响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多媒体展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图。

【课后作业】熟练记忆自然带的分布。

【课后思考】世界上的自然带分布有无规律呢?

上一篇:分公司经理岗位责任制下一篇:飞机机体有效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