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端平——关于公平看待和差异对待的问题

2023-02-10

1 问题的产生

问题来自一个故事:古时候, 一个落榜的文状元与一个落榜的武状元要住店可是小店只有一个空房间了。怎么办呢?只好比试。

比什么呢?文状元先说:“我自认武功不如你, 你看见那店小二手中端的大碗茶了吗?只要咱们谁能在往另一桌端茶时不洒一滴就算赢。”

“好。”武状元心中暗喜, 想自己练功时比这个难多了。

文状元先端起一碗, 从容走过去。

“我反正也不会洒”武状元眼睛盯着茶碗就大步前行。

结果呢, 武状元竟然输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武状元始终想着如何端平, 眼睛一丝一毫都不能离开, 由于关注点在碗上所以反而不平了。这让我想到教育我们的孩子。想一碗水端平目光应该在路上, 方向在前方, 那样在前进中才能真正端平一碗水。所谓公平与否也要注重长远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是公平有效的。

有些教师始终带着一颗公平心去面对每个学生, 用公正的评判面对每个孩子, 可是得到的却依然是孩子愤愤不平的说:“不公平!”而我们的老师除了失落外就是自我安慰:我公正无私, 一视同仁, 问心无愧!难道这样教师就真的是公平吗?既然我们公平看待的对象是学生, 那么到底公平与否应该以学生是否得到差异对待作为评价标准。所以这里应该有个层次问题, 前者应该这是一种职业操守, 是基础的, 浅层的;后者应该属于操作层面, 它是需要技巧的, 是高层的。

2 问题的不同角度

2.1 关于公平看待

关于公平看待要解决三个问题。

2.1.1 什么是公平

公平这个词, 最早来自《新书道术》中说:“无私谓之公, 不公为私”。韩愈的《马说》里也说:“物不得其平则鸣”。可见, 公平之说, 古已有之。关键点是无私。作为老师怎样才是无私呢?不因孩子的长相美丑、家境贫富、习惯好坏、成绩优劣等等有所偏好就是无私。我带过好几届毕业班, 每一届学生接手之前, 我都敢坦然地说:“我对每一个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 如果你觉得老师”偏心”, 随时可以告诉我, 我一定改正。”给他们一颗定心丸, 也就营造了公平的氛围。这个公平的氛围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做到, 并且要让孩子监督。只有让孩子监督, 才能贴近学生的心, 尽可能的避免不公平事情的发生。

2.1.2 为何要公平

首先是孩子的需要。需要被关注, 需要民主和宽松的氛围, 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其次是教育理念的需要。大环境来讲, 教育法规和均衡发展教育的理念决定公平、和谐的教育是必须的。唯有让每个孩子公平地受教育, 唯有教育的均衡发展才有对公平的渴求。小环境来说, 学校要努力创设公平的受教育环境。创适合每个孩子的办学理念和差异教学进课堂就是这个问题的最好诠释。可以说差异对待就是更好地实现公平和公平的教育。能够落实差异教学是优秀教师的教学。我认为差异对待学生也是优秀教师的教育行为。差异对待学生的公平才是真公平。古代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近代西方教育倡导“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加得纳多元智能理论诠释孩子的差异发展, 这些为公平看待孩子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2.1.3 怎样做到公平

你做到公平吗?我常问自己。结论常常是——没有。我有一颗公心, 却不能事事公平。绝对的公平, 至少我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永远持有一颗公心是必须的。这是一个方向的问题, 是一个指向的问题。有了这个指向, 那么公平就有了基础。

延伸到学习活动生活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个学生是有理一方, 当老师以协调者身份出现时, 他的第一反应是:某某救兵来了, 我又要被批了。所以你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询问情况, 学生情绪激动, 好像是在跟老师吵架, 似乎老师得罪他一样。或者一言不发, 冷漠异常, 不理不睬, 仿佛老师要冤枉他, 总以为老师耐心的询问和引导都是在作“有罪推断”。

所以公平的第一点:敢于直面每一个学生。

有时候班级连续一段时间可能很差, 这是群体失误造成的, 我们可以个别交流也可以群体教育, 这都是应该, 也是可行的, 没有学生会认为你缺乏公平。但是如果是个体, 一个学生连续一段时间失误, 那么我们也许见到他就烦。哪怕课堂提问, 作业评点, 班级工作都可能表情严肃。当他略好时, 别忘了, 给点阳光, 让他灿烂。优点有二:其一缓解抵触心理, 其二有利于坦诚相见, 更好地接受训导。所以公平的第二点:学会对事不对人。

事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班集体成员的相对固定和每个成员个性特点, 决定了具体的事情常和特定的人结合在一起。因而, 带班多年的班主任, 常常是不用学生说, 都能猜出事情是哪个特定的学生或学生群体造成的。这样在老师头脑中就积累了许多“底案”, 需要的时候就可能喷薄而出。这样做的优点, 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 急速寻求解决方法;不足, 忽略学生的发展变化, 也就是常说的教师的认识赶不上学生的成长, 容易打击学生或者淡化所谓优等生的缺点。这样, 无论对行为偏差生或是品行优等生都是不公平的。从长远的角度说, 常犯错误的孩子和偶尔犯错误的孩子, 今后的发展潜力是相同的。甚至有些所谓的“问题孩子”, 今后在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是非常出色的。反而品行优等生仅仅因为某个方面的不足, 会成为今后发展致命的弱点。教师如果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 眼光放远些, 你对每个孩子的教育也就更加公平。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不要和人联系起来。不管是行为偏差生或是品行优等生, 都要做到:一事当前, 对事不对人。

2.2 关于差异对待

过去对一碗水端平认同绝对的公平, 关注点是小我, 认为对一个孩子百分之一的不公平, 就是百分之一百地伤害, 这样做注重的是当前而不是长远。

有时候, 虽然主观上想公平, 但由于人的认识局限性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客观效果不一定那么公平。再加上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要求不同, 站在不同的角度, 也会有人认为不够公平, 就像俗话说的“蚕要暖和麦要寒”, “下雨天乐坏卖伞的, 愁死晒被的”。从“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来看, 把握孩子的差异, 寻找差异教学的方式, 是更高层次的公平。是为孩子一生着想的公平。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差异对待呢?

2.2.1 学会“偏心”

不同的孩子给他不同的教育, 不同的孩子他也需要不同的关注, 所以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不同的心思, 这就是”偏心”。我们每个老师胸中除了有一个公心之外, 在方法上最主要的就是“偏心”。公心是思想层面, “偏心”则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案例1:某男生, 词语听写不过关。老师要留他重报, 他又哭又闹, 叫别人利用课间给他报, 他一溜烟上厕所逃难去了。力拼不行, 只能智取。又一次听写, 老师当堂宣布由该生报听写。你报听写, 要报准, 你先把每个字读准了, 再来读给我听。然后小家伙乐得屁颠屁颠回去了。一会儿他就过来找我, 个别字没读准。辅导一遍, 他很认真听, 再读通过。接下来, 等会儿听写完毕, 你要负责改听写。不过, 为了提高改的速度, 你先看看哪几个词, 他们是容易写错的, 尤其是哪些笔画会错的, 你再回去看看, 等会儿, 告诉我。该生郑重地回去准备了。一个课间之后, 该生来找我, 说出哪些词语比较难。不错。凡是报听写的, 都是免检的, 你自己看一下词语表, 每次记两个词, 你先默, 要全对才行。这样, 这个孩子默写了八遍, 才全对。好, 你现在可以大大方方去报听写了。连续报三次听写, 这之后, 该学生进步了, 自信了。有时, 提到别人写错的字, 他也敢说:“这也写错, 你是猪啊!”。

因为这个孩子觉得老师对他偏爱, 所以他很乐意为你做事, 他的进步也就非常显著。最困难的孩子有了进步, 那么在教学内容、目标整齐划一的情况, 这个孩子才能跟上前进的步伐, 也才能公平的享受越来越多的知识。同样的, 最令你头疼的孩子, 习惯最差的孩子等等, 我们都要舍得花血本偏爱他们。因为“偏心”, 整个群体的进步也就越快。从行为习惯的角度来讲。孩子的缺点形成时间有多长, 你的教育时间就有多长。故而, 面对孩子行为上的反复, 一定要平常心看待, 超强的耐心对待, 这样的偏爱, 无论哪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也许, 最后不一定能彻底转变, 因为教师不是万能的, 但是孩子感受到你的一份爱, 这份爱就是未来孩子转变的原动力。

效果: (引用师生一段对话)

“老师对弱 (差) 一点同学特别照顾, 这样算不算公平?”

“算。”

“为什么?”

“弱 (差) 的同学好起来了, 才能不被人瞧不起, 才更有自信。”

“好的已经很认真了, 弱 (差) 的同学对他好一些, 他才能学得更好。”

认真听取孩子“老师, 偏心!”的意见, 用心分析这种“偏心”产生的原因, 合理的要坚持, 不合理的摒弃。唯有针对不同孩子的“偏心”, 才能让公平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 凸现教育艺术的魅力。

2.2.2 来点专制

我们教师, 应该就是有悲心的活菩萨, 我们要让不断犯错误的孩子, 改邪归正, 走上正轨, 就要根据孩子的差异, 或和风细雨, 语重心长, 浅笑靥靥, 或急风暴雨, 雷霆万钧, 声色俱厉, 所以在赏识、民主成为教育潮流的时候, 给孩子来点专制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 赏识教育是一种正强化, 它是锦上添花, 而强制或是惩罚则是负强化, 它是雪上加霜。这两种方式缺一不可。在两周强制“隔离”中, 该生一直关注他人活动, 为自己不能活动痛苦。他终于知道, 怎样的活动才是文明快乐的, 因此心灵上受到震撼。有些孩子的习惯其实是一种个性, 他们也为自己管不住自己而感到烦恼, 所以我们与其不厌其烦谆谆教导, 见效甚微, 不如约束它的行动, 来一点专制, 来一点负强化。如果有效, 可能会解决几年来累积下来的顽症。

作家三毛就说过:适度的责骂孩子, 可能使孩子的心灵更有安全感。罗兰也说过:“惩罚”对犯错的孩子是一味特效药, 但是一定要用在适当的时机, 用得多了, 就使他产生抵抗力, 再用就没有效果了。我反对一些过于矫情的论调, 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 也不惩罚孩子, 因为惩罚的适当, 比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惩罚, 在给孩子矫正错失方面, 所收的效果好得多。

钢琴天才朗朗就是一个明例, 傅雷在培养傅聪的过程中, 也经常使用惩罚的方式。两种不同的现象广泛的存在, 使我们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赏识也会有疲劳的时候, 所以方法的多样, 教育才是多样的, 才能称为艺术。

总之, 公平看待是教育学生的方向和指向, 差异对待是教育学生的方法和策略。只有做好差异对待这项工作, 才能把公平看待落到实处。带一颗公正无私的心, 然后差异性的进行教育, 我们才能给每个孩子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才能说是“一碗水端平”。

摘要:关于公平, 是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准则, 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这里要解决为什么要公平, 怎样公平的问题。关于差异对待, 要学会“偏心”, 差异的偏爱每一个学生, 要针对习惯偏差的学生来点“专制”。这里解决的是方法和操作策略上的问题。惟有立足于公平的指向, 在方法层面实施差异对待, 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关键词:公平,差异,对待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探讨下一篇: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获取WEB页面中的匹配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