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

2024-04-22

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共8篇)

篇1: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

文化力量与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文化一体化作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正日益凸显文化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科学论断,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文化的战略地位和文化的巨大力量,牢固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基础.

作 者:顾伯平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刊 名:社会主义论坛英文刊名:SOCIALIST FORUM年,卷(期):“”(6)分类号:G0关键词:

篇2: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

汽车是我们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人类文明产物。它不仅是一种用于代步的交通工具,更是机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爱车惜车者们的亲密伙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也已经普及到人类社会中,并形成了独特的汽车文化。

汽车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兼顾到汽车文化的建设。汽车在改变我们生活、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如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和谐社会的汽车文化包括但不限于:不乱闯红灯,不随意变道、加塞,过斑马线礼让行人,夜间会车时用近光灯„„

在我看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汽车文化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我国汽车社会的发展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坚持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支持节能、环保的汽车,鼓励小排量的汽车;也要坚持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开放中的自主发展,要有自己生产的能力,要鼓励自主品牌,提高我们自己的发展能力。

2、文化。汽车文化水平偏低制约着我国建设和谐汽车社会的步伐,构建一种和谐的汽车文化,我们应弱化汽车的身份象征,对待汽车文明应该指向未来,指向先进,而非追逐世俗,甚至迎合庸俗。

3、教育。文明和谐的汽车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时间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点应放在儿童和学生上,大力普及汽车文化,正确引导孩子们对汽车安全、汽车文化,汽车社会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汽车安全观、消费观、环保理念,使他们成为未来和谐汽车社会的践行者。

4、法律。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强化道路交通管理执法,让不文明交通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久而久之,文明、和谐的交通行为在“高压”下也会成为我们的习惯。而习惯才能成自然,进而文明的交通规则也就能内化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篇3: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和谐社会

庞朴说:“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 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 为了走向未来, 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 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 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如果眼高手低, 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那么, 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 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1]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重新审视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在那里呢?

一、从“礼治”到“法治”

在整个中国古代, 礼作为中国社会规范体系的核心, 它所起的作用是保证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调节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认为“礼”既是社会制度, 又是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孔子说:“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礼记·曲礼上》规定:“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也。”又说:“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 非礼不备, 纷争辩讼, 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 非礼不定。”于此“礼”是规定多层人际关系、多种行为的规范, 为中国社会提供礼仪文明, 号称“礼仪之邦”。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治型的社会, 以礼治国是历代统治者采取的基本方略。从这个意义上说, 以礼为核心的社会规范体系, 保证了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传承和保留了中国灿烂文化的命脉, 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奇迹。如此, 才有今日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所以, 历史地看, 礼在中国古代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那么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 传统“礼治”是不是就一概斥之为落后的、反动的呢?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它的历史作用, 认识它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 全面了解它在今天中国社会中具有的影响。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 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社会, 或者是所谓“礼俗社会”。在这种社会里面, 人们安土重迁, 生活富于地方性。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人们彼此熟悉, 因此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2]。在这样一个社会里, “规矩不是法律, 而是‘习’出来的礼俗”[2]。根据费氏的定义,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2]。仅就规范这一点来说, 礼与法律无异。二者的区别在于, 法律要靠国家权力来推行, 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2], 通过教和学而代代相传。就现代生活而言, 在外在强制的法律与内在自觉的道德之间, 有很大的空间, 即包含社会礼俗在内的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 这就是“礼”。古今社会规范的差异不可以道理计, 但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 协调群体、社区的关系, 促成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 不能没有新时代的礼仪文化制度、规矩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指导。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 今天我们仍然面临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的任务, 在这一方面, 礼学有深厚的资源。

传统上中国是“礼治”社会, 提倡礼治, 反对法治。西方是法治社会,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法制保障人的平等权利的实现。这是中西文化、中西社会的重大差异。中国文化认为“礼”既是社会制度, 又是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标准。西方的法治社会, 处处用法律调适社会, 行事都有章法可循, 能够防止个人专断现象, 使社会运转有序。但是西方法治社会一般缺乏人们之间的亲情和友谊, 人际关系显得冷酷寡情。法治, 是现代化社会的中流砥柱, 没有实现法治的社会不可能是现代化的社会;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抽去了法治这根“柱子”, 整个社会就会“倒塌”。然而“礼治”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乃至当前社会的一种秩序, 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约束力, 我们需要一个法律体系来支撑社会规范, 我们也需要一个个人内心的及社会的“礼”的操守来辅助维持法的秩序, 这就是“礼治”与“法治”的互补与结合, 既继承了文化传统又突破和超越了文化传统,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重新找到了新的结合点。

二、“人天和谐”与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可以概括为“人天和谐”, 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

在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 强调“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重要思想, 是华夏先人的基本世界观和语言价值观。儒家和道家都非常注重对天人关系的探究。庄子提出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 而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易·系辞上》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儒家经典《中庸》则为我们描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状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人与自然界要相互适应, 相互协调, 达到“赞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参矣” (《中庸》) 天地人并列的最高境界。由于“天人合一”观念的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把保护自然环境, 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看做必须遵循的准则。中国农历有二十四节气, 就是根据每年中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制定的, 农民年年“不违农时”, 按时耕种, 是传统的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梁漱溟先生认为, 中国人所憧憬的合理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最高价值, 一言以蔽之, 曰“和谐”。这里的和谐不仅是人际的和谐, 更重要的是人类自身的内在和谐。传统的中国人保有敬天畏地的神圣境域, 对自然和谐与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抱持爱怜心情与悲悯态度, 在求将现世善作人文安排的努力中赋予历史以人文意义, 于对人事的温习中温暖了人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提倡仁、义、礼、智、信等, 无不是以“和谐”为基本精神的。所谓的“仁”, 实际上强调的是人内在心性的和谐;“义”则是强调平等关系的和谐;“礼”是强调上下关系的和谐;“智”是强调自我与外物的和谐;“信”是强调彼此心理联系上的和谐, 都是以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为宗旨的。儒家倡导以“人”为本, 着重从人的角度来关注人生、社会和宇宙, 强调人要在现实世界提升品德, 从而形成了人本主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找到家庭和睦的典范, 而家庭的和睦则是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 那就为创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 历来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伦理道德, 它为封建时代家庭的和睦、国家的稳定所起的作用已载入史册。传统文化中也可找到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模式, 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 (《论语·雍也》) 。每个人都有在不影响他人同样权利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每个人的创造愿望与创造才能、创造成果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并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中庸》就提出:“天之生物, 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 倾者覆之。”

自古中华民族就崇尚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 中华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孔子将和同思想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 谓之“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 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都得到承认, 各类矛盾和问题在不一致中得到化解。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 全社会形成合力, 经济与社会才会得以协调发展。“和而不同”,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只有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形式、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长期共存, 才是和谐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 既有糟粕, 又有精华:它曾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又是中国几千年来人际关系的纽带, 保持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绵延。”[3]梁漱溟早在1921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 就指出了“儒学复兴”的目标。他把人类文明分为三类:西方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看的;印度文化是意欲向后看的;中国文化是意欲调和的、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天人关系的和谐, 自我心理的和谐。他认为三种文化比较, 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未来的人类社会, 将是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4]。文化传统中的“礼”学是一门“沟通”的艺术, “对话”的伦理。人类各族群、各宗教、各地域、各语言的文化方式、能力、传统、价值都是相对的、各别自我的, 文明间的冲突与调和是对立的两元, 中华文化在调和性上见长, 协调、和合的过程就是文明间的理解与沟通过程, 在沟通、对话、理解中, “礼”将逐渐地成为整个人类和谐化的大社会中的普遍化伦理。

恩格斯说,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5]。中国现代化文化模式要获得进步, 既要从传统的现代化中寻找合理成分, 又要从别人的经验里吸取有效营养, “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 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6]礼治化、人格化的传统文化模式的现代化与理性思维、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理念的现代化文化模式的传统化, 无疑是中国现代化文化模式在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第3卷[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3, (8) .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85:5-50.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448.

[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C]//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255.

[5]恩格斯.反杜林论[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56.

篇4: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宇宙在和谐中运行,万物在和谐中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说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朝气的文明古国,崇尚和谐、讲求仁爱、提倡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粹和闪光智慧,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们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博大胸怀。

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为文化的和谐。构成和谐社会的条件有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是物质基础,第二是法制环境,第三是社会文化。文化属于最高层次的因素,它是维系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影响并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以,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但文化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整个社会面临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等等。面对严峻的历史性挑战,更需要加快建设能尊重和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绽放的文化观念,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正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谐文化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彰显的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越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越要注意和谐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培育高尚的文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篇5:论社区音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43-02

从我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我国,作为在城市社区中悄然兴起的音乐文化,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营造了广大居民守望相助的人际氛围与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

一、社区音乐文化的特点

社区音乐文化是相对于社会音乐文化而言的,它是指在当代社会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范围 ,以全体或大多数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音乐文化活动。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社区音乐文化的需求有了明显增加。无论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表演形式、艺术特色千变万化,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即是社区居民这个群体里流传,为了陶冶、愉悦参与活动的每个社区成员。

相比较而言,社区音乐文化具有显著的自娱自乐的特点。社区音乐文化既不会像专业演员那样为了提高表演技术水平而参与,也不可能像青少年学生那样为促进自身的艺术特长而进行学习。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社区居民参音乐文化活动的动机,他们或为了娱乐,追求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或为了强身健体、美形、美姿、美态。根据活动的具体需要(事情、人、形式等)和特定的环境,这些音乐文化活动的动机也会有一些变化,或单一,或综合。这就决定了社区音乐文化必须具有自我娱乐的特点,并以此区别于其它社区文化活动。

另外,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在其业余时间里,自觉自愿来进行的。社区成员由于存在年龄、职业、种族、爱好、个人需求、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在组织集体活动中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社区居民会针对自己的体质特点、兴趣爱好等来自主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目前我国社区中,大多数人的娱乐、保健等需求,都是靠自己的调节与控制来实现的。社区音乐活动的参与者十分广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施过程也较复杂,因此也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无论是在专门的娱乐场所,还是在街道、公园绿地,人们都可以随意选择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音乐文化活动。

二、社区音乐文化的功能

首先,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休闲娱乐的作用。社区音乐文化同其他音乐文化一样,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让人迅速地得到审美带来的愉悦感,广大居民在观赏和演出中满足了审美愉悦。在这些活动中,通过音响运动引起机体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调动机体积极能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体验在居民生活中更为明显。居民在开展音乐文化活动时,参与人数多,而且人们之间有着比较亲密、合作的关系,能够比较完全地释放出自己的情绪,彻底地从精神上获得娱乐的享受。人们通过轻松快乐的审美享受来积蓄精力和活力,这也是音乐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标志性特点。例如,有的社区居民们日常举办的戏曲文化节、戏迷社等组织形式的日常性演练活动,使居民在美的享受中充分体验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放松,提高居民生活、工作的积极性,为营造和谐安详的社区氛围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活动作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特点,也自然成为社区居民比较喜欢的一种的娱乐休闲方式。

其次,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化的作用。一方面,社区音乐文化中贮存着较广泛的知识信息,健康美好的情感以及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等。比如有的地方戏曲音乐多以历史故事、人伦道德作为剧情内容,对自然、历史、社会等的正确认识,对和谐美好社会的热爱与追求,对丑恶、犯罪的讽刺与惩罚等等,运用各种感情色彩的乐调向人们传达的思想观念直接被人们吸收和接受,使人们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熏陶。在社区里开展音乐活动,摆脱了常规的、空洞的说教,以音响为表现手段,将教育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音符形式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净化和教育作用,对培养居民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康积极的社区氛围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居民音乐文化活动,让居民在音乐文化活动中感悟人生的美、生活的美,让音乐给人们带来和谐和安宁,让人们体会音乐带来的美的意境,从心灵上对周围事物产生美的感受。通过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要将音乐的魅力传输给人们,让人们充分享受音乐文化带来的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再者,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群体生存、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存在、传承和演变的。社区音乐文化是综合的艺术,既反映一定时代的艺术生活趣味,又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风俗写真,与文学、美术、舞蹈有着内在的相近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贴近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与欣赏水平,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域的重要的文化传承,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无论对于社区音乐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旁观欣赏者来讲,当代社区居民音乐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它通过日常性的音乐活动必然会使居民之间发生并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音乐的和谐及共同的旋律拨动着每个人的情感和弦,社区音乐活动的每个参与主体必须集中个人的注意力同活动群体中的他者保持一致,这就形成了某种精神凝聚力。

三、社区音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城市社区音乐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和谐来自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偶像性、复制性、平面性、平庸性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大众文化也在日益发展。这种不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承,不利于人走出内心空乏、无所寄托的精神状态,对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构建具有消极的影响。通过全面开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好了,身体素质高了,邻里关系和谐了,音乐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联系的最好纽带。社区音乐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社区音乐能够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是指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要求和表现出来的协调得当或融洽和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谐社会必须是公平的、公正的,这个 和谐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与人的和谐。社区音乐是从居民的娱乐角度出发,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下,人们进行陶冶情操的一种自我娱乐方式,不存在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同时,音乐活动时的组织形式有别于正式组织的结构形式 ,社区音乐文化的组织氛围比较轻松,人际关系比较平等,情感比较融洽,因此活动时人们容易产生信任感,便于交流、沟通、合作,对改善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同学关系、亲属关系、同志关系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

国家应加强社区音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地位、作用及目标、任务的研究,并加强媒体宣传,树立典型,示范引导,以丰富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另外,大力倡导和鼓励每一个人参与运动,并与体育运动、家庭的尊老爱幼等活动有机结合。如在社区修建、提供免费或低偿音乐文化服务、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文化娱乐项目等。同时,国家应对特殊人群制定更加优惠、有利的政策,同时对社区所面临的专业音乐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资金的支持等实际问题,进行客观、可行的研究对策,努力创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篇6:道教文化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山道教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独树一帜,在明代达到顶峰。当今武当山虽然不再是“皇室家庙”,却是 “全国文明风景区”、“5a级旅游区”等多种桂冠于一身的山岳型风景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整理和挖掘武当道教、道家仙乐、武当武术、武当建筑、武当道教医药与养生中的正能量,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旅游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

一、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与和谐社会建设

道教所主张的仙道贵生、清静寡欲、柔弱不争、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及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我们所说的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本内涵存在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联系。发掘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促进作用。

(一)仙道贵生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以追求身心健康为己任。《度人经》曾把这一宗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二祖天师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这一教义与佛教、基督教注重来世、末日审判不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激励人们通过现世的修炼而享受美好生活。这种入世观能使人们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使人们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助于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二)清静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解释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意思是学道修道应做到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精神。现实社会中,倘若人人回到“怀素抱朴”的状态,谨记老子的“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忠告。人人清静寡欲,不为争名夺利去伤天害理,而是求得内心安静,多做好事,多做实事。这些都有利于整个社会安定有序。

(三)柔弱不争

《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教诲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不老。《道德经》又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倘若世人皆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矜,诚信友爱,社会公平正义便得以彰显。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道教的基本思想主张之一。老子提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就是要人们遵行自然规律,追求绿色的慢生活。道教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为对当今社会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多方面的借鉴作用。儒家虽然也讲天人合一,但它又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强调人高于一切事物的特殊价值,认为人贵物贱,这实质上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与道教以平等态度对待自然的思想是不相同的。

二、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特色

(一)独特的道家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武当道教音乐虽属民间音乐,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因其既沿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楚国民俗祭神音乐,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以道教音乐为主,同时兼有佛教音乐和儒家音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其特色是悦耳动听,它是宝贵的武当山道教文化遗产。

很多旅游者都慕名前往武当山聆听仙乐神韵,寻找音乐之美,以仙乐洗涤心灵,或感悟人生真谛。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重视音乐的美学教育,让人们在仙乐飘飘中更好的体会武当道教的文化内涵。

(二)武当武术特色

武当武术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武当武术以静制动、虚静无为、贵柔尚意为特色

当今社会重养生尉然成风,武当武术注重养生功用,它以养生为宗旨,符合当今人们的追求。人们常说,健康最重要,没有了身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将武当武术养生的理论、方法挖掘出来,并与武当道士切磋研发出适合人们简单易学的武术招式,以此来造福旅游者。

2、武当武术主张克己复礼、讲规矩

开山祖师张三丰究竟制定了哪些规矩不得而知,但从道教的戒律和民间武当内家拳派传承的规矩来看,内容虽各有千秋,但基本原则是统一的,即作为一个武当武术的传人,必须“克己复礼”,遵守公共道德。而当武当武术流入民间后,一些规矩明显加进了传统礼教内容,并且根据时代和社会公德的需要随时增删不同内容。我们应将武当武术的规矩进行整理,让游人知道这些规矩,从而也让游客在游乐中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文明旅游人。

(三)武当建筑文化特色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体现了民间、宗教和皇家建筑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中国古建筑艺术成就。因此,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皇家建筑规格,规模宏大

武当宫观始建于唐代,宋元时又陆续有建置,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在功成即位后大兴土木,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后者便是为了酬谢神灵,巩固统治。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经过后来不断扩展,武当山现有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4、打造精品影视片

精品影视片对于景区的宣传作用有着功不可没的功劳,尤其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发展的阶段。节假日,人们走近电影院看场电影已经是人们休闲的一种生活方式。提起旅游景区的经典影视片,人们会想起少林寺的《少林寺》、庐山的《庐山恋》等精品影视制作。据调查,在当今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媒体在武当道教文化的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70年代后的族群对武当山的意向与电影有着深刻关联。虽然以武当山为主题的影视片也不少,如《武当》、《武当仙袍》等,但这些都不能真正反映武当道教文化的精髓,没有《少林寺》、《少林足球》这些影片影响力大、持久性长。所以武当山应集全民之智慧,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打造出真正代表武当文化与精神的经典影视片。通过经典影视片向人们展示武当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再现东方武当神韵和武当美景,吸引更多游客来武当山实地考察与见证。

5、做好网络宣传平台

(二)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主体作用

1、做好发展规划

要做好武当道教文化旅游,应着眼长远,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1)以实现道教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科学编制符合武当实际、具有武当特色、覆盖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景观的发展总体规划。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确保已有的规划尽快实施。

(3)要把旅游发展规划做成项目,并进行包装,以项目招商,解决旅游发展资金的缺口问题。要制定投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道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科学发展一定要注重环保,秉承道教核心“天人合一”的原则。

2、加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道教文化旅游研究

目前研究道教文化的高尖端人才严重缺乏,道学研究成果不多,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道家学者凤毛麟角,缺少高道大师。武当道教文化研究机构可加强与省内外道教文化研究机构的合作,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开展高领域、高层次的道教文化研究,使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坚实的学术支撑。二是与高校加强合作,做好道教文化的学术交流。与道教文化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道教文化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办法,使得武当道教文化符合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要求,健康、有序的发展。

3、举办道教文化旅游峰会

举办道教文化旅游峰会,必将进一步搭建起武当道教与游客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的桥梁,弘扬道教传统文化精粹,传承道教文化现实社会价值,进一步深化武当道教文化与全国各地旅游界、文化界、道教界、新闻界的交流与联系。

4、设立与规范道教学院,加强对道士的教育与培训

目前,在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良好氛围下,道教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但与我国迅速发展的社会和文化需求相比,道教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亟待加强。道教院校是培养爱国道教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正确阐释道教教义的重要阵地,是培训现有道教教职人员的重要平台。武当山虽有自己的道教院校,但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有特色有作为的武当道教学院。道教学院一要适应宗教院校办学规律的体制机制;二要加强师资力量,可请高道讲座,也可请其他对道教颇有研究的专家来教学;三要硬件设施也要跟上,与时俱进,如电脑与互联网,道教学习也应与先进科学技术相接合。

5、设立武当武术学院

虽然武当武术学院有很多,但比较杂、乱,应当规范武当武术学院,使得武当武术得到有序科学的传承。目前比较好的学院有武当与武汉体育学院联系办学创立了武当国际武术学院,同时十堰市中小学都开设了武术课程,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对宏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整合现有武术学院资源,创立一所独具特色的武当武术学院。

6、创办道教医院、养生馆

道教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自老子创始起,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养生之道成为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道教养生功法既能使人转弱为强,又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强身健体,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道教医术对护脑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尤其是对目前患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另外,按照道医的指导,有目的、有选择地持久练习太极养生功,对于神经衰弱、大脑晕眩、长夜失眠等症有独特的疗效。武当创办道教医院、养生馆,可以将道教的医学思想、医术传播出去,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尽一份力。

7、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

道教文化是一种高深文化,道教文化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旅游,这从客观上要求导游人员应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道教专业知识。导游是旅游的灵魂,道教文化旅游需要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而大多导游所掌握的道教知识不专业,对道教文化一知半解,解说不丰富、不规范。人是万事之本,首先利用当地的高校旅游专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培养武当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最后是对导游加强道教文化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对武当道教特有的文化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导游在为游客服务过程中才能提供正确的讲解,引领游客汲取武当道教文化中的正能量。

四、结束语

篇7:法与和谐社会

【内容摘要】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哲学上对法与政府,法与社会之间合理性的探讨没有停止过。通过对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法与社会关系的重现,对近代法治国家进程的认识分析,这对我们当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合理性法法治和谐社会

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法治既是一种战略资产,又是一种发展动力;既是一种物质财富,又是一种精神财富。有了法治政府,政府施政和国家强制力才具有政治学和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在哲学和政治学上对法进行合理探讨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在哲学上关于法和社会(政府)的探讨

在政治哲学意义上,宪法是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物。在政治实践意义上,法制政府就是宪法之义在行政程序中具体体现。18世纪法国艺术家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了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他用高超的视觉艺术手段表现了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上的“苏格拉底难题”。苏格拉底深知自己是城邦非正义法律的受害者,但他还是拒绝了众多弟子劝他越狱逃走的建议。他以自己之死践履了他对城邦法律的“约定”:既然已默认要守城邦之法,不管其正义与否,越狱逃走的“失约”都会以欺骗行为败坏城邦的法律及其本有之义。在苏格拉底看来,法律比生命更重要!

虽然我们能够领悟到柏拉图终生抱守的“无法律之城邦”之信念的幽深蕴含,但当我们仔细品味它的《法律篇》时,始知他对现实之人性和哲学王之不易得,亦有明智之知,因此,法治之“优次”选择便成为改造城邦的现实手段,这也是柏拉图晚年极力凸显法律至尊地位的深层原因。亚里士多德在著名的《政治学》中,反复疏证法治的重要性,终于证成法律是“最优统治者”,“法治当优于一人之治”的至理,从而使法治不再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而是进入到本体论层面。

柏拉图对法的看法掩映在其带有神秘色彩的政治学说中。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而世间的正义是宇宙理念的体现,它运用于一切人和事,“理性的命令就是法律”,人定法则是理念法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不受主观愿望影响的理性,并将自然、法律和理性等同看待。对自然法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斯多葛派则认为,理性是宇宙的统治力量,渗透于万物之中的自然法是“普遍的规律”,是“正当的理性”。古罗马人直接继承了斯多葛学派的理性主义精神,把法分为永恒的自然法(体现理性和正义)和制定法(服从于自然法)。西塞罗指出,自然法的本质就是正确的理性,自然理性是与人类本性相一致的真正法律,它存在和发展于一切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心灵中,并对所有人都一样,指导着人们应当作什么。到中世纪,西欧大陆虽然出现过研究罗马法的世俗法学家,但在占统治地位的神学面前,法哲学和政治学一样,沦为神学的婢女。

文艺复兴以来,近代启蒙思想家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以自然法为基础,赋予法以理性的特征,开创了以“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等为代表的法哲学。特别是到黑格尔那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哲学体系。然而,启蒙学者的法哲学理论归根到底是唯心主义的法学理论,虽然他们曾真诚地相信将把人类带进一个理性王国,但是同他们的美好构想相比较,按照他们的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和政治、法律制度却很让人失望。“所谓平等,充其量不过是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所谓人权,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所谓的契约,不过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19世纪中叶开始,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构架。马克思通过对唯心主义法哲学观的扬弃,形成他的唯物主义法哲学观。马克思在成功运用劳动异化理论揭示市民社会异化的本质的基础之上,对立法和执法问题、人权问题、济贫法的社会效果问题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立法和执法不平等现象,同时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不过是现存关系的保护;另一方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上的不平等必然造成执法上的不平等的严重弊端。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的人权,认为资产阶级法律的人权原则依然是奴役人的法律制度,是由现实的社会关系的状况决定的。通过这些理论,马克思逐步形成了现实社会关系决定法社会经济关系决定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思想。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人治型价值规范体系向现代的法治型规范体系的历史转型。在这场转型中,我们不仅面临着实现从侧重政治功能的法律向强调社会功能的法律的转变,而且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原理,重新建立起法与人民、国家、社会的正确关系。①

二、法治在政治层面上的表现

法治的概念、产生和发展

法治有两层含义,一是以法而治,用法律来管理,就是要立法,有法可依;二是依法而治,就是有法必依,依法办事。法治是主张严格依法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产生于奴隶制末期,封建制初期。我国古代以商秧、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就其法制与法治进行了确切的区分,法治就是运用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和治理国家的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地遵守法律、法规,坚决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原则和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 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手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②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 面,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法治与人治的对立统一

(一)任何国家都有法,但不一定都有法治,只有民主制的国家才可能有法治。法和国家一样,是阶级社会的历史产物,法是由国家制定,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实现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和国家一样,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类型的法,从奴隶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法,统称为“剥削阶级的法”,而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维护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世界各国的“法”在语源上都兼有“公平”和“公正”的含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公平概念,而法总是与国家统治阶级的“公平”概念相呼应的。

(二)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人治是我国历史上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孔子曰:“为政在人”。《孟子.公孙丑上》孟轲也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贤人政治”。这实际上就是主张人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王只要是一个有知识的哲学家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不需借助于法律进行统治。而与之相对应的法治,是我国古代法家治国的一种政治主张,“以法治国”,“以法为本”,在法律上强调“法不①

②《中国法治政府》,第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第16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阿贵”的法治思想则已含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而近代意义上的法治则是资产阶级革命后才有的,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罪行法定之义”,“法律至上”等等,认为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国家统治权的行使要以法律为依据,这是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人治与法治回答的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国家的问题,前者认为应当依靠至君明主,贤臣良将,后者则认为应当依靠法律治理国家,依法行使主权。

三、法治与和谐社会

首先,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特征,这一论断从马克思法哲学的逻辑可以推断出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原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首先就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法治,把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次,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原理,法治是将“和谐社会”由理念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认为,法是保护、巩固个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道:“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了它的①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来”。正因为如此,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才有可能清晰地界

定政府活动的范围,使民众与政府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才有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第三,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原理,法治是实现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具体地、历史地考察法与市民社会、国家的关系,才能建立起适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法律制度。而且只有建立这样的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马克思法哲学对建设中国法治政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建设中国法治政府的目的是促进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法治的存在不是超越阶级、超社会、超历史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着法治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在价值取向上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依法治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地位,保障人权的真正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法治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伦理观,处理好法与国家、政府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必须树立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原则是法治的核心、灵魂和最根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之上,实际上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至上,是人民至上。法律至上并非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是一致的,因为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政策和人民意志的具体化、规范化和权威化。由此可见,法治对于一个社会的存在、成长、稳定与和谐都具有重要价值并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和生长点。

不论从哲学上还是从政治层面上来讲,合理的法律制度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更要以史为鉴,对历史上的法治思想批判继承,为建立法治政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

参考资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法治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篇8:浙江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1.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整合社会各阶层力量, 调节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通过建设和谐文化, 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统一的意志, 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 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优化环境, 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

2.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加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提速,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 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 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

3.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文化自身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这是顺应市场经济要求, 适应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事业新的发展。但在具体改革中势必触及到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 如何妥善解决处理好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就必须为改革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创造文化发展的良好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 消除和环节文化发展矛盾,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4.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消除社会文化贫困, 促进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不断实现。

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宽裕, 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 对文化生活的层次要求欲望愈加强烈, 因而, 迫切要求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步伐,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一方面要通过文化发展来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 另一方面又要克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害群众文化权益的现象, 解决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使健康向上的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占领社会主义主阵地, 以和谐促稳定、促发展。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温州农村文化为例, 突出问题主要有:

(1) 基层文化设施全省靠后。全市11个县 (市、区) 的文化馆、图书馆的馆舍按2002年国家新颁布的标准, 除永嘉县图书馆 (加上少儿图书馆) 3150平方米达标外, 其他县 (市、区) 的文化馆、图书馆馆舍硬件均不达标, 其中个别县 (市、区) 的文化馆和图书馆目前还处于有馆无舍状态。

(2) 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经济、地理及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发展很不平衡,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发展慢, 反过来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 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不少乡镇的党政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领导认识上的误区, 致使对文化建设投入也相对减少了, 导致相当部分的乡镇常年没有或很少有文化活动经费。

(4) 个别地方的农民文化生活单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农民的思想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比, 农民文化生活提高不快。主要表现文化生活消费偏低, 文化生活方式单一, 文化生活品味不高。

(5) 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人才匮乏。机构改革调整后, 全市除少数乡镇 (街道) 还留有单独的文化站编制机构外, 其他的均被合并或撤销。多数乡镇 (街道) 由于没有文化站编制, 文化员是兼职文化员, 受乡镇统一调配, 常年驻村, 无法从事文化工作。多数县 (市、区) 的文化局对乡镇 (街道) 的文化员进出没有知情权、建议权、考察权和使用权, 因此也难以行使管理权。浙江文化发展应立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二、我省文化发展应有以下几项具体对策

1. 要修建一批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 如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演播中心等。

城市的发展, 经济为形, 文化为神,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有形无神的城市。充分发挥文化设施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的载体作用, 特别是文化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大型载体,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活跃文体生活的载体功能, 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建成现代化的城市, 必须着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2. 要创作出一批在国际、国内打得响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

能否孕育和产生具有强烈时代感、震撼力的文化产品, 同样也能反映出我省文化建设水准的高低。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精品战略, 争取多出艺术精品名品。

3. 要基本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感的浙江特色文化。

浙江文化源远流长, 底蕴深厚, 这是浙江的优势、浙江的资本, 我们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走出一条有浙江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子。

4. 要形成和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群体、文化产业集团。

文化事业要振兴, 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 这是当今文化发展大趋势, 也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关键环节。要抓住机遇, 大胆实践,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力争有个大发展。

5. 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一是确立文化事业管理新机制。二是形成文化产业经营机制。要改变文化单位各自为政的封闭生产经营模式, 打破行业壁垒, 加快调整和重组文化产业结构, 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三是健全和巩固文化市场的管理机制, 将文化市场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加快建立文化事业的投入机制。要充分利用机制、体制、政策的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兴办文化事业, 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五是完善文化人才的成长机制。坚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

转变职能提高修养搞好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由文化馆免费开馆所想到的

李胜 (蚌埠市文化馆安徽蚌埠233000)

2011年1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2011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 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同年4月, 安徽省文化厅、财政厅联合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 要求我省各地市图书馆、文化馆 (站) 统一于2011年6月28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按照此时间表, 我馆经过积极策划, 在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已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馆, 现开馆已两月有余, 应该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馆布置的摄影展览室, 每日都有市民来参观, 活动室由社区艺术团免费使用, 免费辅导也已开展, 但是和国家的总体要求相比较, 还是有较大差距, 如何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后的文化成果,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的公益性, 把免费开馆真正落到实处,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 要认真学习领会两部下发的文件精神, 充分认识到免费开馆的重要意义;免费开馆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 是加强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 需转变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职能, 改变以活动、演出为主要工作的模式。文化馆免费开放后所有的活动空间都将对外免费开放, 基本服务项目也都免费提供。同时免费开馆在时间上也有具体要求, 这就需要文化馆更要转变观念。从以前完成广场文化活动任务为主, 完成领导交给的指令性任务为主, 和参加各种比赛汇演为主, 转变为“阵地战”。即在文化馆提供的空间里 (各活动室) 免费进行基本文化服务, 包括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 公益性展览展示, 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骨干, 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因此免费开馆后大量的是服务性工作, 对前来活动的广大市民需要热情接待。当然广场文化活动每逢节假日也要举办, 这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大市民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 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文化修养, 创新服务内容。

随着文化馆免费开放, 主要工作职能的转变, 对馆内的工作人员要求也随之提高, 文化馆干部不光是要组织大型广场群众文化活动, 更多的是搞好基础性艺术辅导培训、讲座等。这就需要广大群文干部加强对本专业的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 虽然文化馆从事业余群众文化活动, 但相对于本专业来说, 完全是“专业”的。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才能使得基础性艺术辅导培训水平相应提高, 所创作表演的艺术作品才更精彩, 更有感召力, 更能鼓舞人心。同时要学习文化知识, 不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与时俱进, 难以改革创新。国家对免费开馆的内容有着明确要求。由于客观原因, 有些活动项目暂时还不能向广大市面市民提供, 成才环境。

6、要重视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它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中, 纳入文化大市 (县、区) 建设之中。做为文化主管部门要将其纳入我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求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 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省、市加大文化下乡力度, 对农村文化建设加强指导, 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 合理配置, 仔细安排, 认真落实, 虚心听取广大市民的声音, 明白他们需求什么, 以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作为免费开馆的宗旨, 让广大市民满意。

第四, 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良好形象, 创办服务品牌。

应该说, 文化馆对广大市民还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单位。熟悉的是一到节假日, 庆祝日, 文化馆就在广场举办群众文化活动, 举行汇演、比赛。陌生的是不知道文化馆是干什么的。有的市民甚至不知道文化馆的存在。据报道, 前些年北京市文化局曾委托一家咨询公司做了北京市民对文化馆认知度抽样调查, 结果除了当时的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 其他的文化馆认知度均不足5%。北京尚且如此, 其他城市的情况可想而知。我市免费开馆两月以来, 根据市民调查情况确实如此。市民对文化馆工作性质职能不了解, 他们只知道节假日广场有文化馆举办的活动, 但平时文化馆具体干什么工作一点都不了解。因此借着此次免费开馆进行大力宣传, 让广大市民了解文化馆的功能是与他们的平时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化馆的免费开馆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食粮, 更充分的享受改革开放的丰富文化成果, 成为广大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终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家园。

第五,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馆舍, 增加编制, 落实免费开馆经费, 更想让文化馆成为广大市民精神文化家园, 除了文化馆文化干部提高业务素质, 提高工作职能, 创新服务内容以外, 对文化馆的硬件设施更需加大投入力度, 尽快地按照文件要求落实免费开馆各项服务项目。给广大市民一个宽敞明亮安全的文化活动空间, 要有尽可能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 尽可能完善的文化活动设施。同时还需要根据广大市民的需求, 增加新的文化活动内容。因此文化馆舍的面积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按照国家文化部评估文化馆的标准, 市级文化馆三级馆的面积要求是3500平方米, 二级馆是4500平米, 一级馆5500平米。同时, 一个城市如果要评选国家级精神文明城, 图、文、博三馆必须是一级馆, 这是一个客观评选条件。有了足够的活动空间, 各种文化活动项目才有活动场地。再者要建立免费开馆经费拨款的长效机制, 应将免费开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按时拨付。从经费上给予支持, 保证经费正常到位, 便于文化馆免费开馆的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一方面文化馆基本服务项目、基础性艺术指导、培训全部免费;一方面原有租赁、收费项目全部停止。如果经费不能及时到位, 将会影响到文化馆正常开馆。同时因为文化馆面积扩大, 活动室增多, 服务项目增加, 文化馆现有的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有关部门应考虑给文化馆增加编制, 以适应开馆的需求。当然也可以采取聘用工作人员, 招募志愿者的办法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总之, 为了保证文化馆免费开馆, 保证广大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馆需要抓住这一机遇, 重新树立良好形象, 创新服务内容, 提供多种优良的文化服务, 使文化馆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的文化阵地, 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家园, 为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 国家的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入手。本文从充分认识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坚持科学创新, 统筹协调, 重心下移, 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文化等方面, 论述了浙江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浙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

[2].《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增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的决定》.

上一篇:校信通优秀短信二下一篇:游泳社团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