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矿安全的人因预警机制研究

2022-09-10

1 引言

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 煤矿产业更是高危行业。而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还能给家庭带来灾难。我国是煤矿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 煤矿死亡率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人是煤矿生产中的基本组成元素, 所有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从理论上分析, 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4类因素。一是人的因素, 包括人的知识、技能、意识、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据统计, 各类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约占70%以上。二是技术因素, 三是环境因素, 四是管理因素。不难看出,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的因素, 只要想办法减少人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安全事故, 煤矿安全生产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2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主要包括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2.1 有意的不安全行为

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方面。人的行为来源于人的思想意识, 有不安全行为的人, 通常在思想方面比较松懈,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自主保护和相互安保意识较差, 从思想上就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 是领导和组织让我安全, 不是我自己想要安全。这种思想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二是心理因素。很多负面的心理因素都会导致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

侥幸心理:“三违”是煤矿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状况, 很多职工认为一次两次“三违”并不会出事, 存在侥幸心理, 当“三违”频繁出现的时候, 煤矿的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障, 最终酿成事故。

懒惰心理:井下生产环境艰苦, 需要付出繁重的劳动, 有的人怕苦怕累, 为了省力, 省略了不该省的工序, 只重产量不重质量, 偷工减料, 致使事故发生。

从众心理:主要是新工人, 见别人违章行事, 也未发生事故, 时间久了也跟着违章行事。

逆反心理:由于领导的管理方法差或者考核公平, 使职工产生逆反心理, 不但违章作业, 还会破坏生产设施。

逞能心理:主要是老员工, 自恃工作时间长, 经验多, 为了赶时间, 带头进行违规操作, 最终酿成事故。

2.2 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非故意的或者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人们一旦认识到其危害性, 就会及时地加以纠正。无意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很多种形式, 如疲劳因素, 技术水平不足, 生理缺陷和酒后工作等。

一是疲劳因素。一般来说, 在生产过程中, 劳动者由于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产生某一个或某些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力量的自然衰竭状态, 称为疲劳。劳动过程中, 人体承受了肉体或精神上的负荷, 受工作负荷的影响产生了负担, 负担随时间推移的不断积累就将引发疲劳。处于疲劳状态进行工作是十分危险的。

二是技术水平不足。员工在接受培训时由于某种原因, 没能完全掌握工作内容, 或者因为记忆等因素导致对工作方式的遗忘, 或没能进行足够的实际操作练习就进行工作等都属于技术水平不过关, 将会引起程度不同的安全事故。

三是生理缺陷。如在某种情况下, 女员工发现了问题, 但却因力气不足无法搬动阀门阻止事故的发生;此外, 身体上的残疾也可能对煤矿工作产生影响, 如色盲的人可能无法分清机器上的指示灯, 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违规操作等行为。

四是酒后工作。饮酒过后, 人的大脑反应素的会降低, 反应时间延长, 而且还会影响视力等其他生理机能。当事故发生时, 我们的眼睛耳朵等器官接收信号, 反应给大脑, 大脑发出指令使我们对事故采取行动, 饮酒会导致该时间增长,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 这短暂的时间对安全生产是极其宝贵的。

3 人为因素与煤矿安全预警

煤矿安全事故的种类有很多, 包括水灾、火灾、瓦斯、顶板、煤尘、运输、爆破、提升、机电等。煤矿事故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 将人为因素置于生产系统中, 运用波特钻石理论对其加以分析。

运用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将影响煤矿生产系统安全生产的因素划分为四大部分, 分别为:人的不安全因素, 公司管理, 工作过程, 工作环境, 这四个要素双向作用, 形成钻石体系, 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政策和社会影响。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管理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管理政策和社会环境可以对员工的工作产生间接的影响。

煤矿事故的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先兆。在外部条件影响下, 当煤矿事故发生的先兆出现时, 矿工会在心理上与生理上对此先兆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那么危险就不会继续发展, 如果应对不合理, 那就可能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本文中提到的有意的不安全行为, 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思想上, 经过此模型的推导, 最后都会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相对有意的不安全行为而言, 在心理和思想上, 具有无意的不安全行为的员工思想是积极地, 如果工作人员在危险预兆出现时, 能够及时发现, 并且有意识地去避免危险发生, 同时采取行动, 则事故就不会发生。而当危险显现出来时, 具有无意的不安全行为的员工也有很大可能会造成煤矿事故, 例如疲劳工作和酒后工作的员工, 对显现出来的危险警告的反应会比正常工作的员工慢, 不易察觉到此警告, 对如何避免危险和采取行动也会反应迟钝。有生理缺陷和技术水平不足的矿工虽然意识到危险警告的速度很快, 但是在如何避免危险和采取行动上会有所不足, 也有可能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处理机制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 人既是生产的主体, 又是所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因此通过对人为因素的控制, 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4.1 煤矿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安全生产过程中影响人的行为因素有很多, 如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工作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 要想安全生产必须先从人员入手, 加强管理。要对煤矿生产的相关人员进行培, 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 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 并且牢记与工作相关的注意事项, 除了这些基本的培训之外, 还应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和思想教育, 让员工能够以健康的心理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工作。

4.2 工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煤矿工作复杂且危险, 工作环境恶劣, 如机器噪声太大, 工作场所通风条件差, 工作环境温度高, 照明条件不好等等, 这些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使人的思维出现混乱状况, 以至于忘记工作规范, 应对突发情况能力下降, 因此对工人的工作过程进行规范化, 使其将工作过程烂熟于心, 达到对工作过程的机械化执行, 降低人为失误率, 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4.3 工作环境的安全化管理

人、机、料、法、环是生产系统的五大要素, 其中环境是生产的基础, 是人的工作场所。不安全的环境是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 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会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 要对环境加以控制, 避免出现异常环境从而阻止事故的发生。井下作业环境是人工开拓出来的半封闭式空间, 昏暗, 狭窄, 潮湿, 人员集中, 作业环境安全化要以人为中心, 合理布置工作空间, 规范活动路线, 时时监控环境的各项指标, 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以及危险情况的产生, 改善环境, 降低噪音, 改善照明等, 给人员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使之心情舒畅, 放下恐惧和紧张的心情, 使之更加安全的工作, 降低事故发生率, 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4.4 煤矿企业的科学化管理

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如培训制度合理化, 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当被培训人员具备了企业所要求的所有素质及能力之后, 对本次培训进行考核, 直到考核通过, 结束培训。培训结束后, 员工可以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并且不会出现不安全行为。在工作的过程中, 也要定期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合理安排奖励措施, 根据制定的考核标准, 如果员工能够达到该标准, 企业应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 对员工予以鼓励, 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员工在考核中不合格, 则应该对员工进行培训, 审核, 然后才能回到工作中去。当然, 对于在工作过程中一直都表现良好的员工, 可以适当地增长考核间隔, 增加奖励, 减少通过考核给企业带来的负担。此外, 企业还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 做到企业管理制度化, 例如工作前和工作期间不得饮酒等, 使处在工作状态的工人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该体系能够顺利实施, 那工作的员工素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会得到降低。

5 结论

对于煤矿生产中人的因素的预警主要包括员工的培训, 员工培训的审核, 独立工作, 定期考核和奖励方案等方面。其中, 员工的培训是基础和重点, 审核和考核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而员工独立工作是企业的要求与目的。煤矿安全预警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而人的因素只是其中一部分, 只有各个部分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摘要:煤矿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采集领域, 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是保障我国能源开采的重要前提。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因素中人的因素进行分析, 总结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并据此构建煤矿安全因素钻石模型和瑟利模型, 最后建立人因预警机制, 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安全,预警机制,钻石模型,瑟利模型

参考文献

[1] 廖和平, 刘文俊, 周志强, 煤矿企业安全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矿业工程研究.2013 (7) .[1]廖和平, 刘文俊, 周志强, 煤矿企业安全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矿业工程研究.2013 (7) .

[2] 董思维, 梁美健, 闫蔚.基于安全投入水平的煤矿安全预警指标及模型构建[J].煤炭技术, 2015 (8) .[2]董思维, 梁美健, 闫蔚.基于安全投入水平的煤矿安全预警指标及模型构建[J].煤炭技术, 2015 (8) .

[3] 姜初炎, 基于人为因素的煤矿安全管理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 .[3]姜初炎, 基于人为因素的煤矿安全管理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 .

[4] 陈孝国, 高尔新, 王存权, 边晓菲, 杨悦.基于可拓理论的煤矿安全动态预警模型[J].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5) .[4]陈孝国, 高尔新, 王存权, 边晓菲, 杨悦.基于可拓理论的煤矿安全动态预警模型[J].佳木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5) .

[5] 郭伏, 钱省三主编.人因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郭伏, 钱省三主编.人因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采油工艺的风险分析及防控下一篇: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