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2024-05-01

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精选8篇)

篇1: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安全预警机制

一、概况:

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煤矿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环境恶劣,受到水、火、瓦斯、煤尘和冒顶等多种自然灾害因素的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制约煤矿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桧树亭煤矿作为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整合煤矿,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安全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模式,创造出安全伙伴、隐患买卖制等一大批安全管理创新项目,进入2011年,我矿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机制,即安全预警机制。

所谓安全预警机制,是桧树亭煤矿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结合生产实际,针对员工风险预警意识淡薄,安全管理难以做到有的放矢的情况,将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关系密切、情况复杂、管理难度高的工作地区和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忽视安全的工作人员视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隐患,对其进行排查、分类、建档、预警并提前制定规避、应对管理措施,以实现安全隐患的提前控制,有效避免事故发生。由于事前计划周密,防范措施得当,使我矿安全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二、安全预警机制的工作思路

1、安全预警机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主张在面对煤矿安全管理这个全局性命题时,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关键问题进行管理,即以提前控制为目的,通过提前排查重点隐患,在相应的平台上进行预警警示,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并制定相应规避、防范措施,以起到有效安全管控的目标。其工作思路如图所示。

由安全预警机制的工作思路可以看出,这一思路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关键步骤在于关键地区和关键人员的排查,即哪些地区属于安全管理的重点地区,哪些人员属于安全管理的重点人员。这些地区和人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重点关注。

2、安全预警机制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安全预警机制的工作思路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安全预警机制的可行性取决于两点:①煤矿安全管理中是否存在关键地区和关键人员;②能否找出关键地区和关键人员。

根据系统论观点,所谓系统就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如果把煤矿管理视为一个系统的话,煤矿安全管理就是煤矿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所以煤矿安全管理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推行基于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全面安全管理。但是,全面安全管理并不意味着要对安全生产全过程平均施力,这里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法则,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即百分之八十的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则来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花了80%的时间,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而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适用性,我们对桧树亭煤矿过去发生的零星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汇总,发现事故多发生于八类地区,发生在八类人员身上,“八类地区”是安装地区、拆除地区、会战地区、试验地区、开口地区、贯通地区、检修地区和地质条件变化大的工作面;“八类人员”是机电班人员、杂工班人员、零散作业人员、新员工或即将离矿的人员、即将倒班或刚刚倒班的人员、刚刚受过奖惩、提拔和转岗人员和有思想包袱人员。

可以认定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确实存在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和人员,只要搞好了这些地区和人员的安全管理,那么就可以大大降低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此可以证明本课题研究具备理论可能性和实践可能性。

三、项目采用管理原理及分析

在“八类地区,八类人员”安全预警机制中,应用了帕累托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工序边际状态控制理论和风险预警理论,但是这四种理论在“八类地区,八类人员”安全预警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帕累托法则是核心,它提供了预警机制的核心思路,即通过对安全管理中关键性的少数进行重点关注,就可以起到有效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的作用;事故致因理论是基础,它揭示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源自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但最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的缺失,为“八类地区,八类人员”安全预警机制明确了管理对象;工序边际状态控制理论是工具,虽然它在表述方面与事故致因理论有所不同,但实质上解释了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即环境、设备、人员由于某些特定原因,处于非受控状态,这就为“八类地区,八类人员”安全预警机制明确了如何去寻找安全管理对象,即寻找那些处于边际状态的地区(设备)和人员;风险预警理论为“八类地区,八类人员”安全预警机制提供了形式理论,即明确了选择安全预警这一形式能够超前反馈、及时反应、防风险于未然,从而最小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或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四种理论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八类地区,八类人员”安全预警机制的理论体系。由于理论基础扎实,并在实践中系统运作,可以认定这一预警机制科学有效。

四、具体实施方案

1、八类地区预警机制构建

我矿在调度会议室设立“八类地区”安全预警台,由安检科将我矿每天作业的工作面进行排查,若该地区属于八类地区的某一种,则在相应位置标注,在全部标注后根据这些地区属于八类地区中的种类数进行分级预警。属于其中三种以上者为一级红色预警,需要重点关注,通过矿调度会重点强调、提前准备预案、安排矿领导跟班紧盯现场就地解决突发事件等形式确保安全;属于其中两种者为二级橙色预警,需要相关区队主管队干在班前会上特别强调、跟班紧盯现场等加以特别关注;属于其中一种者为三级黄色预警,需要相关单位队干特备关注。

表1:八类地区”安全预警示意表 地区 安装 地区 拆除 地区 会战 地区 试验 地区 开口 地区 贯通 地区 检修 地区 地质条件变化 大的工作面 预警

注:属于八类地区中的三类以上者为红色一级预警;属于八类地区中的两类者为橙色二级预警;属于八类地区中的一类者为黄色三级预警。

如此,通过分级预警机制的建立,保证了需重点关注地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工作面安全系数,保障了“八类地区”的安全管理。

2、预警机制构建 我矿在各区队班前会议室设立安全预警台,由各区队内部进行分类筛选,将属于八类人员的员工名单意义列出,进行警示,重点关注属于八类人员中两类以上者员工的思想状况,分管队干定期与其谈心交流,必要时安排专人在工作面现场照看其安全。如此,全方位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

在预警台之外,我矿还通过电视短片、报纸、广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群监员、协管员“重视八类地区,关注八类员工”活动,员工不安全系数与安全风险等级预测等形式,形成全方位的预警管理;

五、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预警管理,我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违”发生数量较之前有了较大降低。借助预警管理和其他相关的安全管理手段,我矿2010年全年安全管理工作形式喜人,1——12月份仅发生轻伤事故0起,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非伤亡事故,安全周期不断延长。

安全预警机制利用相关理论研究桧树亭煤矿影响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众多因素,从中找出关键性少数,并针对其实施重点管理,以矿、区队两级风险预警机制为平台,对关键不安全因素实施有效管控,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理论深度扎实,实践证明有效。

由于安全预警机制研究的是从大量事故中总结出的煤矿安全生产一般性规律,在各类煤矿中均具有一定普遍性,并能够有效起到提升员工安全预警意识,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规避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保护企业员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未定的作用。由此可见,推广应用“八类地区,八类人员”安全预警机制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一年元月一日

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安全预警机制

郑煤集团桧树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一年元月一日

篇2: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为加强顶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超前防范顶板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及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特制定顶板预警机制管理办法。

一、顶板预警标准:

顶板预警等级划分为黄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两级。

1、黄色预警标准:

1)顶板连续两排断两根锚索,帮上连续两排断三根锚索,启动黄色预警。

2)顶板连续两排四根锚索抽芯,帮上连续两排八根锚索抽芯,启动黄色预警。

3)顶部托盘连续六个变形,帮上托盘连续十二个变形的,启动黄色预警。

4)顶板下沉2×2×0.2米范围的,启动黄色预警。5)顶板网包1×1×0.3米范围的,启动黄色预警。

6)顶板离层仪内、外筒位移达到黄色时或遇到顶板离层仪位移值突然增大到黄色预警值时,启动黄色预警。

7)各个施工单位的顶板区域范围内由于巷道顶板破碎、两帮有变形,但又不至于马上发生顶板事故的施工单位上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进行现场勘查,如情况属实启动黄色预警并挂黄色预警牌。

2、红色预警标准:

1)顶板连续两排断两根以上锚索,帮上连续两排断三根以上锚索,启动红色预警。

2)顶板连续两排四根以上锚索抽芯,帮上连续两排八根以上锚索抽芯,启动红色预警。

3)顶部托盘连续六个以上变形,帮上托盘连续十二个以上变形的,启动红色预警。

4)顶板下沉超出2×2×0.2米的,启动红色预警。5)顶板网包超出1×1×0.3米范围的,启动红色预警。

6)顶板离层仪内、外筒位移达到红色预警时,启动红色预警。7)对已竣工的巷道时间较长、顶板变化严重,随时会发生顶板事故的,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进行现场勘查,如情况属实启动红色预警并挂红色预警牌。

二、顶板预警启动与解除:

1、预警启动:

各队组及各级管理人员发现顶板隐患达到黄色(红色)预警标准时,向生产技术部汇报清楚预警原因,现场由跟班干部或安监工对隐患进行确认并设警戒拦人(大巷及边远区域可直接设警戒拦人),待生产技术部值班安排相关部室(生产及安监部)人员下井勘查核实后,立即启动黄色(红色)预警,向公司调度台进行汇报。黄色预警由生产部组织现场制定处置方案,红色预警需通知相关部室部长及公司领导确定处置方案,待专项处置措施及方案到位后方可组织施工。

2、预警发布:

生产技术部办理黄色(红色)顶板预警结束后,及时向被启动预警责任单位发布预警通知,相关队组要在本队值班室和井下作业现场醒目位置悬挂 “顶板预警牌”,并在当日公司早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3、现场处置:

对于启动顶板预警的区域,必须在现场醒目位置悬挂“顶板预警牌”,设警戒拦人,现场处置时必须遵循“先维护后处理,由外向里、由远及近”的原则,设专人观山、专人跟班,确保退路畅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如在处置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至安全地点,汇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勘查后,重新制定现场处置措施后方可施工。

4、预警解除:

篇3: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失误进行分析研究, 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 煤矿安全预警评估体系分析

煤矿安全预警评估体系的建设是根据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 从人员行为、物和工作环境以及组织管理三个方面来构建。

(1) 人员行为

人的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①违章作业:违章作业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用违章作业率来反映, 对矿井现场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监测;②违章指挥:由于违规管理或对作业人员的不当指挥导致的安全隐患。违章指挥主要是针对现场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建立的监测指标。③作业技术未达标:由于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或学习培训不够而在实际操作中力不从心, 造成行为反应失误。

(2) 物和工作环境

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指各类采掘机械监测指标。采掘机械是矿井生产的主要工具, 根据煤矿生产作业的特点, 可以从机械保养合格率、设备故障率、设备更新率、设备带病作业率、安全防护设备合格率指标来考查。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质因素 (主要是影响采掘生产的地质状况, 如地质构造、煤层稳定性、倾角以及顶底板性质等) , 灾害因素 (瓦斯、煤尘、火灾、水灾等煤矿典型灾害) 和工作环境因素 (包括粉尘污染控制合格率、噪音污染控制合格率以及异常气候恶劣度等) 。

(3) 安全管理与组织

通过对煤矿安全事故的研究发现, 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成因。安全管理是协调煤矿生产系统中“人、机 (物) 、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生产系统各要素的失控和防止内部关系的失衡。其预警监测主要通过质量标准考评和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占有率来反映。

如表1所示, 根据对煤矿安全危险源的分析与划分, 从人员行为、物与环境、管理与组织三个方面, 分物与环境安全监测指标、井下工作人员监测指标和安全管理与组织监测指标来构建煤矿安全预警管理指标体系。

2 煤矿安全预警评估模型

煤矿安全预警评估采用针对煤矿定期自检和综合监测评价值作为指标赋值, 以选择的预控指标为标准, 通过设定预警阀 (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安全状态) 监控预警指标。当安全指标的评价值经过监控阀时, 若指标值临近警戒线, 则监控阀发出信号。然后, 根据监控信号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力求安全隐患降到可控范围。

本文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BP算法) 构建煤矿安全预警的评估模型, BP神经网络的构建是基于梯度下降而进行的, 具体步骤如下。

2.1 确定预警评估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主要包括连接方式、网络层次和各层节点数。网络的连接方式是网络的拓扑结构, 本文采用一个三层带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 (如图1所示) 。下面确定各层节点数。

(1) 确定输入节点

安全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输入节点数等于评估指标数。由表1可知三类监测指标共有19个指标, 即输入节点19个。

(2) 确定输出节点

输出节点确定对应于评价结果, 输出为安全隐患或警情[10000]很高;[01000]较高;[00100]中等;[00010]较低;[1]很低5种不同的风险程度。因此, 输出节点为5。

(3) 确定隐层节点

隐层单元数的确定与输入输出单元的多少都有直接的关系, 可参考公式进行确定。

n1=n+m2+a

其中m为输出神经元数, n为输入神经元数, a为1-10间的整数。

由公式可得网络隐层节点选择13个。

2.2 预警评估模型训练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训练, 预警模型按照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误差平方和的最小化规则, 并不断调整权值矩阵和阀值向量。

(1) 设置初始参数ω和θ, (ω为初始权重, θ为临界值, 均随即设为较小的数) 。

(2) 将已知的样本加到网络上, 利用下式算出它们的输出值yj

yj=[1+e- (iωijxi-θj]-1 (1)

式中:xi为该节点的输入 (i=1, …, m) ;为从i到j的联接权 (i=1, …, m, j=1, …, n) , 初始权重随机设为[0, 1]较小的数;θj为临界值;yj为实际算出的输出数据。

(3) 按已知输出数据与上面算出的输出数据之差 (dj-yj) 调整权系数ω, 调整量为:

Δωij=ηδjxj (2)

式中:为比例系数, 即学习率, 在计算中设置为一较小的数[0, 1], 在网络训练中以不引起振荡和能保证好的精度为前提, 逐步提高η值, 直到认为达到满意的训练速度为止;xj为在隐节点为网络输入, 在输出节点为下层 (隐) 节点输出 (j=1, …, n) ;dj为已知的输出数据 (学习样本称训练数据) ;δj是一个与偏差相关的值, 对于输出节点来说有:

δj=ηj (1-yj) (dj-yj) (3)

对于隐层节点来说, 由于它的输出无法进行比较, 所以经过反向推算有:

δj=xj (1-xj) kδkωjk (4)

其中k指要把上层 (输出层) 节点取遍, 误差δj是从输出层反向逐层计算的。

各层神经元的权值调整后为:

ωij (t) =ωij (t-1) +Δωij (5)

式中:t—为学习次数。

这个算法是一个迭代过程, 每一轮将ω各权值调整一遍, 这样一直迭代下去, 直到输出误差小于某一允许值为止。

2.3 预警评估模型识别

由训练阶段得到的权值矩阵与阀值向量形成预警评估神经网络模型, 对新出现的数据进行识别。然后, 对输出因子分级处理。

我们在采用神经网络对相对安全隐患危险的高低进行评价时, 按照输出的5个等级表示。在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阶段, “样本”的期望输出值应是已知量, 它可由历史数据资料给定或由指数评分法评估得出, 待模型训练成功后便可用来解决实际的煤矿安全预警评估问题。

2.4 预警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为了验证和实施煤矿安全预警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我们选取20个煤矿月度监测数据进行网络训练, 5个实例作为检验样本。通过2755次迭代计算后, 误差小于0.01, 且误差收敛速率已很小, 可以认为网络已达最大学习能力。检验结果见表2 (样本参数略) , 检验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3 煤矿安全预警评估流程

煤矿安全预警评估的运作流程由安全信息警源、预警指标体系、预警专家分析、预警制度体系和预警信息辅助决策系统五部分构成, 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1) 通过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或人工监测等方式对安全状态或危险源数据进行采集。

(2) 将采集的数据传给预警模型推理系统, 该系统对数据进行模型应用和评估。

(3) 在评估分析中, 借助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判断安全隐患发展趋势以及安全危险损失。

(4)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安全状态的警情和警级, 发出相应预警信号。

(5) 进入警戒状态后,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根据产生安全危险的指标信息, 采取原因排查。

前五步形成了煤矿安全预警体系警戒状态的循环。

(6) 当警戒状态失控时进入危机状况,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根据产生危险 (事故) 的原因, 在预案库中选择合适的应急预案或根据推理条件制定预案。

(7) 在预案的基础上, 煤矿安全监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8) 根据事故处理方案, 组织事故处理小组, 按步骤、有次序地展开各种事故处理。

一至八步 (除了第五步) 形成了煤矿安全预警体系危机状态的循环。

两个循环形成的有益经验加工提炼形成煤矿安全预警机制。

4 结论

本文把安全管理和预警预控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煤炭安全预警评估工作, 以安全预警指标为对象对其影响安全的事故隐患和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识别, 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 通过实例验证和构建预警运作流程完善了煤矿安全预警的预控机制。

参考文献

[1]Loargoven Van, Pedrycz W.A fuzzy extension of saaty spriority theory[J].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83, 11 (1)

[2] (美) 詹姆斯.P.沃麦克, (英) 丹尼尔.T.琼斯, 精益思想,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3]何学秋, 林伯泉, 程卫民等.安全工程学,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4]刘业娇, 田志超, 刘进才.BP神经网络在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5) :102-106LIUYe-jiao, TIANZhi-chao, LIUJin-cai.Application ofBP neural network in the field of evaluation on intrinsicalsafety degree in min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 2009, 5 (5) :102-106

[5]李湖生, 姜传胜, 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5) :13-18LI Hu-sheng, JIANG Chuan-sheng, LIU Tie-min.Thekey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ajor cri-sis emergencies respons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 2008, 4 (5) :13-18

[6]邓云峰, 郑双忠, 刘铁民.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1 (5) :56-58DENG Yun-feng, ZHENG Shuang-zhong, LIU Tie-min.Review of disaster capability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1 (5) :56-58

[7]李湖生.基于控制论的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及事故分析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3) :9-13LI Hu-sheng.Safety design and accident analysis methodof safety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cybernetic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 (3) :9-13

篇4:旅游安全预警机制

根据2005年中国年度行业报告.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均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规模日渐庞大,全球第五大旅游国的地位日益巩固。和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一样,2005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得到了较高速度的发展。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相当活跃,中国已经成为保持快速增长的亚洲新兴的国际客源市场,并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出境旅游目的地扩大,非团体出境旅游逐步放开都推动了出境旅游增势。其中,深圳和广州出境旅游的人数一直飙高。但是,与出境形势的热烈不同的是,境外出行的安全保障令人担忧。地区性险情、事件频频出现,地区武装冲突。恐怖活动给出行蒙上阴影。

尽管这些恐怖活动和动荡并不直接影响我国,但这种不稳定的外部环境,显然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发展非常不利。除此之外。针对出境旅行者的恶意攻击事件也层出不穷,马来西亚的例子是个极端代表。其实在此之前,当英国和埃及分别发生恐怖爆炸袭击时,外交部和国家旅游局曾一度分别发出过旅游安全警告,提醒中国公民在国外旅行时要注意安全。提高警惕,以防给当地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而从2003年起,国家旅游局就已经开始为“五一”和“十一”的旅游黄金周发出安全预警。最近频发的几宗中国女子马来西亚受辱事件,再次将完善旅游安全预警机制问题提上日程,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迫在眉睫。试想,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旅行本身的快乐将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好在眼下不论是选择自助游还是跟团出游,国人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出境游的安全问题。

一般说来,出境游的安全预警机制可分为“健康预警”和“政治预警”两大类。前者包括了疾病。自然灾害等信息;后者则包括战争、政变、内乱、恐怖袭击等因素。根据危害程度,安全预警和台风警报一样,又可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等级。黄色警戒是提醒公众注意,目的地可能有治安不良。传染病或有潜在恐怖袭击的威胁等;橙色警戒是建议游人暂缓前往目的地,一般指有地震、海啸或其他自然灾害、政局不稳或有恐怖事件发生等;红色警戒则不宜前往。是指已经出现大面积传染病。战乱。政局动荡等情况。相关部门理应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对出境游目的地做出相应的安全预警。这样,一套完善的旅游预警机制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旅行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得力的措施,那么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以这次的中国女子在马来西亚连续受辱事件为例,假如在第一起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了预警机制,引起游人的足够重视,那么后面的类似事件则很有可能得以避免。

国外在旅游预警方面起步较早。已建立起相当完善的机制,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有些国家的安全预警甚至可以做到事无巨细,精确到了很小的细节。譬如,某条线路会有什么样的常见地方传染病,发病季节是几月,如何防治,甚至水质情况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当然,遇到有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这类大的突发情况时,更会有相关部门和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对旅游行业和公众提出警示与措施,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而在我国,由于预警机制尚不够完善,遇有突发事件时,往往是由不同的部门发出警示。例如,有战争和恐怖袭击发生时,通常由外交部发出预警通知;有非典、登革热或禽流感等疾病发生时,由卫生部发通知;对于黄金周长假则由国家旅游局做出预警。其实,不论由哪个职能部门负责,只要能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旅行社和准备出境游的游客,同时加强对出境旅游团队行前说明会的安全告诫。提醒游客在境外旅游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告知游客基本的防范知识和技能以及遇到像受辱一类的意外情况时的应对措施,或者及时调整线路,那么,面对突发事件时就可以争取主动并减少损失。

目前,我们的旅游预警在黄金周期间国内游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也日趋成熟。然而,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去享受出境游的乐趣。而实际上,针对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预警机制的缺失,却与我国日益提高的旅游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一套权威的旅游预警机制最起码应该对消费者及时起到目的地旅游的警示作用。自然灾害,流行病。哪些线路可以放心游览。哪条线路暂时不宜前往,各个目的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其他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形的情况等,这些都是消费者有权了解的基本信息。尤其是对于旅行社来说,更应该在自己的产品目录中向消费者提示这类信息以及对于突发事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遗憾的是,国内的旅游行业迫于竞争的压力,似乎都羞于把这样的警示告诉游客。恰恰相反,假如他们敢于将此类提示告知消费者,那么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和负责。同时也是国际惯例的体现。

篇5: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方案

预警管理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1]133号)精神,按照《重庆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办法的通知》(渝煤发[2011]14号)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围绕“事故防范,预防为先”这一中心,落实煤矿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查清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二、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煤矿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四、安全预警等级划定

1、安全风险预警等级分为红色预警(重大危险)、黄色预警(一般危险)和绿色预警(正常生产)。

2、每月2日由公司安全副总组织,公司领导及生产部门负责人、生产单位负责人召开安全预警分析会议。

3、安全副总在安全预警分析会议上汇报上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隐患整改率,并对隐患整改情况和对所有隐患进行分析,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是否为重复隐患,对所有隐患进行预警分类,并按隐患整改“五闭环”原则落实整改措、规定整改人员、日期,且按期进行复查。

4、由技术负责人通报下月采掘面布置,各生产部门工作安排。

5、针对本月所布置的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预警分析,对于红色预警的隐患,存在该隐患的工作面必须全面停止一切生产作业,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分析,查找隐患产生原因,并制订专项整治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验收人员,验收时间,在落实整改过程中,由公司带班领导现场跟班监督指导,直到重大隐患整改完毕,然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验收,合格消号后,方可组织生产。

6、如果对重大危险隐患区队无法整改或整改技术达不到要求的,必须立即停止该区域内的生产作业,及时上报公司,由公司组织专家到现场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整改方案,整改完善,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

7、黄色预警隐患的工作面为公司重点监察工作面,必须编制整治方案,在整治过程中,公司跟班领导现场检查监督指导工作,部室、队级跟班人员现场重点负责整治,直到黄色预警解除。

8、绿色预警隐患的工作面由带班领导,部室,区队跟班人员巡查指导,如发现隐患,必须在现场及时处理完善后方可离开工作面到其它地点检查。

9、安全部负责对各种隐患记录登记,作好隐患整治台账。

五、工作开展:

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此项工作。按工作内容的要求,各有关责任人员要认真进行布署,对隐患制订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折,按照隐患“五闭环”进行整改管理,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辩识,如发现问题交给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

六、有关要求:

1、各有关人员必须认真落实好各自责任,分好工,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2、要抓住重点,坚决实施好风险预警防控制度。

3、严肃纪律、进行责任追究。本着谁签字,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凡工作不负责任,工作不细造成落实 不好的,要进行责任追究。

邵新煤化有限公司

篇6:校园安全预警机制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

减少意外事故对广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依照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

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理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

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

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四、组织管理

(一)学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职责

成立学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对校园安全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置。其主要职责为:(1)召集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校安全重大事宜。(2)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安全事故。(3)指导、协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

(二)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组织机构。

由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并处理事故现场,办公室负责外联工作。

(三)加强监测与报告

1、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班主任、各种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教师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2、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3、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

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绶报、谎报突发事件。

五、具体处置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2、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张畅通。校内各部门庆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3、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4、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部,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5、与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6、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7、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8、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9、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10、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11、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好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所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12、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滨淮镇长兴小学

篇7: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1]133号)精神,按照《曲靖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曲靖市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办法(试行)的通知》(曲煤发[2011]14号)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xx县地方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企业贯彻党和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摸清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有效促进隐患整改,切实推进建立和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避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的组织领导,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我矿成立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于控状态,杜绝一般事故,遏制重伤事故,防范轻伤事故。

四、工作内容

(一)建立体系。

建立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警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制定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方案,明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总体目标,对我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运行模式。

(二)风险预警。

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对照《xx县煤矿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手册》,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管理,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辨识、风险评估。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中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层面,采取召开会议、现场点评、交流探讨等方式,明确具体的风险管理对象,正确辨识和评估危险源,经煤矿领导负责人明确后,交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

(三)风险防控

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在人员、技术、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等法律法规制度,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或其他计划等对危险源进行防控。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对专业性较强、危害度较大、整改较难或无法评估的危险源风险评估防控,提请总公司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处理。

(四)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1.员工准入管理。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明确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准入条件。

2.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员工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具体、有针对性分类。

3.员工岗位规范。在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煤矿应制定员工岗位规范,并符合以下要求:

(1)种类齐全;

(2)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

(3)规定各岗位工作任务;

(4)明确各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

(5)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

(6)确保在完成预定任务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应制定书面安全程序。

4.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确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应结合我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各类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

5.员工教育培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员工培训教育要按以下要求执行:

(1)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由办公室和生产技术科负责,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

(2)与县安全培训中心签订合同;

(3)每年对员工进行1次以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体系培训。年末进行1次风险管理培训需求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和对上培训计划的可行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形成培训绩效评估报告,根据报告编制下培训计划;

(4)明确员工分层和分类培训内容与周期;

(5)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培训;

(6)建立员工培训信息档案;

(7)每次培训结束,形成单项培训绩效评估报告;

(8)对参加培训的员工应进行考核或考试,并有完整的培训台账;

(9)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并由记录。

6.员工行为监督。建立完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及时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员工行为监督必须确定监督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监督、考核人员,明确监督范围、方式、频次,对监督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制定改进计划。

7.员工档案。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全面掌握员工信息,以实现分类管理,并确保所有在岗位的档案齐全,每个员工档案的信息内容完整(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级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简历、培训情况、违章情况、受奖情况、受处分情况、职务或工种变动情况记录),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明确重点监控对象。

(五)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1.通风管理。建立并保持通风管理控制程序,以控制和消除通风系统中潜在的风险。通风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矿井、采区和工作面应急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应实行分区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然发严重矿井的采区等,应设专用回风巷;

(2)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保持完好无损;

(3)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应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4)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5)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6)局部通风机通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切换,保持连续均衡供风;

(7)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装有反风设施,各种参数符合规定,并定期进行反风演习;

(8)通风基础测试报告、记录齐全。

2.瓦斯管理。煤矿建立并保持瓦斯管理程序,通过瓦斯检测,及时掌握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并采取措施,确保瓦斯得到有效控制。瓦斯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建立完善瓦斯管理制度,明确瓦斯防治责任并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岗位,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确保瓦斯得到有效控制。瓦斯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2)建立完善瓦斯检测,有瓦斯检测专门机构且人员配备满足要求。每年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鉴定,相关入井人员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携带便携式或光学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瓦斯检查记录做到井下牌板、检查记录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瓦斯检查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交接班,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及检查次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日按程序规范进行瓦斯情况汇报;

(3)制定瓦斯隐患处理措施。有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进行排放。排放瓦斯前先确认回风系统人员以撤退完毕,电源已全部切断,已设置警戒栅栏、警标和停电牌。每次排放瓦斯都应做好记录,建册登记。临时停风应立即断电撤人,设置栅栏、警示标志,长期听风区在24h内进行封闭。

(4)应采取瓦斯隔爆措施,在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间设置主要隔爆水棚,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煤层掘进巷道采用独立通风的其他巷道设置辅助隔爆水棚,对隔爆设施实行挂牌管理,定期检查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

(5)健全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AQ1027-2006标准,并按定期对抽放系统进行测定,确保系统参数合理、运行有效。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取预抽采、采动层抽采、边开采边抽采、老空区抽采等措施,凡是应当采抽采的煤层,都应最大限度地抽采。矿井生产计划与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相匹配,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区域内进行。掌握瓦斯基础参数,吨煤瓦斯含量、前的瓦斯含量,达到AQ1026-2006标准要求。

3.防治水管理。准确掌握井田及其周边地表水系、地下水和采空区积水等分布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情况,评估地表水和各地下水系的风险。防治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计划,制定“防、堵、疏、排、截”的综合防治措施;

(2)井下防水、排水系统合理,能力满足实际需要;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4)每年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5)防治水设施完善、设备齐全;

(6)井下掘进工作面坚持“有掘必探”防治措施;

(7)防治水专项应急预案完善。

4.防尘管理。建立健全防尘系统,有效降低各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防尘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进回风大巷、主要运输巷、带式运输机巷、采掘工作面所属各巷道、煤仓与溜煤眼放煤口及转载点设置防尘洒水管道;

(2)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得大于30m)、掘进巷道(在距迎头50m-200m范围内)、多巷掘进在回风巷风流汇合处下风侧200m范围内、运输顺槽的溜煤眼(转载点)上口及破碎机处、采区回风巷在与其相连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口下风侧50m范围内、主要进回风大巷等地点设置净化水幕,水幕灵感可靠,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

(3)防尘基础管理完善,及时清扫巷道洒落的煤矸、浮煤,巷道积尘按冲洗周期定期冲洗。定期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且不超标。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完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资料齐全。

5.防灭火管理。建立并保持防灭火管理程序,以消除和控制矿井火灾风险。防灭火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防灭火设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内外因发火管理和火区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防灭火基础管理达到有灭火管理制度、矿井放灭火系统图,有防火密闭管理台账、火灾预测预报管理台账、采空区技术管理档案,井上、下有灌浆、均压、注氮等防灭技术措施,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材厂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及时对地表塌陷裂隙进行回填。

6.监测监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各重要场所“一通三防”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各种数据变化情况,并现实对矿井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齐全,安装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系统运行不间断、不漏报;

(2)瓦斯传感器按期调校,其报警、断电、复电值准确,监控中心能实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

(3)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停止采掘等生产活动,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按程序进行汇报;

(4)定期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趋势判断;

(5)相关记录、报表内容应与实际相符。

7.采掘管理。建立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中的危险源。采掘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采掘设计应结合系统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并体现安全高效的原则;

(2)作业规程编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中的风险,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有补充措施,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搬家倒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等应制定专项措施;

(4)支护方式、支护参数选择合理,支护设施可靠有效;

(5)监测采掘工作面顶板,进行趋势分析和判断;

(6)矿井、水平、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

(7)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编制专门设计,并制定专项防治措施。同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冲击地压发生后,应做好调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8.爆破管理。建立并保持爆破管理程序,以控制爆破材料储存、运输和爆破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爆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爆破材料和爆破设备购置渠道正规,有合格证和说明书,并进行入库检验和登记;

(2)有专门的爆破器材存放地点,存放点周围环境、存放分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存放地点有明显标志;

(3)发爆器及发爆器钥匙有放炮员随身携带;

爆破材料运输方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先关规定;

爆破前编制爆破作业规程,并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9、地测管理。建立并保持地质测量控制程序,确保采掘作业遇有地质构造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预控措施,以保障采掘作业的正常进行。地测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矿井各类地质报告齐全、规范;

(2)在生产过程中各项地质预测预报及时;

(3)掘进给向及时、准确,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定;

(4)基本矿图齐全,内容、精度符合要求;

(5)对开采沉陷区进行有效治理,放水(沙)、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

10、供用电管理。建立并实施供用电管理程序,以控制和降低供电、用电风险。供用电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供电系统应安全可靠,矿井供电为双电源、双回路,任一回路都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严禁两个回路取自同一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

(2)井下主排水泵房、主要通风机,地面永久抽放泵站、固定式压风机系统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

(3)矿井设备、电缆的选型与安装及机房硐室的设置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与潜在的风险;

(4)供电系统及欠压保护、失压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接地保护、单相断电保护、漏电保护、急停保护、闭锁保护、无压释放保护等齐全、灵敏、可靠;

(5)大型设备检修制定专项措施;

(6)停送电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

(7)供用电主要场所通讯畅通、并有足够的照明;

(8)设备监测、检修、维护到位,设备完好、运行可靠,防爆性能符合要求;

(9)设备基础管理规范,各种图纸资料齐全,且应分类存档,便于查阅;

(10)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机电设备产品。

11、运输提升管理。建立运输提升管理程序,以控制和降低运输、提升过程中的风险。运输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各种运输、提升设备运行正常,安全、保护设施齐全、灵敏、可靠;

(2)各种运输、提升装置完好,连接件紧固,并定期检验;

(3)运输巷道、运输胶带(轨道)运输设备相对空间满足安装、检修、维护及人、车通行的要求;

(4)运输线路、路面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5)车底、车场、硐室设置和环境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6)运输提升设备技术档案、资料齐全、符合规程;

(7)运输提升设备检修记录齐全。

13、压气、输送和压力管理。

(1)煤矿压气及输送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有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和使用管理办法。压气设备齐全,设备数量、能力满足要求,定期对压气设备进行检验,安全阀和放水阀动作可靠。输送管路设施布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新安装和检修后的系统进行打压试验;

(2)建立压力容器管理办法,有压力容器完好和存储标准,压力容器出厂检验合格证,有建立压力容器管理台账,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打压试验,气瓶有防震胶圈和减压器,乙炔发生器有回火防止器。移动式气罐有便于区分类别的颜色和代码。不同气体的气罐分类存放,有放倒装置;

(六)应急与事故管理

制定并保持事故应急控制程序,以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和社会影响。

(1)按照AQ/T9002-2006的规定和要求,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2)严格程序对预案进行审批,并每年进行一次修订;

(3)所有员工都经过应急预案的培训;

(4)煤矿保安体系完备,通讯报警系统有效,所有人员熟悉事故汇报程序;

(5)每季度组织一次救灾演习,有演习计划、演习方案及总结报告;

(6)设立兼职矿山救护队与专业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7)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应急救援管理平台。

2.规范应救管理,并达到以下要求:、(1)每一班组任命2名经过培训的专(兼)职急救员,急救员名单应张贴、公布;

(2)每年至少有10%的员工接受急救培训;

(3)所有重点作业场所应配备应急箱,急救箱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标识;

(4)应救箱内保存一份急救用品清单,有专定期检查,保证医疗器械、药品的完好齐全;

(5)有急救箱配置分布图及急救用品明细表;

(6)井下设置的急救箱、隔离式自救器等设置有明显的标识;

(7)有急救用品使用记录,并定期对使用记录进行分析,以查找受伤害原因。.规范事故管理,做好事故汇报、统计和总结工作。事故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2)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对现场抢救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现场抢救工作总结;

(3)根据事故的类别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结束后,形成事故追查记录、事故调查报告;

(4)对所有事故进行统计,建立事故和实践统计数据档案,并及时向员工公布;

(七)体系保障。

1.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由煤矿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并明确职责、合理分工,负责风险管理全过程,并提供必须的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人员入井、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全员工。

3.技术保障。建立并保持安全技术管理与控制程序,以消除和控制重大危险源。优先采用国际、国内先进安全技术标准、方法、工艺、设备、设施,针对煤矿具体实际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4.安全文化保障。建立并保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程序,以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功能。安全文化建设应明确安全文化内涵、目标、内容、模式、建设流程,以实现员工自我管理为目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于煤矿的各项管理,并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五、工作要求

(一)要认清目前煤矿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国务院165次常务会议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方针制定方案,明确风险预警的目的,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

篇8: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预警机制,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领导干部存在可能引发腐败的问题或违纪违规苗头性问题或具有轻微违纪违规但可不予以追究纪律责任的行为,运用事前警示提醒、事中警示诫勉、事后警示追究,对应发送警示提醒书、警示诫勉书、警示追究书,及时发现、督促、帮助其改正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违纪违法问题,建立融提醒防范、动态监督和保护挽救于一体的机制。

近年来,任楼煤矿按照上级纪委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从企业实际出发,牢牢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廉政建设的导向力、凝聚力和免疫力,大力加强廉政文化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任楼特色的“三早”预警机制廉政建设之路,为企业健康发展构筑了一道“防火墙”。

1 构建“三早”预警机制的目的意义

首先,建立预警机制是惩防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采取防范和预警措施,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依靠制度的约束力,突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监督的主动性,增强防范的严密性,强化纠错的及时性,是用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方法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其次,建立预警机制是预防腐败工作的有力抓手。建立事前防范、事中诫勉、事后挽救“三道防线”,可以有效破解预防腐败“瓶颈”问题,在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架设一道监督警戒防线。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是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的客观需要。通过分析预警信息,掌握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状况和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情况,全方位、多领域地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监督,敦促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第四,建立预警机制是关心爱护干部的重要体现。通过正确的把握和监督政策的导向和尺度,采用预警的方式,一方面督促因敢闯、敢试而出现工作偏差的干部,认识并修正错误。另一方面保护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鼓励做事、支持做成事业的良好环境。

2 构建“三早”预警机制的方法和步骤

2.1 收集线索

矿纪委要全面掌握全矿干部存在的问题,在各部门注意发现和掌握预警线索。各单位在工作中发现的预警线索,应当及时向矿纪委反映。

2.2 处理线索纪委对收集到的线索进行筛选、分流和处理。属上级管辖的,及时报告;属本级管辖的,直接处理,跟踪督办。

2.3 确定对象

警示提醒对象可以直接确定,警示诫勉和警示追究对象应当在了解、初核或调查后确定。矿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工作中发现、信访部门转办、上级交办或其他部门移送的预警线索进行排查核实。

2.4 实施预警

预警主要采用书面方式,使用统一规范的文书履行相关手续。对警示提醒对象说明、承诺或书面答复。对警示诫勉对象,通过发警示诫勉书,就有关问题及时给予告诫和劝勉,终止其错误行为。对警示追究对象,通过发警示追究书,指出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危害,责令其整改并报告情况。

2.5 督促整改

预警对象对预警涉及的问题必须作出说明,对存在的问题写出整改报告,并进行整改。矿纪委跟踪了解情况,督促整改落实。

2.6 结果运用

对“三早”预警工作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矿纪委要及时对相关干部进行教育、谈话、交流调整,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7 资料归档

对预警工作的受理登记、分类处置、跟踪监督,要建立一案一卷的归档管理制度,警示诫勉和警示追究结果要存入个人档案。

3 构建“三早”预警机制的注意事项

3.1 提高思想认识

矿纪检监察部门要从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三早”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三早”预警工作实施办法或细则,将预警工作延伸到所有干部。

3.2 加强宣传教育

要加大“三早”预警工作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社会氛围。要充分运用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介以及专栏、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建立“三早”预警机制的重要意义、精神实质、基本制度、预警方式以及矿反腐倡廉的决心,努力营造社会广泛监督、人人关心支持、干部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

3.3 落实工作责任

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三早”预警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三早”预警机制建设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等工作。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建立“三早”预警机制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3.4 严格监督检查

要加强对基层支部建立实施“三早”预警机制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年终要将落实“三早”预警机制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

3.5 强化责任追究对应预警的问题实施不力的,对预警线索排查、移送故意拖延的,给予纪律处分,视情节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6 注重工作实效

要把澄清问题与帮助改正错误相结合,耐心教育与限期整改相结合,强化监督与营造干事创业的宽松环境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分类处置,增强实效,确保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三早”预警机制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3.7 建立“三早”预警机制制度

建立警示提醒制度。解决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矿党委认为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有必要提前提醒的问题。建立警示诫勉制度。解决在廉洁从政、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工作中存在不正之风,不廉洁行为及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规定的;警示提醒后需要实行告诫的。建立警示追究制度。解决干部违反党纪党规、政纪条规所禁止的行为,但情节轻微或较轻,不够追究纪律责任的;警示诫勉后仍未整改到位的。

上一篇:高考物理学习方法总结下一篇:童眼看世博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