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内课程资源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22-09-12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 除了教科书以外, 还有教师学生, 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和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 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 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 可以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 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最后的意义和最大的价值, 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一、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激活课堂, 训练语言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 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

我们的语文课堂, 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上, 选准切入点, 进行训练, 非常有效。《记金华的双龙洞》对内洞的介绍时有这样一段文字:首先, 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 有点儿像。其次, 是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 名目很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 形状变化多端, 再加上颜色各异, 即使不比做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课堂中, 老师引导学生们想象:读到这段文字时, 你头脑中都出现了些什么形象?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储备被唤醒了, 顿时课堂就沸腾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曾经读过的神仙人物形象和常见的动物形象描述一番, 有的还激动得比手划脚。老师只对学生运用欠妥的语言进行了指点。说到宫室、器用, 孩子们马上联想到重庆南山的老龙洞来, 有人介绍了皇帝出行的华盖, 有人介绍了栈道, 还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无字天书……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 这么说来, 这洞……老师的话还没说完, 学生马上接上:就是个大博物馆, 大展览厅。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为他们的语言表达提供了素材。同时, 帮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古诗词《乡村四月》教学中, 在理解第二行诗中“雨如烟”时, 我让学生想想, 还记得哪些关于春雨诗句?“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四月如酥的细雨之后, 农民就该干点什么了呢?我的问题一抛出, 孩子们一口就把我们单元盘点的农谚给接上了:“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那我们看看诗歌是怎么写的……这节古诗教学, 学生把以前学过的一些诗句进行了大串联, 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新旧知识的“链接”。这一切, 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孩子们对农民的艰辛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情、热爱之情由然而生。

教师备课时,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来安排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已由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与求知之间的冲突。通过引发冲突, 可以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要学的动机, 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之中。新课程强调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强调“从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开始进行教学。

二、尊重个性化阅读, 用智慧引领课堂生成,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生成性资源, 处理得当, 就会为课堂添彩, 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生成越来越考验着教师的智慧, 我们要尊重个性化的阅读, 让课堂在生成中显得更美丽。

教学古诗词《渔歌子》一课时, 对于“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的理解, 有人说应该理解为“虽然吹着风, 下着雨, 但渔翁不想回去。”理由, 西塞山的景色太令人陶醉了, 在雨天钓鱼更有诗情画意。有人反对, 说应该理解为“虽然吹着风, 下着雨, 但渔翁不能回去。”理由是因为他靠打渔为生, 没打着鳜鱼, 他回去了, 家人吃什么呢?前者还把手中的《字词句段篇》拿出来作为佐证。后者也不示弱:《乡村四月》里, 乡村的景色也那么美, 那农民也没时间好好欣赏, 而是忙着种地, 养蚕。双方争执不下, 把目光投向了我。多么有个性的理解, 多么有创意的看法。我应该鼓励这样的个性化阅读。于是我先补充介绍了诗人张志和, 被贬之后放浪江湖, 自称烟波钓徒。然后, 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这钓鱼之人正是诗人, 理解为“不愿回家”是有道理。不过这钓鱼之人是位真渔翁, 我想后一种意见更有道理。因为农村的生活就是这么辛苦。

一个语文教师读懂文本时, 不仅需要悟遣词造句之妙, 因为遣词造句是构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是生成语言, 发展语言活力的“细胞”;还需悟谋篇布局之美, 由于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千姿百态, 照应美, 对称美, 递进美, 并列美;同时, 也是生成新结构的范式;更需要我们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 意, 理, 能打动人心的, 正是这种内涵着的美, 它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制高点, 是成就智慧课堂的催化剂。教师以智启智, 以情唤情, 课堂在师生心灵交汇的平台上, 生成旁逸斜出, 呼之欲出……生成源于质疑, 深加工的疑问永远是学生生发语言, 陶冶兴趣的焦点。

三、利用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 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学校环境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体现人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一旦用心发掘其内在的潜意, 就会开启心智, 心灵深处激起感奋, 引起共鸣, 从而在思想道德水准上得到升华。把它作为资源引进语文教学中,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结合《赵州桥》一课教学, 我鼓励学生去认真观察学校的艺术墙, 进行仿写练笔。郑琪元同学写道:每当来到大操场, 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欣赏操场后面的那一壁艺术墙。上面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你看, 跳高运动员动作优美潇洒, 腾空一跃, 像展翅的海燕。长跑运动员摆着双臂, 头顶上的头发被风吹得立了起来。游泳运动员的姿势就更美了, 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了几个小脑筋, 一手在前一手在后, 两只胳膊有力的翻动, 水花在他身后溅得高高的。所有的运动员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劲。

学校观赏赏金鱼缸也成为孩子们练笔的好素材。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后, 孩子认真观察了小金鱼后, 邓雨豪同学这样写道:那些可爱的小金鱼成群结队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一会儿浮上水面, 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聚到一块, 一会儿又纷纷散开。地图鱼身上的鱼鳞, 一块儿红, 一块儿白, 五花八门, 真像一幅真的地图。它在慢悠悠地在水中游着, 还调皮地吐着水泡, 好不自在。红绿灯小得可怜, 大多只有半根火柴棍那么长, 眼睛却又大又黑, 加上身体是透明的, 所以远远看去就像闪动着的一片冒号。它在水中石缝中窜来窜去, 像一名优秀的潜水员。孔雀鱼美丽极了, 鼓鼓的眼睛, 圆圆的嘴儿, 胖胖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它的尾巴像船桨舵, 胸鳍像船帆, 它在水中自由地穿梭游弋, 追逐嬉戏。

环境营造氛围, 氛围产生力量。栩栩如生的体育艺术墙, 让孩子们感受到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让孩子们产生了热爱生活, 关注生命的念头;名人画像, 熏陶、激励着孩子们努力学习, 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笔最贴近的, 最实在的语文课程资源。课后延伸, 读写结合, 仿写练笔, 进行实物素描, 让学生用文字让静止的画面鲜活起来。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迅速提高。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学校每学期都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技能, 在活动中锻炼意志, 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在活动中培养集体荣誉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运动会、体艺节、明星闪亮、校园吉尼斯、书画比赛、与英国联谊学校的文化交流、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等等, 都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阵地和载体。在活动的参与中, 孩子们学会了观察, 尝试着文字记录活动, 描绘生活, 做到“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

利用好校园文化资料, 不仅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而且能使其充分发挥隐性的育人功能, 实现语文教育的优化。

王崧舟说得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必须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富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堂资源支撑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内课程资源便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上一篇: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