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并发症考试题

2023-04-17

第一篇:血液透析并发症考试题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范文)

新乐市医院

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

﹙一﹚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1 、 透析中一个重要的事故就是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血液引起空气栓塞是严重的致命并发症。

2 、空气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是泵前部分。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补液、输血,冷冻的透析液,静脉壶液面机器自动打气,透析结束时回血失误等等。 3 、 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内可无明显症状。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

4、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体位有关。若病人坐位或颈头抬高时,空气向上逆流经颈静脉到达脑静脉系统,引起意识丧失,惊厥,甚至死亡。若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空气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若病人右侧卧位,空气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部分空气进入左心室引起全身动脉栓塞。若病人垂头仰卧位,空气进入下肢静脉系统引起局部紫绀及循环不良。

5、病人常表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发绀、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6、一旦发现空气进入体内,立即夹注静脉管道,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使空气停留在右心室顶端而慢慢溶入血中吸收。为防止空气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要采用头低下肢抬高位;

7、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立即通知医生;

8.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9、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

10、进入体内空气量多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

11、使用高压氧疗法也比较有效;

12、最有效的是事先预防。

(二)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

1.处理原则上应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内瘘血管内外形成

1 凝血块;

2.穿刺失败时,在未形成凝血块时尽早处理,求得其他的帮助;

3.穿刺部位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用纱布四折或止血棉球压迫内瘘血流,压迫程度不要使血流中断;

4.手臂抬高,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加速吸收; 5.洗必汰湿纱布冷敷,使血块不再增大;

6.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再行穿刺;

7.失败部位以外穿刺困难时,止血15分钟后进行再穿刺;

8.血透结束后血肿局部涂上喜疗妥,加速血肿吸收,促进血管软化。

(三)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1.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50%~70%,可发生在整个血透过程的任何时刻;

2.血透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很多,有效血容量的减少、血浆渗透压的改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管收缩能力降低、内分泌因素、醋酸盐不耐受以及药物等各种因素是引起血透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3.少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但大多数病人同时有头晕、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眼前发黑、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肌肉痉挛性疼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冠心病者可诱发心律失常及心绞痛;

4.血透病人发生低血压时,处理上应迅速补充容量,同时适当减慢血流量,减低超滤率或暂停脱水,并可给病人低流量吸氧;

5.一般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后症状会迅速好转,血压回升;

6.症状严重者,可加大输液量,还可考虑输入50%高渗糖40~60ml、10%氯化钠20 ml、甘露醇、白蛋白等;

7.必要时回血,终止血透,积极寻找诱发低血压的原因,加以解除;

8.对初次血透、年老体弱病人为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可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小面积透析器、适当预充,血透应缓慢进行,血流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脱水不宜过多、过快,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

9.应用高钠透析,增加钠浓度,增快血浆充盈率,保持血容量。

2 10.改进透析技术,应用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生理性透析,使用BTM 、BVM技术以及透析中钠模式超滤模式的应用。

(四)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1)、发生原因:

1、血液中的溶质浓度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部分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2、脑缺氧;

3、低钠透析和无糖透析,患者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造成血液和脑脊液间的溶质浓度差。

(2)、临床表现:

1、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2、重者表现为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3、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挛、昏迷。 (3)、防治措施:

1、早期透析,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2、短时间、小剂量、多次透析;

3、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为宜;

4、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补充高渗糖水;

5、重度患者可使用镇静剂或立即终止透析。

(五)高血压的应急预案 发生原因:

1、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紧张的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2、失衡综合症、硬水综合症;

3、水分超滤不足,每次透析结束没有达到目标体重;

4、降压药在透析过程中被透出;

5、肾素依赖型高血压;

6、透析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临床表现:

血压轻度升高者可,没有自觉症状,如果血压大于160/100mmHg,患者往往主诉头痛,难以忍受时会出现焦躁不安。

3 防治措施:

1、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量,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控制在1kg/d以内,盐的摄入量应小于2g/d,同时进行充分透析;

2、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

3、加强宣教,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在透析间期能做到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服用药物;同时注意休息,戒烟戒酒;

4、改变透析方式,对特别严重者应中止透析。

(六)、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 (1)、发生原因:

1、动静脉流量过大;

2、醋酸盐透析液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

3、饮食中水、钠控制不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水分超滤不足未达到干体重或透析液中钠浓度过高;

4、透析不充分;低蛋白血症;透析低氧血症;

5、大量、快速输液、输血使循环血量增加过快;

6、合并心脏器质性病变或有严重的贫血。 (2)、临床表现:

典型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心率加快,患者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咳出粉红色泡沫痰,心前区可闻及奔马率,双肺有湿罗音。 (3)、防治措施:

1、低蛋白血症患者,在透析说可给予补充白蛋白,保证充分的超滤水分;

2、积极纠正贫血;

3、注意透析中适当调整透析液浓度;

4、积极控制体重增长,随时调整干体重;

5、透析过程中需要大量输液或输血,则应注意控制总量或增加透析次数;

6、使用碳酸盐透析液。

(七)、溶血的应急预案 (1)、发生原因:

1、透析液温度高于43℃;

2、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3、血泵或管路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4、消毒液残留;

5、透析用水不符合标准,氯、氯胺、硝酸盐含量过高(造成慢性溶血);

6、异型输血。 (2)、临床表现:

在透析过程中突然出现发冷、胸闷、胸部紧压感、呼吸困难、背部疼痛;典型症状为静脉管内血液为葡萄酒色,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血离心后血浆呈淡粉红色,并伴有高钾血症。 (3)、防治措施:

1、发现溶血立即暂停透析,丢弃管道内的血液;

2、排除原因后继续透析,同时给患者输注新鲜血;

3、严格检测透析液浓度、温度;定时对机器进行检修;

4、加强对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根据透析中心的用水量定期更换活性炭;

5、加强复用透析器及管路的消毒、检测和上机前的预冲。

(八)、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症的应急预案 (1)、发生原因:

1、患者使用新透析器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过敏反应;

2、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不良,刺激了单核细胞释放白介素2。 (2)、临床表现:

1、A型:多发生与透析开始后5~30min内,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发热感、皮肤瘙痒、咳嗽、流泪、流涕、打喷嚏、腹部绞痛等,严重者可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2、B型:临床较多见,多发生与透析开始后1小时内,表现为胸背部疼痛、低血压、恶心、呕吐、喉头水肿等。 (3)、防治措施:

1、新透析器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充分预冲;

2、改用r射线或高压灭菌消毒的透析器;

3、复用透析器或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九)、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

1、破膜时应更换透析器,是否回输血液应根据跨膜压(TMP)的变化,如果TMP在0以上说明破膜较小,膜内仍为正压,透析液不会进入膜内,可回输血液。如果TMP在0或0以下说明破膜较大有反超的危险,宁可废弃血液而不应还输给患者。

2、单人更换透析器法:当透析器破膜时,夹住动脉管路,打开补液口回输生理盐水,待静脉管路颜色变浅时,停血泵卸下透析器,将新透析器膜外与透析液连接,动脉端与动脉管路连接,静脉端游离向上,开血泵以100ml/min的速度预充透析器,待气泡驱净后,关闭补液口,打开动脉管路,使血液引至透析器静脉端时,连接静脉管路,翻转透析器至动脉端向上,开始正常透析。

(十)血液透析中发热的应急预案

直接与血液透析相关的发热反应较为少见。一旦发生,应仔细寻找潜在细菌感染源。透析相关发热往往与透析用水污染、含内毒素水平过高、透析器复用等有关。接受高流量和高效透析的患者,透析用水的要求更为严格,否则,热源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1.仔细体检,除外其它引起发热的原因如肺部感染、血管通路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 2.留取透析器出口处透析液,进行细菌培养和内毒素检测。 3.严格进行水处理及消毒,保证透析用水治疗。

4.接受高流量和高效透析患者,使用超纯水进行透析。5.复用透析器进行严格消毒。 6.定期监测透析水中内毒素含量。 7.根据患者临床病情,使用降温治疗。

(十一)透析时电源中断的应急预案

1、在透析中电源突然中断,须用手摇血泵,防止凝血。

2、要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保险夹中拉出来,再用手摇血泵,精神集中防止空气进入血管路。

3、如果是透析机故障,应回血结束透析。如果是短时停电不心忙于回血,因透析机内有蓄电池可运行20-30min。 预防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电。

2、定时对透析机进行检修维护。

(十二)透析时水源中断的应急预案

1、立刻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程序。

2、寻找故障原因,如在1-2h内不能排除故障,应中止透析。

3、预防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水或备有蓄水罐。

2、定期维修驱水泵、输水管。

(十三)、火警处理的护理应急预案 1.立即报告保卫科(夜间通知总值班); 2.集中现有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

3.发现火情无法扑灭,马上拨打“119”报警,并告之火灾的准确方位; 4.关好邻近房间门窗,减少火势扩散速度。 5.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6.尽可能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资料;

7.撤离时指挥使用安全通道,切勿乘电梯,防止因断电撤离不成功; 8.事后清点人数和财产。填报事件经过和损失情况。

第二篇: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低血压

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 采取头低位。 (2) 停止超滤。

(3) 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 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 常见原因有: (1) 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 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 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 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

(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

(5)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 (6)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

(二) 肌肉痉挛

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析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1、寻找诱因是处理的关键。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治疗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3、预防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1) 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2) 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或序贯钠浓度透析。但应注意患者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3) 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4) 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

(三) 恶心和呕吐

1、积极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有透析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糖尿病导致的胃轻瘫、透析液受污染或电解质成份异常(如高钠、高钙)等。

2、处理

(1)对低血压导致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见透析低血压节)。 (2)在针对病因处理基础上采取对症处理,如应用止吐剂。

(3)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避免发生误吸事件,尤其是神智欠清者。

3、预防针对诱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避免出现恶心呕吐的关键,如采取措施避免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四) 头痛

1、积极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有透析失衡综合征、严重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对于长期饮用咖啡者,由于透析中咖啡血浓度降低,也可出现头痛表现。

2、治疗

(1)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2)如无脑血管意外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对症治疗。

3、预防针对诱因采取适当措施是预防关键。包括应用低钠透析,避免透析中高血压发生,规律透析等。

(五) 胸痛和背痛

1、积极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是心绞痛(心肌缺血),其它原因还有透析中溶血、低血压、空气栓塞、透析失衡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

2、治疗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治疗。

3、预防应针对胸背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六) 皮肤搔痒

是透析患者常见不适症状,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透析治疗会促发或加重症状。

1、寻找可能原因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尿毒症本身、透析治疗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其中透析过程中发生的皮肤瘙痒需要考虑与透析器反应等变态反应有关。一些药物或肝病也可诱发皮肤瘙痒。

2、治疗可采取适当的对症处理措施,包括应用抗组胺药物、外用含镇痛剂的皮肤润滑油等。

3、预防针对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包括控制患者血清钙、磷和iPTH 于适当水平,避免应用一些可能会引起瘙痒的药物,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和管路,避免应用对皮肤刺激大的清洁剂,应用一些保湿护肤品以保持皮肤湿度,衣服尽量选用全棉制品等。

(七) 失衡综合症

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1、病因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 改变。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

2、治疗

(1) 轻者仅需减慢血流速度,以减少溶质清除,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 过度变化。对伴肌肉痉挛者可同时输注高张盐水或高渗葡萄糖,并予相应对症处理。如经上述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

(2) 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脑血管意外,同时予输注甘露醇。之后根据治疗反应予其它相应处理。透析失衡综合征引起的昏迷一般于24 小时内好转。

3、预防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是避免发生透析失衡综合症的关键。

(1) 首次透析患者:避免短时间内快速清除大量溶质。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下降控制在30%~40%以内。建议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 小时内)、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等。 (2) 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另外,规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有益。

(八) 透析器反应

既往又名“首次使用综合征”,但也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 临床分为两类: A 型反应(过敏反应型)和B 型反应。其防治程序分别如下。

1、A 型透析器反应主要发病机制为快速的变态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5min 内发生,少数迟至透析开始后30min。发病率不到5 次/10000 透析例次。依据反应轻重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咳嗽、喷嚏、流清涕、腹痛、腹泻,甚至呼吸困难、休克、死亡等。一旦考虑A 型透析器反应,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寻找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 (1) 紧急处理

1) 立即停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 2) 予抗组胺药、激素或肾上腺素药物治疗。

3) 如出现呼吸循环障碍,立即予心脏呼吸支持治疗。 (2) 明确病因主要是患者对与血液接触的体外循环管路、透析膜等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透析膜材料、管路和透析器的消毒剂(如环氧乙烷)、透析器复用的消毒液、透析液受污染、肝素过敏等。另外,有过敏病史及高嗜酸细胞血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应用者,也易出现A 型反应。 (3) 预防措施依据可能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 1) 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和管路。

2) 选用蒸汽或γ射线消毒透析器和管路。 3) 进行透析器复用。

4) 对于高危人群可于透前应用抗组胺药物,并停用ACEI。

2、B 型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20~60min 出现,发病率为3~5 次/100透析例次。其发作程度常较轻,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其诊疗过程如下。

(1) 明确病因透析中出现胸痛和背痛,首先应排除心脏等器质性疾病,如心绞痛、心包炎等。如排除后考虑B 型透析器反应,则应寻找可能的诱因。B 型反应多认为是补体激活所致,与应用新的透析器及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有关。

(2) 处理B 型透析器反应多较轻,予鼻导管吸氧及对症处理即可,常不需终止透析。 (3) 预防采用透析器复用及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预防部分B 型透析器反应。

(九) 心律失常

多数无症状。其诊疗程序如下:

1、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找到并纠正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心脏器质性疾病等。

3、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对于有症状或一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心律失常,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用时需考虑肾衰竭导致的药物蓄积。建议在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4、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对于重度心动过缓及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可安装起搏器。

(十) 溶血

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感、呼吸急促、腹痛、发热、畏寒等。一旦发生应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置。

1、明确病因

(1)血路管相关因素如狭窄或梗阻等引起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2)透析液相关因素如透析液钠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液受消毒剂、氯胺、漂白粉、铜、锌、甲醛、氟化物、过氧化氢、硝酸盐等污染。 (3)透析中错误输血。

2、处理一旦发现溶血,应立即予以处理。

(1)重者应终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中血液。

(2)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可输新鲜全血,将Hb 提高至许可范围 (3)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3、预防

(1)透析中严密监测血路管压力,一旦压力出现异常,应仔细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2)避免采用过低钠浓度透析及高温透析。

(3)严格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严格消毒操作,避免透析液污染。

(十一)空气栓塞

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立即抢救。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抢救

(1)立即夹闭静脉血路管,停止血泵。

(2)采取左侧卧位,并头和胸部低、脚高位。

(3)心肺支持,包括吸纯氧,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

(4)如空气量较多,有条件者可予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气。

2、明确病因与任何可能导致空气进入管腔部位的连接松开、脱落有关,如动脉穿刺针脱落、管路接口松开或脱落等,另有部分与管路或透析器破损开裂等有关。

3、预防空气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严格遵守血透操作规章操作,避免发生空气栓塞。 (1)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和透析器有无破损。

(2)做好内瘘针或深静脉插管的固定,透析管路之间、管路与透析器之间的连接。 (3)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内瘘针或插管、透析管路连接等有无松动或脱落。 (4)透析结束时不用空气回血。

(5)注意透析机空气报警装置的维护。

(十二) 发热

透析相关发热可出现在透析中,表现为透析开始后1~2 小时内出现;也可出现在透析结束后。一旦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发热,应首先分析与血透透析有无关系。如由血液透析引起,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原因

(1)多由致热源进入血液引起,如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等复用不规范、透析液受污染等。 (2)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可引起病原体进入血液或原有感染因透析而扩散,而引起发热。 (3)其它少见原因如急性溶血、高温透析等也可出现发热。

2、处理

(1)对于出现高热患者,首先予对症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等,并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

(2)考虑细菌感染时作血培养,并予抗生素治疗。通常由致热源引起者24小时内好转,如无好转应考虑是感染引起,应继续寻找病原体证据和抗生素治疗。

(3)考虑非感染引起者,可以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3、预防 (1)在透析操作、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复用中应严格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引起致热源污染。 (2)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3)透析前应充分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4)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透析液进行透析。

(十三)透析器破膜

1、紧急处理

(1)一旦发现应立即夹闭透析管路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丢弃体外循环中血 液。 (2)更换新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进行透析

(3)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情况,一旦出现发热、溶血等表现,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寻找原因

(1)透析器质量问题。

(2)透析器储存不当,如冬天储存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 (3)透析中因凝血或大量超滤等而导致跨膜压过高有关。

(4)对于复用透析器,如复用处理和储存不当、复用次数过多也易发生破膜。

3、预防

(1)透析前应仔细检查透析器。

(2)透析中严密监测跨膜压,避免出现过高跨膜压。 (3)透析机漏血报警等装置应定期检测,避免发生故障。 (4)透析器复用时应严格进行破膜试验。

第三篇:临床护理技术并发症试题

一、填空(10分)

1、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2、胰岛素注射后禁止(热敷、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提早产生药效。

3、臀大肌定位法包括(十字法)和(连线法

)。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是取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橫指处。

5、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6、新鲜血是指在4℃的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 一周内)的血。

7、动脉穿刺抽血(足背)动脉穿刺易发生血管痉挛。

8、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9、胃管插管深度一般取发迹至(胸骨下缘),成人约(45~55 )cm。

10、氧气雾化吸入调节氧流量( 6~10)L/min。

二、判断改错(10分)

1、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

2、皮内注射原则上选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3、静脉注射法是作用最快的给药方法。(√)

4、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过敏反应。(

× )

5、空血袋用后,立即按医疗废物处理。(

×

)

6、食管管径在起始处和穿膈处最窄,在胸段中、下交界出最宽。(√)

7、鼻饲时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侧卧位。(√)

8、鼻饲液的温度是37~41℃。( × )

9、膀胱冲洗每次灌注的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分为宜。(√)

10、光疗适用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者。(√)

二、多选题(50分)

1、皮内注射法主要用于( ABCD )

A 药物过敏实验 B 疼痛治疗 C 预防注射 D 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皮内注射的并发症包括( ABC

)

A 疼痛 B 局部组织反应 C 注射失败 D 硬结形成

3、皮下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ABCD)

A 剂量过大 B 注射部位过深 C 在运动状态下注射 D 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

4、肌肉注射为使臀部肌肉松弛,可取以下哪种体位( ACD ) A 侧卧位 B 仰卧位 C 坐位 D 俯卧位

5、静脉输液的目的有哪些( ABCD )

A 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B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C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D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6、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ACD

)

A 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

B 给予半卧位 C 高浓度酒精湿化吸氧 D 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7、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有( BCD ) A 感染 B 皮下出血C 晕针或晕血 D 误抽动脉血

8、口腔护理常用溶液中具有广谱抗菌的溶液是(BC ) A 过氧化氢溶液 B 洗必泰溶液 C 呋喃西林溶液 D 甲硝唑溶液

9、鼻饲的并发症有(ABCD )

A腹泻 B 呼吸、心跳骤停C 胃出血D 血糖紊乱

10、造瘘口管饲防止腹泻,输注时应做到(ABCD )

A 开始浓度要稀,速度宜慢

B首次量不宜过多

C 营养液温度宜37℃

D 滴注速度最快不宜超过150ml

11、完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包括(ABCD )

A 糖代谢障碍 B 代谢性酸中毒 C 电解质紊乱 D 必需脂肪酸缺乏

12、冷敷的部位一般选择( AB )

A 头、颈 B 腋窝、腹股沟C 胸、腹D 手、足、枕后

13、备皮操作的并发症(ABCD )。

A 皮肤损伤

B 切口感染

C切口愈合不良

D过敏反应

14、膀胱冲洗的目的( ABCD )。

A 用于清洁膀胱,使尿液引流通畅 B 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C 泌尿外科术前准备

D 泌尿外科术后护理

15、吸痰操作的并发症有(ABC )

A 低氧血症 B 呼吸道黏膜损伤 C 感染 D 气管食管瘘

16、心脏按压术的并发症有( ABD )

A 肋骨骨折 B 损伤性血、气胸C 心律失常 D 胃肝脾破裂

17、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包括(

ABCD ) A 气管内套管阻塞 B 感染 C 气管套管脱出D 气管食管瘘

18、深静脉置管术常用的穿刺部位有( BCD

) A 锁骨上静脉 B 锁骨下静脉C 颈内静脉 D股静脉

19、在深静脉置管中,(BD)静脉置管时可出现空气栓塞。 A 贵要静脉 B 颈内静脉 C 股静脉D 锁骨下静脉 20、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ABCD)

A 操作技术不熟练

B 进针角度不当 C 针头刺入的深度不合适 D静脉条件差

21、伤口换药发生交叉感染的原因(ABCD )

A 环境污染

B医源性感染

C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

D自身感染。

22、口腔护理操作时如何预防口腔黏膜损伤(BCD )

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 动作要轻柔

C 正确使用开口器

D 漱口液温度适宜

23、换药原则(ABCD )

A 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B 先换缝合伤口,后换开放伤口

C 先换轻伤口,后换重伤口

D 特殊伤口最后换。

24、导尿术的目的( ABCD ) A 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B 协助临床诊断

C 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

D 为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膀胱腔内化疗

25、留置胃管的并发症有哪些(ABCD )

A 败血症

B 声音嘶哑

C 呃逆

D 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

四、简答题(30分)

1、皮内注射法局部组织反应的表现有哪些?

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泡、溃烂、破损级色素沉着。

2、皮下注射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答: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甚至死亡。

3、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答:长期注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4、注射原则包括什么?

答:(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5)排除空气(6)检查回血(7)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8)减轻病人的不适 与疼痛

5、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答: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血栓栓塞、疼痛、败血症、神经损伤、静脉穿刺失败、药液外渗性损伤、导管阻塞、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6、输血时“三查”“八对”包括哪些?

答:“三查”即血制品的有效期、血制品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瓶)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

7、鼻饲法适用于哪类病人?

答: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类病人:一类是意识发生障碍不能进食的病人,如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昏迷;另一类是消化道手术后的病人及无法正常经口进食的病人,如食管良性狭窄。

8、氧中毒的预防与处理?

答:(1)严格掌握吸氧指证、停氧指证。选择恰当的给氧方式(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9、雾化吸入的并发症?

答:过敏反应、感染、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暂停、呃逆、哮喘发作和加重

14、如何预防及处理导管阻塞?

答:(1)每日输液完毕,按规定用0.1%的肝素盐水2~5ml正压封管 (2)尽量不要经深静脉导管抽血,如确实需要,抽血后需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肝素盐水封管

(3)遇导管阻塞可接注射器抽吸,将血凝块抽出,切不可加压推注,以免血凝块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血栓

(4)如注射器抽吸无效,应拔管,更管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第四篇:临床护理技术无菌操作及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4分 )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 。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

)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 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

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B、冲洗瓶口C、查看溶液的颜色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

)A.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E.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

)A、三天B、每天C、一周D、两周E、两天

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 )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7天内

9、

三:简答题:

1、皮内注射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1分)

2、皮内注射疼痛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2分)

3、皮下注射形成硬结的原因有哪些?(21分)

答案:

一、

1、注射部位定位不准

2、细菌因素

3、减慢输液速度

药物治疗

4、过敏性休克

5、药液外渗、静脉炎、急性肺水肿

6、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空气栓塞、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二、

1、 A

2、

D

3、C

4、(D)

5、B

6、C

7、C

8、D

1、答:(1)皮试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2)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

(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

(4)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

2、(1)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酶对药进行溶解。

(3)应选择4至4号半锐利皮试针头进行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中断。 (4)待皮肤消毒剂干燥后方可进针注射。

(5)熟练掌握注射技巧,做到准而快地进针,缩短刺皮时疼痛的持续时间。

3、(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第五篇: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试题

多选题

 测量体温操作正确的是

A护士测量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B神志清楚患者,叮嘱患者不要变换体位及下床活动 C患者神志不清者,需专人守护

D体温表破损后,应首先协助患者清洗皮肤,更换患服  口腔护理操作正确的是 A意识不清者禁漱口

B操作前后清点棉球个数,防止棉球遗漏在病人口腔内

C操作时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只用1个棉球,棉球湿度适当,以不滴水为标准 D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放在开水中 E对于受损黏膜可用西瓜霜等保护  保护用具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A神志不清及烦躁患者,床档与肢体之间用软枕隔挡,以保护患者肢体 B注意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到二根手指为原则,每2h松解约束带一次 C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及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D使用棉质软约束带,必要时垫衬垫。

E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时间、原因,约束带的数目,解除时间   清洁灌肠操作并发症

清洁灌肠操作有一些并发症,预防的措施有 A肠道痉挛 B肠黏膜损伤 C溃疡 D出血 A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温度适宜(39~41℃) B肛管插入时动作轻柔,不可强行插管 C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关注病人主诉 D液面距肛门高度适宜(40~50cm)  导尿术的目的

A 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B 协助临床诊断

C 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 D 为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膀胱腔内化疗   导尿操作的并发症有

导尿操作时引起血尿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A感染 B虚脱 C血尿 D黏膜损伤 A操作轻柔,避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B插入导尿管后放尿速度不宜过快

C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量不超过10OOml D密切观察患者脸色、神志等  导尿操作时预防粘膜损伤的方法 A选择型号合适的导尿管 B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 C插管时动作轻柔

D见尿后再轻轻插入2cm,尿管气囊注水适宜(15~20ml),确保气囊位于膀 胱内

E嘱患者及家属勿自行拔出尿管  肌肉注射时预防局部硬块,局部感染的方法 A加强无菌操作

B粉剂的药物要充分溶解

1 C更换注射部位

D一旦发生皮下硬结,可用土豆片或50%硫酸镁外敷患处 E必要时用微波照射  肌肉注射时出血、断针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A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注射器 B注射时注意避开浅静脉

C一旦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干棉签压迫局部2~3min,一般可止血。若针筒里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按压至出血停止

D发生断针时,使患者保持安静,用手固定断针处皮肤,用止血钳拔出断针   皮下注射并发症有

皮下注射引起疼痛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A疼痛 B出血 C 注射部位皮肤硬结 D 注射部位皮肤血肿 A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层 B凡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用作皮下注射

C根据注射药物剂量,选择合适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D拔针后给予冷热敷  皮下注射引起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血肿,硬结) 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A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制订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 B注意进针技巧,注射技巧 C拔针后给予冷热敷 D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 E局部用中药金黄散加醋外敷  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的方法 A发热反应 B肺水肿 C渗漏 D空气栓塞 E静脉炎

A加强对患者穿刺点皮肤的评估,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B要选择弹性好,且回流通畅的血管

C严格无菌操作,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或留置深静脉导管 D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可调慢滴数,每次输完后充分冲管 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时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A拔针后给予冷热敷

B一般冷敷用于非缩血管药物所致的外渗,热敷适用于血管收缩药物所致外渗 C一般热敷用于非缩血管药物所致的外渗,冷敷适用于血管收缩药物所致外渗 D常用的湿敷药物有50%硫酸镁、中药金黄散加醋等局部外敷  肺水肿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A必须计算每段时间内患者的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 B经常巡视有无不适,并严密观察患者输液情况 C一旦发生肺水肿,立即停止输液

D使患者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E20%-30%酒精湿化加压给氧,使用镇静剂、脱水剂、强心剂等,严重者必要时呼吸机机械通气 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时渗漏的预防方法

A提高穿刺技术,尽量避免使用静脉钢针

B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留置导管或行深静脉插管

C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D输液过程中,出现局部疼痛时,若有回血,基本可排除渗漏   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有

浅表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A静脉炎 B液体渗漏 C皮下血肿 D导管堵塞 E静脉血栓形成 A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B在肿胀部位予水胶体敷料粘贴

2 C涂擦喜疗妥乳剂

D金黄散局部外敷(包括穿刺点) E用25%硫酸镁或土豆片等湿敷  浅表静脉留置针预防静脉炎方法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C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D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要多活动穿刺肢体

E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 浅表静脉留置针时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A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B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 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C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远心端 D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血栓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浅表静脉留置针时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

A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

B避免碰撞伤肢

C急性期患者需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 D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 浅表静脉留置针时导管脱出的预防措施

A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B在更换敷料时应逆心揭开敷料

C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 D神志不清者,应使用约束带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 PICC置管术并发症有

A早期机械性静脉炎 B感染

C导管堵塞 D导管滑脱、断裂 E穿刺处周围皮肤过敏  PICC置管术时早起机械性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A配合水胶体敷料外敷 B涂擦喜疗妥乳剂 C予金黄散外敷 D遵医嘱予以芬必得等药物  PICC置管术时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A正确冲管,正压封管 B可用重力静脉滴注代替冲管

C不能在置有导管的上部使用袖带或止血带

D发生导管堵塞时去除肝素帽,接上三通;回抽空注射器5~6ml,打开连接尿激酶侧通,通过负压使尿激酶进入导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回抽  PICC置管术时导管滑脱、断裂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A绝对不允许高压暴力冲管 B如有滑脱,让患者卧床,拍片

C可请介入科从上腔静脉用抓捕器取出导管

D拔管过程中有滑脱,立即扎止血带,请医生静脉切开取导管  PICC置管术时穿刺处周围皮肤过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A选用透明的敷料,方便观察穿刺点

B尽可能选择小敷料,减少敷料与皮肤接触面积 C胶布不能贴在导管上

D使用皮肤保护剂,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 E遵医嘱予以抗过敏的药物 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有

A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B循环超负荷 C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D血小板输注无效  静脉输血时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 A输血前1小时可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B输血前半小时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 C输注洗涤RBC或冰冻RBC D尽量少用血浆或含血浆的血液制品    输注哪些血液制品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有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预防措施 A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冰冻红细胞 D辐照红细胞 A发热反应 B出血倾向 C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D枸橼酸钠中毒 A输注辐照血液是预防TA-GVHD的唯一有效办法

B要尽量避免亲属间相互输血,如无法避免则输血前必须经过照射 C尽量不要输含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过多的血液

D自体输血可以避免TA-GVHD的发生 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A治疗非免疫因素 B输注HLA-A、B和HPA相合的血小板 C血浆置换 D血小板交叉配合性试验   为预防和减少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发生可尽量输注 鼻饲时食物返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处理措施 A单采血小板 B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 C冰冻红细胞 D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A停止营养液的输入,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吸出口鼻返流物 B停止营养液的输入,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返流物

C调整鼻饲的体位使其保持于低半卧位,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的容量 D让鼻饲管头部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减少食物返流  预防鼻饲管堵塞的方法 A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在位 B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3Oml冲洗管道

C制作营养食时要打烂,过稠时加水稀释,药物要研成细末输入 D牛奶不要与果汁同时喂  吸痰时气道粘膜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A动作应轻柔,应避免反复插入,防止黏膜损伤出血和咽部充血水肿 B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C吸痰后,吸痰管必须用生理盐水浸湿润滑 D负压勿过高,吸痰停留时间勿长  吸痰时患者出现缺氧的处理方法 A停止吸痰

4 B给予高流量吸氧,观察氧饱和度 C给予高浓度吸氧,观察氧饱和度

D取侧卧位,床头抬高15~30°,并将患者头部后仰,口稍向下  鼻导管吸氧时氧中毒的预防措施 A高流量供氧不宜时间过长 B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 C有效控制吸入氧气的浓度 D有效控制吸入氧气的时间  鼻导管吸氧时操作正确的是

A吸氧应通过加用无菌蒸留水湿化瓶装置,以湿化氧气 B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C给氧时应先连接鼻导管再开氧气开关 D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  使用呼吸机时通气过度的处理方法 使用呼吸机时通气不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A减少潮气量 B减慢支持频率 C降低触发灵敏度 D缩短呼吸管路 A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减少呼吸死腔,保证管路密封

B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参数,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C及时更换呼吸机管路,保证管路不漏气 D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 使用呼吸机时气压伤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A采用压力控制或保留自主呼吸的辅助通气方式 B严格控制气道压,合理设置高压报警限。 C临床可疑者应拍摄胸片 D高压气胸应及时引流  预防呼吸机导管脱出的措施

A妥善固定导管,固定带与胶布松紧适宜,以伸进一指为直,胶布如被唾液浸湿及时更换 B呼吸机管路不应固定过紧,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以免牵拉使导管脱出 C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应适当镇静

D对于不配合治疗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  使用呼吸机时预防粘膜溃疡的措施

A每班严密检测套囊压力,套囊压力维持在15~20mmHg B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而无法脱机的患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C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刺激气道,插入吸痰管时不应给负压,以免导致黏膜破损,进而出现溃疡。

D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气道黏膜继发性的感染  三腔管压迫止血时预防窒息可

A抽尽二囊内气体,涂上松节油,将三腔管自鼻腔缓慢插入 B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 C患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D患者取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  三腔管压迫止血时鼻翼粘膜溃烂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A三腔管牵引方向正确 B牵引压力适中

5 C用宽胶布将三腔管固定于病人耳部 D鼻孔处三腔管下垫棉垫   以下胸腔引流并发症的正确的是 胸腔引流时皮下气肿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A皮下气肿 B疼痛 C肺不张 D纵膈摆动

A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侧孔应深入胸腔内2—3cm,胸壁切口大小适当 B怀疑引流不畅时应鼓励咳嗽

C一旦滑出立即用凡土林纱布封闭伤口,通知医生进一步处理 D局限性皮下气肿无需特殊处理自行吸收

E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立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 胸腔引流时减轻疼痛的方法 A选择质地软硬适宜的引流管

B患者体位以斜坡卧位为宜,以减少切口张力 C调整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引流管与胸膜摩擦 D咳嗽时用双手轻压伤口两侧或固定好引流管  胸腔引流时如何预防肺不张? A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B多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必要时翻身叩背

C小儿患者不能主动配合深呼吸时,可使其大声哭喊 D引流过程中,要适时夹管  胸腔引流时预防胸腔感染的措施

A床边备止血钳,防止活动及搬动时引流液倒流入胸腔 B掌握引流的禁忌症,避免因引流时间过长引起伤口逆行感染 C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尤其是更换引流瓶时

D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外渗时及时通知医师换药  胸腔引流时预防胸腔感染的措施 A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躁动不安 B注意体位,减少频繁变换体位

C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摩擦血管而并发血胸 D使用负压吸引时,避免负压过大  胸腔引流时预防胸腔感染的措施 A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 B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

C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 D全肺切除术后,引流管间断放开时,避免引流突然过快、过多  心肺复苏操作时胃膨胀和返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A避免过大的通气量和过快的通气速度使气体进入胃内,导致胃胀气

B应注意检查和调整头部及气道位置,观察胸部的起伏,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 C未清除胃内容物时,要行慢的通气方式

D如果胃部胀满,患者侧卧,然后挤,勿压腹部,同时清理呼吸道

E有返流发生,复苏者要使患者侧卧,从嘴里向外擦拭干净胃内容物,然后继续仰卧行CPR   输液泵常见报警原因 以下关于输液泵说法正确的是 空气报警 低速报警 压力报警 泵舱门报警 电池报警 A旋夹紧闭可引起压力报警

6 B滴液壶壁有液体凝集可引起空气报警 C泵门关闭不严可引起泵舱门报警 D电池报警时交替显示输液速率和AAA.A  胰岛素注射时发生低血糖的处理正确的是

A对轻、中度及意识清楚者:给予口服15~2Og糖类食品,15分钟后监测血糖 B若患者口服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能口服糖类食品,必须予以50%葡萄糖液静推 C对重度患者或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液40-60ml静推,或根据病情正确处理 D意识障碍者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12~24小时  下列过于胰岛素注射说法正确的是

A要求三周内不可在同一部位注射 B选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可预防抗体反应 C屈光不正多见于初用胰岛素者

D轻度水肿,一般无须处理,可逐步自行消退

  造口护理并发症包括 预防造口狭窄措施正确的是 A造口回缩 B造口皮肤粘膜分离 C造口脱垂 D缺血坏死 E粪水性皮炎 A对粘膜缺血、坏死、回缩、皮肤粘膜分离者术后应严密观察 B每次换造口袋时扩肛一次 C术后1周开始,每日扩肛QD D术后2周开始,每日扩肛BID  造口狭窄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小指能通过者可采用手指扩张法:戴手套后小指涂石蜡油,轻轻插入造口内,插入深度为2~3cm,保留 5~10min B采用手指扩张法应每天二次

C造口狭窄合并肠梗阻腹痛时,应禁食并急诊就医 D当小指无法通过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 造口回缩时正确的处理是

A回肠造口回缩者可选用凹面底板加腰带固定

B皮肤损伤者用皮肤保护膜、护肤粉、防漏膏,保护皮肤不受排泄物的剌激 C结肠回缩者可选用灌洗的方法 D过度肥胖者可减轻体重  造口水肿时应如何处理? A术后早期,造口袋底板的内圈要稍大 B腹带使用时不宜过紧,造口不能扎在腹带内 C术后轻度水肿时注意卧床休息即可

D严重水肿用50%硫酸镁溶液或3%氯化钠溶液湿敷,每日3次 E严重水肿时改用一件式造口袋 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理正确的是

A部分、浅层分离时,擦干创面后洒护肤粉,再涂防漏膏后贴造口袋

B完全、深层分离时,用藻酸盐敷料充填伤口,再用防漏膏或水胶体敷料覆盖伤口,贴造口袋 C完全分离合并造口回缩者,选用凸面底板加腰带固定 D造口底板一般每天更换一次,渗液多者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 造口脱垂应如何处理?

A选择两件式造口袋,口袋的大小以能容纳脱垂的肠管为准

7 B底板内圈裁剪合适,其大小以突出肠管最大的直径为准 C对结肠造口者,排泄物排空时可用腹带或束裤加以支持固定

D教会患者自行回纳脱垂的肠管,嘱患者戴手套,平卧放松,用凡士林纱布盖在造口粘膜部位,顺势缓慢将造口推回腹腔内

E暂时性造口发生造口脱垂时,可采用手术方法恢复肠道的持续性

单选题

 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不应( )

A 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 B 棉球要拧干,不应过湿 C 协助漱口 D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  口腔护理时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可选用的漱口液不包括:( ) A 朵贝尔氏液 B 呋喃西林液 C 0.1%—0.2%双氧水含漱 D 2%利多卡因  口腔护理常用溶液中具有广谱抗菌的溶液是( ) A 过氧化氢溶液 B 朵贝尔试液 C 呋喃西林溶液 D 甲硝唑溶液  尿路感染主要症状不正确的是( ) A 尿频 B 尿急 C 尿痛 D 血尿

 插入导尿管后,放尿不宜过快,第一次放尿不超过( ) A 1000ml B 1500ml C 500ml D 2000ml  ( )是女病人导尿术特有的并发症

A 虚脱 B 尿道出血 C 尿路感染 D 误入阴道  患者尿道口用( )清洁1—2次/天,保持引流通畅

A 新洁尔灭 B 洗必泰 C 75%酒精 D 2%碘伏

 留置尿管期间应指导病人活动,无心、肾功能不全者,应鼓励多饮水,成人饮水量每天( ) A 1000-2000ml B 2000-2500ml C 2000-3000ml D 1500—2000ml 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不包括( ) A出血、断针 B周围神经损伤 C局部硬块,局部感染 D 低血糖反应  发生空气栓塞时患者应采取的体位( )

A左侧头低脚高位 B左侧头高脚底位 C右侧头低脚高位 D右侧头高脚底位  每输注库存血1000ml,须按医嘱静脉注射( )以补充钙离子 A 50%葡萄糖 B 10mg地塞米松 C 10%葡萄糖酸钙10ml D 10%氯化钠10m  在给受血者输注血小板时,应遵循的原则( ) A ABO同型输注 B Rh同型输注 C ABO和Rh同型输注

 鼻饲护理并发症不包括( ) A食物返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B鼻饲管堵塞 C感染 D胃管脱出  鼻饲护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射器抽出胃液则可确定胃管在胃内

B置胃管末端于水中,观察水下气泡,有气泡则可确定胃管在胃内

C用注射器向胃管内快速注入15~2Oml气体,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可听到气过水声 D患者取15~30度卧位,控制每次鼻饲量  每次鼻饲的量不超过( ),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A 150ml B 100ml C 250ml D 200ml  吸痰操作的并发症有( )

8 A痰液吸不出 B吸痰管堵塞 C气道粘膜损伤 D呼吸困难     吸痰时吸引负压正确的是( ) 下列不是鼻导管吸氧并发症的是( ) 鼻导管给氧时预防呼吸抑制的方法( ) 以下哪项不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 ) A小儿0.45Mpa B小儿0.05Mpa C成人0.05Mpa D成人0.55Mpa A氧中毒 B鼻粘膜损伤 C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D呼吸抑制

A间歇给氧 B低流量持续给氧 C低浓度持续给氧

D监测PaO2变化

A呼吸机管路需消毒,每周更换1次,呼吸机湿化罐采用生理盐水,及时清理集水器里的冷凝水 B抬高床头30~45°,无禁忌症时患者取半卧位

C口腔护理每日4次,采取口腔冲洗加擦洗法,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用液

D吸痰时应无菌操作,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每4h帮助患者翻身及拍背一次     使用呼吸机时套囊压力应为( ) 以下那一项不是呼吸机操作并发症( ) 以下不是三腔管压迫止血并发症的是( )

三腔管压迫止血预防食管粘膜坏死措施不正确的是( ) A.10~15mmHg B.15~20mmHg C.20~25mmHg D.25~30mmHg A喉与气管损伤 B呼吸机依耐性 C皮下、纵隔气肿 D导管误入一侧支气管 A感染 B窒息 C鼻翼粘膜溃烂 D食管粘膜坏死 A使用前必须详细检查及测量三个腔二囊通道和注气量 B食管囊注气不可太大,注气必须适当 C每隔6~12h应放松食管气囊及缓解牵引压力 D每隔12~24h应放松食管气囊及缓解牵引压力  胸腔引流管护理不正确的是( ) A保持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B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

C保持管腔通畅,定时捏挤,发生活动性出血时减少挤捏频率 D随时观察水封瓶长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   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错误的是( ) 以下不是电除颤并发症的选项( ) 哪一项不是胰岛素注射并发症( ) 不能预防造口皮肤粘膜分离的是( ) A胃膨胀和返流 B肋骨骨折 C胸骨骨折 D疼痛 A 心律失常 B低血压 C急性肺水肿 D心肌损害 A过敏反应 B皮下脂肪萎缩 C体重减轻 D视物不清 A选用两件式造口袋

B注意观察造口粘膜的血运情况,如有缺血性坏死及时处理 C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伤口感染 D加强营养,糖尿病者注意控制好血糖  造口护理时缺血坏死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造口袋底板的内圈大小适当,不可过小

B将围绕造口的纱布拆除,检查肠管血运情况、坏死的程度

C更换造口袋时先用碘伏消毒粘膜后,再洒护肤粉,促进坏死组织自溶清创 D有腹膜炎症状者需行剖腹探查术,切除坏死的肠管和造口重建  造口护理时粪水性皮炎的预防方法正确的是( )

9 A底板内圈裁剪合适,直径以大出造口2~3cm为宜 B底板粘贴后保持体位5~10min后再活动

C底板粘贴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两周,渗漏后随时更换 D造口袋内的排泄物要及时处理,减少粪水对皮肤的接触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更换造口袋时要彻底清洁造口周围的皮肤,在皮肤完全干之前贴造口袋,必要时可使用造口粉及皮肤保护膜

B底板内圈裁剪要合适,内圈过大时,可常规使用防漏膏,尤其是回肠造口者

C对造口平坦但周围皮肤不平者,可加用腰带,造口袋粘贴后应让患者保持体位不变10~15min,并用自己的手轻轻地按压在底板处,使其在体温的作用下与皮肤粘贴的更牢 D更换造口袋时应避免与粘膜的摩擦    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 ),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为1:1 单人急救时,给予(B)按压/通气比 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为( )

注射时发生针体断裂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60次/min B 80次/min C 100次/min D120次/min A 15:2 B 30:2 C 5:1 D 30:1 A 0.1%盐酸肾上腺素 B 盐酸异丙嗪 C 洛贝林注射液 D 地塞米松

A 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 B 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 C 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 D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

10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经验总结下一篇:新幼师个人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