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识谱教学的理解

2022-09-11

中学识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说起, 不少中学生模唱歌曲, 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 但是让他唱曲谱却感到困难, 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学生连音阶还唱不准呢? 显然, 这不可能达到能够“视唱简单的乐谱”的要求。

不能说这些学生都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强”, 因为他们在课上、课下唱许多歌曲时音准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在模仿唱流行歌曲时, 连相当难的音程也都唱得非常准, 说明他们的音高感是相当好的。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 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 不喜欢唱歌谱, 许多熟悉的歌曲若让学生唱谱, 就感到很困难。 这说明学生们用“唱名”来表示音高的这种观念始终没有培养起来, 即缺乏使用“唱名”来唱曲调的能力。

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 “先唱歌, 后识谱”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教学效果, 而且对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课堂教学来看, 大多数学生对先唱歌后识谱表现出较浓的兴趣, 感觉以这种方式学习歌曲不大困难, 较易接受。 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唱歌, 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谱中的音高或节奏难点, 在学生识谱时便降低了难度, 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 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增加对歌曲演唱的喜爱。 然后, 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 又反作用于唱歌, 使演唱更加准确、生动。这就如我们在识字前已学会了说话, 熟悉字的发音后再认识字的形状和笔画一样。 等学生把歌曲演唱熟练后,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歌词旋律来视唱歌谱, 使学生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自觉主动地识谱。 学生普遍感觉:以前唱不会、唱不下来的歌谱, 经过这样的学习, 很快就会视唱了, 学生有了一种成就感, 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这种教学尝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前苏联儿童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其创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提出:任何一名儿童至少可以确定两个发展水平。 第一个是现有的水平, 表现为能够独立熟练地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学生尚不能独立自如地完成任务, 但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可以完成。

从初一到初三的音乐教学中, 把学生的实际识谱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 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 让视唱水平较高的学生向读谱模唱、读谱视唱、读谱清唱等方面去发展;让视唱水平较低的学生着重于正确识谱、认清符号、把握节奏等基本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在保持原有水平的同时, 还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稳步提高自身的视唱学习水平。

在实际的教学中, 虽然我们在某个阶段顺着学生的基础降低了课标的要求, 但最终还是要达到“终点目标”。 其实, 切合学生实际目标的完成既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因材施教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又能使学生对视唱识谱产生积极主动的热情, 这种动力将会促使学生不断向高一层次攀登, 随着层次不断递进, 学生的视唱能力也不断发展, 经过周期循环, 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视唱水平。

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 可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 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 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 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 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 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可以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 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 让学生按感觉或自己喜欢的组合起来唱一唱。 这样, 以听为先导, 创编为手段, 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教学中, 我针对性地安排有各种各样让学生创编旋律的练习, 如运用旋律重复和“同头换尾”的方法创编旋律短句、对歌曲旋律的节奏、节拍进行改编、为曲调续编旋律等, 这就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学生的识谱问题, 通过编写节奏、旋律等音乐活动来培养音乐思维, 这无疑是有利于学生识谱的。

在识谱教学中, 常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 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音乐课堂, 通过强烈的视听感受, 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多了, 学习兴趣和效果也提高了。 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识谱教学中, 对于突破教学重点, 分散教学难点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 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识谱是学习音乐的主要手段, 但识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记住音乐。 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对识谱的兴趣, 学生才能有主动学习识谱的愿望, 做到自主学习。 在妙趣横生的游戏中,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爱玩好动的天性得以施展,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从而激发其对识谱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 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 培养并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摘要:在实际音乐教学中, 学生普遍喜欢唱歌词, 不喜欢唱歌谱, 许多熟悉的歌曲如让学生唱谱, 就感到很困难。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唱歌, 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谱中的音高或节奏难点, 在学生识谱时便降低了难度, 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 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增加对歌曲演唱的喜爱。然后, 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 又反作用于唱歌, 使演唱更加准确、生动。“先唱歌, 后识谱”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教学效果, 而且对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唱歌,识谱

上一篇:极寒地区长输管道高效施工方法下一篇:关于高校健美操普修课考试方式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