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初中数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系列位置效应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逐渐得到推广,建构主义教学的观念不断被强调。高效课堂旨在通过高效、低耗、轻负担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培养个人能力的目标。然而当前我国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而要想真正实现课堂高效,科学利用心理学效应辅助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其中,系列位置效应现象是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学现象。该效应是指记忆者对所接触材料的回忆效果与这些材料所处的系列位置有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开始和结尾部分的记忆和认知效果更佳,即出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对中间的渐进部分易出现记忆和认知障碍。本研究旨在依据系列位置效应和高效课堂建构主义教学观等相关理论,设计出能够有效改进当下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阅读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利用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设计出改进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本论文的教学策略总的来说分三部分:首因部分主要为“导学提纲,自主预习”“创设情境,高效导入”“合作学习,搭建框架”的教学策略,起到迅速提高学生兴趣,对整节课提纲挈领的作用;渐进部分主要采取“趣味素材,丰富教学”“针对练习,巩固提升”“划分模块,压缩渐进”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快速调整学生状态,实现向重难点教学过渡;近因部分通过“承上启下,构网建系”“左顾右盼、融会贯通”“师生合作,角色互换”的教学策略,实现重难点教学和高效课堂总结,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记忆。然后,在以上教学策略指导下开展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选取两个平行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开展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教学,在不同阶段统计和对比两个班级学生的前后测成绩,并利用SPSS软件对统计结果整理分析。同时,针对学生教学实验效果对实验班学生再次开展问卷调查,以期从不同方面检验设计策略的可靠性。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以及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前后测成绩统计分析,发现参与教学实践的实验班级,在依据本论文设计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开展课堂教学后,实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度也不断提高。说明此教学策略对一线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综上来看,本论文的教学策略经实验研究可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设计参考。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2.1 系列位置效应

2.1.1 首因效应

2.1.2 近因效应

2.2 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及影响因素

2.2.1 高效课堂的概念

2.2.2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

2.3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3.1 数学课堂教学特点

2.3.2 课堂教学策略

2.4 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有效教学理论

2.4.2 合作学习理论

2.4.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5 系列位置效应理论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应用

2.5.1 系列位置效应与课堂教学

2.5.2 系列位置效应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2.6 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应用

2.6.1 建构主义理论与课堂教学

2.6.2 建构主义理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第3章 教师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3.1 教师教学现状访谈题纲设计

3.2 教师教学现状访谈结果分析

3.3 学生课堂学习现状问卷设计

3.4 学生课堂学习现状问卷结果分析

第4章 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实例设计

4.1 基于系列位置效应的建构主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4.1.1 首因效应(高效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4.1.2 渐进部分(低沉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4.1.3 近因效应(次高效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4.2 基于系列位置效应的建构主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4.2.1 同底数幂乘法首因部分课堂教学设计

4.2.2 同底数幂乘法渐进部分课堂教学设计

4.2.3 同底数幂乘法近因部分课堂教学设计

第5章 教学实验研究的开展及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1 教学实验设计

5.1.1 实验研究对象及时间

5.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3 实验步骤

5.2 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5.2.1 教学实验前测成绩统计分析

5.2.2 教学实验过程概述

5.2.3 教学实验后测成绩统计分析

5.2.4 教学实验后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6.1 研究总结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个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论文提纲下一篇: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