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024-04-30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用11篇)

篇1: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朱丽

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部和高部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示儿》,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学了《将相和》,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再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

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课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才能真正地获得能力,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第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因此,我们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这时候,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

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你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

进行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从肤浅到深刻,从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理解,从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因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有效途径。阅读的方法归结主要有以下三个:

1、按顺序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每读一篇文章,先按一定的顺序朗读,弄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起,先说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文章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情。试着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或段,细细体会这些词、句、段表达了作者什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语速、语调或语气朗读就能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

2、分步朗读,评读赏悟。通读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就应分步赏读文章。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养成以适当地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本书大概讲什么?”“主题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给我们什么启迪?”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仅仅会提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笔在字里行间、文章的空白之处圈点重要的词,划出重要的段落,或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大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篇2: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住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 者:赵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江苏张家港,215600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13.5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媒体 个性 创造

篇3: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培养,学习兴趣,语文教育

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够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 不能够从教学实际出发, 而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考来设计教学, 那么, 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不会理想。学生不能够与教师产生有效的互动, 教师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可见, 有效合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 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在教学中, 备课的实际效果很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市面上销售的各种教案汇编等备课用书, 随之照抄照搬, 这样的教案是很“规范”,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样样齐全, 文字数量多, 可称得上是详细教案。然而在教学中, 有些教案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派不上任何用场,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教师在备课时仅局限于弄懂教科书内容, 理清教学环节而已, 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 突出教师的教, 轻视能力训练点的确立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很少考虑在备课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 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带着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来学习的问题。也就是说只管把知识传输出去, 不考虑传输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收集反馈信息等, 从而造成课堂教学出现千篇一律、枯燥疲乏的状态,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思维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激活, 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应地也无法进一步提高, 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学生也会在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中失去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这样, 对教师本人和学生而言, 都是巨大的损失。例如, 我在讲《奥林匹克精神》这一课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活学生们的思维, 我根据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体育及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并结合自身感悟人生。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根据学生所了解的知识, 不断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做, 有感可发。在教学过程中, 我从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反复朗读, 仔细品味, 在学生自主合作、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师要有效地设计导语, 让学生乐于主动地开启知识的大门

好的教学导语是有效课堂成功的一半, 它相当于文章的题目, 因为“题好一半文”。好的教学导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情境中来, 在老师的主导之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 我在讲《妈妈的纯净水》一课时, 我用直观的教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时, 我先准备好了白开水、冰红茶、雪碧和可口可乐, 然后在同学们不知老师要干什么的情况下, 我让同学们选择:在口渴难耐的情况下, 你会选择哪种饮料?为什么?学生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众说纷纭, 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而使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充分地与文本对话, 整节课的内容推进得十分顺利。再比如说, 我在讲竹林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 用一则新闻播报导入本课:模仿播音员来播报哈医大二院救护一位白血病人的事及其处理的情况。学生在老师播报完新闻之后, 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适时地导入到本课中来, 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情况下, 迫不及待地去探究本课。这样的导入, 不仅仅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悦, 真是一箭多雕。

三、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思考问题, 一定要经过认真揣摩, 教师千万不要不管什么问题都随心所欲地抛出来, 问题和问题之间一点逻辑性都没有, 让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这样会使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逐渐降低, 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在讲授《火烧云》这一课时, 依据本班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他们智力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科学组合, 让学生在兴趣的导引下, 在有效的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深入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从而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充分朗读, 结合图片, 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的情况下, 我通过有效引导和鼓励, 再度设疑导趣, 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此, 我设置如下问题: (1) 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 课文重点讲什么? (3) 这些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 (4) 这些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5) 你想象一下, 天空还可能出现什么?什么样子的?怎样变化? (6) 如果你看到这神奇莫测的变化, 会是怎样的心情? (7) 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么美?最后, 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然后进行评析。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可见, 课堂上的问题的设计实在是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

四、教师要在课堂上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特别在意教师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因此, 教师要适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地保持下去, 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 教师不仅仅要一个人进行评价, 也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 形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 让课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生机, 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使课堂成为和谐的课堂、情感的课堂、趣味的课堂、生命的课堂。

篇4: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激发;阅读兴趣

中国分类号:G633.3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练之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加强课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课内阅读更重要。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应100万字以上。而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任务,光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一、听老师大声读

国内外诸多实践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开始最初的心灵阅读,构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其实在视听媒体已经普及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仍然酷爱听故事。听故事几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享受和心灵慰籍。用耳朵倾听故事给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他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是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所以最吸引他们。听老师大声读往往用在识字不多的一二年级学生身上,要想让学生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这一目标,首先解决了书源问题。目前大部分的家庭藏书还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为孩子购书更加困难。大声读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孩子读书难的问题。其次小学生还不具备挑选图书的能力,老师帮助孩子们挑选适宜的图书防止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保证读书的质量。由于教师读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在加上老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朗读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会觉得一本好书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读书是这么有趣的事,渐渐地他们会觉得只听老师读是不过瘾的,自己得找本书读。

二、给孩子最好的书

所谓最好的书是指在特定的成长阶段最适宜阅读的优秀读物。读书也是要讲究“营养”的。我们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书引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来。一个人童年没有读到适宜的优秀读物,后来生命里很多东西是不一样的。从小面对零乱荒芜的杂草、面对臭烘烘的垃圾堆和孩子们从小目睹美丽的鲜花目睹碧绿的草地是一样的吗?它们在孩子们心灵中引起的感受一个是蛮荒的,一个是美丽温柔的。好书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对于孩子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书呢?著名儿童作家梅子涵说:“有一个事实我们应当知道,在一些儿童文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走进书店的儿童图书区,扑面而来的一定是大量的绘本。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对于培养阅读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绘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适合孩子的图书,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三、给孩子专门的阅读时间

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语文课不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吗?不错,语文课确实是很好的阅读时间,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因此它不能排除语文老师手舞足蹈的表演、锦心绣口的展示,更何况语文老师还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果我们期望语文老师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自由阅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是笔者思想保守,实在是笔者就是一名语文老师,不仅深知语文老师的心理,而且还深知语文教学检测的现状,因此即使想唱些高调,也是言不由衷。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应该由学校统一调配。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在排课的时候,每周排一节阅读课。而这节阅读课,就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堂。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功夫去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四、说出你喜欢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而孩子们这种表现欲望更为强烈。有哲人云:"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其他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和知识积累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奇特见闻时,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惊羡的目光,引来伙伴的啧啧称赞,而这时的孩子会非常有成就感。这就将成为他讲述的动力,为了更多获得同伴的或其他听众的赞赏,他会想方设法地去猎奇,从书本上寻找更多更新颖的故事。而此时的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是他忠实的听众,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孩子们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的闪光点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可以要求孩子说出所讲内容的出处,这对其他孩子有着十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五、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之说,今日强调校风校纪,成语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谚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赵多壮士”,所要表明的无非也是这个意思。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我们要给孩子可以选择的图书。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当孩子们看到满目的图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孩子们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果图书室的开放不方便可以组织学生组建自己的班级图书角。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籍,编写好号码,归置于班级图书角实行专人管理。这样让学生捧出两本书你就拥有全班一百多本书。同时这项举措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的班风。

篇5: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小学

屈春艳

***2017、3、12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从兴趣入手,宏观把握教材中心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引入兴趣;其次,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求知心理,诱发兴趣。要诱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精心设计导语、多媒体教学、提供成功机会、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等方式来来引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

调动 兴趣 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辛苦的,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首先,宏观把握教材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的特色、兴趣点。这就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潜心钻研,把握不同文体的特色,把握同一文体不同篇章的特色。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学生求索的心理,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喜欢变换角度、生动活泼、新颖形象、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一定要下功夫,针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情感教育,启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多式多样,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用教师真心实意的友爱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要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神情、生动的语言创造愉快而又民主的气氛,特别是对差生,千万不能在言行和精神上歧视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处处在关心爱护和理解他们。其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是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

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我以前在讲《狼》这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导入能紧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通过阅读,激发兴趣

中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不知道该怎么读书,如果不随时进行阅读指导,有些学生会浪费许多时间,如默读时出现心读、指读和回读。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迅速掌握阅读的方法、要领,针对不同文体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比如:怎样速读,怎样浏览;议论文怎么读,记叙文怎么读,小说怎么读„„同时指导学生作阅读笔记或摘抄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或写阅读提纲,或写 2

心得体会。总之,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自然就爱读、乐读、善读,这样就能在读的过程中勤动笔,更有利于写作。

四、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是从画的题目分析,苏轼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学生们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景”。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诗的内容和题画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教师在教《故乡》一课时,把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生活的场景绘制在投影片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银幕上的画面,口述画面内容,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他们变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双重压榨,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具体地认识到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六、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师长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有意地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他们的不同需要,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降低难度,上课提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设置浅显的习题让他们练习,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还应与其他学生一道对他们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能行”,从而改变他们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理状态,从成功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激发起兴趣,甚至达到“欲罢不能”或“不亦乐乎”的境界。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

七、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激活兴趣

教师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开展与语文紧密联系的活动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该学科学以致用的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办语文小报,开展故事演讲、歇后语抢答、成语集锦比赛、诗词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信息,使学生尝到学语文的甜头。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语文的热情。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语文素质为方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若能让孩子们在书山中以趣为径,在学海中以乐为舟,他们将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2007第2期

2、《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组编 2007年5版

3、《心里学报》2008年第1期

4、《湖北教育》2006年第10期

5、李琳《初中生创造力发展心理》 2005.08.12.湖南教育出版社

6、李海林《言语教学论》 2006.05.09.中山大学出版社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州市文楼第一中学 刘艳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从兴趣入手,宏观把握教材中心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引入兴趣;其次,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求知心理,诱发兴趣。要诱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情感教育、精心设计导语、多媒体教学、提供成功机会、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等方式来来引导。

关键词:语文教学

调动 兴趣 情感教育

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辛苦的,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首先,宏观把握教材内容,挖掘出不同文体的特色、兴趣点。这就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潜心钻研,把握不同文体的特色,把握同一文体不同篇章的特色。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学生求索的心理,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喜欢变换角度、生动活泼、新颖形象、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一定要下功夫,针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情感教育,启发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多式多样,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用教师真心实意的友爱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要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神情、生动的语言创造愉快而又民主的气氛,特别是对差生,千万不能在言行和精神上歧视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处处在关心爱护和理解他们。其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是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 “在教育教学

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我以前在讲《狼》这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导入能紧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通过阅读,激发兴趣

中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不知道该怎么读书,如果不随时进行阅读指导,有些学生会浪费许多时间,如默读时出现心读、指读和回读。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迅速掌握阅读的方法、要领,针对不同文体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比如:怎样速读,怎样浏览;议论文怎么读,记叙文怎么读,小说怎么读„„同时指导学生作阅读笔记或摘抄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或写阅读提纲,或写

心得体会。总之,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自然就爱读、乐读、善读,这样就能在读的过程中勤动笔,更有利于写作。

四、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是从画的题目分析,苏轼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学生们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景”。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诗的内容和题画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语文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教师在教《故乡》一课时,把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生活的场景绘制在投影片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银幕上的画面,口述画面内容,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他们变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双重压榨,可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具体地认识到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六、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师长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有意地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注意他们的不同需要,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降低难度,上课提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设置浅显的习题让他们练习,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还应与其他学生一道对他们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能行”,从而改变他们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理状态,从成功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激发起兴趣,甚至达到“欲罢不能”或“不亦乐乎”的境界。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

七、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激活兴趣

教师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开展与语文紧密联系的活动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该学科学以致用的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办语文小报,开展故事演讲、歇后语抢答、成语集锦比赛、诗词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信息,使学生尝到学语文的甜头。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语文的热情。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语文素质为方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若能让孩子们在书山中以趣为径,在学海中以乐为舟,他们将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2007第2期

2、《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组编 2007年5版

3、《心里学报》2008年第1期

4、《湖北教育》2006年第10期

5、李琳《初中生创造力发展心理》 2005.08.12.湖南教育出版社

篇6: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授好外语课,一个吸引学生的好开头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1.图片谈论 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开展听说活动,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如在教授高一新课Cultural Relics 时,利用课本插图和一些自己准备的有关圣彼得堡的风景图片,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师生共同讨论 我在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准备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短文,使学生自觉地把生活中的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3.讲课文大意 根据课文内容,用简单的英语讲出故事的梗概,有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进行内容讲述,进一步提高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

4.问题导入 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

5.开展想像与讨论 用Imagine that you are…这样的句子开头,让学生们展开想像;然后可将自己的想像与课文内容相比较,拓宽他们的想像能力并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有时这个步骤在进行的过程中回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词汇量的不足和语音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所以惧怕做这样的练习。面对这些困难,我通常多鼓励他们张嘴,哪怕只是一两句话,也表扬和鼓励他们,加上一些好的学生的带动,进一步推动大部分学生,提高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按课文的要求,合理分配时间,精讲多练。

新课往往概念多、信息量大,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获得准确的信息。

1.快速阅读(fast reading)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这一步也分两个环节: a.读,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跳跃式阅读,培养他们捕捉关键句的技能;b.略读,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他们找寻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句和概括大意的技能。

2.精读(Intensive reading)

通过Question-and-answer活动,合理设计问题,要求学生逐段细读课文,回答问题并进行词义、句意理解训练、细节理解训练和推理判断训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逻辑推断能力。问题设计由易到难,分层次要求学生回答,即请一些好同学回答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而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从而全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3.复读(Re-reading activity)

学生再次完整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并从中得到自己的感受,巩固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

三、复述课文

篇7: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张店乡岳楼小学屈伟

小学生要想将习作写好,必须在阅读时多留心,多积累。好的词、句以及片段等是写好习作的必不可少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好的习作就必须多读书,多阅读一些好的文章,从中汲取精华。语文课应该凸显语文味,儿童味和情趣味,要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能对文本语言进行有效地开发,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能够倾力关注。教师能够借助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理解、积累并运用,最终能够运用到写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并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一篇文章,要抓住重点,找出文本的写作方法,学习用词的准确与精妙。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桂林山水》一课时,要求学生抓住作者描写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理解、体会、感悟。在练习写作时学会抓住描写事物的特点,运用精炼的字词及语言,大胆使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写作方法学习写作。要使学生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我在教学时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写作,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使学生不怕写作文而喜欢写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所带班级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快提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从点滴做

起,要做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指导,不能急于求成。我在平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曾多次渗透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抓住重点,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艺术,在自己的习作中能很巧妙地运用。在实践中结合生活实际,认真观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及物、景等练习写作。例如,在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时,要求学生留心作者是如何具体地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举止、言语以及内心的活动等。小噶子和小胖墩是如何比赛摔跤的?严监生在临死前的表情举止如何?以及对“凤辣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等。能做到叙事准确,语言精炼,努力做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使人读着感到有震撼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在阅读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分类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及句子,要求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引用,在平淡的语句中增加一些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言及美文佳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拥有足够的语言材料和方法设备,是盖好“仿写大厦”的前提。要引导学生从形式走向内容,在阅读中感受形象进入意境,形成语感,再从内容走向形式,以读促写,内化语言,理清结构,领悟写法,学会表达。在写作时要求学生写出味道,能激发学生写的情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的方法,提升写的效能,体验运用语言的乐趣。“有志者,事竟成。”要想能写出出色的习作,就必须多留心积累,立下志向,定下目标,决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们的习作能力,遇到好的片段,让学生勾画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以备习作时选用。并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领悟、做到博学多才、融会贯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文章

不厌百回改”,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议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要让学生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在互相阅读别人的习作的同时共同提高写作水准,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多看有益的书籍,多阅读好的文章,并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指导学生用小本子把生活中和阅读文章时把可记的东西记录下来。这样从各方面积累写作素材,做到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写的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义,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掌握要点,在逐步模仿中,写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有想象力的习作来。通过指导修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改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作文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 兴趣在学习中非常重要, 作为老师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尤为重要, 下面从课上课下时间探讨一下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增加趣味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 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 发现水并不流出, 纸片也不下落, 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课堂上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 让粉笔和羽毛同时落下, 可以发现粉笔比羽毛落得快的多。对比在牛顿管中同时落下, 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又如在讲“超重与失重”时, 可用“瓶底钻孔的塑料瓶装水自由下落”实验, 按照常规认识, 当塑料瓶和水一起下落时水必漏出, 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 水并没有漏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生, 一起翘首以盼老师的详细解释。

二、在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艺术及个人魅力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 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 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 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 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 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比如, 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 可这样比喻:我们班八十人, 在教室里显得很挤, 容易产生碰撞, 而当我们在操场时, 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教学生动风趣, 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 可向学生说, 当把黑板擦放在你的头顶上十厘米处释放时, 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 若从你头顶上三米处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 “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在讲势能和质量有关时, 可以用粉笔和砖块放在同一高度下落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进行比较, 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师要热爱学生,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 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三、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培养学生多问为什么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 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 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积极加以解释的习惯。例如, 我们看到同名磁极相排斥, 我们思考一下这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 比如”磁悬浮列车”就利用了这个原理。通过引导, 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并想办法加以利用。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篇9: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传递地理信息的容量大、速度快,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知识点多,但面广,往往需要借用地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地理讲课过程中需要插入大量绘图和资料,实现图文转换。多媒体课件包含的地理信息远远大于普通的地理画片、挂图、版图等,而且传递的速度要比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绘画迅速。同时,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声音、图像等多方位刺激,促使学生多感官并用,增进了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记忆、理解。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学习“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时,多媒体动画制作,学生看后一目了然,不仅明确了位置关系,而且了解了各大行星的活动规律。

二、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特点,课堂上利用教具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整天面对一块黑板,难免会出现学习上的过度疲劳,当我拿着地球仪模型走进教室时,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随之迸发出来,想探个究竟的想法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这时,我利用学生对教具产生的兴趣展开演示和学习,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可把教材的难点直观化和简单化,从而学会了经纬线这一难点。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依据地理活动内容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扮演,来深入实际生活进行设身处地的学习地理知识,主动自觉地学习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新知,不断地完善自我,展现自我,使课堂充满活力。例如: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一节,我设计了一节,我是播报员的活动,利用多媒体提供天气预报内容,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每个小组推举一个播报员,进行播报评比活动,看哪个组表现的最好,播得最准确,学生在表达和参与的同时,强化了对天气符号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对地理学科有了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在合作探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很多工作都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要通过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合作互动,培养学生主动自觉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互助精神,更好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交通运输时,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青藏铁路的修建为什么要选择从青海进入西藏?2.假如你要从青岛出发去长江三峡旅游,怎样设计旅游线路最好,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我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结合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和同学相互交流,启发,寻找出一个良好的答案。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又能开动们脑筋,丰富学生的想象农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各种地理活动具有很多的优点

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其次,这些地理活动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学沉闷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从活动中获取相应的地理知识,发挥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积极性。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积极开展多种活动,能够延伸地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积极开展各种地理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各种地理活动具有很多的优点。首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其次,这些地理活动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学沉闷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从活动中获取相应的地理知识,发挥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积极性。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积极开展多种活动,能够延伸地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整体上讲,地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地理游戏活动、地理制作活动、地理观察活动和地理操作活动几种类型。地理游戏活动形式多样灵活,既可以是让学生抢答地理问题,也可以是设置一些拼图游戏,考查学生对地理空间的把握程度。这些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对地理学习的理解和应用,成为一种最简单直观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而后面几种地理活动则为学生亲自体验动手动眼的收获快感。最典型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地理仪器,如温度仪、地址罗盘和雨量计等,让学生对这些常见仪器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拉近地理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初中地理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内,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调查当前生活环境、水资源情况等,让学生以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的形式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形成一种前瞻性的忧患意识,这成为初中地理教学所蕴含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留下了极大空间。

总之,兴趣不是每个人的天赋,而是在生活历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兴趣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认知,只有提高人的认知水平,深刻理解事物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才能激发兴趣的产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常设一个精彩的情景进行引课,自然过渡到新科过程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以极大的兴趣倾注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去,并收到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篇10: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小学网

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点滴》――王红元

篇11: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玉泉学校杨再东

我市在小学全面展开英语教学已快十个年头,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可谓步伐艰难,对学生来说则是步履蹒跚。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个大家有目共睹而且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那就是学生随着学习英语时间的增加,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迅速地减少,到了六年级有的学生便开始出现厌学:上课根本不听讲,也不愿意动口说,课后更不完成家庭作业。到了七年级便对英语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对学习英语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根据教学实践,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情况城区要好些)导致课时安排不足。我再一次培训中,听过编写为我市现行英语教材的一位教育专家说:“2课时根本不可能学好这本书,至少需3课时。”其次,是因课时安排的不足,导致学校和教师宣传不到位,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英语学科是“豆芽科”,可学可不学。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同时家长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三是由于小学英语教学还处在改革试验期,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英语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导致传授知识效率低,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兴趣降低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天我就这个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一

下意见。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英语,他们对于这门新新的学科还感到很好奇,但同时也感到很茫然。当英语老师第一堂英语课走进教室时,他们无不欢喜雀跃,这时你不要认为他们对英语很感兴趣,他们只不过是对这门学科感到好奇罢了,但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颗好奇心,迅速地展开教学内容。尽量全程使用英语教学,让学生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英语语言语境中。在教学中,学生出错是很平常的,教师千万别批评他们,否则会赶跑他们的这颗好奇心。当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采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你的意图,必要时,可直接用中文解释,总之,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英语氛围,使学生快乐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英语兴趣也会随之而培养起来。

二、增加课时量,宣传到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来强化学生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虽已大面积铺开,但其任处于试验改革时期,课时的不足也是学生学不好英语,使之缺乏兴趣的重要因素,各校英语教师要尽量争取学校领导的配合,增加课时。(我校现已增加一课时)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学习英语,教师也有充分的教学时间把知识讲清讲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和家长知道英语学科和语、数学科一样重要,同时布置亲子家庭作业,让家长配合学生完成,督促、检查并签名,例如把把单词读给爸爸妈妈听并签

名;和爸爸妈妈练习课堂上学习的对话等。这样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家长也引起了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不断的强化。

三、完善自我,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用教师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的兴趣。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现在,我市战斗在小学英语教学战线上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半路出家”,自身的英语知识水平不高,英语教育教学经验积累不多,所以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就很有必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英语教学研究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新方法,了解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做到上课不出错语音语调尽可能标准自然,提高教师教学的技术含金量来吸引学生。

2、寓教于乐,组织具有童趣的游戏,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玩是人的天性,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往往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玩的方式,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学习外语法就是根据这一规律创建的。游戏也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前运用游戏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课堂中运用,可以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寓教于乐。课后运用游戏则可以作为一剂调味品,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在欢声笑语中操练巩固所学习的知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交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英语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身的“造血功能。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把一些好的英语学习方法直接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这门功课,这也会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所裨益的。

首先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地养成,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首先自己熟悉课文对话,勾出文中的新单词,并把不理解的词句标出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的习惯,当老师讲到本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应做好笔记,记下短语重点词和句,弄清自己不理解的词句,这使学生对课堂的关注更持久一些,延长了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根据人的遗忘规律,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有很多学生课后不注意及时复习造成对学习的知识过多过快地遗忘,以至于造成想复习而无法进行复习的困惑,所以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应及时地复习教师讲授的知识。

其次是注意积累,搜寻有效的记忆方法。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记忆方法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成败。小学生是初学者对于单词的记忆还只是处于感性阶段,如能引导得当,能发挥他们记忆的潜能。

英语里记忆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结合,有的是发音动觉记忆和书写动觉记忆结合,还有的是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结合、循环记忆和分类记忆结合等等。记忆乃是一种创造,而不是死记和硬记。创造新的记忆方法、方式,总体记忆就会更有生命力和威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多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语言,如去别人家里就想起用英语来问好,去一些公共场所如饭店、银行就想起restaurant、bank等。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创设逼真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尤其是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代表什么。”因此,语言只有在语言情景中才能有意义,创设一个逼真的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情景在英语课堂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创设一个令学生较为喜欢语言情景是让许多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地发展为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走进日常的课堂教学成为了现实,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为英语情景的的创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声像并茂能创设出生动有趣与现实相符的的情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坐在办公室里轻松地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上课所需的课件、图片、影片,运用多媒体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上一篇:安全生产投入台账范文下一篇:寨坪小学庆六一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