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中减轻患者痛苦的实践教学

2023-02-17

在我校的护理教学中, 静脉输液操作实行的是实际操作, 即学生互相扮演患者和护士。教师在示教时, 操作步骤先用流程图记忆法展示给学生再进行实际操作;注意事项用课件展示并逐条进行讲解, 再举例加深理解;操作中的沟通技巧用病历式教学法 (PBL) ;在穿刺和拔针时, 将《护理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2-3 3 7) 所述方法和改进方法均教给学生, 这样, 在练习时用教材所述方法, 考试时用改进方法。通过上述教学方法, 学生较好的掌握了静脉输液操作, 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 静脉输液操作与注意事项[1]

1.1 操作步骤 (包括密闭式输液和开放式输液)

用流程图记忆法, 以板书或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也就是以流程图的形式, 用箭头指向下一步骤, 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具体以密闭式输液为例:准备核对→写输液卡倒贴→套网套去盖→常规消毒瓶塞→据医嘱加药→据病情安排输液顺序→检查输液器质量→将针头插入瓶塞, 关闭调节器→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嘱排尿→备胶布→挂瓶排气取卧位→选静脉垫小枕→扎止血带, 手自然放置→常规消毒皮肤→再次排气核对→取针帽行穿刺→见回血后针头再进少许→固定针柄松止血带, 开调节器→观察通畅再固定→调节滴速, 挂输液卡→整理用物, 取卧位→交代事项定巡视→更换液体瓶时→将第一瓶内输液器拔出插入第二瓶→点滴通畅后离去→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轻揭胶布→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平行, 慢慢向外拔针, 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体外, 并立即用棉球压住穿刺点→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作好记录。

1.2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 输液前, 输液管内的空气要排尽, 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液体瓶, 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 严防空气进入静脉, 造成空气栓塞。

(3) 长期输液者, 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 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4) 特殊药物及刺激性强的药物, 例如甘露醇、含钙药物、含钾药物、锑剂、抗癌药物等可引起组织坏死。应确定针头已刺入静脉内, 才可加入或输入。

(5) 输液瓶内需加药物时, 应根据治疗原则, 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 进行合理安排, 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6) 需连续24小时输液者, 应每天更换输液器。

(7) 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的患者, 局部肢体需用夹板固定, 加强观察。

(8) 对年老、体弱、心、肺、肾疾患的患者, 婴幼儿或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速度宜慢, 一般控制在2 0~4 0滴/分左右或尊医嘱;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适当加快, 一般在4 0~6 0滴/分左右。但需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9) 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患者主诉, 并及时排除输液故障。如针头及输液器有无漏水, 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 管子有无扭曲、受压, 溶液滴的快、慢及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

(10) 输入的液体温度与室温接近, 室温过低时, 应给予热水袋热敷或用加热器, 应用热水袋时要严防烫伤, 热水袋外一定要布套或用毛巾包好后再给患者使用。

(1 1) 严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 如有心悸畏寒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输液, 报告医生及时处置。

2 操作中的沟通技巧

2.1 操作前的准备

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解释与沟通, 是提高患者知情和知晓率的关键, 也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所以, 在操作前, 首先, 作自我介绍, 然后核对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和有效期;其次, 解释操作目的、过程、物品对人体的影响、不适感和减轻法, 维持消毒状态的方法, 留置导管的时限等问题, 再询问是否理解;征得患者同意后, 才准备物品;第三, 再次解释不适感和减轻法的配合, 操作中了解患者的实际感受, 及时给予鼓励, 并调整下一步操作的力度和速度;第四, 操作后给予结束语。

2.2 做好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害怕打针, 对这种害怕心理护士应表示理解, 主动热情地向患者打招呼, 语言要亲切, 态度和蔼, 使患者放松。护士要诚恳耐心地向患者介绍当班负责的医生、护士、用药计划等患者关心的事情, 把患者安顿在整洁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 让患者轻松接受输液。

2.3 使用衬垫

为使穿刺血管充盈, 很多护士将止血带紧紧地捆在患者肢体上, 让患者感到无情的约束与压抑的痛苦。但如果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先围上一层衬垫再扎止血带, 就可以完全消除患者的痛苦与不适。

2.4 合理固定

穿刺成功后如果将左拇指紧紧压在针柄上, 被挤压的针头对局部皮肤组织的牵拉引起的疼痛是较为剧烈的。远加近固定法即进针前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输液器中段, 穿刺好后左拇指轻轻压在针柄上再小心贴胶布 (注意:不能改变进针后针头与皮肤间所成的角度) , 既简单易操作又牢固无痛苦。

2.5 患者需要明明白白的护理

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器械性治疗、检验、用药、心理卫生等知识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2], 调查显示, 95.64%的患者需要这样的解释。因为绝大多数患者在护理行为前都想清楚地了解自己将要承受的护理操作会是怎样的结果。所以, 89.88%的患者和家属肯定了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有效沟通能减轻心理紧张。消除恐惧心理。例如:大妈您好, 我是您的治疗护士某某, 昨晚睡的好吗?早点吃过没有?我一会儿将为您进行静脉输液, 您因患肺部感染, 根据医嘱给您应用头胞噻肟钠, 它有消炎的作用, 你看行吗?行。那我现在去准备一下用物, 您如想去卫生间, 现在可以去, 我们一会儿见。准备好用物后推车至病床旁, 核对床头卡, “某床某某对吗?现在我要给您做输液处置, 您去卫生间了吗?去过了。您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 那我协助您躺好, 这样舒服吗?舒服, 我们就输液了。请把左手伸直, 我给您扎止血带, 紧吗?合适;现在准备穿刺, 进皮肤时有点疼, 进入血管后就不疼了;好, 您的液体已经输好了, 我给您调节滴速为2 0滴/分, 开始时速度给您调的稍慢些, 2 0~3 0分钟后, 如果您没有不适, 我会适当将滴速调快些, 您不必费心自行调节,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挺好的, 那好, 这是呼叫器, 有事儿您随时叫我, 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通过上述例子, 使学生掌握了操作中的沟通技巧。

3 手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

3.1 改进方法

让被穿刺者的手自然放置, 护士用左手将患者被穿刺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 右手食指与拇指前后平行, 持头皮针柄使针头与皮肤成1 5度~2 5度角 (静脉深浅与进针角度成正比) , 从血管正中快速刺入, 见回血后, 针尾再向下压, 使角度小于1 5度后向前送针少许。

3.2 体会

穿刺时握拳影响穿刺者的操作灵活性, 且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大, 需将针头上挑, 患者痛苦大, 而用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 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 患者疼痛减轻。握拳时血管被拉长, 穿刺时若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 松拳后, 由于血管轻微回张, 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 出现穿刺局部慢渗、肿大现象。而, 不握拳时上述现象较少见, 穿刺成功率达9 9%以上, 减少了患者痛苦, 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推广运用。

4 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法的改进

4.1 注意事项

针头纵轴需与血管纵轴平行, 慢慢向外拔针, 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体外, 并立即用棉球或输液贴压住穿刺点。棉球或输液贴应平行于静脉放置。注意:棉球或输液贴应压于静脉穿孔处而不是皮肤穿孔处。然后抬高患肢2~3分钟即可。最后用手折起输液器, 以防回血及污染被褥和地面。此法称为“先慢后快”拔针法。此外再补充说明一点, 拔针前应在针两侧绷紧皮肤, 这一点也很重要。用此法拔针完全无疼痛感觉, 也无出血现象发生。当棉球压针头的压力越大, 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角度越大时, 疼痛和出血的并发症就越严重。

4.2 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 针头在血管腔中呈漂浮状态, 与周围的血管壁并不相接触, 若针尖与血管壁紧密接触时, 输液就会发生速度减慢或停止。当常规快速拔针时, 棉球压住针头, 血管壁也被压瘪, 针头如同小刀刃, 当刀刃与血管壁垂直时, 棉球继续向下加压, 这时针尾再向上提, 向外拔针时, 针头的刀刃就会损伤血管壁而引起疼痛和出血。先慢后快拔针时, 将漂浮状态的针头慢慢向外拔, 血管壁不受损伤, 这就是不引起疼痛和出血的原因。强调针头与血管纵轴平行, 切勿用棉球压针头部, 这一点也是此法的关键之一。

5 严格配伍禁忌

静脉输液的液体要求一定要澄清, 无浑浊、无沉淀、无絮状物及致热原, 故在静脉输液前要仔细核对配伍禁忌表, 有配伍禁忌者不宜应用。

临床工作中, 人们对药物配伍后有浑浊、沉淀或变色等现象视为不能配伍应用, 但对两种药物在配伍后, 虽无浑浊、沉淀等外观的改变, 药物效价却为此而降低这一点没有足够的认识, 故应在药物配伍中仔细检查配伍禁忌表, 无上述情况方可配伍使用。临床上在静脉给药时曾出现过将甲氰咪胍与葡萄糖稀释的先锋必混合后, 出现颗粒状悬浮物的混浊液体, 同时又推入西地兰而造成患者忽然间丧失生命的严重医疗事故。

青霉素类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 在配液中, 不仅不能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而且不可因工作忙碌过早将青霉素配制待用, 以避免降低药效,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青霉素以及其他抗生素都应做到现用现配。

配制药液所用的注射器应按各类药的不同单独使用, 并有使用药物的标记, 以便容易辨认。在注射器配药途中遇到药液喷泄或配药使用次数较多, 应及时更换, 以减少污染, 造成患者在输液途中发生不良反应。

总之, 在对培养的大多数毕业护生的调查中得知, 教师按照:静脉输液操作与注意事项;操作中的沟通技巧;手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法的改进和严格的配伍禁忌这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在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中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对患者的调查中得知, 我校所培养的毕业护生, 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了静脉输液改进方法,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如若操作不当, 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甚至造成生命危险。那么, 作为护理教育者, 在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这是摆在每位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故此,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和护理教学中, 从静脉输液操作与注意事项;操作中的沟通技巧;手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法的改进和严格的配伍禁忌这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静脉输液,减轻痛苦,患者,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2~337.

[2] 桑未心, 林晓云.培养护生护理操作中的沟通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2) :135.

上一篇:“新经济”基本特征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发展方向分析下一篇:塔里木油田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