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2023-01-19

所谓“有效教学”,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有效教学的整体原理证明:情感 (动力系统) 、认知 (操作系统) 两个系统互相配合, 产生总体功能:1+1>2。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 在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时,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 我们做到了以下三点。

1 利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去吸引学生

1.1 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这也是它最吸引学生的地方, 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实验现象千姿百态, 都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学好这门学科的欲望。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作用, 我们除了开全、开足每一个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外, 我们还对课本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 增强了它们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章节增加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能自己设计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等。这样下来, 学生能自始至终地被化学学科深深地吸引住,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化学都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1.2 利用化学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学生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无一不与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食品问题、材料问题等也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原理不断明白, 并能用所学的化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 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认识更多化学问题的欲望。所以我们教学中, 十分注意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只要与学生生活有关的, 能补充就补充, 不能补充的让学生们自行查找, 并撰写科普论文, 在同学间进行传播;遇到有关的材料问题, 我们注意和学生们一起收集相应实物, 共同探讨它们的性能、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等等, 既丰富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增进了学生的化学知识,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3 利用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 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而学习中多次失败、屡遭挫折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产生兴趣低落的情绪;所以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 创设更多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组织教学检测或考试时, 要精心设计试题;把握试题难易度, 不要让学生考得灰溜溜的, 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学不好, 要让他们从考试结果中, 知道自己学到了知识, 有所收获和提高, 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诱发出对学习化学的内在情感动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抓住学习中重点难点, 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及规律,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同时要动之以情耐心辅导,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困难, 获得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2 利用良好的师生情感去感动学生

2.1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对学生而言, 教师的热情隐含在教师的语音、语调和教师的身体语言中。

2.2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从教师那感受到的是“你有能力学好, 你是聪明的,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学生就能加倍努力, 即使失败, 也认为是暂时的。学生会将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内化为自己的期望, 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

2.3 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可信任感

教师们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 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地位或学历证明, 这些只有在学生认识到时才有用。“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一是教师的人格。”学生总是期望教师学识渊博, 教师若满足学生的期待, 则学生可能因感叹而模仿教师、追随教师。“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一个教师若能够让学生追随自己, 也算不易。除了学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人格魅力。“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教育的终极关怀, 总是指向学生的人格, 旨在让学生养成理想的人格, 追求人格完成。而要使学生具有理想的人格, 教师先要有那样的人格。

3 利用教师自身素质去感染学生

3.1 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去感染学生

人格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让学生“信其道”, 就必须以高尚的人格使学生“亲其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循循善诱、一视同仁的师德风范, 作风正派、刚正不阿的个性品格, 都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一个向上的人, 一个正直的人, 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3.2 以教师渊博的知识去打动学生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也理应成为知识的化身。渊博的知识将会使教师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 也将使教师的人格增加无穷的魅力。许许多多知识渊博的教师都深受学生的敬爱, 有的甚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就是因为学生能从这些教师那里得到无穷的知识的甘露。作为一名教师, 要时刻注意对各方面的知识营养的吸收, 用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来武装自己, 就会使学生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产生美好的情感。

3.3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

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种境界, 它能将知识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更能使呆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 从而使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 教师要想使学生真正喜爱上自己所任教的课程, 就必须苦练教学基本功, 以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去征服学生。

事实证明, 只有当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情感以后, 他才有可能用心去学习这门学科, 学习过程中才可能更投入, 并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学好这门学科。当然,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的有效, 仅仅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方方面面, 如 (1) 清晰的教学思路;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 任务导向明确; (4) 学生的投入; (5) 成功率高等等。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勤观察、多思考, 切实抓好每个环节, 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真正的“有效”。

摘要:所谓“有效教学”,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兴趣

上一篇:浅议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评价语下一篇: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