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生培养

2022-09-02

第一篇:小学语文优秀生培养

八年级语文优秀生培养计划

(2013—2014学年)

抓好优秀学生的培养,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且逐步提高,并且通过他们起种子的作用,带动全班的语文学习,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秀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上了八年级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以前多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错误。我们会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的精神,增强信心。

二、鼓励学生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每堂课结束前安排几分钟给学生提问题,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向老师质疑,向权威质疑,也就不断地去探索、学习、提高。要求优秀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便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现在优秀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一个特点,我们将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提高性的自学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我们适当作一些指导。

三、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经常拿着一些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问老师。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我们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四、指导他们自学课外的辅导材料和阅读文章。课本学习的内容不多,学生完成作业后仍有较多的课余时间。我们每周布置一定量的练习和阅读,周末休息也让他们坚持阅读。大量的阅读,使学生能较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词语。此外,也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人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丰富课外知识。

五、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习指导。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我们用课余时间耐心地给予解答,并作学习方法指导,如:如何归纳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

三、学习迁移等。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比课文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六、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鼓励优秀生解答难题。此时,我们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安排优秀生做组长,发挥他们的作用。

七、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有的优秀生思维活跃,反应较快,但考虑问题欠周到,缺乏深度,粗心,易出错;有的优秀生较细心,善于总结归纳知识,但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缺乏大胆质疑。我们将分别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对个别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提高性的练习,强化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芦台第五中学 八年级语文

2013年8月26日

八年级语文优秀生培养计划芦台五中

陈景霞

2013—2014学年)

(

第二篇:小学优秀生培养总结

下面是我对本本班优秀生培养的一点总结: 扎实基础+纯熟技能+良好身心+正确策略=优秀生 第一招:目标不宜过高,从多拿1分做起. 优秀生的成功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如果要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一般来讲不太可能,但是"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却容易做到。千万不要小看卷面上的1分和练习中的1题,高分与低分,有时就是一分或一题之差。

很多学生意识不到"1分和1题"的重要性,其实它足以改变一次考试的成绩,甚至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只要每科用心做好每一道题,努力提高1分,总成绩就会是一个大的进步。

如何才能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呢?

第一,要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 第二,要清除屡犯重复错误的毛病; 第三,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

第四,改正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的错误; 第五,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 第六,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 第七,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用时; 第八,提高书写质量;

第九,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 第十,严格遵守题目的要求。

做到以上几点,多拿一分、多对一题就不是难事了。 第二招:重复做题有必要,但要善于记录,以期取得高分. 一些学生认为,重复做题没有意义,这其实并不全面。有些题目对自己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有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关键,这类题目就有必要多次重复去做。

另外,上课时记录老师的"启迪",做题时记录"实战的心得",评改时记录老师的订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绩的方法,特别是做题时遇到的难点、所需的时间,所犯的错误,这些对于提高自我、避免重复犯错非常有用。会做的题目不做错,不会做的题目争取做出来。解题要想得快,算得准,写得清。

第三招:学了、知了、做了还要"拿了". 不少学生"学了"(学了知识)、"知了"(了解了知识),也"做了"(做了习题),但考试时就是拿不到高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任何知识从学习到应用、再到转化为一个人的能力,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所以学生不要以为"学了、知了、做了"就一定能"拿了"。"学了、知了、做了"只是量变的积累,而"拿了"才是质变的提升,所以考生要明确以拿分为目标,不要仅仅满足于前面的付出,而忽略了后面的收获。

解决"付出却无回报"的问题,考生要找出自己拿不到分的具体原因,究竟是掌握概念出了问题、理解原理出了问题、答题规范出了问题,还是运用过程中出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就会收获颇丰。

一般来讲,存在这样问题的同学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只要突破运用这个"瓶颈",成绩就会提高一个档次。 第四招: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 对于优秀生来说,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要学会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考察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类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其次是学会将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考点知识是很抽象的,要具体通过题目才能得以体现。最后就是学会把缺漏的知识变成新增知识,把残缺的知识变成系统知识,也就是查缺补漏,综合运用。

第五招:做好信息搜集也是成功关键. 平时学习中,要善于结合学习内容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要及时总结错题(并写出错因)、难题(写出突破口)、好题(好在什么地方)、典型题(典型在什么地方),并且相互之间还要交流错题集。

第六招:吃好"正餐",及时完成自己的所有任务. 这里的"正餐"指的就是学习以"正课"、"正题"为主。所谓"正课",是针对目前许多学生存在的上课内容、目标错位现象而言的。比如学生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习题,不但课没有上好,做题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白白浪费时间。

其次是使用适合考生的"正题",集中精力做"好题"。应按照老师给指定或编写参考资料和习题,这些习题是老师教学经验的总结,比自己找的其他题目更有价值。

第七招:及时与同学、老师、父母诚心交流,并向对方倾诉自己的困惑与心里的想法。并主动寻求帮助。交流往往会使你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八招:要有健康的身心和良性的竞争机制。

优秀生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强,而且容易自负、骄傲、自满、嫉妒等不足和不良心态,同学们要记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更何况平时的考试又不像中、高考那样是人生的转折点,因此优秀生同学不要太容易满足,更不可患得患失,考得好时得意忘形,考得不好时一蹶不振,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方可成功,才能避免成绩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考得好,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要更加谨慎;考得不好,要自我安慰自己,并且暗下决心,在跌倒的地方再次爬起来。另外,“合作共赢”已被当前社会认可,在学校中尤其是优秀生云集的班级里,彼此之间也要互相询问问题,相互交流学法,共同提高,要杜绝封闭,自私的现象,就象上文所说要有“良好的身心”。另外还要记住”莫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小事烦心”!

第三篇:小学优秀生培养计划

培养优秀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老师所期望的“优秀生”。另一方面,中考是选拔性考试,特别是一些名校更是优中选优,数学又是容易得高分的学科,因此在保证大面积丰收的前提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优秀生就特别重要。下面我在优秀生培养方面的一些计划:

第一、及早定苗子,从基础抓起

优秀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好的,所以应及早定苗子,及早培养。上学期就通过学生平时的作业、听课情况,观察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点、智力水平等情况,再结合大小考试的成绩选拔培养对象。

第二、引导优秀生树立远大理想

一般说来,优秀生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就往往使一些优秀生不求上进。因此,要让这些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老师应从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要让优秀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起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

第三、激励优秀生超越自我

激励优秀生超越自我的要点,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第四、训练优秀生受挫心理

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优秀生们,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容易滋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优化优秀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优秀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训练并强化优秀生的受挫心理,首先不可将优秀生在班上特殊化,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其次,我们可以针对优秀生设计一些较难的训练题,让他们经受一定的磨练,以后才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

第五、优秀生培养的途径

我对优秀生采取平时关注与专题辅导、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利用上课、辅导、作业批改等途径对优秀生加以关注,要针对他们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解决,。平时的作业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本节所学知识的直接运用,要求每一位学生做的。选做题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的,是把知识进行内化、转化、提高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优秀生的必做题,长期坚持,优秀生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另外培养优秀生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看一些课外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数学兴趣获得开拓性发展,产生自觉探求数学问题的强大动力。主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总结一些规律性东西,或进行一些学法指导。

第四篇: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六台中心学校

现在的时代是飞速发展,创新的时代,科技在创新,文化在创新,经济在创新,各行各业都在创新,教育创新也是迫在眉睫,只有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它是一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衔接、相沟通才能达成的任务,但是这项任务的奠基工程无疑落在基础教育上。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大主题。

几年来学校如火如荼地实施素质教育,并把创新教育作为了核心发展内容。作为一名新时的教育工作者 ,深知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多年来,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入了误区,教师教得死,学生学得死,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教学路子走,很少有思维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也很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鼓励那些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如今,新课标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深化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全国教育工作者都应朝着这盏指明灯永往直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鲜活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的课题。本人试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陶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主导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自身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关键取决于语文教师能否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走出“讲授式”教学和“应试式”教学的误区。“讲授式”和“应试式”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而且也扼杀了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需要, 解放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冲破传统教学框框,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教师的讲授要画龙点睛,能启发学生思考,关注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要从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人文性的开掘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力。

二、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两个方面。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创新意识主要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等因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如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问一问学生见过的树叶有什么形状和颜色,当学生回答树叶有“圆的”、“长的”、几种形状,“红”、“黄”、“绿”几种颜色后,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在“画”字下加一个着重号“.”,以唤起学生学习课文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要有质疑精神。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用绳子绕车轮一周,折成相等的三折,发现每段比圆轮的直径要长,因而对《周髀算经》中“径一周三”的定论产生了怀疑,终于得出了世界上最早精确到七位数的圆周率。正是这种怀疑和挑战的精神,导致了伟大的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如在教学《春晓》一课,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设问质疑,把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问提出来,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经过归纳,学生提出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1)“春眠不觉晓”,说明睡得很香,那么究竟是早上睡得香,还是晚上睡得香呢? (2)“花落知多少”,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老师让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要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有效提高了质疑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新个性决定了人们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众多人格特性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独立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多种思维。

“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创造性思维就是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根据小学教学实际,主要培养以下三种思维:

1.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板书、幻灯、挂图、放录像、电脑等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训练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同时,学生在看中观察力也得到了增强。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在一个杯子里装了小半杯水,把盛了水的杯子放在讲桌上,让一个个子不高的学生把手伸进杯子试一试,够不到水,老师让他们把桌上的小石子放进杯里一些,水位升高了,这个同学再把手伸进杯子,水没过了他的手指。通过这一演示,学生们很容易地理解了乌鸦是多么聪明,同时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件事提出几种不问的处理办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它接下去会怎样做呢?每个学生至少要替乌鸦想出两种做法。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想出了许多办法,大家的思维都得到了训练。让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陶行知先生是提倡创造教育的,他主张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言论自由。比如我在教完《将相和》后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机智勇敢的蔺相如,也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勇于认错的廉颇,但有一位学生发言却与众不同,他喜欢赵王大胆任用人才。观点鲜明,记述清楚,有理有据,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另外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你很会思考,这是可贵的品质。”学生有新奇的见解,作为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并帮助说明新奇在何处,以“抛砖引玉”,引出更多新奇的见解,这其实就是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3.发展逆向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逆向思维由于朝着与人们思维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因而它容易获得与众不同的理解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将教材里的因果系颠倒,引导学生由果溯因,进行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培养和训练。例如,在学生理解了《草船借箭》的内容后,让学生想一想:诸葛亮果真在三天之内造出了十万支箭,以后周瑜对他的态度会不会改变呢?这样,引导学生由果溯因,可以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新时代教育的神圣使命,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从小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多给他们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小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从小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方法颇多,且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此,广大语文教师怠慢不得。

第五篇: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培养通用版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情感培养教学出现的问题

1.语文教师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欠佳,找不到正确的培养方向由于情感的提炼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主观意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缺乏一定的了解,其自身的情感调控能力也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培养,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找不到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培养方法。2.教学模式不够灵活,限制学生情感表达的途径对于小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式的定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小学生性格多种多样,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即使语文教师有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意识,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所以就出现教师盲目培养的现象,部分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过多的灌输给学生学术性的情感描述,或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失去了探寻个人情感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领悟诗词之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语言简练,拥有优美的韵律,通过对景物、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或者当时的心情。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容,除了掌握古字词的含义、作用以及古诗的中心思想外,还要学会如何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情感,要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养成一种提炼诗词情感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将它的情感、语言等元素领悟出来,或者通过相应的手段发挥古诗词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选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在这首诗中利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词将自己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候喜极而泣的心情,又运用“即从”、“穿”、“便下”、“向”等动词来描述自己幻想中归家的情境,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表演古诗词来领悟其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古诗词,对于这些古诗词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诗词中的内容进行演绎,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例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描写的是儿童生活的场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表演时,主要注重对后两句的演绎,在保证学生对古诗的意思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制造一种乡村春季的意境来协助学生进行表演,比如可以播放一些春意盎然的音乐或者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春景,在现场找几位衣着比较艳丽的学生在表演春天的花花草草,通过一些小动作的提示,使学生的表演生动活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情与景的真实再现,深切感受到童趣与春天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乡村情趣的喜爱之情。3.通过“画诗”来培养学生情感同上文中的表演诗词相同,对于诗词中情感的领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的形式来实现。图画中的色彩、线条、人物的表情也是可以展现诗人情感的途径之一,所以如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将其描画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情感培养方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是表达诗人情感的主要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前两句中“生”和“挂”的描述来对这首诗的场景进行描画,画出瀑布的珠帘垂空,通过教师的引导,在雄起壮丽的“情景再现”中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验诗人创作时开阔的胸襟和超俗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优秀的古诗词,都是在作者内心饱含丰富的情感时创作出来的,学者们就是要在作品中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将这种情感的表达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情感调理能力,科学利用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中深层掌握古诗词的学习能力。

上一篇:小学下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型组织建设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