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

2024-04-21

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共8篇)

篇1: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阅读,它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各方面的教学。而朗读又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一.二年级.,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新课标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就是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总的要求。在我历年来的语文朗读教学中,我发现: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些启示。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同时我还发现,朗读训练要想取得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首先,读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初读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精读训练要通过师生的活动交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到流利的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和优化组合各种形式的读,以求得最佳的效果;其次,训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例如许多教师用得比较多的“开火车”、指名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还可以互相推荐、发出邀请等,让学生感觉师生之间只是在交流而不是严肃地教与学。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趣味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益。

二、重视领悟体验。

朗读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朗读教学中,老师要创设读的情境,给足读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读的帮助,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读中体会、不断感悟。近年来,许多语文教师注意到读的训练,并形成一些常规的朗读技巧指导方法:给句子或词语提示重读、停顿等,这对于低年级或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也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这样做往往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情感。所以,朗读训练应让学生多自读、主悟、自赏,读中领悟文意,读中体验文情。

三、不吝肯定鼓励。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书的评价语要既恰如其分,又妙语生花,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 “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情感.总之,朗读教学还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篇2: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六台中心学校

现在的时代是飞速发展,创新的时代,科技在创新,文化在创新,经济在创新,各行各业都在创新,教育创新也是迫在眉睫,只有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它是一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衔接、相沟通才能达成的任务,但是这项任务的奠基工程无疑落在基础教育上。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大主题。

几年来学校如火如荼地实施素质教育,并把创新教育作为了核心发展内容。作为一名新时的教育工作者,深知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多年来,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入了误区,教师教得死,学生学得死,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教学路子走,很少有思维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也很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鼓励那些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如今,新课标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深化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全国教育工作者都应朝着这盏指明灯永往直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鲜活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的课题。本人试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陶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主导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自身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关键取决于语文教师能否从旧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走出“讲授式”教学和“应试式”教学的误区。“讲授式”和“应试式”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而且也扼杀了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需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冲破传统教学框框,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教师的讲授要画龙点睛,能启发学生思考,关注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要从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人文性的开掘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力。

二、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两个方面。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创新意识主要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等因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如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问一问学生见过的树叶有什么形状和颜色,当学生回答树叶有“圆的”、“长的”、几种形状,“红”、“黄”、“绿”几种颜色后,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在“画”字下加一个着重号“.”,以唤起学生学习课文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要有质疑精神。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用绳子绕车轮一周,折成相等的三折,发现每段比圆轮的直径要长,因而对《周髀算经》中“径一周三”的定论产生了怀疑,终于得出了世界上最早精确到七位数的圆周率。正是这种怀疑和挑战的精神,导致了伟大的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如在教学《春晓》一课,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设问质疑,把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问提出来,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经过归纳,学生提出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1)“春眠不觉晓”,说明睡得很香,那么究竟是早上睡得香,还是晚上睡得香呢?(2)“花落知多少”,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老师让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要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有效提高了质疑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新个性决定了人们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众多人格特性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独立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多种思维。

“为创造性而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创造性思维就是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根据小学教学实际,主要培养以下三种思维:

1.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板书、幻灯、挂图、放录像、电脑等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训练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同时,学生在看中观察力也得到了增强。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在一个杯子里装了小半杯水,把盛了水的杯子放在讲桌上,让一个个子不高的学生把手伸进杯子试一试,够不到水,老师让他们把桌上的小石子放进杯里一些,水位升高了,这个同学再把手伸进杯子,水没过了他的手指。通过这一演示,学生们很容易地理解了乌鸦是多么聪明,同时形象思维得到发展。2.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件事提出几种不问的处理办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它接下去会怎样做呢?每个学生至少要替乌鸦想出两种做法。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想出了许多办法,大家的思维都得到了训练。让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陶行知先生是提倡创造教育的,他主张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言论自由。比如我在教完《将相和》后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机智勇敢的蔺相如,也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勇于认错的廉颇,但有一位学生发言却与众不同,他喜欢赵王大胆任用人才。观点鲜明,记述清楚,有理有据,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另外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你很会思考,这是可贵的品质。”学生有新奇的见解,作为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并帮助说明新奇在何处,以“抛砖引玉”,引出更多新奇的见解,这其实就是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3.发展逆向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逆向思维由于朝着与人们思维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因而它容易获得与众不同的理解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将教材里的因果系颠倒,引导学生由果溯因,进行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培养和训练。例如,在学生理解了《草船借箭》的内容后,让学生想一想:诸葛亮果真在三天之内造出了十万支箭,以后周瑜对他的态度会不会改变呢?这样,引导学生由果溯因,可以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篇3: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 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 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二、积极预习,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字典。每次上新课之前, 我总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 遇到不认识的字, 要看准字形, 在字典上查找字音, 先“读”为快。要求学生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 朗读过程中不能添字也不能减字, 不颠倒重复字词, 严格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 预习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顺应了部分小学生好动、多动的生理习惯。

三、以精彩的范读, 激发学生模仿式朗读的兴趣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激昂, 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老师的范读, 能引起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引发他们的共鸣,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 领悟能力低, 但模仿能力强, 抓住这一特点, 在教课文朗读时, 先让学生通过多听几遍录音, 把语音读准, 把重音、停顿读好, 掌握好轻重缓急, 然后再做好范读, 激发学生模仿式朗读的兴趣。

四、反复诵读, 使诵读深入学生心中

在教学古诗时, 我总是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 然后采用领读、赛读、唱读、扮演小诗人读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之后再次让学生诵读, 使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反复诵读时感情也会更进一层, 而反复诵读又会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作为一种学习、鉴赏的方法, 吟诵对学生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创设体验情境, 读出真实感情

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写道:“学者求神气, 而得之音节, 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进一步写道:“积字成句, 积句成章, 积章成篇, 合而读之, 音节见矣, 歌儿诵之, 神气出矣。”只有读准了字句, 才能掌握音节;只有熟练朗读, 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 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出“神气”, 与文掌产生共鸣, 并内化形成自己的情感意志。也就是说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学, 然后再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正如小学第十一册语文课本“读写例话”中所要求学生试着做到的:“把心放到文章中去,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学生, 尤其农村的小学生生活面窄, 不可能一下子唤起那么多包含在文字中的生活场景, 也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时我们就要领着学生们去读。一篇文章, 在熟读几遍以后, 我就要求学生放下课本认真想一想, 仔细揣摩一下文章的思想感情, 并相互探究从课文中获得的不同的真切感受。任何一篇文章, 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 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稍显含蓄的感情, 只有读者用心去读, 才能深切感受到“其中味”。在朗读过程中, 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所熟知的生活场景或画面, 读“山”能有“峨峨兮若泰山”之感, 读“水”能有“洋洋兮若江河”的怀想。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它是最适合朗读和吟诵的。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 掌握最牢。在语文教学中, 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章, 我觉得都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 充分地读, 在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内心的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 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目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 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 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 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 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摘要:朗读是一种需要发出声音的阅读方式, 无疑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是阅读的起点。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培养

参考文献

[1]马俊华.浅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 2008, (07) .

[2]纪德松.浅谈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08) .

[3]林淑英.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朗读训练[J].南平师专学报, 2007, (03) .

[4]张校铭.朗读——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J].成才之路, 2010, (03) .

[5]林锦玉.浅谈朗读教学[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 (S2) .

篇4:小学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欣赏美感;体会美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51-01

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桂林山水教学实录,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能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

2、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四、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

篇5: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

二、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调动主动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搞好阅读的`信心。调动主动阅读的兴趣,拓宽阅读的范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并保证阅读的时间。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必须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这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轻松面对语文学习,收益也是颇大的。

三、课前放手预读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要使学生养成遇到困难时主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这就要求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教学论文 )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标明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和字词,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根据语言特色,摘抄课文中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好的开头、结尾,警句格言等。其次教师应检查预习情况,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说预习中懂得哪些内容,遇到哪些问题。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收获应给予肯定,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学的潜能,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和能力。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

小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例如在划分段落的教学中,学生因运用分段方法不同而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裁判谁对谁错,或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展示各自的思路及理由,借助讨论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使学生领悟如何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真谛。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六、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篇6: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增城市清燕小学赖伟雄

【摘要】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识字和阅读等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只有对语文学科产生了兴趣,才不会把它当成负担,反而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自觉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能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从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形成。

以疑激趣。“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学的欲望和兴趣。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要学生注意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如:在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少年周恩来树立为什么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为什么而刻苦学习的目标?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抓住主要问题来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较好,很快便弄清课文的本意。

以境引趣。小学语文所选的文章,很多是写人或写景为主。在讲授写景的文章时,我注意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情境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如在《珍珠泉》、《桂 1

林山水》等的教学中,我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听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

以读生趣。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感情真挚、热情洋溢的语言,让人听了如坐春风;高低转折、抑扬顿挫的语言,让人听了得到美的享受;气势恢弘、铿锵有力的语言,让人听了激情昂扬,受到鼓舞。因此,利用语言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在教《检阅》一文时,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取“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和“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学生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自己动脑,自己摸索,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它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强化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因此,我注意提出预习的要求,讲清预习好处的道理,教会学生分三个层次进行预习:第一层是通读感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物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学习生字等,为理解课文作铺垫。第二层是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第三层是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如:我在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前,学生按照预习方法,各自进行预习。上课前我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多数学生都能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本文是一个小故事,主要是以村庄的前后变化的对比来展开故事的;本文是按时间的顺序写;写作特点: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叙述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等。

自我探索,打好了定向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有疑问,什么地方还不会,都心中有数。听课时,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理解的问题上,特别是不懂的地方,学生更专心听讲。这样,教师讲课更注意定向,更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我上题为《生命生命》的公开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上课前我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多数学生都懂得听心跳感受生命的存在;对怎样的生活态度或方式就是在“白白糟蹋它”有疑问;对怎样珍惜生命不会理解,师生都心中有数。我上课时,重点讲的内容就有:①珍惜时间;②造福他人,帮助有困难的人;③坚强乐观,不自暴自弃;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惜生命,善待自己,才能珍惜生命。学生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专心听课,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三、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自学之路的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

如在《画杨桃》一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自学的路子进行自学。首次读文,学生都很自觉地边读边画出生字、词,然后用字、词典排查生字。大部分同学会认“嘱、审、肃、响、悦、诲”6个生字;会写“叮、嘱、排、靠、幅、审、肃、响、悦、熟、悉、诲”12个字;会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响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二次读文,学生能边读边思考,划出文章的层、段,并有不少学生懂得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讲父亲教“我”画画: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第二至十八自然段:讲“我”在图画课上根据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第十九自然段:讲老师和父亲的话,使“我”一生受用。梳理完文章后,再一次读课文,最后归纳出:课文主要讲“我”在图画课上,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都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使我们懂得了在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学生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运用所学方法,去自学不同类型的短文,读懂短文。不断探究,使自学能力逐步提高。

实践证明,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只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养成预习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开展了自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而且逐渐形成了:“主动学、动脑思、学踏实、学方法、勤实践、好又精”的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7:小学语文 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作为小学基础课程的语文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作个探讨。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同时,力求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研究性学习。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巧妙激疑问难,诱发创造个性。

第 页 1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让学生根据句子学提问,先找出献血前和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再根据这些句子提问,估计学生会问:阮恒为什么输血时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脸?他摇头表示不疼,既然不疼,那为什么要啜泣呢?又摇头也表示不疼,而且抽血是不会疼的,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这样痛苦?让学生在疑问中去探索,在不断探索中去创新、发展,从而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又如在小学语文第八册中《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学生在学习时会提出,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艺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有什么用处呢?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火种,他可以促进思维展开、蔓延,第 页 2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语)设置疑问、解决疑问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要有质疑习惯。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我们要善于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之茅塞顿开。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两处用到“幸福”,学生读时一眼晃过,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质疑句中的两个“幸福”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

二、提倡自主学习,促进创新思维。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第 页 3

这样的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学习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的“教”牵着学生的“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是学习的铺体,应该处于学习的次要地位。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从铺”。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对理解课文的意义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己快速地阅读课文,然后给每个小段落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找出自己最欣赏的一段来讲讲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培养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再次,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第 页 4

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主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三、充分解放学生,发挥学生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支配者。学生学习最简单的方法是多读、多看、多写。要学生能够多读、多看、多写,就要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口、手、脑。

解放学生的口。《课程标准》中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是传统教学认为:课堂安静,学生认真听讲,不小声说话、不做小动作,这就是好课堂。其实不然,它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会抑制学生想像力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解放学生的口,加强说的训练,多问为什么,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精讲,把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并且要注重学生口头表

第 页 5

达能力的培养。

解放学生的手。就是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在小学阶段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语文教学中的动手,要求学生不仅会写字,还要把字写对、写美观。在其它方面,动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只有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才能培养自己的独特思维,才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学生实验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可将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索实验。在实验中应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安排步骤,再引导分析 出可行性和优劣。要鼓励学生自己找原因,自己排除故障。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力。

解放学生的脑。心理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尝到克服困难的满足与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求学生必须按自己的思维去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大脑,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充分解放自己,自己能够自主地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能够自主地处理学习与玩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方向上前进。

四、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

第 页 6

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教《草原》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壮阔锦锈的草原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还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草原上会出现的各种声响:叭叭的鞭子声,得得的马蹄声,哞哞的牛羊声。在这声、色交融的图画里,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也和作者一起骑着骏马,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扬鞭驰骋,那该多好啊!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学《瀑布》,先让学生观察黄果树瀑布的画面(挂图

第 页 7

或幻灯片),感受到瀑布的雄伟气势,再学习新课。又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先播放歌曲,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再引入新课等。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努力地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法,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此,设计好引入情境是语文课教学的关键。如一位教师教学《蛇与庄稼》,在板书课题后,学生意想 不到教师这样发问:“你们怕蛇吗?”大多数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教师把话题一转,又提出新的问题:“课文里写有个地方没有蛇,农民特意去外地买蛇养,这是什么道理?”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质疑设问。学贵有疑。运用质疑的方式,提出疑问,促使学生探求答案,开动脑筋,活跃他们的思维。

五、课堂内外延伸,提供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科学、第 页 8

艺术小组或社会调查等等,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这实践活动中与人们的交流又是创造性认识产生的重要条件。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如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出外“踏青”。春天,带着学生到山坡上,田野上去寻找春天的气息,让学生能从中体味到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素材,由学生自己去根据的需要而自主地学习。这样由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中,有更多的话可写、可说,同时也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

又如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制定活动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搜集、整理资料,然后开展一次“看谁的故事好”的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所读到的、听到的或经历过的有趣的故事用

第 页 9

自己的话在班会中讲出来。这样一来,即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胆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也迅猛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许多,如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引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进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主要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③新寒《创新教育文荟》,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4月

④《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

第 10

篇8: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 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 如何遣词造句, 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 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中, 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要摈弃功利, 褪尽修饰, 删繁就简, 回归常态。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 简约的教学内容, 简化的教学环节, 简便的教学方法, 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 简简单单教语文, 完完全全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教学应该走在语文路上, 将视野对准语文的本体, 把握语文的实质, 彰显语文的价值,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还是以读为例。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教师来说, 教授一篇课文, 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 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要这么写, 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换一种写法行不行, 效果有什么不同。有没有这个语文意识, 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这个意识, 语文学习的效果就好, 进步就快。没有这个意识, 收获就少, 进步就慢。

现在, 在语文教学中, 语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怎么培养语感, 大家并没有一致的认识。我认为, 语感就是语文意识的直觉形式, 它就是语文意识不断丰富、提高、强化的结果。语文意识的养成对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的养成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阅读给人以智慧, 给人创造力。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加以方法上的指点。阅读就仿佛是一粒火种, 只要时机适当, 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因此, 我们要注意鼓励学生。难以想象, 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 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所以,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力争读透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

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字, 掌握技巧, 从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 使鉴赏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修养过程。

作为一名学生, 能独立阅读非常重要。而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家长问卷调查, 我了解到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经过反复构思, 我设想了一套量化表格, 由“阅读规划表”、“阅读摘抄卡”、“天天阅读登记表”等组成。动员家长参与, 适时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 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诵读活动等, 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

三、注意作文教学的过程性指导

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 应该是“构思、起草、修改和成文”的过程。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写作前的启发和写作成文后的评价与反馈, 对于写作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的指导还不深入。学生作文兴趣普遍不高, 作文的质量不够理想, 从教师这一块来看,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即过程性指导。因此, 要改变现在作文教学的现状,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就必须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也就是说, 作文, 要把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与学生的写作实践进行面对面的碰撞, 在学生的思维上产生影响。那么, 这其中有哪些可以运用的方法呢?举例如下:

(1) 注重“两记”。坚持让学生写好“两记”, 即日记和读书笔记, 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并积累写作素材。 (2) 现身说法。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以“下水”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学生交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 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得到教训。 (3) 典型展示。让学生在和别人交流写作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注重评优激励, 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 放大细节。对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铺演和解剖, 让学生在放大的镜头中发现问题, 在反复的历练中揣摩要领, 领悟规律。 (5) 现场提升。让学生在修改和调整中获得过程性的体验, 在动态比照中获得强烈的学习刺激, 鼓励合作, 提高作文质量。

总之, 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地发挥效用, 发挥老师的导师功能, 就一定要想办法去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而不能只是讲孤立的知识, 悬空的技巧。

四、持之以恒抓写字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写字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从修订大纲到课程标准, 十分重视写字, 强调打好基础, 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 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体现了加强写字, 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个人认为美好的字体可以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

现代人不可能像汉朝书法家张芝那样天天洗砚台, 把池塘水洗黑了, 更不可能像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 单身居寺楼一练就是三十年。眼下的孩子几乎全是独生子女, 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坚持有效地练字, 至关重要。而练字比较枯燥、乏味。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为了让学生学好, 必须使他们好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兴趣的地位和作用, 本人尝试了以下几种激趣法, 效果较好:

上一篇:创园林城市宣传总结下一篇:教你14招,让你每天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