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2022-07-21

第一篇: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浅谈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的背景下催生的。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路爱国人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义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于是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领导着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内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了无产阶级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如果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如果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如果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理论的理论;如果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和理论。试想如果党脱离了实践、没有以实践为基础;如果党脱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对实践经验的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不会有人民迎来曙光的幸福的一刻。

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相比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了起来。政治上,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是与当时中国国情和革命任务相适应的。要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就必须要联合各阶级的力量,而革命胜利的成果需要由全体人民共享,各革命阶级都能分一杯羹,这也是争取和笼络阶级力量以反帝反封建的必需手段。新民民主义革命是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阶段,也是必由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只是中国共产党的阶段目标,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最终目标。经济上,要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封建地主所有制度极不合理,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广大农民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靠租地遭受地主残酷的压榨和剥削,农民生活苦不堪言。同样的,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也造成了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村贫穷和落后。于是进行土地革命极为重要,党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上,必须要有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科学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外来文化,要吸收借鉴,博采众长。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要抵制一切封建和迷信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创作的源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最后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的前提下,有效地运用这三个法宝,于是得以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篇: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必然性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正文: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

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中国革命的胜利,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

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

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

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属于剥削阶级,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受到这些势力的压迫,这决定着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而且具有革命的软弱性、革命不彻底性和动摇性,所以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争取革命最后胜利的任务。

中国资产阶级像中国农民阶级一样一旦取得革命的初步胜利,一旦夺取国家政权,其领导人就必然要停止和背叛革命,背叛他们原来所属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所不同的是,他们属于剥削阶级,比农民更自私自利,而且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们一旦取得国家权力,必然是掌握绝大多数资源和权力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势力有着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独裁专制,必然要实行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剥削压迫的带有封建主义性质的资产阶级专政。无论帝国主义还是中国封建主义势力他们都不许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真正强大起来,成为与他们抗衡和竞争的力量,让与封建主义联系密切极其腐朽的官僚买办大资产阶级作为他们的势力代表独裁专制,压制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正是中国封建主义势力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因此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宿命,决定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他们担负不起领导中国革命推动中国历

史前进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要夺取最后胜利,只能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而且要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依靠社会主义的不断革命才能最后成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夺取国家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属历史的必然。中国人民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这一成果为基础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不断革命,才能巩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才能继续推进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任务,包括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里实现资产阶级无法实现的彻底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

总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历史发展阶段论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完整的不断革命过程,是中国革命历史选择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最后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必然历史选择,它们是前后相继不可分割的彻底革命过程,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毛主席为代表的完整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一系列革命理论和实践最后得出的必然历史结论。

参考文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著.—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第三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摘要:中国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及以后迅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了的政治力量并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革命领导阶级的作用,并且很快有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本论文通过三方面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领导权问题: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原因;

三、无产阶级如何保持在民主革命中得领导权。对中国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提供了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 中国革命 无产阶级 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而言的,其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高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革命领导权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移的这种历史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含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由历史的必然选择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在经济

地位上的软弱性,造就了其政治上的妥协性;有产者的地位造就了其在政治上的保守性。同时,资产阶级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革命纲领和知道思想,更没有想到要发动工农。这就注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

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其他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成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性比任何阶级都彻底,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中国的资产工人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了解农民的要求,能结成紧密的工农联盟,增强了自身力量;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分布集中,纪律性较强,便于组织,形成强大的力量。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以马克思主列宁主义为知道思想,能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运动的条件、进程和结局,能够制定正确的

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前列,把革命一步一步引向胜利。

最喜爱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必须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坚持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一个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第四篇:建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研究论纲

[内容摘要] 美学亟待建构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该体系称,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走向审美。主要包括:

1、审美经验;人在物质实践中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和体验;

2、审美需要:人于审美经验中形成的对实现自我、观照自我的精神欲求;

3、审美实践:人作为主体在审美需要驱动下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

4、审美价值:由来于审美实践的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

5、审美欣赏: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价值而实行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6、美感: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价值的审美体验所获致的感情愉悦 ;

7、美: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审美价值的审美评价中所达到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 审美经验

审美需要

审美实践

审美价值

审美欣赏

美感

美 迄今为止,人类建构的美学体系无一不是失败的记录,美学亟待建构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该体系认为,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走向审美。主要包括:

1、审美经验:人在物质实践过程中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作为、感受和体验;

2、审美需要:由来于审美经验的人对实现自我、观照自我的内在欲望和精神需求;

3、审美实践:审美需要驱动下人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

4、审美价值:由审美实践确立的自然作为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

5、审美欣赏: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价值所进行、实施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6、美感:人作为 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而获致的一种感情愉悦、精神满足;

7、美: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审美价值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自我意识。现提纲挈领,扼要分述如下:

一、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人在物质实践过程中产生、形成的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和体验,也是人最初培植审美能力、获得审美意识等的具体客观经过与主观心路历程。 在一些物质实践过程中,由于某种程度体现着人的自由意志、创造精神和本质力量等,实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获得了美感愉悦,形成了审美意识等。而所有这些,便构成了人类基本的审美经验。比如,人类社会之初就没有独立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内在于物质实践并与物质实践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那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就是人类最初的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只是人在物质实践过程中生成、展开的 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作为、感受和体验,因而它是零碎的,残缺的,非系统的,它不含我们通常所讲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活动,即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后从物质实践中分离、独立出来的具有崇高意义和神圣价值的审美实践、审美欣赏,它具有狭义性。 从审美维度看,由于审美经验尚处在人审美活动的启蒙和初始阶段,缺乏相应的和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和理论指导,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但审美经验绝非无足轻重。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同样,审美源自非审美,即物质实践,具体地说,就是物质实践所蕴含的这种审美经验。通过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审美经验,人才逐渐产生了一种强烈和巨大的审美需要,具有了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具备了相应的审美能力,审美水平等等。而凡这一切,显然才为我们通常所讲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活动即审美实践、审美欣赏的生发、开展等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否则,没有审美需要,人的审美实践、审美欣赏还有何根据?没有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等,人又如何进行审美实践、审美欣赏?当然,通过这种审美实践、审美欣赏,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等又会不断受到检验,有所扩展,得到强化,趋向完善。 [!--empirenews.page--]审美经验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人类对人的审美活动的认识最终由先验走向科学。

二、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人高级的精神需要,心理欲求,其核心、实质,就是人要在大千世界实现自我,确证 自我,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 人生在世,首先要维持肉体存在,于是有低级的物质需要;但人活着,还要实现自我,活出自己,充分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于是又有神圣的审美需要。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在审美经验中,人实现了自我,确证了自我,感受和体认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会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领受到一份生命的丰盈、饱满与充实。而这一情况如此反复多次,在人的思想、心理上不断沉淀下来,凝定下来,人的审美需要就渐渐地、自然而然地萌动或产生。 审美需要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仅仅为生存而劳动,而思想,人就把自己降低到了动物的层次和水平。人还有审美需要,还要实现自我,确证自我,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领略和赏鉴自己生命的灿烂与光彩。这样,人就最终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使自己的形象高高地升起。席勒曾讲:“什么现象标志着野蛮人达到了人性呢?不论我们对历史追溯的多么遥远,在摆脱了动物状态奴役的一切民族中,这种现象都是一样的: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1) 审美需要是人的本能需要。它不假外求,是人的本能驱使,本能冲动。中国古人讲:“食、色,性也。”“色”是生理的,也是审美的,反映人的审美要求。黑格尔讲:“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审美需要更是人内在的心理需要、“精神上的饥渴”。人实现了自我,确证了自我,感受和体认了自己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人的精神就有了着落,感情就有了寄托,心灵就得到了满足。否则,人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觉得自己是一个盲目的存在,就会感到不安,感到惶惑,感到一种活着的迷惘、无聊和空虚。结果,不是感情走向疯狂,就是精神濒于死灭,最终,人将不人。 审美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终极需要。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穿衣等,即进行物质追求、物质活动,而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张扬自我,充分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即进行审美追求、审美活动。这样,人的审美需要就自然构成了人的最高需要,终极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人能获得一种非常特异、神圣和非同凡响的“高峰体验”。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他并不了解人类审美的本质和特点,因而他看不到,人的这种自我实现需要正是人的审美需要,人由这种自我实现所获得的特异、神圣和非同凡响的“高峰体验”正是人类最可宝贵也最有价值的审美体验。

三、审美实践 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就必须创造审美价值,价值总以人的需要为依托、为根据。而要创造审美价值,审美实践的问题就必然被提出来。 审美实践何为?审美实践就是为了创造审美价值,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提供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的客观具体内容。 [!--empirenews.page--]审美实践这种独特的归宿或出发点,必然决定了,审美实践在本质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立,它反映和体现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和体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讲:“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2)这就是说,只有当劳动实践成为人自我的生命表现,反映和体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劳动实践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才有审美价值、审美意义,也就是说,它才是审美实践。马克思还讲:“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 受这 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3[1][2][3][4][5]下一页 )所谓不受人的肉体需要支配的这种“真正的生产”,显然也就是指人的这种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即审美实践,所以马克思就接着讲:“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如果审美实践不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不反映和体现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怎么可能作为审美主体面对它,并从它那里获得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呢? 审美实践作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表现,离不开 客体,以自然客体为对象,对人而言又往往是内在的,是本质的,反映和体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它在实际上才具体和生动地表现、展开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说,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构成了审美实践的具体实际内容。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自然作为客体,它的生成和发展要最大限度地服从和满足人的内在本质要求,包括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理想、愿望、自由意志和创造精神等,从而使自然作为客体最充分、最大量地反映人的自我,体现人的自我,展示和 敞亮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指人作为主体,他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对自然对象的加工、改造等,也要最大限度地遵循和依从自然的法则或尺度,包括自然的性质、特点、本质规定或客观规律等,从而使人作为主体的智慧与创造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最大限度地 物化为自然客体,或者说,通过自然客体最充分、最大量地表现出来,展示出来。 审美实践实际上就是自然作为客体与主体——人之间在现实性上、在本质性上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在我国当代,有一种“实践美学”,也是我国当代的主流美学。论家认为,物质实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观点让人不解。物质实践对人而言往往是外在的,是非本质的,它只满足人的肉体需要,仅仅是人谋求生存、维系生活的一种途径,一种手段,它怎么可能成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呢?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说法,它往往造成人本质的异化。 审美实践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当自然客体与主体——人处于对立关系时,审美实践具体表现为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当自然客体与主体——人处于对抗关系 时,审美实践具体 表现为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不同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以及所由此引发的各种不同的具体结果,决定了人类的审美实践具有着不同的表现类型和个性面貌。 [!--empirenews.page--]审美实践的最终结果是建立和凝定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 间的现实的 对象性联系和关系,即创造审美价值,从而为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提供客观具体内容。

四、审美价值 对审美价值,人们多有论述。但由于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美,具体地说,是把美也确认为一种审美价值,所以,他们对审美价值的看法都是根本错误的。对美的误读误解,导致了他们对审美价值的失解和误判。 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也就是说,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总是人认为它美,人评价它美。而美相对于人而言的这种本质特点,必然客观地决定了,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或审美事物,它绝不是脱离人而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人在现实上密切地相关的。也就是说,它实际上与人之间具有着、存在着一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 。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是脱离人而孤立地存在的,它处在与人的关系 之外,那么人还怎么可能作为审美主体喜欢它和欣赏它,并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认识、反映、判断和评价呢? 进一步讲,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与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和关系呢? 众所周知,只有实践才能赋予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列宁讲,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5),实践才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6)。由此,揭示了审美实践,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如上所述,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样,通过“自然的人化”,自然客体就成了人性的对象;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客体又成了对象性的人。从而通过审美实践,自然客体就最终与主体——人之间确立凝定了一种客观的、现实的对象性的联系和关系,而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就是审美价值,是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现实特殊本质。 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就是自然作为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具体说,通过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 质力量对象化”,一方面使得自然客体是物,同时又具有人性、人的特点,体现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着人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使得自然客体是人,同时又具有物性、物的特点,是一种以自然客体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人。这样,自然客体就既是自然 客体,是物,又是主体,是人;是主体,是人,又是自然客体,是物。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如此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就很自然地、也很合理地构成了一种统一关系吗?只缘在审美实践中,自然客体与主体 ——人是互为对象的,所以合乎逻辑理解,我们只能把这种统一关系称之为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 关于这种统一关系,马克思有过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曾讲:“通过这种生产(审美实践——引者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 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7)这就是说,通过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对象与人之间才统一起来,即创造了一种审美价值,而正是有了这种审美价值,人才能作为审美主体从中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从而获得精神快乐。马克思还讲:“我们知道,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丧失自身。”(8)这仍然是说,通过审美实践,只有当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确立凝定了一种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也就是统一关系即审美价值,人才实现了自我,完成了自我,也就是说,“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丧失自身”。 [!--empirenews.page--]遗憾的是,马克思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代美学界始终没有得到学人们应有的正确阐明和深刻揭示。 审美价值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且建立了一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呈现为一种正向审美价值,而没有达到这种统一关系,就相应呈现为一种负向审美价值。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建构了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呈现为另一种正向审美价值,而没有达成这种统一关系,就相应地呈现为另一种负向审美价值。审美实践的不同表现类型必然决定审美价值会呈现不同的存在形态。 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是说,人作为审美主体认识它,反映它,它存在;不认识它,不反映它,它仍存在。区别仅在于:你认识它,反映它,它就会由一种客观事实再变成一种心理事实,从而对你产生作用,发生影响;你不认识它,不反映它,它就不会由一种客观事实再变成一种心理事实,从而对你没有意义。有人否认审美价值的这种客观性,认为审美价值是客观的,它就应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具有同等意义,可是为什么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截然相反呢?这种观点站不住脚。 众所周知,审美价值内含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作为审美客体的内在规定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和本质要求。而审美客体总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也就是说,它对于审美主体来说才有价值,才有意义,那么内含于审美客体的这 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怎么可能超出与审美主体关系的范围,而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具有同等的意义呢?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一方面,审美客体包括它的审美价值只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另一方面,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人作为审美主体同样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具有着自己特殊规定和本质要求。

五、审美欣赏 审美欣赏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内容,也构成审美欣赏的现实基础。通过审美价值,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才内在联系起来,并相互构成一个规范而有序的严密完整系统。 审美价值是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审美价值的这一特定实质、内涵,从根本上决定了,如果审美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那么,审美欣赏在本质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马克思曾讲,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9)。所谓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阐释的就是审美实践的本质特点,所谓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揭示的就是这种审美欣赏的根本特征。 如果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基础,那么审美意识、审美态度无疑就相应构成了审美欣赏的主观前提。 所谓审美意识,也叫审美思想,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产生并在审美实践过程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关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审美认识、审美知识、审美理想、审美看法等。如果没有审美意识,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进行审美欣赏呢?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决定和规限着人作为审美主体到底能够审美观照什么,审美欣赏什么。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与人作为 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之间具有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统一关系。 [!--empirenews.page--]审美意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审美表象。这是先前审美经验中获得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审美事物的具体感性形象在人作为审美主体大脑中的映照和显现,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想象的基本思维材料。审美想象,正象有些心理学家所言明,它就是对一系列审美表象的有机排列组合与前后融汇贯通。没有审美想象,人作为审美 主体固然无从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但没有审美表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又凭什么进行审美想象呢? (2)审美观念。这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对审美价值的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审美见解、审美观点等。它是一种理性认识,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抽象(逻辑思维)的前提或基础。审美抽象就是借助这种审美观念,或者说,以这种审美观念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展开、所实行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具体讲,凡是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认为它美;不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不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没有审美抽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当然无从确认和断定审美对象美丑的问题,但没有审美观念,人作为审美主体又以什么为中介、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来进行审美抽象从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所谓审美态度,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或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去看待世界、审视万物的心理倾向或情感趋势。如果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识,却缺乏这种起码的审美态度,人作为 审美主体同样不能达到或实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就象一个 医生无论具有怎样渊博的医疗知识,如果他对患者没有采取一种诊断态度,他就绝不可能确定患者的病情并从而加以救治一样。 说到底,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从而展开、实施对审美对象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具体地说,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一种日常功利意识状态中提升出来,超拔出来,进入到一种审美欣赏状态。 在此状态里,一方面,他要通过审美想象化身审美对象,即通过审美想象使自己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感知由开始的自觉、意识水平深入、沉潜到另一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激活和调动自己意识深处的那些有关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从而对审美对象“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即展开、实施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并在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浑化境界,大化境界,进入到一种审美同情状态,审美共鸣状态,即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享受和精神畅悦。 审美想象,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表象,使自己置身于审美对象,从而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加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不“身与物化”,置身于审美对象之中,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呢?通过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人作为审美主体才 既领略和赏鉴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从而获得美感愉悦,也为继之而来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帮助。 [!--empirenews.page--]另一方面,以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他还要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如果没有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还以什么为前提、为依据呢?具体 地说,他还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审美对象中抽身出来、独立出来,使自己的审美欣赏由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所处的非自觉、潜意识水平再提升、回转到原来的自觉、意识水平,这样,再通过审美抽象挖掘、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观念,他才能在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如果化身对象,物我一体,处在一 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那么从对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出来,置身物外,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不置身物外,不与审美对象保持距离从而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可能保证给审美对象以 一种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实际上,审美抽象不仅使得人作 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获得了美或丑这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而且也为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指明了方向,使它不断有所提高,走向深化。如果没有这种审美抽象,不能从根本上确定审美对象的美丑问题,那么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不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和无所适从的境地吗? 审美欣赏实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要审美想象,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使人作为审美主体获得一种 美感,一种心灵愉悦,又要审美抽象,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给予审美对象以一种美或丑的认识和反映。由审美想象始,审美想象与审美抽象更迭出现,辩证运动,直到最终落脚在审美抽象上,这就是审美欣赏完整的意识过程、思想过程。而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层次、水平的更替、嬗变,则是由意识到潜意识,再到意识,同样循环往复,直到审美欣赏过程的全部完成。 审美欣赏完成后,人作为审美主体也就自然地从一种审美欣赏状态再回归、还原到原来的日常功利意识状态。 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界,人们对审美欣赏多有研究,也获得不少成果,但从根本看,其中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第一,他们没有能够正确地揭示审美对象,揭示审美对象的固有本质审美价值。而抛开审美价值来谈审美欣赏,如何不陷入一种盲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目、虚假和空洞的境地呢?第二,他们大都只是从审美想象,从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方面来揭示审美欣赏,把握审美欣赏,没有从审美想象与审美抽象,从审美感受、审美 体验与审美判断、审美评价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来认识和把握审美欣赏,这样,他们的理论就不免显得片面,显得肤浅。缺乏一种辩证的思维与眼光,任何人都无法最终全面和深刻地把握事物的真相和本质。[!--empirenews.page--]

六、美感 美感,也叫审美感情,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审美对象感受和体认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产生的一种感情上的激动与共鸣,心理上的兴奋和满足,精神上的欢畅及自由。本质上,它是人生的幸福体验。 美感不是一种认识,一种对审美对象的再现、反映或模写,因而它不是一个认识论的命题或概念。中国当代长期流行的那种“美感是对美的反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不能接受。 美感是由 这种认识,由这种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所激起、所引动的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感情或态度,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灵魂上的震动,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因而属于一个 心理学上的命题或概念。马觉民讲:“美感就是一种感情,而且只是一种感情。”(10)马觉民的看法是正确的。 并且正缘于此,美感才非凭空产生,它以认识, 以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庄志民讲:“一旦有所体验,美感就迅速萌发了。”(11)庄志民的话就明确揭示了美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实施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伴随性反应或“派生物”。 但美感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美感一旦产生后,它又会反过来驱动和加强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想象不断飞腾、不断跃迁、不断深化。 美感不止于一种精神愉悦,它具有丰厚的内容和深刻蕴含。美感源自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如上所述,审美价值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所以,美感本身也就必然会相应地呈现出一种丰富多样、千差万别的特点和面貌。具体地说,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获致一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感到愉悦,感 到可亲可爱;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遭受失败,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感到滑稽,感到可笑可喜;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大获成功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感到仰慕,感到可钦可敬;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遭受惨败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感到惊骇,感到可叹可悲。叶朗先生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讲:“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和谐感,也有不和谐感。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快感,也有痛感。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喜悦,也有悲愁。”(12)这种观点鞭辟入里,全面而深刻。但同时也应承认,因为审美价值来自审美实践,而审美实践在方向上,在整体趋向上都在于肯定人,确证人,即使出现了某种否定的情况,那也在一种表面的否定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肯定,所谓“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所以,从根本上,从总体趋势上,由审美实践而来的审美价值所激起、所引动的人作为审美主体的美感就必然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欢畅,或者说,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欢畅构成了美感的基调或主旋律。 美感召唤人生,激昂人生。人的自我伸张、自我实现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一种精神上的欢畅和自由,而这种美感,这种精神上的欢畅和自由一旦在人那里反复获得多次,它就会在人的思想里、心理上不断积淀下来,凝定下来,从而把人的这种自我 伸张、自我实现变成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一种强烈而巨大的人的自我伸张、自我实现的倾向或内驱力,最终使人召唤生命,激昂生命,迷恋人生,积极地生活。蒋光慈的小说《冲出云围的月亮》中有段人物对话:“曼英对李尚志说:‘我得了病,以为是梅毒,我到了吴淞口,准备投海去,可是当我见到了朝阳,感到田野的风,我突然觉得生的欲望从我的 体内奔放出来。’”曼英的话,正生动和深刻地揭示了美感与人的生命的这种内在固有的联系和关系。 [!--empirenews.page--]

七、美 美是什么?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讲:“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性的现象。”(13)“美与好,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14)深思的唯物论者吕荧的这种美学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中国当代开了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研究的先河。 黄药眠在《美是审美评价:不得不说的话》一文中讲:“列宁在《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中,说到我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的反映。假如这样说,我们也可以说美是人对于 客观事物的审美的评价。”(15)这一观点也是正确的,是对吕荧美学观点的一种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 最近,邱紫华讲:“我们的观点是:美的问题是认识论的范围所探讨的问题,美是人们对外界事物感知后的一种观念和情感反映或情绪判断。”(16)邱紫华在九十年代末重提美是人的一种意识的唯物主义美学 观点,显然难能可贵,有其更为重要的宣示性和引导性意义。 但进一步讲,美作为一种观念、意识的具体、深刻内涵是什么呢? 美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价值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由此,弄清了 审美价值,这一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了。 如上所述,审美价值是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审美价值的这一特定内涵,必然从根本决定了,如果审美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一种自我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那么,美作为一种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它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由审美对象确认自我,评判自我,从而这种关于审美对象的意识,就只能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 一种自我意识。 美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意识同样具有不同的形态,即优美、喜剧、崇高和悲剧等。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 建立了 一 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优美(阴柔之美)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遭致失败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喜剧的审美看法、审美判断;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达致一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崇高(阳刚之美)的审美认识、审美反映;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蒙受惨败时,人作 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悲剧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审美价值的 不同存在形态,必然决定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会相应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面貌。 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主观的,但 并非唯心的,它来自客观,是对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的认识和反映。美的这 种本质特点,必然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不仅随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而且始终与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休戚相关,紧密联系。中国当代那种动辄认为美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的 看法是缺乏具体分析的,是错误的,对吕荧的美学思想我们必须重新认识。 朱狄先生曾指出:“在不否定‘第一性质’的基础上 否认美是一种‘第一性质’就很难和主观 唯心论划等号。”(17)“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美学上的客观论之间,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18)”朱狄先生的话切中肯綮,发人深省,实乃洞见。 [!--empirenews.page--]黄药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眠先生讲:“列宁说感觉是人对外在世界的主观反映,为什么就不能说美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的把握呢?我认为只抓住哲学上的教条,对美学上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的。我们承认美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的反映,并不是说美没有客观性。”(19)黄药眠先生的话言词恳切,语重心长,同样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封孝伦先生讲:“讲到人、人的意识、人的情感意志就是唯心主义吗?恐怕不能这样说。人有意识,有情感欲望,这是一种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并不忌讳谈人的意识、精神、情感,它只是坚持人的精神,是由人的物质存在产生的,决定的,而不是人的精神产生人的物质。因此,它很明白,人的精神内容时时处处受到人的物质存在的制约。按照这个逻辑关系来谈人和人的精神,就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而且可能是辩证的唯物主义。”(20)封孝伦先生的话为确立我们这种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观点更是澄清了 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是非,在当代美学界具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的特殊深刻意义。 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观点。而作为唯物论者,建构这样一种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科学体系,不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必然的,也是一个神圣的选择吗? 注释: ①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4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②③④⑦⑧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第38页,第97页,第97页,第97页,第125页,第97页。 ⑤《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 ⑥《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 ⑩《美学文摘》第4期,重庆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9页。 ⑾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第26页。 ⑿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232页。 ⒀⒁《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400页,第533页。 ⒂⒆《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第11页,第12页。 ⒃《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第11页。 ⒄⒅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193页,第232页。 ⒇《新华文摘》,1995年第11期,第40页。

第五篇:论三文主义论文

论孙中山三民主义

【摘要】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民主人权的旗帜,坚持走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权主张可以概括为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即:以民族主义求得民族解放与自立;以民权主义主张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以民生主义消灭贫富差距,发展经济。

【关键词】

孙中山 三民主义 人权思想

【内容】

三民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在反侵略、反封建上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实现近代化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力量弱小、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清,决定了他们在反侵略时不能直接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在反封建时也不能真正认识到直接与地主阶级斗争、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重要性。这从本质上来讲,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表现,也决定了在三民主义知道下的辛亥革命难免要遭到失败。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对民族主义内容的解释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反满,要驱除鞑虏。二是恢复中华,建立汉民族政权。三是反满不是单纯仇满。四是主张民族独立。

反满是为了防止中国丧失更多的权利,实行民族主义,就是为国家争自由。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最大特色是具有反满、反封建、反帝三重意义,在当时形势下,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趋势,代表了中国资产阶级打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桎梏的要求。正如《民报》在答复改良派等对革命派的辩难时宣示的:“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打倒清朝政府;革帝国主义的命,必须先造清朝政府的反。”它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精要。

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基本内容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

推翻帝制是国民革命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即用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权,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纲领的核心。正因为这样,孙中山宣称民权革命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权宪法”。这里所称之五权除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以外,还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考试权是指国家通过各种考试选择和任用各级官员的权利,考试权源于在中国存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监察权是监察官对国家官员实行监督弹劾之权。他强调只有实行五权宪法,中国才能建立真正的共和国家,“必以五权宪法为建设国家底基础,……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底共和国家。”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纯良的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政纲中的社会革命纲领。它的指导思想是防资本主义的祸患于未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方面。

“平均地权”要求必须实行土地国有化。《同盟会宣言》中归纳为:“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经过“核定地价”之后,要地主照价纳税,国家在必要时可以照核定之地价收购,随着社会进步,交通发展,经济繁荣,土地价格必然大大上涨,其涨价部分,一律归国家所有。只要这些设想能实施,就做到“平均地权”。这样做,既可以制止地主垄断土地坐享地价上涨之利,又可以使国家富裕起来,“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 中国就能做到“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18} 节制资本。“节制资本”的口号,是在较晚时间提出来的,但这一思想早已发端了。这种“国家社会主义”就是把—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私人独享其利。他认为,这样的“节制资本”, 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既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又可以避免走资本家垄断的弊病。

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的“企业国有”主张,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

它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欧美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病;另一方面,这种由国家力量来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更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进步。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生主义是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纲领。土地问题和资本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大的基本问题,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已触及这两大问题,并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工农业生产的愿望,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民主义的缺陷】

民族主义: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总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而且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聚集在这面旗帜下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精英,共产党人是继孙中山之后扛起这面旗帜的主体力量。三民主义是一幅关乎民族未来的理想蓝图,是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同代人设计并追求的目标,也是后续的中华子孙应该接力完成的事业。三民主义是一种新的革命学说,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并且超越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的创新成果,是一百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选择,也是实现台海两岸统一的一种共同的价值选择。

尽管孙中山早期设计的三民主义并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但他主张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思路十分清晰,并且取得了两个十分重

要的实践成果:一是赶走了满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中华民族埋下了宪政、共和的种子。事实上,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来说,当时最紧迫的现实任务就是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进而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创造条件。

孙中山认为,20 世纪人类文明已经进入民生革命时代,而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权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因此,不仅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是中华民族紧迫的现实任务,解决民权和民生问题也都符合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既然三民主义符合世界文明发展潮流,那么她跟共产主义就必然有相通之处。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的结合点就在于孙中山倡导的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这与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相同。不仅如此,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更多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解释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孙中山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大量的论述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三民主义的解释不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批判, 而且明显倾向于社会主义。

历史地看,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民族资产阶级承担起实现三民主义理想的全部责任和作用。事实上,孙中山和他的同代人只是也只能是完成推翻封建统治的历史任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完成反帝反封建、为实现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历史任务指明方向。实践证明,三民主义作为一幅关乎民族未来的理想蓝图,是需要中华子孙接力去完成的事业。

三民主义倡导的革命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不纯粹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目标。三民主义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利益诉求。民族主义关乎民族独立,民权主义关乎民权自由,民生主义关乎民生幸福。这三个方面都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诉求,尤其是民族主义所主张的民族独立、民族平等问题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关心的问题,在面临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也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倡导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最终完成,国内各少数民族也实现了民族自治和民族平等,但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还没有取得平等地位。早期的共和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弱国。由于祖国贫弱,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一些海外华人还感到备受歧视,一些西方国家仍然不能平等地对待中国和中国人,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并没有最终完成。而今,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烈们的是:中国不仅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大国地位,也开始进入世界强国行列,并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

要力量。可以说,当年,孙中山倡导的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历史任务已经最终完成。不应该否认的是,我们还没有最终完成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理想目标。就民权主义而言,我们确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国体,也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并没有最终还原政府权力的公共本质:广大的工农群众作为公共权力主体还不到位,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还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社会管理还存在诸多制度缺失,大量的公共服务还不能实现均等化。至于民生主义,孙中山的解释是一幅更为远景的蓝图。

【总结】

孙中山不仅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好朋友”,甚至将民生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或者叫做大同主义。为了民生幸福,孙中山提出发展私营资本主义经济的同时,特别重视发展以公有制的形式主导国民经济命脉的国家资本主义,通过节制私营资本来防止贫富过分悬殊,缓解“社会经济阶级压迫之痛苦”为了实现民生幸福的目标,孙中山还亲自制定了一套《实业计划》。遗憾的是,这些计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本就无法实现。正是在这种政治我们今天正在做孙中山先生当年来不及做也没有条件做的事情。

上一篇:学年学校述职报告下一篇:需求调研报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