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式主义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论形式主义范文

建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研究论纲

[内容摘要] 美学亟待建构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该体系称,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走向审美。主要包括:

1、审美经验;人在物质实践中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和体验;

2、审美需要:人于审美经验中形成的对实现自我、观照自我的精神欲求;

3、审美实践:人作为主体在审美需要驱动下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

4、审美价值:由来于审美实践的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

5、审美欣赏: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价值而实行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6、美感: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价值的审美体验所获致的感情愉悦 ;

7、美: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审美价值的审美评价中所达到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 审美经验

审美需要

审美实践

审美价值

审美欣赏

美感

美 迄今为止,人类建构的美学体系无一不是失败的记录,美学亟待建构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该体系认为,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走向审美。主要包括:

1、审美经验:人在物质实践过程中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作为、感受和体验;

2、审美需要:由来于审美经验的人对实现自我、观照自我的内在欲望和精神需求;

3、审美实践:审美需要驱动下人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

4、审美价值:由审美实践确立的自然作为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

5、审美欣赏: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价值所进行、实施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6、美感:人作为 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而获致的一种感情愉悦、精神满足;

7、美: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审美价值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自我意识。现提纲挈领,扼要分述如下:

一、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人在物质实践过程中产生、形成的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和体验,也是人最初培植审美能力、获得审美意识等的具体客观经过与主观心路历程。 在一些物质实践过程中,由于某种程度体现着人的自由意志、创造精神和本质力量等,实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获得了美感愉悦,形成了审美意识等。而所有这些,便构成了人类基本的审美经验。比如,人类社会之初就没有独立意义上的审美活动,内在于物质实践并与物质实践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那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就是人类最初的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只是人在物质实践过程中生成、展开的 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作为、感受和体验,因而它是零碎的,残缺的,非系统的,它不含我们通常所讲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活动,即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后从物质实践中分离、独立出来的具有崇高意义和神圣价值的审美实践、审美欣赏,它具有狭义性。 从审美维度看,由于审美经验尚处在人审美活动的启蒙和初始阶段,缺乏相应的和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和理论指导,因而,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但审美经验绝非无足轻重。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同样,审美源自非审美,即物质实践,具体地说,就是物质实践所蕴含的这种审美经验。通过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审美经验,人才逐渐产生了一种强烈和巨大的审美需要,具有了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具备了相应的审美能力,审美水平等等。而凡这一切,显然才为我们通常所讲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活动即审美实践、审美欣赏的生发、开展等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否则,没有审美需要,人的审美实践、审美欣赏还有何根据?没有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等,人又如何进行审美实践、审美欣赏?当然,通过这种审美实践、审美欣赏,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等又会不断受到检验,有所扩展,得到强化,趋向完善。 [!--empirenews.page--]审美经验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人类对人的审美活动的认识最终由先验走向科学。

二、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人高级的精神需要,心理欲求,其核心、实质,就是人要在大千世界实现自我,确证 自我,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 人生在世,首先要维持肉体存在,于是有低级的物质需要;但人活着,还要实现自我,活出自己,充分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于是又有神圣的审美需要。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在审美经验中,人实现了自我,确证了自我,感受和体认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会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领受到一份生命的丰盈、饱满与充实。而这一情况如此反复多次,在人的思想、心理上不断沉淀下来,凝定下来,人的审美需要就渐渐地、自然而然地萌动或产生。 审美需要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仅仅为生存而劳动,而思想,人就把自己降低到了动物的层次和水平。人还有审美需要,还要实现自我,确证自我,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领略和赏鉴自己生命的灿烂与光彩。这样,人就最终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使自己的形象高高地升起。席勒曾讲:“什么现象标志着野蛮人达到了人性呢?不论我们对历史追溯的多么遥远,在摆脱了动物状态奴役的一切民族中,这种现象都是一样的: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1) 审美需要是人的本能需要。它不假外求,是人的本能驱使,本能冲动。中国古人讲:“食、色,性也。”“色”是生理的,也是审美的,反映人的审美要求。黑格尔讲:“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审美需要更是人内在的心理需要、“精神上的饥渴”。人实现了自我,确证了自我,感受和体认了自己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人的精神就有了着落,感情就有了寄托,心灵就得到了满足。否则,人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觉得自己是一个盲目的存在,就会感到不安,感到惶惑,感到一种活着的迷惘、无聊和空虚。结果,不是感情走向疯狂,就是精神濒于死灭,最终,人将不人。 审美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终极需要。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穿衣等,即进行物质追求、物质活动,而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张扬自我,充分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即进行审美追求、审美活动。这样,人的审美需要就自然构成了人的最高需要,终极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人能获得一种非常特异、神圣和非同凡响的“高峰体验”。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他并不了解人类审美的本质和特点,因而他看不到,人的这种自我实现需要正是人的审美需要,人由这种自我实现所获得的特异、神圣和非同凡响的“高峰体验”正是人类最可宝贵也最有价值的审美体验。

三、审美实践 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就必须创造审美价值,价值总以人的需要为依托、为根据。而要创造审美价值,审美实践的问题就必然被提出来。 审美实践何为?审美实践就是为了创造审美价值,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为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提供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的客观具体内容。 [!--empirenews.page--]审美实践这种独特的归宿或出发点,必然决定了,审美实践在本质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立,它反映和体现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和体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讲:“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2)这就是说,只有当劳动实践成为人自我的生命表现,反映和体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劳动实践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才有审美价值、审美意义,也就是说,它才是审美实践。马克思还讲:“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 受这 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3[1][2][3][4][5]下一页 )所谓不受人的肉体需要支配的这种“真正的生产”,显然也就是指人的这种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即审美实践,所以马克思就接着讲:“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如果审美实践不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不反映和体现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怎么可能作为审美主体面对它,并从它那里获得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呢? 审美实践作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表现,离不开 客体,以自然客体为对象,对人而言又往往是内在的,是本质的,反映和体现着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它在实际上才具体和生动地表现、展开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说,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构成了审美实践的具体实际内容。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自然作为客体,它的生成和发展要最大限度地服从和满足人的内在本质要求,包括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理想、愿望、自由意志和创造精神等,从而使自然作为客体最充分、最大量地反映人的自我,体现人的自我,展示和 敞亮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指人作为主体,他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对自然对象的加工、改造等,也要最大限度地遵循和依从自然的法则或尺度,包括自然的性质、特点、本质规定或客观规律等,从而使人作为主体的智慧与创造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最大限度地 物化为自然客体,或者说,通过自然客体最充分、最大量地表现出来,展示出来。 审美实践实际上就是自然作为客体与主体——人之间在现实性上、在本质性上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在我国当代,有一种“实践美学”,也是我国当代的主流美学。论家认为,物质实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观点让人不解。物质实践对人而言往往是外在的,是非本质的,它只满足人的肉体需要,仅仅是人谋求生存、维系生活的一种途径,一种手段,它怎么可能成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呢?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说法,它往往造成人本质的异化。 审美实践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当自然客体与主体——人处于对立关系时,审美实践具体表现为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当自然客体与主体——人处于对抗关系 时,审美实践具体 表现为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不同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以及所由此引发的各种不同的具体结果,决定了人类的审美实践具有着不同的表现类型和个性面貌。 [!--empirenews.page--]审美实践的最终结果是建立和凝定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 间的现实的 对象性联系和关系,即创造审美价值,从而为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提供客观具体内容。

四、审美价值 对审美价值,人们多有论述。但由于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美,具体地说,是把美也确认为一种审美价值,所以,他们对审美价值的看法都是根本错误的。对美的误读误解,导致了他们对审美价值的失解和误判。 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也就是说,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总是人认为它美,人评价它美。而美相对于人而言的这种本质特点,必然客观地决定了,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或审美事物,它绝不是脱离人而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人在现实上密切地相关的。也就是说,它实际上与人之间具有着、存在着一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 。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是脱离人而孤立地存在的,它处在与人的关系 之外,那么人还怎么可能作为审美主体喜欢它和欣赏它,并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认识、反映、判断和评价呢? 进一步讲,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与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和关系呢? 众所周知,只有实践才能赋予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列宁讲,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5),实践才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6)。由此,揭示了审美实践,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如上所述,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样,通过“自然的人化”,自然客体就成了人性的对象;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客体又成了对象性的人。从而通过审美实践,自然客体就最终与主体——人之间确立凝定了一种客观的、现实的对象性的联系和关系,而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就是审美价值,是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现实特殊本质。 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就是自然作为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具体说,通过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 质力量对象化”,一方面使得自然客体是物,同时又具有人性、人的特点,体现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着人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使得自然客体是人,同时又具有物性、物的特点,是一种以自然客体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人。这样,自然客体就既是自然 客体,是物,又是主体,是人;是主体,是人,又是自然客体,是物。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如此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就很自然地、也很合理地构成了一种统一关系吗?只缘在审美实践中,自然客体与主体 ——人是互为对象的,所以合乎逻辑理解,我们只能把这种统一关系称之为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 关于这种统一关系,马克思有过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曾讲:“通过这种生产(审美实践——引者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 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7)这就是说,通过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对象与人之间才统一起来,即创造了一种审美价值,而正是有了这种审美价值,人才能作为审美主体从中感受和体认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从而获得精神快乐。马克思还讲:“我们知道,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丧失自身。”(8)这仍然是说,通过审美实践,只有当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确立凝定了一种现实的对象性联系和关系,也就是统一关系即审美价值,人才实现了自我,完成了自我,也就是说,“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丧失自身”。 [!--empirenews.page--]遗憾的是,马克思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代美学界始终没有得到学人们应有的正确阐明和深刻揭示。 审美价值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且建立了一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呈现为一种正向审美价值,而没有达到这种统一关系,就相应呈现为一种负向审美价值。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建构了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呈现为另一种正向审美价值,而没有达成这种统一关系,就相应地呈现为另一种负向审美价值。审美实践的不同表现类型必然决定审美价值会呈现不同的存在形态。 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是说,人作为审美主体认识它,反映它,它存在;不认识它,不反映它,它仍存在。区别仅在于:你认识它,反映它,它就会由一种客观事实再变成一种心理事实,从而对你产生作用,发生影响;你不认识它,不反映它,它就不会由一种客观事实再变成一种心理事实,从而对你没有意义。有人否认审美价值的这种客观性,认为审美价值是客观的,它就应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具有同等意义,可是为什么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截然相反呢?这种观点站不住脚。 众所周知,审美价值内含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作为审美客体的内在规定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和本质要求。而审美客体总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也就是说,它对于审美主体来说才有价值,才有意义,那么内含于审美客体的这 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怎么可能超出与审美主体关系的范围,而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具有同等的意义呢?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一方面,审美客体包括它的审美价值只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另一方面,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人作为审美主体同样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具有着自己特殊规定和本质要求。

五、审美欣赏 审美欣赏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内容,也构成审美欣赏的现实基础。通过审美价值,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才内在联系起来,并相互构成一个规范而有序的严密完整系统。 审美价值是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审美价值的这一特定实质、内涵,从根本上决定了,如果审美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那么,审美欣赏在本质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马克思曾讲,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9)。所谓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阐释的就是审美实践的本质特点,所谓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揭示的就是这种审美欣赏的根本特征。 如果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基础,那么审美意识、审美态度无疑就相应构成了审美欣赏的主观前提。 所谓审美意识,也叫审美思想,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产生并在审美实践过程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关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审美认识、审美知识、审美理想、审美看法等。如果没有审美意识,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进行审美欣赏呢?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决定和规限着人作为审美主体到底能够审美观照什么,审美欣赏什么。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与人作为 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之间具有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统一关系。 [!--empirenews.page--]审美意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审美表象。这是先前审美经验中获得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审美事物的具体感性形象在人作为审美主体大脑中的映照和显现,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想象的基本思维材料。审美想象,正象有些心理学家所言明,它就是对一系列审美表象的有机排列组合与前后融汇贯通。没有审美想象,人作为审美 主体固然无从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但没有审美表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又凭什么进行审美想象呢? (2)审美观念。这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对审美价值的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审美见解、审美观点等。它是一种理性认识,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抽象(逻辑思维)的前提或基础。审美抽象就是借助这种审美观念,或者说,以这种审美观念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展开、所实行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具体讲,凡是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认为它美;不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不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没有审美抽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当然无从确认和断定审美对象美丑的问题,但没有审美观念,人作为审美主体又以什么为中介、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来进行审美抽象从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所谓审美态度,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或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去看待世界、审视万物的心理倾向或情感趋势。如果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识,却缺乏这种起码的审美态度,人作为 审美主体同样不能达到或实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就象一个 医生无论具有怎样渊博的医疗知识,如果他对患者没有采取一种诊断态度,他就绝不可能确定患者的病情并从而加以救治一样。 说到底,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从而展开、实施对审美对象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具体地说,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一种日常功利意识状态中提升出来,超拔出来,进入到一种审美欣赏状态。 在此状态里,一方面,他要通过审美想象化身审美对象,即通过审美想象使自己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感知由开始的自觉、意识水平深入、沉潜到另一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激活和调动自己意识深处的那些有关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从而对审美对象“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即展开、实施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并在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浑化境界,大化境界,进入到一种审美同情状态,审美共鸣状态,即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享受和精神畅悦。 审美想象,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表象,使自己置身于审美对象,从而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加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不“身与物化”,置身于审美对象之中,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呢?通过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人作为审美主体才 既领略和赏鉴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从而获得美感愉悦,也为继之而来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帮助。 [!--empirenews.page--]另一方面,以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他还要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如果没有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还以什么为前提、为依据呢?具体 地说,他还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审美对象中抽身出来、独立出来,使自己的审美欣赏由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所处的非自觉、潜意识水平再提升、回转到原来的自觉、意识水平,这样,再通过审美抽象挖掘、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观念,他才能在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如果化身对象,物我一体,处在一 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那么从对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出来,置身物外,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不置身物外,不与审美对象保持距离从而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可能保证给审美对象以 一种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实际上,审美抽象不仅使得人作 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获得了美或丑这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而且也为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指明了方向,使它不断有所提高,走向深化。如果没有这种审美抽象,不能从根本上确定审美对象的美丑问题,那么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不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和无所适从的境地吗? 审美欣赏实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要审美想象,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使人作为审美主体获得一种 美感,一种心灵愉悦,又要审美抽象,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给予审美对象以一种美或丑的认识和反映。由审美想象始,审美想象与审美抽象更迭出现,辩证运动,直到最终落脚在审美抽象上,这就是审美欣赏完整的意识过程、思想过程。而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层次、水平的更替、嬗变,则是由意识到潜意识,再到意识,同样循环往复,直到审美欣赏过程的全部完成。 审美欣赏完成后,人作为审美主体也就自然地从一种审美欣赏状态再回归、还原到原来的日常功利意识状态。 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界,人们对审美欣赏多有研究,也获得不少成果,但从根本看,其中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第一,他们没有能够正确地揭示审美对象,揭示审美对象的固有本质审美价值。而抛开审美价值来谈审美欣赏,如何不陷入一种盲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目、虚假和空洞的境地呢?第二,他们大都只是从审美想象,从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方面来揭示审美欣赏,把握审美欣赏,没有从审美想象与审美抽象,从审美感受、审美 体验与审美判断、审美评价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来认识和把握审美欣赏,这样,他们的理论就不免显得片面,显得肤浅。缺乏一种辩证的思维与眼光,任何人都无法最终全面和深刻地把握事物的真相和本质。[!--empirenews.page--]

六、美感 美感,也叫审美感情,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审美对象感受和体认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产生的一种感情上的激动与共鸣,心理上的兴奋和满足,精神上的欢畅及自由。本质上,它是人生的幸福体验。 美感不是一种认识,一种对审美对象的再现、反映或模写,因而它不是一个认识论的命题或概念。中国当代长期流行的那种“美感是对美的反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不能接受。 美感是由 这种认识,由这种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所激起、所引动的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感情或态度,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灵魂上的震动,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因而属于一个 心理学上的命题或概念。马觉民讲:“美感就是一种感情,而且只是一种感情。”(10)马觉民的看法是正确的。 并且正缘于此,美感才非凭空产生,它以认识, 以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庄志民讲:“一旦有所体验,美感就迅速萌发了。”(11)庄志民的话就明确揭示了美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实施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伴随性反应或“派生物”。 但美感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美感一旦产生后,它又会反过来驱动和加强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欣赏,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想象不断飞腾、不断跃迁、不断深化。 美感不止于一种精神愉悦,它具有丰厚的内容和深刻蕴含。美感源自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如上所述,审美价值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所以,美感本身也就必然会相应地呈现出一种丰富多样、千差万别的特点和面貌。具体地说,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获致一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感到愉悦,感 到可亲可爱;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遭受失败,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感到滑稽,感到可笑可喜;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大获成功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感到仰慕,感到可钦可敬;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遭受惨败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感到惊骇,感到可叹可悲。叶朗先生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讲:“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和谐感,也有不和谐感。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快感,也有痛感。审美愉悦不仅仅是喜悦,也有悲愁。”(12)这种观点鞭辟入里,全面而深刻。但同时也应承认,因为审美价值来自审美实践,而审美实践在方向上,在整体趋向上都在于肯定人,确证人,即使出现了某种否定的情况,那也在一种表面的否定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肯定,所谓“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所以,从根本上,从总体趋势上,由审美实践而来的审美价值所激起、所引动的人作为审美主体的美感就必然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欢畅,或者说,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欢畅构成了美感的基调或主旋律。 美感召唤人生,激昂人生。人的自我伸张、自我实现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一种精神上的欢畅和自由,而这种美感,这种精神上的欢畅和自由一旦在人那里反复获得多次,它就会在人的思想里、心理上不断积淀下来,凝定下来,从而把人的这种自我 伸张、自我实现变成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一种强烈而巨大的人的自我伸张、自我实现的倾向或内驱力,最终使人召唤生命,激昂生命,迷恋人生,积极地生活。蒋光慈的小说《冲出云围的月亮》中有段人物对话:“曼英对李尚志说:‘我得了病,以为是梅毒,我到了吴淞口,准备投海去,可是当我见到了朝阳,感到田野的风,我突然觉得生的欲望从我的 体内奔放出来。’”曼英的话,正生动和深刻地揭示了美感与人的生命的这种内在固有的联系和关系。 [!--empirenews.page--]

七、美 美是什么?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讲:“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性的现象。”(13)“美与好,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14)深思的唯物论者吕荧的这种美学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中国当代开了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研究的先河。 黄药眠在《美是审美评价:不得不说的话》一文中讲:“列宁在《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中,说到我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的反映。假如这样说,我们也可以说美是人对于 客观事物的审美的评价。”(15)这一观点也是正确的,是对吕荧美学观点的一种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 最近,邱紫华讲:“我们的观点是:美的问题是认识论的范围所探讨的问题,美是人们对外界事物感知后的一种观念和情感反映或情绪判断。”(16)邱紫华在九十年代末重提美是人的一种意识的唯物主义美学 观点,显然难能可贵,有其更为重要的宣示性和引导性意义。 但进一步讲,美作为一种观念、意识的具体、深刻内涵是什么呢? 美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价值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由此,弄清了 审美价值,这一问题自然就容易解决了。 如上所述,审美价值是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审美价值的这一特定内涵,必然从根本决定了,如果审美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一种自我欣赏,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那么,美作为一种人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它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由审美对象确认自我,评判自我,从而这种关于审美对象的意识,就只能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 一种自我意识。 美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意识同样具有不同的形态,即优美、喜剧、崇高和悲剧等。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 建立了 一 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优美(阴柔之美)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当人一般的、显现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遭致失败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喜剧的审美看法、审美判断;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达致一种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关系时,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正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崇高(阳刚之美)的审美认识、审美反映;当人特殊的、潜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蒙受惨败时,人作 为审美主体面对这种负向审美价值就给予它一种悲剧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审美价值的 不同存在形态,必然决定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会相应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面貌。 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主观的,但 并非唯心的,它来自客观,是对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的认识和反映。美的这 种本质特点,必然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不仅随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而且始终与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休戚相关,紧密联系。中国当代那种动辄认为美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的 看法是缺乏具体分析的,是错误的,对吕荧的美学思想我们必须重新认识。 朱狄先生曾指出:“在不否定‘第一性质’的基础上 否认美是一种‘第一性质’就很难和主观 唯心论划等号。”(17)“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美学上的客观论之间,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18)”朱狄先生的话切中肯綮,发人深省,实乃洞见。 [!--empirenews.page--]黄药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眠先生讲:“列宁说感觉是人对外在世界的主观反映,为什么就不能说美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的把握呢?我认为只抓住哲学上的教条,对美学上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的。我们承认美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的反映,并不是说美没有客观性。”(19)黄药眠先生的话言词恳切,语重心长,同样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封孝伦先生讲:“讲到人、人的意识、人的情感意志就是唯心主义吗?恐怕不能这样说。人有意识,有情感欲望,这是一种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并不忌讳谈人的意识、精神、情感,它只是坚持人的精神,是由人的物质存在产生的,决定的,而不是人的精神产生人的物质。因此,它很明白,人的精神内容时时处处受到人的物质存在的制约。按照这个逻辑关系来谈人和人的精神,就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而且可能是辩证的唯物主义。”(20)封孝伦先生的话为确立我们这种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观点更是澄清了 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是非,在当代美学界具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的特殊深刻意义。 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观点。而作为唯物论者,建构这样一种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科学体系,不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必然的,也是一个神圣的选择吗? 注释: ①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4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②③④⑦⑧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第38页,第97页,第97页,第97页,第125页,第97页。 ⑤《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 ⑥《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 ⑩《美学文摘》第4期,重庆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9页。 ⑾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第26页。 ⑿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232页。 ⒀⒁《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400页,第533页。 ⒂⒆《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第11页,第12页。 ⒃《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第11页。 ⒄⒅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193页,第232页。 ⒇《新华文摘》,1995年第11期,第40页。

第二篇:论“反对享乐主义”

姜迎春

近年来,一些人奉行享乐主义价值观,认为艰苦奋斗在现代社会已失去其意义,个体的物质享受与感官快乐被认为是最值得追求的价值。错误的价值认识使一些党员干部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完全丧失了理想、信念与责任。因此,批判享乐主义价值观,充分认识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实质与危害,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艰苦奋斗,还是奉行享乐主义,实质上是个人生观问题,它关系到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享乐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快乐,这里的快乐主要指的是物质的、感官的快乐,追求快乐是人生的目的所在,其他事物都仅仅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悖谬就在于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快乐与幸福的矛盾。在享乐主义那里,快乐与幸福是两个具有同等意义的范畴,那么,是否可以把幸福理解为快乐呢?快乐与人的某种具体的物质需要或感官欲望直接相关,而人的需要和欲望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有正常与不正常、健康与不健康之分,不正常、不健康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可以引起快乐,但是,这对于人的幸福的实现却是不利的,一个人的不正常、不健康的需要和欲望满足得越多,他就越不容易获得幸福。另外,对快乐的追求还有个节制的问题,对需要和欲望的无节制的满足,往往导致人的自主性的丧失,使人成为需要和欲望的奴隶,从而丧失获得幸福的能力。“在一个不太贫困的社会里,水和面包几乎从不缺乏。在最富裕的社会里,金子或奢侈品却总是不够。我们既然不满足,又怎么会幸福呢?我们的欲望既然没有止境,我们又怎么会满足呢?节制是获得自主的一种手段,正如自主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手段一样。”(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 著《小爱大德》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冲突。片面强调人的自然性,将自然本能需要的满足视为生活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将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人的真正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44页。)享乐主义者所追求的快乐是个体的快乐,而个体快乐的实现往往与社会的要求密切相关,当个体快乐的获得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时,享乐主义者为了一己的快乐,往往无视社会的要求。在这里,所谓社会的要求,即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它要求一个人在追求自身需要和欲望的满足时,不应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而享乐主义者一般做不到这一点,社会

1 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与矛盾往往因此而生。由于享乐主义者忽视、轻视个体快乐的社会制约性,当其行为违背了一定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定时,必然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人生有涯”,这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但是,如果仅仅看到生命的有限性,便不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将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与实现人生价值统一起来,使有限的生命获得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和不朽的意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始终在有限性范围内寻求人生的价值与幸福,因而不可能真正超越自我。享乐主义者往往只看到生命的有限性,因而放弃对理想、信仰的追求,放纵自己、及时行乐;希望在有限的生命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快乐,除此之外,别无所求。这种享乐主义生命价值观与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是相悖的,试想,如果人人都信奉“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列子·杨朱篇》)的价值观,没有人愿意为社会的共同理想作出努力和牺牲,那么,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便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限而自私的个体快乐的实现,而在于无限的为千百万人谋福利的伟大事业中。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对于“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的意义,人们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要充分认识享乐主义的危害却并非易事。有的人认为追求享乐是人的“正常”需要;有的人认为追求享乐只是个人的生活作风问题,无关宏旨;有的人认为追求享乐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些腐败分子正是基于这些错误的价值认识而追求个人享乐,而追求个人享乐必然产生错误的权力观和金钱观,其结局必然是使自己变色、变质。

奉行享乐主义必然产生错误的权力观。奉行享乐主义还是坚持艰苦奋斗,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关键是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权力是特定利益的代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民利益为上,确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在现阶段,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就是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这是历史赋予广大党员干部的伟大使命;追求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因为在通向共同富裕的路上还有许多艰难困苦。而奉行享乐主义的人只贪图个人享乐,心中必然没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想,因为他们总是以一己私利为上,滥用权力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将权力视为追求个人享乐的工具。一个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一旦成为个人享乐的工具,他就必然脱离组织、脱离群众,走向极端个人主义。所以说,反对享乐主义,对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奉行享乐主义必然产生错误的金钱观。马克思揭示了金钱的经济本质与社会本质,而享乐主义者往往只看到金钱的交换作用,而看不到金钱的社会本质,并进而将金钱的交换作用局限在个体享乐的实现上。在享乐主义者那里,对个体享乐的追求,总离不开对金钱的追求与攫取,因为金钱是实现享乐的现实条件;也就是说,享乐是目的,“拜金”是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腐败分子疯狂聚钱敛财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个人享乐。党员干部要真正经得起金钱的考验、树立

2 正确的金钱观,必须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确实“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正因为如此,反对享乐主义与反对拜金主义是统一的。就党的建设而言,要特别惕警和防止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合力作用。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党的机体的最大伤害是对共同利益与共同理想的消解,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唯有享乐与金钱才是“真实”的,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共同理想则是“虚幻”的。事实上,一心追求金钱与享乐的人,其结局往往是一场空;而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觉悟群众的长期追求理想、坚持艰苦奋斗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和做人的尊严,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事实。

由于享乐主义对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我们党对享乐主义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对享乐主义的批判。

早在1929年,毛泽东针对红军队伍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指出享乐主义是党内个人主义的表现之一,“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去享乐。他们最不乐意的是在生活艰难的红色区域里工作。”(《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年版,第93页。)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针对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享乐主义倾向告诫全党,“因为胜利,„„贪图享乐不愿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全党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全党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4卷1991年版,第1438-1439页。)2002年新春伊始,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对于反对享乐主义、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只有坚持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因为,贪图享乐就很容易被腐蚀。“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年第2版,第402-403页。)要真正制止享乐之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1版,第190页。)从这里可以看出,“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定的信念”与“人民自己的利益”这三者是辩证的统一体。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指出反对享乐主义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江泽民同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享乐主义的危害正在于它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党同人民群众的

3 血肉联系出现裂痕。党员干部要能够真正摒弃享乐主义,必须“时刻的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对党产党员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原则不能变。”(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10页。)享乐主义作为一种颓废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背离。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侵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32页。)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简介:姜迎春,男,1967年生,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2000级博士生,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通讯地址:南京大学哲学系2000级博士生 邮政编码:210093;电话:025-3596377;E-mail:jycwj@263.net.)

第三篇: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论德育的形式

司马光曾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一个人若德才兼亡那不是最吓人的,最吓人的是才胜德之人,这些人不仅不能带给社会进步,反而给社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所以学校的德育教育应是重中之重,没有了德育也就失去了任何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真谛在于许多年过去后孩子还能记住的东西,他们能留下最深映像的不是所学的知识,而是一些情感体验,这些体验跟随他们一生,帮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位德才全尽的圣人。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圣人,一言一行都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德才兼有的老师就能在无形之中教育学生,无意之间就让学生领略的你的精神,看似无形却有形,这才是最高的境界,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

德育是一个单一的词,意思也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学校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可以说形成了校本教材,这一系列的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活动既丰富又深受学生喜欢,甚至当他们毕业后也觉得引以为豪、津津乐道。丰富多彩的的活动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些是在课堂上很难才能达到的效果。当其他学校的学生还只能在课堂上接受德育时,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自己在活动中发现德育,并能欣然接受,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思想。所以说活动是做好德育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值得我们所推崇。

班级管理融入着德育,一个团结、积极向上和自律能力强的班集体必然做好了德育。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学生都应形成良好的习惯,这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从起床到睡觉;从到教室到离开教室;从上课到下课;这一件件琐碎的小事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在这些指导中也必然贯彻了教师的德育理念,看似为了整齐划一,实际是为了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如所说的: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品德。所以事情虽小,但积累起来就是一座大山,德育就该从这些小事上抓起。在这一点一滴中向学生进行着教育,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德育。当然光是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自控力并没有那么好,要想让你播种的每一个行为达到很好的效果也是需要监督的,监督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管是采用操行分的办法,还是班委监督的方法,这些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好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能终身受益。

德育课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每周一次,每周一个主题,围绕主题上课,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也可以用一些活动的形式,每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传统教学方式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并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活动的形式重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活动本身就很受学生欢迎,这既可以迎合学生口味,也能达到教育的效果。所以德育课也是德育不可缺的形式,德育课也可以成为检测德育效果的形式。把德育课改成让学生来上课,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思想,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提高德育课的效果。学生自己讲可以讲很多亲身经历,这比那些距离较远的例子更能被学生接受,同时还有很多学生会感同深受,对许多学生都会有较大的启发。学生讲的同时对自己而言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每一种品质,这种主动去理解的方式让学生记得更深,也更加难忘。学生要能讲出一种品质都需要自己已经具备该种品质,不具备的学生是讲不出来的,因为他缺乏亲身体验,只有体验过了,才能头头是道,侃侃而谈。学生更懂学生,在备课中备学生这个层面他们也会比我们做的更好,这方面做好了就能让听的学生更易理解,也更能接受。

德育的形式有很多,但是我们都重在了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而缺乏了其应用。学校里有很多拾金不昧的学生,我们往往以其捡到钱的面值大小来衡量是否该大肆表扬,这对一些只捡到一元钱的学生很不公平,也不利于其良好行为道德的培养。我们应该设立专门的表扬栏,表扬每位在行为道德上突出的学生,这既可以引领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同时还可进行学年度表彰,表彰那些一学年上榜次数多的学生,以此来引起更多学生的注意,激励着他们培养优秀品质。当然这些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孩子投身到形成优秀品质的道路上来,让他们不光要有道德的意识,更要有道德的行为。当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才不怕出现社会的蛀虫,社会才有一片祥和的氛围,甚至还可以降低犯罪率。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心,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多加思考的领域,它也是其他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第四篇:论享乐主义的弊端

享乐主义一词源自希腊伊壁鸠鲁学派,它提倡人们追求享乐,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人生最高的善„。20世纪中期,享乐主义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较为流行,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享乐之风在中国社会滋生和蔓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成为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标签。

毋庸讳言,追求享乐是人的本能。就连“圣人”孔老夫子,也会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腹之求,也曾发出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慨叹,遑论吃着五谷杂粮的芸芸众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代是一个奢侈享乐之风盛行的朝代,值得关注的是,宋人的绮靡享乐之情不反映在他们的诗里,却常常出现在他们的词里。

宋代奢侈享乐之风世俗迷漫,宋太祖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中,以优待子孙后世,赐钱财万贯的方式夺得政权。用这种优待宽松的思想政治文化政策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的享乐主义。文人可以堂而皇之地流连于秦楼楚馆,恣意地陶醉于倚红偎翠,此等疏狂放浪的生活,是词人无止境的享乐欲望的张扬,其人性本能中的方方面面也暴露无遗。加之政府的赔款称臣的外交政策,甚至到后期的割地求和。这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都是享乐主义而引发的恶果。

而宋代词人的享乐生活往往表现为“醉入花丛”的模式,轻歌曼舞、浅斟低唱已经成为士林风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醇酒美人则是他们点缀享乐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具”。试想天下文人的主流文化已被享乐主义所束缚,过着“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浮靡的生活,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危机也变得合乎常理。

靠贪图享乐、奢侈腐化而成就大业者闻所未闻。相反,历史上因骄而奢、由奢而亡的例子,却数不胜数。那种以为通过助长享乐,就能刺激消费,搞活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其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艰苦奋斗创造的。享乐主义滋长和蔓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只能滋生虚假繁荣的毒瘤,助长玩物丧志的风气,最终葬送已有的文明成果。

当代大学生要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精神思想。一个人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味追求感官享受,绝不会造就健康的人生。作为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永不停滞,永不懈怠。

终究享乐主义是一种颓废腐朽的思想,更是与我们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树新风,争做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大力弘扬艰困奋斗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第五篇:论《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摘要] 《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象征意义的小说之一。本文将对小说中的象征主义进行探索性的分析。象征主义在小说中无所不在: 裴考德号全体船员的最终灭亡, 象征着人类在社会、自然及至宇宙的命运; 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 而它的船长亚哈伯是人类本质中邪恶的一面的象征; 这次航海本身象征着对人类生活最终真理的追求; 白鲸既象征着那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象征着自然, 而它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和无辜

《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它作为一部在发表时反响平平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才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重视的“奇书”,其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邃、意象之奇谲, 确为美国文学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自20 世纪20 年代以来,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 尤其对他的象征主义进行饶有兴趣的探索, 可谓百家争鸣, 在本文中, 我也将对此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一、裴考德号全体船员悲惨命运的象征意义

《白鲸》描写的是一艘名叫裴考德号的捕鲸船在船长亚哈伯的带领下追击白鲸的故事。从表面上看, 全书的焦点似乎集中在船长亚哈伯和白鲸莫比·迪克之间不共戴天的仇恨上。但实际上, 它不仅仅是一部离奇曲折、充满异国风光与浪漫情调的历险小说。贯穿作品始终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深沉的忧患,处处闪耀着象征主义的光芒。小说中裴考德号全体船员向白鲸一步步的逼近以及他们的最终灭亡, 象征着人类在社会、自然及至宇宙的命运。这一命运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悲剧意绪, 而作者正是通过象征主义来表达他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

1. 裴考德号的象征意义

显然, 裴考德号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是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的。首先, 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裴考德是美国印第安人一个种族的名字, 在美国被白人殖民者占领以后, 许多本土的印第安人部落和种族在和白人殖民者的冲突中被消灭了。裴考德就是一个已经被白人消灭了的种族。赫尔曼· 麦尔维尔用这个名字来命名捕鲸船, 象征着它必定灭亡的悲惨下场。其次, 因为全书的叙述者伊史玛利是这艘遇难船上的惟一生还者, 他的叙述只是将业已酿成的灾难复述一遍而已。正如伊史玛利所说的, 船员们做着一切努力, 千辛万苦的穿过那无垠的大海, 只是为了奔赴他们的死期。他们天涯海角的跟踪、追逐, 只是在搜索那条最终会毁灭他们的东西。作者安排惟一的幸存者来讲述这个故事, 预示了裴考德号及全体船员的悲惨下场。

2. 裴考德号船长亚哈伯的象征意义

其实, 裴考德号船长亚哈伯曾经有过许多次调头的机会,但每次都被他毅然拒绝了。书中写到该船先后与“信天翁号”、“处女号”、“玫瑰蕊号”、“拉吉号”等好几艘船在海面上相遇。这几次相遇都起到对裴考德号的警告和劝戒作用。船长亚哈伯一次又一次被告知, 莫比·迪克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谁要与它抗争必死无疑。然而, 这些忠告都未被采纳。直到最后一天的决战来临之前。船员斯达巴克最后一次劝船长及早停手时,他还是执意的表示, 一切都无法更改了, 因为这一切都是既定不移的天意。亚哈伯是人类本质中邪恶的一面的象征, 他对白鲸的仇恨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敌视, 而他以及船员们对白鲸疯狂的追逐, 象征着人类意识中疯狂的失控状态。当人的意识处于这种失控状态时, 就会被邪恶的一面完全控制, 从而招受自我毁灭, 也毁灭他人。亚哈伯正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所以他才不顾一切的寻找白鲸, 并且不惜在桅杆上挂起一枚金币以奖励首先发现白鲸的水手, 而水手们在金钱的刺激下, 也变得疯狂了。在亚哈伯的带领下, 他们不顾一切的冲向安静的海洋搜索被他们视为敌人的白鲸, 在打破了海洋的宁静和白鲸的和平以后, 和白鲸一起葬身于海底。亚哈伯以及全体船员的这种疯狂的邪恶为他们带来了最终的毁灭。

二、这次航海本身的象征意义

这次航海本身象征着一种追寻和发现, 是对人类生活最终真理的追求。故事的叙述者伊史玛

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逃离他的生活环境, 登上了裴考德号, 希望找到一种令他感到快乐和充实的真正的生活。他逃离了社会现实, 因为他感到生活那么的空虚, 毫无生气, 毫无意义。他无时无刻都被一种孤独和疏离的感觉控制着,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人与自然的疏离, 灵魂的疏离。而这正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作者认为19 世纪的美国正是被这种孤独感控制着。所以伊史玛利带着美国人寻求生活真理, 寻求一种新的价值观的梦想登上了裴考德号。这次航海象征着伊史玛利对知识和生活价值的一种追求。在航海的过程中, 他逐步认识到了爱和友谊的价值。他学会了接受, 而作者认为正是人类生存的保证。这可以从他对黑人水手魁魁格的看法的转变上体现出来。魁魁格是他结识的第一个水手。当他刚刚上船而被安排和魁魁格合睡一床时, 他吓得几乎魂飞魄散, 他认定了黑人都是吃人生番。然而, 随着他和魁魁格的接触, 他越来越感觉到这个生番的可爱之处。他的对于魁魁格认识的这种转变首先是从外貌和仪表开始的, 魁魁格那种稳健和深沉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他。而魁魁格为了营救水手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的壮举最终确立了他在伊史玛利心中的英雄形象, 转变了他对人性和生活的看法,看到了生命的价值。所以这次航海象征着伊史玛利对知识和生活价值的一种追求, 也是美国人对于生活真理的追求。这艘船是美国人的灵魂之船, 而这艘船的毁灭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悲观看法。

三、白鲸莫比·迪克的象征意义

1. 白鲸是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象征

小说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白鲸莫比·迪克。它的象征意义是多层次的。西方的评论家认为它是恶的化身。确实, 在小说中白鲸被描写成一种破坏性极大的、对人类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物。然而, 这种恶又不完全是形式上的。因为我们看到, 麦尔维尔在小说中常常把捕鲸作为一种过程来描写。因此, 这白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象征着那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象征着生产过程与生产力相对立的那种力。作者在整个作品中精心制造的神秘气氛, 一再表现的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悲剧状况, 一方面反映出作者本人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恐惧与惶恐, 对新的社会矛盾的忧虑与不安;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处在这一变动时代的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他们的处境的深切同情。

2. 白鲸是自然的象征

对于麦尔维尔来说, 白鲸还象征着具有巨大的神秘力量的自然, 尤其是海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麦尔维尔描写的另一个主题。他认为在冥冥之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摆布人们的命运, 这种力量就是神秘的自然的力量。而这种神秘性在小说中一方面是通过对海的变化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无边无际的海洋变化莫测: 有时它是安静、肃穆又温和的, 让人遐思无限; 有时它又掀起狂风巨浪, 让人头晕目眩。无论是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白日, 还是繁星闪烁的夜晚, 它的深处都包含着一种巨大的毁灭力量和诡异的危险。另一方面, 小说中经常出现预言和凶兆, 加强了整个作品的神秘感。例如第三章里水手们投宿的那个客栈的名字就叫做大鲸客栈, 而且它那幽暗而阴森的店堂, 让人一进门就似乎坠入了鲸腹。客店墙上挂着一幅被熏黑的大油画, 画的是一只在大旋风里将沉未沉的船, 而一条激怒的大鲸正在向它猛扑过去。再如店堂底端那间被用作酒吧的昏暗的幽室, 其形状恰如一只露脊鲸头, 甚至还有一块拱形的鲸下巴骨。所有这一切都暗示着前来投宿的捕鲸人难逃的悲剧命运。而这种命运和象征着自然的白鲸息息相关。在这里作者暗示了人与自然相斗的必然结果: 人类的毁灭。

3. 白色是纯洁和无辜的象征

作者选取白色作为鲸的颜色也是有目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和无辜。作者认为自然是很安静、很和平的、很友善的, 只要人类能够理解到人与自然的这种共存的关系, 不去打扰它, 自然就不会毁灭人类。否则, 人必然自取灭亡。小说中水手们与白鲸的斗争就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白鲸本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自然当中, 从不主动接近人类, 从不主动进攻人类。可是代表人类邪恶一面的水手们却千方百计想要征服它, 毁灭它, 所以最后被它毁掉了。另外, 白色也

代表着宇宙的神秘性。对于人类来说, 宇宙的秘密就像白色, 除了白茫茫的一片, 什么也看不到。这也是作者的悲观看法之一: 人类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是渺小无力的, 是永远也无法了解到自然的秘密的。

四、结论

小说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还有很多, 这种写作手法的使用使这篇小说意义深远, 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它被称为是一部“可以让读者任意理解的”巨著, 深受读者和现代评论家的赞美。它的象征主义永远是最值得人们探索的宝藏。

[参考文献]

[1] 程爱民. 美国文学阅读教程[M]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常耀信. 美国文学选读[M]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 杨起深. 美国文学选读[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 邵金娣. 文学导论[M] .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 吴伟仁.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6] 张鑫友.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M] .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六一节方案范文下一篇:栗子开口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