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2024-04-30

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通用10篇)

篇1: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进化了人类,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在起着核心作用,是人类主动挑起了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大自然不断发展的历史重任.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必须坚持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

作 者:杨杰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81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2)分类号:B82-057关键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

篇2: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论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效应

人类以自己为宇宙的中心,是人类本性的自然倾向.从人类的实践后果来看,人类中心主义信念既产生了积极效应,也产生了消极效应,尽管人类中心主义的.确存在着一些偏颇并在实践上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但它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然人类以自己为中心来看待和对待宇宙的一切,是人类的本性使然,也是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必然要求,那么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信念,是不可能放弃的,也是不应放弃的.因此,对待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应该有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

作 者:江畅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13(4)分类号:B82-057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自我中心倾向 人类中心主义信念

篇3: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谐相处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环境危机成为全球共识, 随着人类不断的需求和对大自然的索求, 自然资源逐渐枯竭, 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我们生活的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 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面临人口快速增长、水污染、资源的损耗、全球气候的升温、自然灾害频发、多种疾病困扰人类。随着生态的恶化, 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 人类开始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以此形成两种不同的价值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因为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很大的直接联系,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等关系时存在着偏差和失误。一些学者认为有两个对立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环境被破坏了, 人类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的人类, 我们有责任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于是我们要保护环境, 学界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持此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康德, 康德认为:“人是目的。”在目的国度中, 人就是目的本身, 那就是说, 没有人 (甚至于神) 可以把他单单用作手段, 他自己总永远是一个目的在人类中心伦理价值观的作用下, 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呈现出近乎无限的可能性”。然而, 绝对的人类中心把人类推向了危险的境地。于是提有人出:人类中心主义是错误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索贝特·史怀泽大声疾呼要“敬畏生命”。史怀泽认为:“过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 因为它认为伦理只涉及人对人的行为。实际上, 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 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 他才是伦理的。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人应当尊重自然, 承认自然存在的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属于自然地一部分, 和人类一样, 动物、植物甚至一些非生命的物质都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有着自己的内在价值, 和人一样, 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 是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我们应该站在整个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生态伦理概述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讨论生态伦理, 我们首先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起。首先, 我们认为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 和其他生物一样, 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且, 这个生态系统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这个系统运行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人的利益和存亡。人类作为生物界中最具智慧的物种, 在于拥有了非凡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 生态伦理调节。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生态伦理学认为:善———对生态系统有益, 恶———对生态系统有害。很显然, 这里行为的主体是人, 生物及非生物是不受其约束的。正因为如此,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具有内在价值, 就是一种“价值虚无主义”。所以, 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价值霸权”的话, 那么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一种价值泛化而最终导致价值虚无。一个人的生态伦理观往往起源于群体文化, 并且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来约束自己和评价他人。可见, 生态伦理所规范的是人的行为, 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

3. 生态伦理的变迁。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面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 人们无法理解, 更无力对抗, 于是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 将一切归结于神的安排。随着人类文化的积累, 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步加深, 加上人类活动能力的加强, 这种敬畏逐渐减弱, 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信极度的膨胀。工业革命以来, 逐渐地人类开始以地球的主人自居, 全然不顾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发展。逐渐我们发现, 人类原来并非地球的中心, 自然也并非那么顺从地受人类摆布。我们正在受到来自自然的惩罚。所以, 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可见, 人类对待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的,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传统的社会学研究, 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和前提, 那就是“人类豁免主义”的解释范式, 这个范式认为: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享有自然的最高统治权, 可以改造自然并使其为人类服务, 因而, 许多人类差异是社会引入而非天生的, 它们可以被改动的, 并且不利的差异可以消除;因而, 同样地, 文化积累意味着进化可以无限延续, 使得所有社会问题最终都可以解决。所以,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 自然法则和生理原因就不是解释社会现象的主要因素。例如, 涂尔干主张, 社会事实只能用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正因为这样的传统根深蒂固, 所以, 邓拉普和卡顿等人认为, 要想对当今出现的环境问题作出社会学的解释, 必须对这种传统的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进行完全的改造, 他们首先提出了“新生态范式”的概念。所谓“新生态范式”, 是由这样几种假设组成的:虽然人类有突出的特征 (文化, 技术) , 他们依然是相互依赖的包含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众多物种之一员;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也受自然网络中原因、结果和反馈的错综复杂的影响, 因而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许多意外的后果;人类生存依赖于一个有限的生物物理环境, 它对人类活动加上了潜在的限制;尽管人类的文明创造和得自某个地方的能力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扩展承载力的限定, 但生态法则不能免除。这种“新生态范式”与传统社会学所认为的“社会事实只能必须被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的信条相背离。

二、保护自然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 我们应该对这种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转变, 就是转变到以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上来, 不要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和利用的工具, 而是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员, 平等地对待其他物种, 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 建立整体观的自然中心主义。

在人类进化至今, 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全球性问题, 任何局部的环境问题都会给整个地球造成影响和灾难, 自然中心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考虑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 而任何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又同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人类的理性, 建立一种现代整体观的自然中心主义。

2. 尊重动物享有的生存权利。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存发展的权力。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破坏和坏境的日益恶化, 现在有许多动植物都濒临灭绝。所以人和动物也应该是平等的。人类要是不能够与其他生物取得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 在生物圈中和其他生物互济共存。

三、实现生态伦理和谐的途径和方法

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 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但也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痛定思痛后, 我们要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 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 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加强环境立法和保护环境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审计制度, 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力度, 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开发“三同时”制度。

2. 加强规划, 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平衡。

国家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科学开展生态建设, 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 逐步建立流域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之, 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人类必须对以前以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价值观进行反思, 转变到以自然中心主义的发展价值观上来, 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 不要单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而要从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出发, 即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正确处理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 必须坚持和谐共进的价值观念,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型社会。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2]李友梅, 刘春燕.环境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191.

[3]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69.

[4]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65-90.

[5]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2004, (3) :43-56.

[6]方盛举, 李韬.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J].学术探索, 2000, (3) :25-27.

[7]韩秋红“.人类中心论”的哲学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9, (3) :37-46.

篇4: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伦理基础

收稿日期:2010-03-19

作者簡介:马蕙紫(1986-)女,辽宁抚顺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冯琦翔(1986-)男,山西忻州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主张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将人类的利益置于首要的地位,并以此作为生态道德行为的终极目的和尺度。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既肯定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人类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又继承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的依存性的合理认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源于前二者又高于它们。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第二,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它强调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的利益;第三,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最初是由生态学家根据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提出来的。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接踵而至,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要求通过肯定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进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自为的和谐状态。它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际公平、国家主权、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根治生态环境恶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观 ,它只有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才有实际意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人类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解决当代生态伦理问题的一种积极探索。

第一,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可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文本《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1]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要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在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因而把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内涵总结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出了和谐原则;在人与人关系上提出了公平原则。因此,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指导实践的方法,即用“最优化”代替“最大化”,二者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责任是一种伦理要求,只有人类认识到自然的现状,才能自觉的进行道德选择和作出道德决定。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在理论上超越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因此,我们必须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

(一)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我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在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变化堪忧,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下,我国今后不能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而必须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关系到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一条用较短的时间、较小的代价促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党的十七大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在科学发展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完整准确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的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问题,并把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那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采用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即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可以把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我们之所以说只有以人类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也就是因为只有它才是一种真正能够帮助中国消除当代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不和谐、不协调状态,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伦理价值观。

第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能够现实地规范人们处理自身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它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而人类的共同利益存在于各种特殊利益之中,并且是各种特殊利益得以实现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因此,即使人们仅从自身的特殊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最终也不得不认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得不自觉地维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将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全国民众中大力培育现代人类中心意识,并真正实践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只有这样,我们的自然才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生态平衡才有望得到更好的维护,我们的利益和价值也就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维护。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5: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首先,要明确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识、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它表达的是对于祖国最深厚的感情,犹如孩子对于母亲的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借助于历史,更要着眼于变革的时代和现实服务的需要。所谓“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因此当代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比如:结合班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展社会调查深刻感受周围的飞速发展等。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的心态理应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以国家核心利益为重,热情加理性才是我们表达爱国主义的正确态度。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第一,知我中华,培育爱国情操。爱我中华,必先知我中华。爱国志士秋瑾说: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也。学习历史,知我中华,是升华爱国情感的基础。要学习中华民族建设祖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民族分离、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更要学习和了解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学习历史,就会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为祖国的明天而奋进。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必将更加美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国力强盛。跨进2l世纪的中国正如醒狮雄起,巨龙腾飞,生机勃勃。只要我们同心同德、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必将在本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知我中华,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全面地、辩证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既要从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中激发热爱之情,也要从认识我国自然条件的一些不足之处增强忧患意识;既要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又要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落伍而伤痛,从而转化为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第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刻苦学习,锤炼自己,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行。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国和时代的需要和呼唤,要科学地确立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做祖国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青年要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遵纪守法,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二、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要敢于向已有的科学成果挑战,敢于向未知的新领域进军,勇敢地去实践,去探讨。因为,当代青年是否具有强烈的开拓和创新能力关系到我国科学的兴衰。

三、要具有健全的心理人格。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对国家、对人民有强烈的爱心;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待人生,积极奋发,不消极颓废,不得过且过;对学习,对工作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勤奋刻苦,有创新精神,有自信心;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对他人情操高洁,易于合作,有团队精神。

篇6: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小说《恍惚的人》讲诉了女主人公昭子一家五口在一年里发生的事。昭子是一名打字员, 丈夫是普通的公司职员, 读高中的儿子正面临高考。婆婆突然过世, 夫妻俩还没从这巨大的震惊中清醒过来, 又发现公公茂造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从此, 这个平静的小康之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 小说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痴呆老人心理、生理上的双重痛苦, 另一方面, 小说还由点及面的展现了整个社会老龄化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 这部作品展现了它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残酷晚年生活的思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医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 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普遍延长, 可是婴儿的出生率却没有增加, 因而出现了社会高速老龄化的现象。此时, 老人们在晚年生活中生理上的病苦和心理上的孤独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爆发。有时, 三代人居住在同一个院子里, 还是容易忽略彼此。文中信利的母亲就是在逝世四个多小时、身体都完全僵硬了以后才被发现。作者用平静而写实的手法叙述着因婆婆突然过世家里每一个人的反应, 看似波澜不惊, 实则对读者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残酷的死亡面前, 根本由不得我们对逝去亲人的留恋, “没有眼泪, 没有死亡的真实感, 也没有趴在遗体上痛哭的冲动”。

除了死亡, 更可怕的是晚年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病痛和折磨。公公茂造突然患上老年痴呆, 不仅生活无法自理, 而且经常精神失常, 甚至有吃骨灰盒里骨头的疯狂举动, 显然他自己已经无法意识到这些问题, 但却让周围的人倍感烦恼、甚至产生了厌恶之感。同时, 小说还穿插描写了周围其他家庭的老人问题, 如昭子所在的那家事务所里“只有四个人, 偏偏三个都和痴呆老人生活过, 或至今仍在为此烦恼。”这说明了社会上老龄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当然, 烦恼的不止只有中年人, 老年人心理上的压力也不容忽视。他们除了要不断逼迫自己认识自己的衰老, 还要面对后辈甚至是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厌恶和冷漠。门谷家的老婆婆就坦言, “人老了就成了累赘, 谁也不会担心。大家都盼着我早点死。哎, 我也不想死皮赖脸地活下去招人烦, 但寿命也由不得自己啊。要是自杀, 又会影响孙子的婚事。”这种绝望其实比死亡还要沉重, 言语之间充满了老年人的无奈。

老年问题存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生命的逝去是让每个人都感到无可奈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恍惚的人》以女性最敏锐的视角关注了养老这样一个敏感而重大的社会问题, 同时真实的展现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感受, 并用最朴实的话语还原了生活最真实的模样。小说突出了日本社会老年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更是于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话题: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 我们该如何面对?正如书中所言, “当有一天我们老了, 头发白了, 手脚不再灵便, 思维不再敏捷, 谁会心疼我们脸上衰老的皱纹?”

二、传统家庭制度的批判

所谓家庭制度, 一般是指以夫妻为中心, 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构成的家庭中的不可或缺的家庭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日本政府将父系家长专制塑造成为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核心, 这让以男子为家庭重心的家庭制度在日本一直持续了很久。后来日本经过民主改革使得这一现象有了明显改善, 但传统的家庭制度还是依稀残留在日本人心中。所以尽管战后的妇女们也渐渐走出家庭进入社会, 但她们在家中的地位仍旧处于弱势, 仍旧是被置于边缘的点缀和附属。

立花家便是这种情况, 昭子除了要照顾儿子和丈夫, 还要努力工作, 早已疲惫不堪, 这时公公又患上了老年痴呆, 这对昭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信利却是一副大男人的样子, 把家务活和照顾痴呆父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妻子, 甚至在昭子要求他帮忙照顾一下茂造的时候, 居然说“你干脆杀死他算了”。但即使这样, 他仍旧还是那个唯一有权决定不将父亲送往养老院的人。在这种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家庭中, 妇女注定要背负更多的家庭责任。同时, 我们也必须看到, 现代社会的种种压力迫使家庭中的女性除了要照顾老人和孩子, 还必须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作者在塑造像昭子一样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的妻子形象的同时, 也塑造了像信利一样薄情寡义、大男子主义的丈夫, 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

三、养老制度的不健全

小说后半部分描写了昭子为公公寻找合适敬老院的场景。但多数敬老会规章的第一条便是“本敬老会馆专为身心健康的老人而设。”显然, “精神上有缺陷”的公公不能入会。而另一种便是特别护理养老院, 专门收容在身体或精神上有显著缺陷的老人, 但这种养老院又明确规定需要服药的人无法入院, 所以正在服用镇静剂的茂造显然又不符合收容要求。同时每个种类的养老院也都对家庭收入有着准确的要求, 而且几乎每家养老院都人满为患。这些条条款款让日本养老院的规章看似十分完善, 但其实福利事业非常落后。这不仅是小说中昭子的困扰, 更是我们当下、甚至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但遗憾的是, 我们仍旧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最后的结果就像福利干事说的那样, “老人问题真的相当严峻, 目前仍然没有解决的途径, 弄不好还会导致家庭破裂, 只能请主妇们咬牙坚持住,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

同时, 小说还描写了黄昏恋的婆婆被自己家人诅咒早死与敬老会里时常发生的冷嘲热讽的事件等等, 好多细节都体现了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冷漠。如果我们再无任何想法和行动, 我们的老人怎么办?以后的我们怎么办?有吉佐和子通过描写严峻的老人处境和有限的国家养老福祉, 谴责了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态度, 表现了作者对养老问题的关注。

四、结束语

小说《恍惚的人》虽然描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老人问题, 但在小说发表40年后的今天, 其社会意义仍然存在。小说从普通家庭切入, 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地展现了整个社会的老年人生活状况, 深入挖掘了老龄化社会里各个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面对越发残酷的社会现实和越发冷漠的社会现状, 我们无法逃离, 而该小说正是利用那些生活细节的堆砌, 还原了生活的模样, 展现了作家动人的写实手法, 正如李德纯先生所言, “她善于叙事, 文笔淡雅清理, 善于把事态的发展, 紧张的气氛和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 描写得绘声绘色。”着实是一部促使人们思考“人为何而生存”的优秀作品。

摘要:小说《恍惚的人》是日本战后著名女作家有吉佐和子的长篇小说, 以儿媳昭子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公公立花茂造为故事主线, 对老年痴呆和老人护理、日本家庭制度以及养老制度的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 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有吉佐和子,《恍惚的人》,社会问题,老龄化

参考文献

[1]有吉佐和子, 著.恍惚的人[M].李炜, 译.海口:海南出版公司, 2011.

篇7: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关 键 词】人类中心主义 扬弃 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管理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价值理念,作为这样一种价值理念,它对于我们当今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在深入探讨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之前,我们必然要对这一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要充分了解。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经历了从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到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再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古代人类中心主义以自然目的论、神学目的论、灵魂与肉体二元论和理性优越论为核心,片面强调人类这种有理性、有灵魂的生物是比其他任何生物都高级的个体,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存在都以供给人类作为根本目的。到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借助于理性来实现自己的主张。在它看来,只有具有理性的“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权力和内在价值,非人类存在物仅具有工具价值,人类享有绝对的统治和支配权力。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深化,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承认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将人类定义为全人类,这促使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能够更加理性和合理地对待自然和保护自然。可见,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实质是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一切以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为核心和根本尺度,在充分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正是人的“理性”,可以说“理性”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根。然而理性给予人类的不仅是对于自然界的这种意识上的主导优势,更给予了人类能够从自身利益出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虽然这种理性也曾带给人类一种“无知”的独大情怀,造成了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但是人类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也恰恰是进化后的“有知”的理性,而以这种进化后的“有知”的“理性”为理论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必然是不可超越的。

(二)人類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不可否认,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和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误导人类过度的掠夺自然。但是,当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今天,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已经意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与人类的内在价值是相一致的,人类的长远利益才是衡量自然的根本尺度。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中心主义必将不可超越。

1.生存论层面的不可超越性

作为生命个体,人类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都具有利己性。因此,人类的一切生存行为都必然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但是,人类的利己性并不等价于无视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马克思曾说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可见,保护自然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无机身体,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极大体现,它也从生存论的角度证明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2.认识论层面的不可超越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的认识与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是辩证统一的。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这种主观能动性恰恰是自然界中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这就为人类的“中心”主义提供了支持。但是,人类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加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不断加深,人类必将逐步认识到违反自然规律给自身利益和自身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危机。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缺陷——自我中心主义

虽然人类中心主义无论在生存论层面还是在认识论层面和价值论层面都具有不可超越性,但是我们仍需认识到,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中仍残余着部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理念,这也必然要求我们在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改善全球环境的大前提下,极大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克服存在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根本缺陷。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缺陷

从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到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人们一直以自身利益为目的对自然进行野蛮式的开发。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这种“自身利益”并非全人类的共同的、发展的和长远的利益,而是以“自我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利己的、停滞的和短期的效应。虽然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已将人类定义为全人类,将衡量尺度定位在人类的长远利益,但是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中残余下来的对“自我”利益的狭隘追求是构成人类中心主义缺陷的根本,可以说内嵌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自我中心主义”已经成为扬弃人类中心主义道路上的最大的绊脚石。

自我中心主义与个人主义很相似,接近于利己和享乐主义。但相较于前几种“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更代表一种激进的自私思想。在“自我中心主义”看来,除了自己一切都是虚无的, “我”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因“我”的需求而改变,在“自我中心主义”的世界里没有道德的约束,“我”是完全自由的。可见,“自我中心主义”极大地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共生性,无限地强调个体和集团利益,而将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以及整个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抛之脑后。它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必须加以克服。

(二)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缺陷的紧迫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入人心,那些以自己的短期利益为先的个体和集团从自然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对这些从自然掠夺来的财富,一些人更是以“自我中心主义”为驱使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主人,他们为了财富的“持续发展”放弃了全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包装下将“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等行为合理化。然而,就在人们陶醉于物质财富的急剧累积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快速发展时,却发现“对自然的征服在其功德圆满的时候却是自然对人类的征服”[3]。

人类在自然的反征服面前,付出了巨大的惨痛的代价。环境污染、粮食短缺、人口激增、能源枯竭等一些列问题如洪水决堤般扑向了人类。然而迎接这些强大报复和巨大危机的并非只是那些获得短期利益的破坏者,而是生存在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这里自然包括我们全体人类。因此,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缺陷——“自我中心主义”已成为我们当下处理环境问题、解决生态危机、圆融人与自然关系的迫在眉睫的课题。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自我管理

面对这一不可超越却又存在根本缺陷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彻底的扬弃。然而,这种扬弃并不能仅是主义对主义的无休止替代,而更应该是“对症下药”的具体行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类中心主义的“症”,就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严重泛滥,而能够根治“自我中心主义”的“药”正是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具体行动中全面实现 “自我管理”。

(一)自我管理的理论内涵

“自我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和自由能力的个人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等环节,以获得个人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并能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的能力活动。”[4]从自我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自我管理就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全面规范。

首先,自我管理要求人要进行“自我学习”,即真正了解自己,只有做到“自知”才能正确衡量自身行为的合理性,避免追求那些短期利益。其次,自我管理要求人进行“自我设计”。这种自我设计是针对于自我价值取向的前瞻式定位,进而对今后的行为加以正确导向。同时,自我管理将会对人的“自我”行为进行“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应该说,自我调节和控制是“自我”行为的“保证环节”,他保证了自我行为的正确进行。“任何生命在其存在的每一瞬间,都在不断地调节自己内部的各种机能状况,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5]。由此可见,自我管理不仅可以调整人类自身与自心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协调人类自身与他人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自我管理是人类对于“自我”最为有效的行为规范模式。

(二)自我管理在扬弃人类中心主义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对“自我管理”内涵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我管理贯穿于人类行为的始终,它规范着人类的行为、制约着人类的私欲。应该说,“自我管理”是通过制约“自我中心主义”进而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具实效的方法。

1.完善自我学习,正确处理以全人类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对于拥有核心地位的人并没有做出具体的限定,它可以是个人、集體也可以是全人类。而恰恰就是这一界定的模糊性催生了仅以个体为主的“自我中心主义”式的人类中心主义。要彻底克服这一缺陷并不能仅仅依靠外界的矫正,而必须凭借每个人内在的自我学习机制。人只有在完善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才会认清 “自我”在全人类面前的“部分”而非“全部”的特质,进而从全人类这一正确的角度出发,有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2.优化自我设计,积极促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

在“自我中心主义”的驱使下,一些人将人类中心主义中“以人的利益作为根本衡量尺度”这一理念错误的解读为个体可以为了个人的既得利益而践踏自然,舍弃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错误的价值理念造成了当今人类先破坏再治理的被动局面,若想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必须优化“自我设计”,正确定位我们的价值取向,抛弃对于“自我”的盲目重视,进而平衡同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自我设计以超前的角度预防了“自我中心主义”的产生,确保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彻底蜕变。

总之,自我管理既在理论层面上有利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化和发展,又在实践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实用方法。我们绝不能单纯的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或强制的用另一种未经实践检验的、泛泛的主义来代替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我管理,进而达到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政治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

[2]杨翘楚.从价值看人类中心主义成立的依据[J].理论界2008(5):130

[3][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迪·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26

[4]郭海龙.自我管理视野中的人的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6,01:104.

篇8: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如何实现中学历史教学以知识、能力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把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放在首位, 努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拥有健康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真诚的情感, 并学会宽容和尊重别人, 正成为新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广大历史教师也是能够做到一些改变的。笔者认为只要教师有心, 坚持在自己的课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寓人文教育于历史教学中, 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 把握历史教育的特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从细微处慢慢的改变, 一步步提高, 就能让历史课真正变成有趣味的, 而又充满智慧的、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课堂。

以下试以人教版必修Ⅱ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以就教与方家:

一、关注生命, 创设新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 可以为学生准备充分的阅读材料, 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情感。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 是一个饥荒时代。根茂叔的童年就在东一把树叶、西一把草根的日子里打发的。根茂叔的父亲, 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根茂叔七岁时的那年冬天, 家里一连两天都没有可填肚子的东西。当根茂叔饿得眼睛都懒得睁时, 根茂叔的父亲攥着一把带着泥土的地瓜藤回来了, 父亲哄根茂叔在屋外喝着放入藤粉面的水汤, 而后转身回屋, 用一条草绳在房梁上自尽了。根茂叔长大后才知道, 父亲是为了给他省一口吃的, 才如此做的。”提问:“同学们, 请说一说你对根茂叔遭遇的内心感受是什么?”

“材料二《村居》:围墙紧傍小溪流, 雪白阳台绿树头。拆掉草房换砖瓦, 家家更上一层楼。 (刘振德《诗刊》, 2005年2月号) ”又问:“从《村居》中, 你们对今天的生活的内心感受又有哪些?为了珍惜今天生活,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生活观?”

关注生命质量, 关注人的存在状态是政治经济变化的产物, 更是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只有把教学目标从“天堂”回到“人间”, 关注历史上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关注现实中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现实, 体察百姓疾苦的人文精神。我们的历史教育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创设新情景可以使历史学习由枯燥变得生动, 由历史恒远变得触手可及。这样历史学习就会由简单抽象的死记硬背变成生命成长过程的体验和感悟, 这对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实现主体, 组织社会实践,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虽然历史是过去的事物、现象, 但人类活动沉积下来的大量历史信息, 很多仍存在于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里。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 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社会实践式的历史教学模式, 主要指结合校外历史调查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内容贴近社会,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加强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这样的实践调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

我在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 安排这样一些社会实践活动:1、“以调查访问的方式, 整理出近现代社会生活中服饰发生了哪些演变?原因是什么 (调查表略) ?”2、“以社会调查、影视资料收集等方法, 整理出新中国成立后民居、风俗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优化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可以按衣、食、住、习俗等生活内容, 把学生分为四小组, 各小组从当今报纸、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体中挑选宣传现今社会生活的流行语, 进行竞赛, 各组报出流行语后, 要有一名同学总结生活流行语背后反映的社会生活变化趋向。形式是这样的:

甲组 (衣) :休闲随意, 领舞时尚新潮;恒久魅力, 你我共有;拉链衫;及膝裙;宽松裤;百褶裙……

总结变化:当今人们服饰内涵丰富化、品位化, 服装款式多样化。

乙组 (食) :生态美食;膳食革命;科学饮食;菜篮子工程;清水工程;绿色GDP;能炒菜的电磁炉……

总结变化:当今人们饮食注重营养、讲究质量;温饱不在是唯一追求, 调整口味, 时尚饮食。

丙组 (住) :安居工程;浪漫家居;民心安居;民生焦点;康居工程……

总结变化:当今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 居住面积扩大, 注重居室装修, 居住环境。

丁组 (习俗) :略。

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可以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 不拘泥于教材的结论, 让教材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资源。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计历史知识的综合问题, 在能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的过程, 这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可以说无处不在。如, 就“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专题可设计以下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我们无穷的力量。无论我们走到哪里, 只要听到那振奋人心的旋律, 一种自豪感、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什么?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 歌词中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5年, 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主要做了哪些努力?你如何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今天的作用。

这样的设计, 使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能力训练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和载体, 在教学中颇有成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时代的要求面前, 我们这些带着“知识分子”头衔的人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精雕细凿自己教学, 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始终不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篇9: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一、充分认识在职工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在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到亿万职工中凝聚共识、引领思潮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切实巩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智慧力量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工人阶级始终紧跟党的前进步伐,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奋力拼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把我们党这一突出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特点发挥出来,使广大职工成为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精神取向,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植入了灵魂、指明了方向。在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更好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一”,引导职工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为,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展和发挥工人阶级先进性,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铸牢强大的精神支柱,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切实把握在职工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广泛实践,使这一价值观真正熔铸于广大群众的自觉与共识之中。在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人阶级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特点,把“三个倡导”融入职工队伍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使广大职工普遍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目标,充分认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模范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行为准则。

在坚定职工爱党报国的信念上下功夫。在职工队伍中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政治立场,引导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爱党报国是由工人阶级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是工人阶级最高的政治价值目标。在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就是强化爱党报国的政治意识,立足本职、胸怀全局,把职工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培植职工团结友爱的操守上下功夫。引导广大职工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继承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优良传统,用共同的理想目标凝聚力量。团结友爱是由工人阶级的组织优势和互助传统所决定的,是工人阶级最本质的阶级属性。在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增进职工队伍的内部团结,加强同其他劳动群众的团结,加强各民族的团结,自觉维护国家安定团结,携手奋进、共担使命。

在强化职工敬业奉献的精神上下功夫。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淡泊名利,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敬业奉献是由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职业道德所决定的,是工人阶级无私的优秀品质。在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弘扬工人阶级高尚的职业操守,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在工作岗位忠于职守,在责任面前敢于担当,在利益关头顾全大局,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展示工人阶级的伟大信念。

三、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工中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各级工会要把引领广大职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多措并举,使之在职工中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抓认知,加强学习宣传。先进的思想不会凭空产生。要把加强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认同、职业认同和情感认同作为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企业、入车间、下班组。充分发挥工会宣传教育阵地作用,有效开发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坚持经常性、常态化与利用举办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纪念礼仪活动等时机相结合,切实增强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成为广大职工不可缺少的精神养料。

打基础,建设职工文化。文化是民族和社会的基本基因。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自觉把弘扬传统文化融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培育、激活和传递正能量。多搭建职工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展示的活动平台,以郭明义爱心团队为榜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成为职工行为的基本遵循,让职工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弘扬它。

强根本,推进素质提升。能力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把深化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以党的科学理论教育职工,以先进技能武装职工,以优秀文化熏陶职工,以劳模精神引领职工,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鼓励支持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拓展成长成才空间。

篇10:论弘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电视剧《亮剑》中令观众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人民军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与敌军作战时,对于未能安全撤退的独立团,李云龙不顾自身安危带领新一团奋勇援助,他对士兵们说:“只要有我李云龙在,就绝不会丢下自己的兄弟”;当骑兵连陷入危机时,李云龙也是如此,他带领独立团的其他连队冒险奋力营救;在联合攻打平安城时,国共两党的部队都参与战事,此时的他们秉持着爱国的信念,不在乎局部利益,四支部队联合作战,将整个战区连成一片,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等情节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亮剑”精神鼓舞着电视机旁的青年受众,向他们传达团结协作,以集体利益为先的精神品质,弘扬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军事训练是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中“亮剑精神”的实践培育方式,是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集大学生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军事训练是每位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必修课,工作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完成军事训练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军训这一特殊教育形式,培养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作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切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树立集体主义荣辱观。目前,大学生军训按照师、团、营、连、排的级别设置,具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组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和教育,强化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历史责任感,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也达到了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良好效果。

“亮剑”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集体主义的团结协作精神。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之一。如今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的思想已被他们渐渐淡忘。而大学生军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团体性,军训的团体性主要体现为三点:

第一,军训编制的团体性。在军训过程中,学校按部队建制将受训学生编成以排为单位进行训练,为期14天的训练活动都是集体活动,他们每天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集体参与,早晨的操练、白天的队列训练、表演方阵训练及晚上的拉歌活动,都给学生们创造了增进感情的平台。所有学生着装统一,军装、徽章、腰带、水壶、小凳等这些都是统一的,让他们从内到外地感觉到军事训练的团体性。紧张有序的军训生活促使新生在短期内迅速适应并喜欢上集体生活,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后来的乐此不疲,同学之间从最初的倍感陌生到后来的彼此关心,互相鼓励,这些都是培养集体主义的前提。

第二,军训内容的团体性。军训期间的各项活动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任何一个人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整个集体。在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队列、歌咏、内务卫生等各项内容都要求整体和谐统一。特别是在基础的方队训练时,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协调一致的动作,在行进中注意身边的队友,顾及他人的位置等,这些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激发集体荣誉感、社会认同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军训考核的团体性。军训期间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如内务卫生评比、作风纪律评比、歌咏比赛、队列比赛等,都是以排、营、团为单位进行评优的。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不再将自己视为单一的个人,而是集体中的一员,他们开始主动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并珍惜每一份集体荣誉,一起努力为优秀集体而努力,这些建制和规定都帮助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了集体概念,逐步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而在军训中学生们通过营与营及人与人之间的评比和竞赛,为了自己所在营的荣誉,每个同学都在严格地要求自己。为集体争荣誉成了参训学生的共同心声,互帮互学,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讨论,以及训练之余的互助互爱,礼让谦恭,相互关心,使同学们真正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使一度淡漠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现。

“亮剑精神”,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力量,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体主义的精神动力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无论是现实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还是国防建设的要求,都需要发扬“亮剑”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其内化为全体人民的一种气质和品质。军训是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高知识、高技术的潜在国防力量,更要发挥“亮剑精神”,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有战斗力的人,成为真正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人。

摘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 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之一, 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是大学思想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最近比较流行的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亮剑》, 从军训编制的团体性、军训内容的团体性、军训考核的团体性阐释军训对树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亮剑”精神,军事训练,集体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蔡新有.论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10.

上一篇:小儿风热感冒日常预防下一篇: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