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创新教学论文

2022-05-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物理创新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隨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快速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验教学作为物理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否取得有效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实验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第一篇:物理创新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与创新

摘要:通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聚焦物理核心素养,创新物理教学,提炼物理核心素养;运用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创新

根据新教材聚焦物理核心素养,创新物理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依据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提炼,由物理核心素养把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应用到《共点力的平衡》教学中。通过例题提出问题,问题解答,寻找新的解法证据,从而进行论证解释,最后分享成果,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社会责任。

提炼物理核心素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物理核心素养的提炼。物理观念:利用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理解平衡状态和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会用平衡状态和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科学思维:通过二力平衡模型建构多力平衡模型,通过画图建构物理模型,列式进行科学推理,解方程进行科学论证,对结果的论证进行质疑创新;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通过例题提出问题,问题解答,寻找新的解法证据,从而进行论证解释,最后分享成果。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关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核心素养应用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引领(思考回答):什么叫作共点力?什么叫力的合成?什么叫力的分解?

问题展示:物体保持什么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共点力作用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呢?学生独立自学、推理思考、解决问题;分享学生学习成果。

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即F合=0。

例如,某幼儿园要在空地上做一个滑梯(图3.5-甲),根据空地的大小,滑梯的水平跨度确定为6m。设计时,滑板和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0.4,为使儿童在滑梯游戏时能在滑板上滑下,滑梯至少要多高?

问题:将滑梯抽象为什么模型?以什么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各沿什么方向?

思考:什么叫正交分解?此例題能否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学生独立审题、思考、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学生独立解答,分享学生学习成果。

又如,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的位置。如图3.5-2,悬吊重物的细绳,其O点被一水平绳BO牵引,使悬绳AO段和竖直方向成θ角。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G,则悬绳AO和水平绳BO所受的拉力各等于多少?

问题:选取什么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各沿什么方向?

思考:此例题能否用两个力的合力和第三个力平衡的方法求解?学生独立审题、思考、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学生独立解答,分享学生学习成果。

方法一:力的合成法。思考:此例题能否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学生独立审题、思考、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学生独立解答,分享学生学习成果。

方法二:正交分解法。引导学生总结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步骤:构建物理模型、定对象、画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利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求未知。总结本节课求解共点力的平衡方法:力的合成法;力的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结束语

依据新教材物理核心素养提炼符合学生的客观认知能力,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独立自学、推理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审题、思考、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学生独立解答,分享学生学习成果。通过例题提升学生的解题素养和审题素养,审题过程是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景、把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条件、把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

作者:普兆贵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创新物理实验

摘 要:隨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快速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验教学作为物理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否取得有效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实验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无法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动手能力,降低实验难度,创建有效情境等等一些方法,希望对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带来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物理实验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等核心素养与能力,而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对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对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性,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最终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1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整个实验的过程机械与死板,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手段较为单一,造成学生的实验学习较为被动,学生无法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利用,进而阻碍了学生的物理学习。

1.2实验教学氛围还不够活跃,教学重点还不够突出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实验结果的呈现,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不能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对自身物理学习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其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无法把握住实验的重点,阻碍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降低了学习质量和效果。

2核心素养下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2.1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学习困难,因此如何让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与生动,如何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灵活,这对于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来说,其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一头雾水,那么物理实验教学如何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就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我们在进行“趣味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卡纸和胶水等物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制作一个“电话传声筒”,通过一根线连接学生制作的两个“听筒”,以此来验证声音是通过介质来传播的这一定律;又如,在学习光现象这一部分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两片玻璃镜和卡纸品制作潜望镜,然后让学生利用潜望镜去进行观察,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快速的掌握,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定律;再如,在学习热现象这部分知识时,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制作“烧不坏的手帕”,使学生掌握燃烧必须满足可燃物燃点的这一定律……。其次,除了在课堂上开展这些有趣的实验活动以外,还可以在课外向学生布置相应的趣味实验,如“水果电池”的制作。不难看出,通过趣味化的物理实验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实验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相应的物理知识与概念,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2.2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情境的创建,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而创建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有效的物理实验情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

例如,在进行“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相互转化”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一根绳子拴住一个重物,并将这个重物挂在铁架上,待稳定后松开手这时重物就会向远离老师的方向进行运动,并出现一个最高点;当出现最高点后,重物就会朝着教师的方向进行运动,这时学生肯定都会担心重物碰到老师,但学生发现当重物返回时并没有碰到老师,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会充满疑惑,就会想知道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理,逐步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最终使学生明白这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作为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通过教学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最终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云山.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物理教育,2015(2).

[2]韩宇,黄媛媛.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兴趣[J].中华少年,2015.

[3]朱志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12.

[4]刘晓银.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選择与创新[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1):54-55.

作者:周家豪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

摘要:充分开发物理实验功能,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本文就作者经验谈了一些做法,包括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趣味实验,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对实验后要重视方法总结。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技能;创新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力求通过实验探究引入概念,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和能力,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落实《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和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因此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应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例如:“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时,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实验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刻意营造互动的氛围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反映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三种学习方法的优势。可以首先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果个体研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先让学习小组内各成员间相互质疑,并通过采取或小组、或个人、或竞赛、或强化、或辩论等丰富多彩的释疑方式,达到合作达标的目的。例如,“电磁振荡”一节,既是“电磁波”一章的核心内容,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振荡电流的产生普遍感到难以想象,加之振荡电路内与电流相关的磁场、磁场能及与电荷相关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电场和电场能等物理量在不断地变化与转换,许多学生都有一种如坠雾里的感觉。因此,教师在授课中,既要适时地通过实验、动画等手段给学生提供表象,也要对这些物理量进行归类,并抓住能量转化这条主线,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环节奠定基础。

三、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例如: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然后小组讨论有两种方法,最后全班交流,确定一种最好的测量方法;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为学生做每一个小组探究实验,当好助理者和服务者。通过小组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四、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一”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它电学实验。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問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炳生等《八年级物理教学参考资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王丹东《中学物理教学通讯》国际展望出版社,1991.

作者:宋琳

上一篇:高校学生论文范文下一篇:留守儿童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