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创新物理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种种客观因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薄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师创新物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创新物理教学论文 篇1:

解析让“新课改”精神走进物理教师课堂的创新教学法

摘 要:新课改的提出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提出了深层的改革要求,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物理课堂的创新教学法。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学;创新

一、 引言

20世纪末,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劳动者的素质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与渗透,都使得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社会进步与教育的发展要求,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新课改”颁布。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标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推动教学与学习模式向自主、探究与合作方向变革。新课改倡导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改革,改善传统机械式教学与学习方式,实现全民基础教育的综合素质化。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起点,学好初中物理,不仅可以提高实际生活中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现阶段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物理教师以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进行创新与发散,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切实深入改革物理课程的教育。

二、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物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物理课程教学不仅传授物理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加以辅助,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与理解物理知识,并融会贯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新课改中对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尚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

(一) 课堂以教师为主体

现阶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仍旧是以教师教学为主,课程教授内容与课堂时间的掌控者仍旧为物理教师,物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需要按照课堂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推進。受上课时间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时间以及互动频次有限,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适时得到解惑,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知半解或模棱两可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扼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进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 偏重理论、忽略实验

物理教学不仅是基础物理知识的讲解,物理实验也是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物理实验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抽象的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深奥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大多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且体量较小,很多实验课程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课程要求而设置,实验内容流于表面,实验素材严重不足,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创新改进思路

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物理教学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偏差。充分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需求,研究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改进方法,是实现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 教学角色定位与转换

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应当转换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角色定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教研作用,这样的角色转换可以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尽情发挥、自主学习,课堂以学生交流与交相授课为主,学生通过预习、资料搜集等形式形成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再对基础性理论进行阐述与解释,其余的时间则交由学生根据其积累的知识与存在的疑惑进行提问与解答,课堂的进度流程均由学生控制。这种角色转换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物理知识的内涵与应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

(二) 理论联系实际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物理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设计出适宜的物理实验与教学情景,在实验、问答、交流等教学模式中层层递进地向学生阐述物理知识及其内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解决问题,保证探究性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课堂组织与现场指导能力,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能够达成。

(三) 教学目标多元化

新课改下对物理教学的目标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即要求物理教学效果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使得学生与社会发展不产生脱节,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在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与现代社会发展接轨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授电磁波知识时,可以引申到电磁波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社会现实发展的理解。

四、 结论

新课改的提出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课改的指导理念下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堂的创新改进方法进行探讨,以响应新课改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照泉,李志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117-118.

[2] 关兆宏.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8):69.

[3] 谭元滟.刍议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2015(6):68.

[4] 王志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学周刊,2012(30):57.

[5] 卫津,蔡长运,曾维静.新课改背景下寻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契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0):49-51.

[6] 邢耀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78-79.

作者简介:卢境远,陕西省咸阳市,陕西省乾县新阳初级中学。

作者:卢境远

教师创新物理教学论文 篇2:

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改进和创新的研究

摘要: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种种客观因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薄弱。因此,农村物理教师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动手操能力的教学指导,将课堂物理实验演示、学生分组动手操作、课外实验操作、物理实验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改革以往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操作步骤,学生在台下记操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学生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初中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是一些基础性的、经过前人无数次实验得来的安全性较高的基础性的入门知识,学生只是听老师讲,看老师做是很难全面掌握物理知识的。动手操作是初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但是,种种客观因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不足。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农村初中学生心理有效指导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有效的实验教学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很好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课题研究,总结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改进和创新的研究策略:

一、 实验教学中,根据农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注重指导策略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题组老师在实验教学中,注意用学生感兴趣的演示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大气压》中,用装满水带玻璃吸管的瓶子让学生吸不出水,通过实验,在学生惊奇中引课,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2. 根据学生心理合理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让教学设计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如《电磁铁》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如何让“电磁铁磁性最强”这个问题设计实验“增强电磁铁磁性的办法”,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解决了实验难点,达到了实验教学要求,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

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学习的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1.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观察要有目的性,要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明确物理现象出现的条件、过程及结果,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例如:《汽化和液化》一节“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水沸腾前何时出现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如何变化;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如何变化等。

2.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物理教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知识点,更是为了培养初中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初中学生所需要进行的物理实验操作,绝大多数都是前人做过,且已有精准结果的实验,之所以让初中生继续进行这些实验,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观察更加全面且深刻地记忆物质知识,更是为了当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之后得到的结果与前人不同时,能进行反思,而不是硬凑结果,或是将失误归结到仪器上,培养尊重事实的精神和自己寻找并改进的精神和能力。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时候物理教师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原因。

三、 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想象能力

如《电磁感应》这一节,学习“感应电流产生条件”可启发学生联想“手拿刀切菜”的情形。磁感线方向(菜)、导体运动方向(刀)、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关系就十分明确了。学生从实验操作中不仅能提高观察能力,还有利于开拓思路,增加对物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散思维,扩大知识范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农村初中实验室现状和农村学生特点,挖掘、整合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

针对农村初中学校实验室器材匮乏和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让它们成为课内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补充。初中生所能学习到的物理实验知识所能使用到的器材容易找,物理实验简单易做,物理现象大多十分明显,方便学生进行观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巩固物理新知识。这对于培养學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也很重要。

如讲授《平面镜成像》后,安排指导学生自制潜望镜和万花筒。讲《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前,让学生动手制作机翼模型;讲《声音的特性》时,让学生自制柳笛……这样既能让学生做好预习,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后自主复习的热情,既起到了物质知识理解、记忆、正确运用的教学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针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客观因素,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改进和创新,加大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孟远兰.浅析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4).

[2]乔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探索[J].吉林教育:综合,2016,(29):115.

作者:关燕燕尚中奎王耀刚

教师创新物理教学论文 篇3:

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 学生在面对新挑战的时候,虽然不缺知识,也不缺刻苦钻研的精神,但是缺少创新能力。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物理老师应当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转变观念,扬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创新能力不是知识,而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完善的一种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教师要有新理念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树立一种合作、平等的新型师生观。如何在师生关系中把握平等、合作关系?首先,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尝试从学生角度体验课堂教学,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感受,使教学成为对话、交流和知识创新的活动,这样,师生之间能形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索与交流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考虑: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和习惯,是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先决条件,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2.教师要改革方法

学生是不同个体;我们要因材施教,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而不管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可以让学生经历发展创新的过程;让学生和老师换位思考,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因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创新的源泉。同时课堂教学也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要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支持学生对权威的质疑。

3.教师要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让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安培力的宏观表现领会到洛仑兹力的微观实质,很快掌握了洛仑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和洛仑兹力大小的计算,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会了运用这些知识。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洛仑兹力的文字、音响、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好。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学生学习也更刻苦,其探创造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效果更好。

4.教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创新是以知识为基础,多种能力的综合为前提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学生,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实际问题,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在于每个学生。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才会被激活,从而释放出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自由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营造和谐、自由、充满活力的氛围,使学生人人有独创性的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况,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成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共同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心态。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要教师努力把握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李军

上一篇:养老保险历史债务论文下一篇:社会保险缴费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