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差生”教育的思考

2022-09-11

所谓“差生”,通常被认为是不爱学习、自我约束力差、经常违纪的学生。这种学生最让老师头痛,往往需要花费班主任巨大的精力。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职学校的“差生”远多于其他学校,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了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即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对所谓“差生”教育进行的一些思考。

1“差生”的表现及影响

(1)对学习无兴趣,严重者影响老师正常教学。(2)时常违反班规校纪,影响班风班貌。(3)容易滋事,严重者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4)有的“差生”活动能力较强,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交往密切,相互影响染上恶习,且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2“差生”的分类及成因

虽然“差生”的表现存在一些共性,但根据其行为和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调皮好动不爱学习、不愿受约束、好逸恶劳,经常违纪但不会违法。第二类,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较大,沾染了一些社会习气,对社会的认识出了现偏差。

在“差生”的成因上,第一类“差生”一般家庭健全,有正常的成长环境,但家长比较溺爱子女,其在成长过程中很少遇到挫折。这类学生自觉性差,但对老师抵触情绪不大,其教育重点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第二类“差生”多数家庭存在问题,如单亲家庭、父母在异地打工的家庭等等,他们在成长过程缺少家庭温暖或遇到过较大的挫折。这类学生一般不愿与家长和老师沟通,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老师的教育有防范、抵触心理,其教育重点是多给予关爱,帮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差生”教育的困惑和反思

对“差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常见的是情感教育和严格管理,对“差生”的不良行为,有的班主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的班主任严厉批评,严格处罚。被教育的“差生”无论当时是否改正,最后都不免故态复萌,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方法没有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动力,不能使学生发生根本的改变,其被纠正的行为自然不能持久。

现在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认定的“差”的标准是否真正科学,为了班级的荣誉,这些“差生”在篮球场挥汗如雨努力拼搏,他怕苦怕累了吗?为了搞好晚会,忙上忙下甚至自已掏钱布置教室,他不爱集体了吗?为了将电脑游戏打上更高级别他到处找资料,他不爱学习了吗?他能带上十几个男生去滋事,他的组织能力、人际关系不好吗?所以我们说的“差”只定格在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上,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在正视他们存在不足的前提下,或许能发现他们的很多优点。

为什么教育“差生”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我们在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感兴趣甚至抵触的事——学习,这里的学习主要是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并且要他们在不愿意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可以试想,“差生”在不想上课时,要求他们认真听讲效果会好吗?在根本没听懂时要求认真完成作业现实吗?上课根本不听课时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他们能做到吗?所以“厌学—无事—生非—批评—厌学”这一恶性循环开始了。就象要一个人吃一道他非常不爱吃的菜,并且在吃的过程中教他就餐礼仪一样,食者痛苦,教者同样痛苦,其效果可想而知。

4“差生”教育的方法探索

“差生”教育的科学方法必须真正落实“教育就是服务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们要为学生服务,首先要明确学生最需要什么,对于中职学校的“差生”来说,他们首先需要的不是能掌握多少知识,考多高的分数,而是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和规范的行为,在这些前提下他们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因材施教,要求我们正视“差生”的特点和发现“差生”教育的规律并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求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他最容易接受什么?这类学生有一个普遍的行为表现“好逸恶劳”,其特点是尽可能逃避“劳”,而对喜欢的“逸”则乐此不疲,这正好是我们的教育着力点。我们在教育中可暂时回避学生厌恶的“劳”,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逸”,在培养学生健康“逸”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在他们习惯和认识得以提高的情况下再教他们学会“劳”。比如好动的“差生”,我们可以在体育运动方面入手,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运动特长班,该班初期的教育重点是将学生好动的特点转移到他们易接受的足球、篮球等健康的活动上,在组织他们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要求他们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纪律,并学习一些初级专业技能。而一些不爱运动的“差生”则普遍喜欢上网、看小说,这类学生我们可以成立自我提高班,首先老师向他们展示利用网络如何使我们插上学习的翅膀,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可以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网上和阅览室去查找,并将其查找的结果作为评价他们学习能力的主要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向所学专业知识靠拢。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首先避开了“差生”厌学这块硬骨头,结合其特点找到了教育的切入点,以其感兴趣的活动将其引入我们的教育轨道,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这正如我们做一道学生喜欢吃的菜,并且在他们吃的过程中教他们就餐礼仪一样,学生快乐,老师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5 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学生有受歧视的感觉,否则事与愿违。(2)在对“差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常规教育模式要作相应的调整,其教学内容有的需要调整或专门设计。(3)对“差生”的考核是以综合素质为主,专业技能为辅,其考核方式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4)在“差生”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逐步向专业技能教育引导。(5)这些“差生”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思维活跃,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差生”教育。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随时提醒自己,一个“差生”虽然只是学校的几百或者几千分之一,但他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差生”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只要我们带着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正视中职学校“差生”及其教育工作的特点,以“教育要服务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来开展“差生”教育工作,就一定能在“差生”教育这一领域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中不同类别的所谓“差生”情况和“差生”教育现状的反思,提出了以“服务学生”、“因材施教”为宗旨的“差生”教育方法和思考,希望能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差生”教育这一领域有所开拓。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差生”教育

参考文献

[1] 范源清.青少年学生厌学心理探究及其矫正策略[J].现代技能开发,2002(12).

[2] 胡启先.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上一篇: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分析下一篇:高校“校园贷”的现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