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2024-04-15

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精选14篇)

篇1: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江苏 扬州 ●赵海梅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在学习中思维的活跃程度,很大程度上缘于自己动手操作的程度。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形象思维有效融合。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研究课上,动手操作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伪操作的现象,使得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试从几种现象出发谈谈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现象一:花哨式――学具繁多,沦为玩具

案例: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认识物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布置学生将自己的积木带到课堂上来,并且给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动手学习的要求:把自己的积木按照自己的思考分类,并且告诉大家自己分类的原因。没想到学生根本不去思考怎么样分类,要么乱分,要么创新地搭建积木小房子,完全忘记了老师的学习要求。这样,一堂数学课遗憾地成为了一节玩具活动课。

思考:精心选择学具是有效操作的前提。

(1)学具数量需要精选。很明显,在这一案例中,学生准备的积木太多,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教师对学习要求没有进行很好的预设,使得学生在分类的时候,无法操作,因此整个课堂一团凌乱。笔者以为:学具的数量需要精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操作学习中的不利因素。

(2)学具要容易操作。没有太强的控制能力,这是低年级学生共有的特点。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过程会因此被淡化,从而使得操作结果受到影响。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在观察形体的特征时,应该为孩子提供比较大的学具,特征较明显。而在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摸形体这一活动时,形体学具就应该小一些,让孩子正好一手能握住,太大的话孩子不容易感知整体。

现象二:消遣式――时机不当,缺乏价值

案例: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法》中,教学335-210等于多少,在出示例题学生列出算式后,很多学生一口就报出了正确答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说:“大家算得对吗?我们一起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下面有孩子在嘀咕:“我不用拨,肯定是对的!”诚然,计数器是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个重要辅助学具,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全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当中的算理,这里的操作纯属浪费。

思考:恰当的时机是有效操作的重要因素。

(1)想知而不知时。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需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操作训练,以使得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这样,将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关系的探讨形象化,本来比较生疏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2)似懂却非懂处。有些知识,学生有一部分的学习经验,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似懂非懂处让学生进行操作,有助于拨开云雾见晴天。如在让一年级的学生数小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时,因为他们年龄小,空间想象力还很薄弱,因此有一大部分学生只数了能够看到的,而且很肯定地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如果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利用小方块摆一摆,他们就会体会到只有下面还垫着方块,才能使一部分小方块凸出来,从而也明白了还有哪几个没有数进去。

笔者以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学生思维的需要时、关键处产生的,教师不应该将动手操作作为硬性任务交给学生而不加任何指导,应该让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意识支配动手操作,以完成数方块这一知识的建构。

现象三:放任式――目标不明,杂乱无序

案例: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在做角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材料筐,里面有小棒、圆形纸片、钉子板和两根硬纸条,教师没有任何提示便要求学生在4人小组里用这些材料做出角。结果,有的学生拿两种材料,有的学生什么也没有就在那闲聊,有的学生拿着硬纸条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学生为了争抢钉子板而大声争吵,在一片乱哄哄中,十几分钟过去了,收效实在是微乎其微。

思考:适时指导操作是有效操作的保证。

(1)操作目标要明确。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学生的动手操作无法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究其原因,可能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们并没有给学生明确的操作目标,也或者目标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笔者以为,为了使学生的操作远离盲目性,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如何操作,操作应该有怎么样的目标达成。并且针对不一样的学生,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尺度。这样的目标设置,才能做到以生为本,操作才会达到最佳的预设效果。

(2)操作习惯要良好。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理,使得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较强的控制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对学具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们会背着老师摸摸学具,甚至对学具开始没有目的地研究起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想保证正常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就必须对这一现象进行规范并加以有效引导,让学生的动手操作为学生学习服务,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发力。

因此,笔者以为,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必须从学生一年级进入校门的那一刻开始。比如操作材料是否备齐,在课桌上摆放的位置怎么样?在操作中怎么样分好操作小组?在小组内怎么合作?操作过程还要注意什么……

篇2: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第九小学数学教研组

一、研究背景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实践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实践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更注重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内容。新课标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摆小棒、分图片来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用搭积木、剪贴等方式,理解立体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之中所采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关键词的界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富有个性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在

篇3: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一、不清楚动手操作的作用, 忽视动手操作的本质

【案例】教学10+20 (一年级)

分组讨论10+20的算法, 汇报。

生1:我是这样想的, 1+2=3, 所以10+20=30。

生2:我是这样想的, 30-20=10, 所以10+20=30。

【问题点击】

学习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观的操作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二是客观的思维活动, 这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上述案例中的老师就和大多数老师的想法差不多, 认为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 如果进行操作活动, 学生们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 出现不听老师安排、不听老师指导的现象。所以老师便会认为这样就是在浪费时间, 就在备课时直接把动手操作活动给忽略掉, 上课时自己在黑板上设计小棒、小圆片等来进行教学。但是有时老师在上课时会使学生学习没有动手操作的这一环节。时间一久, 学生们便会慢慢地丧失动手操作的能力, 数学学习只剩下了单纯的模仿与记忆, 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方法点化】在教学时,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重点培养学生思维探索的能力, 充分认识到外在的操作活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 重点是什么, 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形成动手操作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对动手操作过分依赖, 忽视了其中的本质

【案例】计算:23—7 (一年级)

1. 师:请你用摆圆片的方式计算出23-7。

2. 学生操作, 汇报。

生1:23—7=16。我在23个圆片中拿出7个, 就剩16个了。

生2:23—7=16。我先在23个当中拿出10出来, 再从这10中在拿出7出来, 就剩3个, 最后和先前剩下的13加起来就是16个了。

【问题点击】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 帮助学生理解所提供的工具只是数学教学的第一步, 在这基础上,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看到”其中包含的数学理论和规律, 将直观的动作内化为大脑中的影像,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只是盲目地模仿老师的操作步骤, 照葫芦画瓢似的得到正确答案, 那么数学活动只停留在动手操作的层面, 并没有内化为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所以学生在以后的计算里, 就都在拆圆片、数圆片, 似乎离开了那些圆片就不知道怎样解决问题了。时间一久, 学生再遇到相似的问题时, 就一定会借助小圆片、小棒来帮助自己计算, 这样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发展, 这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方法点化】

教师在上课时, 不能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动手操作上, 而应该在动手操作过后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就上述案例所提供的教学方法, 如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后进行交流与归纳, 让学生们清楚地明白:为什么在23里拿出10个出来, 那是在个位上3不够减了, 要向前借一位。那以后再碰到不够减的, 都可以向前借一位。这样设计与训练, 才能让学生从摆圆片的操作活动中脱离出来, 从而转向大脑的思维活动中, 清楚地认识到在计算时退位减法的规律, 从而真正从直观操作中摆脱出来, 达到培养思维的目的。

三、操作形式大同小异, 学生学习热情低下

【案例】教学10的组成

老师拿出10个圆片, 让学生分成两组:左边是1, 右边是几;左边是2, 右边是几……看看10能分成几和几。

【原因分析】

在小学, 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上, 需要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比较多, 但是有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差不多, 所使用的操作活动也大同小异。由于学生们普遍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 如果每次活动都千篇一律的话, 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此案例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经历中, 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2至9的组成学习了, 对这种一成不变的操作模式兴趣不是很高。所以虽然是利用实物来进行操作教学, 但教学效率还是不理想。

【方法点化】

学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就算是小学学生, 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当然其中也会包含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教师在设计操作活动时, 要不断变化活动的形式, 适当提高活动的操作难度,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随着难度的提高, 学生会根据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来自主探索。

如将上述案例的教学设计成“投掷比赛”:老师提供十个小沙袋, 规定投掷到多少米算合格, 然后用沙袋个数记录合格与不合格的次数。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小组4人, 每人投一次, 然后根据投的结果算出把10分成了几和几。若是有学生出现重复的结果, 可再进行一次。最后整理结果。

这样的操作形式既生动又形象, 还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问题。这是因为在动手操作过程中, 教师是让学生通过最后的自主讨论得出最终全部结果, 并不是一下子将结果全通过活动来得出。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4: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一、在操作活动中明确操作的目的

学生的操作活动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操作目的,要把教学内容“物化”成有结构的材料,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指导语,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指导,使学生的操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切实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

二、在操作活动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课堂操作活动中,实行分组活动。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可以让全班学生分成五组进行比赛,要求各组很快通过测量,算出篮球场的周长。这时,组长给组内同学分工,一人负责一项,有人测量长,有人测量宽,有人计算,有人复核。这项任务的完成单靠一个人是比不过另一组的,在这里,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在操作活动中注重操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

操作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思维,概括规律,形成技能,是多种感官参与认识过程的学习方式,包括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张口叙述、动脑思考等外在和内在的活动。

1.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操作学具,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许多学生摆开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抓住重点做深入的观察。不像对教师演示时那样,受教师语言的引导或不由自主地被教师有意识地突显演示的重点所吸引。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还有的同学根本不会观察。鉴于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教师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指出要观察的内容、方法、观察顺序等。

2.重视操作活动中的语言表达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便于传递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心智活动,如果只是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将表象的整理、加工、归纳的思维过程进行综合表述、传递,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四、在操作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例如:“认识正方形”,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边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有的学生通过对角线对折,再对折,有的学生通过一条边与其他三边分别相比……尽管有的同学操作不够规范,有的同学表述不够准确,教师应及时纠正,也要给这些同学鼓励、表扬。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五、对操作活动的一些思考

1.要精心选择操作内容

课堂操作活动比较适合于可物化、外显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即适用于能设计有结构、易操作的直观材料来反映数学实质的教学内容。从操作难度上讲,要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能被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从操作内容上讲,要注意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即能恰当地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及特点。

2.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操作工具

要注意选择恰当有效的操作工具,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佳的效益。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圆片,也可以分小棒等。选择什么样的操作工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方便学生操作,有利于学习探究新知,应注意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操作工具的简洁程度要与学生的心理简化水平相适应,要做到恰当有效,有时可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自行制作。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优化课堂操作活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不断的探索操作活动中使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篇5: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俗话说“心灵手巧”“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心理学家也指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使学生多渠道地感受信息的好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可见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更是数学

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培养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菱形的性质”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操作: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对折两次,折出一个直角,剪一刀,得一个直角三角形,把所得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一个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所得的四边形,它是一个怎样的四边形?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菱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加以理性思考,使活动不流动于形式。也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善于抓住每一次动手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兴趣和能力方面不如

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机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既好奇又好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尽量为学生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通过学生操作,你会发现,教学中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性。如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时,学生对三角形的“围成”理解有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准备10厘米、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10、16、8厘米,10、8、6厘米和10、16、6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6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的感知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时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火花不点也自燃了。因此,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和分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记得牢固.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强的一门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动手操作中挖掘因素。因为知识的真正获得不是靠知者的“告诉”,而在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所得。只有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才能理解的最深。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鲜明有趣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组识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把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展开,再合拢围成立体图形。

(2)把圆柱、圆锥、正方体展开,并画出展开平面图。(3)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不同的平面图去围成正方形。(4)探究: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结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相互转化,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圆柱的展开图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这样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环节,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够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自己动手实验得到的数学结论理解得深又记得牢。

四、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动手操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绝不是固定在一个范围之中,一种形式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用自己的双手开拓灿烂的前景,描绘出美好的画面。如在设计轴对称图的教学中,可安排一些作品展示活动,如图案设计作品展示比赛,看看哪一位同学设计的图案最新颖、最漂亮,评出“心灵手巧之星”。用轴对称性质来设计一些墙报,校运会会微等,比比看哪一个班级设计得最有特色,最有意义,评出“心灵手巧之班”。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过程中,人人参与活动,了解到轴对称图的现实应用,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中的结构美、逻辑美、形式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及时反馈信息和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始至终.反馈评价是对学生操作活动进行分析、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检验学生的知识真正获得的教学措施。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及时反馈信息和对于学生评价,是必要的。对于实践操作成功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操作能力差或有失误的学生也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操作的勇气并矫正或弥补,当然,有时让学生自我进行。教师的反馈和满腔热情的这一举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养成大胆动手的习惯。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6: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动手操作在数学几何教学中,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数学“空间图形”教学内容是师觉得学难教,生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具统计:能根据条件想象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的人少。新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空间与图形”主要表现的内容: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行几何体与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生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同样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引起悬念,激励问题意识,鼓励推测和猜想,通过实践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师生互动,讨论,师耐心听取看法,引导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时师边评价边开机,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

篇7:要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摆弄教具中学习知识。现以三例说明。

1.让学生用8个红三角形与5个黄三角形学具演示8+5,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合并过程:(1)将两种三角形先合并在一起,然后一个个地去数,从1数到13;(2)将红三角形逐个放入黄三角形的行列中,边放边数,从6数到13;(3)将黄三角形逐个放到红三角形行列中,从9数到13;(4)从红三角形里拿出5个与黄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红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5)从黄三角形里拿出2个与红三角形凑成10,再把余下的3个黄三角形合并过来,从而得到13。学生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几种方法的比较,就会领悟到第一种方法最慢且容易数错,第五种方法最快且不易错。这时,让全班学生再用第五种方法重新操作一遍,就能容易地概括出凑十法的思路,而且能自觉地接受用大数凑十来进位加的方法,既培养了计算能力,又初步训练了思维能力。

2.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内容时,我在讲清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后,指导孩子们动手做了一个数学游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的方法是:让孩子剪好同样大小的硬纸板若干块,分别写上0、1、2、3、4、5、6、7、8、9等数字,0纸板要适当多几块,另加一块画有小圆点的纸板,用作小数点。游戏开始,按需要每人拿一块纸板,举上头顶,连同小数点排成一横行,组成一个小数(熟练后也可组成一整数),让全体同学读出这个数。然后由老师或学生干部发令:“这个数扩大100倍!”(也可说乘以100),于是拿小数点的同学开始移动,他向右移动两个位子,刚才的数起了变化,全体同学再齐读这个变化了的小数。如果移动后,遇上整数部分的最高位或小数末尾是“0”,拿“0”牌的同学要把牌放下,表示去掉“0”;如果遇上数位不够,拿“0”牌的同学要凑上去,以表示补上“0”。这样扩大、缩小反复做几次,同学们不但能熟悉小数扩大、缩小时小数点的不同移法,还能掌握小数中的“0”哪些该去掉,哪些不该去掉,什么时候又该补上“0”。

3.学生动手是一种乐趣,动手过程是思维和认识的过程。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通过让学生摆弄学具,比一比,量一量,强化了认识过程。

我要求同桌的学生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人合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用倒米的方法,找出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要求每个学生把下列过程操作一次,即先在纸筒的圆柱内装米,然后把其中的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纸筒圆锥内,观察可以倒几次;再在纸筒圆锥内装米,接着把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筒内,观察需几次才能将它装满。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两次实验。有的同学把一张硬纸卷成漏斗形,预防把米倒出,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有的同学先把圆柱体的面封口,挖一个小洞口,让米缓缓流出……这样,寓数学思维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之中,使学生既活跃了思维,又掌握了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过程,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对于学

篇8:动手操作,数学课堂中的一道风景

关键词:动手,数学,课堂

一、教具与学具, 是动手操作的首要条件

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组织小组或个人准备好实验的工具, 除了包括课本配套的学具外, 要善于利用生活用品当作学具来用, 如, 一年级的小朋友学数数时, 可准备牙签、自制的小红花等.

1. 在一年级上册教学“有趣的拼搭”中, 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放在同一块滑板顶端, 让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滚”, “滚”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 旁人是无法代替的, 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进行探究, 发现规律, 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这种形式与内容的转变, 调动了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 提高了教学效果,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中, 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哪些是圆锥 ( 尖的铅笔) , 接着让学生用铅笔刨实践一下 - 刨铅笔, 并想一想刨掉的部分与剩下圆锥的大小关系.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实验要求: ( 1) 每小组分别准备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和空心圆锥. ( 2) 往圆锥里倒水, 看多少次可以倒满圆柱? ( 3) 将圆柱里的水再往圆锥里倒, 可倒多少次? ( 4) 换一个小的圆锥, 看结果还是一样吗?

学生动手实践, 然后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操作实践, 让学生从中发现: 圆柱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 /3.

二、明确实验的目的, 是实现动手操作目标的指导思想

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 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不仅让学生动眼、动耳, 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动口, 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已做、自己想、自已说进行积极探索、发现,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 主动参与学习, 体验成功. 因此, 加强操作活动, 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知, 使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活动有机地结合, 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 以及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如, 在一年级上册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中, 我先让学生摆出5朵黄花, 8朵红花, 然后问他们: “黄花有几朵? 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红花有几朵?”先让他们认识这种题目的形式. 然后让学生:

第一行摆6个○,

第二行摆△, 要求△比○多2个,

求第二行摆了 () 个△.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指导, 学生体会到要:

摆比○多2个的△, 就要先摆和○同样多6个△外,

再比○多2个的△, 求第二行摆 () 个△, 就是把这两部分合在一起. 然后再教学例3“桃有14个, 梨比桃多9个, 梨有多少个?”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知识, 同时这样的操作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 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的有序发展.

三、动手操作的能力, 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关键

数学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就应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研究学生,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在教学中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 让学生动手动脑, 就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 讲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长方形的周长”时, 我发给每位学生一根30厘米长的毛线, 让每个学生用这根毛线围成各种不同的长方形 ( 没有剩余毛线) , 比比看, 谁围的长方形多?学生兴趣倍增, 人人动手、动脑、摆弄、计算、议论……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想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 并悟出了不管长方形的长、宽如何变动, 其周长都固定是30厘米, 这种一题多解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特别是对学生的新发现, 新创造, 我总是给予充分肯定, 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为了确保操作活动的实效, 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并引导学生及时概括, 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田淑华.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小学数学, 2005 (6) .

[2]钱平玉.动手操作, 激活思维[J].江苏教育, 2005 (10) .

篇9: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但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我发现课堂动手操作存在有效性缺失现象。如,有了动手操作就没了数学思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比较弱,课堂上动手摆一摆、动一动、做一做,忙着关注身体动作方面的指导和课堂纪律的维持,较少顾及数学内在的思维活动。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有了一些收获。

一、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操作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学习,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操作学习。从操作的难度上讲,要注意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能被学生所接受的。从操作的内容上讲,要注意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即能恰当地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及特点。操作既不能由老师包办,也不能一味地全部推给学生,应重视操作的目的和难易程度,选取操作的对象。

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9+5=?这样的进位加法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20根小棒,有了小棒这一直观教具,学生很形象地知道了结果是14,关键是通过挪一挪的方式,10个凑成一堆,很形象地理解了凑10法的好处。这个内容难易适中,与教材的要求相吻合,很好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

二、优化教师的语言指导,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和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操作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探究引向深入;在操作时,教师要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比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课前让学生准备小棒、长方形、正方形、圆片等装到信封里,在打开信封之前,我在屏幕上出示要求:按照刚才学习的规律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摆完后坐端正,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师接着问:明白了吗?学生回答明白了。这时,老师喊:“开始吧!”然后再进行交流汇报你摆的图形规律是什么。这样就更容易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操作效果

如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呢?我会耐心地给学生讲:学具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准备学具要认真,操作学具要细心,桌面要整洁,收藏学具要有序等。我在学习新课的前一天,就告诉学生应该准备些什么学具,指导学生自制一些学具,比如小棒,用硬纸板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操作中,训练学生认真听老师提出的操作要求,认真看老师的操作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操作,有效地掌握知识。

比如,一年级上册“找规律”,课前让学生准备小棒、长方形、正方形、圆片等装到信封里,一开课就要求学生放在桌角,没有摆一摆的要求不能随便动,要先静静地听要求,直到老师说“开始”再动手摆,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很快就摆好了,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弱,摆得比较慢,老师会帮他或请速度较快的同桌帮他。最后引导学生轻轻地快速把学具收下去,后面没有操作需要不允许看或摸,以免影响后面的课堂学习。

四、让操作与思维同行,提高操作活动的逻辑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操作活动只有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才能促使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把直观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操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维逐步发现知识建构规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应该伴随着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样才能促使操作活动得到提升,成果得到提炼,体现出动手操作的科学性。

比如,二年级上册“统计”,学生每人准备了几张统计图,首先让学生涂一涂,涂出用一格代表一个小动物,接着让他们涂出12只小动物,格子不够了怎么办?

提出数学问题后,老师不急着告诉答案,让学生自己试着涂一涂,当格子不够了,出现了认知冲突,知识丰富的学生会说出:“用一格代表2个小动物。”在这样的观察、操作中,伴随积极的有序思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进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应该重视动手操作活动,用操作活动启迪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时,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设计好操作活动,并加强指导、分析与反思。只有这样,动手操作才会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神奇钥匙”,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黄婷.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2(14).

篇10: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名师论文《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参赛范文

2018年12月14日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显然,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重视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重视知识发展的过程。实践是学生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地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就要设法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兴趣。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

第 1 页 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迫、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创造地学习。小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持续很短。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的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若教师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然用了三条线段,但是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的能力之一。它有利于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对抽象数学的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教学的结论上,还应当重视对获取知识思维过程的学习,多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动态学习过程上,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经过他们自己

第 2 页 的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数学课中,教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机遇,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即全等)的三角形进行拼摆。学生通过拼摆,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 ×高。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它的一半(即:底×高÷2)。学生在动手实践拼摆中,结合已有的经验,自己主动地发现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让学生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概念,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每个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训练学生的智能素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圆锥体容积,让学生试验。要求在圆锥体中装满沙子往圆柱体中倒,问几次刚好倒满?学生很有兴趣的试验。试验结果:三次刚好倒满。这样就给学生以“圆锥体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识记了圆锥体体积公式V=1/3sh。

第 3 页

四、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动手是实践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实践,测量身边的实物,度量书本、桌面、黑板、地面、篮球场等的长度,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从实物的数据中加深对“厘米、分米、米”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等单位的理解。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先用三条线段画各种各样的图形,然后分辨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这样,学生对“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一概念定会有清晰深刻的认识。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测一测,就可能有所发现。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时能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使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这是数学学习的归宿。

五、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思考的,直观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只停留在直观操作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加强合作讨论,在操作讨论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第 4 页 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出现意外的体验和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其主动参与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如这对于平时不善与人沟通的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他可以与小组内的几个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渐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最后也能学会与人协作,与人交往。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操作,进行信息交流等活动,主动丰富自己的认知经验,从而获得知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中心小学邓曾富

篇11: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升华”,是高中数学知识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做好初中数学知识教授,做实解决问题策略讲解,做优课堂教学活动实效等方面活动,就需要科学的实施,精当的运用方法策略.初中阶段,学生群体所接触的数学学科知识,相对于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其数学学科知识表现的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和深刻性,非常需要教者精心的讲解和指导,以期达到预设目标和要求.科学的方法、精当的策略,助推目标要求的达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整个活动进程的“布局者”,需要精心预设,科学谋划,深入实施,运用切中要害、与时俱进、科学协调的方法和策略,来达到教学预期.传授知识方法手段的运用,不是随意性、肤浅性的一个教学形式,应该是严肃性、深刻性并存的发展过程.实践证明,没有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经典教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策略运用精当、科学,能够促进师与生特性的生动呈现,利于教学目标要求的有效实现.因此,笔者以为,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有效”,应贵在科学、协调和实用.作为具体教学策略方法运用的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实践应用中,要实现有效性这一“追求”,应符合教学规律、认知实际,凸显“三性”.一、教学策略运用要凸显主体性,利于学生主体展现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手段运用,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主体更好的学习实践,有助于学生主体特性的展示和呈现.笔者发现,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脱离学生“本源”,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要义,学生为主、学生为本未能得以生动展示和呈现,导致课堂成为教师为主的实践阵地,违背了学生为重要核心的目标要义.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运用,要秉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紧扣学生主体、贴合学生实际,选取和运用与初中生紧密联系的方法手段,挖掘初中生主体内在能动情感和积极探索情态,将学生融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以此促进初中生“动起来”、“思起来”以及“探起来”,其“主人翁”地位得到生动呈现.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性质”讲授中,根据该节教学要求及目标,为达到明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目标,采用了演示法教学策略,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实践,以期调动主体的能动探知特性,让他们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器材动手操作,进行三角形拼接的动手探知.他们根据实践操作要求以及实施步骤,开展拼接三角形的操作活动.并要求他们思考能够拼成三角形的条件关系,不能拼成三角形的三边有何种特点.初中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等进程中,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感受.又如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关联点讲解中,引导他们根据所学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性质等内容,组织他们动手画图象,依次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引导他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图象所具有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初中生通过观察图象,重叠图象的方式,认真对比、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认识到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大于0或ax+b小于0(a,b为常数,a不等于0)的形式,因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教师然后结合探析结果,借助多媒体教学器具,向他们进行操作演示,从而让他们对刚才所认知的知识内容有一个理性、深刻的认识和掌握.这既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又实现了学生为核心的课堂精髓.二、教学策略运用要凸显运动性,利于师生观念碰撞

运动教育学认为,运动与静止相辅相成.课堂讲解看似师与生二者间的相互独立,实际上渗透着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深刻交流和深入沟通,有效对话、深度合作、深切讨论等形式,是课堂双向特点、运动特性的生动展示.教者运用教学策略,就要将互动、协作等融汇贯穿其中,设置的谈话、交流、探讨、合作、探究等等教学形式,要凸显鲜明的运动特点,让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在深入讨论、探讨、互助和碰撞中,共进共升.如“相似三角形”阶段性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如图1所示,由直径BA延长线上一点P作直线PM切⊙O于点M,弦AC∥PM,连接OM、BC.求证:△ABC∽△POM”案例内容时,利用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双向特征,运用了探讨式教学方式,既凸显出教师的指导点拨功效,又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探索特性,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生:通过案例条件研析,我们知道该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强化相似三角形性质以及定理的学习和运用.师:组织学生复习巩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途径.生:解析题意:由于PM切⊙O,因此得到∠PMO为直角,同时,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弦AB是圆的直径,因此可以得到∠ACB和∠PMO都为直角.加之AC∥PM,从而证得△ABC∽△POM.师:指点学生解析过程,强调指出:要正确运用圆与切线的关系性质,构建等量关系.生:自主解答问题.师:课堂巡视,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案例解答策略方法.此案例讲解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指点功效和学生的主体探究特性有效呈现,达到了以教导学、以导引探、双向交流的目的,利于初中生更好的实践探究,素养锻炼.三、教学策略运用要凸显灵活性,利于调整教学节奏

篇12:动手操作有效吸收

动手操作有效吸收

卢伟玲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摘 要:动手操作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能真正地被学生所“吸收”.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动手操作可谓是叩开数学知识大殿的敲门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对症下药、把握时机、结合实际这几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动手操作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有效

在美国华盛顿的一家图书馆墙上排列着这么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动手操作的重要性。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呢?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和大量的阅读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症下药,有效操作

数学课堂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都跟动手操作有关,但不是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必须的。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要上公开课了,然后就会设计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也不论是否真的需要,是否真的对学习有效。所以我认为,有效的动手操作是在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教材之后再展开的。

我们知道,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观念还不成熟,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他们初步的空间观念。比如,在教学《认位置》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围绕他们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来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左、右两个方位;而通过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又能让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像这样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并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像这样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所进行的操作都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来进行的,这样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二、把握时机,有效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点,适时展开动手操作活动的话,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我曾见过一位教师的操作,他选择的操作点很得当,并且恰如其分地把握了时机。这位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出示了一组图:面积相等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他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有的学生猜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也有的猜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然后,教师让学生用数图形所占方格数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通过“数方格”这一操作活动,发现它们都占了24个方格,得到了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的结论。接着,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二者相对比,其长度又有何关联?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都是6个方格的边长那么长;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又相等,都是4个方格的边长那么长。这时候,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联系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去推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这个推测,发给学生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让学生画出一条底边上的高,再沿这条高线剪开,将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平移拼接,得到了一个长方形。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后,学生发现:刚才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现在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那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高。至此,验证了所推测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正确性。

在这一系列有效动手操作活动的案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在学生渴望探索的心理状态下展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可见,知识的生长点是组织有效动手操作的关键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展开操作是有效动手操作的最佳时机。

三、结合实际,有效操作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而加强有效的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我们的新教材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操作的机会。如,在教学《米、厘米》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识米、厘米的长度单位及相应的进率,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知道“教室的长度”“文具盒的宽度”“人的高度”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量一量……课上学生“动”了,气氛也“活”了。这样,学生就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像如此结合实际的有效的动手操作,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他们吸收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手操作活动有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思维活跃,创新萌生,灵感迸发,智慧之花不时在指尖开放。动手操作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值得我们一线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总结,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张峰。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思考[J].读与写,(02)。

篇13: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活动

关键词:动手操作,重要性,有效性,数学学习,小学

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活动”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他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用思想做实验,自己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才可能在心灵上获得种种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莱德曼十分关注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他提出了“动手做”(Hands on)教育方案。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指尖的”,更是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学数学,其本质就是做数学。没有做,学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中适时、适当、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习的精力,同时学生动手摆、用脑想、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等等综合素质就可以得到发展。

一、动手操作活动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 概念性知识的学习需要操作

概念性知识,也称叙述性知识,定义、公式、处理事情的法则、科学原理、定律、规则等都称为概念性知识。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例如,“三角形”这个词,它就代表了三角形概念,学生需要依靠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概括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借助具体的操作、观察等思考三角形与其他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我们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学生有了较多的体验机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学具操作、探究活动,有利于数学新概念的形成和巩固。

2. 解决问题需要动手操作

解决问题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把掌握的数学知识重新组合,利用各种思维素材进行思考,找到对当前问题适用的方法。我们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包括学生认识能力、知识基础、自学能力等特点,遵循“有序性”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达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小学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情景有三个基本类别:改变、合并、对比。这些情景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题意和运算概念的理解,以及把两者沟通起来是十分重要而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问题”,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 空间观念的培养更需要学生动手操作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表象是由感知觉到概念间的“阶梯”,具有直觉性和概括性。在小学阶段培养的空间观念只是“初步的”,要求学生“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空间观念的积累和空间想象力形成的主要途径有观察、测量、作图、实验和操作。对图形的认识,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是依赖于经验,依赖于直觉观察、反复实验而成的。

观察和实验是小学几何知识的基本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必须采用儿童喜爱的“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的方式。让他们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作图和实验,把视听觉、触觉、运动等协同利用起来,强有力地促进心理活动的内化,从而掌握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这些实际操作活动应该贯穿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始终,低年级需要,中高年级也绝不能忽视。

二、在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1. 目的性原则: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和要求

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个操作活动。操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它为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和规律提供感性认识。因此指导操作,首先要讲明操作目的和要求以及“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渐进过程,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方向。如“圆的认识”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现实生活到处充满着圆的形状:圆的图案设计、建筑造型,生产用品,圆的器械设备、设施,圆的交通工具……学生对“圆”有肯定的例证后,引导学生研究物体表面形状“圆”的共同属性,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圆,剪圆,折圆,给圆找圆心、半径和直径,在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圆的特征。由于教师目的非常明确,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又给予了适当的点拨与引导,所以学生学习活动生动有趣,活动中特征有所感悟,思维有所提升。

2. 适时原则:把握合理的操作时机

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 min。操作要适时,只有时机适当,适可而止,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感性过渡到内部言语动作,直到完全抽象。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先出示9+2=□,由于第一次接触,让学生摆学具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摆学具发现“凑十法”是最容易得出结果的。这时教师再让学生摆1、2道类似8+3之类的题熟练“凑十法”后,就可以让学生脱离学具来计算,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回忆陈述,再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建立起一个准确、清晰和稳定的表象,从而促进物化向内化的过渡,不会一直停留在操作感知的水平上。

3. 适度原则:把握学生,及时调控与引导

适度原则,就是要“以学论教”,根据学生课堂中的实际,审时度势跟进动手操作与实践。学生个体的学习时空不同、思维品质不同、家庭环境影响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一定存在差异。我们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前,有些学生超前认知,这时需要教师适时引导、适当点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尽快地回到所探索的新知上来,保证探究学习切实有效。

例如,在“认识11~20以内的数”教学中,教师组织的操作活动如下:

师:请同学们抓一把小棍,估计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操作)

师:摆一摆,如何让老师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学生交流:2根2根摆,3根3根摆,4根4根摆,5根5根摆……)

师:老师是这样摆的,你能看出有多少根吗?(教师把十根扎成一捆,与余下的摆在一起,很多学生疑惑不解。)

生:这一捆是多少根呢?

师:我们来数一数,1,2,3,…,10根。就是把10根扎起来成一捆。你们认为好吗?(学生意见不一,有说好也有说不好的。)

师:看来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不要紧,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老师说几,你们就拿出几根小棍,看谁拿得快。

师:12根。(有学生拿出一捆,再拿2根,也有学生一根一根地数)

师:14根。(有学生拿出一捆,再拿4根,也有学生一根一根地数)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拿得快,有的拿得慢,介绍一下经验。

生:我原先一根一根拿,现在我发现老师你的方法比较好……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此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操作中理解了十进制的优越。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灵活应对,随时调整教学流程,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 有序性原则:明确程序,加强方法指导

合理的操作要遵循有序性原则,动手操作的顺序和恰当的操作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学时根据指定教学内容做好示范,并注意边操作边讲解,有层次地把操作过程演示清楚,为学生的模仿操作创造条件。如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问题”,如果只让学生摆两行花朵,第一行摆9朵,第二行摆5朵,而不是具体提出:“先摆几朵,再摆几朵,第二行摆时要和第一行对齐”这一操作的要求,学生就比较盲目,对两行花之间关系的认识就不一定很清楚。因此,操作的顺序和方法直接影响操作的目的是否能达到。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三、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实践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

数学知识本身极严谨,在操作训练时,就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操作习惯,要求学生准确操作再提高速度。低年级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差,操作时需要教师细心引导,一般程序是:示范操作——半独立操作——独立操作。还要培养学生细心思考的习惯,在操作中思考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帮助。

2. 在关注操作活动设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研究学具

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学生如何操作,教师怎样指导预设方面考虑较多,而对学生动手操作的学具,不去过多了解与思考。由于现在的商品五花八门,学生准备的学具往往异彩纷呈,很是花哨,这样我们上课时会受到学具的干扰,教学思路会被打乱,可能会降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自己要熟悉学生的学具,有时可以让学生仔细地研究学具,如量角器、三角板、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学生对学具的了解,我们可以改变课前预设,及时调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3. 要给予学生合作操作的空间,提高合作效果

操作实践活动需要合作,如何使学生在合作中操作,在操作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认为,教师示范作用不可缺,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操作与交流的认识比较低,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教师必须事先做好示范。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操作和交流时机,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动手操作有别于单纯游戏活动,既有锻炼手的灵巧性,也有锻炼思维的能力,是手脑并用的智力操练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让学生做到观察、操作和思维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对课堂目标提出的知识内容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学习方法和习惯得以培养,思维得到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更好更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美)梅休.杜威学校[M].王承绪,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14: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关键词】动手实践操作;直观感知;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小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然而,怎样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意见,愿与同行交流讨论。

一、课堂教学中应精心选择动手操作的时机和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动手操作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能设计有结构、易操作的直观材料来反映数学实质的教学内容。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能被学生所接受的;选择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的;选择那些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的;选择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的,以此达到“精选”目的。

1.认知开始时,实施动手操作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例:“倍”的概念形成教学。由于“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础之上,于是可先让学生用小棒由摆几何图形。在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分析,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几个几根?再让学生摆三角形或圆片;在第一行自由摆几个,在第二行根据自己意愿摆上几个几,然后交流说一说第一行摆了几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几个几。在大量丰富的感知基础上然后引出“倍”的概念,即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用除法计算。由于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倍”的概念形成就水到渠成。

2.新知理解时,实施动手操作

从现代教学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包办代替不了的,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

3.思维发散时,实施动手操作

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中,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本人思考创造的产物。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富有乐趣的、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个性的充分张扬,挖掘潜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创造。

二、感悟与思考

1.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的,而不是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首先要是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再去考虑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开放性。

2.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3.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很大的提高,如:在教学《9加2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

4.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新课标中的首要目标。《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比如,有的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有的教师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活动表现加以评述……所有这些,都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激励,更多的学生从活动获得自信,在活动中发展技能。

上一篇:体育与健康的演讲稿下一篇:坪上小学档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