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4-04-25

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通用6篇)

篇1: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后进生又叫问题行为学生。如果对这些学生的行为引导不当,就会造成扰乱他人或者阻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后果,常常会出现惹是生非、制造事端、影响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现象,严重的还危及社会。后进生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攻击型和退缩型两种。前者指他们的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与同学不合作,破坏公共财物等,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和对社会的危害;后者表现在有些后进生羞怯胆小怕事,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造成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父母的不良言行,对孩子没有责任感,不注重子女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教育方法不当,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或者过分溺爱、要求不严、督促不力等,都容易造成学生的行为问题;其次,学校教育管理的失误。德育工作不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不能遵循学生心理、生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把学科成绩看作学生闪亮的焦点,因而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打入另册,造成学生的行为问题;第三,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也是导致后进生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后进生问题关系着千百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既要提高理性认识,更要在实践中理清思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恰当的方法和可行的措施,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一、对待后进生,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爱能产生极大的教育力量。因为有了爱,“皮格马利翁”能使象牙塔雕像复活;因为有了爱,“罗森塔尔”能使普通学生大有进步。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为人父母者,因为有了爱,才对子女无微不至,关爱有加;教师只有对学生有了爱,才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会尽心尽力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后进生是受伤的花朵,更需要扶持,更需要格外关心,更需要备加爱护,这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歧视后进生,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教育而永远地落后下去。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道出了师爱的重要意义。

教师有了爱心,才会用赞赏的心态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好强、向善之心,即使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因为成绩差就被教师同学忽视,有时甚至还会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自尊心经常受到伤害,因此他们比一般的同学更需要理

解、关心与温暖。而当后进生一旦得到关爱,那份温馨便会激发他们的自信,从而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老师的话就很容易被接受,师生间就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说:“儿童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确实,爱的力量才是巨大的。

二、教育后进生,教师应多一份细心

不少老师对学生情况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成绩不好或犯点错误,不作调查研究,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指责,结果教师生气,学生也满心不悦。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次生物课结束后,一同学向我反映某某上课不守纪律,影响教师和同学,以至于课堂教学秩序大乱。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因为那一阶段正在整顿班风班纪,经常对学生进行守纪教育,对该学生也进行几次帮助引导,而且在上生物课前还特别打招呼,让他管住自己,努力做个好学生。想不到他竟让人如此失望。于是我怒气冲冲走到他面前,不问缘由,一阵训斥,也不顾其他同学在场,旧账新账一起算,并严令请其家长,再作打算。当时这个学生涨红了脸,什么也没说,只是低着头。我以为他知道错了,也庆幸这一招的厉害。谁知第二天,他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知道自己上课爱讲话,也影响其他同学,可是我真的想改,昨天你的话让我好难受,因为在你眼里全是坏印象,恐怕永远也无法改变。既然如此,我就是努力也不会有用的。”看完后,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傻的事:一个愿意进步,又渴望帮助的人被我的粗心伤害了。后来我及时找到他,诚恳地向他道歉,并表示愿意与他共同面对眼前的困难,一起努力。以后,他进步很大,虽然偶有反复,但毕竟是在进步呀!是啊,有时教师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很有可能毁了一个学生的前程。

细心还要求老师勤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情绪心理、身体健康,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比如说上课时,当后进生要求发言时,首先给他们发表见解的机会;他们能主动质疑问难时,老师一定要细致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上课不注意听讲时,老师要用亲切的目光暗示他们集中精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应该先考虑作业是否偏难?损坏公物时,要先作无意损坏的推断;与他们个别谈话时,要先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当他们出现反复时,老师一定要防止对他们产生急躁和怨恨的情绪;在他们取得成绩和进步时,要及时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自信是一个健康人格的表现。人有了自信,就会感到理想美好,生活充实。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学生树立做人的信心,享受生活的快乐,积极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我多年来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有

效方法之一。

三、面对后进生,教师还应具有一份耐心

要做到耐心,首先要冷静,不急躁。初中生正处于个性的形成阶段,他们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又不成熟,有时甚至还很幼稚。他们有极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但作为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这种心理往往难以得到满足,于是不免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这两种心理交织在一起,很可能导致他们在个别的事上爱出风头,固执己见,或故意捣乱以引人注目。这时候老师如果不够冷静,一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横加指责,很可能一下子触动他们敏感的自尊,从而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事事与你顶撞,处处与你作对,让你时时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寻找教育的契机。可见,教育须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冷静细致是关键。要做到耐心,还必须要有恒心。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不要有一蹴而就的心理,而要循循善诱,持之以恒。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艰苦而长远的事业,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基础差,起点低,要赶上优秀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一段时间的刻苦并不能马上显出成效,对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一两次无效就失去耐心,从此以后对后进生不问不管,任其发展,以致以前的心血白费。

在日本东京都葛饰区有一所驯骑小马学校,它开设于1980年,施教对象是身体和心理不健全的少年儿童。通过让学生驯养小马,练习骑马,增强基础体力,培养少年儿童善良的品行和同情心,真正促进每一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日本这一特殊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关键是如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借鉴的经验。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的发育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为人师者,一个小小的举措,往往关系学生的一生,如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再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耐心,社会上就一定会多一些栋梁之才。

多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既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教育,更用心去关爱后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取得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可喜成绩,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我想,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只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是对后进学生,坚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真心去帮助他们,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会有效地转化好后进生,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2: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况 红

(重庆教育学院数学系,重庆,400067)

[摘要] “国培计划”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端培训,我们在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重庆市农村小学骨干教师顶岗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实践中,提出了要加强对开展教师培训的调研分析——摸清需求;以需为本——精心设计;创新教学——互动参与;全程管理——后续跟进的工作过程管理,对抓好培训的目标定位、内容选取、师资遴选、培训方式和手段选择以及培训的组织管理等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完成项目任务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关键环节;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A

1The Study of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Kuang Hong)(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of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China,400067)

[Abstract] The “national training plan” is the leading training project i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coming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dwest Project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the project of the training of the teachers coming from the countryside elementary school in Chongqing), w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survey of the teacher train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elaborately design the training plan on the basis of the demand;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enhance interactive teaching;and implement whole-process managemen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training plan”,w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target, selecting of training content, election of training teachers, choosing of the training method and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training.[Keyword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national training plan, key parts, and teacher training

“国培计划”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端培训,它强调和要求培训具有“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作用[1],“国培计划”坚持以“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2]为导向的培训。对于组织实施项目计划的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来说,开展教 1[作者介绍]:况红,男(1958年6月—),重庆教育学院数学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教师教育研究。师培训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包括对培训对象及需求调研、方案研制、师资配置、课程建设、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具体工作,结合多年开展教师培训的经验,我们在实施“国培计划”的实践中,提出了加强对调研分析——摸清需求;以需为本——精心设计;创新教学——互动参与;全程管理——后续跟进的培训工作过程管理。综合运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参与式研讨、案例观摩、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现场学习以及访谈、问题诊断等多种方式来落实培训任务,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在实施“国培计划”过程中,我们只有抓好培训目标定位、培训内容选取、培训师资遴选、培训方式选择、培训组织管理等影响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才能为顺利实现“国培计划”目标任务提供可靠保障。

一、认真做好调研分析,为有效培训奠定基础

教师培训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因此,实施“国培计划”必须遵循教师培训的规律,要清楚了解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明确本次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做好培训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1、做好培训前的调研分析,了解培训对象及需求

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源于对培训对象的了解,只有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参加培训的需求,解决好“培训谁”的问题,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使培训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参加重庆市农村小学骨干教师顶岗置换脱产研修的学员,是重庆市区县农村小学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有的教师在本校及地区的学科教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培训教师对本次培训内容安排的接受程度与参与态度,是本次培训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首先从了解学情人手,通过对部分学员的培训前的问卷调查及走访区县教委、学校,与学员所在学校的领导及老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期望及意见建议,将所了解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析,以此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依据。我们对所了解的不同需求和问题将安排到各个教学主题里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与讲解,对于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将作为本次培训共同研讨的问题设计到教学活动中解决。其次,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要求每人上交一份原有教学设计方案,通过组织学员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交流,了解学员原有的教学情况,分析学员存在的教学问题,为开展针对性培训奠定基础。

2、明确培训要求,确定培训目标

确定培训目标是实现培训有效性的关键环节。要确定培训目标,首先必须明确 “为 什么培训”,这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及市教委有关对“国培计划”要求文件的精神实质,准确了解和掌握国家及政府层面对开展本次“国培计划”的目标要求。二是要清楚了解参培教师情况及培训需求,由于每个教师的基础条件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有着较大的差异,通常所说的教师需求是指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能代表本次参培教师共同愿望的需求。我们通过前期调研和分析后,综合形成了本次参培对象对培训的三个方面需求:观念及知识更新需求、实践方法指导需求、成长示范与引领需求。

其次是实现政府与教师对培训目标要求的一致性。我们将教师的培训需求与上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融教师培训需求于实现国家对培训目标要求之中,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来确定了本项目培训的目标是:“ 一重点、二转化、三形成”,即:一是重点培养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的“种子”教师; 二是通过对培训研修成果的形成与转化,促进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国培计划”的作用;三是探索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方案,创新培训研修的途径、内容和方式,为有效开展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有益探索。

二、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培训目标确定后,精心设计包括培训形式、内容、过程及组织管理等,认真考虑每个教学活动的细节,是搞好培训的又一关键环节。

1.围绕目标做好培训计划,针对要求安排培训内容

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是实现有效培训的关键,这是解决“培训什么”的问题。针对培训需求及目标,我们将本次研修培训设置成四个阶段:集中研修阶段、影子研修阶段、反思总结阶段、岗位实践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培训内容相对独立而又各有侧重,四个阶段紧密联系形成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一个整体。

集中研修阶段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为目标的,主要安排了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内容,共设置了六个模块: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技能提高、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科研方法、教师示范引领;

“影子研修”阶段是安排参培教师到“影子学校”,通过“影子教师”的“传、帮、带”开展研修学习。在“影子研修”期间,学员亲身感受名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技能,将名校名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缄默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体 验、感悟使其自身的知识素质得以重构;

反思研修阶段是参培教师运用培训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感悟,对自己以往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通过相互交流,大家在反思与交流中获得知识与经验,促进成长;

岗位实践研修是参培教师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培训之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状态出现在本校的讲台进行教学实践,开展实践研修。

2.坚持“国培计划”导向,精心设计培训教学形式

教师培训目标是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得以实现,培训活动是培训内容的载体,对培训活动细节的精心设计是关系到培训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在设计培训活动时,将重点放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

在实施“国培计划”中,我们对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专家讲授”培训模式,探索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紧扣新课程标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安排培训内容,在教学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观摩教学、互动研讨、教学实践,创立了“专家引领——实践观摩——反思总结”的培训研修模式。通过专家讲授——认识提升;实践观摩——感悟体验;反思总结——内化结果。

三、认真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突显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是实施培训计划并取得成效的可靠保障。

(一)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教学团队

培训师资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又一关键因素。我们精心遴选培训师资,要求培训者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熟悉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在相关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有所建树,在全国和地区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为了满足“国培计划”是高端培训和对培训师资的多样化需求,要求来自中小学一线的特级教师不少于培训师资的三分之一,市外专家不少于培训师资的三分之一,确保“国培计划”的对教师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实现。

(二)针对培训教师的学习特性,改进培训学习模式

“教师培训应该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关注与教师职业发展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关注教师现有的工作绩效与组织变革和外在环境变化所要求达到的绩效之间的差距”[3]。教师培训是针对成人的教育培训,成人的学习特点有其自己的独特性[4]:

1.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教师参加培训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总是希望了解自己愿意了解的,学习自己愿意学习的。2.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教师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来参加培训的,培训学习中追求的不是对系统、基础性知识学习,而是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和寻求解答的学习。

3.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学习。不同经历和背景的教师对问题有其独特的看法,这也是通过培训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4.是以提高实效为目的的学习。教师对培训学习内容追求实效性和学以致用。培训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和了解,更为主要的是更新思想观念,如何将所学所了解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因此,针对培训教师学习特性及对培训的期望,我们在本次培训中采取了教师参与度比较高、实践性比较强的主体参与式培训模式,使参培教师由被动接受型转变成主动参与型的学习者,积极主动参加培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例如我们开设“如何有效观课议课”的课程中,主讲教师吴家平老师首先以讲授方式对如何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带领学员到附近一所学校去实际观摩一堂课程的教学并录制教师上课资料,回来之后针对录象资料组织学员开展议课,讨论总结并提炼形成有效的观课议课要点。参培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收获较大。

我们成功地开展了“影子研修”培训,通过对“影子研修”环节的精心组织安排,创新培训思路及方式,使参培教师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方面都有了较大收获。如参加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影子研修”的学员,通过参加“影子学校”的各种活动,亲身感受和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对谢家湾小学“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校园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在参与教研活动中,被学校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所感染,亲身体验了名校老师们对科学真理追求的精神和对教学工作的严谨态度。用参培教师雷娟的话说:“影子研修”使我终生受益,“国培计划”将改变我的人生。

四、加强培训管理,实现对培训管理的全覆盖

培训管理是影响培训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培训管理主要包括培训的目标管理、培训的过程管理等内容。在开展培训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是确保顺利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保障。

培训的目标管理是为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和培训目标的实现所开展的组织、控制和协调管理,它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而“过程管理”是使管理能取得成效的关键。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给予及时正确地指导与调控,使培训开展过程自始至终沿着既定的目 标向前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创新培训管理,建立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在培训中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参培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参加培训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我们加强对培训的全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针对本次培训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集中研修与反思总结阶段,除加强对本阶段的目标要求管理外,采取了双班主任制,为培训班配备行政和专业班主任,聘请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专业班主任,较好地解决了培训班的常规管理与专业活动指导管理不协调的问题。在影子研修阶段,我们加强与区(县)培训基地与“影子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了高校、培训基地、“影子学校”三级协调管理的机制,形成了三方协同开展培训的局面。在岗位实践阶段,我们与学员所在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及送培学校加强联系,落实各个部门对学员在本阶段的管理任务,注意激活学员所在学校参与指导学员研修的活力,为了使教师从本校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既要解决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专业发展的问题,又要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需求,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加以结合,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需要统一起来,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我们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实践研修指导,到学员单位对岗位实践研修情况进行调查,做到了整个培训过程管理的全覆盖。

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工作。忽视对培训的后续管理,会导致教师培训学习的知识不能被内化,培训成效不能巩固,影响培训的实效。因此,对培训管理需要延伸到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对培训的后续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学员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创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共享学习实践成果;三是及时了解学员动态,加强交流沟通;四是关注学员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师培训是一项涉及国家教育大计和教师发展的事业,为此,我们需要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不断的研究、实践、总结、创新。我们应以“国培计划”为导向,转变教师培训的理念,改革教师培训的内容、模式和方法,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开展培训,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认真对“国培计划”实施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发挥出“国培计划”在教师培训中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3: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一、教师要有效鼓励后进生, 提升学生自信心, 消除恐惧感, 增强其自信

“爱学生是对于学生最根本的教育“, 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全部秘诀。对于后进生来说, 他们自己内心有着一种惭愧和不自信, 而教师首要的目的就是去掉这些不自信,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能行, 从耳边放下负担, 积极努力进取。

( 一) 教师的爱是催化剂, 教师的鼓励是助推器———后进生需要鼓励和自信

后进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关心和鼓励, 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爱能够增强学生更强的学习主动性, 更加活跃开阔的思维, 放下自己的恐惧心理。后进生在已经形成的心理定势之下, 学生对于自己在学习之中无法达到的要求和错误的出现, 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 这种心理不断弥漫到学习的各个阶段, 从而造成整体的学习心理畏惧,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造成后进生的结果,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引导, 消除学生学习畏惧心理, 提高学习信心。

例如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 发现他们的优点, 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需要学生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从而推动他们自身不断去学习和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推力的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当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产生迫切学习需要的时候, 他们自身就会产生一种激动的内心状态, 就会充满兴趣的去学习, 而教师要善于营造这种课堂氛围。

在学习过程之中, 积极和肯定的结果反馈, 会收到积极和肯定的心理暗示,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然而在学习之中不可能总是肯定的反馈, 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从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波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波动转化成积极的影响, 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 二) 教师多发现后进生的优点, “细心、耐心、恒心“, 打持久战

后进生说明学生已经有了进步, 他们自己更需要内心的强大和外边的支持。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转化过程中, 更需要注重“细心、耐心和恒心”, 并且教师要做到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更需要长期的努力。

“细心、耐心和恒心”是教师需要做到的, 并且要贯穿到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当中去, 要通过时间去进行慢慢的转化, 不断的纠正其缺点, 提升后进生素养。

例如在学习中, 我们不可单单重视学生的成绩, 更要通过多方面的观察, 去思考和发现学生其他的优点, 像艺术才能和体育才能等。

二、教师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让学生从自我内心关注学习, 有效提升

学习动机的高低与否,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 一个有着良好学习动机的学生, 在学习上会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 其成绩也往往名列前茅, 超出一般, 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学习的好坏重在自我的感悟和领会, 而有着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 他的学习态度和领会程度都具有一种不可比拟的力量, 教师要在学习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利用和发挥。

( 一) 给予后进生适当压力, 给予后进生适当鼓励, 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 对学生适当给予外在和内在的一种引导, 通过一定的推力、压力和拉力的实施, 提升起学生积极的兴趣, 不断的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 从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旺盛, 这不仅仅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 更关键的在于依靠教师的观察和引导, 这就是互相配合, 这就是教学相长, 由此我们认定,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我们不断在教学中去探索和总结。

例如在课堂之中推行多媒体教学, 是学生产生兴趣, 获得推力的好方法, 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做成课件, 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视频形式播放出来, 这样让学生在视听当中学习, 调动起学生身体的各种器官, 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引发学生学习的推力。

( 二) 多角度激发兴趣, 夯实基础, 有效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引发后进生进步

课程的其基本特点就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结合, 而且其实践性远远大于理论性, 在课堂教学之中, 教师首先要做到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这个前提下,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模拟活动, 提升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 教师也可以推进课堂的小组合作, 通过搭建小组平台, 让学生有一个可以自由交流与学习的空间, 将“传授知识——— 提高能力———培养情意”三个关键目标进行有效的渗透, 打牢基本功, 让学生产生自我思考的动力, 激发起他们自身积极学习的态度, 引起自我的感悟、思考和共鸣。

三、家校合作共努力, 有效反馈共交流, 提升水平共发展

后进生的转化, 不仅仅指的是学习方面的转化, 更是指的是后进生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努力, 提升其水平, 指的就是学生全面的素养提升和心理发展。

( 一) 教师与家庭相互配合, 教给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提升, 提升品德素养

教师要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 让家长在家中配合去继续纠正自己孩子的缺点, 家长也要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 通过电话或者书信的方式将孩子的表现进行二次反馈, 通过家校相互之间的配合, 能够相互提升学生的水平, 改进缺点, 提升品德素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 就是父母和教师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等, 正确的引导学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和家长的爱就是要给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 让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古人说,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 更离不开学校教育。学生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 其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对中学生心里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改善家庭教育现状、促进中学生心里健康发展两大方面进行讨论研究, 从父母的素养、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等几个具体点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二) 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 了解学生的性格和个性, 因势利导

有人说: “父母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 可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中学生在性格方面处于人生的叛逆期, 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完善的事情, 这时期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这时期的学生不服管教心里日渐明显, 很多家长也都因为教育方法不好掌握, 教育起来比较棘手而时常对学生或听之任之, 或粗鲁打骂, 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因此研究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让家长、学生及有关社会成员有效地认识和研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让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们从研究成果中找到比较理想的途径和方案, 提供相应的有说服力数据以引导和帮助志同道合的同志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为此后类似于家庭教育所触发的相关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奠定比较理想的基础。

综上所述, 对于后进生我们要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 做到公正公平平等, 用关心爱护的态度, 去思考和发现问题, 同时教师要有效创新思维角度, 与家庭相互配合, 做到对于后进生的联合转化, 体现家校合作的力量。

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之下, 教师体不仅仅是讲课者, 更是学生生命思想的导师, 除了关注成绩的转化外, 要提升精神文化水平, 更要增加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将学习文化精神培养统一在一起, 使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不仅仅是在学校之中, 更在学校之外, 成为一种意识和习惯, 教师要注重后进生的培养, 做到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 做到一视同仁, 让自己的学生得到更加优化和提升。

摘要: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 是由于以前学习或者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 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学习态度能力及品德, 存在欠缺的问题, 作为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 要本着尊重学生和爱护关心的目的, 禁止歧视和听之任之, 通过“有效沟通交流的方式, 达到潜移默化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已维护教育的公正和公平, 体现教育的创新思路分析,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 来创新教育教学思路, 针对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关键词:后进生,沟通交流,尊重,公正公平,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冰.细节成就学生一生[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2]曾仕强.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6.

[3]齐欣, 赵田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

[4]赵健伟.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篇4: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情绪教育;中职学生;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39-02

情绪教育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并体验他人情绪,培养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情绪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一、中职学生开展情绪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时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学生的情绪体验不断加深,情绪指标不稳定,控制力差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面对学习与就业的竞争往往产生很多的困扰,却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情绪往往过于压抑而最终爆发,从而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甚至过早地终结了求学生涯。在后进生工作中开展情绪教育极为重要。

(一)情绪教育的开展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的家长、教师只关注中职学校的后进生的学习结果,往往忽略甚至在不经意中伤害了他们的情绪。情绪最奇妙之处在于它是可感染性的、可觉察的。当情绪处于平缓时,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表情——无论是面部表情、声调表情或身体姿态观察、设想甚至预测他接下来的行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关注开展后进生的情绪教育,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情绪教育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班主任在教育中适当使用“暗示”、“诱导”、共鸣等手段从心理激励后进生,使他掌握基本的情绪调整方法,调控自我情绪。当学生能坦然面对现实,形成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必然能树立客观的自我认知,在愤怒的时候懂得如何制怒和宽容,在悲伤的时候懂得如何转移和发泄,在焦虑的时候懂得如何排遣和分散。利用“情感效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实现柔性德育。

二、情绪教育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实践

情绪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以引导后进生培养良好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且激励自己,有着完善的行为能力,完成自我教育、树立客观的自我认知为目标的。

(一)案例中的隐藏的“情绪密码”

瘦小的小黄在入学初便积极投身到校内各社团的学习中,主动申请加入校纪律部,眼中常闪烁着对这世界充满探索渴望的光芒。一个月后,他却开始显示出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在某个晚上聚众打架,致使对方身体受伤。学校对他做出了“留校察看”的处理。随后的时间里,他纪律散慢,课前迟到,课中因不满教师劝阻他别睡觉而大骂教师,课后常不理会班级荣誉而我行我素;学习上倦怠严重。因此,他常成为班主任办公室的“座上宾”,不断听着班主任的批评与教育。某周三中午,他与同学悄悄将班级回收的水瓶全倒到讲台上,借此发泄被罚情绪。当班主任出现时,小黄笑得一脸灿烂,眼光中还有一丝的挑衅。

不良的情绪是积累成的,情绪的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一些向善、向上的“种子”,慢慢地等待合适的阳光与雨露。

(二)实践情绪教育,缩短沟通距离

美国学者约翰高特曼博士强调情绪教育,同时提供了情绪辅导的五步法:觉察情绪、认可情绪、同理心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恰当的情绪描述、设规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1)觉察情绪,“冷”中有序。班主任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面对小黄的挑衅,班主任需要首先觉察了自我的情绪并及时调整,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班主任请劳动委员带动值日生清理讲台上的水瓶,同时笑着说:“我今天发现原来我们班还有力气那么大的同学,不仅能把装满的大桶搬过来,而且还有力气将之倒在高高的讲台上,实在难得啊!”全班同学哄然大笑。下午的课正常开展。当人可以觉察情绪时,对于情绪辅导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

(2)认可情绪,坦然“受”之。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黄是追求上进的,但自我管理能力极弱;自尊心很强,爱面子,却极重情义;对情感的敏感性很强。他与父亲关系较好,但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他的父亲关心孩子,常悄悄来学校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有进步。他从初中开始三番五次被教师请到办公室批评,甚至受到语言上的羞辱;他在初中时抽烟、不学习;上课时睡觉从不听课。每当他受批评时,觉得很没面子,需要发泄情绪。更重要的是,当家长在关注的行为转变时却忽略了他内心的情绪需求:渴望被理解与引导,需要自我的认可与客观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中内在的道德认知与生活体验提醒他不能直接对教师发泄,所以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争取自尊心的平稳。当我们可以能理解对方的情绪,那么也就可以坦然的接受它的发生。如果后进生懂得更好的方式来排泄自我的不良情绪,那么他一定会快速成长起来。

(3)同理心倾听,恰当的描述。面对情绪激烈爆发的后进生,不仅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更要用眼去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并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来反馈对其感受的理解。

课后班主任把小黄叫到办公室,请他帮忙给小盆栽淋水。接着以朋友的角度与他交流生活、学习,从他父亲对他的关注到学校的制度,结合小黄上学来的好的方面引导小黄正确反思自己的行为。请小黄照顾盆栽、坐在一起交流,这些细节都在传达一个信息: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班主任我愿意成为你的同行者!小黄也由最初的“事不关已”式的散慢的状态渐渐变得沉默起来。最后,他小声地咕嘟一句:“老师,我下次不这样做了。”声音虽小,但不难听出他内心的真诚。同理心倾听,恰当的描述,有助安抚学生情绪,引导他明白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4)引导规范,解决问题。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作为后进生,几乎都是希望向善的,只是行为习惯有时还会重复一样。当他们在长期的反复被质疑与忽略中采用了错误的方式表达情绪时,班主任应在适当的情境中,对学生给予引导,让他们学习理解和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例如有意无意地找出后进生的进步之处,公开地肯定,唤醒与激励他内在那股求上进的力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争取家长对其的认可。规范的引导,使小黄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没有违反过一次纪律。其实,情绪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对学生真正的关爱是关注,将心放在他身上,让他感受到我们给予的爱,并用这份爱引领他茁壮成长。

三、思考与启发

对后进生的情绪教育是渗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这种学生,我们不仅要积极与家长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还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适度的赞美,用赞美的力量引导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类的学生自尊心很强,情绪波动大,对“说教”的方式比较反感。所以我们在教育时尽可能以“朋友”的角色代入,多关心他们,多引导。

同时可设计多开展增强团队意识的活动、关爱等为主题的班会与讲座,让学生在接触、交流,相互给予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营造宽松缓和的情绪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能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相互的情绪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识情绪的心理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一名班主任,关注后进生的情绪,耐心引导学生情绪教育,完成自我的教育,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张春艳.情绪教育浅谈[J].新课程(教育教学版),2007(11).

[2]张耀庭.论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情绪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3]沈晓明.浅谈如何用情感教育转化后进生[J].新课程:教师,2011(10).

[4]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5:对后进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县县委组织部坚持不断完善干部诫勉谈话制度,用发展的实绩考评干部工作的优劣,努力营造无功便是过、无为便是错、有为才有位的用人环境。实践证明,实施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诫勉谈话,不仅能够增强干部的危机意识,激发干部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而且能够促进用人观念的转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

一、实施诫勉谈话的基本做法及效果

实施诫勉谈话是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特殊措施。为使诫勉谈话既符合上级政策,又适合干部工作实际,我们以严肃科学的态度认真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为导向,明确诫勉谈话对象的具体表现。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存在问题的原因、性质、后果及其影响程度,把诫勉谈话对象细化为重点管理谈话、警诫谈话和待岗谈话,并根据《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诫勉谈话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具体行为表现。

以工作实绩和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尺,认定诫勉谈话的对象。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宽严适度、一个标准、讲究政策和尊重群众公论的原则,严格把握诫勉谈话条件,准确认定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对象。首先是自查自究。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对照保持先进性标准找差距、对照群众愿望找问题、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找不足,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是群众评议。建立了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诫勉谈话的重要依据。第三是组织考察。在考核工作中,严格标准,敢于碰硬,广泛听取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意见,加强对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

以建立跟踪帮教制度为保障,确保诫勉谈话的效果。党组织对考核、评议认定诫勉谈话的干部不冷落、不歧视,不搞“一棍子打死”,坚持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切实做好重点管理、警诫和待岗干部的教育转化工作。主要采取了三种帮教谈话方式。一是专人帮教教育。采取“开小灶”的办法,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被诫勉的干部“一对一”结成帮教对子,实行跟踪考察管理,督促指导他们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二是组织集中学习。以县委党校、基层党校为阵地,组织诫勉干部学习,坚持教育灌输和学员现身说法相结合,帮助放下包袱,鼓起勇气,积极进取。三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根据诫勉干部的不同情况,谈心谈话做到有的放矢。对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重点进行提醒式谈话,对事业心不强的干部重点进行激励式谈话,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重点进行批评式谈话。

实施干部诫勉谈话是新形势下干部管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机制和手段,对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一,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后进干部。干部诫勉作为干部管理的一种特殊管理措施,对那些缺点毛病多且改正不明显的后进干部,起到了一般的教育手段难以起到的作用。其二,对干部起到了警示、激励和鼓舞作用。实施诫勉后,干部普遍反映,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干部的精神面貌、作风纪律和履行职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其三,调动了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实施干部诫勉谈话,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

二、对诫勉谈话的思考

从本质上来看,诫勉谈话制度是一种内部监督,检验一种制度的成效关键要看执行后的社会效应。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忌仓促上阵,要准备充分。诫勉谈话前,对已掌握的谈话对象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事实要反复进行甄别,必要时可组织调查核实,确保掌握的问题事实准确、全面、真实,防止事实不清、情况不明等造成谈话被动。要拟好谈话提纲,对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进行安排设计。要认真分析预测谈话对象可能提出的问题或有关说明,查找政策依据,做好应对,同时对谈话中涉及的时间、人员、地点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要对谈话对象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确定合适的谈话方式方法。

二忌主题分散,要有的放矢。诫勉谈话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谈话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展开,不能把诫勉谈话当成“拉家常”,对谈话对象有意或无意分散和转移主题的,要明确指出,及时纠正,做到讲问题要准:指出谈话对象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时,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提要求要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针对谈话对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诫勉要求。要求谈话对象表明态度时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必须是真话、实话、心里话。

篇6:对后进生思想教育的若干思考

袁花镇谈桥中心小学 周海伟

“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早就听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句话,但真正让我认识到这个比喻深刻、精彩的是我的学生。是他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意识到:“露珠”对“阳光”有多么渴望!对爱有多么的渴望!

案例一:甘洒雨露润心田

班上有一位叫裴晓怡的学生,她是一位比较特殊的学生,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经常要吃药,平时脾气怪,一个人老是自言自语,老师问她,她不理睬你。而且还经常与同学吵架,每一次都是哭着来见我。很多同学都讨厌她,不愿意和她交朋友。她爸爸开学时就对我说:“只要让她在学校里没事就行,成绩什么的,让她去,更不能去批评她。”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她教好,不但要教好她的成绩,更要教育好她的品行。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我采取与一般同学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当她举手时,我第一个叫得就是她,尽管说得牛头不对马嘴,我还是亲切地鼓励她,下次再努力。做作业时,她又有很大困难,做不出干脆不做,我想这怎么行呢?于是我每天挤出时间来为她一个人辅导,有时实在没时间,就让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当她的师傅,为她辅导,每次回家作业,她总要讨价还价,为了鼓励她的学习积极性,我特地给她少布置些,降低要求。每次单元测验,给她耐心讲解,直到弄懂为止。期末考试后,为了鼓励她,我自己掏钱给她买本课外书当作奖励。后来,她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有时单元测验也达到优秀了。为了教育好她的品行,首先我给她更多爱与关心。每次与同学吵完架,她不肯认错,明明是她的不对,我却不能批评她,反而要让我去批评另一位同学,她才罢休,这使我非常尴尬。一次次的教育,一次次的失败,令我非常懊恼。有一次,吵架后甚至不愿意回家了,同学们劝她又不听,我怎么教育劝说她都想不通,打电话家里又没人。那是冬天,快五点钟了,天黑得早,我想这怎么办呢?我决定送她去,可她偏不愿意,拉都拉不动,于是我一人留下来陪她聊天,我说你不回家,老师也不回家,就在这里陪你。半个小时又过去了,她才终于愿意回家了。可这时天早已灰蒙蒙,眼看快要暗下来了,最后我送她回家。以后几天,我特地召开了一个班干部会议要求大家多注意她的行动,多给她一些关心和爱护,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前不久,午睡时,不知怎么的睡着时流鼻血了,学生向我反映后,我马上走过去,同学们早已帮她用餐巾纸塞住鼻子,我把她抱到桌上让她躺下,用毛巾擦干净她脸上、脖子上的血迹,并不时地安慰她别哭。第二天,她的日记就写了昨天发生的事,我特地在班上读了她的文章,她很兴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我知道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很关心,以前我总是惹大家,可我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啊,希望大家以后多监督我。”同学们听了掌声不断。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教师感到欣慰的呢?裴晓怡同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把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灌注在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中、每一件小事中,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他周围的人充满信心,对他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信心。让爱心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露珠”更晶莹、更剔透!案例二:鸿雁声声总关情

一个春日的下午,学生朱超没有到校上课。事先,既未接到其家长的电话,又没有同学代捎的假条,难道是又旷课了,还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怀着无比焦急的心情拨响了朱超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朱超的爸爸。原来,朱超又到他爸爸那里偷偷拿钱花,可朱超还不承认。爸爸又怎能不生气呢?他恼羞成怒,认为这样的孩子“上学也没用”,于是便把他关在了家里。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考虑了朱超的爸爸正在火头上,多说无益,我嘱咐朱超在家要听爸爸的话之后,便放下了听筒。怎么办呢?我想,应该与朱超的爸爸好好谈谈。可去他家,实在难找;请他来,也不是一个好办法。思虑再三,我给朱超的爸爸写了一封短信,内容要点是:“

1、孩子的做法的确不对,应严厉批评。

2、您仅通过这一件事就对孩子失去信心了吗?

3、您的孩子在班集体中尊敬老师、关心爱护他人的表现,不正是您辛勤培育的结果吗?

4、用不让孩子上学的办法加以惩罚是否欠妥当?建议您选择说服教育的方法。

5、您希望班主任帮您做点什么工作?

信委托住在他家附近的一名同学捎给了朱超的爸爸。

第二天,一脸羞愧,一脸感激的朱超站在了我的面前,手里托着的还是那封短信,不同的是,下面又添上了他爸爸的几行字。信中,朱超父亲不仅承认了自己的过失,而且说明已经与孩子交换了意见,孩子表示坚决改正错误,珍惜父母和老师的感情,决心用行动回报学校和家庭。

捧着这封短信,我高兴地笑了!想不到,一张小小的纸片居然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家长,作用可真大!我进而又想,一来一回,这“信”不正是联接家长与学校的桥梁吗?纸片虽小,可意义重大!我深受启发,便将其命名为“家校联系卡”,广泛地应用起来。孩子经常迟到了,或是成绩进步了,抑或某个问题多次教育不明显等等,我都用“家校联系卡”与家长沟通。一张张“家校联系卡”,带着孩子的希望,老师的嘱托,家长的期盼,传递着浓浓的真情。孩子变了,家长变了,我感觉自己也变了!是呀,在“爱”的阳光雨露中,小小的联系卡恰如一个传播爱的使者,使孩子、老师、家长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这正是“鸿雁声声总关情”啊!

留给我们的思考:

如果有人问“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回答。但我内心身处感触最深的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离开了爱,一切教育无从谈起。但这种爱,这种情感绝不是装模做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 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暂时的感情投资。它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如果师生间建立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常想:这么多单纯可爱的孩子,我怎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导呢?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出现了成功的曙光。

细想上述案例中学生转化的过程,我觉得我所做到的以下几点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一、学会 “五心”,善待后进生。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五心”,用心之真诚去启发、教育后进生,使他们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奋起直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一、要有信心。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应把转化后进生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后进生的“差”有一定的原因:一是行为上的放任。贪玩好动,上课不专心,不会克制自己。二是心理上的障碍。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智力低人一等,对学习缺乏信心。三是学习方法不对头。这类学生是学得最苦的,他们肯花时间,常因抓不住重点、找不准关键、不得要领,尽管苦用功,但成绩仍无起色。对此,老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表现自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顾虑,使其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赶上学习进程。

二、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有长期做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思想准备。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自我约束力不强。因此,教师在那些后进生教育上应该更深入细致、锲而不舍,不能速战速决和要求立竿见影。要注重教育的针对性、经常性,平时多加引导,对他们不仅要扶上马,而且还要送一程。

三、要有真心。学生渴望与老师形成一种默契、信任的朋友关系,互相理解、相互尊重,以真心换真心。后进生更是需要教师用对待其他优秀生的心态来帮助自己,关心自己。对后进生,教师要时时处处给予关心、帮助、指导,使他们在真心诚意中感受到温暖,缩短教师与同学、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真心诚意为了教育自己,才能使后进生真正接受你,愿意与你交朋友。

四、要有爱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教师的热爱是学生进步向上的动力,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后进生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冷落,这往往使他们失望,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以自己赤诚的爱去温暖后进生的心,才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从教师的关怀中获得信息,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学得更好。

五、要有童心。天真活泼、童心稚嫩,是小学生的本性。教师要善于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正确地引导,切忌“成人化教育”,否则,就会抹杀他们的“天性”和幼小稚嫩的智慧。教师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这可能是我后来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且能够在教育上取得一定成绩的重要原因。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二、讲究方法,转化有成效。

在理解学生的心理的基础上,力求抓住“火候”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教师讲的道理要能使学生入耳入脑,这就需要班主任讲究疏导的艺术,变单纯“我讲你听”的方法为对话和其他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一种最佳心态环境中受到教育。

1、波浪推进法: 后进生犯错或不守纪律时,教师不可凭一时之怒,撕破脸皮、疾风暴雨、狂风滥炸,而应心平气和,瞻前顾后。教育时可以不一步到位,而是依具体情况、儿童的个性差异,分层逐步实施。波浪推进法,讲究暂时宽容,逐步深入。

2、委婉暗示法:教师教育的信息不是简单明白、公开直接地抛出,而是采用行为暗示、语言暗示、气氛暗示、榜样暗示等形式,让学生察觉教师的意图,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3、咨询法:后进生烦恼、苦闷或有什么疙瘩解不开时,可找老师进行咨询,方式也较自由,可以是当面与教师交流,也可通过日记,便条等。教师要留心听学生的诉苦,为学生保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一些建议,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这样,既可防患于未然,防冲突、矛盾于未发,又可培养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思想。

4、激将法:好胜是人的天性,谁甘落后,谁不想上进?激将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如学生王某作业质量不高,字迹了草、马虎,总不把写字当回事。我特意到三年级借来一本较工整的作业,然后要王某拿回家学习学习,我对他说,这是三年级同学写的作业,难道你四年级老大哥还输给一个小兄弟?

5、先冷后热法:一部分后进生往往在犯下错误后,不会马上认识自己的错误,教师越批评教育,反而越会激起学生的反感,因而教师此时的教育是徒劳无功。实践告诉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教师首先要冷静,正确分析现象,在解决了表面问题后,不予作过深的处理,而是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思考的空间,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冷处理。在学生有了初步的自我反省后,教师再作充分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从源头上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此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要亲切,是作为一位朋友的身分出现,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热情。

6、刚柔参和法:“刚柔”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软硬”,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学会 “软硬兼施法”,也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些学生吃“软”不吃“硬”,有些 学生吃“硬”不吃“软”,因此教师正确掌握学生的个性,或以“硬”攻“软”法,或以“软”化“硬”法,或以“软”取“软”法,或以“刚”制“刚”法。

三、建全机制,转化有保障。

1、分析后进原因,制定科学计划。

要教育后进生,就要了解和研究后进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后进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才能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因而我每接收一个班,首要的工作就是调查班中的后进生,全面分析后进的原因,根据调查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后进生转化计划,从指导思想、转化目标、转化策略等方面入手,同时要求这些学生正视自我,从实际出了,制定学生个人上进计划,并定期检查、反思,改进工作策略。

2、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转变。

每一个后进生总有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这些“闪光点”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闪光点”,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何做出成绩来,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因而教育中,我为后进生开绿灯,设立进步奖,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激励使学生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下,始终维持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之中,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从事某项活动。在工作中,我结合学生年龄特征、需要和兴趣来做,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激发学生各方面动力,使学生把德育要求自觉内化为个体行为,进而凝聚在班集体之中。设进步奖是在后进生中进行荣誉激励和榜样激励的好办法。荣誉是学生自尊心的需要。后进生一旦获得进步奖,荣誉感就建立起来了。就能激发他的进取精神,从而满了他们的正常心理要求。学生把教育要求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建立个人的荣誉感,这样就能不断增加进取的信心。后进生一旦获得了进步奖,榜样化就建立起来。

3、建个案成长袋,观察点滴进步。

每学年初,教师对所接班级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列出后进生名单,并填写《后进生情况一览表》,然后选择班内典型后进生建立《后进生跟踪档案》,对后进生的行为习惯、思想个性、意志、智力、家庭情况等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其后进的原因,制订并落实帮教措施。袋内有学生的自我画像、最满意的作品、个人积分卡、个人荣誉卡、学生自我评议卡、同学互评卡、教师评议卡、家长评议卡、学生成绩对照表、教师帮扶记录册等,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历程。

4、家校社三结合,优化育人环境。

一部分同学成为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花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好家长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家庭发生不幸或出现危机时,教师的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 向家长交流学生、学校表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情况。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工作中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确保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知识讲座,让每一位家长掌握教育转化的基本方法。

二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如不定期的家访,做到访问有目的,有记录,又如通过电话、书信、纸条等方式进行经常性地交流,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让家长也能及时知晓学生在校的情况。

三是建立学校、教师意见薄,让家长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写下来,以便于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超市的社会实践总结下一篇:化学品生产车间通风整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