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论文

2022-05-1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酒店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期为酒店管理职业教育的推进提供有益指导。

第一篇: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论文

现代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旅游酒店业的发展,为旅游酒店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提升就业竞争力,本文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教学改革能起到一定的现实影响。

【关键词】酒店管理 专业教学 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升温,社会予以旅游消费的关注日益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是个职业特色突出、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然而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酒店业对管理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經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现代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整科学的课程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但是很多专业教材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教材观点非常陈旧,并且理论性太强,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实践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训练。这种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导致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不足、教学不能适应酒店职业岗位的需要。此外,专业课程与教材缺乏逻辑性,并且很多课程的教材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且还不能体现酒店管理专业的特色和技能优势。

2.缺乏“双师型”师资

酒店管理专业是个职业特色突出、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酒店的管理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既懂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酒店行业技能的实践经验,但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校教育现有的教师状况来看,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既懂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有酒店工作一线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导致酒店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3.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在掌握专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在酒店熟练地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但是高校的办学思想深受传统观念教育等的影响,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强调理论教学,脱离了酒店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客观实际,缺少专业实用性、实践性,在教育中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教育,而实践教育存在不足,导致了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出现诸多问题,甚至失业。同时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善于创设场景、照本宣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气氛沉闷又失色,酒店管理专业教育陷入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失去了这些课程开设的最大意义和课程教学的实训特色。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完善课程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进一步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化学习项目。首先,对各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适时做出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课程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积极编写专业课程习题及案例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构建“双师型”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专业教师的成长,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或考取学位;聘请知名酒店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补充在职教师数量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聘请酒店业界专家来校讲座,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鼓励教师去酒店企业挂职锻炼和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3.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以往教师只动嘴和粉笔传统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音像播放、情景展示、图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系统的酒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能获得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能力。同时酒店管理专业课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更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达到“弄懂会做”的目标。通过案例的剖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创造了轻松、热烈的实践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以“技术型和应用型”作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才能让理论向应用转化,用实践来检验课堂学习成果,看到在学习中的不足。可以通过校内实训教学,再校外专业实习,最后毕业顶岗实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建立“学校酒店企业一体化”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真正让学生走出校门,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使学生的工作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三、总结

我们要扎实做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出一批与企业发展相符的专业实干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祥恒,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企业导报》 2012年01期。

[2]冯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4期。

[3]郭小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年01期。

作者:王智娜

第二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酒店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期为酒店管理职业教育的推进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酒店管理;高职教学改革

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酒店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供给之间的显著差距,突显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弊端。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欠发达地区,酒店管理专业起步较晚,自2008年开设以来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以更好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面,以工作岗位为依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面做有益探索。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1、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能手、造就经营管理后备军。在过去,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上,安排了较多管理理论知识,而通过教改我们更多的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着重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餐饮部运行与管理的内容,掌握餐饮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就要对应的餐厅服务员岗位需要掌握的掌握托盘、中西餐摆台、席间服务、宴会服务、菜单设计、宾客投诉处理的技能,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再如,服务心理学、管理沟通、酒店服务礼仪,这些课程部分内容相似,这时并不需按学科体系从头至尾讲述,而应按不同梯度的培养要求并结合实际岗位中具体、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抽取裁剪进而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才能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2、以职业成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过去课程设置不够细致,沿袭本科院校课程,忽视岗位需求,甚至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雷同。因此,可打破传统课程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而基于酒店人的职业成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第一模块公共基础(包括: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第二模块专业基础(包括:酒店管理概论、服务礼仪、服务心理学等),第三模块专业核心(包括: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宴会设计、酒店英语、酒店管理沟通技巧、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核算与管理等),第四模块专业拓展(包括:旅游美学、花式调酒、食品雕刻、插花艺术、食品营养卫生等),第五是模块综合实训(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互动、体验、开放的教学方式。酒店管理是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在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效果差,教改后我们以酒店的工作环境为参照设计学习情景,如在《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法,学习提供预订、入住登记、结账离店、行李服务及礼宾服务,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非教师“一言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宴会设计》课程中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合作,展示PPT形式的总结报告,对不同主题宴会进行气氛、餐桌、台面、娱乐、菜单等方面的设计。在铺床、摆台、调酒、茶艺的技能学习中,以班级评比的方法激发学习热情,以酒店的工作规范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在《酒店管理概论》这门“酒店入门”课程中改变过去满堂灌输理论的做法,在最初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进入酒店参观,参加酒店新员工培训,了解酒店的职能部门与制度管理,获得初步感知。

2、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实训、企业见习、假期实习等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知识、获取经验。带领学生参加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宜州旅游文化节的服务活动,对节庆策划、现场布置、人员安排等有更多了解;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在面点制作教学内容中,老师传授面包制作原理及步骤后,让学生自行烘焙特殊形状和口味的面包;结合广西区技能比赛的项目,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西餐宴会服务、客房铺床、中华茶艺项目、导游服务、英语口语教学上,以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方式,以赛促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和心理素质。

三、考核评价的改革

1、转变考核理念,坚持全过程评价。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有约1/4的中职升高职的学生,今后这类学生将成为主要的生源。中职生的显著特点是专业性较好而理论基础较弱。在教改前的总成绩=平时成绩*20%+理论笔试*80%,是典型的“一张试卷定成绩”。而教改后,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考评体系中,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考察。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综合成绩评定包括:(1)平时成绩占20%(包括:考勤、作业、情景模拟、课堂提问、笔记抽查);(2)技能考核占30%(包括前台接待、客房预订、离店结账、电话留言、行李服务,各占6%);(3)中级前厅服务员考证成绩占20%;(4)期末卷面成绩占30%。这样能使中高职教育更好的衔接,顾及了两类生源渠道的学生特点。

2、建立“四位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过去,学生的成绩由授课教师一人决定,不易发现教学中潜伏的问题。而通过教改,建立“四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由企业、教师、学生、技能比赛获奖这四部分构成。重要的工作项目由校企教师共同评定,团队合作项目由学生自评与互评。按我校规定对参加市厅级技能比赛获奖的学生,可以免试与竞赛内容相关的3门课程并按获奖等级不同直接给予评定分数。

参考文献:

[1] 马彦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78-81.

[2] 曹艳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时空,2015(1):32-34.

作者:吕璇

第三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职院校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民办院校,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倍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基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对酒店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文章以郑州某职业学院为例,笔者从该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一、郑州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

郑州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建于2006年,2007年该专业第一次招生,到目前为止已经招收了五届学生。教师队伍人员数量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老师更少,只要三位,学历层次不齐,学生生源不足,基本上每届一个班,2009级和2011级除外,学生毕业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继续选择酒店,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该院当初设置该专业为社会培养酒店业人才的初衷。目前该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不重视。该院当初申报该专业的时候,由于当时该专业老师缺乏,由外专业的老师填写的申报材料,设置课程的时候不是从别处复制的,就是自己想当然编造的,而且每年都在修定培养方案,缺乏稳定性。没有结合该院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基础,盲目设计课程体系,由于可行性不足,上课的效果打折扣,学生最后学到有用的知识很少。由于该院生源不理想,学生基础差,理论知识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最后有些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氛围,讲故事给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效果没有保障,学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荒废了大量的时间。(2)教材参差不齐,质量没有保证。该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很少有该院自己编写的教材,部分教材质量有保证,有价值,但有不少教材质量堪忧,其中的内容陈旧空洞,偏离主题,给老师日常教学带来很大麻烦,学生也感觉花钱买的教材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专业课教材也是如此,不成一个系列,东拼西凑的,由各个任课老师随意决定,系统性缺乏。(3)教师不能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现任的专业老师大多数缺乏实践经历,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无法教给学生实用的技巧。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大多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对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二、郑州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开发高职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课程建设的改革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课程服务。(2)重视教材建设,进行专业教材的整合。搞好教材建设,完成一整套高职特色明显的酒店管理系列教材,是实现教学建设改革的重要保证。依据现有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总结,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宗旨,进行教材开发。比如该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体现“专业教学外语化”的特色教学,可通过对原版酒店管理教材的进一步使用、对比和编译,取其精华,并结合河南酒店行业的实际状况,与酒店管理专家共同进行酒店管理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为教学服务,可以为实施订单培养的学生编写专门的教材,实现企业文化与学院教学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总之,本课程要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出特色;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有助于课程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教师的专业发展。(3)教师到企业挂职实习,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该院教师除了掌握一整套理论体系外,还要不断学习学科专业发展中的新知识,跟上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更重要的是该院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老师到酒店一线部门进行现场的服务,领会酒店各部门服务程序的具体要求及客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教师还需要在企业挂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积累教学案例,并且把市场需求变化反馈到教务部门,以便对教学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最终让该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完全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将该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打造成特色专业。(4)改变现有的教学机制,实行新式上课制度。目前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进入该专业的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酒店行业实践经验的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酒店行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中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强。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现在还很难实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示,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大力推行2+1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分为前两年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课,后一年参加实习。具体做法如下表所示。

新式上课制度一览表:

该教学模式有4个特点。第一,学生进校后,第1~3学期主要学习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开设酒店专业的技能基础训练课程,为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奠定基础。第二,第4学期进入企业实习一学期,着重进行专业技能的实际训练,并了解酒店经营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各种现象,增加感性认识和对本行业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理论性较强的管理类高级课程做好准备。另外在实习中,也可以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第三,第5学期回学校继续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和管理类高级课程,系统掌握管理理论,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第四,第6学期再参加一学期的毕业实习,这时可与就业结合起来。

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可以先在学校学习酒店一般服务技能,然后在酒店企业实习以获得对酒店行业的感性认识,弥补感性认识空缺,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不再觉得空洞乏味,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将管理理论知识与酒店实际工作更有效地结合起来。

参 考 文 献

[1]鲁琳雯.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9(1)

[2]欧钟慧.案例教学法在酒店前厅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6)

[3]邹勇.从人才流失看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4]陈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福建商业高等学校学报.2010(2)

[5]余晓宏.酒店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J].企业导报.2009(8):173

[6]刘晓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0(10)

[7]徐志梅.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09(9)

作者:刘祥恒

上一篇:腾讯企业营销战略论文下一篇:物流配送车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