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22-10-09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类型。想象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想象, 人类的文学史、艺术史、科学史乃至文明发展史都将黯然无光, 社会生活乃至个人生活将是枯燥乏味、了无意趣的。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丰富想象。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 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呢?

1 前提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氛围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 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所谓自由, 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 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 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 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 获得创造的安全感, 敢于发展自己的见解。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每一个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作为教师, 在学生展开思路、各抒己见的过程中, 就不能做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 而应成为孩子创造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言语运用器官的相互联合, 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意义的探求、情感的领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提倡“童言无忌”, 让孩子们畅言, 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 在这种氛围中, 任情感激荡、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 多种想法涌动、交汇, 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引发创造的潜质, 任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

2 在阅读教学中, 抓住机会,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文章皆非无情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 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 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 又能培养想象能力。如《钱塘湖春行》、《春》等课文的教学, 都可让学生跟随文字展开想象, 画出春的图景、小城的各种景物, 并给他们涂抹美丽的颜色, 在想象中倾注自己的情感, 使它们更加鲜活动人, 充满生气, 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 文学作品所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 必然会留下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 这就象是画境里的留白, 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余地,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艺术留白”, 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填补、充实这些空。有些故事性课文, 学生读完后意犹未尽, 因为故事的结局留有不少可供想象的空间。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推测可能产生的种种结局, 让故事续写成为供学生发挥才能、发展想象能力的过程。

文字的情感的载体, 作者情动而辞发, 每一篇文章, 无不包含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 呈现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一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性情气质对之做出不同的解读, 也可以采取角色换位的方法, 站在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立场、角度, 展开想象, 去看、去听、去触、去嗅、去思、去悟, 至于体会、感悟的深浅、准确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想象里得以展翅翱翔。

3 运用多种作文形式, 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进行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 可以有效激发、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 看图作文。要选择能吸引学生, 又有广阔想象空间的画面。

(2) 续写作文。可以的续写课文, 也可以设计一个故事开头, 让学生续写。

(3) 补写作文。可以针对课文空白处进行补写, 如《桃花源记》一课, 补写渔人离开桃源再寻找的情景。也可以设计故事开头与结尾, 补写故事的经过, 还可以出示多幅图中首尾两幅图, 让学生想象中间的几幅图, 进行补写。

(4) 假想作文。这类作文能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感兴趣的、可想象的很多。如去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另外如“假如地球上没有水”, “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假如我是……”等等。

(5) 科幻作文。如今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 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刊等多种媒体学到许多未知的科学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 爱异想天开, 教师就可以利用科幻作文满足他们爱幻想的心理, 帮助、促使他们达到那种“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的神与物游的境界。

(6) 写童话故事。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作文形式, 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 可以组织学生从听、编童话——看图编童话——提供材料编童话——续写、扩写童话——独立编童话, 逐步提高编写要求,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7) 写儿童诗。诗是想象的产物,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学写儿童诗,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加强素材积累训练, 拓展素材积累空间, 丰富与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力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谈到: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它是创造性的, 属于这种创造性活动的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形象的资源和敏感, 这种资源和敏感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 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此外, 这种创造活动还要靠牢固的记忆力, 能把这种多样图形的花花世界记住。另外, 这种创造活动还须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才能自由地驾驭各种内在外在的现象, 使想象无羁绊地翱翔。可以说, 素材是想象力的翅膀, 而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学生如果知之不多、知之不真、知之不广、知之不深、知之不新, 想象力就会失去源头活水, 难以插翅飞翔。想象力必须以素材和情感为底蕴、为依托, 才能充满活力, 腾飞到更广、更深、更高的水平, 达到如刘勰所说的:“夫神思方运, 万涂竞萌, 规矩虚位, 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才之多少, 将与风云而并驱矣”的神驰境界, 想象的翅膀得以高飞远扬。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 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想象力,创新能力

上一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下一篇: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