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2022-05-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一分为三”方法论,并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既是人生修炼,又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力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哲学理论依据。

第一篇: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兵团党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兵团人用青春播绿,用热血润田,在戈壁创造了不朽的人间奇迹,并形成了独具风范的兵团党史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兵团党史文化始终是引领兵团先进文化建设的旗帜,是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进取、推动兵团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兵团;党史文化;传承;创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伟大事业,是党总结、借鉴两千年来历代屯垦戍边经验,建设边疆、巩固边防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兵团屯垦戍边发展历程中孕育产生的兵团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一重要论断充分揭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高扬时代主旋律,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高度统一。

一、兵团党史文化的传承发展

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播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又对保护和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兵团文化“自觉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军旅文化,融合五湖四海的地域文化,吸收借鉴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文化精华,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兵团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兵团党史文化是兵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厚重历史,植根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是兵团人为之献身的屯垦戍边伟业的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兵团人用青春与汗水、热血和真情孕育成长的。兵团党史文化始终以兵团各个历史时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为实践载体,继承传播、融合吸纳各种先进文化,引领兵团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兵团屯垦戍边伟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繁荣。

(一)传古韵长歌 奏时代旋律

屯垦戍边文化是兵团党史文化的历史源泉。历代屯垦戍边文化繁荣发展于边关烽火四起、国家民族遭遇危难之时,文人墨客倾情颂扬的是一代代忠臣赤子报效祖国、献身边疆、抵御外辱、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屯垦戍边文化的内核,是兵团党史文化的历史源泉。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新疆后,10万大军征尘未洗、鞍马未卸,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奔赴沉睡千年杳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在万古荒原上开启了旷世罕见、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屯垦戍边伟业,兵团人继承了屯垦戍边的爱国主义历史古韵长歌,奏响了新的强劲旋律。

从两汉到明清,张骞、班超、林则徐、左宗棠等历史风云人物,成为屯垦戍边历史文化传诵不衰的经典,唤醒流动在各地各民族血脉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使屯垦戍边的历史长歌绵延不绝。新中国屯垦戍边的将士,在建设边疆、守边卫国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恢弘的新乐章,把“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悲歌,改写为“塞外江南一样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壮歌;王震将军的“瓜果遍地百花开,火车开到这里来”,一扫岑参“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阴霾;张仲瀚将军“前人业未竟,不怪左宗棠”,更是唱出了兵团人传承历史、超越历史的豪迈情怀。兵团人继承屯垦戍边先进文化中“热爱祖国”这一永恒的民族精神,孕育培养了兵团党史文化,在实践中广泛传播发展,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屯垦戍边文化传承融入到兵团党史文化中,把古韵长歌传唱得更加豪迈激昂,使之成为兵团党史文化韵律的强音,成为一代代兵团人献身屯垦戍边伟业的强大思想动力。

(二)集万种风情 成独家风范

新疆地处中亚、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地,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20世纪50年代开始,兵团依托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沿着“古丝绸之路”,在战略要塞、风头水尾的戈壁荒滩、两大沙漠边缘、边境沿线逐步建设了南疆农垦带、北疆农垦带和边境农垦带,形成坚固的国防屏障。

兵团在开发建设边疆、固守边防的进程中,与各族人民休戚与共,相濡以沫,抵御外侮,平定内乱,捍卫祖国统一,帮助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兵团人自己喝涝坝水、穿无领衣、自制工具、以人拉犁,建立了大批团场城镇,繁荣发展教科文卫事业,先后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北屯、阿拉尔、图木舒克5个军垦新城。与此同时,兵团通过交流融合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丝路文化及西域文明优秀元素,进行消化吸收、改造继承,以各民族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讴歌时代精神、颂扬伟大业绩、歌颂美好生活,同时引领倡导文明新风尚等等,逐渐孕育产生了集各民族、各地域优秀文化为一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先导、以时代追求为主旋律的兵团党史文化,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力量、激励鼓舞斗志、团结统一思想的力量源泉,成为独具风范的兵团党史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融红色血脉 集四海精华

兵团党史文化崇尚先进、传承先进,是由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创造和培育的。兵团的前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二、六两军的大部、民族军五军大部、新疆国民党起义部队二十二兵团全部组成。“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是对兵团前身最好的写照。兵团的前辈扎根这片热土,把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军旅文化的红色血脉融入这方沉寂千年的亘古荒原,在艰苦卓绝的开发建设实践中,发扬光大革命传统,缔造了兵团党史文化,给荒原带来了文明的喜雨,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

兵团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学习吸收全国先进发展经验,注重汲取各种文化的先进性要素,融合五湖四海精华,创造了诸多新疆当代史上的第一。如:兴建了新疆第一批现代工业,第一次在“植棉禁区”大面积植棉成功,在新疆乃至全国率先推广使用精准农业、地膜植棉、膜下滴管、农用航空、测土施肥等先进技术,培育军垦细毛羊等,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兵团人在改造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党史文化,催生了电影《军垦战歌》《生命的火花》,小说《军队的女儿》《多浪河边》等一大批优秀党史题材影视文化作品。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又影响和感染着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转业军人等纷纷走进兵团,使兵团的队伍迅速壮大,他们积极投身兵团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把报效祖国、建设保卫边疆的满腔热情,把青春、汗水、热血播撒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同时,又把血脉中流淌的江南的温婉、泰山的雄奇、黄土的厚重、塞北的豪迈等美好情怀带到兵团,把中华民族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湘楚文化、川蜀文化等元素融入兵团党史文化之中,使其内涵更加丰富,题材形式更加绚丽多姿。兵团党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连接西域文化与各地文化的纽带,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兵团党史文化的创新繁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时创新也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经历60年传承发展,不断汲取各种先进文化的精华,兵团党史文化成为兵团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炼屯垦内涵 铸思想武器

从先秦至两汉到明清,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屯田戍守,治理建设,主要是二元制管理,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晚清开始在疆建省,二元治理结构归并为一元政治结构。兵团继承这种历时久远且顺畅有效的治理模式,担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兵团对新疆的开发建设,兵团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维稳戍边能力的不断加强,对“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产生了极大的威慑,他们利用种种手段大肆诋毁兵团的地位和中华民族在西域的话语权。当前,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非法宗教势力暗流涌动、“三股势力”极力渗透。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和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要进一步抵御反动文化思潮的渗透。

屯垦戍边文化是兵团党史文化的历史源泉,绵延两千年屯垦戍边的历史,播撒在新疆大地上的文物、古迹、遗址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历代文人墨客的边塞壮歌,无不再现这片土地上无数爱国志士守土固边、保卫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两汉以来历代中央政府的治理建设,各民族的融合发展、繁衍生息,无不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血脉根基。屯垦戍边是支撑西域地区多样文化的基石,深入挖掘、整合屯垦戍边历史资源,研究促使东西方文明在此融合升华的巨大牵引力量,加大对屯垦戍边历史文化的追溯,提升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历史与现实相融合,进一步拓展创新兵团党史文化的大视野,努力生产更多历史底蕴深厚、载体形式丰富的党史文化作品,强化中华民族在西域的话语权,强调屯垦戍边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从而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铸造打击“三股”势力的有力思想武器。

(二)强戍边理念 建文化堡垒

纵观中国古代西域屯垦戍边历史,绵延千年,而聚焦各个历史时期,都不难看出,历代屯垦戍边有“一代而终”的评价。究其原因,最具有普遍意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是悲壮的献身与盼“归”、盼“还”,缺少甚至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扎根边疆、世代戍守的思想理念。尽管屯垦戍边的文武官员们奔赴边塞,建立了功勋,却终不忘“归”与“还”,还是“衣锦还乡”一代而终。

而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在初创时期就蕴含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保卫边疆的文化内涵。“十万大军进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上江南无限好,何须争度玉门关。”体现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文化理念。这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全新的境界和追求。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教育、文化感召下,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在西北边疆工作生活,发展繁荣着屯垦戍边事业。 在半个世纪的屯垦戍边实践活动中,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形成了热爱祖国、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精神面貌,这是做好文化戍边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文化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内涵的创新上,深化文化戍边理念的研究创作。

(三)应时代召唤 创文化新篇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兵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繁荣,必将带来兵团党史文化的创新繁荣,赋予党史文化新内涵新要求。兵团创作出一批以对口援疆等党史题材为主的文化作品。如:歌舞剧《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天山芙蓉》、豫剧《天雪》等。对口援疆工作,党史文化的研究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如:加大对各对口援建省市与兵团的历史渊源、文化资源、人文风情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发挥援建的主动性,配合做好援建工作的衔接推进等。围绕兵团推进城镇化建设,使城镇成为转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加速器,加快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转变,兵团党史部门编撰出版《兵团史料选辑·城镇化专辑》,研究分析以石河子模式为代表的兵团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围绕兵团加强维稳力量建设,研究建设国防屏障历程,出版了《兵团史料选辑·组建边境农场带专辑》,发挥党史作品的资政作用。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高干部群众屯垦戍边的责任感、自豪感,兵团陆续出版了《兵团读本》、《兵团精神礼赞》、《屯垦戍边理论热点面对面——职工读本》等党史文化作品。

兵团党史文化的创新繁荣,需要在载体上实现新突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积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创新党史文化的传播形式。为此,在加强原有图书出版、影视、演艺、红色旅游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我们加大在移动媒体、数字动漫、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开发应用,党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创新,载体形式的灵活多样,都是为了创作生产出更多优秀的党史文化作品,为兵团更好地发挥维护新疆稳定发展的“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筑牢思想基础,凝聚强大合力,提供不竭动力。

三、兵团精神是兵团党史文化的灵魂 传承创新的方向

(一)集伟大实践 成兵团精神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人民军队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在屯垦戍边实践中的传承光大,是几代兵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的精神成果,是推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兵团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取向。兵团精神的缔造传承始终与不同历史时期兵团所肩负的使命任务为实践载体。在新疆和平解放和巩固边防的实践中,兵团人把热爱祖国写在旗帜上,翻雪山、穿沙漠,平定叛乱、肃清匪患;在千里边境线上,几代兵团人长期坚持劳武结合,用青春和生命坚守边防,在西北边境铸造了坚固的国防屏障,成为有生命的永不移动的界碑。在组建初期,兵团人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让千年沉睡的戈壁荒原良田万顷、林网渠系如织,花园般的城市拔地而起,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创造了不朽的人间奇迹。

(二)传兵团精神 铸文化灵魂

60多年来,兵团的建设者们在各行各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创造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涌现出无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迹。如:四十七团老战士18天徒步792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解放和田;“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是兵团边境农场的西北第一连、小白杨哨所等这些有生命的永不移动界碑的真实写照等等。他们是兵团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和实践者,是引领兵团事业发展的一面面光辉旗帜,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创造的人间奇迹,是党史文化的不竭资源,是党史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元素。党史文化把兵团人从地窝子、土坯房,到军垦新城职工别墅楼群的演变历程,演绎在遍布新疆大地的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栩栩如生地再现着当年屯垦戍边战天斗地、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沸腾生活,党史文化书写在党史书籍中,闪耀在荧屏上,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奋发前进。

(三)扬兵团精神 领发展方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兵团党史文化以兵团精神为主线,以兵团的发展历史、领袖人物及各历史时期的先进模范人物等为主题,以各种题材的党史文艺形式为舞台,创作出大批具有兵团特色、兵团风格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展现时代风采,弘扬兵团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成为推进兵团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促进了各个时期兵团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兵团事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党史文化的传承创新,更好地传承弘扬了兵团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弘扬兵团精神作为发展繁荣党史文化的根本任务,把兵团精神融入到党史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方面,融入到革命遗址保护、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设的全过程。在兵团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坚持以兵团精神引领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宣传弘扬各民族共同价值观,开展以弘扬兵团精神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职工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党史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使兵团精神在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世代相传,永放异彩。

兵团党史文化,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坚持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高度统一,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推动兵团党史文化的发展繁荣,使兵团党史文化成为兵团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成为兵团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在全国党史文化建设中书写出绚丽多彩的新篇章。

(本文作者系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处副处长)

作者:林立

第二篇:人生修炼与文化传承创新

[摘要] 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一分为三”方法论,并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既是人生修炼,又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力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哲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周德义;“一分为三”;人生;文化;和谐

Key words:Zhou Deyi;“one divides into three”;life; culture;harmony

周德义先生是国家公务员,又担任过大学教授,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哲学研究,先后出版《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思辩的哲学》、《哲学的深渊》、《哲学诗语》、《和谐论》、《生命的伦常》等哲学著作,发表哲学研究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要研究课题为“一分为三”方法论,并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从中发掘“一分为三”方法论的思想资源。阅读周德义先生的研究成果,深感他特别注重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关怀性人格和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的特质,也许由于身份所致,既具有学者的专业素养,又具有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宏观视野。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学术性和政治性的融合,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内外兼修,即人生修炼和文化传承创新并重,力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哲学理论依据。

周德义先生研究“一分为三”方法论,以人生修炼为要旨,从而寻求人际和谐的平衡点。冯友兰认为:“假使我们要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什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反思的思想。”[1](P1)用这一命题解读周德义先生“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切中要义。关于“一分为三”方法论,周德义先生概括为六个命题:“‘一分为三’是一个哲学命题”;“事物普遍是‘一分为三’的”;“‘一’为一个事物的整体”;“‘三’为一个事物所包含的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一分为三’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规律”。[2](P13-15)关于研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意义,周德义先生在《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一书封面上写的一段话做了说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何方?’这是自古以来人类不断追寻而又深深困惑的问题。本书从这亘古的疑惑切入,借助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以‘一分为三’所论及的‘关于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关于存在状态的转变’、‘关于最佳状态的确认与‘适度’的关系’等论题,对人类自身的定位和对万物的认识找到了新的界定方法和解读方式。”显然,周德义先生研究“一分为三”方法论,是要解决人生定位的问题,并试图由此实现“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的目标。关于怎样定位人生,他在《天命释怀》一文中说过:“我与这个世界一样,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空间的特征在于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首先点(即空间点)是存在的,因为‘我’是存在的。点肯定了空间的存在。由点的延续构成线,由线与点构成面,而面外之点就形成了空间。……时间是线性的,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维度特征。”[3](P56)人生定位决定了人生修炼的方式和目标,按时间和空间关系明确人生定位,“对万物的认识找到了新的界定方法和解读方式”。

首先,从时间关系上认识人生,即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认识人类社会的时间关系。周德义先生在《论“一分为三”》一文中指出:“时间是一维的( 或一度性)。它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但是这种流动,始终是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流逝的。”[4](P225)这就是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对时间的认识,也就是说时间是“一分为三”的,在时间关系中明确人生定位,要求立足现实,既对现实负责任,又对历史和将来负责任,从时间的角度“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也就从纵向明确了社会和谐的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5]

当今知名哲学家张世英在《站在哲学巨人的肩膀上远望》一文中,摘引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开讲词中的一段话,说明哲学对于人生修炼的意义:“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过多地忙碌于现实利益和日常生活琐事,‘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阻遏了我们深切地和热忱地去从事哲学工作,分散了我们对哲学的普遍注意’,‘我们可以希望……除了政治的和其他与日常现实相联系的兴趣之外,科学、自由合理的精神世界也要重新兴盛起来’。为了反对先前轻视哲学的‘浅薄空疏’之风,我们应该‘把哲学从它所陷入的孤寂境地中拯救出来’,以便在‘更美丽的时代里’让人的心灵‘超脱日常的兴趣’,而‘虚心接受那针对永恒的和神圣的事物,并以虚心接受的态度去观察并把握那最高的东西’。……黑格尔的这些话是在近两百年前讲的,但对今天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针对当前一些人过分沉溺于现实欲求的不良现象,哲学要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超越’不是放弃,而是高出之意。”[6]张世英所论在于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心胸要开阔,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是需要哲学思维的。周德义先生所论时间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分法,即时间的“一分为三”,为“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提供了思想方法论。他在《生命的伦常》一书《自序》中讲得很明确:“我只是站在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现实的土地上,我只是介于传统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我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过去、今天和将来之间翱翔。”[4](P3)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要立足现在,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任。怎样做到这一点,也是知易行难的。周德义先生在《论无为、有为与不为》一文中认为:“ ‘无为’、‘不为’是认识总体的两个端点。事事‘无为’,切合规律,是认识的一端;事事‘不为’,无所用心,亦是认识事物的另一端;最难把握的是形形色色的‘有为’。‘有为’之核心是‘有’。‘有’是主观的、积极的、能动的生活态度,‘为’是行动和实践,也就是说,‘有为’是相对于‘无为’、‘不为’的第三种存在状态。实际情况,‘有为’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符合‘无为’规律和客观实际的‘有为’,即是常说的‘有所作为’;一类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有为’,实际上是祸国殃民的‘胡作非为’;还有一类只是‘不为’的代名词而已。任何偏离、违背客观规律的‘有为’都是对人类有害无益的。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我国历史上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不尊重自然规律,那是怎么样的‘有为’呢?……要想从‘有为’上升到‘无为’的境界,关键在于力求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历史的逻辑的统一。许多人穷其一生,不断地摸索、进取和拼搏,却总是停留在‘有为’的困惑和茫然之中而得不到升华和超脱,过渡到无与伦比的‘无为’之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领悟到‘无为’的真谛!”[4](P431)人生不易,在“有为”的三种类型中,符合“无为”规律即富有成效的“有为”,是人生修炼的一种境界,既不是“胡作非为”,也不是“不为”,而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任的“有所作为”,从而达到“无为”之境。这就是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在时间关系上的人生定位,如此则可望“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即社会和谐。

近年来西方出现的“政治平庸化”理论认为:平庸过日子,不惹大麻烦,不去碰根本问题,把一切问题都推给过去和未来,得过且过。[7]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明确在时间关系上的人生定位,是有效克服得过且过,把一切问题都推给过去和未来的政治平庸化问题的思想武器。正如周德义先生在《生命的伦常》一书《自序》中所说:“今天,当我以几十年的阅历和思维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和所从事过的事业的时候,我觉得选择、萃取、坚持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反省、解剖、批判自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环节。”[4](P3)这就是立足现实,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也是中国传统人生文化的要义。例如,《周易·乾》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之说。再如,《论语》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记载。

其次,从空间关系上认识人生和处理人际关系,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寻求社会和谐的理论依据。“我在何方?”是周德义先生反复思考的问题,他在《关于“世界”》一文中说:“我常常沉思自问:‘我在何方’?”[4](P283)我在和周德义先生探讨“一分为三”命题和“我在何方?”问题的关系时,他说:我在思考自己的位置时,意识到我存在于上下左右之间,即:我不仅存在于过去与将来之间的现实时间之中,而且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他在《论“一分为三”》一文中提出:“空间是三维的( 或具有三度性),任何物体的体积、位置,都是可以沿着长、宽、高三个方向运动变化的,而且物体的体积、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只有通过一点引出三条互相垂直线上的三个数字( 长、宽、高),才能表示和计算出来。”[4](P225)这就是“一分为三”方法论为人生空间定位提供的理论依据。一个人在空间关系上正确认识所处的位置,即在空间关系上明确人生定位,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从而“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也就是通过人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究竟怎样从空间关系上认识人生和处理人际关系,周德义先生在《关于与“一分为三”相关联的一些辩证范畴》一文中提出了三组范畴:一是与事物存在状态相关的辩证范畴:左——中——右,过分——适度——不及,个别——特殊——普遍,前进——静止——倒退;二是与事物运动状态相关的辩证范畴:肯定——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量变,矛盾斗争——协调统一——矛盾斗争,起始阶段——中间阶段——终结阶段;三是与事物相互作用相关的辩证范畴:正——反——和,同一——交叉——并列,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决策——执行——监督。[2] (P86-98)按照以上范畴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和处理人生的上下左右关系,是“一分为三”方法论在认识和处理人生空间关系上的具体运用。他在《哲学的深渊》一书中还举例分析了上述范畴的具体运用:“中庸之道是研究‘用’(庸)‘中’的学问,亦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的基石和孔子终身倡导并始终厮守的立身处世的基本方法。中庸之道又派生出为人之道、为事之道、为学之道等等。中庸是规矩、礼义和法则,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一个适宜的‘度’。这种‘适度’,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与此相悖的是‘过分’与‘不及’。”[8](P231)做人做事在“过”与“不及”之间取其“中”,也就是事物三分之中取其适度的一点,凡事不是损害上下左右,而是有利于上下左右,“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人际和谐以至社会和谐由此而成为可能。

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更加和谐”。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周德义先生著45万字的《和谐论》,2012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在这部专著中,论述了“一分为三”方法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事物都是由‘两个极端’与‘中项’组成的。‘一分为三’的‘三’是‘对立面统一为三’,是中庸、过、不及构成的‘三’,也是‘三生万物’即三极并重的‘三’等等。”[9](P427)也就是说,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彼此之间有一个中介的,发挥好中介作用,和谐就有了基础。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照“一分为三”方法论准确定位人生,并发挥好相应的作用,也就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周德义先生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旨在传承和创新文化,创新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应用。正如杨志军在《当代中国“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的诠释与构建》一文中所说:“哲学思维中的‘三分法’是西方公共行政学者触碰到但是没有拿在手中的思维利器。从实践中的连续体特点和理想型的连续体模式出发来追求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可看作是‘一分为三’哲学思想新运用,是提炼并超越国内外政治和公共行政学者研究政治与行政关系的精华。‘一分为三’又曰‘三分法’,有关‘一分为三’哲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自不必说,代表人物为庞朴、雷正良(坚毅)和周德义。已有众多将‘一分为三’理论运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如用于分析学科发展、分析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等等不一而足。”[10]这一论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的应用价值。周德义先生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既是文化传承,又是文化创新,就是要从中发掘“一分为三”方法论思想资源,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依据。

首先,关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从历史遗产中传承和谐文化,并在传承中创新。周德义先生在《生命的伦常》一书的《自序》中说:“如果说我也有创新,那么这种创新也只是在传统保守与未来创新之间做点文章,它的源头来自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4](P3)

例如,关于老子的研究。周德义先生在《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索》等学术期刊发表《〈道德经〉之“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研究》、《论〈老子〉本体论研究的三个层面及其意义》等学术论文。此外,他撰写的《论无为、有为与不为》一文也论及老子哲学思想;学术专著《哲学的深渊》一书列有《论〈老子〉本体论研究的三个层面及其与西方哲学比较》专题,《和谐论》一书列有《道家学派和谐思想》专题。上述研究的目的,就是从《老子》的“道”中探求“一分为三”方法论的思想资源,以及在当今的应用,提出“实践修身行‘道’,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但主要在于不自满”的观点,[4](P172)对促进人际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再如,关于“中庸”的研究。周德义先生在《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关于“一分为三”的若干思考——兼与庞朴先生商榷“中庸的形态”》、《论“一分为三”之中庸学说》、《中庸的意义及其实践》等学术论文。此外,他撰写的《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思考》、《论“一分为三”的世界》、《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等学术论文也论及中庸思想。周德义先生在《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坚持克己中庸的道德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1]他在《论“一分为三”的世界》一文中还说过:“中庸与过,与不及,构成对事物的三分法。中庸之道就是‘一分为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简单地说是‘一分为三’的另外一种说法。”[12]上述研究对于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吸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还如,《和谐论》一书列有《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思想》一章。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谐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先秦时期的和谐思想”,“汉唐时期的和谐思想”,“宋元明清时期的和谐思想”,对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家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王夫之等的和谐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阐述,理清中国古代和谐哲学思想的源流变迁,意在吸收前人和谐哲学思想精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其次,关于西方哲学的研究,从他山之石中借鉴并传承和谐文化,同样在借鉴并传承中创新。周德义先生在《和谐论》一书中指出:“和谐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9](P5)“西方和谐思想源远流长”。[9](P177) 这就是对西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缘由。

例如,对海德格尔的研究。周德义先生在《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发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此在”研究的启示及其引发的思考》等学术论文。此外,他还在《说“在”之“道”》和《彼在》等学术论文中,专题研究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范畴。周德义先生认为:海德格尔“提出了‘此在’的概念,从而使本体论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8](P114)他在对海德格尔“此在”范畴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彼在”范畴,并在《彼在》一文中阐释:“一切事物都是因时而生,因地而生,因缘而生。我们可以把这个因时因地因缘而在,称之为‘彼在’。这是广泛意义之‘在’,是既包含生存之在,又先于生存之在的在。这种普遍意义的‘在’是与海德格尔所思、所讲的‘此在’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海氏之‘此在’是‘生存之在’,是‘我在’,具有特许的含义。因此,‘彼在’与‘此在’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在’与特许之‘在’的关系。……。相对于‘此在’的‘彼在’是一种遥远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的‘存在’。而‘此在’是可以触摸、可以呼吸得到的足下的‘存在’、周边的‘存在’、自我的‘存在’。而‘彼在’则不然,是‘在时’、‘在场’、‘在缘’之‘在’。‘彼在’是广大的万事万物之在。‘此在’是狭隘的人之所在。有了‘彼在’,也就有了‘此在’,这样子,我们的认识路径更是清晰清新而不会完结的了,因为我们的认识是从‘此在’即人出发的,我们是从人的自身出发的,我们是从有限的追求出发去实现无限的意义的。”[13]对于海德格尔的研究,周德义先生的创新在于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提出了包含“在时”、“在场”、“在缘”三个要素的“彼在”范畴,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了“存在”的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求得人的认识在时空中的和谐统一。

再如,关于黑格尔的研究。周德义先生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黑格尔逻辑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关于绝对空虚的贫乏的逻辑起点和严谨的有机的概念体系》、《黑格尔自然哲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等学术论文。上述论文侧重于从黑格尔哲学中发掘“一分为三”方法论的思想资源,吸收合理成分为构建社会和谐服务。

还如,《和谐论》一书列专章《西方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论述了“西方古代和谐思想的起源”,“《古兰经》的和谐思想”,“中世纪宗教哲学的和谐思想”,“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视野的和谐”,“西方社会学视野中和谐的多重维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内容,从而表明“和谐”是西方哲学从古至今不变的研究课题。

周德义先生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研究,既是在传承中创新,又是在创新中传承。按冯友兰关于研究方法分为“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分类的说法,周德义先生的哲学研究有“照着讲”,即传承,更有“接着讲”,即创新。冯友兰关于“照着讲”和“接着讲”的表述是:“宋明以后的道学,有理学心学二派。我们现在所讲之系统,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明以来的理学,大不相同之处。我们说:‘承接’,因为我们是‘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因此我们自号我们的系统为新理学。”[14](P1) 周德义先生的哲学研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注重了“接着讲”。“照着讲”是科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没有传承何谈发展,然而,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即“接着讲”,可是,“接着讲”比“照着讲”的难度要大得多,也就是张世英在《师心与师古》一文中所说的:“德国学者施耐德巴赫说过这么一段话:现在的德国哲学界以对过去的伟大文献作注释、修订、整理、重版为时尚,对哲学问题的活生生的思考似乎在泯灭;名为哲学家实为历史学家或语文学家的人都有一种‘逃避症’,即逃避以第一人称讲话的危险,他们不敢说‘我说’、‘我认为’,而是畏缩地称‘他说’、‘他认为’。这里的‘他’,指的是哲学史上已经故去的伟大哲学家。”[15]周德义先生无论是研究中国哲学,还是研究西方哲学,从不回避“我说”、“我认为”,注重在传承的同时创新,也就是说不仅仅“照着讲”,更注重“接着讲”,具体表现为既运用“一分为三”方法论研究中西哲学思想,又从中发掘“一分为三”方法论的思想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寻求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特别注重人生修炼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寻求哲学理论依据,从而凸显了周德义先生哲学研究的特殊价值,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面向社会生活的实际是需要勇气的。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开讲词中说过:“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人既然是精神,则他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人有了这样的信心,没有什么东西会坚硬顽固到不对他展开。那最初隐蔽蕴藏着的宇宙本质,并没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它必然会向勇毅的求知者揭开它的秘密,而将它的财富和宝藏公开给他,让他享受。”[16](P3)对此,周德义先生的研究实践表明:他是做到了的,注重哲学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新知言[M].上海:上海书店,1946.

[2]周德义.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3]周德义.思辩的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周德义.生命的伦常[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5.

[5]吴亚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连战一行[N].人民日报,2014-2-19(1)

[6]张世英.站在哲学巨人的肩膀上远望[N].人民日报,2013-12-22(7)

[7]南方朔.理工科治国,还是法政科治国?[J].南风窗,2013(22).

[8]周德义.哲学的深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9]周德义.和谐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10]杨志军.当代中国“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的诠释与构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2(9).

[11]周德义.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2]周德义.论“一分为三”的世界[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

[13]周德义.彼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

[14]冯友兰.新理学[M].上海:上海书店,1939.

[15]张世英:师心与师古[N].人民日报,2013-11-15(7).

[16]黑格尔著、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作者:陈邵桂

第三篇:浅析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建国以来,许多畲族人口较多的县有不少汉族文艺工作者,他們钻研畲族文化,从中吸取素材,创作了许多畲族民歌、畲族舞蹈,得到群众的赞赏。但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不能返回到畲族群众中去得到“永生”。现在随着信息工具的先进,畲家“三大俗”的意识在淡化,其神秘色彩也在减退。盘瓠观念在畲家人心目中正日渐消隐,民族同化正在不可避免地淹没着活生生的畲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这些已成为有识之士的一个忧虑,非物质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一是发掘自身的潜在魅力。畲族有自己特有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但音乐和表情达意的方式,铸就了畲族山歌独有的魅力。比如,通过畲族山歌会亲发掘自身的潜在魅力,大力弘扬畲族特色、张扬个性,继承其特殊风格,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扬光大,这是确保这一民间文艺形式的本分之道,畲族山歌才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

二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畲族山歌是一民间艺术不应只停留在原始的生存状态。任何一门艺术都要随时与时代接轨,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不断地输入新的历史血液,确保永久的青春和魅力。因此,通过畲族山歌会亲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步适应时代的潮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

三是做好抢救、保护工作。为了确保畲族山歌的发展壮大,我们必须做好抢救、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畲族山歌普查工作,让散布于民间的优秀民歌得以见诸专门的书籍,不至于流失,使它在历史的变革中得以继承和延续。例如通过畲族山歌会亲相关活动,就会让更多更好的畲族山歌作品涌现出来。

四是建立新传承和发展创新体制。在保护好原有的畲族山歌的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山歌会建立一些新的有利于畲族山歌体制,在不断的创作中求得更新更好的发展。通过畲族山歌会亲对畲族山歌创作较多的地区制定相应的保护,从而为畲族山歌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

作者:张苗

上一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下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