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9-11

2013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 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7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 特别是讲话中提出了“四个自信”, 在过去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外加上了文化自信, 意义深远。

1 大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

在我国的饮食文化方面, 相比中国传统饮食, 大学生们更热衷于西餐, 校园周边的星巴克、哈根达斯、必胜客、汉堡王等西餐厅成为了青年学生群体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节日文化方面, 西方节日在表现方式上更加符合青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因此, 大学生对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更加认可, 但对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并没有得到关注;在我国的艺术文化方面, 大学生们对国外大片、青年偶像团体、摇滚音乐更加喜欢, 对中国影视影片、红色歌曲剧目不感兴趣。中华传统文化极大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大学生的文化意识薄弱。

1.2 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淡化

一些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淡化, 行为举止与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具体表现为: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不关注他人的感受, 缺乏团队精神、对集体利益漠视;诚信观念淡薄, 恶意拖欠学费、拖欠助学贷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的现象严重;艰苦奋斗精神缺失, 贪图享受、拈轻怕重、逃避困难、害怕挑战的现象时常出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淡化。

1.3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华夏时报》曾经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占60%, 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占45%, 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占20%,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30%, 而认为学英语绝对有用的大学生占97%”。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令人堪忧。

1.4 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有限

一方面, 课堂是大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些大学也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的必修课, 以及国学经典、书法鉴赏等选修课程, 但是以部分学生对这类课程并不感兴趣, 他们学习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 因此, 通过课堂能够让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效果不佳。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也不足, 除了阅读专业、应用、休闲类书籍外, 他们很少阅读关于经典名著、优秀文学作品。由此可见, 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十分有限。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首先, 应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 一部分高校已经将《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程, 同时也应增加如古代汉语、国学概论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其次, 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喜欢、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 同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上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 在课堂上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网络课程、多媒体, 播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音、图片等资料, 以这样图文并茂的形式, 大学生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国务院从2008年开始, 就规定了对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 这表明了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 高校应以传统节日、纪念日、重要历史事件为契机,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开展如:纪念“一二·九”环校长跑比赛、纪念“五·四”运动红歌会、“中国传统文化—风筝节”等活动;其次, 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鼓励大学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去阅读经典著作, 组织开展如:纪念“孔子诞辰”班级志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盛世中华”青春诗会、“书香杯”征文比赛等活动;第三, 开展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活动, 如:“国学大讲堂”等专题报告会, 为学生详细解读国学经典相关内容, 以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对青年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对帮助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高校要利用寒、暑假增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灵活多样, 如:参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井冈情·中国梦”、“追寻先烈足迹”等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同时, 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义务支教、捐助贫困山区、灾区等活动来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能够使大学生切身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的心中, 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媒体宣传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主要媒介是新闻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因此,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宣传媒体的作用, 积极营造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具体做法:第一, 在校园中, 利用展板、电子屏、校园广播等, 充分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深刻认识。第二, 要通过影视作品、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依托班会、团会、年级会等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和伟大革命精神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 在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 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第三, 要重视新媒体的作用, 通过使用微信平台、微博、QQ等方式, 及时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开辟“红色经典”网站或在现有网络平台基础上设立传统文化专栏, 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示例。让学生能够通过以上的方式, 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积极主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文化积累, 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存在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美德观念淡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有限等问题;并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以期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以及科学性有所提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滟.浅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1) .

[2] 刘文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09) .

上一篇: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报道下一篇:“管辖权下移”任意性问题的分析与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