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工智能语境下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思维的转换

2022-09-12

一、人工智能时代, 教育面临剧变

在人类纪, 人类的大脑是知识的蓄水池和熔炼池。但是由于人类所固有的感性特征, 使得这种知识的传递存在耗损和不确定性。因此, 人类永远无法成为纯粹的理性事物--机器式的存在。 (如果人类是机器, 这个环节就可以直接通过上传下载完成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知识的储备和传承就成为人类社会核心的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育。教育通过对下一代的知识、技能的培养从而将现有的知识传递下去。而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这一固有的平衡有可能被打破。有学者认为, 未来的世界将会体现出六个特征:“第一, 极端的长寿……第二, 智能机器和系统的兴起。第三, 计算世界……第四, 新媒介生态。第五, 超级组织结构, 人类活动方式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后一个, 全球互联的世界。” (席酉民,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18年第4期第9页.) 我们正在经历的人工智能时代,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类大脑信息存储和转移的功能;对于信息的加工功能也正在转化为现实。在这样的语境中, 教育的处境和定位显然在面临亘古未有的剧变。

当前的人文学科教学在面临传统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将两个重要因素纳入考量:一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塑人们的社会生活, 新一代大学生是在智能手机、各种应用软件和游戏的虚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是新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本身的内涵正在发生转变。一定程度上, 新技术和新工具一样, 都是人类身体的延伸,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极大进步, 技术正在内化为进化本身的一部分。也可以说, 人工智能将和人类共同进化。肉身和机械的边界或将史无前例地被打破。记忆和思维将不再是专属于人类和少数灵长动物的优势特征。未来世界人类之间的边界将会因对新技术的掌握的不同而被无限放大, 而人 (占统治地位的人, 或者作为类的人) 机之间的边界将会无限趋同。在这样的语境中, 传统人文学科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如何应对新教育技术的挑战?或者换一个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传统的人文学科教学如何在新技术中得到转换和进化?

二、筑墙自慰:当前传统人文学科教学的弊端

当前人文学科的课堂为了理论化和学科内部的自洽性往往使用一系列佶屈聱牙的术语来言说一些耳熟能详的大道理, 教与学之间就会产生传授与输入之间的鸿沟和壁垒。这很像三国时代的诸侯公孙瓒的做法, 筑高墙以自慰。事实上这是一种鸵鸟战法, 不甘于或不敢承认自己与实验学科的差异, 自然就无法在当前处境的基础上谋求自救或发展。只能落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一步步地走向与世隔绝、直至消亡。

我们应该承认人文学科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素质教育, 也是一种养成型的教育。与自然科学研究有着巨大的差异, 使用自然科学的模式去做人文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往往南辕北辙。 (以文学学科为例, 自十九世纪后期成为学科以来, 就从未停止过自我科学化的过程。今天, 文科的研究也被称为“科研”, 这是很吊诡的。) 人文学科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体现为以教师为主的, 以少量课件和实践为辅的, 讲授式的教学。学生的输入比例和输入质量事实上是无法较为精确地进行检测的。从老师的授课角度来说, 基础性强、重复性强。教学逐渐机械化, 趣味性和成就感随着教龄的增长日益降低。很多教师对于较为先进的教育技术有排斥心理。同时, 由于人文素养课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广度性而非深度性的学习, 中学、大学、研究生等阶段的教学事实上具有一定的重复性。由于学习内容的重复性和雷同性, 导致目前的大学人文素养教学很难和中学教学有效区分、含金量不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传统的人文学科课堂不过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知识的展示场所, 教师不过是经典知识的搬运工。教师通过这一搬运的动作完成其主要的使命。长期以来, 教师之所以可以担当这一职责, 在于其经过常年的积累、在该类信息的拥有上与学生之间的不对等性。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新媒介的诞生, 传统的知识日渐电子化、视频化、网络化。教师在课堂上搬运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即时获得。这就使得教师角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由于教师必然存在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在当前语境下, 如果应用搜索引擎和各种媒介、技术工具能力不足, 就可能导致教师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主动一方变为被动的一方。例如,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很容易被学生即时地通过手机百度查找到。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教师的权威角色势必受到挑战。同时, 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工具的的出现也将会对普通教师的传统角色构成威胁。 (例如网络慕课MOOC、手机教学APP等) 。这些因素一方面使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轻易获得, 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资源的获取在各种不同层级的高校学生间出现了对等性、共时性的趋势。

由此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未来的信息化时代难以为继。以笔者所在的文学系所为例:文学课程作为一个学科, 肇始自十九世纪末的英国。 (世界近代体制化的文学学科始自马修·阿诺德1857年获得牛津大学诗歌讲座教授, 并将文学教育扩大为一个学科。) 自此之后为了学科的自洽性, 各种术语、范畴和奇异的视角研究层出不穷。以至于20世纪被称为“文学理论的世纪”, 但是新世纪以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几何级数级增长, 文学研究学科却仍然保持着自我筑墙的方式隔开自身与社会的联系的倾向。也正因为如此, 当前术语泛滥的文学理论学科在西方世界迅速萎缩, 学生数量急剧下降, 很多欧美大学 (包括日本) 的文学学科被裁撤。 (详见特里·伊格尔顿.《大学正在慢慢死亡》, 澎湃新闻, 2015年4月9日。) 和文学学科并称人文学科三大支柱的历史和哲学学科的境遇和文学学科非常相似, 虽然历史和中国哲学学科在科研领域有强劲的政府采购趋势, 但是教学层面却难以有实质的改变。但是这种趋势显然难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理论的投入与应用相提并论。一言以蔽之, 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在当前社会语境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新媒介、新技术为人文学科带来新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 似乎在新时代人文学科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事实也许恰恰相反, 人工智能时代, 人文学科的意义反而会更加凸显。表面上,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当前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冲击。一方面, 高等教育需要考虑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一些即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专业 (例如普通财会、同声传译等) 需要让位于具有广泛市场和就业前景的专业。一方面, 如前所述, 教师需要进行重新定位, 重新回到问题本身, 而不是陷入语言腐败的怪圈。同时, 实体课堂是否还将继续存在, 如何保持其存在都已经进入了探讨的范畴。但是, 无论何时, 有关人类存在本身的学科:人文学科的合法性是具有坚实的基础的。即, 如果人类不存在了, 人工智能的存在也就了无意义。或者, 如果人类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 那不仅不是福祉, 反而是被科幻电影反复演示的灾难。在人工智能时代, 人更应该反思自己为何为人、何以为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 正是哲学、历史、伦理学、美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关注的领域。

柏拉图把理想国设定为由哲人管理的世界。这事实上很接近于我们未来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 建构社会框架的是哲人的思维, 而维护这种框架的是道德律 (伦理) 。传播这种理想的是美学和艺术。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少数的人类或者半人类半人工智能将会规约着世界的机械运转 (《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谷歌科学家库兹韦尔等人均认为未来世界人类之间的层级和聚落会更加突出, 少数掌握政治、经济、技术权力的人将对其他人行使统治。) , 而多数人都将进入共产主义所谓的“按需分配”、“自由发展”的时代。也就是享受人生的时代。而此时保有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就变得极为重要, 也是在未来世界建构人与人工智能、人与机械、人与半人类的最为重要的逻辑起点。

一定程度上, 人文学科的确立伴随着人文主义的兴盛。人的价值正是在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体验和表现中得到确认的。过去的百多年的人文学科的自我异化过程可以视为对于科学化、学科化和形式感的过度追求。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人文学科唯有打破自己建构起来的术语、范畴的壁垒, 回归思考、体验、审美的本性之中才能回归其以人性为本的应有之意之中。新媒介和新技术也许能够帮助人文学科完成这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转变。剔除无效地冗余信息 (语言腐败的术语、范畴) , 回顾最基本的人文感性和理性的现场。

首先, 将新媒介和人文学科很好地结合。新媒介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可以提高传统人文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传统的人文学科本身即是有关人性的学科, 是自带温度, 深具亲和力的。但是由于过去数十年的作茧自缚使得其失去了这种温度。当人文学科的教学和新媒介相结合的时候, 其讲述方式需要进行自我调整。例如早些年的“百家讲坛”, 就要求人文学者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自己的专业进行讲授。虽然这种讲授方式可能存在比较大的演绎成分, 但是深入浅出的方式对于本科阶段的教学是颇为适用的。随着新媒介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的即时面授已经成为可能, 这就使得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必须相应的做出转变。

继而, 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帮助教师角色由“搬运工”向“分析师”转变, 由“演员”向“导演”转变。教师主要关注知识和学生角色在时空中的调度。基础知识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新媒体自行获得, 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呈现学科的系统性以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关系。在重点和难点处着重下力, 从而使原本分散而肤浅的教学变为具有系统性和创造性的教学。

然后, 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教师的科研进入一个新的状态之中。今天的高校教师深深地被案牍工作所影响。这些机械式、重复性的劳动在新软件的应用中将变得更加亲和和容易。而获得了更多时间的教师的科研水平将显著提高, 并以此反哺教学。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更具创新力和原创力。

最后, AI时代的逼近给人文学科提出了新任务, 这就是保持人文火种、构筑人文道德秩序的重任。在人工智能时代, 当前的法律、社会伦理必将受到极大的挑战。人机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半人类之间的性爱、情感、道德等秩序都将重新界定。人类对于自我、人工智能和世界的掌控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坚守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为本的秩序将会成为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人文学科或者因失去意义和人类一起走向未可知的负面深渊, 或者成为肩负保有人文传统的重要场域。人文教育应该利用好新技术扮演起新的角色, 使人性的光辉在他者 (人工智能) 的映衬下更益凸显。

新媒体、新技术在具有如上的正向可能性的同时还可能有一些需要纳入考量的负向可能性。例如对学生接受能力缺乏必要的研究和考察;很难鉴别网络知识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信息过剩造成接受者无所适从;新媒体本身造成学生脱离现实世界, 迷失在虚拟的世界中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学生接受能力的考量尚告缺如, 这也是当前新媒介和新技术尚且不能在高等教育中大力铺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对学生的接受和认识规律有了较为精准的认知后, 此类技术才能得到真的大发展。这也正是人工智能和人类 (硅基和碳基) 相对接时所面临的终极问题。相信随着相关技术和研究的发展与深入, 这一问题会得到较好地解决。

未来的高等人文教学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有机集合。难在“有机”二字, 相信这种探讨将贯穿在未来的人文学科的教学的始终。传统人文课堂在即将到来的“后人类主义” (post-humanism, 指人类身体与电子技术、生化技术、机械工程的有机结合) 时代将会呈现出与当前极为不同的景观, 人文学科将会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影响下调适自身, 找到新的定位, 也为人文主义坚守最后的底线。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教育新技术、新媒体不断涌现。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有可能发生历史性变革。高校传统人文教育在新形势下既面临着挑战, 又拥有机遇。在新形势下, 人文学科教学应转换思维和角色, 做好新定位。学科使命应变知识的展示为知识的分析, 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授者为课堂导演、知识的分析师。人文教育应积极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媒体、新技术相结合, 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转换,弊端,机遇,人文学科,教学思维

上一篇:浅谈微博在图书馆的应用下一篇: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