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3

第一篇:社会学专业论文范文

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摘要:《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保证课程知识的完整性的同时突出专业相关知识重点、基本理论体系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融入前沿理论成果以及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等原则;在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上,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的师生互动共进原则、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紧密配合的原则以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和传统板书与之配合的教学手段互补原则等。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

一、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应坚持的原则

1. 坚持保证课程知识完整性的同时突出专业相关知识重点的原则。

学生考研及理论学习的需要决定了《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授内容必须是系统全面的,即保证知识的完整性。而同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又决定了该课程必须突出有关社会工作专业方面的知识重点。近年来,国内高校社会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一般采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主编),所以,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一般也把它作为教学参考书,但该教材篇幅大,内容多,对于大多数专业来说,要想把该教材的全部内容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必须在全面介绍课程知识的前提下,重点讲授与社会工作实践相关的知识。

2. 坚持基本理论体系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融入前沿理论成果的原则。

社会学学科经过近二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对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规律已经给予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由此也构成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保持这一基本理论体系的稳定性是社会学学科建设所必须坚持的原则。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也必然会不断涌现,对此进行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也必将不断产生。所以,将社会学的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并融入到社会学理论中来,以此推动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这更是社会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对当前社会学研究的几个领域前沿问题进行介绍,包括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和谐社会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研究等。

3. 坚持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的原则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两大支柱,也是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的基本内容,更是社会学学科的价值体现。因此,《社会学概论》课程必须保证这两大教学内容的并行教育。不仅在绪论中要保证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课时,各课程后面各章节的讲授中,也必须做到在分析理论的同时,介绍该理论的建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都是需要不断创新的课程建设及教学的内容,在目前也是热点研究领域,如李培林等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上“中国经验”的挖掘与总结。探究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与世界现代化规律的普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真正把“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结果。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上也要进行反思和推进,如不能继续采用“把社会现象研究化约为自然现象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了,要摆脱“用西方的理论尺度来剪裁中国的具体经验事实的“情景误置”的陷阱,寻找适合中国社会转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二、《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应坚持的原则

一门学科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了共同认可的权威教材对课程教学来说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作用。有利的影响在于:教师可以深入研究并系统阐述该理论;不利的作用则在于:学生通过权威教材也可以获得系统的课程信息,教师的作用受到挑战。避免不利影响的发生,除了通过课程内容的科学选择外,主要靠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采用,教学效果也主要受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影响。

1. 坚持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积极参与的师生互动共进原则

作为教学活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水平和对学生的引领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及成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即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等教学环节做出决策和进行正确引领。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作用的发挥,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不能积极配合,就无法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社会学概论》课程可采用恰当的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共进的目标,如在讲授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如对“2003年松花江水污染案件”进行分析。在讲授文化的功能问题时采用“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问题,在讲授夫妻关系失调问题时可采用“情景模拟法”,采用“角色互换法”可以安排一些优秀学生尝试进行课程的讲授,以提升学生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理论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拥有自己的学术观点,鼓励他们对教材及课程内容进行质疑。这些活动可促使教师自己加强理论研究。真正达到师生互动共进的效果。

2. 坚持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紧密配合的原则

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及社会管理等活动的应用性实务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训练,社会学学科本身具有直接现实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在《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配合,这也是由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坚持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并行教育原则所要求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去进行社会问题的调研,同时根据调研成果撰写分析和解决该社会问题的小论文。如通过学习生态环境知识调查生态环境问题,学习青少年社会化知识后调查青少年犯罪问题,学习家庭知识后安排学生调查家庭暴力及养老等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尤其是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3. 坚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和传统板书与之配合的教学手段互补原則

实践证明,科学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单纯使用板书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社会学概论》课程来说,尤其明显,但必须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件必须发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优势,避免把课件变成电子讲稿。必须恰当地采用图片、图标、视频等形式来增强吸引力。第二,课件必须纳入远比教案多的信息,包括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前沿理论成果、教学案例等丰富内容。可准备出让学生自己学习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以使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而板书配合课件的作用在于:首先,将一次课程所讲授的章、节、目等内容写在黑板上。利用它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理论的推演进程及其逻辑关系。其次,在黑板上写上所讲授的课件之外的一些重要概念、人物等信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利用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来总结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在给学生重新梳理所授理论的同时,再次强化了该节课的知识体系,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兴杰.社会工作和社会学专业基础课程“社会学概论”教学的几点尝试[J].社会工作,2010,(2).

[2]章杨.情景模拟法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2012,(1).

[3]韩凤晶.社会学概论教学思考[J].林区教育,2007,(8).

作者:卞文忠 梅梅 张艳

第二篇: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社会化与专业化转向

摘  要:对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实践变迁与模式创新进行研究。针对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科学化程度低、缺乏创新举措的现状,提出:1.高校引入体育企业(组织)参与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管理模式由高校自治下的行政化转向社会化、由无序化转向专业化是实习管理变革的要求;2.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之间的协同及内生外引,能实现二者对实习管理的组织化参与、常态化参与、均衡化参与;3.对实习管理主体结构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社会购买服务积极化、社会资源链接与整合最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社会化;专业化

管理可以增效。创新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工作,是为了有效发挥新时代背景下实习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实习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之一,是人才培养工作中培养学生一线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科學、合理的实习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1],加强实习管理是确保实现实习目标的关键,是全面提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实践变迁与模式创新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变迁轨迹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改革的进程息息相关[2],与此相对应,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若干管理模式,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尝试,以寻找实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实践轨迹

社会体育专业自设置之初就备受国内专家学者的争议,高校也从未停止过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社会体育专业发展与我国社会化发展进程是否一致?社会体育专业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如何培养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长期困扰高校,进而存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手段上无差别。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传播,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转型,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经历了单位制、协会制到社区制的变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呈现出由体制内向体制外转变,突出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从一元走向多元,从管控走向服务与契约。为此,在突出“社会化”这一重点的同时,从“实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也伴随着体育与社会服务、体育与经济发展、体育与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二)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创新

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3]。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在经历了委托实习、顶岗实习等模式后,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以及国家的劳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实习管理重心逐渐从定点集中实习向分散自主实习转变,高校开始尝试对社会体育专业进行社会化实习管理,学界也积极从理论上关注这些创新,以回应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并进一步打破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同质化”的现象。

创新实践中,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研究的重要范式,相关学者尝试以高校、社会、市场的参与程度划分模式,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管理学者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受高校与社会两种力量强弱发展的影响,主要有高校管理型、社会(团)管理型、合作管理型三种模式,由传统的高校管理型向合作管理型和社会(团)管理型发展是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必然趋势[4]。社会学者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可以充分借鉴社区治理实践,实习管理主要包括科层化模式以及合作化模式[5]。部分体育学者从“高校、社会、学生”三要素说来描述和解释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主要有学生参与型、高校主导型、社会引导型三种模式;另一部分体育学者则从“高校、市场、社会”三元角度分析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可以抽象出高校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社会主导模式、专家参与模式。

二、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现状与难题

(一)实习管理科学化程度低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作陪衬”“填框框”“补计划”的现实仍存在。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实习组织机构不健全,无标准化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习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结合程度不高,难以发挥组织在实习管理过程中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等方面的职能,无法调动实习生、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等多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实习管理上的随意性,已成为了阻碍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绊脚石。

(二)实习管理缺乏创新举措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方案及实习环节安排基本上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而制定,很多是照搬多个名校的“优点”后形成的一个“拼盘”,开展工作难以摆脱制度性安排,而形成“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需要的科学管理体系和合理组织结构。实习管理工作滞后,管理思维落伍,造成了实习安排与实习需求结合不紧。实习管理因“求稳”而缺乏创新,成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

三、社会化与专业化: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变革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具有较强的同构性,一方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需要具备超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需要具备全面的体育工作能力。于此,“社会与高校共同培养、协同管理”的实习管理模式,对培育社会体育组织,利用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人才培养改革,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与专业化具有双重变革意义。

(一)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之间的协同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社会化是社会体育主体的各要素遵循社会发展逻辑,协同共生,共同参与管理实习事务,共赢互促的过程[7]。社会化意味着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作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主体的合作广度和深度要加强,将原来由高校直接供给的实习人才交由体育企业(组织)承接,而承接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生工作需要良好的社会组织基础,只有组织化程度高的社会体育力量不断壮大,才能更好地与高校开展合作并实现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高校通过与体育企业(组织)、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寻求开放,积极倡导并协助体育企业(组织)或社区开展体育公益活动,协助它们获得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以项目化的形式扎根社区,开展输送优质实习生服务,实施优质服务奖励,依法开展有偿实习服务;体育企业(组织)和高校通过建立实习评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偿实习的监察评估,完善对社会体育企业(组织)的监督管理。

实现协同的两个途径。一是引进和扶持体育企业(组织),即利用社会体育资源能提升实习管理能力、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实际。高校通过建立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大力引进社会体育工作机构,承接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参与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提高人才服务效果。协同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定向委托和招标形式,每年安排部分教师到体育企业(组织)指导开展实习、实训、培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建立规范运作、诚信执业、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奖励惩戒、自律保障等机制。二是培育和孵化体育企业(组织),即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瓶颈,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习实训着手,将实习成果转化为现实效力。高校借助和利用体育企业(组织)的力量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管理,主动承担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帮助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生了解不同类型社团的孵化流程,积极挖掘和培育社团领袖,储备创业行动能力。

(二)高校与体育企业(组织)之间的内生外引

专业化的基本特征要素是有用性和不可缺少性,它是专业得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可以概括为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必需性”[8]。向体育企业(组织)输送可用的实习生是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基础工作,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专业化就是要将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系统知识和理论,通过社会实习环节转化为实用技能。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发课程,根据体育企业(组织)的实习反馈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技能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经验。其次,加强教育和培育,以提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为目的,探索建立人才教育培训制度,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体能师、健身教练、营养师等多种资质培训和认证。第三,开展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实习入职测试,确保实习生的能力水平与体育企业(组织)资质对等,确保实习生在毕业时能最大限度的被实习单位吸收,进而解决就业问题。

四、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转变维度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是高校探索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发展的必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相伴而变。如果说传统的实习管理主要以高等教育计划型人才输出模式为主,那么创新型的实习管理模式则通过推进实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建设、培育社会体育企业(组织)、实施社会购买服务等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由高校自治下的行政化转向社会化,由无序化转向专业化。

(一)由高校自治下的行政化到社会化

传统的实习管理行政化以高校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为主要特征,高校與实习单位之间既是协作关系,又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后,负责下达实习任务,指导实习工作;对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则由高校指派的实习带队教师负责,高校要按照实习生人数向实习单位支付实习指导费。与行政化治理模式不同的是,实习管理社会化改革改变了社会体育实习管理结构,高校将实习期间的指导权、管理权委托给体育企业(组织),社会主动参与实习管理,能最大限度的整合高校及社会资源,为体育企业(组织)订购或购买实习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了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主体结构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社会购买服务积极化、社会资源链接与整合最优化。

(二)由无序化到专业化

高校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体育企业(组织)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主体。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创新需要动员广泛的组织化参与,社会体育组织化能聚合体育企业(组织)资源,是提高实习管理效能,增进社会体育人才资本的基本途径。体育企业(组织)不能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要主动寻求与高校合作,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才能获得优秀的人才资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要具备长远的个人发展目标,要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主动学习、汇聚强大的职业竞争力,才能获得好的发展空间。去无序化就是要强化实习管理工作,创新实习管理模式,专业化就是要运用专业化方法引导和培育,促进体育企业(组织)的迅速发展,激发社会体育企业(组织)的自治活力,重构自治的社会秩序,以实现组织化参与、常态化参与、均衡化参与。

五、结束语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转变不是一帆风顺的,从管理主体来看,高校引入体育企业(组织)参与社会体育实习管理,多元管理主体结构初步形成,但无论是专业人才的前期培养还是社会购买服务的推行,都是高校主导,社会力量在实习管理中尚处于一种被动参与的状态。从管理资源来看,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的资源难以做到向体育企业(组织)无限开放,加之社会体育市场的分化现象突出,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尚处于探索初期,大量社区社会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从管理机制上来看,社会购买服务的行为能力低,其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体育企业(组织)在承接高校人才培养服务过程中,主要是按照高校的意志行事,自主性较弱,高校行政强势与社会弱势平衡短期难以打破。从管理内容来看,体育企业(组织)只按市场需求来管理实习生,而高校希望用人才培养质量来管理,寻找双方的契合点需要时间。综上,全面实现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管理的社会化模式与专业化模式还面临着重重困境。

参考文献:

[1]王进.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3):103-105.

[2]张伟健.体育教育实习指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7.

[3]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

[4]肖林鹏.现代体育管理(第2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7.

[5]王桢桢.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与转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2(2):93-98.

[6]胡茵.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12-15.

[7]羅家为,冯志峰.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向:社会化与专业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6):114-124.

[8]柴定红,熊贵彬.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种理论解释[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09,28(1):133-137.

作者:马斯和 段义龙 李会明

第三篇:高校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改革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安徽省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较低、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本科生导师制尚未普遍实施且效果较差、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情况较低等问题。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考虑由课堂教学、校园双创活动、专业社会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导生制构成的“五位一体”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校;社会学;创新创业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催生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提出要“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落实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强音的背景下,主动迎接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要求,反思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界从人才培养的一般意义上讨论了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如,学者认为社会、政策、文化和家庭等创新创业外部环境支持差,我国总体上缺乏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1];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人才质量和规格不符合市场要求[2];学生主体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动力和目标[3]。为此,国内学者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如“分阶段+课程模块”“实际项目+双导师制”[4];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和学科竞赛体系[5-6];鼓励教师实行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精神[7-8];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资源的整合及师资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加以综合性改革[9]。另有研究介绍了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出应该摒弃唯分数论的目标导向、扭转刻板规训的教学传统、形成超越资源类指标的评价导向等等的建议[10];培养校园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迪、构建创新创业多级组织架构、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环节等政策建议[11]。作为应用性社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能力的创新创业要求很高。然而,对于如何培养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学术研究很少。尽管如此,学界在一般意义上或对部分专业讨论的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对社会学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专业发展本土化的需要

社会学专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不能一味照抄国外成果研究中国。费孝通提出社会学重建的方针,指出“我们对中国社会了解还很少,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但是我们一定要自己来搞,搞出一个社会学的中国学派。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的知识是要为我们实际生活服务的,所以有应用的一面。”[12]37社会学专业发展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土化程度不高,专业成长缓慢。雷洪认为社会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社会提供的目标与手段之间、社会需求与学科供给之间、制度安排与行动选择之间、理想功能与实际效果之间、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之间的矛盾[13]。可见,社会学专业发展必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本土化问题为导向,以构建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为价值诉求,培养本土化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根本,这是社会学专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二)专业人才新内涵的时代要求

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开展跨学科探索性研究,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社会学学科作为为数不多的社会科学被写进规划,将作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学科支撑之一,这就对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学专业人才要具备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型、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变革的敏感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

结合教育部制定的社会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社会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具备服务社会与管理社会的能力。专业能力方面要具备从事社会调查和研究、社会咨询与规划、市场研究与咨询、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政策研究与评估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以及运用社会学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为客观了解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于2017年12月5日-2018年1月3日,在安徽省开设社会学本科专业的三所院校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2014-2016年入学的在校本科生(2017年入学的学生对学校创新創业教育认知不深,故不在此次调查之列),调查方法为普查,因部分大四学生不在校未能调查,故而发放调查问卷188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回收率93.1%。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3.1%、女性占66.9%,安徽省内生源占83.4%、省外生源占16.6%,入学时间为2014年的占29.1%、2015年的占28.6%、2016年的占42.3%。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中的融合度较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全社会的发展新形态,也是指导新时代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人才要求。首先,从课程开设来看,目前,社会学专业尚未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仅仅在学校《就业指导》通识课中出现创业教育内容,或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本科生开设创业能力系列培训(如GYB、SYB、创业模拟实训等),这些课程及培训或者效果不佳或者受众过窄,且仅限于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与社会学专业融合度较低;其次,从校园宣教来看,各高校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或事迹的宣传力度。从社会学专业学生的认知情况看,被调查者认为所就读的学校有宣传创新典型人物或事迹的占71.7%。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或事迹的渠道主要是校园网(45.7%)、宣传栏(40%)、学校官微(33.1%)、校园广播(24%)、课堂教学(21.1%)。主要渠道是学校或学院层面上通过网络进行的宣传,相比较而言,创新创业人物或事迹及相关资讯融入课堂教学的比例很低,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是创新创业并未引起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明显不足。

(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不足

从当前国内教育现状看,仍然以知识教授为主,缺乏创新教育及方式[14]。反思社会学专业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现有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期望相去较远。

图1教学方式与学生期望对比

对比发现(图1), 目前社会学专业学生认为, 专业教学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98.3%)、 其次是讨论式教学(48.6%), 而最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实验式(11.4%)、 实践式(30.9%)、 情景式(9.1%)、翻转课堂(19.4%)、启发式(21.1%)、研讨式(17.7%)等教学方式并未得到很好运用。学生期望的教学方式按期望值高低排序是实践式(50.9%)、情景式(37.7%)、讨论式(34.9%)、 讲授式(33.7%)、启发式(30.9%)、研讨式(28.0%)、谈话式(20.0%)、实验式(18.9%)。学生期望降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和并不深入的讨论式教学,期望能够提高体现主动性、参与性的实践式、情境式、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可见,目前教学方式与学生期望之间差异较大,反映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然而,实际上当前专业教学方式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力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如学生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多以开放式为主(88.6%),课堂研讨问题的类型以设定情境下的问题为主(54.9%)、真实的案例为辅(43.4%)。但是,仍然存在些许问题,如教学考核方式上,以分数或等级式评分为主(96.6%);评语式只占1.7%;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为重复记忆的占49.7%,知识拓展与理解记忆的占48%。

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总体认识方面,认为创新能力教育水平很高或较高的占33.1%,一般的占56.6%,较低或很低的占9.7%;认为创业能力教育水平很高或较高的占21.1%,一般的占57.1%,较低或很低的占20%;在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方面,认为开设创新课程的占32%,开设创新类讲座的占32.6%,开设创业课程的占30.3%,开设创业讲座的占25.1%;认为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座的次数只有1-2次(创新课程25.7%、创新讲座18.3%,创业课程24.5%、创业讲座14.8%),鲜有3次以上。

(三)本科生导师制尚未普遍实施且效果较差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专业教师负责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及發展方面的指导[15]。调查表明50.9%的社会学本科生认为学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为1人或2人的各占1.1%, 3人的占13.5%, 4人的占46.1%, 5人的占23.6%,6人的占6.7%,7人的占2.2%。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多为4-5人。导师的指导情况,每周数次的占2.2%,每月数次的占19.1%,每学期数次的占55.1%,没有指导过的占22.5%。 在实施导师制的学生中, 导师主动联系或由其他同学联系开展指导的共占81.5%, 学生自己主动联系的为0。 在指导内容方面,指导读书的占70.8%,研究设计的占44.6%,指导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占46.2%,指导专业实践的占32.3%,指导见习实习的占10.8%,指导专业竞赛的占18.5%。可见,本科生导师制并未普遍实施,即使在已实施的学校,实施情况也并不理想,导师指导次数不足每月一次和完全没有指导的占了近80%,而且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对创新创业教育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情况较低

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支持或举办的创新创业活动很多,基本能够满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所需,特别是90%以上学生都认为学校支持或举办了创业项目、创业计划大赛、优秀创业团队评选、创新项目申报、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等活动。然而,社会学专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仅有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的参与情况达到72%,其他活动均未超过50%。从期望值看,70%以上学生认为个人需要进一步参与专业知识竞赛、创新项目申报、毕业论文培育、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等创新类活动,而对创业类活动的需求情况明显低于创新类活动(图2)。反映了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创新需求较强,创业的需求并不强烈,创业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图2学校支持或举办、自己已参与、个人参与期望情况对比

对于有参与创新活动经历的学生,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依次是:搜集资料与整理文献(74.6%)、组织人员(32.1%)、策划活动(28.4%),其他如发起、筹集资金、风险评估等创业活动参与人数不足10%。可见,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参与层次较低,多从事较为基础的资料搜集工作,对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对创业活动来说实质性参与更少。

关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目的分别是:提升创新能力(67.6%)、学习巩固专业知识(64%)、挣学分(41.2%)、评优评先(32.4%)、升学需要(考研、推免、出国等)(22.8%)、老师要求(19.9%)、同学攀比(3.7%)、家长要求(2.9%)等。

高校组织创业教育系列活动可以显著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16],从图2可知学校支持对学生创业参与期望的提升有推动作用,但实际参与情况并不理想。关于所在学校对创新创业的具体支持方式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设置指导机构(75.3%)、资金支持(90%)、专业社团(87.1%)、兴趣小组(68.2%),然而学生的获得或参与情况均不足40%,而学生期望却均超过70%(图3)。可见,学校支持有力,学生获得或参与情况过低,与学生期望之间形成鲜明反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曲高和寡之嫌,也有学生消极应对的可能。

图3创新创业支持方式、个人获得及期望对比

三、“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五个要素(图4):第一,在教育教学环节方面,大力推进三个课堂联动,即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校园“双创”活动、第三课堂专业社会实践;第二,在教育主体方面,实施两项制度,即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导生制。五个要素形成“五位一体”的关系,共同推动实现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提升。

图4“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般路径

(一)围绕创新创业目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并非零散的几门课程,而是前后衔接、层层递进,学生可根据修业年限和兴趣进行选修;坚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上形成有效对接[17]。本科生大部分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来自课堂教学,然而一言堂式的传统讲授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该目标的实现又无法脱离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方式改革非常必要。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习主动性。这就对教学及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在教学方式方面,每位教师都要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自己的责任,广泛采取研讨式、启发式、情景式、专业实践等学生期待程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每门课程、每个知识模块都要能够成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触发点,减少常识性问题、认知性知识的讲授,注重知识点的应用性、分析性,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应用、分析能力;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用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

(二)建立学校主导、社团主体的校园创新创业活动机制

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路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现学生需求的创新创业活动。活动开展应该由学校主导、社团为主体,因此,学校教务、科研、学团等部门可以设定一系列创新创业主题的必修环节,纳入学生素质拓展学分,根据活动参与情况及成绩予以认定学分;同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专门承办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或者与其他学生社团联合开展活动,以及时有效的把创新创业理念及内容融入到各种学生活动中,提升学生活动品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目的。

(三)依托社会调查的专业社会实践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十分强调社会调查和其他专业实践的作用,社会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上世纪末,费孝通就指出“当前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都很快,社会学、人类学者要跟上这种发展变化,必须跟着实际走,坚持田野工作,实地调查,这是这门学科的基本功、看家本领。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切不可放松这方面的要求。”[18]进入新世纪又提出“在培养从事中国社会学工作的新一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科研的原则……社会科学离不开社会调查……要取得关于社会的科学知识,必须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系统的观察,经过分析、整理,提高到理论的认识。”[12]37所以,社会学要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从科学的调查研究入手。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社会急剧转型的40年,大量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需要总结,同时也有不少社会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立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本土实践,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组织并提供社会服务,是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必由之路。

(四)推广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接触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机制,采取本科生导师制并通过考核强化该制度,是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路径。本科生导师制应该贯穿本科四年,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导师应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见表1)。

(五)建立本科生导生制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肩负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三个课堂联动的教学环节,需要教育主体有效地组织、执行、引导,教师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主体,但大多数情况下“师”与“生”之间始终存在许多主客观的障碍或限制,若要有效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师”“生”之间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机制,即本科生导生制。本科生导生制是一种学生教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教学辅导型”“学生活动型”“制度建设型”等类型[19],有利于“教师、导生、学生”构成三位一体的探究学习新模式[20],形成“较大规模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21]。实则是一种团队自主教育的机制,以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带动低年级本科生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行导生制,低年级本科生可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觀摩”——“倾听”——“参与”——“主持”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用青年的方式关注本科生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现象与问题的所思所想。

参考文献:

[1]孙保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及破解[J].创新创业教育,2017(1):24.

[2]戴涵莘.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8):97.

[3]刘永彬,欧阳纯萍,阳小华,等.“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 2016(14):15.

[4]南广友.“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18):104.

[5]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

[6]吴泽焰,林文雄,曾海滨.地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1234”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2):32.

[7]王杜春,马海鹍,张伟,等.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4.

[8]夏显力,陈海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53.

[9]黄忠东,庄妍.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江苏高教,2015(6):115.

[10]任之光,梅红.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86.

[11]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1.

[12]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0(1):37.

[13]雷洪.论社会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J].江海学刊,2009(3):126.

[14]林桂娟,罗洁思.浅谈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3.

[15]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80.

[16]王未卿,杨瑶.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北京科技大学的样本研究[J].高教探索,2018(3):123.

[17]包水梅,杨冬.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为例[J].高教探索,2016(11):62.

[18]费孝通.谈谈社会学跨世纪人才培养[J].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7(9):9.

[19]胡凤阳,李捷.导生制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断想[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1):45.

[20]吴鹏泽.基于导生制的主题教学设计与应用[J].教育研究,2011(12):103.

[21]张建林.“导生制”:规模效益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5):4.

[责任编辑:吴晓红]

作者:路幸福 张云伟 杜凤

上一篇:专科计算机论文范文下一篇:结构工程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