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法社会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婚姻出轨对自身、对家人以至对社会的危害,同时试图从人类本性的放纵、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出轨提供便利、出轨者自身意志不坚定和家庭不幸福以及道德和法律的局限性五个方面分析婚姻出轨现象的成因,通过对比国内外婚姻出轨的处理并借鉴其立法经验,提出应从家庭内部、社会及完善司法制度三个方面对婚姻出轨现象加以防控。

第一篇:法社会学论文范文

关于司法腐败的法社会学思考等

腐败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与公共权力同生共长的。权力既可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朝权利的自我膨胀、权力变异、权力腐败的方向发展,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手段。司法腐败是腐败现象中的一种。近年来,司法腐败日益严重,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司法腐败的现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部分法官、检察官等已经成了产生腐败的污染源”。若不及早遏制和清除,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弘扬正气,维护正义,捍卫司法公正,就必须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清除司法腐败。

一、司法腐败的基本含义和本质特征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为了谋取或保持不正当的私人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利用司法职权从事非法行为。在我国,司法机关通常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机关等。

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江泽民阿志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事实说明,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综观近几年来,司法腐败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蔓延范围之广、涉及人员之众、影响之恶劣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这些腐败行为主要表现为不严格执法、违法办案,而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又是当前司法腐败的典型表现。现象反映本质,从司法腐败的典型行为中,我们不难剥离出司法腐败的本质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担负着巩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民权益的神圣职责。司法腐败摧毁了这一防线,玷污了这最后的净土。

二、司法腐败的原因

司法腐败究其存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它既有司法机构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外部原因,既有司法腐败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机构、部门和国家的客观方面的原因。

第一、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缺陷。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虽然我国建立了很多的监督制约机制,如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人大对司法权的监督、群众舆论监督和新闻媒体,以及司法机关内部制约机制。然而各种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缺陷,可能形成司法机关监督不力或不受监督局面。

第二、司法腐败的另一外在原因是地方行政权力腐败的推动。所谓地方保护主义实质上就是地方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相勾结,共同完成某中交易、共同谋取非法利益,共I司完成腐败行为。虽然司法部门是个独立的业务系统,但其干部任命、人员组成、财务开支等都属地方管辖。因此各级司法部门必然与地方权势形成某种特殊联系,地方越小此种联系就越紧密,司法腐败也越发严重。司法腐败在许多小地方成为地方行政权腐败和地方黑势力的保护伞。

第三、司法体制的弊端。我国诉讼模式与西方职权主义模式类似。职权主义模式虽然不是产生司法腐败的原因但却会加重司法腐败。这是因为职权主义对司法人员约束少。司法机关在诉讼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当事人相对来说是消极被动的;司法机关权力大,当事人权力小。司法机关与当事人地位不平等,当事人缺乏积极主动性形不成其对司法机关有利的监督。

三、防治司法腐败的根本途径

司法腐败与其他腐败现象往往交织衍生,互为因果。因此,防治司法腐败应属于整个反腐倡廉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应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国民素质教育等宏观角度来统筹部署,落实标本兼治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才能更加有效地遏制司法腐败。防治司法腐败的根本途径是从体制入手,构建防治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公正的体制。

1.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首先,严把司法队伍进人关。从源头上控制腐败,对司法人员进入从专业、学历、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提出要求和标准,并且严格执行。其次,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再次,探索和推广司法机关基层改革。如实行领导责任制,领导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管好下属,下属出现问题,领导承担连带责任。实行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末位淘汰等制度,充分调动司法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公正执法。

2.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使司法机关廉洁、高效地运作。首先,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如改革庭审,审判公开,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等。其次,健全司法机关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重点在于加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严惩司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裁判的违法行为。再次,加强舆论监督,增强司法机关活动和司法人员个人情况的公开性。

3.改革司法体制,从体制上防止司法权异化。我国司法机关现行的组织体制、财经体制必须改革,以构建防治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公正的制度机制。首先,改革司法机关的组织体制。根据现行的《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批准。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的任免可以考虑修改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其次,改革司法机关的财经体制。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司法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的财经体制,同时,为了不增加中央财政的负担,地方各级财政应按上一级财政拨付的司法经费数额,向上一级财政交纳同额款项。彻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诉讼费等收入统一上缴国库,纳入国家财政收支。

“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人文环境和谐社会的基础

李 超

“人性化”表达了人类发展到今天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类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出的时代脚步,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也是党的宗旨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即它是创造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前提,更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因此,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要落在满足人们的各种正当需求上,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人文环境的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很多

新问题。新时期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具有更丰富的内涵,适应时代的要求,本人认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性化”。

一、要与时俱进讲政治

所谓讲政治,就是要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在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党性原则,从政治上、大局上去把握每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思想保障,是其它工作的生命线。为此,作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要的是强化时代意识和需求意识,要把握时代脉博,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站在时代的前沿,研究群众的需求,有的放矢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许多新阶层、新群体的出现,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关键是要研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体现时代特征。

二、要强化职能、科学管理

一是强化政工职能。配齐配强政工干部,以专职为主,其他兼职人员为辅,建立统一协调的推动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纵横衔接、多方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确保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项项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落得实。

二是明确目标职责。明确政工干部的职责,将任务量化,责任细化,措施硬化,标准统一化,实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增强政工干部工作职责意识,克服人浮于事,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把抓思想政治工作职责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本着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艺术、教育效果、组织管理、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果等方面,设置考核政工干部的内容,并制订具体的考评方法和标准,以便于操作。把考核的实绩与年度奖金挂钩,成绩突出给予重奖,并列入业绩考核指标,把它作为干部使用和升降的重要依据。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政策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政策激励是对政工干部给予晋升、住房、子女入学、伤病等方面在政策上给与倾斜优惠;物质激励是颁发奖品、奖金,增加福利等;精神激励是表彰、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推广先进事迹等。使政工干部从政策、物质及精神的激励中受到鼓舞,激发高昂的工作热情,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尽其责。

三、要重在创新工作机制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带来质的升华和飞跃,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在内容上创新。教育内容单一、死板,是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病。说到思想政治工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开会、学文件、批评教育。对内容单调,生硬死板的思想政治教育,人们普遍抱着逆反心理,排斥的情绪,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收到成效。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高尚情操的培育,是通过各种内容、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各种层次的教育、影响,循序渐进,才能达到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注入新的内容,给人以新的启迪和影响,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在方式上创新。以往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采取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方法,教育形式单调,多年以来一直延续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级开大会,下级开小会,层层开会;上级下达任务,下级安排任务,层层布置任务。一个活动全员参加,统一行动、齐步走,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这种“收发室”、“传声筒”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难免产生形式主义,很难收到成效。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摒弃原来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开展喜闻乐见、寓教于乐教育方式,增强教育趣味性,灵活性、实效性。如演讲比赛、座谈会、文艺晚会、展览会、参观、文体活动、事迹报告、形势任务教育等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

按照“人性化”的要求,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总的指导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人,要有人情味。其着眼点应当放在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上,使人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德、能、勤、绩全面发展,塑造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健康人格,这是“人性化”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满足人们正当的一般需求外,重点要放在为其排忧解难,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对于仍然处在较低需求层次的弱势社会群体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解决其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问题,诸如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家属的就业问题等.等,这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人性化”的重要标志。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因而就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切实了解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把握群众情绪,研究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仅要务虚,更要务实。即在解决群众思想问题的同时,还要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工作上支持,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高金辉 袁长焕

一、气象科普意义重大

(一)提高气象科普工作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指出:“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气象工作的法律地位十分明确,做大做强气象事业,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是基础,对于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利用气象科学原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气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C2006~3号),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为气象事业的发展绘就了一幅美好的前景。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培养气象人才,推广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保护气象科技成果,加强国际气象合作与交流,发展气象信息产业,提高气象工作水平。”

(二)开展气象科普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统计,在我国,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90%以上,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GDP的6%以上。而据央视调查,天气预报多年收视率一直居所有节目之首,收视率高达12%以上。可见人们对气象信息的关注程度。

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面向21世纪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在推进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中,气象科技大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态敏感、环境脆弱,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矛盾突出。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自然的影响力被放大。自然生态保护、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沙漠化防治、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农村适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是气象科学研究和发挥作用的范畴。气象科学是地球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而且也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我国不同地区气象科普的现状与差异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全民科技素质高。气象科普事业发展较快,科普场馆设施齐全、规模大,建设品味等级高。90%以上的地区具有气象科普场馆。比如,浙江舟山中国台风博物馆完成投资2200多万元,新规划未来3—5年将投资5亿元建设台风乐园。东部地区在科普项目的投融资和管理等方面,思维方式超前、管理科学、经营有方,科普的社会效益显著。相对而言,东北部和西部边远地区不仅经济文化落后、交流不便、人才短缺,气象科普设施少,功能低下,维持困难,不利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二、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一)以活动为载体气象科普形式要丰富多彩

1.周密安排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和科技周庆祝宣传活动。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邀请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或普通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主题座谈会,请本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和宣传普及有关气象科技知识。

2.组织气象科普宣传队,到闹市区、人群汇聚的地方设立宣传站,悬挂彩球标语,广播散发科普宣传材料,面对面解答释疑。

3.与新闻媒体加强沟通联系,强化新闻舆论,在当地广播电视发表讲话、播放科普调研与论坛宣传片,举办电视知识竞赛,在当地党报发表纪念、科普宣传文章。

4.把中小学生作为重要的气象科普对象,既能够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又能够达到在短时间集中较多的人群收到较好的效果。科普工作者被邀请或主动到学校做气象科普辅导讲课。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气象夏令营活动,丰富课外活动,增长知识。在中小学建立校园气象站和红领巾气象站,配合学校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活动,深化气象科技知识理解和应用气象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在同学心目中播下学科学、爱科学的种子,许多同学就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选中气象科学的发展方向。

5.抓住有利时机,主动邀请各级领导和专家到气象部门来参观指导,增进部门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供合作发展的机会,让各级领导知道气象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及气象科技的发展状态。

6.凡重大气象活动和重大气象灾害,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广泛宣传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气象部门外部良好形象。

(二)抓住重大气象灾害事件,要广泛运用手机气象短信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气象知识普及

2005年黑龙江省讷河市7月16日遭遇了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超过108毫米,由于新一代天气雷达指挥有力,预警及时,灾害前通过手机气象短信、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将灾害信息及时发布,当地政府根据气象信息将5400人及时撤出,避免了人员作亡;

2006年3月10日,齐齐哈尔市区遭遇了连续12小时、历史上罕见的大风雪,并伴有6级以上东北大风,市区全天平均降雪量达7.8毫米,最大风速2l米/秒。根据天气形势的演变发展,齐齐哈尔市气象台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提升到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通过电视滚动字幕和"12121”、手机短信等形式对外发布,提醒人们做好防雪准备,注意交流安全。由于预报准确及时,服务周密,措施得力,防范有力,部分部门还启动了应急预案,市区内未发生大的交通事故。广大市民由于及时接收到降雪信息,外出准备有绪,很少有发生意外事故。对这次气象服务,好评如潮。

(三)寓气象科普于气象科技服务之中

雷电灾害不仅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存在宿命论的迷信思想,坚持防雷服务和普及雷电知识相结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工影响天气,是气象工作者应用气象科学原理直接与大自然斗争的科学技术手段。无论对人工降雨雪、预防冰雹、人工消雨雾等方面的知识人们都有浓厚的兴趣。在作业期间应邀请电视工作者做好新闻报道,邀请当地群众就近参观,都能取得较好的科普效果。利用大型气象工作会议加强气象科技普及工作。

(四)坚持送气象科技下乡

农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最强烈,“科普之冬”是其中之一,利用农民冬闲时节,科技部门下乡大力开展科普工作。气象科普工作与地方科技部门联合,一起营造科普的良好氛围。这种“大篷车”式的科普宣传形式,非常符合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既简便易行,又易于群众接受。气象科技特别是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在农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农田灌溉、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气象灾害防治、特色种植养殖、高产优质种植模式等技术在农村非常受欢迎。

三、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途径和建议

(一)运用现代化科技,强化气象科普手段

气象工作者完全可以通过制作科普专题片,发放到乡村播映,提高科普的效果。可尝试着自行制作介绍本局气象工作的VCD专题片、定购相关科普专题片、彩色活动开展板。建设因特网的气象农网站,设置政策法规、科技兴农、市场信息、气象服务、技术咨询等栏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声光电、动态彩色一体化,利用多种媒介、形式,强化气象科普手段,加强气象科普效果。与通讯部门合作想方设法扩大手机气象短信用户。

(二)完善科普体系建设一支高效气象科普队伍

气象科普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完善的系统设计。以市级气象学会基础,建立组织机构,落实科普队伍,制定扶持奖励政策,发挥会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气象行政管理工作中,把气象科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人

力、物力和财政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在科研发展基金中开列气象科普推广专项科目,提供活动资金的补助。

我国各地区都有得天独厚的特色生态旅游资源,这些生态环境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自然气候区、气候带,借助生态旅游开展气象科普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对气候的影响和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义,寓教于乐。关键是找到结合点和实际可操作的措施。例如培训导游人员、利用旅游区的气象站点设施资源,介入气象生态旅游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指出:国家支持科普工作,依法对科普事业实行税收优惠。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国家扶持边远贫地区的科普工作。如此,既可加强科普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又得到经济利益,一举两得。

对于边远地区气象科普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一方面,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科普事业的财政支持,同时建议中国气象局在科普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向边远地区倾斜,给予更多的投入,倡导在部门内部采取东部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的对口支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自身的科技服务创收中挤出部分资金,积极争取专项气象科普基地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在科普项目的运营上,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争取多元化投入,创新管理机制,增加气象科普工作的活力,力争气象科普能力与水平不断上一个新台阶。

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王 铎

据统计1983年美国卫生经费的1/4浪费在庞大的行政开支等方面。1990年“美国6400所治疗急性病人医院费用的统计资料”财务报表表明行政费用的开支已高达医疗总开支的40%。由此引发了美国对医院医疗卫生工作社会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社会化是解决卫生经费危机的一个途径。

日本虽已是经济大国,但仍不断寻求改革,追求新的经营之道,努力走医院供给事业的统一化之路。早在10多年前,他们就将医院的医疗关联服务(即后勤服务)推向了社会,政府部门确定项目、标准,由民间企业承办,行业管理机构(医疗关联服务振兴会)负责认定、审批和监察。调查结果表明,日本的医疗关联服务社会化业务正进一步向“医疗废弃物处理”、“医疗事务”、“医院医疗信息电脑系统”、“医疗信息服务”、“医院物品管理”、“经营咨询”和“紧急通报服务”等更多项目拓展。

当前,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医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兴未艾。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的医院建设、社会服务模式下的医院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医院发展、法制建设中的依法治院、政府计划与市场调节最佳组合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各级卫生管理者已深深体会到医院后勤服务“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的弊端,积极关心、支持这项改革,在努力健全、规范富有竞争机制的服务市场的同时,深入细致地核算,掌握医院后勤服务的各项支出,认真做好医院后勤人员的分流及过细的思想工作,明显提高了医院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经考察,上海地区的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呈现出全面剥离、委托社会承担、政府规划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医院后勤管理企业化、引进社会服务机构形成产业运作机制等4种模式。广州地区的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发展到清洁卫生、保安工作、医疗衣物、绿化管理、物资药品采购、汽车管理、饭堂管理、医用垃圾处理等诸多方面。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还初显出以松散协作、联合兼并、资产重组、连锁经营为特征的集团化趋势。

 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规模经济效应

医院后勤是构成医院基础质量的要素,是医、教、研活动正常运转的保证,是医院物质购入、储存、消耗的重要窗口,其成本支出约占医院总成本的25%~30%,在医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医院后勤保障自成体系、自我配套,导致医院办“社会”,卫生资源配置重复,经费不足与消费现象并存。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变迁的终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产业迅速壮大,专业化、系统化、行业协作化的生产关系逐步形成,成为医院后勤社会化变迁的终极动因,使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按客观规律办事是转变机制的关键,改革体制是转变机制的重要一环。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向社会购买保障力转型的同时,将现有保障实体的职能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优化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后勤服务消耗,发掘潜能,形成规模,从而获得最大的保障效益。

从医院组织的观点看,社会化委托形式的扩大,使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幅度减少医院在职员工,进一步挖掘外部资源,以规模经济效应追求彻底的效率化、合理化,达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组合。

社会化改革在形成医院后勤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还降低了医院成本,达到了效益“短平快”,促成了医疗机构向集团化、专业化发展,发挥了现有服务实体和服务设施的功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达到投入、产出最优化的有效手段;是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的激励方式;是推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动力和契机;是激发竞争意识,适应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市场法则的难得机遇。

二、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加速了服务标准化的进程

标准化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技术与改革时代精神力三种功能的聚集。20世纪头20年里,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医院的标准化运动,从而消除了公众对卫生服务的不安全心理,展示了医务工作是公众健康的合法保护者,有效地支持了“衡量医院质量的最好成绩标准不是看其能否提供如何好和如何频繁的医疗服务,而是看其与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恢复功能和防止残疾的根本目标有多么接近”的论点。我国医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同样有效的加速了医院后勤服务标准化的进程,在对后勤保障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加强服务质量考核、实行成本核算、对消耗性物资进行定额管理、提高保障能力、增加经济效益、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人员服务意识的同时,使医院后勤服务质量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达到医院后勤工作与后勤人员结构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从而实现医院后勤服务效率、效益的最大化。

三、完善我国卫生经济立法是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局部垄断、不自由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外在化现象、公共产品、医疗服务市场的不确定性等经济学特点,决定了完善卫生经济立法是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曾在接受《健康报》记者高层访谈时指出:卫生立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础。要加快卫生立法的步伐,提高卫生立法的质量;要加强卫生执法工作,提

高卫生执法的质量;要加强卫生法制的建设,完善卫生执法的监督制度。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特征决定了卫生资源的分配不能单纯地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因此决定了政府介入医疗市场的必要性,而政府介入市场合理、有效的标志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用公开招标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用经济手段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后勤保障的制约。

四、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与有效调整高科技社会构建

高科技在给社会注入无限生机,加速国家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批的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三产转化,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所致。

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有效调整高科技社会构建,促进人、财、物向三产转化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是调整高科技社会构建的动力与有效疏导渠道,是消除高科技社会负面影响的一剂良方。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面对高科技社会构建改变所造成的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剩余劳力、社会隐含动乱的危机等,我们应顺应规律,教育先行,迅速提高全民素质,积极疏导、合理分流、科学重组,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急需的第三产业,拓宽社会服务外延,发展社会服务内涵,使全社会、各行业互补增效、协调发展,进一步达到劳动的自然、社会、技术的三力综合,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五、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呼唤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医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兴未艾。改革呼唤医院后勤管理尽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后勤人员现有水平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相适应,医院后勤运转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后勤无偿服务不计成本思路与价值规律成本核算要求相适应。改革呼唤我国卫生服务市场体系的建立、成熟与规范,一是建立健全卫生物质流通、后勤人才流动、经济信息市场及卫生建设筹资机构;二是注意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支持条件、实施集团联盟、注意经营定位问题等;三是加强思想疏导、配套政策、完善制度、卫生立法。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向网络型、开放型、全球型转变。医院管理思维方式正呈现出整体性、时效性、交错性的经济学特征。卫生领域建设已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理论型转变。我国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迫切需要医疗建设向社会开放,与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相联系,从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进入国民经济运行的大循环。

关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思考

张 颖

为了配合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工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流通领域消费安全百日红盾执法行动、红盾护农执法行动、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执法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市场经济秩序清理整顿中,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办了一批经济违法案件,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假冒商品充斥市场,消费者不敢放心购物。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商品,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还有涉的农资产品,如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受理了各类投诉,为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

2.中介服务问题较多,已成为投诉热点。房屋中介投诉呈上升驱势,劳务中介、运输中介问题也不少。此外,会计师事务所的虚假验资问题仍未解决,造成了企业注册资金虚假,承担民事责任能力不实。

3.无照经营问题仍然突出。在全国开展的清理无照经营“百日会战”中,清理了一批无照经营,补发了一批营业执照,依法取缔无照违法经营户。

4.不正当竞争限制消费的“霸王条款”横行。在清理整治“霸王条款”专项执法行动中,纠正了商店打折、商品不予“三包”,酒店不准自带酒水、照相彩扩业冲卷丢失不负责等“霸王条款”。

5.非法传销活动又有抬头。在开展的打击传销和违法直销的红盾执法行动中,打掉了传销窝点,驱散了传销人员,纠正了一些打着直销旗号,实为变相传销的违法直销活动。

6.虚假、夸大宣传较为普遍,广告信誉度下降。商业企业以虚假的清仓降价、季节降价、拆迁降价以及专卖、直销及言过其实的产品宣传误导消费者。违法广告居高不下,新闻媒体的医疗广告、药品广告夸大疗效、患者现身述说等比比皆是,城市牛皮癣违法小广告履禁不绝。

7.商业贿赂、巨奖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花样翻新。商业贿赂比较严重的是药品、建筑、保险等行业,商业贿赂的形式趋多样。一些家电企业巨奖销售的行为日益突出。

8.限制竞争行为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消费者的反映主要集中在电信、铁路、保险、供热、燃气、自来水、烟草、盐业等部门。由于执法和经营没有分开,也存在限制竞争行为。

9.仿冒、混淆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仿冒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假冒他人的企业名称等行为。

10.企业信誉度降低,出现信用危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现象时有发生,也有的企业拖欠货款,占用他人的流动资金,造成企业之间的不信任,只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尤其是中小企业签约率和履约率下降。

二、对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效果的好坏,最终要由消费者来评定。因此,要关注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突出重点问题的解决,以取得消费者认可的阶段性成果。在方法上,要改变以往市场整顿单纯办案件的做法,从规范行业经济秩序着手,根据不同行业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要将阶段性整治与日常巡查相结合,防止治理整顿一阵风,才能达到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1.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要将查办案件与教育相结合,立足于提高企业自律性。对市场的主体企业进行整顿,可以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有关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出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白查白纠,然后再进行检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是在纠工垄断行业限制竞争行为时,离不开宣传教育,提高市场主体的自律能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2.学习和运用《产品质量法》,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将市场巡查引向深入。一些基层工商部门的市场巡查未发挥出应有的效力,表现为市场巡查仅限于企业是否悬挂营业执照,是否超范围经营这些浅层次问题,面对消费者关注的产品质量、价格欺诈及虚假宣传等监管不够,尤其是对与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的产品质量总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那是质量监督部的工作,采取回避的态度。工商管理部门首先要加强《产品质量法》的学习和研究,搞清白身的职责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善于运用《产品质量法》管理市场。修改后的《产品质量法》已经将工商部门与质监部门包括对伪

劣产品封存和扣押权在内的四项行政权力,并规定了明确的细则。要充分发挥商品检测车的作用,解决产品质量检测于段。最近,国家给工商部门配置了设施先进的商品检测车,极大地提高了工商部门对商品质量的检查能力,不但能检测注水肉、无碘盐、染色米等违法行为,而且能够检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化肥、农药的残留超标,把住产品质量关。有了先进的检测手段,市场巡查的内容将拓宽,市场监管领域将深化。

3.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把住市场经济秩序的源头。市场主体资格问题,在不同行业呈现不同的特点。如房屋中介及劳务中介违法经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骗完就走改名换地点重新注册,以逃避法律责任。对此,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违法经营者施以重罚,限制违法中介机构重新进入市场,加大其违法成本,设置进入的门槛。

4.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检查力度,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的外部环境。无照经营的查处一直是工商工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无照经营不仅直接扰乱市场准人秩序,而且也影响到市场交易秩序。整顿和规范市场主体准人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已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首要的两个方面。首先要准确认定无照经营行为。无照经营是指未经注册登记及领取营业执照,就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一是未经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二是从事了经营活动。实践中的问题常常出在第二项构成要件的把握上,要区分经营行为与一般的民事财产处分行为,注意政策的把握。在清理无照经营的实践中,对城市改造拆迁和冻结的地区应采取灵活的政策,尝试办理临时或短期经营执照,解决因无经营场地而办不了执照出现的无照经营的问题。另外对农村中的个体经营,中共中央(2004)1号文件上第三条八款规定:“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管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所以,在清理无照经营时包括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

5.进一步提高对市场秩序监管的水平,整顿好市场经济秩序。一是要加强联合执法。不少工作仅凭少数执法部门难以奏效,因为造假、走私已由过去的单兵作战向集团发展,打假必须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由工商部门牵头,会同公安、海关、质检、药监部门合力打假。二是各环节严格把关。假冒伪劣商品产供销一条龙,涉及运输、仓储、保管、销售等,发动这些部门,联合打假可起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整治市场秩序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造假窝点、产品藏匿都躲不过群众的眼睛,发动群众举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四是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文化程度、法制观念、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公务员首先要学好市场经济的法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适应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需求。

浅论如何培育农业银行的合规文化

徐 艳 战乃辉

农业银行合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银行所有员工的最高价值观之一。农业银行培育合规文化活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具有农业银行特点的教育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是农业银行遵循和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管理经验方式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对农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发挥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作用。

一、合规文化的内涵及在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合规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经过广大职工劳动创造形成的一种自律的、严肃的遵章守纪的精神成果和价值观念。其理念来源于经营活动而高于经营活动本身,追求的是稳健,要求的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高水平、高品质。针对当前农行面临的一定困难,通过合规文化建设,在广大员工中强化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理念,确立“合规经营关系农行及自身生存”、“合规操作是岗位工作的第一要义”等合规理念,使广大员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理解、支持、参与合规文化建设,以增强农行的整体战斗力。

合规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强调的是历史积淀,追求的是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地创新完善制度建设。通过业务流程制度的制定、执行、约束、监督,领导层可以提高决策的安全性、科学性、正确性,减少盲目性。如实施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等制度,会有力地促进广大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性和文化氛围。

合规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一个具有良好合规文化氛围的企业,必定会有着良好的物化形象。例如严格的监管岗、业务审查窗口;统一鲜明的柜员操作卡、重要空白凭证、印章;高科技的严密业务网络;遵纪守法的优秀员工队伍;一流的规范化服务等,以此来展示和提升农业银行合规文化的物化形象,丰富农业银行的无形资产,提升物化形象,增强农行的竞争力。

二、开展合规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_加强员工教育培训,营造合规文化氛围。要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如采取经常学习有关合规文化教材或读本等形式,使全体员工准确把握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真正科学内涵,熟知并掌握本岗位业务操作中的主要风险点和控制方法,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中去,增强内控管理意识。

2.促进有效学习交流,提升企业合规文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学习、交流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应如何发展、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如何改进自己;在农业银行这个大家庭中自已是什么角色,对农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意见。要通过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发挥企业的合规文化凝聚职工的作用。

3.结合案件专项治理,提高企业合规文化。培育合规文化教育要与案件专项治理和正在开展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合起来,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加强对易发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的业务环节的分析研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要鼓励员工检举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推动案件专项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企业合规文化。

4.抓好文明优质服务,凝聚企业合规文化。培育企业合规文化是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和新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和灵魂,也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和细分客户群体和业务需要,认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整合有限资源,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户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合规文化凝聚职工的作用。

三、合规文化教育建设的保证措施

1.制定合规文化规划,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培育企业合规文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与企业同在,要建立相应的目标规划。培育企业合规文化目标应包括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分步走的方式,明确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

目标、企业制度等内容。

2.实行“以人为本”精神,做好合规文化教育。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要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合规文化教育管理。在管理中要注意爱护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让员工亲身感受到农业银行的关爱,增强农业银行的凝聚力。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高尚的从业道德,自然会促进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因此,要大力加强银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行为规范,认真对所有自然人提交开户、贷款、评估、贴现等申请材料及书面填写事项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严防造假,进一步规范业务经营行为和权力运行。

4.明确合规经营指导思想。当前要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指导思想,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止出现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倾向。一个项目必然会引起多家银行竞争,在竞争中企业肯定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让银行增加贷款风险,要很好权衡利弊,不要盲目发展,而造成新的资金沉淀。

5.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要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要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控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

6.健全完善内控制度。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及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要在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不断自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操作风险防范。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使员工牢固树立“合规操作是岗位工作的第一要义”的合规文化理念,不断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好金融服务

崔兆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的历史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县域金融机构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信贷资金需求的特点,为农村经济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是县域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1.从人民银行来讲,要加强货币政策传导,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部门,基层人民银行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是加大“窗口指导”,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基层人民银行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辖区经济发展现状,制定针对性强的货币信贷指导意见,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和威望,引导和督促各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把资金优先配置在区域主导产业上,优先支持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把资金优先配置在龙头企业上,及时做好信贷资金的调配,满足其生产需要,把资金优先配置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增加信贷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业发展条件。二是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扎实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既要保证人民银行资金的安全,又要推动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农村信用社建立稳定长效机制。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展,防范金融风险,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三是合理运用货币政策。根据农业地区差异与不同区域农民信贷需求差异的特点,科学分配支农再贷款,适当向欠发达农业地区倾斜,向支农再贷款需求旺盛的地区倾斜,使其在农村经济中发挥最大作用。同时,加强对支农再贷款的监督管理,规范贷款管理,简化手续,坚持“三农”的服务方向,坚持户贷户用、现金到户,保证农业生产资金需求。

2.从农业发展银行来讲,要扩大支农范围,提高对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作为县级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保证农村发展的基本政策金融支持环境。一是扩大资金的支持范围。长期以来,农业发展银行资金的着力点是放在农业生产的流通领域。今后,应扩大资金的运用范围,特别是加大对农业生产领域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带生产基地,生产基地连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二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支持以小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以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支持以供水、公路、通讯等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尝试运用多种形式的资金方式。要在增加贷款的基础上,尝试更丰富的金融服务形式,如为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担保和贴息,开办农村保险等业务,全面发挥政策性的效应。

3.从商业银行来讲,要努力提高农业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抓住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创新农业信贷理念,大力开发有利于提高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一是建立稳定的信贷资金投入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应出台对县级机构增加对“三农”投入的具体操作办法,明确县域机构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的具体比例,促进贷款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地区社会公益设施投入。二是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科研、开发和农业技术推广上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引导农民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走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三是丰富金融服务品种。商业银行要从“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在信贷程序、权限、品种、时间上合理设置信贷管理政策或制度,扩大信贷资金支农渠道,同时,增加和开发贴近涉农企业需求的金融新产品,发展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授权投信业务,如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信用证以及商业汇票等。

4.从农村信用社来讲,要以改革为契机,实现支持“三农”经营机制的转换。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农村信用社要借这次改革,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之成为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主体。一是建立良性的增资扩股机制,改善股权设置。要结合当地经济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产权模式,积极吸收信用社已经扶持起来的种养植(殖)大户、私营业主等有能力、愿意参与信用社管理的投资人人股,提高法人股比例。二是明确市场定位,坚持服务方向。农村信用社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支持“三农”作文章,努力推进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

力军,要加快业务电子化建设,建立自己的结算渠道,逐步实现省内、省际间实现通存通兑,解决资金汇划问题,并开发多功能银行卡,受理不同银行卡的资金划转,方便广大农村居民。同时改进贷款管理方式,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应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改进“唯农、偏种、重粮”贷款投放方式加大对新兴高效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加大对农民消费领域的投入,力求将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高效支农的目的。要按照保本经营的原则,适度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对社员种养业贷款利率可实行不浮或少浮,对优质客户可适当下浮,让利于民,也取信于民。要改变内部管理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三会”为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管理、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各项业务的开展都能有章可循,科学规范。

培植农村信用户:纾解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

郑传玉

信用村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基础环节,拜泉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从培植农村信用户人手,开展了“信用工程”建设活动,一项由政府参与、人民银行组织、农村信用社主办的对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由此展开,并对被评为信用等级的农户发放不同金额的免于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三年来,随着信用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扩展和个.人征信宣传活动的全面启动,全县的信用村由2个发展到18个,信用户发展到35,680户,涉农贷款投放量增加到4亿元,成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拜泉的实践证明,培植农村信用户是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问题的最佳途径。

一、培植农村信用户:解决贷款“两难”境地的明智抉择

随着农村产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大大加快,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出总量扩大化、主体多元化、品种多样化的特点,但在农村信用社由于受抵押难、担保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据调查测算,拜泉县每年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需求“缺口”均在2—3亿元左右。与农民“贷款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信用社也面f临着“难贷款”的困扰,随着农业银行收缩基层营业网点,加上每年有近0.8亿元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使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和信贷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信用社,面对农户贷款担保难的现状,又形成了难贷款的问题。经过认真分析与总结,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从表面上看是农户贷款担保出现的问题,但其实质问题还是信用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以信用建设为核心,以评定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为载体,以解决贷款“两难”问题为目标的培植农村信用户工程创建活动。

二、培植农村信用户: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社会信用观念提升的“多赢局面”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被评为信用村的拜泉县兴农镇远见村,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累计向该村发放信用贷款100多万元,支持该村的高油大豆、玉米、大蒜和蔬菜等绿色农作物,12户困难户利用温室大棚种上了反季节蔬菜,6户农户搞生猪养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三年来该村增加收入50多万元。二是优化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结构,提高了经营效益。以前与商业银行争机构、抢市场,贷款“垒大户”的现象少了,积极调整信贷投向用于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现象多了,不但有效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也使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据统计,兴农镇信用社新增贷款中有95%用于支持农户的生产经营,2005年不良贷款下降了9.3个百分点,--实现了扭亏增盈。三是提高了农民的信用观念。信用社对信用户发放贷款,许多农户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从实实在在的变化中感受到了信用的价值。在此影响下,一些农户采取不同的方式还清了农村信用社的陈欠贷款,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民,纷纷把钱存入信用社或进行人股,形成了新型的社、农关系,为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培植农村信用户: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解决好培植农村信用户活动中的“一阵风”问题。对信用户评定要注意集中评定与经常性评定相结合,对申请评定信用户的农户要定期进行评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检查,实行年审制。对评审合格的要及时发证,以免挫伤农户的积极性;对评定后出现信用度降低、不符合条件的信用户,村、乡镇要进行黄牌警告,限期达标,对限期内不能达标的,要取消其相应称号,并予以公告。

(二)要坚决制止培植农村信用户活动中的“一证多用”问题。要防止信用户的信用贷款证为他人贷款和一些村组将信用户的贷款证集中起来搞“捆绑式”贷款问题。要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户明白贷款证是一个信用资信的证明,是信用户及时获得信用贷款的“通行证”,从而自觉杜绝外借现象。同时信用社在办理贷款时把好关,要做到信用证、身份证、股金证相对照,制止冒名贷款的行为,维护信用证的严肃性。

(三)要切实解决培植农村信用户活动中的“独角戏”问题。农村信用环境的创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协作,而决非是一个部门之力所能奏效。村级组织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信用工程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组织作用发挥的如何。因此,在创建工作中要强化村级组织的责任,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作用。

(四)要杜绝培植农村信用户中出现“拔苗助长”问题。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要有考核标准、逐步培育、动态管理等特性,不能降低评定标准和准入条件,不能省略或简化调查摸底等基础工作,不能层层下达硬性指标,不能为图速度、进度而使一些不具备条件的户、村“滥竽充数”。否则,不仅达不到提升社会信用的目的,还会影响信用村、镇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会对按信用标准发放的信用贷款形成较大风险。

(五)要防止培植农村信用户中出现“一刀切”的问题。信用社要依据统一的评定标准,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农户实行不同的信用限额、不同的利率档次和不同的服务内容,这是将银行信用与社会信用有机结合,逐步培育、建立信用村镇的有效方式。如果采取“一刀切”式的平均管理模式,不实行等级制,那么不同信用度的农户便享受不到差别化服务,公众信用意识就难以提高,达不到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的目的。

邮政储蓄服务“三农”初探

李冬梅

1009—2234(2006)05—0162—01

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此次邮政储蓄改革内容之一是:改变目前邮储资金全额转存中央银行模式,分五年逐步转出,逐步推动邮储资金自主运用,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下,加大为“三农”服务的力度,用一定比例的资金以适当形式投向“三农”。通过调查,笔者认为邮政储蓄服务“三农”目前时机已经成熟。

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邮政储蓄服务“三农”创造了平台

1.“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重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问题。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现阶段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凸显了中央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是一项现实和迫切的重点改革项目之一。

2、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农村资金匮乏,农民贷款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另一方面缺乏能够给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据调查,至2005年8月,齐齐哈尔地区,有农民户805961户,能够通过农村信社等金融机构拿到贷款的达40%,而绝大部分为农户备耕贷款,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导致目前民间融资活跃,据调查,2004年齐齐哈尔民间融资达29亿元左右。因此,迫切需要一个面向“三农”服务的金融体系,专项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二、外部金融环境为邮政储蓄服务“三农’’经济创造了

1、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欠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信用社组成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主要是国家政策贷款,业务范围较窄,在基层一般只设一个营业网点;中国农业银行随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商业化管理,其基层网点正在逐步收缩,对广大农村的业务量也在减少,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和有关农业基础设施的大型项目上。其他原来在县一级设机构网点的商业银行也正在纷纷撤点,齐齐哈尔地区仅工商银行2005年已撤网点30余个,县级行政区只有极少的几个网点,乡以下基本不设网点,而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都集中在城市。

2、现有服务网点存在不足。目前,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就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据调查,至2005年6月末,齐齐哈尔地区有农村信用社305个,存款余额497,824万元,贷款余额462,453万元。一是贷款用途单一。农村信用社贷款主要解决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种养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它涉农企业扩大再生产贷款难。二是包袱重。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后,齐市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不良率仍为21%。三是信用社的经营方式不适应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比如说必须要有抵押、担保才能贷款,可是农民去找什么人担保,又拿什么来抵押。土地的所有权不是农民的,大部分房子又没有房产证;还有就是只能短期贷款,而农业生产的周期往往是比较长的,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同样面临改革。因此,农村目前的金融环境,同样迫切需要一个符合“三农”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自身优势为邮政储蓄服务“三农”经济奠定了基础

1、资金优势。近年来我国邮政储蓄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12,285亿元,储蓄市场占有率达9.25%,储蓄规模仅次于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就齐齐哈尔市邮政储蓄机构,至2005年6月,储蓄存款余额为455961万元,占齐齐哈尔市场份额的14·43%。其中84.29%存放中央银行,13.25%存放上级,无资产损失,如果返还农村使用,对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将起到积极作用。

2、网点优势。一方面是网点分布广。据统计,齐齐哈尔市辖内邮政储蓄机构184个,其中分布于县及以下的农村网点118个,占64.13%,覆盖于城乡各地。二是网点设施基础好。2001年开始,邮政储蓄建成了一个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邮政电子汇兑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实现了在全国联网的通存通兑(齐齐哈尔辖内网点已全部成为联网网点),能快速将资金结算到各地,大幅缩短汇款时限。过去需要一周多时间的邮政汇兑服务时限,现在缩短到24小时。同时还开办了2小时和即时到达的汇款服务。邮政电子汇兑系统的开通,进一步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便利。

3、金融服务业务优势。邮政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点优势和资金优势,拓展业务领域,开展包括贷款业务在内的各项支农金融服务,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据调查,齐齐哈尔市甘南邮政局顺应电力系统收费方式改革的需要,率先推出了以“预存代扣”方式替农民交纳电费的业务。同时,各地邮政部门开发了代发工资、代发奶资、代理保险、代收学费、代理发行和兑付凭证式国债、代发直补农民种粮款等多种多样符合农民要求的中间业务,形成邮政储蓄服务“三农”的特色品牌,使农村用户得到了更多的方便和认可。

4、潜在优势明显。2005年“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显然,即将实施的邮政储蓄改革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要发挥关键作用。邮政储蓄不仅可以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层人民银行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长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基层人民银行档案计算机管理已势在必行。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是档案由实体化管理演进到信息化管理的一种历史性飞跃,是档案工作与信息化时代同步发展的标志,它必将极大地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在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计算机管理把人们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为人们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了档案的检索速度和开发力度。但运用计算机管理文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随着档案管理软件的不断升级、改进,计算机的内存和配置要相应提高。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会使电子档案的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二)档案计算机管理虽然有利于文件的及时增漏和补缺,避免拆卷、重排、编号、装订等一系列重复工作,插入文件也十分方便。但它的人为因素很多,随意修改或删除文件不会留下任何人工痕迹,在键盘上轻松敲打便可完成,很难辨别电子档案与原始档案的异同,使得电子档案的原始性、

真实性、凭证权威性及法律效力受到质疑a

(三)档案计算机检索给人们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文件保存期限方面却存在先天不足。电子档案的保存依赖于载体,载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文件的生命。由于磁性介质材料自身的局限性,致使电子档案的保存期限普遍较短: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四)开展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不适应快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人民银行“三定”方案实施后,基层行人员缺少,档案人员都为兼职人员,既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五)档案计算机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软件,各个档案部门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条件选择硬件设备和档案管理软件,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不少档案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低,数据不完善,共享性差,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基层人民银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带来隐患。

二、加强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好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宣传工作,积极向主管领导反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使其把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纳入本单位信息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预算之中,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必要的硬件设施,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纸质档案管理,在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同时,决不能放松对纸质档案的管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归档依据来源于纸质档案,它是珍贵的原始材料和电子文件的补充和备份。整理和归档应做到“四同步”,即同步整理、同步分类、同步鉴定,同步归档,从而达到双保险。

(三)档案计算机管理对载体的选择应慎重。档案载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子档案的寿命,应定期检查及备份,备份不能只保留1份,至少保存3份,以增加电子档案的安全系数。

(四)培养信息化人才。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既懂高新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人才。为此,要加强对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使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更好地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五)加强档案计算机管理标准化建设。各有关部门应研究制订档案计算机管理的业务制度、技术方法以及设备方面的统一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各项技术标准,包括数据库标准、计算机硬件标准、软件标准、机读格式、著录标准.传输标准、文献标引等标准,为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标准化创造条件。

(六)深化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上级部门可编发电子档案利用常识及实例,整理编印手册,下发基层和领导,对他们进行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利用者了解电子档案,熟悉电子档案,利用电子档案,使电子档案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几点思考

李秀芝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记,图书馆业已经成为文化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图书馆业无论是从自身的改革需要,还是从国家的发展形势、所处的外部环境、承担的崭新任务来看,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发挥图书馆本身独有资源优势,完善资源共享的机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发展新路。

一、强化服务功能是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

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发展时期,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和功能也有不同的变化。树立和明确什么样的服务思想,是由图书馆的性质决定的。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知识和公益性。因而,也就决定了图书馆是知识文化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就我国图书馆历史发展来看,虽然度过了漫长岁月,但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的形成也只有近百年的历史,还走过了不少曲折坎坷之路。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光电通迅技术的出现,不但是催生了大量电子出版物,也催生了数字图书馆这一新的虚拟图书馆形式。就全球化来说,图书馆也是从传统意义的图书整理、经营管理,进入了信息技术的新的发展时期。也使我国图书馆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兴起,图书馆业的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形成。而我国的图书馆不论从数量、规模、布局、设施完备程度都还有许多差距。就我国图书馆在通过馆藏资源,运用传统和现代化的手段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相距甚远。新世纪是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关系、外交往来、科学研究、金融投资、企业发展,及至个人的生活、学习无一不需要信息资源。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图书馆储存有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在信息时代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中心作用,因为及时、有用的信息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确立为“所有读者”和用户服务的指导思想,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当前,我国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行为更多地从计划控制转向宏观指导。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决策的自主权进一步加大,其决策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而,社会各界需要掌握更多的、高质量的、权威性的信息。由于一般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和咨询力量还难以胜任这一使命,这就必然引发原有社会信息咨询机构的改造和更新。图书馆开发馆藏资源可以说是优势独有,因而,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自然成为这样咨询机构的信息来源。我们只要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生产出自己的数据库特色产品,培养出自己的高素质信息咨询人员,就一定能在新形势下获得发展。

二、强化服务功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由于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人们对信息需求数量也不断扩大。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使信息服务咨询业逐渐成为知识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产业。信息服务是一种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分析、总结的智力性服务。其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占有完全、丰富、有效的信息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经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有一批专业的参考咨询人员,具有在信息组织、加工、分类、检索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经济服务中去,在服务中吸引用户和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

新兴的电子信息服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其与图书馆服务性质相似的信息服务咨询而言,目前,以建立起初具规模的

综合咨询、工程咨询、经济咨询、法律咨询等多种专业咨询体系。粗略分析,从业人员也有百万人。但总体来说,在投入、规模、规划、服务方式内容、咨询人才及信息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并没有完全占据我国信息服务咨询业的市场,以传统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图书馆仍有很大的市场。

网络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在经济和社会的地位,图书馆已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场所。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员可以在办公室甚至家中随时享用网络信息,但是服务咨询业作为一个服务对象十分广泛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互联网充斥大量“信息垃圾”,还难以有效遏制的情况下,图书馆只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服务领域优势及读者或用户需求,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占领市场上可观的份额。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情来看,虚似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普及,还将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并不会消失。信息服务业是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图书馆业要紧紧抓住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根据具体条件和社会经济信息需求,调整自身定位,以传统的工作方式为基础,以现代化、网络化技术为主体,强化服务功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就一定能在信息服务上开拓广阔的新天地。

三、强化服务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突出我们民族的特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整合和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因此,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把教育寓于服务之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根据我国图书馆业的发展现状,要发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调动社会上各类图书馆的积极性,统筹整合,资源共享,就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宏大的系统工程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首先,图书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全社会正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等,给以热情支持,加强引导。要开展以读者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读者服务日”、专题讲座、举办骨干培训班、阅读欣赏等活动。其次,图书馆要拓宽自己服务对象,要面向所有读者和用户。服务的领域要向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延伸,要向社会上弱势群体延伸,特别要关照以城市离退休人员为主的城市老龄人口、城乡中的残疾人、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广大农村的普通劳动者。根据这些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阅读需求有着较大差异的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三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对社会上出现的社区、乡镇、民办图书馆(室),在文献资源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服务咨询。四是,图书馆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特色的服务。图书馆可以依靠丰富的管藏资源和科研成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城市史溯源、地方文史等方面发挥优势,贡献力量。同时,还可以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在开发旅游、收藏等方面,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才智。

浅谈图书馆的网络化

宋迎春

随着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在加上文献量爆炸性的增长,任何一个图书馆均不可能收藏齐全,只有形成网络化,才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因此网络化是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馆网络化问题,是当今国内外图书馆界和情报界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特别是那些经济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都高度重视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例如在八十年代,前苏联共有36万所图书馆,被区分为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科学和技术图书馆系统。这些图书馆系统构成了各种形式的网络,开展图书采访、加工、馆际互借和参考咨询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美国图书馆的合作和图书馆网起步较早,大多数图书馆合作组织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建立的。美国图书馆的合作组织可分为地区性图书馆合作组织、专业性合作组织、书目中心联机网络、全国性合作组织、国际性合作组织五种形式。除前苏联和美国外,还有加拿大、日本、瑞典、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图书馆网络也很活跃。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合作也开展得较好,他们每三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图书馆合作与网络建设问题,国际性的联机网络也有部分已建成。从我们国家来看,建立图书馆网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必要性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基本属于纵向结构,这种结构表现为国家各级行政机构与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国家通过方针政策、规划计划和必要的监督手段来实现对图书馆事业的领导。但是,只有这种纵向联系,而无横向联系,是不利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所谓横向联系,是指各系统、各地区的图书馆打破条条的分割和块块的封锁,按照业务活动的客观规律与需要互相结合起来,建立业务上与组织上的联系。建立统一的图书馆网,就能够加强这种联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图书馆的作用,也有利于加快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逐步把图书馆办成社会事业。

2.建立图书馆网,馆与馆之间在藏书建设方面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合作,各馆藏书,都是图书馆网统一藏书的组成部分,作为广大读者共同享用的财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合理使用经费,而且有利于书刊资料的合理分配与共同利用,逐步地形成各地区、各系统以至全国的藏书体系。

3.建立图书馆网,还有助于实现图书馆工作现代化。图书馆工作现代化与图书馆事业网络化是密切相关的。网络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与基础,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搞现代化:现代化促进网络化向纵深发展,图书馆要在技术上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有组织上的网络化与之相适应。

在我国,到底应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网?这个问题争论很多,看法各异。有的主张建立两个网:一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网,另一是为大众服务的图书馆网。前者侧重提高,后者侧重普及,两者的性质和任务各不相同。这种看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从图书馆网的含义出发,它不是图书馆的混合体,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图书馆网是把各种类型图书馆统一组织起来,按各馆的性质、特点,有计划的在服务对象、入藏范围等方面明确分工,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紧密配合。建立统一的图书馆网,应采取有计划的集中管理方式,应实行地区和系统相结合的原则,应贯彻图书馆事业组织网络化与图书馆技术装备现代化并举的方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参照国外图书馆网络的实践,我们认为建设我国图书馆网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网络标准。标准化是以较小的投

资,较少的人力取得较大效益的有力措施。我国图书馆长期以来以手工业为主要工作方式,标准化的基础比较薄弱。而要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必须重视标准化的建设,没有标准化的准绳,就不可能形成和完善图书馆网。网络的标准化主要有:代码标准化、格式标准化、设备的标准化、数据库的标准化、通讯技术标准化等其它一些需要建立的网络标准。

2.大力发展图书馆协作。如果说制定网络标准是建网的业务准备的话,那么,发展协作可以说是建网的组织准备。我国高校图书馆协作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善和扩大协作项目,充分发挥各单位的协作潜力,组织起来共享资源,是可以做到的。如广东省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龙头,成立了广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协作组,下设“奥深文献处理中心”,为网络成员馆进行采编图书、建立数据库、培训人员、发展系统等服务。

3.抓紧人才培养。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没有形成一支训练有素、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层次结构的网络队伍,且不说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能否搞好,即使有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完成了自动化网络的组建,同样也是无法正常运转的。因此,人才培养不能不说是我们建设图书馆网首先必须做的工作,它关系到整个网络规划和设计的关键。

虽然目前在国内图书馆界亦存在着馆际互借,但这仅仅是一种相互弥补馆藏空缺的权宜之计。形成网络,必须对组成网络的各成员馆的馆藏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各馆均有明确的、具体的分工,并体现各自的馆藏特色。这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高密度存贮技术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今天,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国外图书情报界的许多网络系统得到开发与应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图书馆网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条件,有的已经使图书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将使图书馆承担新的职能。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与电信技术的日益改善,图书馆网将为文献情报的传递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

论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王艳萍 滕希华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将向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发展,高校图书馆员面对的是一个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时代,要适应图书馆的这一变化,必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图书馆队伍。因此图书馆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信息素质教育。

一、信息素质与图书馆员

信息素质,美国图书馆协会作出的定义是: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信息素质作为信息社会人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所必需的。它是一种能力素质,也是一种基础素质,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三部分。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培训中心,而图书馆员又是高校图书馆的主体,直接从事读者服务工作,因此,要求馆员本身是复合型人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知识素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适应时代的信息技术和可贵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信息服务工作。

二、图书馆员必备的信息素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现在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将实现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数字图书馆是一系列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信息时代更应该建设一支学有专长的人才队伍。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当成为数字图书馆的导航员,为此,应具备以下信息素质。

1.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一定的外语水平

高校图书馆员首先必须具有系统图书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图书馆的管理技能,掌握采购、分类、编目、典藏、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基础知识,精通印刷型文献资料、数字化信息资料的管理、综合加工、主题检索等。其次还要掌握分类学、目录学、信息学、文献、信息检索手段等,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新动向。有超前的服务意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有计划、有目地的准确、全面的筛选出读者所需求的文献资料和科技信息,引导读者方便、快捷、有效地利用图书馆。

外语是网络交流与沟通的必备工具,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国际之间交流的通道。外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外交文献资源的利用,而且也反映了图书馆网络资源开发利用层次的高低。信息时代图书馆情报检索,西文分类、编目等业务都对外语提出了较高要求。利用网上资源,准确地处理信息检索,为读者服务。

2.具备超前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及计算机应用技能

信息网络时代,信息通过网络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必须具备创新的思维模式,对信息应该有敏捷的反应力,能迅速抓住各种信息,并通过大脑对复杂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从而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在复杂的信息面前图书馆员还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把信息在最短的时间传给最需要的人,创造出信息的最大价值。否则,图书馆员信息意识不强,就不能对信息做出快速反应,从而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使用时效,使文献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图书馆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善于用创造性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以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现代的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员只有掌握计算机日常操作、系统开发与维护、信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才能利用网络设计编制书目、数据库,指导读者使用计算机终端进行文献信息检索,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及时通过网络系统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并把分散的信息组合整理、编制出高质量的专题索引、文献汇编等。此外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情报学中的具体运用。所以,高校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自我学习,更新知识结构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由过去的五十年一个周期缩短到十年,甚至更短,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图书馆的借借还还,他们在自身更新知识的同时要求图书馆员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员应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不断进行业务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来提高自己。

2.岗位短期培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领

域不断得到拓展,这就要求对馆员进行短期业务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专题研讨班。例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培训班、计算机知识技能培训班、网络技能培训班等。短期培训是图书馆员提高科技水平见效快、时间短的有效途径。图书馆还可以根据本馆实际,定期抽调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馆员轮流参加培训。逐步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结合在职人员的工作特点,有区别、有层次的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信息素质和能力。

3.在职学习

鼓励年青的图书馆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或研究生考试,接受正规的在职学习。让图书馆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充分利用馆藏资料和网络信息、研究业务、提高技能,有针对性的提高综合信息素质。

4.举办讲座,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高校图书馆员了解馆内外学术动态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术交流活动的方式很多,可以是馆内交流、馆际交流、学术讨论等,每个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期举办学术研讨、工作研究等活动,还可以聘请馆外专家学者讲学,组织进行学术讲座,互相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总之,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教育和情报两大职能,是教学和科研的服务机构。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高校图书馆员必须树立强烈的信息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范围,博览群书,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信息时代为高校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怎样做好新时期档案宣传工作

李 军

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工作做得好坏,宣传质量的高低则是关键。宣传质量高,可以更好地扩大档案事业的知名度,改善档案工作的外部条件,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宣传质量低,宣传工作就会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成为表面文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无益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档案宣传工作质量,是实现宣传工作为档案事业发展服务的关键所在。

一、提高档案宣传工作质量,必须立足档案工作实际

档案工作是一项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专门性工作。档案的本质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文化资源,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创造效益,它的价值的实现是沿着档案形成——档案管理——档案资源的开发和价值的再现轨迹运行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档案工作就是把档案这种文化资源提供给社会,满足需求者的需要。从这一角度上看,档案部门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只是它提供的服务对象不是商品,而是档案工作者依据法律、法规接收和征集来的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档案。档案工作的这种特殊性决定档案工作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不同:档案工作者不能象生产商品那样,了解市场需求,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因此作为推销档案工作的档案宣传工作,也不能等同于其他生产商品、提供商品的宣传工作。必须立足于档案工作实际开展宣传,不能只是短期行为,更不能应景,而应统筹规划,长远计划;不能只追逐形式,而应注重实效;不能全面铺开,而应有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工作。

认清档案工作的性质,才能正确制定档案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宣传政策,有针对性的对档案宣传工作艺术与技巧等理论进行研究,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目的。

二、提高档案宣传工作质量,增强档案系统工作人员的宣传意识

社会各部门,各个单位专职、兼职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档案系统,这个系统是做好档案工作基础建设,是增强档案工作影响力,产生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增强这个系统中每个人的档案宣传意识,融档案宣传于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点滴渗透,逐步培养、增强身边每个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在每个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身边形成一个以他们为中心的子系统,最终使他们所在的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完全融入档案工作这个大系统中,不仅能为档案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条件,也能为这项工作得到广泛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推动这项工作得到良好发展。

三、提高档案宣传工作质量,面向社会加强宣传工作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社会档案意识十分薄弱。这些年来,虽然档案宣传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但现状依然很严峻,不容乐观,做好面向社会的档案宣传工作,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任重而道远,时刻不能放松。加强社会的档案意识,重点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的宣传,使他们了解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认识到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争取他们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以便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保证各地方、各部门档案工作发展的关键。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要选取那些与社会联系密切的档案开展宣传,不能不分地点,不看对象,一味宣传档案业务理论知识,而应选取那些同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档案,这样才能引起普通群众的关注和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在收集档案时,广开门路,扩展领域,力争把那些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能反映社会发展历史的档案接收进馆室。这是做好面向社会宣传,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有力保证和有效措施。

四、提高档案宣传工作质量,应创新形式,突出重点

档案宣传工作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宣传人员已经总结出包括工作简报、史料展览、专题讲座、编发材料、集中活动、寓教于乐、评比表彰、媒体报道、名人效应、领导讲话、竞赛激励、赠送报刊十二种宣传方法。这些方法极大的推动了档案宣传工作的开展,但由于档案工作的现状及档案部门本身资金紧张,要使这些档案方法真正发挥其效用,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开展宣传工作时,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注重实效,实现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目的。

五、提高档案宣传工作质量,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人们实践。深入研究档案宣传理论,讨论如何确立正确的宣传方针和指导思想,建设牢固的档案宣传工作队伍和阵地,扩大栏案宣传工作的内容和对象,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探讨。加强理论研究,是完善档案宣传工作,丰富宣传内容,改进宣传形式,提高宣传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档案宣传工作已有50年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档案宣传工作受到重视,得到加强,其所以能够这样有规模、有气势的持续发展,同宣传理论的发展和指导是分不开的。两次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的召开,全国档案宣传工作指导思想的确立,特别是第二次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提出的“立足档案工作实际,面向社会,采取多种形

式,扩大和加强档案宣传,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全国档案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档案宣传工作的思想和理论不断创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为档案宣传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创新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学校制度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李一文

现代学校制度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微观的学校制度是指一所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结构的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可见,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必须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出发,才能建立完整、系统、和谐的现代学校制度。在这个系统中,应包括公办学校和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民办学校。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首倡者是民办学校

现代学校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的,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学校制度而言的,传统学校制度是国家“统包”“统管”的公立学校制度。国家是学校的投资者、举办者和管理者,政校一体,学校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实体,没有取得完整的法人财产权,也不承担独立的责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决定》中明确提出“简政放权”;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公办学校的改革步伐仍然不大。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一个有趣的事实:“在同类型、同级别的产业竞争中,民营经济以其独有的发展势头在竞争中胜出。”民办学校作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育股份制”、“教育集团化”、“现代学校制度”等教育制度创新方面遥遥领先,愈发显示其生机与活力。在这方面,椒江教育改革实验区的“现代学校制度”实践和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代学校制度创新是两个典型案例。这两个案例中的学校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学校,但它们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有益探索。椒江的“现代学校制度”以“学校法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学校依法自主经营为核心,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政府专注于制度建设和公平保障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通过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初步建立了“产权明晰、法人治理、政校分离、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学校制度。更为难得的是,在《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产权制度设置制度壁垒的前提下,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通过7年不懈努力,在黑龙江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第一个明晰了民办学校的事实产权。为全国滚动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如何在事实产权的基础上获得法理产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学校制度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不是人的能力差异,而是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办学校的人才水平和储备远远高于民办学校,为什么人、财、物三方面优于民办学校的公办学校的制度创新能力反而处于劣势呢?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制度创新是制度主体通过建立新的制度获得追加利润的活动。制度创新的主体有三种:个人、组织和政府。政府制度创新的权威性最高。制度创新首先需要“制度环境”,即“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制度与法律规则”,一般是稳定不变的;其次需要“制度安排”,即“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一般是具体可变的,是可以被创新的。制度创新的动力在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一项制度安排是在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就会被创新。

从制度创新主体来说,公办学校制度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民办学校制度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个人和组织。政府制度创新要考虑全局利益,渐进式推动,过程平稳而缓慢;个人和组织的制度创新只考虑个体和局部利益,激进式推动,过程激烈而善变。

从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方面讲,公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环境比较优越,制度安排上合作高于竞争,缺乏制度创新的动机;而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环境相对较差,竞争性高于合作性,有强烈的制度创新的冲动。

从制度创新的动力角度看,政府制度创新的预期净收益能否高于预期成本,决定着政府制度创新的力度和速度。从教育史上看,几千年来历经朝代更迭,中国的教育制度呈现出比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超稳定的同一性。既使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两次教育制度的结构性变迁,其稳定性还是主流。因此,政府主导的教育制度创新预期成本,除要考虑与现有政治、经济制度相配套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费用,更要考虑消除几千年旧教育制度的费用。所以,政府主导的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创新由于上述原因,预期效益低于预期成本,制度创新的动力不足。而民办学校善于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加上天生的冒险精神,只要预期净收益有可能超过预期成本,就义无反顾前行。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

虽然公办学校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政府制度创新的过程也是缓慢而渐进的,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一样,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也在尝试着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

无须讳言,“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的改革,用企业精神改造公办学校管理体制,既是提出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背景,也是现代学校制度理性设计的一个重要起点”。尽管许多学者反对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样板进行现代学校制度探索,但对于效率的共同追求目标使这种借鉴仍具有普适性,尽管二者之间还是有目的和手段的差别。借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我们认为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法人治理、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产权明晰:产权明晰是产权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明确国有、共有和私有资产归属,理顺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法人治理:指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和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

权责明确:就是明确投资者、办学者、监管者、教职工、学生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出现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管理科学:就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办学机制。

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现代学校制度中的现代学校产权制度、现代学校组织制度、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制度创新也是由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组成,如何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两

个系统进行制度创新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研究的课题。

信息时代与高等美术教育的碰撞

刘显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信息化浪潮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程,从自然观、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审美观到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素质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一时间“超时空的技术平台、助手化的教育目的、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开放化的教育时空”成了我国教育生态的总概括。高等美术教育虽然具有普通教育的一切特征,但是由于美术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在教育价值观、基本美术理论、基本创作技术、知识经济中人的定位等方面和信息社会激烈碰撞,呈现出独有的新现象、新内容和新问题。

一、美术理论层面的碰撞——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消涨。

美国著名社会和政治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信息社会“动荡”(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和文化。科技具有革命和创新取代性,完全不同于文化的积淀和扬弃性。“科技以不断推翻陈说、标新立异而高歌猛进;而文化却不能完全丢掉自己立足期间的历史和传统,相反,它步步退却(寻根),不断返回存在的本源去发现生活的意义。”西方艺术界正是没处理好科技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导致人文科学处于自然科学全面侵占的处境,进而导致了现代主义的精神裂变、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

而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也经历了这种“动荡”。一方面由于物质文化的暂时落后导致五千年文化传统在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中处处自丧,被冠以落后、保守、陈腐的帽子。另一方面,西方现代后现代美术教育生态成了我国美术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对西方美术采取生硬的嫁接与照搬。倘若用这种思想与方法来指导我们,会使现代美术索质教育偏离方向而失去民族艺术的品质、历史地位以及艺术精神。因此,在经济主宰社会生活、文化商品化的背景下,高等美术教育在理论层面要以人本主义为原则,张扬人文科学精神:

(一)对抗知识商品化,强调对心灵和智慧的训练。打破“知识者以一种彻底‘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淡漠道德灵魂之维的修养而奉行商品世界那冷冰冰的操作伦理。”

(二)加强知识研究功能和知识传递功能。既加大把知识转化成数字信码的力度,从而加速知识信息共享的广度和速度。同时对于不易精密化、数字化的民族文化传统,通过高等学府的研究记录,建立非物质生态模型。

(三)开放学术的空间,对科技生产的知识予以消化、吸收、内化,打破知识的疆界,用心理学、量子理论等新科研领域的成果指导美术理论和创作,调和科技和人文科学的矛盾。

二、美术技术层面的碰撞——创作(设计)、展示手段的多元化与美术疆域的扩大化。

伴随着电脑、网络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的信息时代,美术技术的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一)美术的疆域不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形态(如中国画、油画),延伸至信息美术领域一一电脑艺术。艺术家借助高科技表现手段,以屏幕和鼠标进行创作,使许多难以表达的视觉效果变得轻而易举。另外,物理、化学的发展,导致了材料媒介的拓展,力、声、热、电、光都纳入创作(设计)的范畴。同时,纳米级世界的探索,也使美术操控元素在量极上进入原子级。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氙原子,用35个原子排出了”IBM”字样,就是这种艺术的开端。

(二)对于美术创作(设计)基本技能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黑箱”式知识模式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成主导模式。由于大量造型软件的开发使用,设计者把造型所需的科技知识和辅助要素集成到某种框架之内,学生只是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软件,对其如何制造出来不求甚解,如同面对黑箱。“黑箱”利用科技捆绑了生产方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使消费者在接受和消化设计制造者意志的过程的同时也能共享知识,创造作品。学生只需按菜单操作,便可得到合目地的结果,无需从头学习复杂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知识,从而大大缩短了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使每个人都有可能直接跃上高级别的人工技术平台。而且这种“黑箱”重新界定了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在简易设计平台上,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其反作用于生产过程,贯彻自己的意图,与设计者形成一种“互设计”的关系,为设计的人性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信息时代人本层面的碰撞。

信息时代催生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竞争。知识经济对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一是信息意识,即人们对信息重要性认识的自觉程度,捕捉信息的敏感程度,能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来感受、理解和评论自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二是信息能力,即人们获取、处理、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三是信息道德能力,是在信息社会分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并自觉达到内在的反思和体验的能力。

作为高等美术教育,对信息素质有其独特的理解和倚重。首先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当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乃至人力要素在市场法则的驱动下出现流动和组合”现状的重点。美术教育除了教会学生创作美术作品之外,还应该具备把理念“文本化”的工夫。让学生变成信息终端,既接受外界的经验、也能及时传达自己的“时尚”观念,宣扬和发挥自己的专长。其次,信息时代的高等美术教育不应再把培养创作(设计)美术作品的人才当成首要目标。因为美术信息的链接不仅需要画家、设计家、批评家这样的一级人才产生信息,还需要大量的鉴赏家(评估系统)、艺术品经营者、代理人以及其他相关的二级人才辅助传递信息才能完成。第三,也是重点,以人本主义的观念驱动人的内在学习机制的养成,是高等美术教育面临的艰巨而必要的任务。信息时代学习已经内化到人的一生之中,人的自主选择只有通过内在反思和体验才能重新建构起自我的空间世界模式。后现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矛盾,拷问人的道德良心。信息是自由无疆界的,信息的选择需要主观能动性,道德建设更需要主观能动性,可是在“物质至上”的今天,越是主观能动性大,越容易陷入一种无助的人性空白状态和自我释放的痴狂状态——这正是哲学家、美学家在脑袋里面预演的后工业社会的宿命。当然,解决的办法是信仰的重建,一种“克己复礼”的自我牺牲的召回。

总之,信息时代的高等美术教育,必须研究自身的特点而“与时俱进”。教育的旨归终究是培养能把“现在”美好传递到未来的人。只有我们从“物质至上”的泥沼中爬出来,重拾诸如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爱等理念,进行灵魂的清洗,发挥美术教育对美、善、真的一贯的推动作用,后现代科技与文化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

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杨 扬

1009—2234(2006)05—0171-0l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作为高等院校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997年’,高教司颁布了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155号文件(即高教司~19973155号文件),到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直在不断的完善。进入21世纪,计算机科学更是迅猛发展,摆在我们面前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好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一、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各高校来说,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及城市,这些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相差很大,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问题。高校第一学期大多都要开设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它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Microsoft Office应用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使用、Internet网络的基本知识等。一部分新生从小学或中学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甚至每天都能接触到,他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非常熟练,对Word、Excel等应用软件掌握得也很好,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学习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的必要;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开关机、打开删除文件等;而另外一些新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他们必须从零开始,从认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开始学起,但是这些知识对前面的学生来说是在基础不过的了。这样的一些学生,在一起上课,真的是很难平衡,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发掘出更好的教学模式。

所谓计算机分层教学,就是按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类教学。那么在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们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最后分出两个层次。对于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熟练的同学,提供两门课程让他们任选一门(这两门课当中,可以一门偏向硬件方面,一门偏向软件方面,根据各自的爱好进行选择);对于计算机基础不好学生,就学习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这样,学生们才能学到更多更新的文化知识。

二、计算机课应该是一门重在实践的课程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其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应该是以实践为主教学为辅的课程。想学习并提高计算机知识,我们必须多练习、多实践,这样才能发现问题,也就能贴近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提高自己。虽然说现在我们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见每个操作的步骤,但他们不能直接去操作,听了之后不能及时地练习,一样不能更好的掌握,所以,计算机课应该安排大比重的上机实践课,或者说我们就应该在机房上课,老师在机上操作演示,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练习,这样不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面对问题,而且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大量的计算机操作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避免存在像现在有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理论过硬操作实践不过硬的问题。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合理布置好上机任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大量的问题,老师应该耐心及时的辅导。为防止一些有惰性的学生不去练习,我们可以在下课前进行测试,通过机考(通过计算机进行答题)的方式,比如可以做一些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因为等级考试中包含了大量的计算机基础试题,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在国外计算机课程的分配大都是理论与实践的比值为l:2,在国内最好的也就是1:1,可见我们的实践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去改革,加强实践操作。

三、教材的选择要与时俱进

在高校,我们必须保证传授给学生最先进,最准确的知识。但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那么就要求我们所选用的教材包含最新的知识,必须与时俱进。

对于教学来说教材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教材的编写必须规范、科学、实用,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现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在介绍windows XP操作系统以及Microsoft Office 2003,但有的教材还在介绍Windows98、windows2000操作系统,以及Microsoft Office 97或Microsoft Office 2000版的文字处理软件,这些教材内容落后,早已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地更改教材,根据现在计算机发展的速度,我们应该两到三年就更改一次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应该慎重的选择。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

韩愈在《师论》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一名教师,应该必须兼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但是,我认为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去“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

由于计算机课的特殊性,计算机教师除了要有更强的责任心外,最重要的是加快自己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为适应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学校应积极的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进修等,给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总之,应该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保证计算机教学跟上时代步伐”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计算机时代,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必须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师的知识结构等方面不断地改革。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吴 壮 敖 红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当今青少年中心理健康问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情绪困扰和适应能力差。有的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已成为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甚至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

学生心理健康是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交互作用的产物,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社会生活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际交往日益复杂,加上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治安、就业现状、社会保障等问题经常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诸多的麻烦,已经对社会生活的稳定构成了威胁。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可避免地对小学生造

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将书本上对美好人生的描述和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经历的不如意进行对照和比较,因而充满迷惘。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己经对自己未来的升学、就业、择业前途感到了悲观无望。

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反差

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期望值过高。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切实际地要求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皆通。超负荷的课外学习剥夺了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儿童自由遐想、自由创造的天性,从而变得厌烦、急躁,最终一事无成;二是在物质上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很多家长,特别是那些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在物质生活方面对孩子有求必应,吃、穿、用讲究上档次,互相攀比;而在劳动方面则贪图安逸,怕苦怕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在潜意识中就形成“天下唯我独尊”的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三是放任自流或简单粗暴。日前社会上离婚率较高,有的孩子由于父母感情上的纠葛,亲情冷漠,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缺少父母的关爱。有的家庭由于父母本身素质就不高,整天沉迷于吃喝玩乐,或由于下岗整天需要为生计而奔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对孩子放任自流,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甚至把一些坏习惯、坏风气传染给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可能使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甚至由此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仇视。

3.来自小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形成了独生子女的群体,他们具有自私任性,娇惯孤辟、争强好胜,随心所欲等特点。幼儿时期较长时间的独处,难免使孩子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入学后不少孩子自我封闭、孤辟、不合群,缺乏自信心等渐渐显露并愈发明显。还有一些学生过分争强好胜,虚荣心、妒忌心较强,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由于生理发育的前倾性和心理发育的水平相对滞后形成的矛盾,使孩子难以自己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因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本人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应的结果,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十分强,作为对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教师的有利条件和在学生心中所处的地位,尽量削弱社会和家庭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的不良影响,促成小学生乐观向上、认真严谨、情绪稳定、思维活跃、团结互助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并有所作为,是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确立明确的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不断提高教师个人心理素质教育的知识学识水平

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这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这是心理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要实现以上两个目标无疑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在师范院校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等知识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还有待于教师在工作中去进一步学习、探索、归纳、总结出一套对现实工作行之有效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知识、方法和技巧。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补充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项工作。

2.以爱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首先教师应以宽容豁达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师生在人格上的绝对平等。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地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如家庭破裂(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数都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像正常家庭的孩子那样,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健康快乐的精神生活。对这部分孩子就应该利用他们对教师道德的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感情的依恋,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对他们更多一些关注,在学校的生活中对他们更多一些关爱和帮助。容纳他们,温暖他们正在逐渐干枯的心灵,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其他的孩子,不冷落、不歧视他们,使他(她)们融入整个班集体中,并享受到应有的欢乐。使他们逐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处处都是冷酷,也有爱、有温暖,从而不再以冷漠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

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向社会和他人献爱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组织他们以实际行动去关心老弱病残、失学儿童、灾区灾民以及本班本校有严重困难的同学。在活动的组织中不要过分的注重每个学生捐款的多少和出力的大小,应重在帮助他们在行善的实践中培养和升华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建立爱心的支撑点,对帮助学生克服孤傲乖僻的心理和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毛病十分有益处。

3.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鼓励和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维和独立操作过程中对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自信,逐步消除自卑感,从而对自己完成任务,取得更好的成绩有足够的信心,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和处理问题潜力的目的。有些孩子在家里面很活泼、能说会做的,很希望能在学校在同学面前也展示一下自己,但因为胆怯或自卑而缺乏勇气。对这些学生就应该有意识地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如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组织的活动也多鼓励他们去参加。另外,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如轮流值日、负责登记到校晨读的纪律情况、开关教室门、擦黑板、领操、检查卫生、收发作业或其他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对孩子们而言,能够通过以上工作培养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增强处理问题和管理事务的协调能力,并由于为他人服务带来高兴的心情,所以,这类看似小事的做法,所取得的效果却是不可低估的。“原来我也行”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孩子长大以后进入社会以稳定向上的心理状态投入竞争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必不可少的任务,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重视,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新人。

谈加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

孙 江

一、县区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乱收费现象严重。一是超标准收费。主要是在学杂费、实验费、电教费、资料费、班费和代办费等方面超标加码。二是巧立名目收费。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特殊的年级。三是重复收费。这主要表现在学期开始已收缴了的费用,在学期结束或中途时,又再次收取该项费用。四是搭车收费。主要表现在某些学校趁开学统一收费之机,将一些学生无需交纳的费用也“一视同仁”地收取。上述四种乱收费现象往往同时或多数存在于某些中小学。

——乱支现象严重。县区中小学的经费虽然紧张,但支出的无计划性和无预算性,使得支出过滥。一是吃喝招待费过多。二是乱送礼现象普遍存在。每年春节、中秋节、教师节等节日,许多学校都有给有关领导送礼的惯例。三是盲目购物。特别表现在各中小学普遍存在乱购乱订复习资料、参考资料和教具等,尤其是近年来有关中小学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名目繁多的“验收”,耗费大量资金,购买了大量的一时难以利用的幻灯机、录像机等。四是乱发现象。逢年过节,学校就想方设法给职工发些什么福利;工作上凡有延时,校长都要发些加班费。吃喝招待和乱送、乱发乱购,是目前县区中小学支出上的“黑洞”。

——票据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使用合规收据。许多中小学收费没有开具财务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而开具的收款收据手续不全。二是收费干脆不开票据。许多中小学除开学初的收费外,中途的其它收费,不管合理不合理,一概不开票。三是支出票据“白条多”。这种现象几乎各校都有,普遍存在。

——赤字现象严重。收支不平衡,财务赤字已成了县区各中小学的通病,尽管大家都不停地乱收,但远远不能满足支出的速度,因此赤字在不断加大。在制止乱收费的社会氛围中,在赤字的压力下,许多中小学又不得不靠拿贷款过日子。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个地区中小学财务管理客观上受这个地区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投入总数的不足,资金和专业人才缺乏是造成中小学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二)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不够。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的财务管理,往往是注重了投入和支出,疏忽了使用过程的管理及有效监督。

(三)教职员工的法纪观念淡薄和师德行风的滞后。应该说,这是造成中小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非常重要的内因。目前绝大多数县区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经费收支的政策与法规知晓很少,对会计制度更是缺乏了解,因此,往往是想收费就收费,想花钱就花钱。更有许多教职员工师德观念淡薄,目光总是盯住资金福利,不比贡献攀收入,逼着校长乱花钱。

(四)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学校目光只盯在教学上,全力以赴抓升学率、入学率,忽略了财务方面的管理。有的中小学校也不主动制订关于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预算制度、结算制度、会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规章制度或者是规章制度留于形式。

(五)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财会人员有的是学科教师兼职,本身缺乏财务知识,同时也没时间钻研会计业务,不仅不懂《会计法》、《审计法》等财会法规,而且对财务帐目业务知识也是糊里糊涂,至于编制预算、提出财务报告和作出财务分析,更是知之甚少。

(六)审计工作的不及时。及时审计和督查是预防和解决中小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县区教育局财会人手少,很难及时把握审计这一关。只有在小问题成了大问题才会处理,这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同时也害了同志。

三、对策与思考

从近年来教育系统内部的“人民来信”来看,绝大多数问题直接与学校的财务有关,还有相当一部分与财务管理间接相关。无可置疑,解决目前县区中小学一系列财务混乱的问题,应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解决县区中小学财务管理一系列混乱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领导重视

首先是要强化对县区中小学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强化财务管理是加强中小学管理的重要的中心工作,是政府行为的重要职责,是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保证地方教育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各级领导要既重视拨付教育经费更要重视监督经费使用过程,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建设和教育上。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广大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是强化县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基础。强化这一基础的重要和必要的手段是强化教育。一是要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二是要加强法纪教育,不断增强守法意识。尤其是要加强《会计法》、《审计法》、《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及预算内、外资金管理规定的教育。三是要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弘扬敬业精神和增强奉献意识。尤其是要通过教育,制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唯利是图”思想对广大教职员工的侵蚀。四是要强化县区中小学财会人员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业务素质。尤其是要加强预算、结算、票据管理、报表、审计、财务报告和建帐知识的培训,逐步使管理规范。同时实施财务透明,定期公布帐目,让群众监督。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从目前状况来看,必须建立和健全的制度与规定有:预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台帐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结算及转帐制度、专款专用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许可证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取消校级招待费制度。

(四)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

光有整套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一定就能解决目前县区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混乱问题,关键的关键是坚持监督,以防有关规章制度变成“空文”。一是要坚持领导监督,二是要坚持群众监督,三是要坚持社会监督,从而形成全方位监督网络。特别是要强化学校内部的民主理财,强化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监督和教职员工对财会人员的监督。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通报监督结果。

用新课程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陈 文 贲庆成 苑凤菊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力求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影响课堂效率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一、课堂教学要素对教学效率提高的影响及对策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宗旨之一,是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基本界定。它体现了教学的人本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的基本要素,首先,三要素科学、合理、有效配置,遵循其内在的变化规律,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对教材而言,教学点的确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在规律的准确掌握。确定的原则是: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基础。知识点过难容易脱离学生实际,不宜学生理解和掌握;过易则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教师切不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确定知识点,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障碍。其次是把握好教学容量的科学性、合理性,量过大,学生受不了;量过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三,处理好教学的度。一是程度科学;二是密度适中;三是速度合理。第四,运用好教学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谓有法体现在教学的科学预设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无定法则体现在生成上,没有生成就缺少活力和激情,缺少创新。第五,重视教学中的情,一是营造课堂教学情境;二是创设教学内容情境;三是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四是控制教学情绪。

二、课堂教学环节对教学效率提高的影响及对策

加强备课。1.教学的导入要贴近生活,要选好切入点,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2.要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分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取例题、编制习题,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找准突破困难的方法。

3.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的“三维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精神,在实践中更好地整合。

4.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6.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

规范课堂。首先规范教学语言。教师的言语是为教学服务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语音、语法、逻辑等方面都要规范。其次是清楚与明白。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来接受知识、领会思想感情、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言语的清楚明白是教学论对言语的首要要求。第三简洁。简洁的言语可以令学生听课不生厌烦,简洁的言语可以令学生留下知识的痕迹。第四必须突出学科语言的特点。

规范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倾听是领会的前提。美国学者卡耐基把注意倾听列为使别人喜欢你的十原则之首要原则,足见倾听之重要。

首先,教师要养成倾听学生说话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课前,教师应该关注一下全班学生,等他们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再开始上课。课中,要适时地提醒他们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

教学实践证明: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天赋和才能,以至于没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天赋和才能,为他们创设最佳的发展环境,树立自信心,以致于有所建树。

规范板书。随着电子板书的“繁荣”,黑板板书被边缘化的倾向日益严重。

板书可以配合教师的口头语言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重视板书的作用。一是板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授课内容;二是板书可以使教师讲的内容清晰、有条理,便于理解。三是教师边讲边板书,促动学生的思维;四是利用板书,把难点写在黑板上,把推导过程、演算步骤一步步列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运用好辅助教学手段,避免极端化,防止从“人灌”走向“电灌”。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课堂行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先导和前提。

首先,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学校要设立“教学效率”的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规范。教师严格按规范教学,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计划性.规范学生学习,把学生的不良学习嗜好消减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

其次,加强校本教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学年组、学科组的集体作用,坚持说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听“推门课”制度,开展案例研究,进行教学反思、集体评价。

三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两个主体,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其体现的程度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四是突出课堂上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是课堂上施教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

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不负时代使命,用新课改的新理念去优化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优化我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让我们的孩子始终沐浴在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之中。

地方党报应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李 刚 李 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全国上下已形成一个热情关心、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这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寄于的厚望。作为地方党报应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光荣、神圣的使命,组织编采人员到农村去,到农业第一线去,到农民中去,用笔记录农村的新变化、新形象,感受和见证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无比热情和生动实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党报应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新闻媒体既反映舆论,又引导舆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确定的大政方针,把人们的视线引导到应该注重的焦点上去,把人们的观念统一到社会大观念上去,把人们的干劲引导到社会需求的实践中去。总之,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同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和时代迈着共同的脚步,和祖国一道前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处理好“三农”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农村,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都有很大区别,关键在“新”字,即通过新的目标、措施,建设新村落、新环境、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它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发展的要求。如此重大的历史任务,如果没有各级党和政府在思想上、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没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保障和制度安排,没有鼓

励农民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是难以想象、无法实现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已进一步转变观念和作风,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指导。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地方党报要不断整合、创新报道理念,展现全新的报道内容,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导者,办好“农家新闻版”。地方党报应充分显示自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地域上的接近性的优势,积极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以及关心农民、尊重农民、服务农民,让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影响社会、凝聚民众。还应积极宣传市带县、市帮县,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动员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党报宣传应突出广大农民

新农村建设造福农民群众,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是建设者,也是当然的受益者。新农村报道应该以农民为本,这就要求地方党报在报道实践中,把普通农民作为报道对象的主体,引道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特别是要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最积极、最生动、最具闪光的东西挖掘出来,或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迅速、准确、生动地传递给广大读者,使他们受到某种启迪和震动。农民中蕴含无穷的潜能和活力,他们中的一些“土专家”、“田秀才”以及农民企业家,是农民的优秀代表,是农民当中的佼佼者。把这些优秀农民作为宣传的典型,既可以反映农村的发展情况,又可以起到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报道中,我们除积极宣传农村中的先进典型外,还应增强新闻媒体的平民意识。就整体而言,农民还属于弱势群体。一些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极少数农民还没有脱贫。地方党报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大众民生,了解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掌握他们“应知”什么,“欲知”什么,在平等交流而不是戒备的情况下发现他们的“亮点”,激发他们的“悟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他们的命运。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党报应强化服务意识

地方党报较之中央、省级大报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由于地域上的优势,对村情的了解最直接、最具体,农民想什么、干什么、缺什么都可以及时了解。这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就更直接、具体、到位。为此:

一方面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服务,要把政策宣传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地方党报通过本报要闻版、新农村建设专版、农民科技周刊等宣传阵地,深入广泛地宣传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基本原则,深入浅出地解读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把中央的精神传达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使他们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共同为落实政策而努力。

另一方面,地方党报要注重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包括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长远之举。地方党报通过创办“农民科技周刊”,设立种、养、加专版、专栏,开通“农事热线”,向农民介绍最新科技成果,把先进实用技术和各种有用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增强其科学致富的能力。地方党报还可以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懂技术的农业专家或服务小分队,直接深入到田问地头讲课,建立示范基地,让农民在看得见、摸得着中尝到利用农业科技的甜头,解决他们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地方党报还可以通过传递各种市场信息,让农民能够灵活把握市场的动向,了解市场最新行情和价格走势,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同时还可设立“农村新事”。为满足广大农民的求知欲望,地方党报的记者要走下去,进村人户,做好调查研究,在新农村报道的可读性、趣味性、娱乐性上下一番功夫,使“农家新闻”的报道抓住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胃口”,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地方党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舆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简析电视包装

赵 爽 贾巍巍

电视是形声兼备的高技术结合的产物。1935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电视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亿万观众。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有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课题——“电视包装艺术”脱颖而出。电视包装是对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已经成为电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电视品牌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制作人员在参与频道的包装制作工作中,就怎样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节目包装,怎样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完成包装的文案策划创意及制作,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电视包装的要素

电视包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节目自身发展的需要。好的包装应该突出电视节目的特征和特性,能增强人们的识别力,而其本身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需要在形象、颜色、声音等方面下功夫,而在包装的形式上又是多种多样的。在包装上要遵循统一、规范、渐变、超前、特色的原则。

第一,电视音乐。音乐作为声音的重要表现手段,与电视相结合产生的电视音乐,从一开始出现就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特殊性。有专家调查,在人的感官接受到的外界情报中,有11%来自于听觉。听觉元素作用于观众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这点,好的主题曲,背景音乐和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在电视包装诸元素中是不可缺少的。好的电视包装音乐应和形象设计、色彩搭配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无须看到画面,只要听到音乐,观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道,甚至是什么节目。

第二,电视美术。电视美术是电视事业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颜色又是最容易记忆,也最容易识别的。就像人们在挑选衣服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颜色,然后再考虑款式。人们在欣赏电视节目时也是一样,往往也是先从电视包装的主色调人手,再欣赏创意。

第三,电视照明。电视照明是用光作画、用光造型、用光

表现生活,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他是电视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一台电视节目完美造型的重要因素。

电视照明是电视节目特定环境中起着创造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还可以真实的表现生活、突出画面主体、反映人物心理。电视照明可以使影调与色调富于立体感、层次感、空间感的表达。用电视照明所创作的色彩基调,是引导观众形成一种情绪基调的主要手段,电视照明设计必须适应多画面、多角度的拍摄要求以及电视画面4:3构图的要求等等。这也是电视艺术对造型手法的形式美提出的严格要求。

另外,电视形象标志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电视包装也是第一重要的。由于形象标志在一个电视台中的播出频率最高、影响最大,也最具冲击力,因此,在电视包装中,应该把它的设计和制作作为重点。它的基本要求是形象独特,突出醒目、简洁、有时代感,观众极易识别。

二、电视包装的原则

电视包装工作,应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要做到新颖别致、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美观大方,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l、统一原则。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一定要遵循统一的原则,一般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全台标有的标识统一;第二,频道、各个节目的包装要素无论从造型、图案、色彩和文字上都应该相对统一;第三,全台各频道的统一,应坚持一个原则,即台的形象要远大于频道形象,频道形象大于栏目形象。从而使广大电视观众一看便知,甚至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台。

2、规范原则。必须遵循三个方面:第一,要有相对科学、规范的设计,这个规范不仅包括图像、颜色,也包括统一类节目字幕的大小、位置、字体,甚至话筒标志等;第二,要强制推行设计规范,全台要有必须执行规范的强制性手段和明确要求,不按要求做不能播出;第三,要有制定和推行包装的机构和强制实施的部门。

3、渐变原则。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包装也是如此。随着制作设备与技术的不断升级与更新,作为理应走在前面的电视频道(栏目、节目)的包装,更应是发展和变化的。但这个变化的过程,应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突变。需要指出的是,渐变是指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变化,而有特色的包装要素不能变。

4、超前原则。超前,主要指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超前。因为包装是一个台,一个频道的门面,它是一个台所有制作产品中播出次数最多和频率最高的。所以频道包装设计一定要了解电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和掌握最新的电视手段,尽量追随节目和广告制作的最新趋势,使频道包装在电视理念上站在电视制作的最前沿。总之,要有一流的人才,超前的创意,现代化的设备才能完成包装。

三、电视频道包装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有4000多个电视频道,电视频道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品牌的竞争上。如何通过整体包装实施品牌营销,吸引观众注意力,成了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大课题。电视频道包装的实质就是要使频道符号个性化,以达到频道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效果。

1.个性化包装。成功的运作频道包装,首先就是独树一帜,有自己的个性,全部的视角,独特的构思。个性化风格应体现在地域文化和节目风格两个方面。

2.人文化包装。同商业品牌一样,电视品牌包装必须以人为本,包装的重点已不再只是对物的关怀,而是上升到对人的关怀。包装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所以电视频道的包装需要一种人文的关怀和诗意的境界,这是对受众主体意识的强化。

3.内在化包装。即电视频道包装不再只是关注片头和片尾,而是寓包装于这个频道的每一个节目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贯穿任何一个节目中,成为节目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作为电视工作者,要从全面意义上把握包装的内涵以及作用,在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探讨电视包装其中的奥妙,使其更好地运用到电视工作中,创造出更优秀的电视作品。

浅谈新闻线索的捕捉

王建勋 李丽杰

记者从事新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哪里有新闻。新闻写作的好坏取决于新闻采访,新闻采访的方向来自于新闻线索。在新闻界广为流传一句格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记者要腿勤、脚快,要奔波,才能获取鲜活的材料。要想写出一篇好的稿件,善于捕捉和发现新闻线索是必要的前提。

一、何谓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新闻线索是介入新闻报道的前提,它能够给记者指明到哪里采访,采访什么这样一些大致的方面和范围。对于记者来说,若是新闻线索源源不断,采访就十分活跃;反之只靠编辑部给题目,工作就会十分被动。

新闻线索通常都比较简略,完整性差。它一般没有过程,没有细节,或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从新闻要素来看,更是残缺不全,如有时间地点,却确定不了人物、原因等。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上列举了一些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但材料未必具体,这就需要记者顺藤摸瓜,深入了解,进一步去发现,了解全部新闻事实。

新闻线索所提供的信息是十分粗糙的,只是事实的大概,并不具体。仅一条新闻线索还是无法写出打动人心的新闻来的,更具体的内容要靠深入采访才能得到,一些更有价值的内容要靠深入挖掘才能把握。

二、新闻线索的来源

怎样捕捉新闻线索呢?“处处留心皆新闻”,大多数新闻线索是要靠记者自己捕捉的,记者通过自己的新闻敏感,可以找到好多新闻的线索。

1.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种职业要求和必备品质,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记者在工作中了解或接触到许多新近发生的或变动的客观事实,到底能否构成新闻,是否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这条新闻是不是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兴趣甚至震动,以及从什么角度入手以使你的这条新闻收到更大的效果等等,这些都要靠记者的新闻敏感来解决。新闻敏感不是靠天生的聪明,也不是凭一时的灵感,是靠实践,靠不断从新闻实践中积累经验而来的。

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培养新闻敏感,必须倾注高昂的政治热情。多读书,多看报,关心国内国际大事。

知识面广的人,往往思路开阔,头脑敏捷,对新闻的捕捉力强,因此,记者对各方面的情况要掌握得多,线索、事例要了解得细。有些细节,在一般人看来也许认为实在正常无关紧要,因而容易被忽略掉。但是对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来说,那也许是很重要的,甚至是可能导致写出重大新闻的一个重要线索。所以对别人提供的材料一定要追根究源,搞清全部来龙去脉。

采访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搜罗情况的过程,而是凭借新闻敏感不断分析情况、逐步选择和提炼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和主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采访中边了解、边分析,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就抓住不放。

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不论其内容和体裁怎样,它们各自应该具备震撼人心的爆发点,警醒人心的触发点,启迪心灵的闪光点,引领人心的启发点,升华心灵的灿烂点,指导工作的引领点,如先进工作者们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等的报道,孔繁森、任长霞等优秀人物的报道,大量的工作经验和先进典型的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等等。有经验的记者采访时,总是一边记下原始材料,一边记下偶尔进发的思想火花,如分析、思考、归纳、疑问、感想等。这样边了解、边分析、边归纳,待采访结束,哪件事从哪个角度写心中就有底了。

2.处处留心皆新闻

新闻线索采访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

首先通过自己耳闻目睹捕捉。

记者接触一切事物与人,都应有一种职业的敏感,时时考虑这些人或事是否可成为新闻。

对于一般人而言,一些小的事情可能会熟视无睹,但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凡事都要考虑“是否有新闻”,所以,耳闻目睹到的就成了重要新闻线索。

其次广泛接触群众,在闲谈中捕捉。

通过与广大读者、朋友、戚友的接触,在同他们的交往中捕捉新闻线索,这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最大的和永不枯竭的源泉。一个记者接触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而记者、亲友则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到的事实也多,记者与之接触,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线索。

第三,从文件、会议材料、工作总结中找捕捉线索。

一般情况下,这些材料都很程式化,读起来很枯燥,但只要认真阅读,总会有所发现,一些闪光点往往就存在其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当中。写一首诗,诗中最精彩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只是那一两句,这一两句就是诗的眼睛。如何在枯燥的公文中发现新闻,那就要具备第三只眼睛,这第三只眼睛其实就是新闻敏感性。

新闻报道要开拓创新,捕捉到更广阔的新闻源,就需要练就一双具有“发现力”的慧眼,在采访和调查研究中要想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有意识地观察、集中精力观察、随时随地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新闻。

记者的创优意识与心理品质

王 蓓

一个成功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职业素养,就是主观上必须要有一种非常强烈、非常自觉的创优意识,抓取和采写那些非同凡响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而这种创优意识的形成,除了记者的社会阅历和政治、文化、写作素养及性格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记者的心理品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除了人类所共有的心理品质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具备他所从事的职业所应具备的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

有这样一些心理品质对记者创优至关重要,概括起来主要是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新闻欲和理智感。没有良好的观察能力的人决不可能成为称职的记者。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同行在采访的过程中,往往是偏重于问、听、记,而很少有观察事物的心理准备,经常是写些材料,听听介绍即算了事。其实,很多情况下用眼睛去观察似乎比这些更重要。尤其是采写那些我们现在所特别强调的“视觉新闻”,就更需要我们自觉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地感知事物。新闻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最富个性的成份是细节描写,而抓细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而有效、细致、准确、深人的观察不仅需要高度集中的投入感,更需要思维、记忆和联想的参与。借助思维、记忆和联想做出的观察,可帮助我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更为准确、深切、形象、更有价值、更具个性特征的素材。

另外,我们的采访不仅要深入地感知眼前存在的事物,还要掌握许多背景,了解和预测那些隐蔽的、过去的和未知的情况。如此,仅凭观察显然不够。这时候所要推重的便是记者的思考能力。新闻记者应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运动思维的全部优势,形成一种卓然不群的独特思维品质,敏捷性、紧张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便是这种心理品质的浓缩。可以说,新闻记者从准备采访到稿件的完成,其整个活动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迅速做出反映和判定,并能随时修正和改变原有计划,顺藤摸瓜,寻找新问题,发掘新线索,就是对记者思维敏感性的检验。所谓“机遇采访”和“突发新闻”的捕捉尤其需要这样的心理品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敏感。

与思维的敏捷性相关的是思维的紧张性。这种心理品质要求记者有较高的分配注意力的能力。采访时要边听、边记、边观察、边思维,迅速判断,抉择写什么、怎样写;写作的过程更要追求快捷,争分夺秒,倚马可得。这种心理品质对于现场采访和现场主持节目的广播、电视记者尤为必要。

思维的广阔性要求记者要善于全面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多方面的联络,举一反三。而思维的独立性则要求记者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深入问题内核,揭示事物的本质,从简单的、普遍的现象中发掘深刻的主题。我们的许多有影响的“深度报道”、“追踪报道”和“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正是有赖于记者这样的心理品质。

除了以上谈及的一些心理品质之外,记者采访还有一个感情注入的问题。人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而作为新闻记者的特殊职业需要,其情感方面的心理品质当表现为强烈的新闻欲和冷静的理智感。对记者来说,采写新闻的欲望,既是完成采访任务的推动力,同时也是采访活动的产物。记者工作范围大、波折多、参与的事物也多,现实中的喜怒哀乐和复杂的社会生活,会随时牵动记者的情绪,引发记者的爱憎之情和感情的投入。很多情况下,这种由情感而激发的新闻采访欲,会帮助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深入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诡秘莫测的事件中心,采写出生动感人的优秀作品,鞭笞不良,弘扬正气。但同时,由于新闻本身客观、真实、准确的属性,也要求记者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抱有克制、冷静的理智感。因为职业所限,记者的认识活动、采访兴趣、追求目标都要受到理智感的约束,而且时时想到自己所代表的应当是公正舆论。事实证明,这种强烈的理智感和新闻欲,不仅能推动记者追求真理、勇敢献身、坚韧不跋,而且还能帮助记者随时审定自己的感情走向,不失偏颇客观公正。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胡文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

愿望。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贯通改革发展稳定,贯通经济政治文化,描绘了一幅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前景。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文明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离不开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公民道德建设思想领域的建设,主要是培养一种观念、塑造一种精神、树立一种风尚,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把培育和谐文化作为重要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根本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共中央五年前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年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大弘扬,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普遍高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可喜变化,热爱祖国、锐意进取、科学文明、团结互助成为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它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职责和法律义务,促使公民承担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着眼于促进人际和谐,广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人人相敬、互助合作的良好品德,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着眼于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大力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弘扬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社会氛围。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能够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和谐风尚,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促进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坚持知行统一,更好地引导人们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道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识变意识、观念变习惯、规范变行动,是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认知是前提、是基础,践行是归宿、是落脚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道德观念内化为人们的自身修养,把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优秀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扎实推进。从基本规范抓起,鼓励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增强道德认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实践活动抓起,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的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结合重要节庆、纪念日,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继续实施好“三下乡”、“四进社区”、“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品牌项目,吸引人们广泛参与,在参与中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境界。从具体事情抓起,以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在日常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旅游出行、城乡环境、网络文明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和推动作用。从而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文基础。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改进创新,积极探索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途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行业、新人群大量涌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的趋势更加明显,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多层多样的特点更加突出,公民道德建设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按照“三贴近”要求,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增强活力,在改进中提高水平,公民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公民道德建设是常做常新的事业。积极创新内容,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革命道德的时代内涵,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时代特征,深入回答改革开放实践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结合的角度,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积极创新方法,无论是开展宣传教育还是道德实践活动,都要遵循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体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多用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使道德建设成为人们的内在需要和精神追求,让人们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共同提高。积极创新手段,在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IP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新渠道,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创新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各种措施,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发展。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责任,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道德建设的主体,公民道德的大厦要靠千千万万人一起建造。不论仕农工商,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职位高低,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力量有条件为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只有人人投身道德建设行列,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公民道德建设才能获得不竭动力,永葆生机和活力。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各级党的组织,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改革建设的具体实践加以推进,并从各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调动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有效途径,把道德建设做到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少年、企业职工中,做到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困难群体、新经济组织人员中,覆盖城乡基层,覆盖所有人群,形成公民道德建设人人参与、道德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简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王志荔 穆智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得科学管理对任何单位来讲都愈加重要。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当集中力量,尽快建立起以会计为中心,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为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好基础。

一、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意识不强。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制定的制度不够科学、严谨;有的企业组织机构不够健全,仅仅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加强了内部会计控制;有的企业尚未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遇到发生违规行为时才采取措施加以补救,特别是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容易发生。

2.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企业一般是根据其经营活动的五大循环,即采购循环、生产循环、销售循环、付款循环等分别设计其控制活动的。从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企业内部几乎不存在控制活动,即使存在,也名存实亡,未实际发挥作用。

3.制度执行不得力。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把制度当作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挡箭牌“,徒有虚名,或将制度搁置一边,遇到具体的问题则随意处理,甚至明知故犯。

4.信息活动与沟通不顺畅。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会计的效率。企业应建立信息沟通系统,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内容及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负担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

5.内部监督失效。有效的内部监督是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效果良好的前提条件,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内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被执行,还应成为内部会计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目前,在部分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实际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1.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就必须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从完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设置相对合理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从大力加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人手,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2)加强全面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会计控制中基本的并广泛应用的一种目标控制方式。通过预算控制,使得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乃至个人的行为目标,作为各受控单位或个人的约束条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经过批准的预算就成为企业的一道,法令,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就必须严格履行,完不成预算,就将受到相应的处罚。预算控制也是一个系统,该系统的组织由预算编制、执行、考核构成。

(3)加强财产保全控制。财产保全控制要求企业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记录、财产保险、限制接近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4)加强风险控制。风险控制要求企业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5)加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作因素,确保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6)加强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订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2.健全企业外部控制体系

(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体系。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定或实施办法,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可以具体研究制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办法、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等法规、制度。

(2)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在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加强国家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应当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使其不执行制度的成本加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检验一种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具有强制性,主要看违反制度所付出代价的高低。

(3)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教育。再完善的控制制度也是由人来控制和实施的,所以制度实施的结果,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在过程中起决定因素,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熟练地掌握控制制度要求的操作方法,自觉做好相关工作。

财会人员要重视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写作

赵海臣 张云秀

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是指财会人员在编制好会计报告以后,根据会计报告报送对象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报告中需要披露的信息及有关指标进行解释性说明的文章,它可以帮助会计报告阅读者了解会计报告构成、会计指标变动和单位财务运行情况。一份思路清晰、文字精炼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对于会计报告的阅读者、财会人员和会计报告的编制单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会计报告质量不高的五种形式

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对财会人员计算的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财会人员的写作的基本功训练,导致了会计报告编制说明难以达到要求,弱化了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目前会计报告编制说明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如下:

写作体倒不规范,随意性很大 大多数财会人员对编制会计报告是尽心尽力的,但对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写作却粗制滥造,既没有条理性,体例也不规范,随意性很大,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从何说起,没有统一的规范。

文字过于简略,内容难于说明 会计报告是一个单位一个月、一个季度乃至一年经济活动情况的汇总,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就是要把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和重要的指标形成的来龙去脉向会计报告的使用者表达清楚,因此,一份质量好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必须要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

运行过程和重大指标的构成。

格式过于教条,不能满足说明要求部分财会人员鉴于自身素质限制,创新意识不强,墨守陈规,拘泥于形式,造成形式和内容不能很好的统一,难以满足财会工作日益变化的需求,不能满足说明内容的需要。

语言呆滞、枯燥,可读性不强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在语言的选择方面,既要顾及到会计专业用语的规范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要赋予枯燥无味的会计专业术语和没有感情色彩的数字以活力,这是会计工作与社会沟通的关键。很多财会人员没有做到这一点,结果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可读性大大削弱,会计报告数据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也就难以为广大会计报告使用者知晓,财会人员的工作成果也就不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

分析不足,说而不明 从其功能来看,会计报告编制说明不只是对会计报告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说明,同时也是对经济业务进展情况和资金运用效益的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问题,阐明观点,供领导决策参考。大多数财会人员没有及时地把对经营活动变化的分析,通过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向领导和社会公众披露,既影响了会计报告的使用效益,也影响了财会人员的工作成效。

2写好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几点建议

笔者通过对多年编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经验总结,对如何写好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提出几点建议:

(1)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格式要规范统一

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规范统一,既有利于财会人员工作,也有利于对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的考核。在财政部门还没有统一会计报告说明规范的现阶段,财会人员要根据自己所编制会计报告的具体情况,按照“统一格式、规范体例、内容具体、说明全面、分析科学、预测准确”的要求,结合会计报告中需要披露的问题,认真编写好会计报告编制说明。

(2)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文字要简明、扼要

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指标很多,财会人员在动手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之前,首先要对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总体结构有全面的布局,该写什么,详略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还要在文字的组织、语言的提炼上下功夫,要尽量回避专业名词,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化语言,增强可读性;第三,财会人员要牢记:在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时,一定要把握重点、揭示难点、抓住热点、找准焦点,科学地归纳出增长点,使会计报告的使用者通过阅读会计报告及编制说明,对单位的经营情况、资金运作情况一目了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财务资料。

(3)对会计报告编制口径和政策依据作简要说明

会计报告是财会人员依照会计准则和有关财经、税收的法律、法规,对单位资金运动和经营情况的总结,是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简要说明。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指标是如何计算得来的,单位使用会计政策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会计报告编制的口径情况等,都事关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因此,财会人员应该通过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形式,把这些问题向会计报告的使用者给予充分说明,无论什么类型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都要单独辟出章节,对本单位实施的会计政策、会计报告编制口径、会计报告前后期一致性以及影响会计报告数据变动的财经、税收法律制度等,做简洁的说明,表明会计报告的公允性、准确性和效力性。另外,通过对会计政策运用的介绍,提高会计报告编制的透明度,消除会计报告的虚假现象。为财会人员降低会计风险,避免违反《会计法》提供有利的保障。

(4)对单位资金运动及营运情况作简要说明和客观评价

为了有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对单位情况有全面的了解,财会人员在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时,必须开宗明义,简要地介绍单位的资金活动情况及生产经营情况,并对本单位当年的资金活动情况和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作客观的评价,引导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使用会计报告。对单位资金活动情况和生产经营活动的说明、评价要体现公允性的原则,在对单位资金活动情况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时,要立足于会计报告所反映的具体数字。

(5)对会计报告中变动较大的指标单独予以说明

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有些会计指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指标的变化对于持续经营单位而言是正常的,正是这些变化准确地反映、揭示了单位经济活动情况。在对重大指标变化分析时,作为财会人员,要充分发挥财会工作的参谋作用,及时有效地提出财会人员对解决客观现实问题的意见,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6)对会计准则规定需要披露的信息作说明

根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为了客观、公允地披露单位会计信息,对会计报表不能反映的信息要作充分的披露。财会人员在编制完成会计报告之后撰写编制说明时,要对照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需要披露的信息进行逐一回顾、检查,对会计报告中已经披露的信息,看其是否需要作更详细的说明;对于会计报告中没有披露的信息,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在会计报告编制说明中公允地予以披露。

3结语

思路清晰、文字精炼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对于会计报告的阅读者、财会人员和会计报告的编制单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财会人员要重视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写作。

[本栏编辑:王兴运](署名除外)

作者:侯庆奇 魏亚斐等

第二篇:婚姻出轨现象的法社会学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婚姻出轨对自身、对家人以至对社会的危害,同时试图从人类本性的放纵、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出轨提供便利、出轨者自身意志不坚定和家庭不幸福以及道德和法律的局限性五个方面分析婚姻出轨现象的成因,通过对比国内外婚姻出轨的处理并借鉴其立法经验,提出应从家庭内部、社会及完善司法制度三个方面对婚姻出轨现象加以防控。

关键词:婚姻;出轨;法社会学;思考

一、婚姻出轨的认定及危害

(一)婚姻出轨的认定

出轨,它的传统说法是“通奸”,指有配偶的男性或女性违反各自夫妻忠实义务与第三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1]。文学作品中常用“红杏出墙”含蓄的指代妻子的外遇。社会婚姻学家将这种现象统称为婚外爱情,是指已婚者与配偶之外的第三人发生的恋爱关系,包括精神上的暧昧,身体上的性行为和与第三者同居行为。出轨现象在现代社会频发,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人的婚姻似乎越来越薄弱。笔者认为出轨,是已婚有配偶者在合法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配偶之外的第三人发生的非正当的感情和精神上、身体上的不忠行为,其本质就是一个偷情、偷性的过程。

(二)婚姻出轨的危害

1.对夫妻双方的危害

出轨方会否认之前爱情的存在,全盘否定,贬低、指责、伤害受害方。由于受害方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使得其对出轨方的行为委曲求全只求家庭团圆使得精神上遭受极大的痛苦,表面上却装得从容淡定、云淡风轻的模样背地里却身心俱疲,一旦出轨方的行为暴露家人却先指责起被出轨方的各种使其不是名誉受损。大多数出轨的婚姻会以离婚收场,即便是为了家人和孩子伪装婚姻的美好而没有离婚也会让双方以同床异梦的结局收尾。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而由第三者插足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是离婚率急剧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2.对社会的危害

婚姻出轨行为轻渎了婚礼仪式的神圣,挑战了一夫一妻制度的社会伦理性和我国婚姻制度的法律权威性,脱离了我国正常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其内含的价值取向推翻了中国传统的性道德观,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践踏了伦理道德、败坏了社会风气,还造成社会道德沦丧,不但粉碎了家庭的和谐、婚姻的幸福,使美满的家庭关系不再圆满,进而导致婚姻解体、家庭破裂、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婚姻出轨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出轨提供便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充足的经济条件为出轨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加速了婚外性行为的泛滥[2]。快节奏的生活使得部分人感到空虚,常常选择去酒吧、夜店放纵得到精神或是肉体的满足,同时也催生了色情服务。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扩大了出轨对象的范围,催生了“约炮”现象,相隔千里一通高铁、飞机两三个小时就解决了距离问题,通过虚拟网络两个素未谋面的人,迅速结合发生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影视音像作品良莠不齐,大量不符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描述古今中外名人的婚外恋现象或者以第三者插足他人恋情成功获得“幸福”,它们披着真爱的外衣,行苟且之事,传播消极的婚姻观和爱情观。

(二)道德的局限性

出轨现象频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自身的软弱性和局限性。道德约束的是法律调整范围之外的社会伦理现象然而由于道德并非统一的,每个人认同的道德存在差异,导致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道德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发挥作用,以至于婚姻出轨现象的泛滥。受到外来文化和性解放意识的发展,现代人们对于婚姻道德的认同感越来越低,社会风气导致出轨的猎奇心理,使得人们缺乏自律、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引发跟风出轨行为。

(三)法律规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婚外恋现象不仅道德难以约束,法律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法律是社会调控技术的一种而不是唯一一种。法律对严重危害社会的婚外情现象采取措施,其調整的范围也是有限的。法律自身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决定了法律没有办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保守性。因此《婚姻法》增加了忠实义务的条款,却没有更多相应的其他法律措施,所以法律发挥的作用还需要受制于当下的社会环境、人力、物力和文化条件的支撑。

三、对婚姻出轨处理的国内现状与国外启示

(一)对婚姻出轨处理的国内现状

1.社会伦理角度分析出轨的现状

不忠行为指对配偶的不忠,与外人保持婚外恋或与第三方发生性关系。而随着西方性解放文化的传入,现代人的婚姻关系越来越脆弱。同时,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出轨方式多样化,所谓的“网络出轨”或“远程不忠”已经发生,即一个伴侣的不忠通过网络完成,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不管这种出轨是否进一步发展到离线[3]。在公司、甚至是在自己家中当着配偶的面都可以不露痕迹地完成“出轨”的行为:与其他人发送暧昧信息,或者可以发条朋友圈仅暧昧对象可见。出轨分为不同的情形然而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出轨”的含义越来越模糊[4]。找个网友在网上发展暧昧关系对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影响,使得出轨的界线越发朦胧,缺少一个标准答案。出轨对象被称为“第三者”,理论上这个“第三者”有恶意也可能是善意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出轨”对不同的人定义也各不相同。

2.法律角度对出轨及责任的认定

与社会学上对出轨的定义不同,在法律上性关系是出轨的重要判定标准,此性关系是指已婚者与非配偶发生自愿性的性行为。

我国法律对出轨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婚姻制度下很多专家学者对出轨、婚外情和第三者的解释都有不同的看法,造成了在实际处理问题中的尴尬。有些人认为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通奸罪,且完全是出于双方自愿的行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即通奸行为无罪且合法,有争议那也只是道德层面的;又有观点认为通奸虽不是犯罪行为但在某些特定案件中,是犯罪行为。我国法律目前对婚姻出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在完善解决对策,去逐渐解决婚姻出轨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离婚案件增多、青少年犯罪率提升、家庭关系恶化。

(二)国外及台湾地区对婚姻出轨方的处理

1.德国关于婚姻出轨的规定及处理

德国作为欧洲最发达的性产业国家,德国人的性观念也相当开放,婚外情现象比较普遍。大陆法系国家之一的德国一般将通奸行为归为干扰婚姻关系,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司法判决表明违反忠实义务不具有被惩罚性,国家强制力无法规制此类行为,忠实义务虽为法律明文规定的,但违反其规定也不会引起罚金和损害损害赔偿,只是在出于当事人道德的谴责和良心而自愿履行的离婚损害赔偿中会涉及些许[5]。例如第三者侵入被出轨方的婚姻空间内容的领域,如家庭住宅被出轨方从可以提出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这些司法实践也印证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未必都有可诉性,被出轨方的权利很难得到保护。

2.法国关于婚姻出轨的规定及处理

《法国民法典》同样规定了夫妻双方应相互忠诚,相互帮助与救助。法国法律认为,与已婚者发生一切形式的性关系即为通奸。传统意义上认为,通奸行为侵犯了被出轨方的权利致其情感遭受损失,被出轨方有权请求出轨方和第三者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出轨方违反忠实义务除了需要承担离婚经济补偿和离婚损害赔偿还有侵权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然而从近些年的判决,只有被出轨方由于第三者的通奸行为造成夫妻感情破裂,才需要承担责任。忠实义务被认为是婚姻关系的义务,仅能约束夫妻双方不能对抗第三人,因而第三者无需承担法律责任[6]。

3.日本关于婚姻出轨的规定及处理

日本人独特的婚恋观认为一夫一妻的责任和忠诚是反人道的,是束缚,而结婚仅仅只是为了繁衍后代,他们被教育喜欢就去爱,释放情欲。矛盾的是日本法律规定夫妻双方有守贞义务,婚内出轨被看作是“不贞行为”,“不贞行为”男女之间发生了具体性行为,不以發生性行为为目的而进行的男友密会等行为不属于“不贞行为”,从侧面看日本对于出轨的定义同样很宽容。另外, 婚姻中的一种不忠行为是法定损害这一事实意味着,受害人可以向受害人和第三方提供经济补偿金。这取决于被出轨者遭受的精神损害,出轨的时间长短,婚姻的时间长短,第三方是否怀孕以及婚姻是否持续。一方面维护了被出轨方的利益了,另一方面对第三者的处罚起到了警世作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就总体而言,离婚后还是男方补偿女方的情况占据多数,然而为了避免承担高额的赔偿金选择不离婚,这也是日本出轨率高,但是离婚率低的原因之一[7]。

4.中国台湾关于婚姻出轨的规定及处理

对于出轨行为,我国台湾地区保留着通奸罪的规定,“有配偶而与人通奸,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相奸者,亦同”。出轨行为即构成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部分:出轨方与第三者分别构成通奸罪和相奸罪,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民事责任部分:出于配偶权被侵犯,被出轨者有权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并请求赔偿财产及精神上的损害,即可以仅请求出轨方承担责任也可以仅请求第三者承担责任,也可以请求出轨方与第三者共负侵权责任[8]。随着时代变更社会发展,台湾地区对通奸入刑似乎和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违背,然而相比较中国内地的立法通奸罪的存在让夫妻忠实义务不再仅仅只是倡导性规范具备了强制力,不但巩固了一夫一妻制度,更好的保护了配偶的合法权利,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启示

域外几乎所有国家都规定了夫妻忠实义务,大陆法系国家的德国与法国既有区别又有相似的地方性观念相当开放,对第三者是很包容的态度,第三者不需要为损害被出轨者的权利承担责任。虽然对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行为不再重惩,不支持将侵犯配偶权当作损害赔偿的请求依据,只有在第三者使被出轨方遭受实质性损害时:侵犯身体健康,实施犯罪行为,影响其日常生活才成立侵权责任,法律仍然对其行为进行调整。

相比较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参考性更高。日本判决出轨方与第三人承担的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和抚慰金的数额相当高,而台湾地区将通奸入刑,民法中确定了配偶权以及通奸相关损害赔偿制度。

笔者认为,抛开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因素的差异,在对待婚姻出轨问题上,我国法律还有很多上升空间,大陆法系国家将通奸行为视为破坏夫妻关系,英美法系国家规定了配偶权并将通奸行为视为侵犯配偶权,可以参考借鉴其他国家法律规定。首先,建立健全配偶权制度,完善配偶合法权益极其保障措施[9];其次,对出轨行为在法律上进行定性,将出轨行为归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内;再次,明确规定第三者侵害配偶合法权益和承担责任的认定标准及处罚方式[10],并对无过错方确立救济补偿制度。当然只有法律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社会生活的方法面面做好预防出轨的对策。

参考文献

[1]万馥蕾.“出轨”作为审美经验的可能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2]何芸.当代社会生活中“婚姻出轨现象”的法哲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6(09).

[3]Knownyouself《社交网络会让我们更容易出轨么》

[4]李海丽.当今婚外情的原因与解决方法[D].厦门大学,2011.

[5]庄加园. 德国法上干扰婚姻关系与抚养费追偿[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 16(3):69-80.

[6]叶名怡.法国法上通奸第三者的侵权责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03):81-92.

[7]周肖.中日离婚损害赔偿的比较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

[8]林贵文.我国台湾地区“刑法”上的通奸罪考察[J].刑法论丛,2012,29(01):498-526.

[9]史浩明. 论配偶权及其立法完善[J]. 学术论坛, 2001(02):33-36.

[10]詹森林. 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台湾法之经验及比较法之观察[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 16(3):125-137.

作者简介

席梦瑶(1996-),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作者:席梦瑶

第三篇:法社会学视域下关于颜色革命的本质界定

摘 要:近年来,颜色革命在世界各地屡屡现身,对于全球政治秩序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我国香港特区同样出现了颜色革命的魅影。香港反对派的煽动教唆下发展态势良好的香港社会在2019年屡现波澜。尤其在香港特区政府颁布《逃犯条例》后,香港反对派以西方法学界的“公民不服从”理论为理论依据策划了声势浩大的“反修例”运动。香港特区政府被迫撤回了《逃犯条例》,但香港反对派策划的“反修例”运动并未得到平息。笔者认为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本质上就属于颜色革命。为了印证笔者的观点,本文从法社会学视域出发,从“公民不服从”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对颜色革命的本质进行界定。

关键词:颜色革命;“公民不服从”理论;“社会冲突”理论

自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香港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保持着平稳向好的总体态势。但香港反对派从来都没放弃过从中作梗。类似于“占中”之类的事件屡屡在香港社会掀起波澜。2019年香港反对派策划的香港“反修例”运动影响尤其恶劣,不仅对香港本地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中央“一国两制”的国策造成了严重冲击。

一、香港“反修例”运动的经过介绍

2019年3月以来,在香港由于反对派民众抵制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从而暴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在一些极端分子的唆使下,反对派民众抗议的行为越来越呈现出暴力化的趋势。他们辱骂、威胁甚至殴打警察及爱国民众,导致数位警察、爱国民众身负重伤,甚者连爱国的TVB艺人都惨遭其毒手。他们还在香港当地的一些重要的地铁车站、学校、机场等交通枢纽和核心区域举行非法集会扰乱香港当地的公共秩序、影响香港民众的正常生活。在香港特区政府屡次让步,甚者最终宣布撤回《逃犯条例》的情况下,反对派民众并未收手。他们依旧以各种方法甚者是暴力的手段来保持香港社会失序的状态以此来要挟特区政府,达到他们改变香港民主体制的目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特区政府必须给出正确的对策。而做出正确对策的前提:必须厘清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本质。

二、“公民不服从”理论视域下的颜色革命本质界定

就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本质而言,主要当事方——香港反对派有着十分明确的认知。他们认为他们所主导的“反修例”运动的本质与一些西方法学界所倡导的“公民不服从”理论内涵相契合。笔者并不认同香港反对派的这种观点,因为香港反对派在“反修例”运动中的具体作为与“公民不服从”行为有诸多形似而神不似之处。为了说明笔者的观点,我们首先必须对“公民不服从”理论有个深入的了解。

1.“公民不服从”理论的发展

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出现了“公民不服从”思想。[1]古希腊神话曾记载,人类的诞生就源自人类的不服从行为。到了19世纪,美国著名学者大卫·梭罗首次将“公民不服从”的行为上升为学界的术语。并且他以拒绝纳税的方式亲身演绎了“公民不服从”的行为。[2]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在其1972年出版的代表作《正义论》中正式将“公民不服从”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将“公民不服从”定义为“一种公开的、非暴力的、既是按照良心的又是政治性的对抗法律的行为,其目的通常是为了使政府的法律和政策发生一种改变”。约翰·罗尔斯认为“公民不服从”是一种对抗法律的行为,所以这种行为的适用范围是要受到严格限制的,必须具备严格的界定。[3]

2.“公民不服从”行为的界定

关于“公民不服从”行为的界定,包括约翰·罗尔斯在内的众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通过对多位学者的观点总结归纳后,得出了具有共同性的7个界定标准。其一该行为必须在真正的法治社会才能适用。因为“公民不服从”行为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不服从行为来引发公共舆论的关注,而后通过舆论的施压来迫使政府改变非正义的法律最终实现正义。言论自由是其中的关键,而只有在真正的法治社会才能确保言论自由。其二,“公民不服从”行为必须要出于良知的驱使。根据大卫·梭罗的观点,良知是一个人对不同社会现象做出合乎道德价值取向的判断,它是人在具体社会中应对来自任何违背人性攻击的防御武器。他是最理性的。所以“公民不服从”行为必须是因为良知而违反现行法律。其三,“公民不服从”行为具有公开性。“公民不服从”必须公开进行,必须要让政府知道政府某些法律被公开抵制。只有如此,政府及其社会各界才能知悉政府制定的某些法律被人抵制而迅速做出反应。同样,媒体资源才能作为关键力量及时介入。其四,“公民不服从”行必须具有违法性。“公民不服从”行为是一种公开违反现行法律的抗议行为。只有违反现行法律才能体现出“公民不服从”的具体对象——政府制定的某些法律。其五,“公民不服从”行为具有非暴力性。“公民不服从”行为是出于良知追求正义的行为。正义需靠和平的手段使人信服,而不能靠強迫的手段使人屈服。因此“公民不服从”行为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不服从行为。其六,“公民不服从”行为的行为人愿意接受违法的惩罚。这是“公民不服从”行为与普通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区别。因为“公民不服从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对法律普遍忠诚的行为,所以“公民不服从”行为的行为人自愿接受法律的惩罚是其区别于普通罪犯的典型标志。其七,“公民不服从”行为的目的是揭露某些法律的非正义性唤醒民众对这些法律的关注,获得民众的支持,最终改变这些非正义的法律。“公民不服从”行为具有度的界限,它仅限于改变这些法律的非正义性,而非完全颠覆摧毁现有的法律制度。

3.“公民不服从理论”视域下颜色革命的本质辨析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本质是不符合“公民不服从理论“的内涵要求的。这是因为笔者根据对香港反对派在“反修例”运动中的具体作为与“公民不服从”行为的界定标准进行比对后发现香港反对派的具体作为与“公民不服从”行为界定标准存在着诸多背离之处。

首先,“公民不服从”行为必须出于良知的驱使。行为人就良知而言,认为所要服从的法律在正义上存在瑕疵与人性相背离。香港反对派“反修例”具体是反对香港特区政府所修订的《逃犯条例》。该条例主要规制逃犯群体,目的是避免香港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避风港。所以该条例从内容上到目的上都不存在与人性相背离的正义上的瑕疵。香港反对派之所以反对《逃犯条例》不在于良心的驱使,而是由于外国敌对势力的教唆与挑拨而引发的。这点从香港反对派屡次践踏国旗玷污国徽的劣迹,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其次,“公民不服从”行为具有非暴力性,这是“公民不服从”行为的对于正义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公民不服从”行为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正义,实现正义是不能以伤害他人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的。而在香港“反修例”事件中充斥着香港反对派的暴力行为,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层出不穷。数位警察在执行维稳任务时因受到香港反对派的暴力袭击而身负重伤,其中有警察被咬断手指,有警察被铁制锐器插入背部昏迷不醒。再次,“公民不服从”行为的行为人必须自愿受到法律惩处,这是“公民不服从”行为区别于普通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标志。而在香港“反修例”运动中的香港反对派在实施暴力行为时大多穿黑衣戴口罩,目的是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这使得香港特区政府被迫订立了一部新法规《禁止蒙面规例》来规制这些“口罩党”。更有一些反对派中坚人物,在唆使他人参与“反修例”运动后,以留学或者寻求难民庇护为目的逃离了香港。他们这种行为更是与自愿接受法律惩处的“公民不服从”行为标准相去甚远。最后,“公民不服从”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不正义的法律或者时政策,而非彻底颠覆摧毁现有的所有法律和政策,这是“公民不服从”行为与政变行为最显著的区别。在香港“反修例”运动中,反对派在逼迫香港特区政府撤回《逃犯条例》后依旧没有作罢,依然戴着口罩以各种暴力行为来扰乱香港公共秩序,损害无辜香港市民的合法权益。他们的目的是改变香港的民主体制,实现他们所谓的“双普选”制。这早就突破了“公民不服从”行为目的的有限性条件。香港反对派所主导的”反修例”运动不仅仅谋求改变一些具体的法规而是在谋求改变香港基本法所规定的香港民主体制。

综上可见,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本质与“公民不服从理论”的内涵是貌合神离的,两者在本质上差异性更多于相同性,不可混为一谈。

三、“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的颜色革命的本质界定

香港“反修例”运动在本质上不属于“公民不服从理论”的范畴,那该事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根据法社会学中的“社会冲突理论”所秉承的观点,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本质当属于一次社会革命,也就是我们当代经常提及的颜色革命。

1.“社会冲突”理论的内涵

“社会冲突”理论是西方法社会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流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尤其在社会冲突的影响上,该理论特别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变迁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关于社会冲突的内涵,美国学者刘易斯·A·科塞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成员在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4]德国学者拉尔夫·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是有着明显抵触的社会力量之间的争夺、竞争、争执和紧张状态。[5]美国学者克林顿·F·芬克则认为社会冲突是在任何一个社会环境过程中,两个以上的统一体被至少一种形式的敌对心里关系或敌对互动所连接的现象。西方学者们根据冲突的外在表现经常会采取各种表示社会冲突的词汇,例如对抗、矛盾、紧张、争吵、争执、反抗、战争、意见不一、缺乏协调及暴力行为等。[6]这其中当然也包含了革命这种表示冲突的词汇。所以革命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冲突。

2.革命的界定和功能

法社会学意义上的革命是一种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往往被界定为一种社会运动。它是一种以新社会制度推翻颠覆另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运动。这种社会运动有着明确的功能,它是用来解决具有广泛和深刻意义的社会问题的。这种社会运动的本质是法社会学中的社会冲突,它是一种非常激烈的社会冲突。因为革命往往会打破旧有的社会秩序,导致旧有社会的解体和暂时性的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但是当革命获得成功后,新的秩序将被建立,社会在制度上将重新整合,社会生产能力也将获得恢复并更好的发展。正是基于冲突的激烈性,所以革命往往能够较为彻底地解决先前社会所广泛存在的深刻问题。但如果在社会并未出现广泛性根本性的问题前,而仅仅是出现了局部性的矛盾时,社会成员就以革命的形式来矛盾,只会造成社会的剧烈动荡和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不仅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反而会阻碍社会进步。近几年发生在中东地区和东欧地区的颜色革命就是典型案例,这些妄图以西方民主政体推翻颠覆本国现行政体的颜色革命并未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进步反而带来了灾难深重的战火和杀戮。所以革命的功能具有两面性,社会成员都必须慎重对待革命。

3.“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颜色革命的本质辨析

根据“社会冲突”理论的关于冲突外在形态的描述,在香港“反修例”运动中反对派经常采取袭击、殴打警察和爱国民众、打砸公共设施、冲击重要交通枢纽等暴力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于香港特区政府制定《逃犯条例》及其后颁布的《禁止蒙面规例》等法规的反对意见。在上述情形中明显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香港警察、爱国民众和从事“反修例”运动的反对派。香港警察、爱国民众致力于制止暴力行为,恢复社会秩序,而反对派则在利用一切机会来实施暴力行为来破坏社会秩序。两者被至少一种形式的敌对心理关系或敌对互动所连结。这完全符合克林顿·F·芬克关于社会冲突概念的描述。从香港反对派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撤回《逃犯条例》之后的表现来看,他们并不满足于推翻香港政府所制定的某些具体法规,他们的目标是要用西方国家惯用的普选式的民主体制来取代《香港特区基本法》所规定的香港现行的民主体制。香港“反修例”运动在目的上具有强烈的颠覆性。在实现目的的方式上,反对派采取的是暴力手段,这是社会冲突非常剧烈的一种表现形式——革命。在目前的香港社会,反对派只是属于小众群体,大多数的香港民众都是拥护中国、拥护香港特区政府的爱国民众。香港自从1997年回归中国之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社会的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香港并未出现根本性的社会障碍、社会问题。这证明香港现有的政治体制是正确的是能够促进香港社会长期向好发展的。香港反对派一厢情愿地希望以西方普选制的民主体制来取代来颠覆香港现有的正确的民主体制,最终达到香港独立分裂中国的目的。为此他们不惜以暴力手段伤害爱国民众破坏香港社会秩序。不仅如此,香港反对派中的极端分子还经常采取践踏国旗、损害国徽、侮辱国歌这类明显带有政治革命倾向的暴行来表达他们谋求香港独立的妄想。这些暴力行为已经给香港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香港反对派所主导的“反修例”运动本质上是一次极其错误的颜色革命,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综上而言,通过将香港“反修例”运动与“公民不服从”理论和“社會冲突”理论的内涵进行对比印证后,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香港“反修例”运动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公民不服从”理论的范畴,而是“社会冲突”理论所述的颜色革命。这种颜色革命对于国家而言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在实践中颜色革命已经给乌克兰、伊拉克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中东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国政府必须对其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警惕。

参考文献

[1] 韩逸畴,《公民不服从理论:渊源与流变》,法制博览[ J ],2017年第7期

[2] 浦惠红,张瑞华,《论梭罗的公民不服从》,求索[ J ],2011年第1期

[3] 张艳伟,《规训暴力——大卫·罗尔斯“公民不服从理论”的反思》,理论界[ J ],2011年第2期

[4] 田国秀,《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与分类探究——基于刘易斯·A·科塞的冲突分类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J ],2003年第6期

[5] 赵华兴,《冲突与秩序——拉尔夫·达伦多夫的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评述》,河南社会科学[ J ],2009年第1期

[6] 陈信勇,《法律社会学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作者简介:蔡振京(1978——),男,浙江湖州人,浙江树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作者:蔡振京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法社会学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法社会学论文提纲11-15

法社会学论文题目05-02

联想法论文范文05-08

艾灸法论文范文05-08

讨论法论文范文05-08

财税法论文范文05-08

交际法论文范文05-08

护理法论文范文05-08

收益法论文范文05-08

消费法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金融学类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分析论文范文